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细则 _第1页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细则 _第2页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细则 _第3页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细则 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细则第一条为切实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基本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省、市相关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是指对持有农村户口的老年、残疾人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待遇。第三条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确保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最基本生活需求的原则;(二)省级财政专项补助与地方财政配套结合的原则;(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四)属地管理、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的原则。第二章保障标准和供养形式第四条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分散供养标准年人均1200元,集中供养标准年人均1500元,并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适时提高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补助标准。第五条农村五保供养实行集中供养为主、分散供养为辅的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自行选择供养形式。2/4(一)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由农村五保供养机构提供供养和服务;因特殊原因不愿或不宜集中供养的,可以采取院户挂钩的办法,落实其供养服务和管理。(二)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由村(居)民委员会或者其委托的村(居)民提供照料。(三)乡镇政府应当与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五保供养机构签订供养服务协议,供养服务协议应当载明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供养的内容和标准。第三章五保供养对象的申请、审核、审批程序第六条个人申请。申请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由本人向村(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因年幼或者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小组或者其他村民代为申请),提供户口本、居民身份证以及家庭收入状况证明等材料。第七条村(居)民委员会初审。(一)村(居)民委员会在5个工作日完成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情况的核实,并由调查人填写颍上县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申请审批表。(二)村(居)民委员会组织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对初评认为符合五保条件,要将申请人家庭情况和评议情况在村务(社区)公开栏公示5天以3/4上。对无异议的,再由村(居)委会集体研究(必须有会议记录),在颍上县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连同申请人本人户口本、居民身份证、家庭收入状况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报乡镇政府审核。第八条乡镇政府审核。在收到申报材料后,派人到村到户调查审核,逐户写出关于某某同志能否享受五保待遇的调查报告(内容包括调查时间、拟五保对象家庭状况及经济条件、与周围邻居座谈笔录、有无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评议、有无经村(居)委会集体研究、有无张榜公示、是否符合五保条件、调查人签名等),在22个工作日内完成。乡镇政府审核后,应将个人申请、审批表、调查报告、户口本、身份证等有关证明材料一并报县民政部门审批(每季度第二个月末与五保对象增减表一并上报)。第九条县民政部门审批。县民政部门接到申报材料后,应在22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报对象材料的审核、重点调查和审批工作,并委托乡镇、村(居)委会在公开栏公示5天。对无异议的,在颍上县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发给农村五保供养证。第四章保障对象管理、资金发放第十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对现有五保供养对象严格审核,对其中不符合供养条件的及时核4/4销,对其中自然减员的及时增补,确保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人员应保尽保。对暂时不符合五保供养条件但生活困难的人员,应优先纳入农村低保,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每年都要进行抽样审核、审批,健全档案;按审批程序对五保供养对象实行随机复核、适时调整。第十一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实行县、乡两级档案管理,做到一乡一柜、一村一档;县、乡民政部门建立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基础信息数据库,负责基础信息数据库的日常管理,确保县、乡两级五保对象档案一致。第十二条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由县财政统一管理。第十三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生活补助资金,通过财政涉农一卡通按季度拨付。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加强农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