将传统文化精神引入中学素质教育的思考_第1页
将传统文化精神引入中学素质教育的思考_第2页
将传统文化精神引入中学素质教育的思考_第3页
将传统文化精神引入中学素质教育的思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将传统文化精神引入中学素质教育的思考将传统文化精神引入中学素质教育的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实质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事业,素质教育要注重塑造学生真、善、美的心灵,构筑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格,这一切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精神的修养。如何将传统文化精神引入中学素质教育,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以供大方之家共同探讨。一、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学生的立身之本“自强不息”一词,最早来源于周易。易乾卦篆辞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的运行表现为刚健的属性,人应该效法天,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周易集解引干宝对“自强不息”的解释是“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仄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有了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孔子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宣传其儒家思想;司马迁继承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才有了长篇巨著史记的问世;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不畏恶势力,2/4以九死不悔的精神顽强抗争,最终身殉理想。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着中华儿女敬业进取、百折不挠、不断奋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中学生应树立以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天下大事为己任的理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保持相对的平衡心态,在顺境中积极向上、谦虚谨慎,在逆境中意志顽强、战胜困难。对工作和学习不视为负担,而视为乐趣,努力把自己的才智在学习中发挥出来。二、为人正直、修身养性学生的道德之源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熏染,中华民族具有“正道直行,崇尚气节”的精神。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成为坚持真理、追求正义的民族。孔子曾说过“直其正也,方其义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了正气、正义的重要性。为了正义而抗争,不惜献出生命。又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强调坚守正道的重要性。修身养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中庸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说的就是修身养性的准则。孔子提倡“克已内省”,是修身养性的精华之义,其意义是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战胜自己。又说“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3/4讲了做人要遵循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的自律原则。而修身养性的关键是战胜自我。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很难战胜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成为强者就是这一观念的体现。中学生要注重自身修养,在顺境中考验自己,在逆境中磨练自己,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善于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能事实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保持适度的自尊与自信,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客观地反映事物,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三、厚德载物、贵和持中学生的为人之道中华民族是具有包容性的民族。易传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纵观中国古代史,可略见一斑。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是建立在互相包容基础之上的。荀子的学说就是融合了儒、道、法家的思想内涵而形成的。到了汉代,读经书成了社会时尚,各家之言可以同时表现,儒学融通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汉以后,佛教传入中国,中华民族以博大的胸怀容纳了它。到了唐代,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其他民族交流日益频繁,使佛教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汉唐文化”。国语记载“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即善于接4/4纳别人的不同意见,能宽容持不同意见的人。“同”就是不讲原则地附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说“报怨以德”。就是说,即使与人有怨,也要以道德上的宽容态度和方法来作为回报。“贵和持中”是集体主义原则和“群体和谐”的价值观。易经中将天、地、人这“三才”纳入一个整体当中,追求宇宙的动态平衡。这是“和谐”的哲学文化基础。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主张把自己的苦乐与人们、社会联系起来。这是以德为本思想的体现,对培养健康优秀的民族品格,形成积极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