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适配器的注塑模具设计【塑料注射模】_第1页
电源适配器的注塑模具设计【塑料注射模】_第2页
电源适配器的注塑模具设计【塑料注射模】_第3页
电源适配器的注塑模具设计【塑料注射模】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源适配器的注塑模具设计摘要本课题研究的是电源适配器注塑模具设计。本设计对电源适配器零件进行了工艺分析,确定了电源适配器的分型面及成型方法。塑件的材料采用ABS,同时根据生产纲领,设计了一模两腔的注塑模具,然后重点阐述塑料电源适配器零件注塑模的主要内容部分,主要有根据零件的大小等确定型腔数目及校核,注塑机类型和规格选择及有关工艺参数的校对,浇注系统的设计,成型零件设计,脱模机构设计,导向机构设计,冷却机构设计以及排气系统设计。并对模具结构与注塑机的规格进行了匹配校核。完成电源适配器的注塑模具总体装备结构设计和相关主要零件的设计。关键词电源适配器,注塑模具,一模两腔;浇注系统IABSTRACTTHISRESEARCHISTHEDESIGNOFINJECTIONMOULDFORPOWERADAPTERTHEDESIGNOFTHEPOWERADAPTERPARTSOFTHEPROCESSANALYSIS,DETERMINETHEPOWERADAPTERPARTINGSURFACEANDFORMINGMETHODPLASTICPARTSMADEOFABS,ATTHESAMETIMEACCORDINGTOTHEPRODUCTIONPROGRAM,THEINJECTIONMOLDTWOCAVITYOFTHEFIRSTMOCKEXAMDESIGN,ANDTHENFOCUSESONTHEMAINCONTENTOFTHEPOWERADAPTERPLASTICPARTSOFINJECTIONMOLDPARTS,MAINLYINCLUDEACCORDINGTOTHESIZEOFPARTSTODETERMINETHENUMBEROFCAVITYANDCHECK,INJECTIONMOLDINGMACHINETYPEANDSPECIFICATIONSELECTIONANDPROOFREADINGRELATEDPARAMETERS,DESIGNTHEGATINGSYSTEMDESIGN,MOLDINGPARTS,DEMOULDINGMECHANISMDESIGN,THEDESIGNOFSTEERINGMECHANISM,ACOOLINGMECHANISMDESIGNANDEXHAUSTSYSTEMDESIGNANDTHEMOLDSTRUCTUREANDTHEINJECTIONMOLDINGMACHINESPECIFICATIONSMATCHINGCHECKCOMPLETETHEDESIGNOFTHEINJECTIONMOULDOVERALLPOWERADAPTEREQUIPMENTSTRUCTUREDESIGNANDRELATEDPARTSKEYWORDSPOWERADAPTER,TWOCAVITYINJECTIONMOLD,THEFIRSTMOCKEXAMGATINGSYSTEMII目录1引言12塑件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分析421塑件分析422塑件结构分析423塑件成型工艺分析424塑件材料分析5241ABS的成型特性与工艺参数5242收缩率625ABS的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63注射成型机的选择与成型腔数的确定831注射成型机的选择8311估算零件体积和投影面积8312锁模力8313选择注射机及注射机的主要参数832注塑机的校核933成型腔数的确定104注射成型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的分析确定1141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分析51142浇注系统的作用1243浇注系统的组成1244主流道设计1245估算主流道凝料体积145成型零件结构设计1551分型面的设计15511分型面的分类15512分型面的分类及选择原则15513分型面的确定1652型腔的分布16III53凹模的结构设计1754凸模的结构设计1755模具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176排气系统的设计2161排气不良的危害2162排气系统的设计方法217导向与脱模机构的设计2271导