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校区新建教学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背景与概况11项目名称北校区新建教学设施项目12项目法人单位概况项目单位名称注册地址单位性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举办单位13项目提出的背景2003年2月23日,以第一的身份进入了北京市首批重点建设的现代化标志性学校行列。学校的“标志校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仅在南校区建设,建成后南北校区总建筑面积为67000M2,学校南校区的办学条件得到一定改善。但仍未完全满足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性学校的建设标准。北校区现有建筑面积仅为14911M2(其中有危房约4000M2),远不能满足将北校区建成中高职并举、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共同发展,办学水平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的发展定位及规划要求。为了满足学校的发展,作为现代化标志性学校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二期工程北校区建设改造工作,已经成为整个现代化标志性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现北校区改扩建工程已取得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准,详见关于批准北校区新建教学设施项目意见书的函(京发改20061127号)。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规划意见书(2004规意字0746号);2、“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3、北京市工程咨询公司北校区新建教学设施项目建议书;4、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批准北校区新建教学设施项目意见书的函(京发改20061127号);5、北京市教委关于印发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性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标准的通知(京教职成200129号);6、提供的有关资料;7、相关法规及行业标准。15项目拟建地点16项目建设规模拟新建教学设施及附属建筑面积共计30637M2。17项目建设总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95865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75957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28067万元,预备费71011万元。18项目建设周期项目计划于年月开工,年月竣工。第二节项目的基本建设方案项目的基本建设方案是通过拆除校区内危房、保留仍能使用的部分原有建筑及新增建筑来满足学校的功能需求。其中1、拟拆除危房项目拟拆除危房2学生宿舍、电教楼、食堂和锅炉房共计3741M2。2、拟保留原有建筑保留1学生宿舍、图书实验楼及教学楼共计11170M2。3、拟新建建筑包括综合教学楼、实训基地等,建筑面积总计30637M2,其中综合教学楼地上五层,功能包括教室、会议室、接待室、办公室、400人学术报告厅及计算机教室等。建筑面积为10295M2。实训基地地上三层,主要包含商务实训、汽车展示、汽车商务、轨道交通实训、汽车维修,以及钣金等培训实习等功能。夹层设置办公室。建筑面积为10025M2。学生食堂地上三层,为厨房、餐厅,设有回民售饭窗口和单间。建筑面积为3646M2。学生宿舍宿舍为六人间,内设卫生间;首层设洗衣房。建筑面积为6170M2。锅炉房及给排水用房地上锅炉房251M2,地下给排水用房250M2,共计501M2。综上,项目建设完成后学校总规模约为41807M2。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表131表13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据总用地面积M250150建设用地面积M241100代征城市道路面积M229351其中代征绿地面积M261152总建筑面积M2306373建筑物占地面积M285984建筑密度2095容积率0756绿化面积M2143857绿地率358车位数量辆249控制高度M18建设投资万元95865010其中单方造价元/M2312906第四节结论与建议41结论1、本项目的建设是贯彻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交通职业教育改革相关政策的重要举措,对解决学校现有问题、加快现代化标志性学校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其建设是必要的。2、本项目建设将有利于学校的自身发展和规划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北京乃至全国交通行业的发展,项目社会效益显著,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项目建设方案是可行的。3、项目在原北校区内进行建设。市政配套齐全,具有较好的建设条件。4、项目建设规模合理并符合相关规定。5、项目建设投资958650万元,综合单价312906元/平方米。拟全部申请市财政资金958650万元。42建议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推进交通职业教育改革相关政策,有利于解决北京交通(尤其轨道交通)人才短缺问题。建议建设方加紧办理相关建设手续,争取项目按期完成。第二章发展与需求分析第一节交通业发展概况11国内及首都交通业发展概况111国内交通发展概况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交通事业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1世纪的头二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交通行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时期,交通部提出交通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0年,使公路水路交通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公路里程达到30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近85万公里;全国铁路客货运输量达到270亿人和210亿吨;港口总通过能力达到50亿吨左右,集装箱码头总通过能力达2亿TEU。