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庄镇采取多种形式探索林业产权改革之路 _第1页
刘家庄镇采取多种形式探索林业产权改革之路 _第2页
刘家庄镇采取多种形式探索林业产权改革之路 _第3页
刘家庄镇采取多种形式探索林业产权改革之路 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刘家庄镇采取多种形式探索林业产权改革之路刘家庄镇采取多种形式探索林业产权改革之路刘家庄镇地处大沽河、五沽河沿岸,有发展林业生产的优良传统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但从八十年代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林业生产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林木覆盖率出现停滞不前,甚至下滑的现象。“年年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也已司空见惯了。为改变这一状况,我镇对农田林网和成片造林分别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林权改革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农田林网方面针对林网栽植成活率低,管护较难这一特点,从1996年开始,我镇推行由镇政府统一筹资、统一规则,专业队栽植,然后由村委拍卖承包,或集体统一管护的形式。从19962002年,我镇以年600010000亩的规模,先后完成了刘家庄东洼方、大吕戈庄方、赵戈庄方、麦戈庄泉庄方、尖庄方、全镇连村路及辐射林网、通道林带建设及辐射林网7项工程。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0以上,全镇林网化面积达70以上,基本是在这7年建成的。现就两种形式做一简单介绍。1、拍卖承包我镇大多数村都采取这种形式,如1996年西乔、东乔、和戈庄、赵戈庄四村林网树木9000多2/4株,拍卖价10万元,承包期10年,由承包者负责管护,采伐后由村委更新;2016年程戈庄村五沽河林带植树6000株,拍卖价10万元,承包期25年,东乔村五沽林林带植树5000株,拍卖价6万元,承包期10年。这一形式的好处是较快地回笼资金,解决村庄的经济困难,为来年的林业生产提供资金。缺点是林木更新时所需资金较大,给村委带来较大经济压力。2、集体管护树木栽植后由村委安排专人进行管护,采伐后收入归集体。我镇少数几个经济条件、治安状况较好的村,如小吕村、大吕二村、孙家屯村、东尖庄村等,都采用这一形式。这一形式的好处是能较多地增加集体积累,林木更新的资金压力小。不利之处是前期管护费用大、资金回笼慢。另外,我镇大吕一村对林网中的路段进行叫行承包,个人负责栽植、管护,收入归己。这一方式的特点是村委投资小,但不易成规模。二、成片造林方面在成片造林产权制度改革中,我镇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形式1、村委无偿提供土地,村民进行栽植、管护,保存率达85以上。收入按四、六或三、七分成,个人得大头,集体得小头。这一方式的好处是,村民投资小,能调动积极性。缺点是集体收入慢,树木采伐分成时易产生纠纷。3/42016年之前,除小吕戈庄村外,我镇大沽河沿岸的大吕一、二、三村、大胡埠村、袁家庄村、天宫院村都采用这一形式。2、村委对宜林地、退耕还林进行叫行承包,承包期最低10年,个人投资,保存率达85以上,收入归个人。2016年之前,我镇大沽河沿岸的小吕戈庄村采用这种形式,2016年春,我镇的东乔、赵戈庄、东尖庄、西尖庄、孙家屯、刘一、刘五、方戈庄、起戈庄等村的1500多亩退耕还林地都采用了这一形式。通过多年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在农田林网方面采取专业队植树,拍卖承包方式较好。这样能够形成规模化、统一化,而且保证植树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较快回笼资金,为来年的林业生产打好基础。在成片造林方面,对宜林地和退耕还林地进行叫行承包,个人投资栽植管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不减少集体收入,加快林业生产的发展。此外,也可根据各村的经济、治安等具体情况,采用其它栽植、管护形式。总之,通过对我镇的林业产权制度进行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我镇的林业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从1996年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