向机构的作用和设计原则22711导向机构的作用22712导向机构的设计原则2372导柱、导套的设计23721导柱的设计23722导套的设计24723导向孔的总体布局2473脱模推出机构的确定248冷却系统设计2681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2682温度调节对塑件质量的影响2683对温度调节系统的要求2784冷却装置的设计要点2785冷却系统设计计算27851冷却系统的计算28852冷却水道的结构309其它结构零部件的设计32结论34致谢35参考文献3601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塑料成型加工机械和成型模具发展十分迅速,高效,自动化,大型,微型,精密,高寿命的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我国大型、复杂、精密、高效和长寿命模具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不少种类模具已能替代进口模具,模具CAD/CAM技术得到了较快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快速成形制造技术和设备有了长足发展并已开始进入实用推广阶段,高速铣等新一代制造技术已被人们重视并开始应用。从模具使用角度来说,要求高效,自动化,操作简便;从模具制造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容易,低成本。现代塑料制品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必不可少的三项重要因素。模具与其他机械产品比较,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技术含量高、净产值比重大。随着化工、轻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近年来一直以每年1315左右的增长速度高速发展,而各行业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市场的变化,有着高技术含量的模具正在市场上崭露头角。随着工业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数量越来越多;对产品质量和外观的要求,更是日趋精美,华气。因此,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学习国外模具工业建设和模具生产的经验,宣传、推行科学合理化的模具生产,才能推进模具技术的进步。注塑成型是热塑性塑料制件最重要的加工方法。用此方法加工成型的塑料制件,其品种与样式之多是其他成型方法无可比拟的。起过程是借助与螺杆的推力,将已塑化的塑料熔体注入闭合的模具型腔内,经冷却固化定型后开模得到塑件。因此,构成注塑成型的三个必要条件一是塑件必须以熔融状态进入模腔;二是塑料溶体必须要有足够的压力和流速,以确保及时的充满整个模腔的各个角落;三是需有符合制件形状和尺寸并满足成型工艺的要求的模具。注塑成型技术与其他成型技术相比较有其独特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成型物料的熔融塑化和流动造型是分别是在塑料筒和模腔两处进行,模具可以始终处于是溶体很快冷凝或交联固化的状态,从而有利于缩短成型周期;其二是先锁紧模具然后才将塑料溶体注入,加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的溶体对模腔的磨损很小,因而可以用一套模具大批量成型复杂零件,表面图形与标记清晰和尺寸精度较高的制品;其三是成型过程的合模、加料、塑化、注塑、启模和顶出制品等全部成型操作均由注塑机自动完成,从而使注塑工艺容易全自动化和实现程序控制。但我1们也要看到注塑成型的不足之处,由于冷却条件的限制,很难用这种技术制的无缺陷、壁厚的变化又较大的热塑性塑料制品,另外由于注塑机和注塑模具的造价很高,成型设备的启始投资较大,所以注塑技术不适合于小批量制品的生产。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或注射成型,是热塑性塑料制品成型的一种重要方法。除极少数几种热塑性塑料外,几乎所有的热塑性塑料都可以用此方法成型塑件。注塑成型可以成型各种形状、满足众多要求的塑料制件。注塑成型已经成功地运用于某些热固性塑料制件、甚至橡胶制品的工业生产中。