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监狱民警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思考摘要监狱民警的心理问题已成为束缚监狱民警队伍建设的瓶颈,还直接关系到罪犯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和罪犯改造质量的提高。本文就其存在问题所带来的危害及产生的原因作了剖析,并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妥当解决这些问题来提高监狱民警的心理健康,促进监狱民警队伍建设健康发展。关键词监狱民警心理问题对策近年来,对罪犯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标志之一。然而,却很少有人关注监狱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是亟待加强解决的薄弱环节,而民警的心理健康更直接关系到罪犯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和改过自新。没有身心健康的民警,就谈不上罪犯改造质量的提高。最近,对一所监狱的民警进行一项心理问卷调查发现,许多民警把每天的工作变成了单调乏味的职业义务和似乎是毫无新意的重复劳动,缺乏教育改造新观念的萌动和教育改造最终目标的思考,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和不断进取的信心,缺乏心理健康的支撑,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已成为束缚监狱民警队伍建设的瓶颈。为此,对监狱民警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如下探析。2/10一、监狱民警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心理问题犹如“感冒”一样,几乎人人都会遇到。据WHO估计,世界上20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行为异常。据我国资料显示,目前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例在20左右。据心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的民警存在心理问题,其中的民警属于轻度心理障碍,的民警存在中度心理障碍,的民警已经构成心理疾病。目前监狱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由此可见一斑。从调查数据来看,民警的强迫症状、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也出现偏高,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等。从性别来看,女民警的焦虑倾向高于男民警,而男民警的职业稳定性低于女民警;从年龄来看,中老年民警的强迫症状和躯体化倾向比较明显,找文章还是到,更多原创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站而青年民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偏执等方面。这些数据可能有一定的具体性、局限性。但是,有一点是毋庸质疑的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民警遭受着心理困扰,并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职业行为和职业体验。由于民警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心理问题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危险性。民警的心理健康是罪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民警的一言一行都是影响罪犯的教育改造资源,几乎每个罪犯在改造过程中,都会因民警的影响而在心理上烙下较深刻的痕迹。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罪犯3/10的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源头性心理伤害就无法杜绝。由此,民警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民警不经心时心态的一点点偏差,对罪犯的伤害可能危及一生民警心理不健康,受害最大的是罪犯。民警的职业症状使之在教育改造中容易产生心理偏差,在实际工作中显得焦虑和烦躁,遇到事情不够冷静,反应过激,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体罚打骂罪犯。特别是一些年轻民警发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时,很快会向现实妥协,在焦躁、烦闷之时,对待不顺眼的罪犯,训斥、责骂毕竟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民警不经心时心态的一点点偏差,对罪犯的伤害可能危及一生。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民警的职业倦怠往往会伴随各种心理偏差,导致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民警心理不健康,也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民警在监狱工作中面对的都是罪犯,做着带有一定重复性的工作。如何克服自身的倦怠,保持对监狱工作的敬业和专心,对民警实在是一个挑战。心理偏差的民警很可能凭自身的经验、感觉去处理复杂多变的教育改造现象。民警的职业倦怠往往会伴随各种心理偏差,导致缺乏积极进取和负责精神。患“心病”的民警很可能会厌恶本职工作,以消极态度对待本职工作,最终将影响自身工作水平的提4/10高。民警长期处于心理重负之中,若不能及时解脱,只能以牺牲健康作为代价民警心理不健康会导致身心健康受损。现今,民警难做,罪犯难教,心态难好已成为不争的得到认可的说法之一。社会急剧变化,民警也不得不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民警职业的特殊性带来的角色模糊、角色冲撞、角色负荷增大使之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现实竞争与功利需求也往往让民警掩抑真情,而失落造成的反差、奋斗中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又不断涌现心理问题,殃及个体身心健康。在长期的抑郁和焦虑中,失眠、食欲不振、心动过速、头晕目眩等结伴而来,成为常见的病症,影响健康。可见,处于心理重负不能及时解脱,日积月累,只能以牺牲健康作为代价。心理失衡容易使民警和谐、互补的人际关系受到创伤民警心理不健康还影响到人际关系。有些民警遇到挫折、面临矛盾、身受重压之际,心理失衡的重要表现就是在人际关系中不适应,如一味地倾诉自身不满,毫无耐心听取他人劝告,拒绝周围的建议,情不自禁发脾气,甚至显现出攻击性行为。由于在人际关系中缺乏意识,缺少信心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一旦出现心理偏差,如焦虑时不善于减压,冲动时不容易节制,使之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一定程5/10度的不适应。像说话交流时的“一本正经”,做事急于求成时的“一相情愿”,面对复杂情形思考时的“一种模式”,罪犯个别教育的“一锤定音”皆容易在有的民警言行举止中显现出来。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自身日积月累形成的心理偏差。现代社会,健全、和谐的人际关系必不可少,一旦受挫,危害不言而喻。二、监狱民警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心理问题向来就被视为一个神秘的领域,而民警由于其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某种意义上显得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监狱体制改革挑战民警的心理承受研究表明,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过去,民警的工资虽然较低,但仍有较高的职业稳定性。近年来,我国的监狱体制正进行着全面改革,而改革势必触动方方面面的利益。伴随着这一改革进程,每位民警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的能适应形势需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但也应该承认,一些心理本身比较脆弱的民警则往往因压力过度而导致心理危机。