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知行合一的中国教育学知行合一的中国教育学张康桥,男,高级教师,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主张“教育就是服务生长的过程”,致力于小学语文课程与重建儿童课程的研究,有儿童语文课堂为什么做教师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等专著,其中关于“儿童语文课程”与“儿童课程整体重建”的研究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贵州教育出版社在2016年4月首次出版了王阳明的五百年,作者余怀彦力求在大视野、全球观下讨论王阳明的思想及其影响。2016年12月7日,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开卷八分钟电视栏目也对这一著作进行了介绍并高度评价。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本哲学著作,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我们应该有当代的中国教育学,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建构是需要汲取传统哲学精髓的。当然,建构当代中国教育学更多的是大专家们的事儿,我只是尝试用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视角来读一读,谈点不成熟的感悟。一、让教育回归实践哲学曾听某位学者讲到这样一个教学案例美国某小学2/10的数学课,老师请学生回答,一加一等于几为什么一学生说一加一等于三,并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老师给予该名学生B的等第,相当于我们的良好;另一学生的答案是一加一在不同情况下可以等于一到四的任何数,同时列举了很多例子,老师也给予B的等第;还有一位学生说一加一就等于二,虽然他承认刚才两位同学列举的情况都存在,但是大多数情况是等于二,教师给予这名学生A的等第,当然随后老师也解释了给予A等第的原因,并说明通常把一加一的答案规定为二的原因。这样的评价和我们的教学截然不同,我们更关注知识的准确性,他们更关注学生对生活实践的解释能力。与此同时,作为实践的教学,我们更关注知识,美国教师更关注人本身。这个案例启示我思考,让教育回归实践哲学。今天的教育,我们更多的不是基于实践探讨问题,而是基于理论研究问题。但王阳明的教育哲学再次表明,教育学是实践智慧之学。16世纪初,因阉党刘瑾专权,迫害忠良,王阳明义愤填膺,首先上折子救援,得罪权臣。刘瑾勃然大怒,让王阳明入狱,廷杖四十大板,打得死去活来;还被指为“奸党”,罚跪于金水桥南。随后谪贬为贵州龙场驿丞,也就是去龙场做那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无奈之下,王阳明3/10来到中国西南山区,在万山丛中,在经历生死磨难后,他体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也就是说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任职期间,王阳明开始办学授课,有一教学片段,主题为“训龙场诸生”众弟子问“王老师啊,这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什么意思啊”王阳明没有回答,只是说你们再想想。一弟子若有所悟,问“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火候到了,王阳明的回答意思大致是这样的你没有看到这些花的时候,这些花和你的心一样都是沉寂的,约等于没有;你看到这些花时,就知道了这些花的颜色,此时,这些花已经不在你的心外。这就是“心即理”,彻底否定了程朱理学,他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悟到了这一层道理,王阳明很开心,常常和自己的学生兴奋地交流心得,人也精神大振,乃至秉烛讲习,通宵达旦。有这样的老师在,附近的居民就把孩子送来读书,王阳明还建起了龙岗书院。王阳明在龙场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教育。此后,他就和教育彻底分不开了,走到哪儿就教到哪儿。4/10思想的凝结不仅是学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人生实践的感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就没有真正的属于自己的思想。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是什么呢实践哲学是探讨人的行动的,它强调人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彻底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实践如王阳明心学体悟过程,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审慎地自由选择的行为,是以自身为目的行为,无论是上书直言,还是创办龙岗书院,王阳明的选择都是自由选择的行为;二是以人事为对象的行为,是关涉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行为,王阳明的行为都与求善成圣的人生价值密切相关。当今的教育更多地用别人的思想,几乎从来不问自己有没有思想,也不指向培育自己的思想。这或许就是当代中国没能产生大家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心学思想是王守仁自己人生实践的体悟,所以他十分坚定,由理论上升为思想,由思想上升为信仰,是教育信仰,更是人生信仰。没有自己的人生信仰,没有自己的教育信仰,怎么可能有教育家、思想家呢教育家主要意义不在于方法,而在于信仰,而信仰、思想扎根于实践。1509年,王守仁38岁,在讲学中正式提出了“知行合一”的重要命题。这在教育学意义上,等于明确提出教育回归实践哲学。此时的王阳明已名声大震,贵州提学副使席书前来5/10拜访,请求赐教以辨朱熹与陆九渊学说的异同。结果王阳明不谈朱与陆的学问,几乎答非所问,只谈他自己的心学。席书莫名其妙,但觉得王阳明所说有点道理,所以,第二天又来请教,结果他讲“知行合一”,抛出了与朱熹和陆九渊均不同的知行观,席书略有所悟,最后往返数日,终于明白探求自己的本性就明白圣人之学了,朱熹与陆九渊的学说,各有得失,根本不需要辨别异同。席书被“心学”彻底征服了。这一年十一月,席书聘请王阳明到贵阳书院讲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学,自己亲率州县诸生拜王阳明为师。王阳明在贵阳书院首次公开讲论“知行合一”之说,引起了轰动,但遭到了主流朱子学说势力的攻击。后来,王阳明著传习录,他又平定江西,受到皇帝的嘉奖,朱学势力的攻击才逐渐平息。王阳明一生最大的军事功绩,是平定南昌的宁王之乱。