注塑成型的过程是,将粒状或粉状塑料从注射机的料斗送入加热的料筒,经加热塑化成熔融状态,由螺杆(或柱塞)施加压力而通过料筒底部的喷嘴注入低温的、闭合的模具型腔中,经冷却硬化而保持模腔所赋予的形样,开模取得所注塑成型塑件,在操作上完成了一个周期。注塑成型是塑料模塑成型的一种重要方法,生产中已有广泛的应用。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成型周期短,能一次成型外形复杂、尺寸准确、带有金属或非金属嵌件的塑料制件。对成型各种塑料的适应性强。目前,除氟塑料外,几乎所有的热塑性塑料都可以用此方法成型,某些热固性塑料也可以采用注塑成型。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注塑成型所需设备昂贵,模具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高,所以注塑成型特别适合大批量生产。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生活,应用广泛,塑件的外形简单,但成型难度大,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对模具工作人员是一个很好的考验。它能加强对塑料模具成型原理的理解,同时锻炼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本次设计以电源适配器注塑模具为主线,综合了成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最后到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模具总的装配等一系列模具生产的所有过程。能很好的学习致用的效果。在设计该模具的同时总结了以往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模具设计中常用的公式、数据、模具结构及零部件。把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融会到综合应用本次设计当中来,所谓学以致用。在设计中除使用传统方法外,同时引用了CAD、UG等技术,使用OFFICE软件,力求达到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22塑件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分析21塑件分析图21塑件三维图22塑件结构分析该塑件为壳体塑件,壁厚为2MM,结构如图21所示。材料为ABS,成型工艺性好,可以注射成型。23塑件成型工艺分析(1)精度等级根据塑件的用途以及塑料的性质分析其表面质量,确定塑件的精度等级要求为IT4;其中塑件的表观缺陷是其特有的质量指标,包括缺料,溢料与飞边,凹陷与缩瘪,气孔,翘曲等。模具的腔壁表面粗糙度是塑件表面粗糙度的决定性因素,通常要比塑件高出一个等级。(2)脱模斜度为了便于塑件从模腔中脱出或从塑件中抽出型芯,塑件设计时须考虑其内外壁面应该有足够的脱模斜度。最小脱模斜度与塑料性能、塑件几何形状有关。该塑件壁厚约为3MM,大开口处有5的斜角,小开口处有3的倾角,这3样足以使型芯很容易抽出。为了容易使大的侧抽芯容易抽出可以查参考文献1中的表219,脱模斜度(型芯)124塑件材料分析本塑件采用ABS材料,下面对其成型特性进行分析。241ABS的成型特性与工艺参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微黄色或白色不透明,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使聚合物耐油,耐热,耐化学腐蚀,丁二烯使聚合物具有优越的柔性,韧性;苯乙烯赋予聚合物良好的刚性和加工流动性。因此ABS树脂具有突出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同时具有吸湿性强,但原料要干燥,它的塑件尺寸稳定性好,塑件尽可能偏大的脱模斜度。ABS塑料主要的性能指标密度KGDM3113114收缩率0308熔点130160热变形温度45N/CM6598弯曲强度MPA80拉伸强度MPA3549拉伸弹性模量GPA18弯曲弹性模量GPA14压缩强度MPA1839缺口冲击强度KJ/1120硬度HRR6286体积电阻系数CM1013击穿电压KVMM115介电常数60HZ37ABS的注射成型工艺参数注塑机类型螺杆式喷嘴形式通用式料筒一区1501704料筒二区180190料筒三区200210喷嘴温度18019模具温度5070注塑压60100保压4060注塑时间25保压时间510冷却时间515周期1530后处理红外线烘箱温度(70)时间(031)242收缩率ABS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流动性好,易于成型,成型收缩率小,理论计算收缩率为055,溢料值为004MM,比热容较低,在模具中凝固较快,模塑周期短,制件尺寸稳定,表面光泽。