112首都交通基本情况首都交通是一个拥有近60万从业人员的行业,行业覆盖公路及高速路建设和管理、城市客货运输、智能交通运输、轨道交通、汽车维修与服务。截至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300万辆。据北京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预计到2010年,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350万辆;基本实现汽车维修业供需动态平衡,供需比例达到141,预计每千辆车维修网点配备率为28,其中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达到300余家,形成市场占有率约6070,其中大部分是经济效益好、社会知名度高的汽车维修企业集团;到2010年,地铁4号线、5号线、10号线一期、奥运支线、首都机场轨道交通线全面建成投入运营,同时力争建成地铁9号线、10号线二期和亦庄轻轨线,运营总里程力争达到270公里以上;公共电、汽车运营车辆达到1921万辆,出租汽车666万辆,市域公路累计达到16000公里。12首都交通业职业教育现状121职业教育发展概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在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型人才。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2005年11月7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会议同时提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满足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要,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实行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122北京交通职业教育现状交通行业是首都十大快速发展的行业之一,随着经济的腾飞,高新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新的职业岗位不断出现,许多职业岗位趋向复合,对人才培养机制和培训能力提出挑战。未来交通行业对人才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人才需求呈现大容量、多样性和高素质的特征。北京的交通职业教育承担着为交通行业输送各类人才的使命,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和规划发展目标要求首都交通职业教育必须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以便更好地为交通行业的发展服务。自1998年以来从转变传统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入手,在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的领导下,通过校企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等途径、引进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和先进的技术培训手段,转变传统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并实现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目标。鉴于交通行业在首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2003年2月23日,以第一的身份进入了北京市首批重点建设的现代化标志性学校行列。第二节发展与规划21现状211概况是一所国家级重点学校、北京市政府确定的首批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标志学校,是教育部等中央六部委确定的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学校,承担着为首都交通事业培养中高级应用型管理技术人才的任务。学校占地面积200亩,现有建筑面积67万M2,现已形成南、北、东三个校区的办学格局。南校区位于首都南郊卫星城黄村,北校区位于首都高科技和高等教育密集区海淀西三旗,东校区位于东城区潘家坡。学校还拥有海淀永丰6号院和永外沙子口76号两个成人教育培训教学区。北京市汽车维修类实训中心就建在该校。212学校近年工作成绩学校在十五期间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首都要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及新北京、新奥运带给首都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要求,在市交通委的大力支持下,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办学经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取得了突破进展。自2000年以来,学校实现了工作的两大跨越、一次飞跃,即由原来北京市一所普通的中等职业学校,一跃成为北京市骨干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学校;北京市政府认定的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标志性学校。2002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表彰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4年学校被交通部表彰为全国交通职业教育先进学校。213招生与就业前景展望开设有9个专业18个专门化,形成了覆盖交通行业的专业群。同时,随着企业国际合作的深入和新兴技术的运用,企业对人才的层次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学校与其他高校合作开办高职班与函授站,开展本科层次的成人教育。办学结构日益合理,使得学校招生人数不断扩大,自2000年起学校招生数量连续五年在全市中职学校招生中位列全市之首。从1999年2003年学校每年净招生人数700人左右。2004年学校全日制中专生招生人数为1721人,2005年招生人数为1819人。目前,学校在校人数达到6453人,是1999年底在校生人数的33倍。