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东方宾馆建筑电气设计_第1页
哈尔滨东方宾馆建筑电气设计_第2页
哈尔滨东方宾馆建筑电气设计_第3页
哈尔滨东方宾馆建筑电气设计_第4页
哈尔滨东方宾馆建筑电气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哈尔滨东方宾馆建筑电气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所在单位城建学院答辩日期2015年6月10日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概论111设计题目112工程概况113设计内容114设计范围1141照明部分1142动力部分2143防雷接地部分2144网络系统部分2145消防部分215设计依据216设计原则3第2章照明系统421照明系统设计方案422灯具和光源的选择5221灯具的选择5222光源的选择623照度计算7231各类房间照度要求7232照度计算724照明平面图布置9241室内灯具布置要求9242室内插座布置要求9第3章动力系统设计1131动力系统设计方案1132负荷计算11321负荷计算方法11322负荷计算公式12323负荷计算内容12324注意事项1333设备及导线选择13331导线及电缆截面的选择原则13332开关设备的选择原则1434管线布置14341金属管线布线14342硬制塑料管布线14343竖井内布线14第4章消防系统设计1641消防系统设计方案1642消防系统设计16421系统设计要求16422系统的形式及设备布置16424火灾探测器数量的确定18425探测器的布置19426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20427系统供电2043联动控制系统设计21431联动控制系统设备的设置场所21432联动控制系统设备的设置要求21433其他联动控制系统设备的设置要求2144消防系统接地22第5章网络系统设计2351设计说明2352网络系统2353其他23第6章防雷接地系统设计2461建筑物防雷等级确定2462防雷措施25621防直击雷25622防雷电波侵入2663接地及等电位联接26结论29致谢30参考文献31摘要本工程名称为哈尔滨东方宾馆,主要以国家现行规范手册以及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和要求为依据,对整个工程的电气系统进行设计。为了满足供电的可靠性,需要双电源供电,一路市政380/220V电源供电引至地下一层配电室,设备电源由柴油发电机供给。消防设备等重要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配电室设在一层,配电干线在地下室通过电缆桥架馈出,桥架需做防火处理。本楼照明部分设有一般照明和应急照明,应急照明由EPS供电,地下一层、楼梯间、公共走道和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应急疏散指示照明和安全出口标志灯。本工程的消防设计采用的是北大青鸟产品的一体化设计。在楼层中设有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等各种消防设备,探测器和控制器采用二总线技术,便于工程安装,线路维修,降低了工程造价,充分地作好了大厦火灾的安全防护措施。本工程防雷等级属于三级。防雷设计和安装应将外部防雷装置内部防雷装置,建筑物外的环境进行整体统一考虑。接地装置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要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而以人工接地装置作为补充,且接地装置的装设还应满足电气设备接地电阻的要求。在有人工接地体装置的布置时,要求保证地面的电位尽可能地分布均匀,以保障人身安全。本工程的方案设计追求的是安全性,可靠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在产品的选择上,优先选用性能好,功能齐全的产品,以保证本设计的先进性。关键词普通照明,应急照明,电缆桥架,防雷及等电位。ABSTRACTTHEPROJECTNAMEFORHARBINORIENTHOTELBUILDING,MAINLYINTHECURRENTNATIONALSTANDARDSMANUAL,ANDPARTYASHALLPROVIDETHEDESIGNSPECIFICATIONANDREQUIREMENTSASTHEBASIS,TOTHEWHOLEPROJECTOFELECTRICALSYSTEMDESIGNINORDERTOMEETTHEREQUIREMENTSOFPOWERSUPPLYRELIABILITY,DUALPOWERSUPPLY,MUNICIPAL380/220VPOWERSUPPLYALLTHEWAYTOUNDERGROUNDSUBSTATION,POWERSUPPLYEQUIPMENTSUPPLIEDBYDIESELGENERATORSFIREEQUIPMENT,ANDOTHERIMPORTANTLOADWITHDOUBLEPOWERSUPPLYTRANSFORMERROOMLOCATEDINALAYER,DISTRIBUTIONMAINSTHROUGHTHECABLETRAYFEEDOUTINTHEBASEMENT,FIREPREVENTIONBRIDGETODOWELIGHTINGPARTOFTHEGENERALLIGHTINGANDEMERGENCYLIGHTING,EMERGENCYLIGHTINGBYEPSPOWERSUPPLY,ALAYEROFGARAGESTAIRWELLSPUBLICPASSAGEANDTHEMAINENTRANCESANDOTHERPLACESSETUPEMERGENCYEXITSIGNLAMPLIGHTINGANDSAFETYEVACUATIONINSTRUCTIONSFIRECONTROLDESIGNOFTHISPROJECTISAPTECHTHEINTEGRATIONOFPRODUCTDESIGNINTHEFLOORWITHAVARIETYOFFIREEQUIPMENT,SUCHASFIREALARMCONTROLLER,FIREDETECTOR,DETECTORANDCONTROLLERADOPTSTWOBUSTECHNOLOGY,CONVENIENCEOFINSTALLATION,LINEMAINTENANCE,REDUCESTHEPROJECTCOST,FULLYPREPAREDTOBUILDINGFIRESAFETYPROTECTIONMEASURESLIGHTNINGPROTECTIONLEVELOFTHISPROJECTBELONGSTOLEVEL3LIGHTNINGPROTECTIONDESIGNANDINSTALLATIONOFEXTERNALLIGHTNINGPROTECTIONDEVICESSHOULDBEINTERNALLIGHTNINGPROTECTIONDEVICES,BUILDINGTHEENVIRONMENTOUTSIDETHEWHOLEINTOCONSIDERATIONTHEBASICPRINCIPLEOFEARTHINGDEVICEANDREQUIREMENTSTOMAKEFULLUSEOFNATURALGROUNDINGBODY,ANDWITHARTIFICIALGROUNDINGDEVICEASASUPPLEMENT,ANDGROUNDINGDEVICEINSTALLEDSHOULDALSOMEETTHEREQUIREMENTSOFELECTRICALEQUIPMENTGROUNDINGRESISTANCEINARTIFICIALDEVICELAYOUTOFGROUNDINGBODY,REQUIREMENTSTOENSURETHATTHEGROUNDPOTENTIALUNIFORMDISTRIBUTION,ASFARASPOSSIBLEINORDERTOENSURETHEPERSONALSAFETYTHEPURSUITOFTHEDESIGNOFTHISPROJECTISSECURITY,RELIABILITY,RATIONALITY,FEASIBILITYANDECONOMYONTHECHOICEOFPRODUCTS,PREFERABLEPERFORMANCEISGOOD,THEFUNCTIONISALLREADYPRODUCTS,TOENSURETHEADVANCEDNATUREOFTHEDESIGNKEYWORDSORDINARYLIGHTING,EMERGENCYLIGHTING,CABLETRAY,LIGHTNINGPROTECTIONANDEQUIPOTENTIAL第1章概论11设计题目哈尔滨东方宾馆建筑电气设计12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宾馆建筑,建筑面积约18802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十三层,建筑高度为519米。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桩基础,楼板均为现浇。主要功能地下一层为车库和设备用房,地上为客房。用户用电设备明细表设备名称容量台数设备名称容量台数电梯15KW2注带设备为只消防时用,带设备为只平时消防同时使用13设计内容根据所选择题目,本次毕业设计的内容有1、照明系统(包括应急照明系统)2、动力系统3、低压配电系统4、防雷接地系统5、消防系统6、网络系统要求每个系统必须按指导书完成平面图和系统图的设计,在平面图和系统图中必须有各设备的选型、安装方式和控制方式,管线的敷设方式等。14设计范围141照明部分1灯具开关的选择;照明器的布置;导线的敷设;2照明系统图;照明干线图;照明系统的负荷计算。142动力部分1根据负荷性质确定配电系统形式;2绘制系统平面图、系统图等;143防雷接地部分1屋顶防雷平面图的布置;2接地平面图。144网络系统部分绘制网络平面图。145消防部分1火灾探测器的布置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布置;2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3绘制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照明平面图;4完成系统平面图和系统图。15设计依据(一)设计依据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GB5004595(2005年版)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5342013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GB501162013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8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9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10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统一技术措施DB22/T1888201311