25ABS的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1)注射成型过程(1)成型前的准备。对ABS的色泽、粒度和均匀度等进行检验,ABS成型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温度6080,干燥时间2H。(2)注射过程。塑料在注射机料筒内经过加热、塑化达到流动状态后,由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的型腔成型,其过程可分为充模、压实、保压、倒流和冷却五个阶段。(3)塑件的后处理(退火)。退火处理的方法为红外线灯、烘箱,处理温度为70,处理时间为2H4H。2)注射工艺参数(1)注射机螺杆式,螺杆转速为48RMIN。(2)料筒温度T前段170190;中段170190;后段140160。5(3)模具温度T3265;(4)注射压力(PMPA)40110;(5)成型时间(S)30(注射时间初取16,冷却时间取204,辅助时间取8)。以上资料来源参考资料2P43表8310常用热塑性材料成型条件63注射成型机的选择与成型腔数的确定31注射成型机的选择311估算零件体积和投影面积用UG建模分析知塑件体积为体积V116CM3,单侧投影面积为A14893561MM2,由于此模具浇注系统采用测浇口,其浇注系统凝料较小,浇注系统的体积大约为10CM3,由于采用的是一模2腔固V总2XV塑V浇2X11610332CM3因为ABS的平均密度为P105G/CM,故MPVM零116X1051218G312锁模力计算其所需锁模力为F锁AP型1489356145MP6702KN(31)313选择注射机及注射机的主要参数由此考虑塑件大批量生产,以及以上的从温度、压力、时间、模具高度等方面考虑,查表附录(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初步选用注射机为XSZY125。7注射机XSZY125参数额定注射量125MM2最大成型面积320CM柱塞直径42MM注射压力120MPA模板尺寸428450(MMMM)柱杆空间260290MMMM锁模力900KN喷嘴圆弧半径12MM喷嘴孔径4MM最大开模行程300MM模具最大厚度300MM模具最少厚度200MM32注塑机的校核(1)最大注塑量效核材料的利用率为500/840060,符合注塑机利用率在03080的要求。(2)注射压力的效核所选注塑机的注塑压力需大于成型塑件所需的注射压力,ABS塑件的注塑压力一般要求为70125MPA,所以该注塑机的注塑压力符合条件。(3)锁模力效核高压塑料熔体充满型腔时,会产生使模具沿分形面分开的胀模力,此力的大小等于塑件和流道系统在分形面上的投影等于型腔压力的成积。胀模力必须小于注塑机额定锁模力。型腔压力PC可按下式粗略计算PCKP(MPA)(32)式中PC为型腔压力,MPA;P为注射压力,MPA;K为压力损耗系数,通常在02505范围内选取。所以,PCKP03712045MPA,型腔压力决定后,可按下式校核注塑机的额定锁模力8TKPCA(33)式中T为注塑机的额定锁模力,KN;A为塑件和流道系统在分形面上的投影面积,MM2;K为安全系数,通常取1112;KPCA124514893561804KN(34)所以T900KNKPCA成立,即该注塑机的锁模力符合要求。33成型腔数的确定以机床的注射能力为基础,每次注射量不超过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80计算(35)件浇WS801285X73式中N型腔数S注射机的注射量(G)W浇浇注系统的重量(G)W件塑件重量(G)因为,N732所以,此模具型腔为一模2腔结构合理。94注射成型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的分析确定41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分析根据塑件的结构、材料及质量,确定其成型工艺过程为第一步为使注射过程顺利和保证产品质量,应对所用的设备和塑料作好以下准备工作。