十五期间,学校在交通委员会的支持下,根据行业发展规划增加了汽车维修工等15个涉及交通行业的培训项目在职业技能培训上实现由初级、中级、高级到技师的递次培训机构。学校面向交通行业资质性成人培训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01年达到12万人次,2002年达到19万人次,2003年达到135万人次,2005年学校承担的面向交通行业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3万余人,考核32万人。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为他们成材创造条件,毕业生的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目前,学校毕业生规模已由1998年的170人增至2005年的1418人,学校毕业生数占首都交通行业需求人数的10左右,毕业分配率连续六年均达到96以上,部分专业毕业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由于北京市交通行业迅猛发展,北京市职业人才需求仍在不断增长,因此预计未来仍将保持良好的招生与就业形势。22“十一五”规划为解决学校所面临具体问题,给学校未来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制定了“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确定了下一阶段学校建设发展指导思想、目标。221学校的发展指导思想学校的建设以科学发展观和人才强国战略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北京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从转变传统职业教育办学观念入手,依靠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满足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通过与国际知名的职业教育院校合作办学,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为交通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培训服务;建成政府、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共同发展的,体现首都职业教育特色的综合性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22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学校总发展目标实现首都交通职业教育现代化。到2010年建成与首都经济和“新北京交通体系”相适应的,中高职并举、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立足交通行业发展、服务首都经济建设,兼顾国内国际教育交流与培训市场,办学水平达到国内一流,与国际先进职业教育接轨的首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发展的具体目标是1、形成适应交通行业发展的,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理念。“十一五”期间,按照北京市现代化标志学校建设标准,加大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按照适度超前、相对集中的原则,对学校布局和功能进行调整,形成南“工”北“管”的办学格局。南校区以汽车工程类中高职教育、涉外教育、远程教育、成人学历教育、交通行业新技术及高级技术技能培训为主;北校区以经济管理类中高职教育、交通行业经济及管理知识培训、全市汽车类技能考核鉴定为主;东校区以中高职学历教育,交通行业管理类成人培训为主。2、“十一五”期间,实现学校层次的调整。学校在20062008年,形成以全日制中专学历教育、成人学历教育、短期管理、技术培训等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同时在汽车运用工程、物流管理等专业开设高职班,2008年完成高职学院的申报;20092010年,形成以全日制及业余成人高职学历教育、中职学历教育,交通行业从业人员资质性培训,职业技术及管理培训、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到2010年,依靠校校、校企合作办学,搭建起远程教育平台,学校在合作企业、兄弟省市合作学校建立远程教育学习服务中心,形成远程中高职学历教育,交通行业应用型管理、新技术短期培训体系,2010年前要建成北京市交通职业教育网校。3、搭建适应交通产业发展和“新北京交通体系”的专业结构体系。按照交通产业发展和“新北京交通体系”要求,“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形成五大专业体系汽车工程类专业体系、交通管理工程类专业体系、交通经济类专业体系、信息工程类专业、新建公路工程类专业体系。4、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研体系。“十一五”期间,形成由政府搭台,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以交通行业应用型技术及管理为研究目标的汽车应用技术推广中心、交通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中心、交通行业法律法规咨询中心。到2010年,完成“三个中心”的搭建工作。5、依法治校,建立起先进的现代科学管理体系。“十一五”期间,将在学校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形成与市场经济要求相匹配的、完整的、科学管理体系和学校管理流程。6、形成结构合理的教职工队伍。合理调整专任教师、教辅人员与管理人员、工勤人员比例,建立起一支精简、高效的教职工队伍。按照北京市现代化标志学校建设标准要求,“十一五”期间师生比例维持在120左右。7、建立起完善的实训体系。“十一五”期间,要继续完善和提高“十五”期间建设的汽车维修和物流管理两个实训基地的功能和标准,使之达到国家级重点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求。根据专业设置需要和行业发展需求,新建客运管理与运营、智能化运输(交通运输管理)、保险理赔、汽车配件营销与管理(市场营销)、道路与桥梁建设、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等专业实验室建设工作;完善汽车商务、计算机应用及网络、道路与桥梁、轨道交通、客运管理与运营等专业的实训条件,逐步达到市级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同时,建立起良好的实验、实训运行管理机制。8、按照现代化标志学校建设标准,完善教育教学硬件设施。