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际楼盘 安防项目投标技术部分_第1页
某国际楼盘 安防项目投标技术部分_第2页
某国际楼盘 安防项目投标技术部分_第3页
某国际楼盘 安防项目投标技术部分_第4页
某国际楼盘 安防项目投标技术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国际楼盘安防项目技术标XXX有限公司2013年X月目录第一章投标技术总说明611项目概述612需求分析713设计原则914设计依据915各个子系统分类及工程范围10151视频监控系统10152可视对讲系统10153停车场系统10154电子巡更系统1116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设计11161视频监控系统简介11162方案优势16163方案综述18164监控系统介绍19165监控中心系统建设21166方案设计25167平台软件设计29168设备选型介绍3517可视对讲系统方案设计51171数字社区系统介绍51172系统概述51173联网可视对讲系统54174设备技术参数69175布线与安装要求7818停车场管理系统方案设计87181系统概述87182项目分析需求87183设计方案遵循标准和原则88184方案设计89185车辆进出流程97186系统主要设备9919电子巡更系统方案设计107191系统的组成及主要设备107192系统主要设备技术参数107193基本工作原理108194系统主要功能109第二章施工组织设计11021项目概述110211工程简介110212施工范围110213编制依据11022项目管理目标承诺113221项目范围管理目标113222工期安排113223项目管理目标113224项目管理目标113225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目标113226项目沟通管理目标114227项目风险管理目标114228项目采购管理目标114229项目整体管理目标1142210安全文明施工目标1142211工程档案管理目标1152212售后服务目标1152213客户满意度目标承诺11523项目组织体系建立及管理班子配备115231项目组织体系划分及配置11524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资历和数量117241企业技术力量117242投入本项目主要技术人员名单11825确保文明施工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1026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保障体系10261质量管理体系10262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12263公司质量体系运行情况14264工程质量保障体系15265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2266质量控制措施2327安全保证措施和安全保障体系27271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及职责28272安全防范重点28273安全措施28274坚持安全管理六项原则29275安全管理措施30276安全保障体系31第三章技术资料及说明3231投标项目的质量认证证书复印件32311投标人ISO体系认证证书32312投标项目相关主要产品生产厂家质量认证证书3432与投标项目相关主要产品检测报告证明等复印件35321视频监控系统相关报告35322可视对讲访客系统相关报告36323停车场管理系统相关报告47第四章工程售后服务承诺书5241投标人工程售后服务承诺书52第五章人员培训计划5851工程施工现场培训5852系统使用(管理)培训5853培训教师5854培训手册5855维护人员培训5856维护人员培训课程5857操作使用人员培训5958培训课程59第一章投标技术总说明11项目概述随着平安城市、科技创安等活动的全面深入发展,依靠科技全面提升商务楼管控能力,有效的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确保良好的工作、生产、生活秩序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经过近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和持续建设,弱电安防系统已经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特别是各园区的商务楼相继开展了弱电安防工程建设。本项目设计系统为楼内安全防护系统。此次项目范围主要为某楼盘14号楼和地下停车库,其中监控系统分部在大楼主要出入口外、地下停车库及14楼内(下图右侧部分)。12需求分析某楼盘国际楼盘园区为商住两用建筑,共有四栋主体建筑,地下一层为停车场,一、二两层为办公用地,三层以上为单元式结构,以中小户型为主。智能化的概念已深入人心,而且正在成为人们购房置业时选择的重要条件和标准。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作为现代化的商务楼,某楼盘国际园区建筑的智能化最终体现在建筑楼宇智能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以及功能的多样化和集成化,怎样才能满足业主对家居智能日益增长个性化以及功能上的需求,为业主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节能与高效的生活环境,以及提升整体智能楼宇的扩展性,选择合适的智能系统尤为关键。安全防范系统依托智能化弱电的平台的建设,针对公共安全场合的安全防范进行设计,系统可24小时不间断智能防范,对人员闯入、人员聚集、人员徘徊、以及遗留物检测事件产生报警。本次设计安全防范系统由视频监控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和停车场管理系统组成,各个子系统既可独立运行,又可统一协调管理,形成一个多功能、全方位、立体化的防范自动化系统,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功能强大的技术防范体系以保证某楼盘国际楼盘园区安全防范的所有要求。