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 实验 教学 指导书 作 者 类专业用 说明: 1、我院课程实验 教学 指导书 包括:实验、实训 的内容 。 “实验” 一般是通过某些条件因素的组合,进行测试、分析,以获得相应的结果;“实训”是 使用指定的设备,按照特定的程序步骤操作,以完成规定的作业; 2、可以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是实验的项目就写实验;是实训 项目 的就写实训 项目 。 3、 所写的实验项目包括 :以前所上的实验项目和 07 年认定的实验项目 4、 本说明删去,不要保留。 以下以测量学实验教学指导书为例 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二 八 年 二 月 1 目 录 第一部分 测绘实训的一般要求 2 一 测绘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2 (一)领取仪器 7 (二)仪器的开箱与装箱 7 (三)自箱内取出仪器 7 (四)架设仪器 7 二 测绘资料的记录要求 3 (一)领取仪器 7 (二)仪器的开箱与装箱 7 (三)自箱内取出仪器 7 (四)架设仪器 7 第二部分 课 程 实训 4 实训一 水准 仪的 操作与 使用 5 一目的与要求 7 二实训 设备 7 三实训内容及步骤 7 四 注意事项 7 实 训 二 经纬仪的 操作与使用 5 一目的与要求 7 二 实训 设备 7 三 实训内容及步骤 7 四 注意事项 7 实训 三 水平角度测量(测回法) 5 一目的与要求 7 二实训 设备 7 三实训内容及步骤 7 四 注意事项 7 实训 四 距离测量 7 一目的与要求 7 2 二实训 设备 7 三实训内容及步骤 7 四 注意事项 7 实训 五 经纬仪平板测图 7 一目的与要求 7 二实训 设备 7 三实训内容及步骤 7 四 注意事项 7 附录 1 水准 路线观测 记录表 7 附录 2 角度 观测 记录表 7 第 三 部分 常用仪器设备 的一般操作程式 4 宾得 7 南方 7 南方电子手簿 7 3 第一部分 测绘实训的一般要求 一测量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 一)领取仪器 领取仪器时,必须检查: 1 仪器箱盖是否关妥、锁好。 2 背带、提手是否牢靠。 3 脚架与仪器是否相配。 4 脚架各部分是否完好,要防止因脚架不牢而摔坏仪器,或因脚架不稳而影响作业。 (二)仪器的开箱与装箱 1 仪器箱应平放在地面上或者其他平台上才能开箱,不要托在手上或抱在怀里开箱,以免将仪器摔坏。 2 开箱后在未取出仪器前,要注意仪器安放位置与方向,以免用毕装箱时,因安放不正确而损伤仪器。 3 仪器装箱时要先松开各制动螺旋,只有在放置妥当后再将制动螺旋旋紧,然后关上箱门。 4 关箱前要检查箱内的小工具或附件是否都已固 定,防止在搬运过程中没有固定好的工具或附件在箱内活动砸坏仪器。 5 关箱门或加罩壳时若感到有障碍,不得硬压硬扣,应查明原因排除障碍后再加盖。 6 关箱后须确认已锁好扣好方能搬运仪器。 (三)自箱内取出仪器 自箱内取出仪器时,应注意: 1 不论何种仪器,在取出前一定要先放松制动螺旋,以免取出仪器时因强行扭转而损坏微动装置,甚至损坏轴系。 2 取出仪器前,应先牢固地安放好三脚架或底盘,仪器自箱内取出后不宜用手久抱,应立即固定在脚架 (或底盘)上。 3 自箱内取出仪器时,应一手握住照准部的支架,另一手托住基座部分,轻拿轻放,不要用一只手抓仪器。 4 取仪器和使用仪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触摸仪器的目镜、物镜、棱镜等,以免沾污,影响成像质量。绝对不允许用手指或手帕等物擦拭仪器的目镜、物镜、棱镜等光学部分。 5自箱内取出仪器后,要随即将仪器箱盖好,以免沙土 杂草进 入箱内,并防止搬动仪器时丢失附件。 4 (五)仪器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在任何时候,仪器旁必须有 人守护。 2防止烈日曝晒和严防淋雨(包括仪器箱)。有太阳时必须张伞,遇雨时应立即收工。 3如遇目镜、物镜外表面蒙上水汽而影响观测(在冬季较常见),应稍等一会或用纸片扇风使水汽蒸发,切勿用硬东西擦拭。 