(1)成型前对原材料的预处理根据注射成型对物料的要求,检验物料的含水量,外观色泽,颗粒情况并测试其热稳定性,流动性和收缩率等指标,对原材料进行适当的预热干燥,ABS材料吸水率极低,成型前一般不必进行干燥处理。如有需要,可在7080下干燥24H。(2)料筒的清洗在初用某种塑料或某一注射机之前,或者在生产中需要改变产品、更换原料、调换颜色或发现塑料中有分解现象时,都需要对注射机(主要是料筒)进行清洗或拆换。柱塞式注射机料筒的清洗常比螺杆式注射机困难,因为柱塞式料筒内的存料量较大而不易对其转动,清洗时必须拆卸清洗或者采用专用料筒。对螺杆式通常是直接换料清洗,也可采用对空注射法清洗。(3)脱模剂的选用脱模剂是使塑料制件容易从模具中脱出而敷在模具表面上的一种助剂。一般注射制件的脱模,主要依赖于合理的工艺条件与正确的模具设计。在和产上为了顺利脱模,常用的脱模剂有硬脂酸锌,液体石蜡(白油),硅油,对ABS材料,可选用硬脂酸锌,因为此脱模剂除聚酰胺塑料外,一般塑料都可使用。第二步注射成型过程完整的注射过程表面上共包括加料、塑化、注射入模、稳压冷却和脱模几个步骤,但实际上是塑化成型与冷却两个过程。第三步制件的后处理注射制件经脱模或机械加工后,常需要进行适当的后处理,目的是为了消除存在的内应力,以改善和提高制件的性能及尺寸稳定性。制件的后处理主要有退火和10调湿处理。该塑料制件材料为ABS,就采用退火处理13小时。42浇注系统的作用浇注系统是塑料熔体由注塑机喷嘴通向模具型腔的流动通道,因此它应能够顺利的引导熔体迅速有序地充满型腔各处,获得外观清晰,内在质量优良的塑件。对浇注系统设计的具体要求是对模腔的填充迅速有序;可同时充满各个型腔;对热量和压力损失较小;尽可能消耗较少的塑料;能够使型腔顺利排气;浇注道凝料容易与塑料分离或切除;不会使冷料进入型腔;浇口痕迹对塑料外观影响很小。43浇注系统的组成浇注系统组成是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井。44主流道设计主流道通常位于模具的入口处,其作用是将注塑机喷嘴注出的塑料熔体导入分流道或型腔。其形状为圆锥形,以便于塑料熔体得流动及流道凝料的拔出。热塑性塑料注塑成型用的主流道,由于要与高温塑料及喷嘴反复接,所以主流道常设计成可拆卸的主流道衬套1。浇口套的尺寸设计要求(1)浇口套与注射机喷嘴接触处球面的圆弧度必须吻合。设模具浇口套球面半径为R,注射机球面半径为R,其关系式如下SRSR11212113MM(41)(2)浇口套进口的直径D应比注射机喷嘴孔D1直径大052MM。很据模具特点和设计要求浇口套的长度为616MM。D30636MM(42)(3)浇口锥度为311(4)主流道衬套的固定因为采用的有托浇口套,所以用定位圈配合固定在模具的面板上。定圈也是标准件,外径为100MM,内径36MM。具体固定形式如下图图42定位圈和浇口套的3D图(5)浇口设计浇口是连接分流道和型腔之间的一段细短流道(除直接浇口外),是塑料熔体进入型腔的入口。它是浇注系统的关键部分。浇口的形状、数量、位置及尺寸对塑件的成型性能及成型质量影响很大。合理选择浇口的位置是提高塑件质量的重要环节,浇口位置不同,也将直接影响模具的结构根据本设计中产品的外观要求和模具的二板式结构,浇口形式侧浇口形式,其优点是浇口便于机械加工,易于保证加工精度。浇口的示意图和尺寸可见图12图43浇口形式45估算主流道凝料体积Q塑件1325CM36538312751222DDH135成型零件结构设计51分型面的设计511分型面的分类实际的模具结构基本上有三种情况A、型腔完全在动模一侧;B、型腔完全在定模一侧;C、型腔各有一部分在动定、模中。512分型面的分类及选择原则1、分型面的位置应开设在塑件截面尺寸最大的部位,便于脱模和加工型腔。2、分型面应使模具分割成便于加工的部件,以减少机械加工的困难。以使得模具零件易于加工。3、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保证塑件尺寸精度要求。4、分型面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影响塑件外观的部位,而且在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飞边应容易修整加工,从而有利于保证塑件的外观质量。5、应满足塑件的使用要求,即从使用的角度避免脱模斜度、推杆及浇口痕迹等工艺缺陷影响塑件功能。6、为便于塑件脱模,应尽可能使塑件在开模时留在下模或动模部分,易于设置和制造简便易行的脱模机构。若塑件有侧孔时,应尽可能地将侧型芯设在动模部分,避免定模抽芯7、考虑锁模力,分型面的选择应尽可能减少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8、考虑侧向抽拔距,一般机械分型面抽芯机构的侧向抽拔距都较小,因此选择的分型面应使抽拔距离尽量短。