视频监控系统是某楼盘国际园区公共安全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直观的图像对重点部位实施监视,能够有效地加强园区的安全管理。在某楼盘国际园区区域的出入口、地下车库出入口、电梯轿厢、办公区域各楼层的楼梯出入口、电梯厅或主要通道等重点部位设置监视摄像机,组成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以便加强对园区的监控。可视对讲系统是一套现代化的智能楼宇建筑的服务措施,提供访客与住户之间双向可视通话,达到图像、语音双重识别从而增加安全可靠性,同时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一旦住家内所安装的门磁开头、红外报警探测器、烟雾探险测器、瓦斯报警器等设备连接到可视对讲系统的保全型室内机上以后,可视对讲系统就升级为一个安全技术防范网路,它可以与住宅、楼宇物业管理中心或小区警卫有线或无线通讯,从而起到防盗、防灾、防煤气泄漏等安全保护作用,为屋主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停车场管理系统是以一种高效、公正准确、科学经济的停车场管理工具,实现停车场对于车辆动态和静态的综合管理。系统以感应卡为载体,通过感应卡记录车辆进出信息,利用计算机管理手段确定停车场的计费金额,结合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控制机电一体化外围设备,从而管理进出停车场的各种车辆。电子巡更系统是管理者考察巡更者是否在指定时间按巡更路线到达指定地点的一种手段。系统帮助管理者了解巡更人员的工作情况,而且管理人员可通过软件随时更改巡逻路线,以配合不同场合的需要。本设计方案根据本园区实际需求配置电子巡更系统。13设计原则智能化弱电设计的出发点,应以建筑为平台,配置各功能系统,为人们提供一个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空间,以适应当前现代建筑的需要。从具体设计上,应从智能建筑的实际性质出发,充分考虑投资方和使用者的各种功能要求,使设计能在总体结构上尽量现代化,技术上先进实用,经济上合理,同时需考虑智能建筑各系统的可兼容性和扩展性,并完全达到国际甲级写字楼的建设标准。因此,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应该满足以下总体目标先进的、现代化的、高级的智能大楼;最大限度的满足现在业务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创造安全、舒适和高效的智慧空间;体现个性化的设计,人性化的需求;实现设备运行管理与控制自动化,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减少维护管理人员,降低营运成本;具有高度的安全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本设计以行业标准作为设计依据,结合具体情况,用最佳设计方案满足项目的需求,体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这是本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也是本方案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本设计主要贯彻“高质量”及“低成本”两条主线来进行设计。综合原有的系统设备考虑施工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等因素留有余地。14设计依据安全防范系统设计依据如下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JGJ/TL92智能建筑设计规范GBJ08479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BJ08219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T1687)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2/T7594)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J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电气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6390)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01749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J5005794)15各个子系统分类及工程范围151视频监控系统系统实现对某楼盘国际园区范围内所有出入口、楼梯间、电梯间,实现图像监控。同时依据监控摄像机的分布范围,合理布置报警探测器,在系统布防的情况下对移动物体实现实时侦测。能有效的预防各类案件的发生,并对各个监控点进行全程的录像,从而为日后的事件取证提供一个有力的依据。152可视对讲系统可视对讲是一套现代化的智能楼宇建筑的服务措施,提供访客与住户之间双向可视通话,达到图像、语音双重识别从而增加安全可靠性,同时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153停车场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是以一种高效、公正准确、科学经济的停车场管理工具,实现停车场对于车辆动态和静态的综合管理。本项目为园区地下停车场,系统以感应卡为载体,通过感应卡记录车辆进出信息,利用计算机管理手段确定停车场的计费金额,结合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控制机电一体化外围设备,从而管理进出停车场的各种车辆。154电子巡更系统根据园区的管理要求,新建的商务楼园区必须配置电子巡查系统,用以加强对于安全巡查的管理。