4制动螺旋不宜拧得过紧;微动螺旋和脚螺旋宜使用中段,松紧要调节适当,用力要轻、慢,如感到转动螺旋时有跳动或听到沙沙声,就应及时上油;如转动受阻时要查明原因,不得强行旋转。 5操作仪器时,用力要均匀,动作要准确、轻捷。用力过大或动作过 猛都会造成对仪器的损伤。 6 仪器使用 电缆线与电子手簿、记录器、电池等连接时,电缆线插头要对准卡口插进,用力不能过猛,也不能边摇边拔,以免折断插口。 7仪器用毕,装箱前,可用软毛刷轻拂仪器表面的灰土,有物镜者要将其盖上。仪器箱内如有尘土、草叶等应用毛刷掸干净。 8装箱时,要注意仪器摆放位置正确并清点箱内附件,如有缺少,应立即寻找;然后将仪器箱关上,扣紧锁好。 (六)在工作中仪器发生故障的处理 1仪器在外业测量中,因受温度、湿度、灰沙、震动等的影响 ,以及操作上的不当,容易产生一些故障。发现仪器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查明原因,及时送有关部门进行维修。若继续勉强使用,就会损伤零、部件,甚至损坏到无法修复的程度。 2因为测量仪器的结构严密复杂,且对清洁程度要求很高,在野外不宜进行仪器的修理,绝对禁止擅自拆卸。指导教师不在场时,不允许矫正仪器。 二、测量资料的记录要求 测量资料的记录是测量成果的原始数据,十分重要。为保证测量原始数据的绝对可靠,实 训 时即应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记录的要求如下: 1实 训 记录应 和正式作业一样必须直接填写在规定的表格上,不得转抄,更不得用零散纸张记录,再行转抄。 2所有记录与计算均用绘图铅笔( H)记载,字体应端正清晰。字体只应稍大于格子的一半,以便留出空隙用于错误的更正。 3凡记录表格上规定应填写之项目不得空白。 4禁止擦拭、涂改与挖补,发现错误应在错误 处用横线划去。淘汰某整个部分时可用斜线划去,不得使原字模糊不清。修改局部错误时,则将局部数字划去,将正确数字写在原数上方。 5所有记录之修改及观测结果之淘汰,必 须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 5 第二部分 课 程 实 训 实训一 水准仪的 操作与 使用 一目的 与要求 (一) 目的 1 认识水准仪的构造,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 2 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和水准测量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 要求 1 水准仪操作实训分小组进行, 按等外水准精度测量一条 闭合(附和)水准路线。 2 每 个小 组 的 成员包括 测站一 人 、记录计算一人、 扶前后标尺 各 一 人 。 3 小组 内每 个同学 至少 将水准测量中各个不同的工作实际操作一遍 。 二 实训设备 每组 水准仪一套、标尺一副、尺垫一对 ,讲义夹一个,记录纸、笔 。 三 实 训 内容及步骤 (一)认识水准仪的构造及下列各部件的作用 1 望远镜(包括目镜、物镜、十字丝板、物镜对焦螺旋和目镜对焦螺旋) ; 2 水平 制动 与微动螺旋; 3 符合水准器和微倾螺旋; 4 基座、 圆水准器和三 个脚螺旋 ; 5 三脚架 。 (二)水准测量的施测 现以选定的一条闭合水准路线 A 1 2 3 i B 附和水准路线)为例,对水准测量的施测步骤加以说明: 1 分别在 A 点和 1 点竖立水准尺;在距 A、 1 两点大约同等距离处安置水准仪,并利用三个脚螺旋配合圆水准器平整仪器。 2 照准 A 点水准尺(后视尺),调节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然后用中丝读取后视读数 3 转动望远镜照准 1 点水准尺(前视尺),也在符合水准器居中时,用中丝读取前视读数 4 按公式 h1=、 1 两点间的高差 成一次观测。 5 原地重新安置仪器(升高或降低仪器在 10 厘米以上),依次重复 3、 2、 4 项的操作,再次获得前、后视读数 、 和高差 ,完成第二次观测。 6 ( 如果使用的是红黑面尺,则不用重新安置仪器,直接将观测读数的标尺黑面转为红面即可完成第二次观测。) 若两次测得的高差 之差不超过限差(对于等外水准应 6则取其平均值为观测成果;若超过限差,则应重测。