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1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1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1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1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二)参考文献1雍静供配电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62孙建民电气照明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3俞丽华编著电气照明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94刘宝林建筑电气设计图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05吕光大主编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图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916设计原则1安全要从生命、设备、系统及建筑等方面全面考虑。2可靠体现在供电电源和供电质量的可靠性。3合理一方面要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法令,符合现行的行业行规要求,另一方面要符合建筑方的经济实力、运行维护及扩充发展等的要求。4先进杜绝使用落后、淘汰设备,不使用未经认可的技术,要充分考虑未来发展。5实用考虑降低物耗,保护环境,综合利用等实用因素。如提高功率因数,深入负荷中心,选用高效电光源,选用节能开关等等。第2章照明系统21照明系统设计方案照明系统是电气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规定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应根据视觉要求,作业性质和环境条件,使工作区或空间获得良好的视觉功效,合理的照度和显色性,适宜的亮度分布,以及舒适的视觉环境。在确定照明方案时,应考虑不同类型建筑对照明的特殊要求,处理好电气照明与天然采光的关系、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与采用节能高光效灯具等技术经济效益的关系。设计要求如下照明可分为一般照明、应急照明。本建筑一般照明主要为正常照明。1)在进行照明设计方案的时候,必须要符合功能性的要求,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空间、不同对象而选择不同的亮化设计方式和照明灯具,并确保合适的照度与亮度。比如说会议大厅的亮化设计应该采用垂直式照明,要求照明灯具的亮度分布一定要均匀,而且要避免眩光,一般适合选用全面性照明灯具;而商店橱窗与商品的陈列一般采用强光重点照射,以此来强调商品的陈列形象,其亮度比一般照明要高出3到5倍,并且常使用方向性强的照明灯具和色光来强化商品的立体感和质感,提高商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广告效应。2)在照明设计的方案里,灯具并不是放置的越多就越好,以强取胜,主要是要设计的合理。亮化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视觉和审美的需求,使室内外空间最大限度地体现实用性、欣赏性价值,达到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的统一。过多的照明灯具不但没有锦上添花,反而还会产生光污染,同时造成能源浪费。3)在有计算机终端设备的办公用房,应避免在屏幕上出现人和什么物(如灯具、家具、窗等)的映像。4)有利于对人的活动安全、舒适和正确识别周围环境,防止人与环境之间失去协调。5)重视空间的清晰度,消除不必要的阴影,控制光热和紫外线辐射对人和物产生的不利影响。6)创造适宜的亮度分布和照度水平,限制眩光减少烦躁和不安。7)处理好光源色温和与显色性的关系、一般显色指数与特殊显色指数的色差关系,避免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不和谐感。4应急照明电源的选择有以下几点建议1)应急照明电源装置推荐采用正常市电带蓄电池应急灯是目前比较可靠、且又经济的方案,在应急灯的选型时应保证产品采用的蓄电池具有好的质量。2)应急照明电源应维持的工作时间疏散照明应按有关消防设计规范要求确定;备用照明宜按要求的持续工作时间确定,不宜按战时人防要求考虑正常情况备用照明的工作时间,以节约投资。3)有条件的工程应急照明电源装置可采用正常市电EPS集中电源的方案。随着EPS的推广,成本正在下降,对应急照明控制和管理要求较高的场所推荐采用。在本工程中,采用的应急照明电源装置是自带蓄电池的,本宾馆的应急照明在正常情况下作为正常照明使用,在发生事故时,其它照明的供电电源被切断,应急照明灯仍然要继续工作。22灯具和光源的选择221灯具的选择1、在选择灯具时,应根据环境条件和和建筑物的功能,考虑其照明质量要求如光色、显色性,及照度其次是力求视觉舒适,造型美观大方,并应尽量减少安装费用和节约电能等合理地选定灯具的光强分布、效率、遮光角、类型、造型、尺度和灯的表现颜色等。2、在那写需要强调色彩的场合,可以选择相应的光源和灯具,以达到正确地显示色彩或使色彩显的更好看3、对于功能性照明,宜采用直接照明和选用敞开式灯具。