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高考物理总复习·人教实验版:1-3_第1页
走向高考·高考物理总复习·人教实验版:1-3_第2页
走向高考·高考物理总复习·人教实验版:1-3_第3页
走向高考·高考物理总复习·人教实验版:1-3_第4页
走向高考·高考物理总复习·人教实验版: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2011茂名模拟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于下降过程的加速度B当物体到达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C从抛出点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和从最高点回到抛出点的时间相等D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等于物体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答案CD解析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的加速度等于下降过程的加速度,A项错误;当物体到达最高点时受重力,不是处于平衡状态,B项错误;从抛出点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和从最高点回到抛出点的时间相等,C项正确;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等于物体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D项正确22011重庆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听到石头落底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MB20MC30MD40M答案B解析石头下落看作自由落体,则HGT220M1232011上海模拟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A保持不变B不断增大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答案B解析设第1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S,则第2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1S,则经过时间TS,两粒石子间的距离为HGT2GT112122GTG,可见,两粒石子间的距离随T的增大而增大,故B正确124以35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10M/S2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A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B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0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125MD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35S答案B解析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一定为零,否则该点不是最大高度,A正确;小球上抛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故加速度始终为G,B错;由VV2GH知,H6125M,C正确;由T202V022G0V0GT得,T35S,D正确V0G5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T2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D2T答案BCD解析由图可知相邻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2D、3D、4D、5D,所以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由位移差XAT2得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A,小球DT2在位置“3”的速度为VXT3D4D2T7D2T6在某一高度以V0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M/S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取10M/S2A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M/S,方向向上B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M/S,方向向下C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M/S,方向向上D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M答案ACD解析小球被竖直上抛,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可以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求,规定向上为正,VV0VT2当小球的末速度为向上10M/S时,VT10M/S,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为15M/S,方向向上,A正确;当小球的末速度为向下10M/S时,VT10M/S,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为5M/S,方向向上,C正确;由于末速度大小为10M/S时,球的位置一定,距起点的位移X15M,D正确V02VT22G7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的物体,从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时间为T,现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A05TB04TC03TD02T答案C解析将物体的上升过程分成位移相等的两段,设下面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T1,上面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T2,根据逆向思维可得T2T111,又知,物体撞击挡板后以原速度大小弹回撞击所需2时间不计,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T2T1且T1T2,由以上几T2式可得T1T/03T,正确答案为C228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他每隔04S抛出一个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4个球,将球的运动近似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出点算起,取G10M/S2A16MB24MC32MD40M答案C解析假设某时刻刚好有一球A抛出手,由题意知空中有4个球,过04S就有一个球落在手中,那以A球过16S落入手中,A球上升到最高点只需08S,HGT232M12二、非选择题9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量重力加速度G,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盘子,调整盘子的高度,使一滴水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滴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两个正在下落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处到盘子的高度为HM,再用秒表测量时间,从第一滴水离开水龙头开始,到第N滴水落至盘中,共用时间为TS,当第一滴水落到盘子时,第二滴水离盘子的高度为_M,重力加速度G_M/S2答案H2N22H/9T259解析因为任意两滴水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设任意两滴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第一滴水下落的时间为3T,则有HG3T212第一滴水落到盘子时,第二滴水下落的时间为2T则第二滴水离盘子的高度为HHG2T2HHH124959又N2TT故G2N22H/9T22H9T210一根直杆AB长15M,上端挂起,然后让它自由下落,如图所示,求全杆经过离杆下端B为5M处的O点所需的时间取G10M/S2答案1S解析直杆AB通过O点的时间等于直杆上端A到达O点的时间TA此时B在O点下方15M处与下端B到达O点的时间TB之差由HGT2,得T122HG故TATB2H1G2H2GSS1S22010251011一跳伞运动员从350M高空离开直升机落下,开始未打开伞,自由下落一段高度后才打开伞以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落,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M/S,试求运动员在空中自由下落的时间和在空中降落的总时间G取10M/S2答案34S187S解析设跳伞运动员下落的高度为H时打开伞,此时的速度为V1,到达地面时速度为V,由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可得V2GHV22AHH,H59M21V22AH2GA跳伞运动员自由下落的时间为T134S,V1GT134M/S2HG设跳伞运动员减速运动到落地的时间为T2,此过程中有HHT2V1V2T2S153S2HHV1V235059344则跳伞运动员在空中降落的总时间为TT1T2187S122011银川模拟王兵同学利用数码相机连拍功能查阅资料得知此相机每秒连拍10张,记录下跳水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10M跳台跳水的全过程所拍摄的第一张恰为她们起跳的瞬间,第四张如图甲所示,王兵同学认为这是她们在最高点;第十九张如图乙所示,她们正好身体竖直双手触及水面,设起跳时她们的重心离台面的距离和触水时她们的重心离水面的距离相等,由以上材料,G取10M/S21估算陈若琳和王鑫的起跳速度2分析第四张照片是在最高点吗如果不是,此时重心是处于上升还是下降阶段答案1均为34M/S2不是上升阶段解析1由题意得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所用时间为T18S设跳台高度为H,起跳速度为V0,则有HV0TGT212解得V034M/S2上升时间为T0034S0V0G拍第四张照片历时是03S,所以此时不是最高点,还处于上升阶段13如图所示,A、B两棒长均为L1M,A的下端和B的上端相距X20M,若A、B同时运动,A做自由落体运动,B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V040M/S,求1A、B两棒何时相遇2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