以上完成第一站的观测工作。 6 搬仪器至 1 点与 2 点之间设第二站,同时将原来立在 A 点的后视尺移到 2 点,做为第二站的前视尺,原来立在 1 点的水准尺位置不动,只将标尺面转向仪器,这时该尺已变成第二站的前视尺。 7 按前站的观测步骤进行第二站观测。 8 其余各站的观测工作依此 类推,直至终点 A(或另一已知点 B)。 (三)记录与计算 1 记录员应复述观测员的读数,确认无误后再记于手簿中;当前、后视读数都记录后,应立即计算高差 2 水准路线一测段的总高差 h = 且 以此项计算来检查整个计算是否有误。 3 一条水准路线观测完成后,应进行观测精度的校核,计算出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 h = ( 如果起点和终点均为 A 点,则 h = 于等外水准,高差闭合差 h 40 ( L 为路线长度,以 )或 h 6mm n ( n 为测站数)。 四 注意事项 (一 ) 为减少读数误差,仪器与标尺的距离应在 20m 100m 之间;在观测读数之前,应首先消除视差。 (二 ) 仪器应尽可能安置在与前后视尺距离相等处,以消除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和地球曲率、大气折光所引起的误差;对于等外水准,前后视尺距不等差应 20m,一条水准路线前后视尺距总和之差应 10m。 (三)当用改变仪器高法进行观 测时,应采用后 前 前 后的观测次序。如果有红黑双面标尺时,应尽可能用这种双面尺观测,其观测次序为后 后 前 前,同一标尺红面读数归化后与黑面读数之差应 4黑面分别计算的高差之差应 6 (四)转点一定要放置尺垫,尺垫要踩实;水准尺竖立于尺垫上,并且在一个测站完成前不允许将水准尺拿下尺垫。 (五)在观测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尺垫位置,尤其要加倍注意千万不可碰动本站的后视尺垫和迁站中的前视尺垫。 (六)每次照准水准尺读数时,一定要保证符合水准气泡严格居中。 7 实 训三 水平角观测( 测回法) 一 目的 与要求 (一) 目的 1 通过实 训 进一步掌握水平角的概念及其观测原理 。 2 掌握用 测回法进行水平角测量的观测步骤及其记录、计算方法。 (二) 要求 1 较熟练地使用经纬仪寻找并照准目标。 2 每人完成一个测回的水平角观测工作 。 3 每人完成一个测回的记录、计算工作。 二实训设备 每组 经纬仪一套,讲义夹一个,记录纸、笔。 三实训内容及步骤 (一) 经纬仪的安置 按实习 二 讲述的步骤进行对中和整平。 (二)瞄准 安置好仪器后,松开照 准部和望远镜的制动螺旋,用望远镜上的粗瞄设备初步照准目标,然后拧紧这两个制动螺旋。调节目镜对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转动物镜对焦螺旋,使目标成像清晰,并消除视差。最后,利用照准部和望远镜的微动螺旋准确地照准目标。 照准目标时,应尽量照准目标底部。目标成象较大时,可用十字丝的单丝平分目标。若目标成象较小,可用竖丝与目标重合,或用双丝去夹准目标。 (三)观测和记录 观测法适用于三个以 下 方向 目标的水平角观测。本次实习要求对三个方向进行 观测 ,其具体步骤为: 1 安置仪器在测站 O 上,对中、整平后开始观测工作 。首先选择一个成像清晰、远近适中的目标作为起始方向(也称零方向 , 如 A); 2 以盘左位置瞄准起始目标 A,配置度盘在 0附近且略大于 0,进行观测(包括读数,并记入记录); 3 顺时针转动照准部依次观测第二、第三个目标(如 B、 C), 以上为上半测回。 4 倒转望远镜,使仪器置于盘右位置,逆时针转动照准部, 照准并 观测 最后 目标C, 然后逆时针转动照准部, 依次观测其余各目标( B、 A),完成下半测回。 上、下两个半测回为一个测回。 5 变换度盘位置(变换数为 180 n, n 总测回数 ),按与第一 测回相同的步骤进行以后各测回工作。要求每个同学完成一个测回,每组的各个同学依次完成各测回的观测和记录计算工作。组内同学个数即为总测回数。 8 (四)计算和观测精度检核 每一测回或整个观测工作完成后,应进行下列各项计算和精度检核: 1二倍照准差( 2C):每一方向的上、下两半测回完成后,应即按公式 ( 2C=盘左读数 L 180盘右读数 R) 计算每一方向的二倍照准差。