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的职业操守,企业的百年基业_第1页
hr的职业操守,企业的百年基业_第2页
hr的职业操守,企业的百年基业_第3页
hr的职业操守,企业的百年基业_第4页
hr的职业操守,企业的百年基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R的职业操守,企业的百年基业关于裁员,长篇累牍的现象描述、原因解读之后,不难发现,裁员大潮风起云涌,确实并非危言耸听;而关于裁员动刀,我们主导和谐。至于壁虎断尾的策略反思,追究到成本问题,也许还不是反思的最深层。其实,我们早在两个月之前,就在网站上发起了一个话题讨论,主题是“裁员,狠一点还是温柔一点“,参与讨论的人数上百,帖子点击数更是近万。通过这个讨论,我们倒是最终可以找到裁员背后正确和有力的那个支点。话题讨论的前奏,正是金融危机来袭之际,一群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唇枪舌剑,有人提出此际企业效益不好,外部环境无论对员工还是企业都不利,也就是说双方在这时候发展的机会都少了,员工跳槽得三思,企业找人也要掂量。这个时侯有人说,趁机可以把员工“压榨“厉害一点也不会有太大关系,员工敢轻举妄动这样一来,此时正是最大限度挖掘人工成本效益的时候。而另外一派的观点恰好相反,觉得正因为这样,企业更应该对员工宽容一点,从而吸引更多人和企业共度难关,增强企业隐形吸引力,保持或者增强企业竞争力,至少不至于雪上加霜,最终树倒猢狲散。为了不至引发歧义,笔者在此稍微阐释一下,所谓狠一点(甚至是“压榨“),包括对该裁减的毫不手软,反正现在等着就业的多了去;还有减薪、能不加薪就不加、能少加就少加;裁员之后迟迟不招人,能让员工多干活就多干,只要不引起直接冲突;考核时不考虑工作量的增加,还是按原来的标准,即便有所考虑也是稍微延迟一点时间、增加一点补贴之类的诸如此类,总之是“装聋卖傻“,更有甚者,借着经济不景气的招牌,一概推为“特殊情况“,要员工全盘理解接受。所谓的温柔一点,除了裁员减薪时讲求一点策略,尽量保护或者不伤害员工,还有可能是保持一定幅度加薪,没有办法加薪的话,则尽量保证不减薪,要减薪也是从上到下,从高管薪酬开始,或者考核时会宽容一点,以及将打卡延长几分钟,让员工不至于那么疲于奔命。或许,这种“怀柔政策“有时不过是“妇人之仁“,或者“口惠而实不至“,但是最终还是多少能够达到让军心稳定的目的,或者让人心温暖一点,凝聚人心。在本文撰写前一周,通过对这些讨论统计,大致可以将讨论的结果分成三种类型(见图)。其中,主张温柔一点的比例占到42,原因包括要以人为本,这符合人才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企业文化建设的大趋势;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此时反其道而行之,更容易建立口碑,攻占品牌市场,凝聚人心;过于压榨员工搞不好就会造成大量人员流失,最终得不偿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企业管理也是一样的道理;推己及人,符合一般人的心理接受习惯;要看长远发展,最终还是重在经营上的开源节流,靠对员工压榨是舍本逐末;主张狠一点的占比12,列举的原因也不少企业需要追逐利润,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存的有利条件,目前的企业现状,是没有不被压榨的员工;生物界的法则是适者生存,狠一点提炼的是更优质的人才;目前的80后,尤其是85后出生的员工工作态度成问题,需要借此机会好好锻造;当企业面临生存问题,不狠一点就等着倒闭;对自己和员工狠一点,是做大事的企业管理者所具有的气魄;严格管理必要,否则员工更是要放纵了;主张依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策略的占比38,理由是不同的人才(人才个性、人才能力、工作态度、职位重要性等)、不同的企业及发展阶段(行业性质、企业规模、发展阶段等)要求不一样;不同的管理者性格、不同的企业文化选择不一样;关键是尺度和操作方式,总的前提是要让员工感受到温暖、公正,具体办法不限;可以两手抓,不矛盾,制度从严福利从柔、品德为先过程灵活;育人用人有其根本的原则,万变不离其宗,何况现在的金融危机也许是被误的认知。关于最后这一点,回帖者转载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说有个男人经常在路边卖热狗。他不识字,读不了报纸;因为听力有些问题,也从不听广播;由于眼睛弱视,电视节目也与他无缘。但他对他的热狗生意充满了激情。他非常聪明,想出了很多诱人的促销活动来增加销量,销售额直线上升,订购的原材料也越来越多。由于业务需要,他不断地招聘新员工来为更多的顾客服务。后来,他还拓展了外卖业务,购置了先进的烤箱。正当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他的儿子大学毕业了,回家帮父亲打理生意。接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有一天,儿子问他“爸爸,你知道吗,经济危机要来了“父亲说“不知道,什么是经济危机,你可以给我讲讲。“儿子严肃地说道“简单地讲,就是全球的经济会越来越糟糕。国内也会非常萧条,爸爸,我们应该为即将到来的危机做些准备啊。“男人认为儿子上过大学,又能读报,见识一定很广,儿子的忠告一定不可掉以轻心。第二天,男人削减了原材料的订单,撤掉了产品的广告招牌,取消了所有促销活动,而且,他不再那么充满激情地售货了。另外,他还解雇了大批员工。很快,光顾热狗店的人越来越少,他的销售额和利润都急速下滑。男人对儿子说“儿子,还是你说得对。我们已经处于经济萧条之中了,你提前告诉我的这个信息真是太及时了。“所以,也许人们对经济危机的渲染和恐惧要远远大过经济危机本身。对此故事,我们多半一笑而过,或者我们确实要必要重新思考对于金融危机的认识。在此,本文暂不发表评论,但是关于企业管理,到底是该狠一点还是温柔一点,更具体一点说,包括到底要不要裁员,除了上述归纳,接下来我们就三类观点分别摘录一则如下古苏树我个人认为,1、“狠“与“温柔“代表不同的管理风格,是企业管理层的团队个性,与企业文化有关,与外界环境无关。