20062008年,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在北校区,将按照标志校一期工程南校区建设模式,建设交通经济及管理实训中心和面向全市汽车维修技术技能考核鉴定基地,建设综合性教学中心、学生宿舍及教学配套设施等。北校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可满足2800名全日制在校生,15万人次/年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规模;满足1600名学生住宿。23学校所面临的问题231学校北校区基础设施条件不能满足其发展定位及学校规划要求首先,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北校区将建成中高职并举、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共同发展,办学水平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交通类综合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在校生规模要达到2800人;实现15万人次/年的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规模;并满足1600名学生住宿。学校现有设施不能满足学校规划需求。其次,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到2020年将达到570KM,轨道交通迅猛发展,将逐步显现轨道交通行业专业人才的匮乏。北京交通学校作为北京交通委直属的职业学校,肩负着北京轨道交通行业人才的培养与培训的重任。2006年11月,学校与香港地铁公司、京港地铁公司三方从促进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发展角度出发,明确了培养轨道交通人才的发展规划,三方将合作建立轨道交通培训中心,学校为提高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培训的质量专门设立了轨道交通专业教研室。大量轨道交通人才需求给交通学校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逐步显现了交通学校相关教学设施的短缺。最后,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印发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性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标准的通知(京教职成200129号),现代化标志性学校建筑面积要达到7万M2左右。学校南北两校区的现有总建筑面积之和也不能满足现代化标志性中等职业学校基本标准。综上,因此从学校现有基础设施条件看,既无法满足现代化标志性学校的建设标准,更不能确保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进行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将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发展目标的实现。232标志校建设二期工程应加快启动现代化标志校一期工程建设已完工,工程质量和进度得到交通部、教育部、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赞扬,标志校一期工程在其建设过程中就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产生出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从全市现代化标志性学校建设看,10所市政府批准建设的现代化标志性学校中有9所学校己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作为市政府批准的第一个允许建设的现代化标志性学校,建设速度落后于其他9所学校,成为全市唯一的尚未完成建设任务的学校。另一方面,学校现有的设施已不能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教学设施的短缺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发展因此,为解决学校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着眼于学校未来的发展前景,项目应加快启动。第三节建设需求分析依据经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批准的“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及学校历届学生规模测算,至2010年成人中高等学历在校生规模按2800名学生考虑为宜。其交通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教育网络和人力资源管理库,行业培训及鉴定达到15万左右人次/年。依据1987年03月05日实施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试行)(以下简称中等定额),校舍建筑面积生均综合指标合计为2182平方米/人。因此,本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应为2800218261096平方米。但本期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学校实际需求状况考虑,结合保留建筑的功能,分析具体专业设置和学生使用情况的特殊性来测算。本期主要建设综合教学楼、实训基地、学生食堂、宿舍等功能建筑,其它功能如体育馆等留待后期建设。本期各项单体建筑的规模需求如下一、各建筑单体规模需求1、综合教学楼考虑职业学校的特点,按照临近毕业的学生在外实习的情况以及现有教学楼规模,综合教学楼的新建规模按2300名学生全日制在校生课堂教学的需要计算,依据中等定额中教室生均指标为339平方米/人,共需约7800平方米,主要包括普通教室39间50人教室,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室等内容;另考虑400人报告厅需要约700平方米建筑面积;考虑教师办公、行政办公、会议室、休息室、谈话室以及从业人员培训教室共需要约1600平方米,因此需求面积约共需10100平方米。2、实训基地考虑校内各专业的实际需求,估算约1600名学生使用较合理,依据中等定额中实习工厂附属用房生均指标为65平方米/人计算,需要10400平方米。考虑部分实习生在外实习的情况,可适当减少400平方米,此部分需要约10000平方米。3、学生食堂考虑约2300名在校生用餐的要求,依据中等定额中教工食堂生均指标为025平方米/人,学生食堂生均指标为122平方米/人,共需要2300(025122)3380平方米,考虑适当增加招待用餐所需灶台、单间等功能设置,共需要约3600平方米。