9、尽量方便浇注系统的布置。10、为了有利于气体的排出,分型面应尽可能与料流的末端重合。11、考虑注塑机的技术规格,是模板间距大小合适。12、选择分型面时根据塑件的使用要求和所用塑料,要考虑飞边在塑件上的部位。1413、选择分型面时,应考虑减小由于脱模斜度造成塑件的大小端尺寸差异。总而言之,分型面形状应尽可能的简单,以便于模具的制造和塑件的脱模。513分型面的确定鉴于以上的要求,在该模具中分型面只能设在塑件截面尺寸最大的部位,如下图截面位置。图51分型面位置52型腔的分布模具型腔在模板上的排列方式通常有圆形排列、H形排列、直线排列、对称排列及复合排列等。综合考虑模具设计为一模2腔,零件镜像对称。15图52型腔分布53凹模的结构设计凹模用于成型塑件的外表面,又称为阴模、型腔。按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整体式、整体嵌入式、局部镶嵌式和四壁镶嵌式5种。总体上说,整体是强度、刚度好,但不适于复杂的型腔。镶嵌式采用组合的模具结构,是复杂型腔加工相对容易,可避免采用同一材料,可利用拼接间隙排气,但刚度较差易于在塑件表面留下镶嵌块的拼接痕迹,模具结构复杂。由于该模具结构一般,又属于中小型模具,外表面又要求一般,所以凹模板采用整体式。54凸模的结构设计凸模用于成型塑件的内表面,又称型芯、阳模。凸模按结构分为整体式和镶拼组合式两类。由于凸模的加工相对凹模容易,所以大多数的凸模是整体式的,尤其是在小型模具中型芯、模板常做成一体。55模具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工作尺寸是指成型零部件上直接决定塑件形状的有关尺寸,主要包括凹模、凸模的径向尺寸(含长、宽尺寸)与高度尺寸,以及中心距尺寸等。为了保证塑件质量,模具设计时必须根据塑件的尺寸与精度等级确定相应的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与精度。其中影响模具尺寸和精度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71、成形收缩率在实际工作中,成形收缩率的波动很大,从而引起塑件尺寸的误差很大,塑件尺寸的变化值为16SSMAXSMINLS(55)式中S为塑件收缩波动而引起的塑件尺寸误差(MM);SMAX为塑料的最大收缩率();SMIN为塑料的最小收缩率();LS为塑件尺寸(MM)。一般情况下,由收缩率波动而引起的塑件尺寸误差要求控制在塑件尺寸公差的1/3以内。2、模具成形零件的制造误差实践证明,如果模具的成形零件的制造误差在IT7IT8级之间,成形零件的制造公差占塑件尺寸公差的1/3。3、零件的磨损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对型腔和型芯造成磨损,对于中小型塑件,模具的成形零件最大磨损应取塑件公差的1/6,而大型零件,应在1/6之下。4、模具的配合间隙的误差模具的成形零件由于配合间隙的变化,会引起塑件的尺寸变化。模具的配合间隙误差不应该影响成形零件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综上所述,在模具型腔与型芯的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成形零件尺寸的因素,在设计时进行有效的补偿。由于影响因素很不稳定,补偿值应在试模后进行逐步修订。通常凹模、凸模组成的模腔工作尺寸简化后的计算方法有平均收缩率法和公差带法两种。其中平均收缩率法以平均概念进行计算,从收缩率的定义出发,按塑件收缩率、成形零件制造公差、磨损量都为平均值的计算,公式如以下7(1)凹模的內形尺寸LL1K3/4(56)凹塑3式中L为型腔內形尺寸MM;凹L为塑件外径基本尺寸MM,即塑件的实际外形尺寸;塑K为塑料平均收缩率,此处取05;S为塑件公差,查表知ABS塑件精度等级取5级;塑件基本尺寸在1014MM范围内取032MM1824MM范围内取032MM3040MM范围内取056MM在5065MM公差取074MM;塑件基本尺寸在6580范围内其公差取086MM在17100120MM公差取114MM所以型腔尺寸如下L160100053/407459743740250L2125100053/403212322130型腔深度的尺寸计算HH1K2/3(57)凹塑3式中H模/型腔高度尺寸MM;凹H为塑件內形深度基本尺寸MM,即塑件的实际內形深度尺寸;塑S、K含义如(1)式中。