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5高中政治名言诗句与哲理选择题汇集16500字高中政治名言诗句与哲理选择题汇集成语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1、“按图索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B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C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D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2、“按图索骥“的做法属于()A唯物主义B本位主义C经验主义D教条主义3、“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A物质的作用B意识的作用C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D实践的重要性4、实际上,“画饼充饥“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B物质可以代替意识C精神的东西不重要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5、“拔苗助长“的哲学寓意是()(1)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2)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3)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35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主观能动作用是从属的、派生的,总要受到规律客观性的制约A(1)(2)(4)B(2)(3)(4)C(1)(2)(3)D(1)(2)(3)(4)6、“审时度势“是说()A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B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端正主观动机C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D主观能动性发挥受一系列主观因素制约7、“削足适履“违背的哲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8、“杞人忧天“错在()A否认世界的物质性B否认物质世界是运动的C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D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9、“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A必须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B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C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D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制约10、下列成语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35(1)抱薪救火(2)沧海桑田(3)唇亡齿寒(4)覆巢无完(5)画饼充饥(6)挥汗如雨A(4)(5)B(3)(4)(5)C(1)(6)D(2)(3)(4)11、下列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是亦彼也,彼亦是也(3)对症下药,量体裁衣(4)因时制宜,因地制宜A123B1234C134D23412、下列成语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有1滴水穿石2物极必反3刻舟求剑4断章取义5墨守成规6浅尝辄止7统筹兼顾8固步自封A1267B34568C13456D3456713、“涸泽而渔“的做法从哲学上看()(1)忽视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2)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3)无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4)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A(1)(2)(3)B(2)(3)(4)C(1)(2)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35D(3)(4)14、“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包含的哲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C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D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15、“未雨绸缪“这一做法包含的哲理是()A原因和结果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量变和质变关系16、“怨天尤人“错在()A只强调主观,是主观唯心主义B只强调客观,是客观唯心主义C割裂内因与外因的关系D只强调客观情况,否认主观原因,是唯心主义17、“实事求是“体现了()(1)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2)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3)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的统一(4)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A(1)(3)B(2)(4)C(1)(2)(3)D(1)(2)(3)(4)18、“居安思危“的哲学寓意是()(1)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事物是不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35断运动、变化、发展的(3)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不可分割的(4)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分为二A(1)(3)B(2)(4)C(1)(2)(3)D(1)(2)(3)(4)19、下列成语、俗语、古语与有关哲理对应正确的是()(1)防微杜渐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2)严师出高徒内外因辩证关系(3)好事多磨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4)千里之堤,潰于蚁穴内外因辩证关系A(1)(2)B(1)(2)(3)C(3)(4)D(2)(3)(4)20、“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一说法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起主导作用B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是做好工作的关键C要善于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D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21、“防微杜渐“的哲学寓意是()(1)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2)矛盾次要方面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3)要坚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35(4)要重视意识的反作用A(1)(3)B(2)(3)C(1)(2)D(3)(4)22、“防微杜渐“与“微不足道“两个成语的内涵是对立的,在哲学上表现为()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B量变质变原理与静止孤立观点的对立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D内外因关系原理与外因决定论的对立23、“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错在()(1)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2)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3)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4)否认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A(1)(2)(3)(4)B(1)(2)(3)C(1)(3)(4)D(2)(3)(4)24、下列看法最能体现矛盾的统一的是()A积劳成疾B声东击西C因材施教D居安思危25、“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句话()A包含了矛盾特殊性原理B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C揭示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性D反映了事物联系的具体性26、“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认识论看是()A实事求是的态度B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态度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35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D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方法27、“盲人摸象“的哲学寓意是()(1)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2)要坚持全面观点,克服片面性(3)要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占有感性材料必须全面完整(4)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联系,只从感知事物局部特征下结论是错误的A1234B123C134D23428、“生不逢时“包含的哲理是()A人生价值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C人生价值实现首先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D提高全面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29、“愚公移山“与“田忌赛马“这两个故事共同包含的哲理是A、事物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C、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D、构成事物的成分由于结构和排列秩序上的变化引起质变名言哲理选择题集锦30、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给我们的哲学思考是(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35)天神是人类制造的,也能为人类服务认识自然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就能成为自然的主宰利用自然规律首先要掌握规律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规律,改造规律A、B、C、D、31、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从哲学上启示我们()A、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可靠B、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源于书本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方向转化D、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32、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正确阐述了()关系。A、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B、金钱和人生价值C、事业理想和艰苦奋斗D、个人与社会33、对孟子的上述观点正确理解是()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个人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个人的社会价值主要是精神贡献A、B、C、(1)(4)D、(3)(4)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3534、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李时珍说“人的记忆皆在于脑“。这些论断的共同点在于()A、心是思维的器官,是智慧的支柱B、人是用脑进行思维的C、人们的思考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器官作基础D、心和脑实际上是思维的器官35、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明他已经()A、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认识到君主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重要性C、感觉到群众在社会中的力量和作用D、懂得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6、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观点看()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即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的观点否认了事物质的规定性,把事物看成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论观点()A、B、C、D、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3537、“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其中包含的哲理有()(1)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2)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4)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134B234C123D12438、“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轻重、大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B事物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C轻重、大小事无条件地相互转化D量变与质变存在根本区别39、苏轼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人之。