对于 仪器,一测回中二倍照准差的变化范围应 30; 2一测回观测值:每一测回完成后,应即按( L+ R 180) 2 计算每一方向 的上、下两半测回观测值的平均值,即为该方向的一测回观测值; 4一测回归零方向值:各方向(包括起始方向)的一测回观测值分别减去起始方向的一测回观测值,即得每一方向的一测回归零方向值; 6各测回互差:比较各测回同一方向的一测回归零方向值,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各测回同一归零方向值的互差(简称各测回互差)。对于 仪器各测回互差应 24; 7各测回归零方向平均值:取各测回同一方向的归零方向值的计算平均数,即为各 测回归零方向的平均值,写在第一测回相应方向的相应栏中。 三 注意事项 水平角观测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尤其在连续观测几个测回,方向数又较多时,应大胆而谨慎地进行观测,并遵守下列规则: (一)望远镜的焦距在每一观测时段内尽量少变动,一测回内应保持不变; (二)观测目标时,照准部应按规定方向旋转,使用微动螺旋按旋进方向照准目标; (三)在观测过程中,注意检查气泡位置偏离水准管中心不应超过一格。气泡位置接近以上限度时应在测回间重新整平仪器。在一测回中不得调整气泡位置; (四)观测成果的记录、计算应严格遵守本指导书第一部分中有关记录计算的各项规定。 9 附表 1 水准路线观测记录 日期: 记录者: 观测者: 天气: 仪 器: 测 站 编号 后 尺 下丝 前 尺 下丝 方向 及 尺号 标 尺 读 数 K黑 减 红 高差 中数 备考 上丝 上丝 后 距 前 距 黑面 红面 视距差 d d 10 附表 2 角度观测记录 日期: 天 气: 仪 器: 测站: 仪器高: 观测者: 记录者: 目标 盘左读数 盘右读数 2C 角均值 水平 距离 m 镜头 高差 m 目标高 m 备注 11 第三部分 仪器设备的 基本使用程式 宾得 站仪 一、基本功能 1、 电源开关 2、 旋转望远镜 3、 A A 模式 4、 B B 模式 5、 模式转换 6、 0 水平角置零 7、 连按两次,锁定当前水平角;再按一次,解除锁定。 8、 B 开始测距 9、 B 设置棱镜常数和大气补偿系数 10、 B V/H 设置水平角度 11、在 A或 B 007 屏幕显示“ 输入命令), 此时可用命令代码调用各种专项作业功能。 二、待定点坐标测量 1、开机: 、照准后视点 3、输入后视点方位角: V/H 2 方位角 、进入坐标测量功能: 007104 、输入测站坐标: X Y Z 、照准待定点(目标 P) 7、测量: 即可得到目标 P 的坐标 、 转至下一个目标点,重复 6、 7、 8、 或者 结束。 三、导线测量 (一) 第一个测站 1、进入导线测量程序: 007108 2、 状态下, 择数字 1 即“新观测” 3、 入测站坐标 X Y H I 、 状态下,用数字键 2 选择方位角 后视方位角 12 5、 状态下,照准后视点 、 状态下, 输入前视目标的棱镜高 、 照准前视点 幕显示到前视目标的距离、前视点坐标) 8、重复 6、 7、可测量 n 个前视待定点,最后观测导线前视点。 9、 结束测量; 存储新点坐标以资下一测站用。 (二)以后测站 1、同上 1、 2、 状态下, 择数字键 2 即“迁站” 3、 状态下,照准后视点 、同 上 6、 9、 四、后方交会 以知 A、 B 两点,求测站 P 的坐标。 1、 007113 仪器高 、 A 点棱镜高 、 B 点棱镜高 、照准 A 点 ( 屏幕显示 5、照准 B 点 ( 屏幕显示 6、 显示 7、 提示是否存储此点坐标 选择 存储,观 测中断 选择 程序返回 2、 重新观测(或者 中断) 五、坐标放样 1、 007109 、 输入测站点坐标 X Y H 、 选择 2(后视方位角) 输入方位角 、 照准后视点 、 输入放样点 P 坐标 棱镜高 确认) 屏幕显示测站至后视点的距离、方位角 (确认) 测站点高程 屏幕显示测站至放样点的设置值、现值、偏差值,角度 6、 转动仪器使偏差值为零,固定 7、 屏幕显示测站至放样点的距离、设置值、现值、偏差值 8、 移动棱镜 跟踪 当偏差值接近“ 0”时 正常测距直到偏差值为 0 13 南方 205 全站仪 一、基本功能 1、 电源开关 关机状态时:按键 1 秒开机; 开机状态时:按键超过 2 秒,出现 松开则关机。 