16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设计161视频监控系统简介1611视频监控技术的演变时至今日,业内普遍认为视频监控系统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视频监视系统(如下图所示)指的是以VCRVIDEOCASSETTERECORDERS为代表的传统CCTV系统,系统主要由模拟摄像机、专用电缆、视频切换矩阵、模拟监视器、模拟录像设备和盒式录像带等构成。第一代系统存在很多明显的缺点,例如维护工作繁琐、无法进行远程访问、无法与其他安防系统(如门禁、周界防护等)有效集成、录像质量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降等。尽管如此,在IT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是非常发达的年代,众多的用户仍然非常积极的采用这类系统,主要原因是当时建立一个数字化系统的花费非常高。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DVRDIGITALVIDEORECORDER为代表的第二代视频监视系统出现在视频监视市场上。DVR使用户可以将模拟的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并存储在电脑硬盘而不是盒式录像带上。数字化的存储大大提高了用户对录像信息的处理能力,用户可以通过DVR来控制摄像机的启闭,从而实现移动侦测功能,此外对于报警事件以及事前/事后报警信息的搜索也变得异常简单。第二代视频监视系统进入市场后的销量增长很快,特别是在1996至1998年间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到2000年DVR的市场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0亿美元。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DVR系统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网络功能的NVRNETWORKDVR系统。与DVR系统相比,NVR系统不但实现了视频信息的数字化存储,还实现了视频档案信息的数字化传播,即NVR可以直接接入到IP网络中,从而使存储下来的视频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方便的进行共享。总体上来说,DVR系统属于第二代,是部分数字化的视频监视系统。第三代系统指定就是目前正在蓬勃发展的网络化视频监视系统,又称为IP监视系统,它最早出现于2001年。网络化视频监视系统从一开始就是针对在网络环境下使用而设计的,因此它克服了早期DVR无法通过网络获取视频信息的缺点,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中的任何一台电脑来观看、录制和管理实时的视频信息。第三代视频监控系统是完全数字化的系统,它基于标准的TCP/IP协议,能够通过局域网/无线网/互联网传输,布控区域大大超过了前两代系统;它采用开放式架构,可与门禁、报警、巡更、语音、MIS等系统无缝集成;它基于嵌入式技术,性能稳定,无需专人管理;它灵活性大大提高,监控场景可以实现任意组合,任意调用。下表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与传统的模拟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对比,从中可以更加具体的看出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所具备的优势对比内容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传统模拟视频监控系统访问方式按需进行开路或闭路访问,使用任一台PC上标准的WEB浏览器,您就可远程访问实时图像,并远程管理网络摄像机。闭路,不能进行远程访问。易用性使用任一台PC上的标准WEB浏览器,您就能够远程管理和查看图像。网络摄像机可将图像记录在硬盘上,易于搜寻、易于存储,并且不会出现图像退化或磨损。为安全起见,存储硬盘可安装在远程位置。不能够进行远程管理或监控。图像必须存储在录像磁带机上,所以需要不断更换以保持足够存储空间。录制图像质量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增长而下降。录像机必须放置在摄像机附近,这可能会使未授权的人获取录像带。图像质量数字图像采用MJPEG、MPEG4或H264压缩格式,不会影响传输质量和存储质量,图像在创建后不会发生质量降低的情况。当使用长电缆时,图像有可能会丢失,磁带的分辨率通常很低,录像的画面质量也会随时间推移而降低。系统要求通过网络传输实时视频所需的所有部件都已经集成在网络摄像机中,可以方便地将网络摄像机连接到网络,并能够从网络中的任一PC处于任一地点查看、录制和管理。需要使用同轴电缆、多用复用器、视频或慢速拍摄录像机、专用音频线路、专用PTZ控制线路,以及本地放置的CRT阴极射线管监控器等众多复杂设备。安装只需方便地将网络摄像机连接到最近的网络,并分配一个IP地址。将同轴电缆连接到每一台摄像机,并连接到多路复用器。传输线一条标准的UTP网线可同时从几百个网络传输图像。一根电缆一次只能为一台摄像机传输视频信号,如果您有两台摄像机,就必须使用两根电缆,这往往意味着您需要把那些塞满厚重而危险的电缆的中继设备连接到位于本地的控制室当中。可扩展性您可轻松地将更多的网络摄像机添加到系统当中。扩展工作非常困难,每个模拟摄像机都需要有专用的电缆,当使用长电缆时会影响到图像质量。成本用于高质量的网络电缆的花费通常比标准的同轴电缆要少30到40。一根网络电缆能够同时支持上百台网络摄像机和其它设备。基于IP的网络基础设施往往处于适当的位置,也就意味着您用于构建系统的成本可以降低到仅仅包括网络摄像机的成本。同轴电缆非常昂贵,常用的RG5975欧姆的标准同轴电缆要比高质量网线贵30到40。每个模拟摄像机都需要一根电缆,如果您有很多台摄像机,您就必须购买很多的电缆,并专门为这些电缆的安装和部署花钱。人力和维护成本较高,此外系统建设成本还将包含模拟摄像机、录像机和录像带的费用。1612网络化视频监控网络摄像机(NETWORKCAMERA)通常也被称为IP摄像机(IPCAMERA)简称为IPC。它们是一种高度集成化的产品,可以看作一台普通摄像机和一台微型服务器的结合体,是完全数字化的产品。