“从哲学上看,这句话()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的条件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40、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35“。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A、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C、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回答4142题。41、上述两种观点都是对()的回答。A、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问题B、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问题C、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D、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42、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A、都肯定了世界观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B、都肯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质C、前者肯定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后者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D、都肯定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客观的43、赫拉克利特说“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35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火。“这说明()A、世界的本质是火B、世界上没有神C、事物都有发展过程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44、赫拉克利特的观点()1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2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3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4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A、12B、23C、24D、3445、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机械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46、老子说“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一段话体现哲理()A、物质决定意识B、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C、事物都有前后相继的发展的过程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47、法国哲学家康德说“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这一观点是()A、唯物主义观点,承认了规律的客观性B、唯心主义观点,把人们发展规律等同于制造规律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35C、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规律是由上帝创造的D、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48、法国作家雨果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这句话强调的是A、理想受社会存在的制约B、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C、人要有物质生活,更要有精神生活D、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49、马克思说“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这句话说明()A、理想源于现实B、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C、理想和现实是辩证统一关系D、要树立崇高的远大理想50、“读有字的书,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这告诉我们()认识要不断地深化,扩展和推移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A、B、C、D、5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一句话表明()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35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精神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A、B、C、D、52、古人云“奢糜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1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2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3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4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14B13C14D24诗文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贾岛的“鸟宿池边树,曾敲月下门”堪称遣词造句的经典。回答5354题。53、人们写文章之所以要“反复推敲”,从哲学上看,就是要()A“语不惊人死不休”B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事物C出奇制胜D写出好文章54、诗人把“鸟宿”和“僧敲”这对立的一动一静放到一起()A完全是诗人无根据的想象B是诗人对事物的加工制作C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照搬D完全是为了写诗的需要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3555、“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命题。A、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C、悲观主义D、教条主义56、“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A、自然界是客观的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57、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有“一鸟不鸣山更幽。”的名句。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58、“家国兴亡自有时,关人何苦怒西施。西施若解倾关国,城国之来又是谁”罗隐的西施告诉我们,看待一个事物应该()A、用发展的眼光B、透过现象看本质C、坚持矛盾观点D、注重事实59、“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这句诗蕴涵的哲理是()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35A、外因推动着事物的变化B、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事物变化呈现规律性的表现60、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其中包含的哲理是()A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B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事物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D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61、“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角度看,这首诗反映了()A、物质是运动的B、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C、四季更替是不可违背的D、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62、“冬青树上挂凌霄,岑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这表明A、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矛盾具有各自特殊性B、矛盾的每一个侧面,各自有自己的特点C、内因决定事物的外因D、事物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7/3563、毛泽东诗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A、要把握适度原则B、办事情要抓重点C、办事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D、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6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从诗中抽象和概括出的哲理是()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前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A、B、C、D、65、杜甫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B承认矛盾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C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D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俗语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66、常言道“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两句话共同反映了唯物论中的()原理。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8/35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67、“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俗语体现的哲理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辩证法思想A、B、C、D、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据此回答6869题。68、这一说法的哲学寓意是()A、人在客观事物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事物的变化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69、在常人手里有心栽花花不开,而园艺工程师能做到有心栽花花盛开。可见()A、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有差别B、意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受主客观条件制约C、人的努力程度如何是成功与否的前提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9/35D、人们只有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7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哲学角度理解,它强调的是()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书本和实践都是认识的来源C、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获得直接经验D、书本知识越多,实践经验越丰富71、“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这俗语蕴含的哲理是()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意识是物质的反映72、“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D、是形而上学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73、对于神灵,有人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A、是正确的,它否认了神灵的存在B、是错误的,它肯定了神灵的存在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0/35C、是正确的,它看到了观念是可以改变的D、是错误的,因为神灵的有无无法确定74、“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这一首古诗体现了1联系的观点2矛盾的观点3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A124B123C234D123475、孔子曰“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这一思想体现的哲理有()