就说人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我认为原来是什么样,现在应该还是怎么样。只是因环境变化,企业面临的压力增加。就如一个人,心情好时表现得和蔼亲切,心情不好时表现得烦躁易怒,企业也是如此。在目前严峻形势下,成熟的企业要思考如何化解压力,传递压力,而不是将喜怒哀乐不分场合发泄,否则,会降低员工忠诚度和工作效率,得不偿失。2、我们公司从去年四季度起销售额就下滑,年前淘汰了一批绩效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当时员工人心惶惶,在年会上老板激情地鼓励全体员工坚定迎接挑战,还好员工信心没受太大影响。3、作为HR负责人,我当然也明白该在哪些方面收紧,哪些方面保持。总之,在危难时刻,HR给员工还是应该多传递些“温柔“天街对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我建议分三种情况讨论1、企业抗风险能力强如果在此波折中,企业不受经济危机影响,效益增长,企业又有长远的发展,那么,此时企业能在以员工切身利益的薪资、福利、培养等方面激励员工,会有双赢的局面。2、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如果企业几乎在波折中被危机吞噬,减薪、压缩人员是企业自我调节的必然手段。此时,应该加强企业和员工的沟通,让员工能理解企业的作法,而不是任由员工抱怨和无谓猜测,能理解的就和企业同甘共苦,不能理解或有更好的发展出的,就让员工随遇而安吧。3、如果企业明明抗风险能力强,但想借此机会控制成本,压榨员工,一方面,这情况的企业估计是命不久矣;另一方面,毕竟像这样的企业还是少数,多数企业还是有良知和心存远见,就像我们相信人性善良的还是多数一样。二、我所在的企业目前受影响不大。公司09年的政策是促发展,保生存;严控成本,产品创新;员工激励,全员营销。目前公司都还很正常,只是对高管人员开始降低个别福利津贴。三、目前主要是把集团的政策严格地细化执行下去,定期反馈意见,并对可调整方面适时调整。现在国家政策出台较为频繁,如扶持企业,鼓励消费,拉动内需等,如何化政策为力量,让国家政策成为企业生存和背后发展的推手,可以每季度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广开言路,让员工和企业一起共度难关。罗章兴上面有位同仁将企业按抗风险的能力分类,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建议采取不同的策略。但无疑,这很多时候往往是一厢情愿。资本总是追逐利润就算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再强,在目前这种经营环境下,企业未必会采取温柔的政策。所以,我觉得到底是狠一点还是温柔一点,本质上取决于企业高层测算出来的结果公司未来业务的利润增长,跟人工成本及市场费用支出相比,是负数还是正数,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还是相反。毕竟,这是一门生意最终,我们发现,参与讨论的大众多数还是善良和温和的,至少参与讨论的HR管理者有着这样的特质。当然,真理往往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我们还是无法忽视这个群体导向,并且,它正好又和本文在原因分析之际主导的和谐原则不谋而合。正是这个趋向性的选择,让这个讨论具有了价值。哪怕大家的讨论,最终并没有结果,但肯定还是有某种趋同性或者是大多数的观点,跟着这样的风向标走,也是发展的方式之一。社会发展就有这样的一种路径。据此,这个讨论就有了价值,一种涓涓细流汇聚而成的价值。这就是本次讨论的初衷,而我们讨论的价值正是给予这样一个导向。也基于此,我们承认,当面临这样的危机,这一次“狠一点还是温柔一点“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明白,企业管理中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也许以前我们还不是很明白,企业到底应该怎样长远生存和发展,所以一时几乎手足无措,以及不少企业跟风一样裁员减薪,遭瘟疫一样倒闭停产。也因此,怎么裁员的讨论似乎为时晚矣,甚至是救火队长的功用也消失殆尽。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正是通过这个舆论选择的导向,发现了这样一个深层的支点,那就是这样一个企业管理理念没有利润是万万不能的,但是利润不是万能的;企业管理的终极目标,并不是利润本身,尽管我们还不确定什么才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就现阶段而言,我们希望无论是已经熬过危机的企业,还是依然在危急中挣扎的企业,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温柔一点对待员工,多花一点心思设计管理手段,不要图一时痛快一裁了事。而作为一个HR,即便你并不打算在这家企业长久干下去,也不要完全不把自己的职业操守当回事。注意你的立场和方式,记得让员工感受到那丝丝温暖和公正诚然,企业没有利润无法生存,但是企业生存的目的并不真正是追逐利润。利润需要最大化,但是利润最大化可以只是一个梦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沿途需要顾及更多,在企业满足生存和发展之外,还有员工的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整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当然,这个观点其实存在这样的一个假设前提,就是企业管理者追求的是一个生命力长远的企业,而不单单是以自己的寿命为尺度衡量企业的长短。可悲的是,“百年基业“的口号很多企业管理者都会喊,但实际实践的不多,更何况那些根本就不以此为初衷的企业呢所以,这个前提的存在是很脆弱的,建立在这个摇摇欲坠的根基上,本文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