4、学生宿舍按照招生生源偏重“三农”的特点,学生住宿按1600余人考虑,考虑原有建筑面积解决部分学生住宿后,尚需要新增1240人,依据中等定额中学生宿舍生均指标为5平方米/人计算,共需约6200平方米,主要包括6人间,洗衣房等内容。5、配套设备用房按照新建总建筑面积的配套设备用房计算,给排水用房需要约250平方米,锅炉房需要约250平方米,变配电室需要约200平方米。因此,配套设备用房共需要约700平方米。综上所述,本期新建建筑总规模应为30600平方米。第三章建设场地第一节场地现状11场地位置具体位置见图311。图311项目位置示意图12用地面积根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提出的规划意见(2004规意字0746号),项目建设总用地面积50150M2,其中建设用地面积41100M2,代征地面积9050M2。13建设场地现状建设场地内现有建筑面积为14911M2。其中,拟拆除危房3741M2,包括2学生宿舍、电教楼、食堂、锅炉房;保留建筑面积11170M2,包括1学生宿舍、图书实验楼、教学楼。具体见图312图317。图312现场照片(一)图313现场照片(二)图314现场照片(三)图315现场照片(四)图316现场照片(五)图317现场照片(六)第二节建设条件21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本项目地势平缓。所在区域属于华北平原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全年主导风为东北风。平均年降水量600毫米,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22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北校区原有建筑相关资料,北校区用地表层为新近回填的亚粘土层,厚约1526米,底部有10CM厚的黑色有机质软泥。于标高44424311M以下为第四纪沉积的重亚砂土、轻亚粘土层,局部见有中、重亚粘土层透镜体,往下为重亚砂土层,局部见有中亚粘土层和粉砂层夹层,再往下为中亚粘土层和中亚粘土层夹层,粉砂层。工程地质情况可以满足一般工业、民用建设工程需要。23周边建筑与环境条件项目东侧为备用高压供电走廊带;南侧为东升乡菜地;西侧为学校住宅、悦秀路及雪梨澳乡别墅区;北侧为西三旗北街(原运输公司技校)。24城市规划条件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对本项目建设场地的建筑设计、环境、绿化、交通等主要要求如下1、建筑控制规模61650平方米2、建筑控制高度18米3、建筑控制层数6层4、建筑退让距离退让规划用地边界线距离东、西、南侧应满足交通、消防及日照等要求。退让规划道路红线距离北侧满足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城市道路两侧和交叉路口周围新建、改建建筑工程的若干规定5、容积率156、绿地率357、停车泊位根据需要考虑8、主要出入口方位北侧25交通条件西500米为京昌高速公路,北侧为西三旗北街,向南300米为西小口公路,交通较为便捷。26市政配套条件261给水项目给水现由学校西面的悦秀路市政给水管网(DN200毫米)接入,能够满足项目建成后的使用。262排水污水经处理后从校内现有污水管网排入校园西面悦秀路下的污水市政管网(DN500毫米)。该项目小区内地面坡度按自然集散设计,小雨量时渗入地表,大雨量时排入校园西面悦秀路下的雨水市政管网(DN800毫米)。263供电学校现有一台315KVA的变压器。根据该项目拟建规模及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新建教学设施建成后需进行增容,拟新增两台变压器,容量各为1600KVA,拟由安宁庄变电站经悦秀路引人。安宁庄变电站容量能够满足项目用电需求。264网络通讯周边电信局程控电话容量能够解决建成后的使用,网络为民用ESL。265燃气燃气在校园北面西三旗北街有中压管线可供项目选用。学校现有燃煤锅炉1台,额定蒸发量28吨/小时,拟将其改造为燃气锅炉,以满足项目用热需要。第三节场地评价本项目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市政配套,如水、电、电信、燃气和道路交通等城市公共配套设施条件,均可满足建设要求。建设场地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条件,有利于北校区的发展,项目建设完成后能满足“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总体要求。总之,本项目建设场地作为北校区的建设场地是相对最优的选择,是可行的。第四章建设方案第一节设计指导思想、原则及依据11设计指导思想本项目将建成与首都经济和新北京交通体系相适应的,中高职并举的职业技术学院。它将是一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兼顾国内、国际教育交流与培训,办学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并与国际先进职业教育接轨的现代化的首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本项目的设计将兼顾可实施性与前瞻性,即在考虑新建的同时要预留一定的发展余地。12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从建筑布局、环境到学习的全过程均以方便教与学为核心,给学生及教职工以方便、快捷、舒适、愉快的身心体验和学习环境,全方位实现以人为本。2、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总体布局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为远期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并根据的具体需要合理设置各部分功能房间,保证现状与未来使用需求。3、节能环保措施的采用建筑设计强调自然通风采光,地面雨水收集系统的设置,体现现代建筑节能环保的设计原则,满足使用同时资源集约。13设计依据本工程设计依据如下1、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规划意见书”(2004规意字0746号);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批准等3所学校为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性职业学校的通知”(京教职成20021号);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市交通局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的复函”(京教计2001011号);4、提供的有关资料;5、北校区新建教学设施工程建筑设计方案招标文件;6、北校区新建教学设施工程设计招标评审意见;7、现行国家和北京市的规程、规范、标准、规定。