网络摄像机(IPC)和网络硬盘录像机(NVR)的适时出现,正逐步改变着整个监控系统解决方案的构成,IPCNVR式的纯数字化监控方式凭借其部署的便捷性,联网的可靠性,正逐步取代CADVR式的监控方案。因此,在一些高清解决方案中越来越受到客户的欢迎和认同。1613智能化视频监控无论是网络摄像机还是网络硬盘录像机,其内部均具有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因此可以集成各种智能化的视频分析功能,例如运动物体侦测、摄像机遮盖报警、图像雾化处理、物体计数、入侵侦测、物体跟踪、车牌号码识别等等。这使得视频分析工作能够在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中完成,也就是说,它们使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拥有了智能分析能力,这些设备在向网络发送信息之前,首先能够对画面内容进行分析,将一些无用的信息过滤掉,而仅向监控工作人员传递有用的信息,从而能够大大降低对网络带宽和存储空间的占用,同时也提高了工作人员处理安全事件的效率和准确性。针对全数字化高清化的监控系统,本方案从如下角度来构建数字化的监控系统解决方案。1614监控系统的部署更为便捷纯数字视频监控基于成熟且无处不在的IP网络实现系统部署,由此带来一系列部署上的便捷性。首先,使监控点位不受地域限制,无论通过有线还是无线传输,只要网络能够到达,监控点就可以位于任意位置。其次,施工简单快速,布线成本低,无论是监控中心还是监控点,选用支持POE供电的交换机和支持POE供电的IPC一根网线可以传输视频、音频、控制、报警等所有监控信号,无需铺设复杂的模拟传输线缆。而随着3G监控的普及应用,监控点甚至无需布线。第三,监控信号可以通过开放的网络传输到任意位置,并保证图像质量不会产生任何变化,这使得图像的浏览和共享变得更为灵活,后端部署也很便捷。1615具有更加便捷的客户体验在纯数字的视频监控系统中,只要有网络到达的地方,用户都可以通过PC、手机等方式登陆系统,实现系统内所有监控点图像的实时监控、所有存储资料的点播回放、前端摄像机PTZ控制等业务应用与管理功能。对所有用户而言,系统提供的都是一个统一的接口、统一的界面,唯一的差异就在于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操作权限。因此,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大大增强用户远程操作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1616可靠的录像存储网络化的录像存储和检索回放是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重要特性。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录像单元和存储空间是可以进行分布式部署的,包括监控中心录像、值班中心录像以及前端IPC录像。为了方便用户对这些分布式录像资料的调用和浏览,网络视频监控可以通过中心业务平台实现所有录像资源的统一管理,用户只要具备网络环境、相应的管理权限就可在任何地方登陆系统并对这些录像资源进行集中检索和按需回放,用户不需要知道录像及存储单元本身的部署情况。1617统一管理和集中维护数字化的视频监控系统强化了中心管理平台的功能,可实现系统内编码、解码、录像存储以及用户等所有资源的统一管理与集中控制,有效解决了以往视频监控系统各类资源过于分散的问题,这一方面有助于简化前端设备的设计,降低用户的投资成本,另一方面便于集中维护,减少系统运维成本,同时还可以增强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1618融合高清监控的优势未经压缩的高清视频信号无论是采用YPBPR模拟分量传输,还是采用DVI、HDMI、HDSDI数字传输,都将带来高昂的传输成本。而基于数字化的视频监控,在前端就进行高清视频的压缩处理,然后通过IP网络进行传输,可以大大降低高清监控的传输成本,因此,网络化监控可以有效推动高清监控的快速普及。162方案优势本方案采用纯网络监控的基本架构,可满足区域分散的监控点数量较少的本地监控与远程集中监控联网管理项目,适合于银行、学校、小区、楼宇等网络较好或专网视频带宽独占的视频监控联网环境。方案采用标清或高清(130万、200万、300万分辨率)网络摄像机IPC通过监控联网管理平台软件进行统一管理,中心采用IPSAN将所有视频数据集中存储,并可通过软解码服务器进行集中解码上墙,满足客户对视频监控视频分辨率达到更高或高清1080P的监控场景下的应用,保障监控的清晰度及存储时间。1621数字监控系统与模拟监控相比,数字监控的技术优势明显。作为一种将计算机数字视频压缩与传输技术应用到图像监控领域的高科技产品,数字监控两种一种是模拟转数字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将前端摄像机、拾音器等设备采集到的音视频信号经过压缩编码器,通过网络传输到后端的监控中心,并由PC机上运行的相应的解码软件或硬件解码设备进行解码;压缩编码器俗称“视频服务器”,通常采用标准H264/MPEG4视频压缩技术,压缩比高,码流控制准确、稳定,支持主流的音频编码格式,支持语音对讲;另外一种是前端IP摄像机的采集并且编码压缩以后,转变为可在网络上传输的数字信号,并且满足H264等的标准编码,满足高清画质的分辨率,图像质量可靠清晰,设备安装实施方便简洁,且网络化的带云台功能,进一步完善了网络化解决方案的整体性和功能性。由于上述两种解决方式的图像传输都是数字化处理,并且网络传输不会受到强电以及磁场的干扰,信号的强度能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数字化的编码处理从前端就已经进行了高清编码传输过程损耗率低,更高的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而且还可以接受各种报警信息、输出继电器控制信息、按照预先编好的程序自动执行各种报警联动操作。数字监控系统对所涉及的视频监控、云台控制、图像异动检测、报警信号输入、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出、报警联动操作等各项内容进行统一的管理。