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与农民文化生活现状调研汇报 _第1页
xx镇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与农民文化生活现状调研汇报 _第2页
xx镇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与农民文化生活现状调研汇报 _第3页
xx镇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与农民文化生活现状调研汇报 _第4页
xx镇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与农民文化生活现状调研汇报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XX镇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与农民文化生活现状调研汇报XX镇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与农民文化生活现状调研汇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国务院于2016年4月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农村文化工作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利益,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如果没有农村文化的繁荣,先进文化建设是不完整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但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以农村文化阵地为平台,开展移风易俗和群众喜闻乐见、格调高雅的文化活动,引导群众树立科学、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塑造一批能引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文明镇民,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一、基本情况(一)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全镇辖7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和41个自然村,7个村委会建有党员活动室,每个活动室内只有少量的党课教材且不足百本,可读性低,全镇41个自然村有34个自然村有公房但多属年久失修的土木结构房屋且建筑面积不足50,原来建立的7个农村2/7文化活动室由于管理较差、室内设施简陋和藏书量少早已名存实亡被改为村小组的办公室或会议室,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哨村、上禄脿村、禄脿村、邑头村、海湾村、艾家营村、秧田冲村、阿箐冲村和梨树箐村在农闲和节日期间依托公房开展文艺演出活动,多数村组至今没有和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和农村文艺队伍,村(居)委会的文化事业设施更少,拥有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篮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室、台球室等文体设施的村(居)委会一个都没有。(二)农村文艺队伍发展情况。禄脿镇民间文化艺术历史悠久、民间文化艺术底蕴深厚、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禄脿的传统花灯歌舞、彝族的叠脚舞和苗族的芦笙舞各具民族特色,由于受现代流行歌曲和电视的冲击和各级政府、村组对民间文化艺术和农村文化事业的重视支持不够,全镇的12支农村业余文艺队,文艺队员275人能在农闲和节日期间经常开展文艺演出活动的仅有10个文艺队,业余创作人员6人但年龄大文化低。二、农村文化活动开展情况1为了丰富全镇人民的文化生活,制定了“禄脿镇农村文化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全镇的12支业余文艺队在农闲或春节期间开展了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健康向上、自娱自乐的群众性文化演出活动,丰富了全镇人民的文化生活,繁荣了农村文化生活,积极组织农村文艺队参加了3/7市文体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等举办的“各类文艺调演,并在各类文艺调演中多次取得较好成绩,提高了农村文艺队伍的演艺水平。2坚持“服务社会、服务农村”的文化方针,充分发挥我镇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和创作编排基础,组织业余创作人员创作了体现禄脿特色、具有时代气息和反映人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品编导成花灯、歌舞小戏在春节演出,同时还涌跃投稿螳螂川,为螳螂川刊物提供了内容丰富的民间传奇故事、散文、诗歌和花灯剧等作品,引导组织各村文艺队编演和开展健康向上、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3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文化方针,按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出版物管理条例和印刷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加强文化经营市场和娱乐场所的监管,规范了文化经营市场和文化娱乐场所的经营行为,促进娱乐场所和文化经营市场健康、有序发展。4加强农村“四基”建设,进一步加强村组文化室的管理,使7个村组文化室的藏书达2000余册,藏书中有党报党刊、时事政治、科普读物、致富天地等,为“倡导读书、传播知识”的农村读书活动创造了条件。积极拓展4/7图书宣传服务领域,加强文化中心图书阅览室的管理,保证了图书阅览室的开放时间,逐年增加农村文化室藏书的数量和质量,发挥了文化中心图书阅览室的幅射作用,促进“知识工程”的深入开展,开展电影放映进农村活动,坚持常年为密马龙、北冲困补点的电影放映,完成了“国产新片进农村”公益放映活动任务,丰富了山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三、存在问题(一)农村文化活动阵地缺乏。全镇8个村(居)委会中7个村委会建有党员活动室,每个活动室内只有少量的党课教材不足百本,可读性低,41个自然村至今仍有7个自然村连公房都没有,有公房的34个自然村多属年久失修的土木结构房屋已破烂不堪且建筑面积不足50,原来建立的7个农村文化活动室由于管理较差、室内设施简陋和藏书量少早已名存实亡被改为村小组的办公室或会议室,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哨村、上禄脿村、禄脿村、邑头村、海湾村、艾家营村、秧田冲村、阿箐冲村和梨树箐村在农闲和节日期间依托公房开展文艺演出活动,多数村组至今没有和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和农村文艺队伍,村(居)委会文体活动设施更少,拥有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篮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室、台球室等文体设施的村(居)委会一个都没有。5/7(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单一。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单一,电视是人们生产生活和茶余饭后惟一的文化娱乐方式,由于我镇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经历了政府、企业、村组、个人和广电等发展阶段,加之全镇的自然村较分散,至今北冲、密马龙两个村委会还不通有线电视,不通有线电视的17个自然村中20户以上的7个村小组由市广电网络中心统一安装了昆明市“村村通”92卫星地面集体接收设施收看电视外,仍有10个村小组无法正常收看电视,只能群众自行解决电视收看问题到至部份群众连电视都看不着,尽管各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温饱问题已得到根本解决,然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却让人们有着今不如昔的感觉。(三)农村缺乏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由于没有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和文化体育活动阵地,农村文化活动单一和贫乏,农闲季节,在有的村组,总有不同年龄段的人在打麻将或是打纸牌。这种消极和不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但会使他们失去奋发向上的动力,还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甚至于因赌博造成家庭破裂到至犯罪,使村风民风受到严重影响。(四)农村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效果不理想。一方面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求,一方面由于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农村文化事业重视不够,另一方6/7面由于村组集体经济薄弱,无力为各文艺队提供必备的演出服装、乐器和音响,使我镇历史悠久的“花灯”歌舞表演艺术、彝族的叠脚舞和苗族的芦笙舞各具民族特色和民间艺术正在逐步消失,如海湾村的皮影戏已失传多年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密马龙的苗族芦笙舞已濒临失传境地,电影放映进农村步履艰难,农村电影放映除密马龙、北冲和海湾三个村委会10个困补点(10个自然村)坚持常年放映电影外,其他村的电影放映已中断了近5年,农村文艺演出活动难开展,由于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年龄偏大、演艺人才馈乏,参加文艺演出的人员多为老年人和有几十年演艺年轮的民间花灯艺人,年轻人由于兴趣爱好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长期外出打工,各村文艺队基本无年轻人参加,使农村文艺队伍青黄不接,精通民间文化艺术和擅长艺术表演的民间艺人逐年减少,许多民间文化艺术面临失传的境地,一方面农村业余文艺队才艺疏浅,无法编创贴近农村、贴近生活和宣传禄脿、赞美禄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