4、在高空间安装的灯具,如客厅大花灯,宜采取延迟光源寿命的措施。5、在选择灯具时应考虑灯具的距高比。6、在建筑物的大门厅、大厅等处可采用较高照度的灯具7、灯具的选择应符合现行的灯具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及灯具外壳防护登记分类等标准的有关规定。222光源的选择在种类繁多的人工光源中,以白炽灯钨丝灯及萤光灯日光灯用途最广使用量最大。由于生活水准不断地提高,且制造技术的进步,各式各样灯具及光源不断地推陈出新,造成照明用电量快速成长。因此,高效率的省电灯具也因应而生。以下为一般常用光源的简介,供灯具选购之参考。1白炽灯一般灯泡特点构造简单,价格便宜,安装容易,惟发热量大,增加空调负担且寿命亦较短。光源效率差,与同一亮度的日光灯比较,耗电为日光灯的三倍。使用简单的调光器即可达到调光的目的。色温度偏低,属暖色光源,夏天使用时感觉闷热。显色性高,立体感及色彩表现佳。适用场所由于甚为耗电,较适用于点灭频繁或点灯时间短之场所,例如,浴室、玄关、阳台等,或作为局部照明之光源。2日光灯管特点光源效率高,比一般的白炽灯泡省三分之二电力。日光灯寿命约为白炽灯泡的五倍。有白色、昼光色、三波长太阳色及其它特殊颜色之灯管。白色日光灯有温和感,昼光色色温高有清凉感,而三波长太阳灯管显色性高,可使物体清晰自然,肤色感觉健丽,且较以上二种灯管效率高510。构造较为复杂,价格较高,但发热量小,寿命亦较长。目前市面上有16瓦、18瓦、32瓦、36瓦、38瓦等多种省电高效率灯管,可有效节省用电。适用场所居室、客厅、防盗灯、门灯、办公室等点灯时间较长之场所,与一般不需频繁开关的场所。三波长日光灯管显色性佳,省电性能及发光效率均佳,适用于需高品质照明之场所。3LED格栅灯LED格栅灯采用导热性极高的铝合金及专利结构技术设计生产的新型天花灯。LED格栅灯在商业照明领域使用较广,家居照明领域还在慢慢渗透。如何选择LED天花灯是每个使用者迫切关注的。LED天花灯在商业照明中使用较广的规格有单颗、3颗、5颗、7颗、9颗、12颗、15颗、18颗、21颗,每颗灯珠的功率有1W、3W。各种规格适合使用的地方不一样,主要取决于使用者要求的亮度、照射距离、安装处的宽度等。特点LED格栅灯节能白光LED的能耗仅为白炽灯的1/10,节能灯的1/4。LED格栅灯长寿寿命可达10万小时以上,对普通家庭照明可谓“一劳永逸“LED格栅灯可以工作在高速状态节能灯如果频繁的启动或关断灯丝就会发黑很快的坏掉。LED天花灯是固态封装,属于冷光源类型。所以它很方便运输和安装,可以被装置在任何微型和封闭的设备中,不怕振动。23照度计算231各类房间照度要求根据各房间功能查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确定各房间标准照度值如下房间名称规范照度值LX房间名称规范照度值LX客房150消防控制室300办公室300电梯机房100配电室200会议室300泵房100走廊50值班室100电梯前室75大堂300卫生间75232照度计算本工程按光通量利用系数法确定各房间的容量。此方法适用于均匀布置灯具的一般照明及利用周围墙、天花板作为反射面的场所。利用系数U是表示室内工作面上由灯具的照射和墙、顶棚的反射而得到的光通量与光源发出的光通量比值。已知利用系数U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最小照度AKNE式中工作面上的最小照度,;XL每个灯具的光源的光通量,;MA工作面面积,;2K维护系数,由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表11411查得U利用系数,由手册表11411查得餐厅照度计算1房间参数房间类别,照度要求值20000LX,功率密度不超过1100W/M2房间名称餐厅房间长度L2117M房间宽度B1235M计算高度H225M顶棚反射比墙反射比地面反射比室形系数RI3472灯具参数型号飞利浦TLD36W/830单灯具光源数2个灯具光通量3350LM灯具光源功率6400W镇流器类型TLD标准型镇流器功率9003其它参数利用系数072维护系数080照度要求20000LX功率密度要求1100W/M24计算结果ENUK/ANEA/UK其中光通量LMN光源数量U利用系数A工作面面积M2K灯具维护系数计算结果建议灯具数1524照明平面图布置241室内灯具布置要求(1)规定的照度;(2)工作面上照度均匀;(3)光线的射向适当,无眩光,无阴影;(4)灯泡安装容量减至最小;(5)维护方便;(6)布置整齐美观,并与建筑空间相协调。室内灯具作一般照明用时,大部分采用均匀布置方式,长采用同类型灯具按等分面积来配置,排列形式应以眼睛看到灯具时产生的刺激感最小为原则。线光源多为按房间长的方向成直线布置。选择合理的距高比。实际采用的距高比值不大于每个灯具的最大允许距高比。242室内插座布置要求插座在住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布置插座是参照建筑专业提供的家具布置图,但是,将来的大厅或者房间并不一定按照建筑师给他安排的方案来布置家具,因此,有些插座设计时是合理的,而使用时却很不方便。设计时不要单以建筑专业提供的图纸来安排插座,而是尽量多安排一些插座,以确保客户所有家用电器都能够用而不再布线。在不同环境下安置的插座也不同,在大多数的地方安置的是三孔暗插座,在卫生间插座需加防潮盖。特别强调的是插座支路应与照明支路分开。第3章动力系统设计31动力系统设计方案1、根据变配电所供电的负荷性质及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进行负荷分级,从而确定所需的独立供电电源个数与供电电压等级,并确定是否设置应急备用发电机组。本工程系统供配电设计按三级负荷要求设计。消防设备及部分重要负荷按二级负荷供电。