数字监控还支持PSTN、ISDN、DDN、微波及内部局域网访问,网络中的任意工作站经授权都可以成为分控站,实现多级分控,有效地提高了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处理能力。其次,监控系统通过计算机智能化管理,使报警布局更趋合理。计算机将安防工作做得有条不紊,避免了任何疏漏,在充分利用多媒体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实时捕捉、视频报警等技术,使防范工作做到更安全、更周密,对罪犯产生了巨大的威慑力量,能更有效地防止犯罪。严密的计算机监控实时跟踪记录每一个事发现场,便于取证,能更有效地打击犯罪。最后,采用数字监控系统能够减轻保卫强度。保卫工作看似简单,但很繁琐艰巨,责任重大。数字化监控系统的高度智能化,进一步把保安人员从枯燥无味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减轻了工作强度;强大的网络功能,指挥中心本地就可了解到整个系统的健壮性,免去了领导安全检查的辛劳。1622模拟监控与数字监控的方案对比数字监控是当今世界最新的、最具领先地位的主导产品,它使得监控领域从模拟迈向数字跨进了一大步,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监控领域的革命性飞跃。先进性利用现有的综合布线网络传输图像,进行实时监控系统所需的前端设备少,连线简洁,后端仅需一套软件系统即可;可靠性主要设备网络摄像机采用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所需设备简单,而图像的传输是通过综合布线网络实现的,系统可靠性相当高;高性价比所需设备极其简单,系统的控制由后端的软件系统实现,省去了传统模拟监控系统中的大量设备,如昂贵的矩阵、画面分割器、切换器、视频转网络的主机等。由于图像的传输通过综合布线网络,省去了大量的视频同轴电缆,降低了费用;安全性系统设置了不同等级的使用者权限,仅有最高级权限的用户才可对整个系统进行设置或更改,没有权限的用户是接收不到图像的。另外,图像数据的存储是专有的格式;使用及维护性系统的安装极其简单,软件系统的安装及使用也非常易懂。在维护性方面,系统的接线十分简洁,而主要设备的可靠性很高,维护性能好,而且可实现远程维护;抗干扰使用网络传输具有衰减小,不受电磁波干扰、保密性强,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所以在特殊应用环境和长距离传输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扩展及延伸性当需要增加监控点和监控主机时,只需要通过现有网络增加一台摄像机或PC机即可,不需要对现有布线系统做什么改动。163方案综述监控指挥管理中心系统以高新的数字安防联网技术,分布式远程集中监控为核心,结合客户内部管理,集远程监控、信息资源共享、客户服务等为一体的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系统具有远程视频监控、报警服务管理、电视墙管理和电子地图等各大主要功能。通过对各个网络交换机的联网,以监控中心为枢纽建立了一个安全、高效、先进的远程网络监控体系。最终可实现监控中心对所辖区内所有网络摄像机进行高效管理。监控中心系统分为数据处理部分、客户管理与操作部分、显示部分。主要配置千兆核心汇聚交换机、管理中心服务器、IP存储转发服务器、数字网络矩阵、显示电视墙组成。1631整体方案架构整体方案系统拓扑图164监控系统介绍1641前端IPC图像采集图像采集摄像机是视频监控系统的前沿部分,是整个系统的“眼睛”,它把监视的内容经镜头进入图像传感器转换为图像信号,经DSP进行数据转换与编码,打为IP包后经网络传输。摄像机主要采用深圳博视特品牌,除了电梯轿箱内采用模拟半球摄像机之外,其余地方均采用数字高清设备。摄像机根据分辨率分为标清D1显示分辨率与高清130万、200万、300万分辨率摄像机;根据产品外型的不同分为网络枪机、网路红外枪机、网络半球、网络红外半球、网络红外防暴半球、网络4寸智能球、网络6寸智能球、130万高清枪机、130万高清红外枪机、130万高清球机、200万高清枪机、300万高清枪机、300万高清红外防暴半球摄像机等;深圳博视特IPC根据产品的不同型号,除具有RJ45输出接口外,还集成了本地的BNC输出、SD卡存储接口、报警的输入输出、音频的输入输出、RS485/RS422/RS232数据接口、POE供电等部分或全部接口。前端网络摄像机具有图像采集、音频采集、报警信号接入等功能,并能根据应用场景的差异选择枪式、半球式、红外式、球型摄像机。均采用数字网络摄像机具有远程访问,远程配置调试的优势。摄像机选型介绍1)、标准枪型摄像机这是摄像机最开始的形态,不含镜头,能自由搭配各种型号镜头。安装方式吊装、壁装均可,室外安装一般要加配防护罩。目前这种摄像机主要用在特殊领域和高端领域,中低端领域基本被红外一体机和半球摄像机给取代了。标准枪型摄像机可以通过配置防护罩,增加补光灯,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选用不同的镜头,可以实现几倍到几十倍不等的变焦范围,实现远距离监控或广角监控,而且镜头的更换比较容易。2)、半球摄像机具有防护罩。一般室内吸顶安装,用于固定视野的监控,例如楼梯间、通道、电梯轿箱等。由形状限制,半球摄像机镜头焦距一般不会超过20毫米,如果是变焦镜头,变焦范围都不大,例如2倍、36倍等等,而且镜头不易更换。半球摄像机为适应夜间环境具有红外夜视半球摄像机;根据安装环境的特殊要求,还具有防暴半球摄像机等多种类型。由于半球摄像机外观美丽,广泛应用于银行,酒店,写字楼,商场,地铁。3)智能球型摄像机综合了一体化摄像机、云台系统、通讯系统的功能特点,是监控系统中的前端设备,主要负责全方位摄像采集。由于智能球区别与传统的摄像机云台解码器模式,具有快速定位,快速响应的能力,性价比更高,调试、安装、操作方便的诸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室内型智能球与室外型智能球不光在功能选型上要区别,其安装附件也不同。室外型要求配置室外型防护罩(内置风扇、加热器)、防尘罩等配件,必须考虑防尘、防水。在特殊的环境,根据具体情况还需要选择相应的保护器件。室内型通常只需要固定附件。常用的安装方式有室内吸顶、室内嵌入、室内吊顶、室内壁装、室外壁装和室外吊顶等。用户可以根据具体运用场合选择相应的安装方式。