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建国60周年征文:母亲的沉默与我的放言_第1页
中学生建国60周年征文:母亲的沉默与我的放言_第2页
中学生建国60周年征文:母亲的沉默与我的放言_第3页
中学生建国60周年征文:母亲的沉默与我的放言_第4页
中学生建国60周年征文:母亲的沉默与我的放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中学生建国60周年征文母亲的沉默与我的放言1972年4月的一天早上,正值南方早稻插秧的农忙时节。一大早,母亲就到大队领导带来的口信,说是大队领导有事情找她。母亲心里没底,有点忐忑不安。这一点,从母亲的脸上可以察觉出来脸色铁青。我知道,母亲心里肯定明白那一定不是好事。我家成分不好,好事基本上轮不到我们家。母亲挨批斗也已经不是一两回了。每次去参加批斗会时,母亲总是脸色铁青,回来总是挂着泪水。那一年我10岁。多少明白那么一点事情。我问“又要挨批斗”“恩。”母亲只是点点头。“为什么”我问。“不清楚。”母亲说。上午约10点钟,我正在和一群小伙伴一起玩耍。这时,远出传来一阵敲锣的声音“咣、咣、咣”。随着锣的声音,隐约也传来了两个妇女那不怎么响亮的声音“大家别看我的样”我仔细一听,那声音有点熟悉。一位小伙伴说“行福,你看,那不是你母亲吗”我大步走过去,定睛一看,果然是我母亲。只见一个与我母亲年龄、个子都差不多的妇女,她们头上都带着高帽子,每人手里都拿着一面锣,边走,边敲,边喊“大家别看我的样。”我知道,这个时候,我怕母亲看到我,我也怕看到母亲那个样子。2/5最好的办法,对于我来说,莫过于躲起来。于是像往常一样,我赶快跑到一个离路不远,别人又看不到的地方,躲了起来。躲在那里偷偷地看着母亲。在离我不远处,村子里的一位大伯问“这是为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只见母亲和那位妇女停了下来,像是做贼一样,看看四周有没有人。在他们确定四周无人的时候,她们终于停了下来。听见母亲说“哎,只怪我们自己话多。我们两昨天在田里劳动时,无意中聊到了现在这秧是不是插得有点密,要是稍微疏一点就好了。不知道这话被谁听到了,并报告了大队。”母亲叹口气,继续说“大队给我们扣了一顶帽子,说我们反对毛主席,是反革命,就让我们游街。”我一听,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那时虽然还小,不懂事。但小学课本上有毛主席的话“土、肥、水、种、密、保、管、工”,指的是毛主席在1958年提出的农作物增产的八项措施,所谓农业“八字宪法”里面的内容之一。说的是水稻的种植要合理密植。既然毛主席他老人家都说水稻要密植,你两个农村妇女竟然说不能密,要种疏一点,那不是反对毛主席还是反对谁于是,她们就这样糊糊涂涂地被游街。有了这样的教训,从此,母亲就变得少言寡语,很少说话,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犯了严重错误,又被拉去批斗。3/51976年,那是一个非常的年份。对两个个重大事件的反映,就足以证明母亲的害怕与寡言。1月8日,广播里传来了那个让人揪心的消息周总理去世了。在家里,一听到消息,我大声地说了一声“周总理去世了。”母亲一听,赶紧用手捂住我的嘴,叫我别乱说。我说“这不是乱说,广播里都播了。”“广播里播了也不能说,万一”母亲说。我明白,母亲是怕自己又被人拉去批斗,怕被人说散布谣言。9月9日,又一个揪心的消息从广播里传出毛主席逝世。尽管广播里在反复播送这个消息,况且,在学校,有一位与我家有点亲戚关系的校友在听到广播时,小心翼翼地走到我身旁,在我耳边小声说道“毛主席逝世了。”回家后,当我大声把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又用手捂住了我的嘴巴,叫我不要声张,小声点。尽管,这两个消息在当时都是千真万确的,但母亲的紧张,却让我感到政治气氛的紧张,政治帽子的份量,让母亲的心头压着千斤重担,让她喘不过气来。母亲一生,为人小心又谨慎,说话总是少而又少,就连走路,也常常是低着头,弯着腰。这一切,我都是见证者。那时,我虽然年龄小,但已经是上学的时候了。一些问题,我虽然没有多强的分辨能力,但凭直觉,也明白其中的一些究竟。4/5社会的发展总是有它自己的规律的。文明总是要取代愚昧,开放总是要取代封闭。自从那位伟人喊出了“改革”与“开放”的口号之后,共和国的人们,精神状态就变化了。言论自由,抬头,挺胸,成了当今中国人最为基本的精神状态。我就是其中之一。我是一位乡村教师,长期生活和工作在比较闭塞的偏远山区。尽管在我走上工作岗位的当初,心里仍然和母亲当年差不多,存着许多的压抑,许多的阴影,不多说话,比较沉默。但是,在我拥有了个人电脑之后,确切地说,是从20XX年4月,我的个人电脑上了因特之后,眼界大为开阔,思想从此也活跃起来。于是,我与全国许多人一样,拿起了手中之笔,书写人生的风采与豪迈;针砭时蔽,畅言个人的观点与看法。我虽然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教师,但我在自己2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工作不止,思考不断,有一些长长短短的文章见之于报纸杂志。这是最让我引以为自豪的。于是,我回顾了自己的奋斗历程,把它写成了文字,也在报刊上发表。20XX年,我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写成了为生命加钙,一篇6000多字的文章,投望当代教育科学杂志,几个月后,就被全文刊载。同年的9月份,该文还被中国人民5/5大学的复印报刊资料中心中小学教育专题全文转载,在全国引起了一定反响。20XX年,我又应刚刚创刊的教师博览杂志主编的约稿,再次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8000字的文章草根对沃土的情意。今年2月,也全文发表。更为重要的是,这篇文章的发表,引起了较大反响。我被邀请到山东演讲,今年4月22日,中国教育报和教育杂志的记者还专程来我校对我进行了专访。他们都是在阅读了那篇草根对沃土的情意文章之后,被深深感动了。这篇专访稿已于今年7月31日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让我这位乡村教师的名字,走向了全国。与此同时,我也写了一些时评文章,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谈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些文章,矛头直指政府,批评政府。身边的一些好心人,对我的那些文章,尽管他们赞同我的观点,但不认同我的做法,担心我会因此而受打击,遭报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