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矛盾的双方是不可分的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A、B、C、D、76、“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C、内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同等重要D、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77、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主要说明()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B、意识很难准确地反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35映客观事物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78、找出与上述诗句意思相近的选项是()A、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旁观者清,当局者迷D、将欲夺之,必先予之79、“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学寓意是()A、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B、矛盾着的事物及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C、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8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句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A、普遍联系B、变化发展C、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D、矛盾上事物发展的动力81、“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表明()A、自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2/35B、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实践活动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C、自由比生命和爱情更有价值D、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面变化82、朱憙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作者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说明观书的体会。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2规律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3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4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A、14B、23C、13D、2483、“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抔春露冷如冰。”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A、事物是运动的B、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保C、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84、“新陈代谢”的哲学寓意是()(1)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3/35(3)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4)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A(1)(2)(3)B(2)(3)(4)C(1)(2)(4)D(1)(2)(3)(4)85、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从哲学观点看,这段话表明()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事物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自然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认识了前者也就认识了后者A、B、C、D、成语、俗语、诗句及名言哲理选择题参考答案【附】诗文中的哲学归纳1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鸟宿池边树,曾敲月下门”诗人把“鸟宿”和“僧敲”这对立的一动一静放到一起;“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与“欵乃一声山水绿”同是一个“绿”,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形容词。2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4/3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4意识有错误的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5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6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7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8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5/3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9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冬青树上挂凌霄,岑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10事物总是有其两点而不是一点“豪化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11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听说有沉沦。”12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无条件存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13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不可分割,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14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15要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16办事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6/35“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17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前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8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19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20透过现象看本质“家国兴亡自有时,关人何苦怒西施。西施若解倾关国,城国之来又是谁”2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2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着不同的导向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7/35作用“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诗文、成语、俗语中的哲理归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35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规律必将受到惩罚。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5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1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因果联系的观点。19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9/35唇亡齿寒事物是普遍联系的。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2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2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23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24未雨绸缪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25坐井观天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2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27树欲静而风不止物质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29少小离家老人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界上一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0/35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0涸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31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3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向前发展的,运动是有规律的。33刻舟求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3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因果联系的客观性。3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馋入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36怨天尤人否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主观努力的错误观点。37严师出高徒;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方面看到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3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3539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0田忌赛马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当事物的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结合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4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堤溃蚁穴,气泄针芒;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2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矛盾双方(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44好事多磨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和曲折性的统一。4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智者千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常见急救技术-吸痰术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足疗推拿治疗常见足部疼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产业技术创新与政策法规研究报告
- 2025年社区团购市场用户留存策略与区域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影视工业化制作流程改革与质量标准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拉弦乐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半轴套管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解析卷-人教版8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定向攻克试题(含答案解析)
- 考点攻克自考专业(小学教育)试题(名校卷)附答案
- 2025版外墙保温涂料分包工程合同规范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4年新版教材)
- 2024-2030年中国纳米烧结银市场深度调查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WS 329-2024 麻醉记录单标准
- 不交养老保险劳务合同范本
- JT-T-1223-2018落水人员主动报警定位终端技术要求
-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二十篇
- 2024封窗高空作业免责协议书范本
- 我的收藏(共10篇)
- 国家质量监测四年级学生数学考试试题
- 青斑血管炎的护理查房
- 2024年河南省成考(专升本)生理学护理学专业考试真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