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尊师重教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_第1页
xx村尊师重教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_第2页
xx村尊师重教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_第3页
xx村尊师重教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_第4页
xx村尊师重教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XX村尊师重教先进单位事迹材料肥西县山南镇金牛村位于肥西县西部,下辖自然村民组35个,人口3326人,省道杨桃路贯穿而过。来到街道东端,你会看到一尊器宇轩昂、雄姿英发的老牛雕像,因为已过了几个年头,金黄色的外表已被剥蚀了丝许,它象征耕耘、开拓、埋头苦干、脚踏实地,是一条拓荒牛,是一条老“金牛”,这就是金牛人的精神,这条老“金牛”自然成了金牛的象征,成了金牛人的代名词。在雕像边的一条向南的笔直的水泥路大约200处,金牛中心校就坐落在路的尽头。自从1968年校址迁到此处,学校已在金牛村的腹地生存、发展了快40年了。40年,当中年,象征着事业有成、硕果累累。这么多年来,学校取得了令人咋舌的成绩,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人才,一批又一批,其中也不乏有许多佼佼者。近年来,更是荣誉不断,光环耀眼,“合肥市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先进集体(1999年6月)”、“合肥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度)”、“合肥市文明单位(连续数届)”、“合肥市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学校(1999年元月)”、“合肥市创先争优奔小康先进基层党组织(2000年6月)”、“合肥市安全文明校园”、“肥西县甲级管理学校(1999年11月)”、“全县首轮办学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学校(2002年12月)”等荣誉接踵而至。这些荣誉2/5的取得,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行政机关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金牛中学人的拼搏努力,也离不开学校所在地金牛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村两委特别是现在,在李绍能支书的带领下,不仅为学校的扩建、迎接“两基”检查,而且还在家长学校建设、学校文明创建、尊师重教、学校与周边居民的关系等方面,都竭尽全力支持、帮助,有时还积极参与。从建校之初,金牛村就划出了这么一处地方,供学校安家落户;1994年,又在老校址北边划出了一块15亩的土地,盖起了现在的主教学楼蕴星楼;随后,在当时乡领导的协调之下,又把连通学校与杨桃路的一段路修成水泥路。当地群众纷纷在这条路的两边按有关法规盖起了自己的两层楼房,整齐划一,这条路也就由过去的土路,“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变成了现在的“下雨不用穿胶鞋,一车直接开到家”的平整、笔直的水泥路,他也就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名中学路,白天人气旺,晚上不孤单,有灯光,学生晚自习后回家也不要老师去送、家长来接了。水泥路的修通,方便了群众,也方便了师生,融洽了校、村之间的关系。村两委办公室就设在中学路旁边,是教师上下班、学生上放学的必经之路,对于学区唯一一所初级中学,村里对于学校的文明创建,对于学校的每一步发展,都了如3/5指掌。学校取得成绩,大家共同分享;学校若有不足之处,他们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经常与学校领导沟通交流,落实到行动中。村里在上世纪末开发了一批商品房,离学校只有150米,商品房盖好以后,因为有个销售过程,有些房子暂无人购买,没有安装门窗,房子空着;有时连那些虽然售出,也已装修,但屋主外出不在家,这便为我们有些学生提供了便利,少数不思进取的同学早晨从家里来上学,有“志趣”相投者,相约直接留在这些空房里玩耍、睡觉,家里当他去学校了,学校还当他在家,结果逃学逃课,影响个人学习与发展,也影响学校集体的形象,有村民和学生反映,学校知道了,责令班主任做到早晨、中午两检查,授课教师课前检查,不在校的及时与家长联系确认;村里也积极想办法,有人居住的提醒起外出时要锁好门窗,无人居住的马上用砖头把门窗封闭起来,不为这些厌学者提供不利场所,杜绝逃学现状。大力支持了学校的文明创建、平安校园创建、德育教育等各项工作。面对学校总体教育工作,特别是现在大量的留守孩子工作,上级布置各校成立家长学校,邀请当地机关、部门、单位,社会贤达人士参与家长学校建设,我校邀请了李绍能支书担任家长学校副主任,李支书也欣然答应。安排每一学期关于金牛村学生的家长会都在村两委办公室举行,村里领导不仅提供方便、积极支持工作,而且李绍能4/5支书还主动献计献策。对于那些外出打工不顾子女学习成长的家长,他不护短,当面敢批评,有的他还主动索取号码,与其通话,反映孩子情况,令其回家。对于学校方,他也不避讳,批评有些教师工作态度不端正,中午喝酒,甚至有少数还参与赌博活动。对于村里还有一所小学金牛小学,他更是把它作为自己的份内工作来重视、来抓,学校领导班子的配备、考核,入党积极分子的申请,学校的硬件投资建设,教师的调进调出,他都与中心校领导一起,亲自过问,不含糊,用他自己的话说,“金牛村的孩子,就是我的儿子、孙子”,做这份工作也都是为了子孙后代,为了金牛村的未来。学校与当地群众之间的关系是学校的工作,也是当地基层单位的工作,两者关系也是不少地方难以处理的棘手问题,处理得不好,则两害,处理得妥当,则两利,双赢,大家都满意。我们学校处在金牛村的包围之中,北有金牛街道,西有夹衖村民组,南是金华村民组,东是染坊村民组,尤其金华,现在大多数村民都迁到中学路,这样老庄在校南,新居室在北,学校夹在中间,“两基”检查前,居民出门,上街,走亲戚,从学校长驱直入,通心过,后来建院墙,牵涉群众利益,不光是行路转了,主要是没有路了,在村、校双方协调之下,由群众出力,政府、学校、施工方出钱,在院墙东边垒起了一条宽约6米的机耕路,5/5既能行人,又能通车,问题解决了;学校的垃圾,也不在校外堆积,校方自行解决。遇到雨天,大雨有时冲击群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