1642网络传输数据传输部分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图像是按H264标准压缩和传输的,一个标准的单向H264视频流的传输要占用约450KBPS8MBPS带宽范围,分辨率可达720576PAL,19201080PAL。本系统终端的网络摄像机,始终都占用一个单向带宽用于向存储设备发送存储流;当操作员有实时监控需要时,通过网络发送视频流,向用户提供实时监控图像数据流。在数字监控系统中,双绞线或光缆作为数据传输的主要载体取代了模拟监控系统中的视频线缆、音频线缆、报警线缆、控制线缆甚至电源线(光缆传输不能取代电源线),所以TCP/IP网络是IPC与管理中心之间的传输路径,是整个系统的“脉络”,它将前端的IPC信号通过网线传输至接入层交换机,经接入交换机连接至监控中心进行存储和管理。1643后端监控室管理控制管理控制部分是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整个系统的“大脑”,主要工作由视频管理平台完成,它将IPC传输回来的图像、音频、报警等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主要实现本地的图像预览、云台控制与存储,本项目采用IPSAN对视频数据进行存储及管理。1644后端监控室显示显示部分通过数字网络矩阵将视频信号按照管理人员的要求显示到拼接屏上。本项目采用33DID拼接屏。165监控中心系统建设监控中心以高新的数字安防技术,分布式远程集中监控为核心,结合客户内部管理,集远程监控、信息资源共享、客户服务等为一体的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系统具有远程视频监控、报警服务管理、电视墙管理和电子地图等各大主要功能。通过对各个网络结点交换机,以监控中心为枢纽建立了一个安全、高效、先进的远程网络监控体系。最终可实现监控中心系统对所辖区域内所有的摄像机进行管理。监控中心通过对下辖内所有设备的统一、高效的管理。当监控设施出现故障时,通过中心系统对前端设备的状态轮巡和设备故障报警等功能,能达到及时发现和修复的目的。监控中心实现对各个监控点集中管理,通过监控画面,可全面掌握整个监控区域内所有情况。当有突发事件发生时,在监控中心,可通过监控系统,第一时间获取现场资料,为领导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第一手的图像资料。1651监控中心硬件介绍在监控中心部署有应用管理平台。监控指挥中心,部署有服务器、电视墙大屏幕及相关辅助设备,其余用户可以以远程客户端方式登陆前端设备,浏览图像数据,通过解码设备解码视频图像上墙显示,通过软件平台管理辖区监控图像,或通过授权监控辖区范围外的视频图像。1652监控中心平台介绍综合监控管理平台通用软件是以宽带网络为基础,将分散、独立的现场监控点进行联网,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为监控管理决策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直观的管理工具。除了具备视音频和各种报警信息远程采集、传输、储存、处理等业务功能外,DSSB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当今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具有高质量、广覆盖、大容量、多业务、可融合、易管理、可运营、一站式服务等诸多优势。适合于金融、石油石化、电力能源、文教卫生、社会服务、政府机关、企业厂矿等多级远程视频监控联网管理。平台架构系统在设计开发过程中,采用良好的模块化设计思想,成熟的技术,使整个系统结构清晰、功能稳定可靠,能够满足长时间稳定运行到要求。系统采取标准化设计,遵循国家或行业标准,并且具有良好到开放性和可扩充性,能够根据行业和项目的特殊要求进行扩充。系统设计时,还注重考虑系统的易用性,安装、配置、操作都简单易用,系统的UI界面进行精心设计,在满足用户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力求简洁方便易用。整个视频监控系统使用一系列功能服务分层次组合而成。各个服务功能清晰,稳定可靠,相互之间使用清晰到接口进行交互。软件平台的构成服务器端、客户端服务器端主要组成CMS中心管理服务器DMS设备管理服务器SS存储服务器VMS上墙服务器客户端主要组成C/S客户端B/S客户端管理员客户端管理员端介绍客户端支持C/S客户端、B/S客户端、管理员客户端。WEBWEB服务器,向客户提供WEB访问功能。管理员客户端以WEB形式提供,方便灵活修改管理逻辑,方便与其它系统接口。CLIENT客户端应用程序,与各个服务器模块通信获取数据,展示给用户。功能说明操作员客户端监控核心业务功能实时监视、云台控制、录像回放、监视计划、报警联动等管理员客户端设备管理、用户管理、用户组管理、组织结构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日志、运行状态等。管理客户端管理员客户端主要实现通过管理员客户端登陆DSS服务器平台,实现对平台域的管理配置、组织机构的配置、用户组及组权限的管理配置、设备的管理配置、存储的管理设置、报警联动的管理设置、电视墙的管理设置等业务设置;系统及业务的系统配置,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管理以及日志查询等管理配置功能。1653平台网络要求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图像是按H264标准压缩和传输的,一个标准的单向H264视频流的传输要占用约450KBPS8MBPS带宽范围,分辨率可达720576PAL,19201080PAL本系统终端的网络摄像机,始终都占用一个单向带宽用于向存储设备发送存储流;当DSS操作员有实时监控需要时,通过网络发送视频流,向用户提供实时监控图像数据流。前端建议以百兆汇聚,以千兆网络作为整个系统的主干。建议客户选择主流厂家全千兆电口、光口网络交换机。1654监控中心平台解码显示部分解码显示电视墙由软解码服务器SNVD(配合DSS客户端使用)与大屏显示系统组成,主要用来处理前端传过来的视频图像或报警联动图像。图解码上墙方式根据项目实际配置显示系统来显示输出,具体实施中SNVD共计可输出路VGA信号,每路最大支持画面分割显示,配合DSS客户端的矩阵输出功能,可将DSS客户端远程调来图像显示到任意SNVD对应输出通道屏幕。