2、 开机后 , 屏幕出现“ V 0 ,上下旋转望远镜直至出现角 度值。 屏幕出现“ b ”时,重新整平仪器。 3、 测角、测距模式转换 4、测角模式下 R/L 选择 “右旋 /左旋” 水平角显示。 0 连按两次,水平角置零。 连按两次,锁定当前水平角;再按一次,解除锁定。 V% 选择 竖直角 /斜率百分比 显示。 5、测距模式下 精确测距( 按键一 次为连续测距,屏幕显示“ 每 6 秒自动测量一次; 连续按键两次为单次测距,屏幕显示“ 以后每按键一次测距一次; 连续按 两次,退出。 跟踪测距( 专项特种功能模式选择。 选择后按一次为确认,按两次则返回。 ( V%) 选择 斜距 /平距 /高差 显示。 6、选择状态下(屏幕中有光标闪烁) ( V%) 光标向上移动或数字向上增加。 ( 光标向下移动或数字向下减少。 ( 光标向左移动。 (0 光标向右移动。 二、专项特种功能模式选择 1、棱镜常数、温度、气压改正设置 测距模式 进入设置状态) 视情况使用光标键改正数据,按 确认,返回测距状态。 2、 专项测量模式选择 测距模式 (进入“ T 平均测距 离放样 标测量 高测量 接测量 标放样 视情况使用光标键 选择所需模式,按 确认。 14 三、坐标测量( 1、 从专项测量模式选择进入 标测量,按提示输入测站坐标, 2、输入 X 值 输入 Y 值 输入 H 值 3、将水平度盘读数锁定在 后,照准后视点 B,解除锁定,按 确认, 4、照准待定点(目标 P),按 ,显示 距和方位角; 5、按 可显示 距和竖直角(此项可不操作); 6、按 V%键可显示 P 点的纵坐标 P 7、再按 V%键可显示 P 点高程(未进行仪器高和目标高的改正)。 8、 重复 47, 转至下一个目标点测量。 9、 按 ,提示是否退出此专项功能 ?若按 ,返回 4、项; 若按 ,退出,返回测距模式。 四、间接测量( 1、 从专项测量模式选择进入 接测量,按提示( 准 2、按 ,显示该斜距, 1 秒钟后提示照准 3、照准 ,显示该斜距, 1 秒钟后显示 1的高差和平距, 4、按 V%键可显示 1两点间的坡度和斜距。 5、按 ,提示是否退出( 若按 ,返回 1、项,进行下一组间接测量。 若按 ,则退出,返回测距模式。 五、坐标放样( 1、进入专项功能,选择 认; 2、输入测站坐标 认; 3、设置定向点 B 方位角,照准 B 点;确认; 4、输入待定点 P 的坐标 认; 5、按 ,显示当前方位角; 6、转动仪器使水平角读数为 0 00 00,旋紧制动,确定 P 点方向; 7、沿该方向放置反射棱镜,显示的距离为棱镜与 P 点水平距离之差; 8、测站指挥棱镜沿视线方向移动至距离读数为 9、按 V%键,显示标定点位置的斜率和高差( h 实测 高 待定点 设计高 ); 10、按 示是否退出; 若按 回 4、 若按 出,返回测距模式。 15 南方电子手簿 一、进入手簿主菜单 1、开机(或者从其它状态进人 态):自动进入 封面。 回车( )后显示:“测量方法选择( 1 78)?” 键入您需要的功能项的序号( 1 78),就可以进入该功能项。 2、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中断了程序,正处于提示符下,此时键入: 或 R 1(相当于 ) 或者用 存键,就重新启动了 进入手簿主菜单。 二、菜单调用 1、在“测量方法选择( 1 78)?”时直接按回车键,即可打开第一级菜单, 显示如下: 1 准备 3 测 展点 绘图 2 控制 量 打印 其它 (隐含 9 曲线)。 2、选择键入相应数字并回车,屏幕显示出第二级菜单项中包含的各功能项。 3、若由二级菜单退至一级菜单,键入 0 。 三、 数据输入和调用 角度是以小数点的形式输入,如 示 135 度 6 分 17 秒。 对于不 需要高程的点,目标高输 0 值即可。 1、在一级菜单中选 1,进入二级菜单,显示: 送 1 已知点的 X, Y 调 5 图演示 X, Y 2 极大 X, Y 6 图形信息 9 指 阅 3 极大 X, Y 7 N 10 针 4 任一点之 X, Y, H 8 R 9 入已知点的 X、 Y, H (序号: 1 行号: 99 标号: * Y ) 注意屏幕中的黑色指示箭头,它提示需要输入的项。根据提示依次输入地物代号、X、 Y、 H 值即可每输一个数后均要回车。 输入一个点后,手簿会继续执行本功能项,点号自动加一,要求输人下一点的数据。 