第二节规划与建筑设计本项目进行了设计招标工作,有三家国内设计单位提交了设计方案,分别为1号方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2号方案中机十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3号方案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公司经专家委员会的评选确定了1号方案为中标方案。21方案介绍2111号方案(见附件)采用分散式布局,整个建筑群为35层建筑,用地分为管理区、教学区、生活区三部分,由北向南依次为实训基地、综合教学楼、学生食堂、学生宿舍;三区用绿化及道路进行分隔。代征绿地内结合绿化组织以汽车为主题的博览园,场地东南角布置了学生宿舍,西南角布置了田径跑道和足球场地,运动部分既与生活区联系便捷,又与综合教学楼适当相隔,做到互不干扰。2122号方案(见附件)采用开放式的庭院布置,以街坊式空间分散布局。实训基地中段布置一条宽敞的通道,由此向南形成一条轴线,各单体建筑和庭院分列两侧。整体用地由北至南为管理区、教学区、生活区三部分。综合教学楼与保留教学楼贴建,行政办公楼与学术报告厅结合布置,运动场地布置在场地西南部。各建筑单体呈U型或回型,每个单体设计为围合庭院式建筑。2123号方案(见附件)采用开放式布局总平面,一条由校门广场、教学区花园、生活区花园组成的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将分散的学校空间组合为一个整体。整体用地由北至南为管理区、教学区、生活区三部分。机动车道路设计为大部分以单行线为主并形成环路。其中教学区内院,宿舍内部设计为人车分流。学生宿舍布置在远离高压线区的用地西南角,运动场地布置在场地东南角。22方案比较2211号方案(见附件)1、优点基本满足规划设计指标及设计要求,并尽可能多的保留了原有建筑,节省了投资。总体布局合理、清晰,景观绿化与建筑结合较好,校园整体环境较舒适、美观。交通组织顺畅、出入口设置合理,管理方便。建筑单体功能布局安排得当,空间设计丰富,具有一定的创意;综合教学楼与报告厅结合恰当,教室分区安排较合理。2、缺点宿舍楼及综合教学楼的东西向缺少遮阳设计;无障碍设计未贯穿所有功能的建筑物设计;2222号方案(见附件)1、优点建筑形式鲜明、有特点;总平面各入口布置恰当,流线组织流畅;以主入口为起点的景观轴设计较具新意,建筑环境布置较好。2、缺点新建部分与预留发展部分结合不好,新建建筑布置过密;现有建筑利用不足,拆除后新建使得投资增加;景观轴线两侧的建筑形象较零乱,缺乏一定的序列;学生宿舍高度超过规划限高;综合教学楼与运动场距离较近,存在干扰;综合教学楼内的教室采光设计不好。2233号方案(见附件)1、优点总平面功能分区明确,各单体位置恰当;新建与预留发展内容考虑周全;校区整体环境较好。2、缺点整体建筑形式不够鲜明,建筑布局过满,庭院与单体建筑关系不尽合理;交通组织不够合理,不够通达;食堂距离行政楼及学生宿舍过近,互相干扰太大,且后勤运输不够便捷。23拟选方案评价综上所述三个方案,各有特色。经专家评议后认为1号方案满足规划要求,总图规划合理并预留了发展空间,建筑单体布局合理,设计新颖、独特,功能安排恰当,整体形象较具现代感。2号方案满足规划要求,但对现有建筑利用不足,部分单体布局不够合理。3号方案大部分设计满足规划要求,各单体建筑功能布局合理。但总体布局过满,对现有建筑利用不足,建筑与环境关系处理欠佳。中标方案为1号方案,内容及评价如下23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42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总用地面积50150建设用地面积41100代征道路面积2935其中代征绿地面积6115道路广场面积18117绿地面积14385新建总建筑面积30637建筑基地面积8598建筑控制高度18米建筑层数5层建筑密度209容积率075绿地率35机动车停车位24辆表422拟拆除危房一览表序号建筑名称建筑面积()层数启用时间12号学生宿舍138931988年2电教楼85521985年3食堂105211992年4锅炉房44521994年5总计3741表423新建建筑一览表表424保留建筑一览表各单体名称地上面积()综合教学楼10295实训基地10025学生食堂3646学生宿舍6170锅炉房501校区围墙、大门总计30637序号建筑名称建筑面积()层数启用时间1图书实验楼540041999年2教学楼343041992年31号学生宿舍234041992年4共计11170232总平面布局1、功能分区北校区地块内地势平坦,遵循合理分区的模式,由北向南划分为管理区、教学区、生活区三部分。实训基地位于地块西北角,沿主要街道布置交通便利,内外兼顾。综合教学楼为北校区内标志性建筑,位于园区中部,透过校园主入口的绿化礼仪广场,展示出现代化的新学校风貌。学生食堂及宿舍位于校园南部,优化的流线布置,充分体现了合理化的分区。2、主要出入口和交通组织校区内共设置三个出入口东北侧出入口与前广场相结合为校区的重要礼仪型出入口;西北侧为学校对外开放的实训基地,设置独立出入口广场及停车场,满足实训基地特殊独立的使用要求;南侧预留校园辅助出入口。校园内道路体系严整有序,同时做到人车分流。3、校区环境及绿化设计基地北侧道路可直视校区主入口,绿化广场与综合教学楼相互掩映,利用特色树种营造氛围,增强校园环境的整体纵深感,较具气魄,突出了学校的整体形象。整体校园绿化点、线、面结合,校园各个部分隔幽静的绿化庭院彼此相望,可命名为各汽车主题园林,增强学校凝聚力,同时保持校园各建筑间的合理间距。校园东侧城市代征绿地将成为北京交通学校北校区绿化设计一大亮点,将极具现代气息的绿化园林与汽车文化相结合形成特色汽车博览园。园内地形变化起伏、广场园林交错、植物树种相互搭配,亲切可人,生动自然。233主要建筑单体设计1、综合教学楼总体能够容纳2300名学生上课学习,共设置了50人教室约39间。首层设置了部分展示、陈列的功能和部分50人普通教室、接待室和变配电室;二层主要设置50人普通教室、成人培训室、办公室;三、四层为50人普通教室及400人学术报告厅,报告厅可满足学术交流、知识讲座、教师培训、成人培训、学生社团活动等功能需求并设接待室、演播室、控制室等配套房间;五层主要设置计算机教室和办公室。大部分教室采用单面走廊设计,部分连廊不仅将不同教室区域便捷联系,而且围合形成了绿色外庭院,景观、视线良好,建筑空间较丰富。2、实训基地主要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职业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满足汽车商务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整形与涂装专业、技能鉴定等专业的能力和行业培训,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主要包含轨道交通、汽车商务、汽车维修、钣金等功能。首层为商务实训、汽车展示,二、三层主要设置汽车维修教室及轨道交通培训,夹层设置办公室。3、学生食堂可满足2300人同时就餐。首层设置教师餐厅及厨房、备餐等,二层、三层设置学生食堂及部分厨房(内设一部食梯),并设置了回民售饭窗口和单间。