所以型腔高度为H130100052/30502982350170H21046100052/3032103202)凸模的外形尺寸计算LL1K3/4(58)凸塑3式中L模/型芯外形尺寸MM;凸L为塑件內形基本尺寸MM,即塑件的实际內形尺寸;塑S、K含义如(1)式中。由于该塑料的收缩率不大为05,故只需在型腔尺寸比较大的考虑其收缩率,在尺寸小的地方不用考虑由收缩率引起的尺寸偏差。所以型芯的尺寸如下L122(10005)(3/4)0442244340015L26(10005)(3/4)024621208型芯的深度尺寸计算H凸H1K2/359)塑3式中H为凸模/型芯高度尺寸MM;凸18H为塑件內形深度基本尺寸MM,即塑件的实际內形深度尺寸;塑S、K含义如(1)式中。型芯的高度分别为H12175(10005)(2/3)0442215340015H22(10005)(2/3)02021427196排气系统的设计从某种角度而言,注塑模也是一种置换装置。即塑料熔体注入模腔同时,必须置换出型腔内空气和从物料中逸出的挥发性气体7。排气系统的设计相当重要。61排气不良的危害增加熔体充模流动的阻力,是型腔充不满;在制品上呈现明显可见的熔接缝,其力学性能降低;滞留气体时塑件产生质量缺陷;型腔内气体受到压缩后产生瞬时局部高温,使塑料熔体分解;由于排气不良,降低了充模速度。62排气系统的设计方法利用分型面排气是最好的方法,排气效果与分型面的接触精度有关;对于大型模具,可以用镶拼的成型零件的缝隙排气;利用顶杆与孔的配合间隙排气;利用球状合金颗粒烧结块渗导排气;在熔合缝位置开设冷料穴本模具可以利用配合间隙排气,通常中小型模具的简单型腔,可利用推杆、活动型芯以及双支点的固定型芯端部与模板的配合间隙进行排气,这里不再单独设计排气槽。207导向与脱模机构的设计导柱导向机构是利用导柱和导向孔之间的配合来保证模具的对合精度。注射模的导向机构主要有导柱导向和锥面定位两种类型。导柱导向机构内容包括导柱和导套的典型结构;导柱和导向孔的配合以及导柱的数量和布置。导柱导向机构用于动、定模之间的开合模导向。锥面定位机构用于动、定模之间的精密对中定位。这里用导柱导向机构导向开合模,用复位杆来导向脱模机构的运动。设计导柱和导套需要注意的事项有1)合理布置导柱的位置,导柱中心至模具外缘至少应有一个导柱直径的厚度;导柱不应设在矩形模具四角的危险断面上。通常设在长边离中心线的1/3处最为安全。导柱布置方式常采用等径不对称布置,或不等直径对称布置。2)导柱工作部分长度应比型芯端面高出68MM,以确保其导向与引导作用。3)导柱工作部分的配合精度采用H7/F7,低精度时可采取更低的配合要求;导柱固定部分配合精度采用H7/K6;导套外径的配合精度采取H7/K6。配合长度通常取配合直径的152倍,其余部分可以扩孔,以减小摩擦,降低加工难度。4)导柱可以设置在动模或定模,设在动模一边可以保护型芯不受损坏,设在定模一边有利于塑件脱模。为了保证模具的平稳性及协调性,顺利滑动,采用4对导柱导套对称布置。材料为T8A。71导向机构的作用和设计原则711导向机构的作用导向机构是保证塑料注射模具的动模与定模合模时正确定位和导向的重要零件,通常采用导柱导向,主要零件包括导柱和导套。其具体作用有A、定位作用B、导向作用C、承载作用D、保持运动平稳作用E、锥面定位机构作用21712导向机构的设计原则A、导柱(导套)应对称分布在模具分型面的四周,其中心至模具外缘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模具强度和防止模板发生变形;B、导柱(导套)的直径应根据模具尺寸选定,并应保证有足够的抗弯强度;C、导柱固定端的直径和导套的外径应尽量相等,有利于配合加工,并保证了同轴度要求;D、导柱和导套应有足够的耐磨性;E、为了便于塑料制品脱模,导柱最好装在定模板上,但有时也要装在定模板上,这就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72导柱、导套的设计导柱导向是指导柱与导套(导向孔)采用间隙配合使导柱在导套(导向孔)内滑动,配合间隙一般采用H7/F6级配合8。721导柱的设计导柱的结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单节式导柱,另一种为台阶式导柱。小型模具采用单节式导柱,大型模具采用台阶式导柱8。在导柱的工作部分上开设油槽,可以改善导向条件,减少摩擦,故导柱采用加油槽的阶梯式导柱根据国家标准选用直径为的导柱。22图71导柱722导套的设计由于导柱已选定,由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可查得与之相配的导套,其示意图如下8图72导套723导向孔的总体布局导向零件应合理地均匀分布在模具的四周围或靠近边缘的部位,其中心距模具边缘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模具的强度,防止压入导柱和导套后发生变形。