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汽车转向系统设计与分析【轿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开题报告_第1页
某型汽车转向系统设计与分析【轿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开题报告_第2页
某型汽车转向系统设计与分析【轿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开题报告_第3页
某型汽车转向系统设计与分析【轿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开题报告_第4页
某型汽车转向系统设计与分析【轿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题报告1选题依据11、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汽车转向系统是决定汽车主动安全性的关键总成,如何设计汽车的转向特性,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始终是各汽车生产厂家和科研机构的重要研究课题1。特别是在车辆高速化、驾驶人员非职业化、车流密集化的今天,针对更多不同水平的驾驶人群,汽车的操纵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汽车转向系统经历了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3个基本发展阶段2。机械式的转向系统,采用纯粹的机械解决方案,为了产生足够大的转向扭矩需要使用大直径的转向盘,因此占用的空间很大,整个机构显得比较笨拙,驾驶员负担较重,特别是重型汽车转向阻力较大,单纯靠驾驶员的转向力很难实现转向,这就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3。但因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廉,目前在一部分转向操纵力不大、对操控性能要求不高的微型轿车、农用车上仍有使用4。自1953年通用汽车公司在凯迪莱克和别克轿车上首次批量使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HPS)以来,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给汽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不再需要靠大直径的转向盘来产生足够的转向力矩,转向盘的减小,使得驾驶室变得宽敞起来,座椅布置也变得更为舒适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在降低了转向价格和所消耗的功率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进步5。今天,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几乎成为销售轿车的标准装备6。电动助力转向(EPS)在日本最先获得实际应用,1988年日本铃木公司首次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电子控制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并装在其生产的CERVO车上,随后又配备在ALTO上7。此后,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其应用范围已经从微型轿车向大型轿车和客车方向发展8。日本的大发汽车公司、三菱汽车公司、本田汽车公司,美国的DELPHI公司,英国的LUCAS公司,德国的ZF公司,都研制出了各自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系系统的助力形式也从低速范围助力型向全速范围助力型发展,并且其控制形式与功能也进一步加强。日本早期开发的EPS仅低速和停车时提供助力,高速时EPS将停止工作9。新一代的EPS则不仅在低速和停车时提供助力,而且还能在高速时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EPS技术日趋完善,并且其成本大幅度降低,为此其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大10。12、设计内容(1)转向系的方案设计。(2)转向系操纵机构的设计。(3)转向系传动机构的设计。(4)转向器的设计。(5)转向梯形的设计。(6)转向系各组成部件的强度校核。13、实用价值和意义转向系统是整车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组成系统。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按照驾驶员的操纵要求而适时地改变其行驶方向,并在受到路面传来的偶然冲击及汽车意外地偏离行驶方向时,能与行驶系统配合共同保持汽车继续稳定行驶11。因此,转向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是决定汽车主动安全性的关键总成。特别是在车辆高速化、驾驶人员非职业化、车流密集化的今天,它对于确保车辆的安全行驶、减少交通事故以及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起着重要的作用1213。参考文献1周松盛汽车双前桥转向系统的分析、建模仿真与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0942郭孔辉汽车操纵动力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汪珊重型汽车双前桥转向系统的建模及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0964孙玉华线控转向系统的设计及其特性的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095王望予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刘惟信汽车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7唐金松简明机械设计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臧杰,阎岩汽车构造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9鲁民巧汽车构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10钟兵低速汽车转向系设计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64505511郑校英上海桑塔纳轿车齿轮齿条转向系设计剖析J当代汽车19905162012朱华发展中的现代汽车转向系统J城市车辆,2008(7)535513罗绍新,冯永伟,王芙蓉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0,10(10)10610814QINGHUIYUANANDBOXIEMODELINGANDSIMULATIONOFAHYDRAULICSTEERINGSYSTEMMSAEINTJCOMMERVEH,APR2009148849415TAKAMITSUTAJIMA,HIDEYUKIFUJITA,KOUICHISATO,ANDYOSHIMINAKASATODEVELOPMENTOFTHENEXTGENERATIONSTEERINGSYSTEMMSAEINTJPASSENGCARSMECHSYST,AUG20103633643开题报告设计方案21、研究的具体内容(1)转向系的方案设计。(2)转向系操纵机构的设计。(3)转向系传动机构的设计。(4)转向器的设计。(5)转向梯形的设计。(6)转向系各组成部件的强度校核。22、研究拟采用的方法(1)查阅资料确定某型汽车的所使用转向器的类型,转向系的角传动比,转矩传动比(2)阅资料和学过的知识,根据选择的性能参数设计计算(3)通过网络和查阅资料研究转向器角传动比的变化规律(4)对转向器的受力情况进行强度校核。(5)用CAD绘图软件绘制所设计的零件图和装配图。23、进度安排(1)2月13日2月23日收集整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