这场仗,王阳明“阴谋诡计”迭出,攻心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火攻等等。前后35天,宁王之乱全面平息,并且宁王等人被生擒活捉。胜利在望时,明武宗以“威武大将军”化名出征,宦官示意王阳明释放宁王,让武宗与宁王打一仗并亲自俘获,借此讨好皇上。王阳明对宦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明这样做会死更多人。最后协调结果是让明武宗到了6/10南京,再放出宁王让皇帝俘虏,高兴一下。而此举得罪了小人,也有一些幸臣对王守仁擒获宁王的功劳十分忌恨,又担心他揭发诸人与宁王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罪恶行径,于是编造流言,诬蔑王阳明曾与宁王通谋,因虑事不成才被迫起兵。武宗因受到幸臣的挑唆,亦对王阳明极为不满,幸亏有提督军务的太监张永从中调护,才使王阳明得以免祸。可是,他的弟子冀元亨却被张忠、许泰非法逮捕,重加炮烙毒刑,企图逼其诬陷王阳明曾与宁王私通谋反。冀元亨坚贞不屈,后入狱,直到世宗即位,才得以昭雪其冤。亲身经历了宁王之乱和不幸遭受幸臣陷害,王阳明深刻体验到“良知”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启发他在一年以后正式提出了“致良知”的重要哲学命题。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之行合一的过程。王阳明常对学生强调“人是可以成圣的,关键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狠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用王阳明的话叫“随物而格”。自身的经历告诉王阳明,人的生存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实现和超越自我,只有在具体的选择和挑战中才能成就自我,才能享受充实而又美好的人生。由此,王阳明强调7/10实践智慧,强调实践是致良知的关键,成为圣人不能只靠学习书本和模仿圣人,而要落实到行动中来。与此同时,实践与价值是统一在一起的。教育亦如此,教育的价值不是为了政治,也不是为了经济,而是为了人本身,真实的教育实践是人本身价值的起点和归宿,真实的教育实践,是以师生自身成善或趋善为目的活动,是尊重并发展师生自主选择能力的活动,是一个引导师生探问并过一种美好生活的活动,因此,教育应全面回归实践哲学二、光明需要实践去开启幸福是什么简单点说,幸福就是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实现的愉悦。在实践哲学的视野中,实践是体,自我满足与愉悦是用,体用合一,知行合一乃是幸福之道。因此,教育实践的目的在于幸福。实践哲学告诉我们,教育基本原则在于“做”。这表现在语文学科,要强调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数学学科,要倡导做中学等等。就素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学科而言,美国学者戴维埃里奥特博士也认为实践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主张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倡导教师应在学生参与表演和欣赏活动中教音乐,音乐教师必须扮演一种或多种角色,如教练、导师、顾问、协调员、指挥、领导等,同样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而在于理解音乐、享受音乐、实现自我。在实践哲学8/10的视野下,不同的学科就是人类不同的文化实践,学科本身也是为人自身幸福而建构的。学科如此,教育也如此,基于实践哲学的教育就是为了人自身心灵与精神的安顿。如果人的心灵与精神找到了回家的路,此心就光明了。1522年,王阳明父亲亡故,回浙江余姚守孝。守孝期间,王阳明继续从事教育,传播心学。他的学说很快风行海内甚至席卷了明朝的知识界,以致在当时掀起了一股强大的批判理学思潮。面对批评以及人身攻击,王阳明已不再媚俗,专心宁为“狂者”,有诗月夜二首为证。在诗中,王阳明自比孔子,贬斥宋代理学家朱熹和汉代经学家郑玄。这充分显示了王阳明大力倡导“心学”的“狂妄立场”,得意之情仿佛让他回到了年少的纯真时代。为什么王阳明如此“自大”呢这是一份确信与坚定,因为这源自实践,也因为在实践中王阳明找到了让心灵与精神可以安顿的家园。1527年9月,王阳明又上了著名的一课史称“天泉证道”王先生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话恐怕还是没说清楚。钱怎么讲9/10王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也是无善无恶,知也是无善无恶,物也是无善无恶。若说意有善有恶,那么心也不是无善无恶啊钱心体原本无善无恶,是后来沾染上了善恶,所以心体上见有善恶在,为善去恶,正是回归本来无善无恶的心体。倘若见到了原来无善无恶的心体,恐怕就不要再花什么格物功夫了,为善去恶只是发现本心罢了。王阳明你们问得好,很多人都没有想得这么深。你们两人正好相互取长补短,王同学要用钱同学致良知的功夫,钱同学必须看透本心,如果你们两个人相得益彰,以后传我的学说就没问题了。王阳明以后二位和其他学者讲,要依据此宗旨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王阳明把他一生的学说就概括为这四句话,原话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师能力考核试题(附含答案)
- 摄影艺术与技法课件
- 摄影基本知识培训心得
- 软件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 2025终止合同通知书
- 2025企业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农业用地流转合同签订方式
- 搭配的学问课件
- 2025年9月版用工合同(合作协议书)范本(可规避风险)
- 澳门入籍面试题研究报告:不同行业背景下的职业素养考察
- 墓地管理员实操培训课件
- 202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 2025年纪委遴选笔试题及答案
-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模板稿)
-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真题试卷(学生版)
- 工行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 送配电线路工(送电)-初级工模拟题含答案(附解析)
- 供应商物流管理办法规定
- 高级健康评估在护理个案中的应用
- 采购成本管理培训课件
- 2025年青岛水务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