特别是一些在改革中面临利益冲突受损和“能下”后又不“能上”的民警,心中总是充满了怨气,总想不通为什么自己辛苦教育罪犯大辈子,最后却落得“这样一个不尽人意的结局”往往将心头的6/10无名之火发泄到罪犯身上,导致各种各样施暴行为的发生。职业的特殊性加大民警的心理负荷监狱民警肩负特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来不得半点马虎。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民警常常扮演的是特殊园丁的角色,这种职业的神圣感在客观上迫使民警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同时,社会对民警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而民警本来也是一种普通的人,而不是纯粹的机器,我们或许有理由要求他们有超常的业务与道德素质,但不可能要求他们没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没有则必然影响心理的生理节律。的确,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任务、实行“三化”建设的目标以及面对罪犯家属期望的承诺,不少民警往往“载不动许多愁”,如不及时加以有效的疏导,长此以往,势必会使心理不堪重负。从民警工作的特性来看,民警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应带有创造性、长期的、紧张的精神劳动。教育改造活动往往是个体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易形成孤独、乖僻和感情抑郁,往往在自豪中产生自赏、在挫折中产生哀怨,进而会导致心理问题。职业环境闭塞带来民警的心理饱和在调查中发现,民警最大的职业烦恼并不是较低的收入,而是缺乏成就感,没有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民警与7/10罪犯之间的“资源”交流并不平等民警的单向付出太多。罪犯的改造成为新人是如此明显可见,多少批罪犯流水般刑满了,而民警还是在围着“三大现场”转圈,真是“民警无期罪犯有期”。有多少民警,除了继续教育,数年来从没有机会走出“大墙”,与同行进行交流,呼吸一下监狱以外的空气,享受一下外面的资源。民警是面对“人”的职业,是再塑教育的职业,应该是最具成长性的。尤其青年民警,对这一点的渴求尤其强烈、迫切,这也是为什么调查中显示的青年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中老年民警的重要原因。难以解脱的自身因素突破民警的心理极限对民警而言,监狱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超负荷均可使他们精神负担加重,身心疾病增加。同时,恋爱婚姻不称心、家庭生活不顺心、身体和生理上的变化等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都可能导致一个优秀的民警出现行为失常。如有的民警怀孕了,有的民警进入了更年期,有的年轻民警在感情上遭受了挫折,都可能带来行为的失常。一些民警极端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缺乏自信,对自身的优缺点缺乏准备认识,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人际关系;有的民警在监狱是一个好民警,可是下班回到家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了耐心;有的民警不明白教育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总觉得自己付出了罪犯就得改好,罪犯要没改好,民警就产8/10生了自责心理等。当民警面对自己的一系列现实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得不到释放,日积月累,恶劣情绪最终以“零存整取”的形式突破心理极限而爆发。三、监狱民警心理问题解决的对策民警的心理问题不是现在才有,只不过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深入,这个矛盾愈发凸显。心理成长是贯穿一生的过程,对每一个民警而言,改革是压力,也是动力;是危机,也是机遇。应该看到,一次改革就是一次心理成长的过程,一次自我完善的过程。毕竟,改革的潮流不可阻挡。对民警而言,心理问题的出现会带来他们对监狱工作的信心缺乏,出现厌恶本职工作,甚至用消极的态度从事监狱工作。这种情况一旦普遍存在,将对民警群体的整个士气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所经受的心理挫折以及缺乏正确的心理调节手段是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因此,民警的心理健康已到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注重人文关怀,营造支持性的监狱文化。一所监狱的管理是否能够给民警提供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和支持性的环境,直接影响到“改革震荡”中民警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的监狱动不动就以“待岗”来“教9/10育”民警,是不可取的,它除了加重民警的心理危机感和对改革的逆反情绪以外,不能带来任何好处。在改革转型的特殊时期,人性化的管理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支持性的监狱文化会有重要的“疗伤”作用。创造成长机会,拓展成长空间。要使民警的危机感和压力保持一个合理的度,提高民警的职业安全感和应变能力。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一个人能够不断地自我成长,不断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不断开拓自己的领域。监狱应该给民警创造成长机会,拓展成长空间,比如在管理制度上保证每一个民警每年应该享受的学习时间,比如给民警更多的自由空间,比如给民警创造更多的外考察的机会等等。监狱应采取各种措施,减轻民警的心理压力。一所监狱要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最大的依靠是民警队伍,可以说,民警队伍的素质决定了监狱发展的兴衰,而民警队伍的素质不仅是指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还有很重要的一条是心理健康。因此,监狱必须关注民警的心理健康。事实表明,监狱领导的支持和关心能够有效地减轻民警的心理压力,减少民警心理问题的产生。作为监狱领导要努力做到研究民警的心理需要,如提高民警的政治上、物质上待遇,更多满足民警精神需要和成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进联考2025-2026学年新高三上学期秋季入学考试政治试卷
- GB∕T 35770-2022《 合规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之2:“4组织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2024C0)(可编辑!)
- 2026届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现代物流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现代家庭普法课件
- 2026届福建省仙游县郊尾中学高三上化学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公务员行测地理国情专项训练试卷 地理常识冲刺押题
- 四川省资阳市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长篇阅读策略试卷 实战演练
- 民法典小明一生课件
- 橡皮障隔离术知情同意书
- 临床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 营区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单元整备课》word版教案
- 小学生小古文100篇
- 喷淋塔改造施工方案
-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
- 血浆置换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教学课件
- 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练习题(2022年新教科版)
- 沉井下沉纠偏措施
- 教师专业发展与名师成长(学校师范专业公共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