4、学生宿舍学生宿舍建筑面积约24平方米/间,每间能够容纳6人,内设卫生间,并设电表、水表分户计量。首层设洗衣房,并加设水电表单独计量。234形象设计建筑立面造型采用穿插肌理与水平向变化丰富的金属百页赋予建筑现代、简洁的形象,同时为未来合作办学及校园发展预留条件。235剖面设计表425剖面设计单体名称层数室内外高差各层层高女儿墙高度建筑总高(主体部分)综合教学楼五层03米33米12米177米实训基地三层O3米45米(首层高66米)12米168米学生食堂三层03米42米12米126米学生宿舍六层03米3米12米165米236无障碍设计在校区内实施无障碍设计。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建筑入口处设12米宽,坡度为112的无障碍坡道。237装修标准内外装修标准(主要单体)见表426。表426内外装修标准名称外墙面楼地面做法踢脚/墙裙内墙面顶棚综合教学楼面砖局部石材,局部玻璃幕墙大部分地砖局部花岗岩(如门厅、大堂)踢脚为瓷砖涂料,局部石材涂料,局部矿棉或岩棉吸音板实训基地面砖玻化砖、自流平地面局部墙裙为1500高陶瓷砖墙面涂料涂料,局部矿棉或岩棉吸音板学生食堂面砖防滑地砖局部墙裙为1500高陶瓷砖墙面涂料涂料学生宿舍面砖、涂料地砖踢脚为瓷砖,涂料涂料锅炉房涂料水泥楼面水泥踢脚涂料涂料238竖向交通设计综合教学楼竖向交通以楼梯为主,设楼梯四部,分布于建筑主入口及次入口处,均为封闭楼梯。实训基地竖向交通以楼梯为主,设封闭楼梯、开敞楼梯、电梯各两部(电梯一部为客梯,一部为载物梯),分布于建筑东西两侧。学生食堂竖向交通以楼梯为主,设楼梯两部,分布于建筑内部和东北角,其中一部为开敞楼梯。学生宿舍竖向交通以楼梯为主,设楼梯两部,分布于建筑北侧和东侧,为封闭楼梯。楼梯等交通空间设置均根据各栋建筑具体使用人数分别考虑,梯跑宽度均满足使用和疏散要求339主要单体建筑面积表表427综合教学楼主要建筑功能面积分配表名称数量(间)建筑面积()所在楼层50人教室392300一至四层50人会议室2120二层展厅1800二至三层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室10840五层报告厅1600三至四层办公室800二至五层会议室2160一层表428实训场所主要建筑功能面积分配表429生活区主要建筑功能面积分配表区域建筑面积()功能轨道交通2000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职业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汽车商务2000满足汽车商务专业学生实训教学,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满足行业培训的要求汽车维修3000满足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行业培训、技能鉴定的要求钣金1300增强整形与涂装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行业培训第三节结构设计31场地情况本项目位于海淀区清河镇西三旗村东的原学校北校区内。该区域地形基本平坦,地面标高为46614694M。32抗震设防及风压、雪压值依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按8度考虑。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本地区设计基准期50年的基本风压为045KN/M2,基本雪压为030KN/M2。项目所在地区标准冻土深度为08M。33结构方案331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4、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10、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2003年版)。332结构特征1、综合教学楼新建,地上5层,层高33M;2、实训基地新建,地上3层(首二层之间有一夹层),首层层高66M,二层以上层高45M;3、食堂新建,地上3层,层高42M;4、学生宿舍新建,地上5层,层高30M;5、锅炉房新建,地上1层,层高60米;地下1层。333结构型式1、基础采用独立柱基加墙下条基。2、上部结构综合教学楼、实训基地及学生宿舍拟采用钢筋砼框架一抗震墙结构,抗震墙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食堂拟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第四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41编制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2编制范围本工程给排水专业编制范围包括给水系统、中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消防系统。43水源水源现由学校西面的悦秀路市政给水管网引入一根DN200的给水管,供水压力为018MPA。最大日用水量约为443M3。见表441见表441用水量表名称名称数量(间)建筑面积(平方米)学生宿舍宿舍24平方米/间学生餐厅21800教工餐厅1300厨房1300学生食堂单间15平方米/间建筑名称用水定额(升,D人)数量(人)最高用水量(立方米/D)使用时间(H)时变化系数最大时用水量(立方米/H)综合教学楼402300928121380实训场所4016006481296学生宿舍100200020024252085学生食堂202300461215575未预见用水量4022410168合计4422516844生活给水系统1、生活给水系统采用分区给水,校区建筑四层以下采用市政给水直接供给,四层以上(含四层)给水采用集中加压的方式供水,在锅炉房地下设置生活水泵房。泵房内设置生活储水箱,有效容积100立方米。并设置变频恒压供水装置。2、在各单体建筑室外生活供水总管上设室外水表井进行计量,并在每栋建筑入口处设置水表计量。3、普通绿地、操场洒浇用水普通绿地可采用微灌及滴灌系统,操场草皮要求采用自动升降喷灌器喷灌系统。洒浇水源为中水,并设置水表计量。洒水喷头保护半径为15至20米,分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喷洒时通过电磁阀进行自动切换。45生活热水系统方案1学生宿舍屋顶设置一台集中式太阳能加热系统,利用太阳能这一最清洁的能源,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集热系统采用强制循环、直接加热方式,辅助热源为电加热,应充分利用低谷电。设计日用水量约50M3/D,投资约80万元,同时注重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保持建筑统一和谐的外观。方案2学生宿舍卫生间内设置即插既用式电热水器,并设置水表计量。首层洗衣房单独设置水表计量。此方案投资小,使用方便,但耗费电能较大。方案3在锅炉房设置电锅炉,集中供应热水,但供热管道管线较长,热耗量高达30以上,使用时支管内滞有冷水过多,影响供热质量,计量与实用热水量差距较大。