大屏控制器可根据需要对拼接屏任意组合拼接显示。SNVD支持多路高清输出。更好的体现了数字高清的优势。1655中心机房的配置要求监控室大小建议至少为45平方米以上,考虑到监控设备需要不间断运行,监控室的装修及电视墙的安装一步到位。监控室采用防火门,地面采用防静电胶板,直接敷设焊接在地面,吊顶采用拆卸式轻钢龙骨组装的铝合金天花,天花选用铝合金吸音面板,墙面平整抹灰,安装电源和网线防雷(电涌)设备。设置备用挂墙式灭火器件。1电视墙布置电视墙布置要提前规划。2系统供电系统采用集中供电方式,后备电源均由甲方提供,我司设计暂不需考虑。3防雷系统对于远程监控系统而言,机房设备被雷电破坏的入侵途径主要在机房的电源系统和网络系统所以防雷设计包括网络信号和电源两个部分。该部分由客户提供设计。4接地系统要为系统提供接地系统。166方案设计1661前端系统设计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快速发展和技术突飞猛进,公共秩序安全、生产安全、财产安全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而使以视频信息为特征的视频监控更为广泛地被应用在各行业领域,从传统的安防监控向管理和生产经营监控发展,从室内到无人值守特定场合应用的监控。传统的监控模式已不能满足安防的需求,而拥有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远程化特点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则成为新的应用趋势,并形成一个高效、安全、先进的网络视频监控体系。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H264编码压缩算法得以成功推广,随着用户的逐步认可、价格的降低及功能的完善,必然迎来网络高清摄像机主导未来视频监控领域的时代。在某楼盘国际的四栋建筑的各个楼层,电梯轿厢的摄像机通过视频服务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和IPC摄像机通过综合布线,汇聚到各个楼层弱电间的交换机;在弱电间的交换机通过光纤收发器接入光纤,将各个楼层汇聚的数字信号传输至监控中心的后端。1662前端布点设计显示部分由几台或多台监视器和拼接屏组成,需要根据最终监控中心的面积大小和层高情况而设计。它的功能是将传送过来的视频图像一一显示出来。在监控中心的管理平台上完成本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配置、管理功能,能够完成视频图像监视、控制、查询、调用和管理功能,在监控中心设监视器并通过控制键盘用于安全监视;同时通过管理工作站的多媒体软件可以方便将整个办公楼的摄像机在电子地图显示,通过工作站可以方便控制矩阵和前端摄像机的图像。1663后端存储系统设计本次项目采用高清网络摄像机,基于监控点位数量多、存储容量大、稳定性强、可靠性高的特点,对监控录像采用监控中心集中存储的方式。存储采用直连的方式,这种存储方式无需配置存储服务器,可避免因服务器出现故障而导致数据无法存储的问题,并且存储系统不依赖于平台,可以独立运行,进一步提高了数据存储的安全性。1664后端存储基本要求在设计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子系统时,依据以下设计要求1监控点的录像过程将对网络交换设备产生很大的压力,核心交换机应能负担如此大的交换压力,具备网络故障以后录像数据的缓存功能以及网络恢复以后的补录功能。2关键录像需冗余存储,提高关键录像可靠性。对关键录像的定义是报警信号触发的录像、显示过的图像、回放过程中剪辑的录像。3系统平台能集中管理所有存储资源并统一调度,统一部署存储策略。与存储资源分布的物理位置无关,只要IP网可达,便可实现对存储资源随时随地检索和回放。4保障存储数据的安全性,对访问权限进行集中管理与分配,存储的数据无法被更改。5存储空间可无缝扩容。存储系统采用网络存储系统,基于嵌入式分布存储技术,组成网络视频存储系统,实现对前端所有监控点进行724小时录像,录像文件存储30天。系统不需要独立服务器,采用统一规格的一体化存储节点构建。1665存储容量计算1)设备存储空间计算由于监控系统对数据存储的可靠性要求严格,因此本系统的设计方案中采用RAID5数据保护加全局硬盘热备。2)监控点存储空间计算A标清D1(720576)格式存储要求单路图像按2M码流计算,图像保存30天。单路存储一天的容量计算【2M3600(秒)24(小时)1(路数)1(天数)】/【81024】21GB单路存储30天的的容量计算21GB30(天数)630GBB高清720P(1280720)格式存储要求单路图像按4M码流计算,图像保存30天。单路存储一天的容量计算【4M3600(秒)24(小时)1(路数)1(天数)】/【81024】42GB单路存储30天的的容量计算21GB30(天数)1260GBC高清1080P(19201080)格式存储要求单路图像按8M码流计算,图像保存30天。单路存储一天的容量计算【8M3600(秒)24(小时)1(路数)1(天数)】/【81024】84GB单路存储30天的容量计算21GB30(天数)2520GB单纯的被动性的录像及存储必然会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而利用技能分析系统进行分析而有选择的进行录像,不仅能有效的节省存储空间,同事提高事件回放的检索效率。一台静止摄像机作为主摄像机,对大区域范围进行覆盖式监控,对活动目标进行智能分析,一台高速球机作为从摄像机,自动跟踪主摄像机传回的目标,提供更清晰的近景细节信息,以利于实时的判断和事后对照取证。产品可广泛适用于交通、公安、电力、机场、监狱等具有较高安防等级的视频监控系统中。1666系统架构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可提供不同形态,不同接口类型的视频智能分析服务器,在系统架构上也有所不同,具体架构方式如下智能行为分析系统架构采用嵌入式智能分析服务器,通过IP网络,视频智能分析服务器直接从IP网络抓取码流进行视频分析。同时,视频智能分析服务器也具备模拟接入能力,可实现IP、模拟、标清、高清视频信号的混合接入与处理能力。该种架构满足不同形态前端设备,另外智能服务器可配制2块硬盘进行智能联系抓拍图片信息、视频信息、报警信息的存储。