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志办建国60周年征文:好美一道堤_第1页
堤志办建国60周年征文:好美一道堤_第2页
堤志办建国60周年征文:好美一道堤_第3页
堤志办建国60周年征文:好美一道堤_第4页
堤志办建国60周年征文:好美一道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堤志办建国60周年征文好美一道堤来吧,朋友,来来随着我去看看我们的堤防吧,去看看我们的村庄,去看看堤旁枝茂叶繁的树林,去看看归顺了的长江水。来一起去看看这荆楚大地鱼米之乡的暮春的清晨吧两辆考斯特客车在清晨的细雨中显得格外豪华而干净,我们随着参加洪湖监利长江干堤加固工程竣工验收专家组的代表们从武汉出发,前往洪湖监利长江干堤参观现场。长江在裹挟着泥沙冲出三峡将古云梦泽的沧海变成江汉平原的桑田后,江汉平原的万顷良田就成了一个供给百姓修养生息的粮仓。这里土地肥沃、河道纵横,金灿灿的稻谷、绿油油的棉田,成群的猪马牛羊、丰盛的鱼虾莲藕,养育着千百万人民。汽车在雄伟的长江干堤上奔驰,右边是千年流淌亘古不息的荆江,而往左看,扑入你的视野的是以黄绿为主色调的巨幅油画。在旷野氤氲的氛围中,细雨把一切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远方青绿淡黛的树林、飘着袅袅炊烟的村舍,蜿蜒的乡间小路,悄然探出塘堰水面的小荷,快成熟的麦子,堤坡边甩着尾巴悠然吃草的马牛,田间劳作的农人,堤旁刷着白色石灰如穿着洁白裙裾的排排树林这一切,组成一曲充满田园牧歌情调的怡然优美的旋律,在这暮春的原野,激荡着所有走近这块土地的人们。2/7这一切,以辽阔的天空和归顺的长江为背景,在宽敞洁净坚如磐石的大堤和堤旁茁壮成长的防洪林的衬托下,让人不得不在心底发出一声声惊叹好美一道堤再不见那用肩膀垒成的十里子堤,再不见那惊心动魄的抢险场景,1998年那滔滔翻滚的凶猛洪水,那单薄虚弱的狭窄江堤,已成历史洪湖监利长江干堤上起监利城南,与荆江大堤相连,下迄洪湖胡家湾,与东荆河堤相接,全长公里,属国家级堤防。这一道堤是江汉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在长江防洪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范围平方公里,保护区人口万,耕地万亩。就是这一道长堤,每到汛期曾让在这里休养生息的百姓胆颤心惊。多少年来饱受洪灾之苦的长江岸边的人民祈求神灵的佑庇,从汉朝的祷语祈愿至今,百姓们想象着那长生不息越长越高的土壤的神奇,期盼着大禹踏遍青山闾巷觅入法眼的息壤对洪魔的抵御,然而灾难却从没有因这种朴实的祈愿而停止。公元前185年至1949年的20XX多年,长江的洪水发生过200多次,平均每10年一次,到惊心动魄的1998年,洪湖监利长江干堤,这道用以抵御洪水、保卫着大武汉、保卫着广袤的江汉平原的命堤,竟出现790多处险情,其中重点险情达334处大堤千疮百孔,遍体3/7粼伤,面对汹涌浩瀚的洪水,笈笈可危,摇摇欲坠。你知道什么叫堤防的险情么你知道管涌、清水漏洞、散浸、跌窝、脱坡、浪坎这些名词么在1998年的洪湖监利长江防汛前线指挥部,这些简单的汉字符号字字都不啻一枚枚重磅炸弹,令所有的专家和指挥长们触目惊心它震撼着中南海,它牵动着荆楚大地乃至全国人民的心在人与自然的斗争中,与洪水的搏斗是一部宏大惨烈的历史,千百年来,每一次的搏斗人类都付出过沉重的代价,而每一次的胜利都会带来更大的安乐。在经历98抗洪斗争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了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重大决策,投资32亿巨资加高加固洪湖监利长江干堤。十年的风风雨雨,十年的摸爬滚打,十载轮回的春夏秋冬,十载交替的酷暑严寒,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堤防建设者们吃在工地,睡在岸旁。