针对此项目,方案1较适用。46污、废水排水系统1、校园生活污、废水分流。2、食堂含油废水经隔油池等处理后排入校区污水排水管网。3、校区内生活污水直接排至室外,并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学校西面的悦秀路市政污水管网。47中水系统1、新建校区内各建筑洗浴废水作为中水水源。经中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用于冲厕、绿化、洗车。中水泵房位于锅炉房地下室。2、中水处理采用以物化处理为主的工艺流程。经过此工艺流程处理后的水质标准应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中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48雨水系统1、设置雨水利用系统主要利用方式为室外绿地下凹,路面和其它硬化面雨水汇入绿地渗透。在下一步的设计阶段中,若能确定室外下凹绿地的面积不小于用地内总硬化面的面积,则屋面雨水也可以排放到室外绿地入渗,加以利用,这样可降低雨水利用工程的投资。2、屋面雨水经雨水斗、悬吊管和雨水立管汇集后尽量排入室外地面,以便于雨水的渗透利用,部分排入市政雨水管,并输送至新校区南侧市政雨水沉淀池。屋面雨水的设计重现期为5年,降雨历时5分钟。49消防系统消防给水按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一次设计。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25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在锅炉房地下室内设消防泵房,室外消防水池储存全部室内外消防用水,水池有效储水量为288立方米,并设置消防取水口。1、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为临时高压系统,由消防泵房的消火栓泵加压供给。管网成环状布置。在校区内建筑物最高处设置9M3消防水箱以满足火灾前10分钟消防用水。超过五层公共建筑设置消防水泵结合器。2、建筑灭火器配置本工程按中危险等级设置,在消火栓箱、楼梯间、值班室、消防中心、电梯机房等处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各单体建筑按A类火灾,最大保护距离20米。变配电室配置推车式CO2灭火器。3、室外消火栓系统在院内设置环状管线,设地下式消火栓,室外消火栓距外墙距离不宜小于500M,距路边距离不宜大于200M。410主要设备表表442主要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或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消防储水池V300M3个1位于室外地下2生活水箱V100M3个1位于锅炉房地下室3消防水箱V9M3个1位于最高建筑屋顶4变频生活给水泵组Q55M3/H套1位于锅炉房地下室5消火栓给水泵离心式Q40L/S台2一用一备6集中式太阳能热水加热系统处理热水量30M3/D套1位于学生宿舍屋顶7中水处理设备220M3/D套1位于锅炉房地下室第五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51编制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6;2、2003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分册;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6、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52编制范围本次设计主要单体建筑分别为综合教学楼(包括学术报告厅)、实训基地、学生食堂、学生宿舍、锅炉房。总建筑面积30637平方米。暖通专业编制范围为本期范围内的采暖、空调、通风及机械排烟部分。53室内、外设计参数531室外设计参数(见表451)表451室外计算参数表海拔312M大气压力冬季10204KPA,夏季9986KPA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2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64夏李通风计算温度30夏季空气调节日平均温度286夏季空调计算日较差88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12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45冬季通风计算温度5冬季采暖计算温度9冬季主导风向西北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8M/S夏季室外平均风速19M/S最大冻土深度85CM532室内设计参数(见表452)表452室内计算参数表房间名称夏季冬季温度()相对湿度()温度()相对湿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企业环保达标检测报告模板
- 医院营养制剂定价方案(3篇)
- 全球知识快报培训课件
- 全球变暖教学课件
- 2025年检验检测人员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员试题(含答案)
- 全民反诈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圣诞节活动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城乡实体地域划分与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精简版保密协议217:针对企业内部员工保密管理的保密合同
- 景区演艺演员管理制度
- 2024年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教育局公开招聘试题含答案分析
- 亲子活动热狗活动方案
- 202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高考生物真题试卷(解析版)
-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 2024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 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 《慢性乙肝治疗策略》课件
- 施工用电合同协议书
- 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制药工程基本指南水和蒸汽系统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评估与优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