167平台软件设计随着视频监控系统的规模和业务应用在持续增加,系统的复杂也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前端高清的全面推广,随之而产生的海量数据存储,非结构化数据分析,检索以及如何在这些数据基础上拓展实战应用,维护系统设备和服务的稳定运行,都是平台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平台设计思路如下1建设视频数据共享基础平台,用来整合接入所有设备。基础平台负责数据的汇聚、整理、分析,把人、车、物统一纳入监管;在此基础上实现GIS的统一展现,拓展应急指挥,安保巡检等的挂图应用;2建设运维管理平台,负责对前端设备、支持SNMP协议的网络设备、平台服务等的监控和运维保障。同时,支持公安实际应用中对视频质量的要求和硬盘异常,录像完整等的要求;3建设智能实战平台,形成视频图像信息库、案事件库、元数据库等,实现视频、图像的结构化存储和检索,为其他业务系统提供有效视频资源。同时,展现案事件在GIS中的分布状况,统计相应地区某一时间段的同比、环比状况。以上平台,在实现时,遵循如下规范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根据高内聚,低耦合的方式定义系统、逻辑管理、标准接入、物理资源的联系。数据与应用相对独立,应用与控制参数相对独立,以便于系统的调整与升级,适应不断发展的管理需求。保证各项技术可以不断的更新和升级以维持系统的先进性,使系统软件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标准是平台整合的基础。主要体现在统一编码的强制标准性、应用开放接口及中间逻辑层的强制标准。此外标准还涉及制度和规章。强化物理层。根据设计的需要追加相应的设备投入,保证系统的应用强度。强化平台管理。重点是建立全网统一、分级分域权限管理、流控和调度系统。建立协调交互支撑系统。强化应用。系统将建立统一的、标准的、开放的调用接口,供各应用系统调用,同时将建立预案视频监控支撑系统和警视联动系统等应用。具体参考如下平台软件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软件支持ORACLE、MYSQL数据库。平台软件采用模块化开发,各功能模块可以分布式安装,以服务方式运行。平台软件支持SSL协议等加密方式进行传输,并支持公安部统一使用的USB密钥PKI认证方式,保证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平台软件采用数据库代理、数据库中间件等数据库访问技术,不能直接对外开放数据库通讯端口,保证数据库系统安全可靠。平台软件设计采用SOA面向服务体系架构的设计思想,WEB服务应基于WEB20技术和XML协议标准,使监控软件能方便被上层B/S架构业务系统集成。系统平台兼容主流的嵌入式DVR、DVS,IP摄像机等数字编解码设备以及磁盘阵列等集中存储设备,并充分考虑与原有前端设备的兼容性,实现对所有设备的管理功能。系统平台支持国家或省级视频监控联网协议标准,对于用户及设备管理,编码、设备地址编码、用户编码、联网单元地址编码、功能单元编码的需要,并按照规则进行编码,并获得认证证书。系统平台采用国家或省级视频监控联网协议进行多级互联,实现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市公安局和省公安厅不同层级平台间的级联和远程调用。系统平台采用B/S架构。流媒体服务软件和视频控制软件针对视频专用千兆隔离网闸进行开发优化,在使用千兆网闸情况下并发视频路数80路1080P图像,数字共享平台能够控制经过网闸的最大流量;系统平台支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网闸同时使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视频接入网络的带宽;系统平台集成警用地理信息系统调用接口,同时,提供平台标准二次开发接口的具体技术细节和相关协议。满足市局警用GIS平台通过一级数字视频共享平台调用监控图像和对视频监控设备进行控制;系统平台各服务系统支持热备或互备部署方式,防止单点故障,提升系统可靠性。系统平台应支持平滑扩容升级,扩容升级不影响现有业务。系统采用标准的国际规范和协议,可以方便与其它业务系统对接,方便进行二次开发。使得开发维护成本降低,并保持系统规范性,方便与其它系统对接。系统使用标准RTP/RTCP、RTSP、HTTP协议,使用XML文件格式,使用AES加密算法,支持MPEG4、H264、G711、G726、AMR等编码标准。1671平台软件总体架构平台软件系统采用B/S模式设计,支持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平台采用先进的APP应用框架,应用了组件化、模块化、动态加载等技术,模块显示直观,业务划分明晰,操作便捷,一步到位。同时,界面整体风格采用蓝色基调,与公安的主流基调符合。采用全图形化界面、操作简单,符合用户常用的操作习惯。平台软件主界面平台软件系统符合GB/T28181标准,网管平台采用SNMP协议。架构设计上,通过分离、分层、分级、分域、热备、负载均衡、云存储技术,从架构上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易扩展、易维护、易融合。分离媒体流和控制管理分离,根据数据量不同的特点定制开发,控制和数据处理独立,支持超大规模应用和灵活扩展;分层分为接入层、流媒体层、管理控制层、业务应用层,层与层之前通过标准协议通信,每层实现技术可独立演进,方便系统升级、扩展和新业务引入;负载均衡通过智能动态负载均衡算法,可在故障时快速有效承接。总体框架应该包括设备接入层、转发存储层、中间件层、业务应用层、用户界面层五个层次,如下所示平台系统架构设备接入层主要负责与外场设备、中心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完成采集图片/数据的入库存储、数据协议转换、数据预处理及控制信息发送功能;转发存储层主要负责业务数据以及录像文件的存储和管理,负责实时视频图像的转发和历史图像的存储,数据库软件采用ORACLE,采用磁盘阵列作为存储介质,采用负载均衡的策略将转发、存储、比对、查询任务分配到多台服务器上。中间件层是支撑业务应用中间件服务层,主要负责数据检索引擎、数据共享服务和GIS访问等功能;业务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