根据手册推荐值选定的导柱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图73导向孔总体布局73脱模推出机构的确定本模具采用的为一次顶出脱模机构,它包括常见的推杆、推管、推板、推块或活动镶块等脱模机构。该机构是最常用的顶出方式。即塑件在顶出机构的23作用下,通过一次动作即可顶出。基于以上原则,该模具的脱模零部件设在动模上,选择推杆顶出形式9。248冷却系统设计无论何种塑料进行注塑成型,均会有一个比较合适的温度范围,在此温度范围内,塑料熔体的流动性好,容易充满型腔,塑料脱模后收缩和翘曲变形小,形状与尺寸稳定,力学性能以及表面质量也比较高。为了使模温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必须设计模具温度的调节系统。因为塑料注射模温调节能力,不仅影响到塑件质量,而且也决定着生产效率。实际上模温设计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81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1)冷却回路数量应尽量多,冷却通道孔径要尽量大;2)冷却通道的布置应合理;3)冷却回路应有利于降低冷却水进、出口水温的差值;4)冷却回路结构应便于加工和清理;5)冷却水道至型腔表面的距离应尽可能相等;6)冷却水道要避免接近熔痕部位,以免熔接不牢,影响塑件的精度82温度调节对塑件质量的影响1、改善成形性每一种塑料都有其湿度的成形模温,在生产过程中若能始终维持相适应的模温则其成形性可得到改善,若模温过低,会降低塑件熔体流动性,使塑件轮廓不清,甚至充模不满;模温过高,会使塑件脱模时和脱模后发生变形,使其形状和尺寸精度降低。2、成形收缩率利用模温调节系统保持模温恒定,能有效减少塑料成型收缩的波动,提高塑件的合格率。采用允许的的模温,有利于减少塑料的成形收缩率,从而提高塑件的尺寸精度。并可缩短成形周期,提高生产率。3、塑件变形模具型芯与型腔温差过大,会使塑件收缩不均匀,导致塑件翘曲变形。尤以壁厚不均和形状复杂的塑件为甚。需采用合适的冷却回路,确保模温均匀,消除塑件翘曲变形。254、尺寸稳定性对于结晶性塑料,使用高模温有利于结晶过程的进行,避免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尺寸发生变形;对于柔性塑料(如聚烯烃等)采用低模温有利用塑件尺寸稳定。5、力学性能适当的模温,可使塑件力学性能大为改善。例如,过低模温,会使塑件内应力增大,或产生明显的熔接痕。对于粘性大的刚性塑料,使用高模温,可使其应力开裂大大的降低。6、外观质量适当提高模具温度能有效地改善塑件的外观质量。过低模温会使塑件轮廓不清,产生明显的银丝、云纹等缺陷,表面无光泽或粗糙度增加等。83冷却系统设计计算模具冷却系统的设置对塑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故合理的设置冷却系统有重要的意义。(1)塑料制件在固化时所放出的热量1Q234QC式中C2塑料的比热容;/KJGCA塑料熔体的初始温度();3塑件在推出时的温度();4结晶型塑料的熔体质量焓(KJ/KG);算得2051KJ/KG1Q2冷却水的体积流量VQ塑料熔体具有的热量通过辐射,对流约有5扩散到空气中,而95有模具传导,假设熔体带入的热量由模具传导,则有12VWQQC式中冷却水体积流量(M3/MIN)VW单位时间内注入模具中的塑料熔体质量(KG/MIN)26Q1单位质量的塑料熔体在凝固时所放出的热量(KJ/KG);冷却水的密度(KG/M3);C1冷却水的比热容;/KJGCA冷却水出口温度();1冷却水入口温度();2算得013103M3/MINVQ(3)查表取管道直径D根据冷却水处于湍流状态下的流速与管道直径D的关系,参见下表V表91冷却水的稳定湍流速度与流量流量水管直径(MM)最低流速(M/S)(/MIN)3M(1/MIN)816600055101320006262121100007474150870009292200660012412425053001551553004400187187确定冷却管道的直径D6MM。84冷却水道的结构由于该塑件体积比较小,所以水道采用直水道直径为6MM,其分布如下图27图81水路结构289其它结构零部件的设计本模具采用的是塑料模具设计指导P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