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A 441-2003 工业雷管编码通则》是中国公安部发布的一项关于工业雷管编码管理的标准规范。此标准旨在通过统一的编码规则来加强工业雷管从生产、流通到使用的全程追踪与安全管理,防止非法制造、贩卖和使用,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具体来说,该标准涵盖了以下几个核心内容:
-
雷管编码体系:规定了工业雷管必须采用唯一性编码,这个编码是雷管的身份标识,包括生产厂商代码、生产日期、批次号及序列号等信息,确保每枚雷管都可以追溯到其生产源头。
-
编码结构:详细描述了雷管编码的构成方式,一般包含层级信息,如前几位数字代表生产厂家、接着的数字或字母表示生产年月、随后的是批次编号,最后是单个雷管在批次中的序列号,各部分之间可能用特定字符分隔,以方便识别和数据录入。
-
编码生成与管理:标准对雷管编码的生成流程、管理要求进行了规范,强调编码的唯一性和随机性,要求生产企业建立严格的编码管理制度,确保编码的准确无误,并对编码数据进行妥善保存,以便于查询和追溯。
-
信息录入与追溯系统:提倡建立雷管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将每枚雷管的编码与其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相关信息关联起来,形成完整的追溯链条。这有助于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迅速追踪问题雷管的来源,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
安全与保密要求:强调雷管编码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规定了信息处理、存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措施,防止信息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个人或机构,确保雷管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
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明确了相关部门对雷管编码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职责,以及违反本标准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增强了标准执行的强制力和约束力。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3-10-22 颁布
- 2004-01-01 实施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