如果想执行其它功能项,在输入地物编码时,输入“ ”,则回到主菜单,或用中断本功能,回到 态提示符下。 16 说明:手簿中的点是按顺序存放的,点号依次自动 递增,因此送入的已知点的点号都是自动紧接 手簿 中已有的最大点号, 移动指针情况除外 。 每一次最多可输入 1024 点。 若用微机通过电缆输人数据,必须启动手簿中的双向通讯功能。 欲清除手簿中原有数据,使之从 1 号点开始,则请用 , 紧接选择本功能。 所有输入的数据不能有负数,也不能超过手簿的权限值: 般整数以四位数为宜。 极大 X、 Y 序号: 2 行号: 110 标号: * 能:记录工作测区西南角图廊点的坐标,即本测区的最小 X、 Y,供全测区坐标数值过大时统一减去大整数时使用。 根据箭头提示输入测区最西南角图廓点的 X、 Y 坐标全值即可 。 注意:测区西南角坐标有没有相应 的点号,可用下一功能进行查阅 。 极大 X、 Y 序号: 3 行号: 120 标号: * P 3 功能:查阅已送入的测区西南角 X、 Y 坐标的大数。 任一点之 X, Y, H 序号: 4 行号: 55 标号:无 预存键: 能:查阅手薄中已存储碎部点的坐标,可用预存功能键 速调用。 操作;调用本功能项,屏幕显示:“求任一点 X, y, H = ?” 输入欲查看点的点号,屏幕即显示出该点的地物代号、 X、 Y 和 H 坐标。 若欲继续查阅下一点坐标,可直接按回车健 回到原功能,输 入下一个点号, Q 退出。 针定位 序号: 9 行号: 777 标号:无 功能:定位指针。有时候,想从某一点开始输入数据,即用此功能。 操作:调用本功能项后,显示“点号?”,输入定位指针到 预 定的点号即可。 用 看,即可看到已定位点号及小于这个点号的全部信息。 注意: 1、输入点号后,指针定位至该点,记录数据将从下一点号开始。如果想从第 1 点开始记录数据,则必须将指针定位至 0 点。 2、每记录一个点的数据后,其后面的一个点将自动清零。因此,最好不要运用此功能对已有数据的点号重新进行记录。 3、 第一次使用手簿,尚未调入数据就进行测量工作,会出现:“记满了!请将给微机,否则会关机。”这是一个警告,表示数据区号记满,若强行使用,手簿会关闭。解决办法,视情况,用指针功能将指针指向需要的点号,或用 零。 17 四、控制测量 1、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景泰蓝制胎工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复习题库及答案(海南省定安县2025年)
- 手工地毯制作工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钛白粉生产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网球制作工前沿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省职业病诊断医师考试(职业性尘肺病)测试题及答案
-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三
- 苯乙烯-丙烯腈树脂(SAN)装置操作工招聘考核试卷及答案
- 掘进一队地面维修工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考试卷及答案
- 《公司金融》(第二版) 课件 第1-10章 公司金融导论 - 资本成本
- 建筑公司部门保密管理规定
- 2025年山东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招生考试(政治理论)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危险化学品装卸管理课件
- 货架清洗施工方案(3篇)
- 口腔医疗纠纷预防与管理要点
- 世赛基地管理办法
- 中小学人教版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课件
- 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二级试题库(UT)(含答案)
- 啤酒酿造0102030451课件
- 2025年新防腐工程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