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8747-2012 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是中国国家标准之一,主要针对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指导。该标准旨在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促进资源的有效循环使用,并为相关企业和机构在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工作时提供参考依据。

根据标准内容,其适用范围涵盖了各种类型的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再生材料、再制造产品等。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本标准提出了几个基本原则: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这些原则确保了所建立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准确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真实情况,还能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不断调整优化。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GB/T 28747-2012》要求首先明确评价目的和对象,然后基于此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技术路线。接下来是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分配,这一步骤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因素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程度。此外,还应考虑到数据收集与处理的方式,以保证信息来源可靠且分析过程客观公正。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2-11-05 颁布
  • 2013-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28747-2012 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_第1页
GB∕T 28747-2012 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_第2页
GB∕T 28747-2012 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28747-2012 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1302020 Z02 .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287472012 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 指标体系编制通则 Generalprinciplesofstipulatingassessmentindicatorsystem forproductofresourcesrecycling2012-11-05发布 2013-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GB/T28747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清华大学 深圳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 中国 : 、 、 、 、物资再生协会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中国人民解放 、 、 、 、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付允 林翎 段广洪 戴煦 王学军 陈亮 高东峰 高延莉 富鸿钧 王秀腾 黄进 : 、 、 、 、 、 、 、 、 、 、 、陈利 张伟 彭妍妍 曹宁 夏玉娟 、 、 、 、 。 GB/T287472012 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 指标体系编制通则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的术语和定义 评价指标体系编制原则 评价指标体 、 、 系编制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程序 。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指南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 , ( ) 。 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 第 部分 可运输产品 GB/T7635.1 1 : 废弃产品回收利用术语 GB/T20861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 资源循环利用 resourcesrecycling 废物的再利用和再生利用 其中再利用指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 翻新 再制造后继续作为 。 、 、 产品使用 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 再生利用见 , ; GB/T20861。32 . 资源循环利用产品 productofresourcesrecycling 通过废物的再利用或再生利用而形成的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产品 。33 . 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指标 assessmentindicatorforproductofresourcesrecycling 用于衡量资源循环利用产品性能的指标 。34 . 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指标体系 indicatorsystemforproductofresourcesrecycling 一系列有内在联系并互相补充的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评价指标 按一定的目的 意义系统地结合在一 , 、 起 用以评价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的总体性能 , 。35 . 技术先进性指标 indicatorfortheadvancedleveloftechnology 反映产品生产工艺 技术 设备 材料先进性方面的指标 、 、 、 。36 . 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