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授受表达在敬意表达中的地位_第1页
日语授受表达在敬意表达中的地位_第2页
日语授受表达在敬意表达中的地位_第3页
日语授受表达在敬意表达中的地位_第4页
日语授受表达在敬意表达中的地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日语授受表达在敬意表达中的地位【摘要】本文从语言文化与日语授受表达汉日对比二个方面考察日语授受表达存在的意义及其在敬意表达中的地位。【关键词】语言文化;授受表达;敬意表达;日语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文化现象,反映民族特性、反映语言使用者的生活状态与意识形态,体现着人们对某物、某行为的主观评价和价值取向,是人们内心意识世界的反映。宫地裕曾指出纵观日语敬语史,由古至今日语敬语简单明了化的同时,日语授受表达发展趋势有悖于日语敬语发展趋势,逐步复杂化、完善化。1语言文化与授受表达语言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不同的文化会形成不同的语言形态。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交际中存在一定的文化原则,不同的语言体现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不同的文化靠不同的语言体现。语言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反应语言使用者的生活状态与意识形态,体现着人们对某物、某行为的主观评价和价值取向,是人们内心意识世界的反映。日本人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心理恩惠授受”价值观2/6念深植于日本社会及其传统文化中。在恩惠关系的表达和反应上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在日本,人与人交往时很注重礼貌,习惯于将自己放在受恩或者感恩的位置上,授受动词作为主要的表达形式被用来表达其受恩之情。日本人的心理恩惠意识与授受动词的使用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日本人的心理恩惠意识决定着授受动词的使用,授受动词的使用又体现了其心理恩惠的价值观。一般被认为是“积极的”、“肯定的”、能够带来某种“恩惠”的行为,通常要通过授受动词来表达,其表达方式可分为多种形式。程度轻微的利益也要用、的形式来表示对他人的尊重。虽然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对方,但一般也不用来表示动作的施恩。事实上虽然是说话者对他人的“施惠”行为,但在语言表达上仍然采用“受惠”的表达方式。若被认为是“消极的”、“否定的”、不能带来某种“恩惠”的行为,则不能使用授受动词,否则就造成错用或滥用。中国人在请客、送礼时,常用“这是我给您特意做的。”或“我想你会喜欢的,就为你买下了。”之类的话,以此来表达送礼人的诚意。但日本人听了却会有背上人情3/6债的负重感。因为日本人在送礼时,既要突出自己的感谢、又要尽量避免他人因此而造成的心理负担。一方面自身不喜欢随便接受恩惠而背上人情债,同样也尽量避免让别人背上人情债。本尼迪克特在菊和刀一书中叙述了日本人的恩惠价值“要想使一个日本人感到痛苦非常容易,只要给他东西就可以,他会始终惦记这件事而痛苦不堪。”总之,在日本人的言语活动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重视对方施予的恩惠,而当自己施予对方恩惠时,则要顾及不给对方增加心理上的负担。日语授受表达的使用随着时代的变迁也越发复杂。由古代的仅仅用单独的授受动词就可以表达授受关系,到现代发展至本动词与补助动词一并使用。日语的授受表达不仅单纯表达了物在人与人之间的传递,同时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上下、内外关系,以及精神上的恩惠关系。日语授受表达随着日本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不能正确的掌握和运用授受表现,就难以理解日本人的为人处世之道,而且有碍正确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授受表达在日语的表达形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授受表达与日语敬意表达日语的授受表达由、三系列七个动词组成。在日语中使用这七个授受动词来表达“物”与4/6“情”的传递,但在汉语中仅仅使用“给”就可以表达“物”与“情”的传递。现代汉语词典对汉语动词“给”作出如下三种解释使对方得到某些东西,如叔叔给他一支笔。让对方遭遇不好的事情,如给了他几拳。表示使对方做某件事,表示容许对方作某事,如农场拨出一块地来给他们做试验。现代汉日辞典对汉语动词“给”的使用有如下解释“和其他动词组合,当动词本身含有授受的意义时,可省略“给”;当动词无授受之意时必须使用“给”,如我已经把那本书还给他了。;老师把子夜推荐给我们。”。汉语中的“给”授受双方均可以使用,没有方向性。但是日语中的七个授受动词是存在严格的方向性的,根据授与者与接受者的不同严格区分使用。当授受动词表达“物”的传递时,能够较容易地进行日译汉的翻译。但是当授受动词表达“情”的传递时,汉语就很难表达出使用者的意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使用的效果。尤其是使用的语句,例18是一段非常具有日本女性用语特色的例句。当初反对女儿留学美国的母亲认识到如果不帮助女儿实现梦想的话一定会后悔的。最后母亲想让女儿实现人生的理想。作为女儿5/6的伊比惠子认为这是母亲对自己的恩惠,所以在获奖感言中使用了許。也可以说伊比惠子借使用許来表达对母亲同意自己远渡重洋追梦的感恩之情。这种感恩之情不仅仅体现在感謝,还体现在母亲“允许”的动作传递中。这样看来,汉语的一个“允许”是很难表达出日本人这种微妙的感情的。再如,体育比赛时常可以听到,可译成“坚持,振作”。简单地从汉语译文看,只能表达出观众对运动员的鼓励与支持,很难体会到运动员与观众之间的感情联系。但是,日语使用了授受补助动词反映出观众把运动员坚持不屑的努力看作是对自己鼓励支持的回报与恩惠,并且尽量不让运动员因自己的鼓励支持而产生负债感。新时代的语言措辞的理想状态是基于相互尊重的精神,充分考虑交流对象以及交流场合。以达到顺利进行交流,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目的。日本人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心理恩惠授受”价值观念深植于日本社会及其传统文化中。在恩惠关系的表达和反映上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在日本,人与人交往时很注重礼貌,习惯于将自己放在受恩或者感恩的位置上,以体现对对方的尊重,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恰好日语中的授受动词以及授受补助动词本身带有方向性、恩惠性,因此日本人6/6经常地通过授受动词来表达其受恩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