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A 50-2005 交通事故勘验照相》相比于其前版《GA 50-1993》,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1. 技术规范更新:新标准依据摄影技术和交通事故处理实践的最新发展,对摄影设备的要求、图像分辨率、色彩还原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性升级,确保勘查照片更清晰、准确地反映事故现场情况。

  2. 拍摄内容细化:增加了对事故现场特定元素拍摄的详细要求,如车辆位置、痕迹分布、交通信号设施状态、环境条件等,确保勘查照片能全面覆盖事故现场的关键信息,为后续分析提供详实依据。

  3. 数字化处理指导:鉴于数字摄影技术的普及,新标准加入了对数字照片采集、存储、传输以及后期处理的具体指导原则,包括文件格式、数据安全、元数据记录等内容,适应了现代交通事故勘查的信息化需求。

  4. 操作流程标准化:对交通事故现场的拍照顺序、角度选择、光线利用等操作流程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规定,旨在提高勘查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信息遗漏或失真。

  5. 法律证据效力增强:强调了交通事故勘查照片作为法律证据的重要性,对照片的真实性、客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并对如何确保照片符合法庭证据标准给出了具体指导,增强了照片在事故责任判定中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6. 培训与考核要求:新标准还涉及到对从事交通事故勘查工作人员的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的更新,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提升整体勘查队伍的专业能力。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2005-09-07 颁布
  • 2005-1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A 50-2005 交通事故勘验照相_第1页
GA 50-2005 交通事故勘验照相_第2页
GA 50-2005 交通事故勘验照相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A 50-2005 交通事故勘验照相-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1600of in 0标准是对0道路交通事故勘验照相的修订。本标准修订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等。本标准与0改的主要内容:增加了视频图像采集的定义;增加了人体附着痕迹的拍摄内容;增加了计算机编排打印照片标示;增加了数码照相、视频图像采集的一般要求及贮存要求;删除了对现场照相使用镜头的规定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0标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公安厅交通巡逻警察总队、无锡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玉峰、任小东、张兴无、谷友炳、朱海、陆国栋、席正棋、周山河。0标准适用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车辆、交通参与人及痕迹物证的勘验照相和视频图像采集。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 1现场of 映交通事故现场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专门照相。视角应覆盖整个现场范围;一张照片无法涵盖的,可以使用回转连续拍摄法或者直线连续拍摄法拍摄。of 映现场的全貌以及现场有关车辆、尸体、物品、痕迹的位置及相互间关系的专门照相。以现场中心物体为基点,沿现场道路走向的相对两向位或者多向位分别拍摄。各向位拍摄的概览照相,其成像中各物体间的相对位里应当基本一致,上一个视角的结束部分与下一个视角的开始部分应有联系。of 要局部、痕迹的位置及其与有关物体之间的联系的专门照相。of 辆、人体上的痕迹及有关物体特征的专门照相。照相机及镜头主光轴与被摄痕迹面相垂直。视角应当覆盖整个痕迹;一张照片无法覆盖的,可以分段拍摄。