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2例分析_第1页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2例分析_第2页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2例分析_第3页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2例分析_第4页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2例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2例分析论文关键词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相关因素治疗护理预防措施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通辽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产科1948例腹部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抗感染、支持治疗,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妇产科腹部切口液化与肥胖、贫血、术后咳嗽、糖尿病、妊高征水肿、滞产、缝合技术、术前未使用抗生素密切相关。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以减少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的愈合有深远的意义。资料与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妇产科行腹部手术1948例,发生脂肪液化32例,发生率,其中妇科716例,发生脂肪液化7例,发生率;剖宫产1232例,发生脂肪液化24例,发生率。术后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所有患者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5术后310天换药时发现切口有淡黄色水样渗出物,按压切口处渗液可增多,切口外观红肿不明显,但可见愈合不良,切缘两端皮下组织易于分离,有时仅有表皮相连,渗液涂片镜检见较多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不明显,中性分类不高。3例为术后第3天出现切口渗液,14例术后第5天,8例7天拆线时发现,7例为拆线出院术后第10天发现。7例患者体温升高,但未超过。并发症32例患者中均有并发症合并肥胖者15例,合并贫血者13例HGB均90科病例;滞产2例;合并2项以上者7例,其中妇科4例均为糖尿病合并肥胖,产科3例均为贫血合并肥胖。方法与结果术后每日检查切口,如发现切口有少量渗液者,排除切口感染后,每日挤压切口12次,每次尽量将液化脂肪挤净;然后于切口表面覆盖碘伏纱布,并予以红外线理疗仪照射每日2次,渗液较多或持续时间较长者,应联合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同时拆除该处缝线。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冲洗后加压包扎,术后57天后发现切口渗液较多者,在严格消毒下,清除液化坏死组织,隔日换药1次,将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5糜蛋白酶2ML均匀洒于创面,最后用无菌蝶形胶布固定创口,消灭死腔。如渗液量大,切口愈合不良,或经上述处理不愈合者,则拆除大部切口缝线,祛除脂肪层线结,敞开切口充分引流,待肉芽组织新鲜后期缝合。部份患者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辅以支持治疗。32例全部治愈出院,其中3例期缝合,无1例切口感染。愈合时间915天。讨论目前国内外对于脂肪液化的诊断没有统一标准,多数人认为术后出现以下表现可以诊断术后47天切口愈合不良,有淡黄色渗液;切口无红、肿、热、痛及坏死现象;渗出液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镜下可见大量脂肪滴;体温、血象不高。发病原因肥胖是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由于肥胖,切口渗液较多,加之坏死脂肪组织未被及时清除、脂肪组织较厚,造成缝合困难。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影响胶原合成均与切口愈合不良有关。局部水肿,增加了局部张力,且压迫血管,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医生缝合技术不当,也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在缝合过程中,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5缝扎过紧可使组织坏死,缝扎过松止血不彻底,渗出物较多,缝合时留有死腔,可扩大局部炎症反应,缝合组织层次对合不良致切口裂开。术中或术后消毒时酒精进入切口,使脂肪组织破坏、液化。近年来高频电刀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增加了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术后咳嗽、腹胀、曾应用糖皮质激素等,使脂肪液化发病率增加,不利于切口愈合。预防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糖尿病术前调节血糖水平,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再手术。术中、术后严格监测血糖水平,控制糖摄入。对于贫血者,术前纠正贫血使血红蛋白达90GL以上。对于妊娠水肿患者则应积极处理原发病以减轻或消除水肿,将中重度水肿控制在轻度及以下者可使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几率降低。术中术者应谨慎操作。做腹壁切口时,尽量一次性切开皮下脂肪层,避免多次反复切割脂肪层。止血要彻底,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时间,手术时,注意用盐水纱布保护脂肪层,缝合时应对合良好,避免错位。不留死腔,脂肪厚者分层缝合,缝合间隙应适当,缝线松紧适度,需要时应行减张缝合。另外应注意腹膜缝合后用生理盐水将脱落的脂肪组织等清洗干净。尽量缩短切口暴露时间,雷氏等报道脂肪组织厚达4CM以上的切口,应用医用几丁糖涂布脂肪层后连续缝合,对预防下腹手术纵切口脂肪液化及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5裂开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可靠的方法。对产程延长及滞产者,要及时进行识别和处理,提高助产人员及产科医生技术水平。术后注意严密观察。对于存在肥胖、糖尿病、贫血、水肿等以及手术持续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多的患者,事先考虑到发生本病的可能,术后换药时,注意敷料上沾染渗液的色和量并观察切口的清洁度,看切缘周围是否有红肿发硬或皮温增高的现象,可于切口两侧适当加压观察是否有渗液渗出。对于切口已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应及时在无菌条件下对切口进行处理,注意预防感染,另外可补充营养,静脉输注白蛋白,对全身情况给予纠正。糜蛋白酶为蛋白分解酶,可迅速分解坏死组织,使其变得稀薄利于引流排除,加速创面净化,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