没有礼拜天,没有节假日,千军齐上阵,万马战犹酣,才打造了今天所见到的精品堤防。十年来,这道堤防共加培土方万立方米,石方万立方米,混凝土63万立方米,重建和改建加固建筑物27座,堤身护坡115公里,堤顶路面224公里,锥探灌浆225886公里,堤基防渗工程126公里,房屋拆迁面积612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亿元。洪湖监利长江干堤建设中还引进和运用了垂直铺塑、振沉板桩防渗等5类20多项4/7高新技术,堪称堤防高新技术的“试验田”,这在我国堤防建设史上前所未有。这是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这是造福百姓的巍巍丰碑工程建设带来的防洪效益显而易见,建设中,20XX年,洪湖监利遭遇长江建国以来第三、四高水位的严峻形势,大堤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220多公里的堤防仅出现2处险情到20XX年,再没有出现险情,防汛期间每公里驻守堤防人员由过去的300人减少到10来人。这一道长堤让息壤的神话变成了现实。汽车仍然在蜿蜒的洪湖监利长江干堤上奔驰,司机李师傅间或为我当着向导,这位获得省交通厅表彰的优秀驾驶员,30年来从没出过一次事故,他告诉我,在大规模的堤防建设中,他的车每年随市长江河道管理局的领导在江堤上的行程达50000余公里同行的还有市长江河道管理局的同事,他们亲历了难忘的98抗洪和大规模的堤防建设,面对沿途的景色,不时为我作些介绍。那白墙红瓦镶着蓝边的小屋是哨所,它们两公里远一间,管理着这一段堤防,在宽阔的江堤上,它们是路的点缀,车随路转,朱家峰哨棚、皇堤宫哨棚、孙家洲哨棚、复粮洲哨棚一一从眼前掠过。那迎着江面的六角形块石叫江砌,它们保护着堤岸不5/7受风浪冲刷;堆在大道两旁的是砂石,它们五、六公里一仓,是备汛的材料。堤旁不时有造型美观的小庭院在视线中掠过,那是市长江河道管理局的管理组,堤防改革中他们辞退了堤管员,职工由办公室走上田间地头,管理组达到了“三通四小”的标准,职工工作和居住的环境得到了改善。这里叫三洲垸子,1998年它的子堤生生加高了15米。那新修的两层楼房的楼群是属于移民建镇的新村。我摇下窗玻璃,仔细地数一数,呵,一共是32栋,在绿色的旷野,白墙红瓦,好不气派。那一直延伸至江边的管道是市长江河道管理局疏浚公司的远程吹填,它们从10多公里远的外江将泥浆抽排到大堤旁,在一坑水洼中吹起一个漂亮的平台。要到丁家洲了,远远的,在绿色的草坪上陡见一团团一束束的绿雾,车开近了,原来是一丛杨树林。在长江与长江故道交汇处,它们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迎着风浪,相互致意。噢,那整齐的成片的树林是引进的意杨。挺直的树干,繁茂的枝叶,爽心悦目,它们已经生长了五到六年,它们又叫速生林、经济林,是制作夹板的上好材料。这就是湖北省水利厅提出的“标准堤防”、“一堤两林”的景观么啊,可别说“标准堤防”、“一堤两林”,这太抽6/7象了,你得到现场,真的,到现场来,来感受这满眼的新绿,来感受这生态堤防天然的氧吧,来感受这美丽的水上长城这是一段有生命的堤,此刻我是如此近地靠近它,作为水利战线的一名新兵,我在它孕育的过程中,没有目睹它成长的每一个细节,但是我知道,它的诞生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靠的是省水利厅、省堤防局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它的诞生凝聚着长江流域堤防人的心血和汗水,凝结了所有参与美化它的建设者们的智慧和力量,在这支豪迈的队伍中,我已经与它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了这是一段有灵魂的堤,在人类的治水理念中,它跨越千年的沧桑,以胆识、英明、智慧、勤劳、责任、使命精心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