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1页
浅析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2页
浅析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3页
浅析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4页
浅析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浅析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摘要从病原、病变特征、流行特点等方面介绍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以及猪轮状病毒感染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诊断,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为猪病毒性腹泻病的防治提供参考。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感染;病变特征;流行特点;防治在引起猪腹泻病的各种病因中,病毒性腹泻的危害是最为严重的。它可以引起仔猪的死亡、成猪的掉膘、饲料报酬的降低、增加人工费和药费的开支等,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1主要病原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感染是猪流行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1。同时,其他病毒如肠病毒感染、猪腺病毒感染、星状病毒、杯状病毒、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也可以引起猪只的腹泻。可见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十分复杂,危害也非常严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病变特征及其流行特点猪传染性胃肠炎2/7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快,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猪只均可感染发病。临床特征是2周龄以下仔猪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高死亡率。随着仔猪年龄的增长,死亡率逐渐降低。而5周龄以上的仔猪,在无并发症的情况下,死亡率很低,大猪或成猪几乎没有死亡。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属中的成员,流行形式呈暴发性流行和地方性流行2种。当该病毒侵入一个全部或绝大部分猪都是易感猪的猪场,会很快感染所有不同年龄的猪只,又以冬春季节发病最为严重,被感染的猪只主要临床症状是厌食、呕吐、腹泻。哺乳母猪发病导致无乳,造成仔猪的死亡率上升。发病后的猪场,由于获得免疫猪只出卖,选留的后备猪易感染猪只逐渐增多。隔一段时间后,当有该病原重新侵入使全部或大部分猪只重新感染,以致呈现周期性暴发,一个猪场暴发性流行后,由于经常有仔猪的出生或易感猪的增加,造成该病的长期存在,可呈地方性流行。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81H,长者为2D,特点是传播快,几天内可以蔓延到全群。发病持续时间长短和死亡率与猪年龄呈负相关关系。不足1周龄仔猪出现临床症状后2D死亡,23周龄以上仔猪存活,但在一段时间内体质虚弱,大部分生长发育不良,部分可能形成僵猪2。3/7严重腹泻的仔猪粪便中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气味腥臭。肥猪、母猪和公猪的临床症状表现轻重不同,普遍为厌食,个别呕吐,严重腹泻的猪排出呈喷射状的粪便。由于与感染的仔猪密切接触或体内激素的变化增强了易感性,泌乳母猪发病严重,体温升高,厌食、呕吐或腹泻,泌乳停止,这是造成仔猪高死亡率的另一因素。相反,通常也有母猪症状较轻或没有症状。病变的主要部位在胃和小肠。胃内容物充满,有凝乳块,胃底黏膜有出血点,个别猪有出血斑块。小肠黏膜出血,局部有黏膜脱落现象,肠腔内有酸臭味的气体,肠壁变薄,呈透明状。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实验室诊断可采取猪小肠黏膜作抹片,进行荧光抗体染色,发病猪小肠各段可发现多量的荧光细胞。猪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新生仔猪的高死亡率为特征。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腹泻的发生由相同的冠状病毒引起,两者在病毒抗原形态、临床症状、流行病学方面极其相似,唯免疫学和血清学相互没有交叉反应。因此,把这种腹泻称为猪流行性腹泻。它是独立的猪只急性肠道传染病,病猪是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发生在冬季,也有发生在夏季或春秋2季的。病毒存在于肠绒毛上皮和4/7肠系膜淋巴结,随粪便排出后,污染周围环境,车辆、衣服、鞋、用具等也散播传染3。被感染猪只排出的粪便或污染物经消化道传染给易感猪。哺乳仔猪、架子猪和育肥猪的发病率可达100,尤以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母猪发病率为1590,一般单一发生,有时也可能与其他传染病混合感染发病。成年猪经3D腹泻后,可逐渐康复。病变主要在小肠。表现为小肠充血、肠壁变薄发亮,肠内充满黄色的液体,肠系膜充血,肠淋巴结充血、水肿。实验室诊断可采取猪小肠黏膜作抹片,进行荧光抗体染色,发病猪小肠各段可发现多量的荧光细胞。猪轮状病毒感染该病系轮状病毒感染而使多种幼龄动物发生的急性肠道疾病。发病的猪主要是哺乳期的仔猪。病猪开始出现厌食,精神迟钝,继而出现下痢,粪色暗黑或黄白色,较腥臭,持续2D。个别猪出现呕吐。病猪消瘦、脱水,若无继发感染,死亡率不会超过10。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充满凝块和乳汁,大小肠黏膜呈条状或弥慢性充血,肠壁黏膜易脱落,肠壁变薄。实验室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是将腹泻2H以内的粪样作电子显微镜检查,可见似车轮状的病毒粒子。3综合防治措施免疫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冻干苗,母猪产前6周和产前5/72周各接种1次,每次1ML,仔猪出生后通过哺乳可得到被动免疫;初生仔猪口服接种,4D后产生主动免疫;1050KG猪只接种1ML;50KG以上的猪只接种ML,均可得到很好地保护,免疫期达6个月。没有该病的猪场可不接种此苗。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和二联弱毒疫苗为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混合感染提供了更有效的免疫4。以上2种腹泻病一旦发生或混合感染某一猪场时,除产房的哺乳母猪外,其他猪只都可以用腹泻猪的粪便掺入饲料饲喂,让其自然产生免疫,可以收到非常满意的效果。猪轮状病毒弱毒疫苗,可以在产前1D和产后D对母猪进行二次免疫,其所产仔猪可以通过母乳获得较好的被动免疫。加强饲养管理一是注意仔猪防寒保暖,减少应激因素,把好仔猪初乳关,保证母猪饲料全价,增强母猪和仔猪的抵抗力。二是保持猪舍及用具清洁卫生,经常消毒,干燥通风,充足供水,建立舒适的群居环境。三是在仔猪饲料中投放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让仔猪自行采食,提供清洁饮水及易消化的饲料,使仔猪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四是实行自繁自养,平时应注意不从疫区和病场引进猪只,以免传入该病。在规模化养猪场应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严格防疫6/7程序,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隔离和消毒当猪群发生疫病时,应立即隔离病猪到清洁、干燥和温暖的猪舍中,加强护理和消毒,及时清理猪舍的粪便等污染物,根据不同猪场选用过氧乙酸、杀毒威、来苏尔等不同类型消毒药按说明书配成相应的浓度对猪舍、场地、用具、车辆和通道等进行严格消毒。药物治疗以上几种病毒性腹泻的治疗,尚未有特效药物。使用一些抗、抑菌药物,如磺胺类药物、氟哌酸、恩诺沙星、青霉素等,可起到防止继发感染的效果。但为了防止继发感染和脱水造成衰竭,可以进行一些对症疗法。其关键措施是克服脱水,保证病猪能喝到口服补液盐水,同时加入病毒灵粉100MG/KG体重、庆大霉素1万单位/KG体重,可有效防止脱水、抗病毒和控制细菌感染。临床上应用高免血清进行治疗,其效果也十分明显。4参考文献1刘四化,刘敏慧,刘永民,等猪传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