存反映交通事故过程与交通事故现场信息,并由计算机进行终端显示、打印的方式。要求3. 当采用现场方位照相、概览照相、中心照相、细目照相以及视频图像采集等方式客观、全面、清晰地反映交通事故现场相关信息,其内容应当与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的记载相10. 心照相、细目照相所反映的内容应有关联。视认障碍,长镜头画面连续完整无剪辑,单镜头单幅画面无组合,照片图像视认性完整良好,影像清晰,与交通事故相关的视频图像应保持真实完整。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准确记录现场信息的,可在该限制条件消除后及时进行补充照相。3. 当放置比例标尺。比例标尺的长度一般为50 痕迹长度大于500 用卷尺作为比例标尺。比例标尺放置在痕迹旁10 痕迹处于同一平面,刻度一侧朝向痕迹,不得遮掩、妨碍观察。被摄物体为深色的,应当放置白底黑字比例标尺;被摄物体为浅色的,应当放置黑底白字比例标尺。3. 像机,照相机成像分辨率不低于2 272 X 1 704像素(400万像素),摄像机应在100万以上像素。览照相方式拍摄。场位置和现场概貌。貌、道路走向、路面状况、交通标志和现场所处位置等。体、物体的位置、状态等。目照相方式拍摄。1拍摄现场中心和物体分离痕迹、物体表面痕迹、路面痕迹、人体衣着痕迹以及现场遗留物等。拍摄交通事故现场路面、车辆、人体或物体上的各种有关痕迹。员、物体的接触部位,车内死、伤者的分布状态、向盘、仪表盘等。小及颜色等特征。a)分离物在原物体中的具体位置;b)分离端面的痕迹特征;c)原物体的基本状况及内部结构特征。a)痕迹在物体上具体位置;b)痕迹的形状、大小、深浅、颜色;c)造型客体与承受客体的比对照片;d)有必要采集细微痕迹进行检验认定的,可按照所需比例直接放大照相提取。a)痕迹在路面上特定位置和起止距离;b)痕迹形态、深浅和颜色;c)路面痕迹的造型客体及其与痕迹的相互位置。a)痕迹附着在人体、衣着上的具体位置;b)附着在人体、衣着表面上痕迹的形状、大小、颜色;c)每个痕迹应单独拍摄;同一部位多层次衣着和体表都有痕迹的,根据需要分别提取拍摄。10遗留物拍摄:a)遗留物在现场中的原始位置;0留物的形状、体积特征,并充分反映物品的质地。11需要反映物品立体形状的,拍摄不得少于两个侧面。12需要确认驾驶人的,13需要鉴定的,应拍摄本体物与原形照片。1拍摄交通事故车辆的整车及损坏部位、号牌、态等。据需要拍摄该机件的损坏状态。1人体损伤痕迹拍摄:a)人体损伤痕迹的具体位置;b)人体损伤痕迹的形状、大小、特征、,显现创伤程度。拍摄人体损伤痕迹和创口,应放置比例标尺;c)在不影响对伤员救护的前提下,尽可能拍摄损伤痕迹的原始状况。a)尸体在现场的位置;b)尸体全身正、侧面原始着装、裸体照片;c)多人死亡交通事故,应拍摄尸体按编号顺序排列的场面;d)尸体面部无法辨认的,应拍摄该死者的有关证件照片和显著体表特征照片;e)对无名尸体,应拍摄其生前的痣、痘、疤痕、纹身、生理缺陷、疾病残疾、畸形或者缺损等生理、病理特征和整容后的正面半身照片;f)对尸表检验应根据法医鉴定需要拍摄重要局部创、损伤痕迹;9)尸体头部有损伤痕迹的应剪去局部毛发,显现损伤痕迹后拍摄。摄显示其身高比例的半身标准近照;对在现场的肇事者,应将其安置于可表明与肇事相关的车辆、物体一侧拍摄。4交通事故照片4. 际标准下简称4. 式见图1)项目包括:a)名称:交通事故照片;b)时间:交通事故发生的年、月、日、时、分;c)天气:交通事故发生时的气象状况;d)地点:交通事故发生的道路位置的正式名称;e)摄影:执行照相的人员姓名,以及监控点的机号、编排代号;行拍摄时的年、月、日、时、分。注:年份用四位阿拉伯数字,时间用24小时制填写. 奋0交通事故照片狂住年_月_日_时_分气:点:影:天地摄摄影时间:图14. 称使用2号宋体,其余文字用4号宋体。1单页内页粘贴纸型、规格为联页折叠的内页粘贴纸,折叠页幅面尺寸为297 (185士5) 照片尺寸规格:单幅照片为127 要对照片进行接片的,其接片的长度与宽度根据实际需要制作。做花边。1交通事故照片,一般应按照现场方位照片、概览照片、中心照片、痕迹勘验照片、车辆检验照片、肇事人照片的顺序编排,亦可根据需要按照案卷材料分类编排。照片裱贴应该使用防霉化的胶水。加隔防粘透明纸。1照片标示可使用计算机编排打印或手工标示,手工标示应使用蓝、黑墨水或档案专用圆珠笔书写,字迹端正清楚。a)直线标示:用直线划在照片中的标示物,顶端为所示物,下端顺延出照片后依次由左往右或由0照编号加注文字和数据。框形标示:在局部照片外围划框形线,用箭头指向引人整体照片中的具体位置。箭头标示:在照片具体部位用箭头引出,表示人、车和行进方向、道路走向或其他需要标明、认定的物体。符号标示:用各种符号表明照片中的具体物品的位置,加注文字和数据。照片标示不覆盖重要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