由区域变电站不同母线引来两路10KV电源进行供电。由于供电要求高,所以应设置柴油发电机备用发电机组。2、进行变配电所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计算,确定无功补偿容量。3、确定变压器型号、台数、容量等进行主接线方案选择。4、变配电所所址选择。为了节约电能与减少有色金属消耗量,通常应尽可能使高压深入负荷中心。但在建筑高度甚高和大容量负荷相当分散的情况下,也可分散布置多处变配电所,其布置方案应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本工程中本建筑不设有变电所,由室外箱式变电站引来。32负荷计算321负荷计算方法1、需要系数法。用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配、便电所的负荷计算。2、利用系数法。采用利用系数求出最大负荷班的平均负荷,再考虑设备台数和功率差异的影响,乘以与有效台数有关的最大系数得出计算负荷。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因而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但因利用系数实测与统计较难,在民用建筑电气中一般不用。3、二项式法。在设备组容量之和的基础上,考虑若干容量最大设备的影响,采用经验系数进行加权求和法计算负荷。4、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指标法。322负荷计算公式本设计采用需要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公式如下有功功率PEKXCKW无功功率TANQVAR视在功率2CSCKVA计算电流URI3式中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KWPC需要系数,参见建筑电气KX用电设备组的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TAN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线电压)(KV)。UR例如对配电箱ALD1配电箱设备容量PE21KW需要系数KX090计算容量PJSPXKX3550KWCOS090计算电流IJSPJS/UXCOS3191A导线选用YJV5X10(SC50)CTSCE323负荷计算内容1、计算负荷,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配电变压器、导体及电器的依据,并用来计算电压损失和功率损耗。在工程上为方便计,亦可作为电能消耗量及无功功率补偿的计算依据。2、尖峰电流用以校验电压波动和选择保护电器。3、一级、二级负荷,用以确定备用电源或应急电源。324注意事项进行负荷计算时,应遵循下列原则1单台设备的功率一般取其铭牌上的额定功率2照明负荷的用电设备容量应根据所用光源的额定功率加上附属设备的功率3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不包括备用设备4消防时的最大负荷与非火灾时使用的最大负荷应择其大者计入总容量在配电干线或在变电所低压母线上,常有多个用电设备组同时工作,但各个用电设备组的最大负荷并非同时出现,因此在求计算总负荷时,应在计入一个同时系数单相负荷应均衡的分配到三相上,当无法使三相完全平衡时,且最大相与最小相负荷之差大于三相总负荷的10时,应取最大相负荷的三倍作为等效三相负荷计算,否则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功率因数计算值应满足当地供电部门的要求,当无明确要求时,低压用户的功率因数应为09以上。33设备及导线选择331导线及电缆截面的选择原则导线及电缆的截面大小与计算电流和开关的动作电流有关,其关系如下IALZIC其中线路计算负荷电流(A);IC开关的动作电流(A);Z导线或电缆允许长期工作的电流(A)。IAL332开关设备的选择原则1开关设备的动作电流应大于线路的计算电流;2动力开关设备的动作电流还应大于电动机启动时的尖峰电流。34管线布置341金属管线布线1、建筑物顶棚内,宜采用金属管布线;2、三根以上的绝缘导线穿于同一根管时,其总截面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3、两根绝缘导线穿于同一根管时,管内径不应小于两根导线外径之和的135倍;4、不同回路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根金属管内;5、金属管布线的管路较长或有弯时,宜适当加装拉线盒,两点间距应符合下列要求A、对无弯的管路,不超过30MB、两点间有一个弯时,不超过20MC、两点间有两个弯时,不超过15MD、两点间有三弯时,不超过8M342硬制塑料管布线基本要求同上。343竖井内布线1、在竖井内布线时应考虑下列因素A、顶部最大变位对干线的影响;B、电线、电缆及金属保护管、罩等自重所带来的荷重影响极其固定方式;C、垂直干线与分支干线的连接方法。2、竖井高压、低压和应急电源的电气线路,相互之间应保持03M;3、竖井内应敷设接地干线和接地端子;4、强弱线路如有条件宜设在竖井里面;5、竖井里不应有无关的管道通过;6、本工程管线具体布置请参照施工规范,本设计未表明。第4章消防系统设计41消防系统设计方案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是(1)按照建筑物的性质确定放火等级;决定火警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的配置水平;(2)根据建筑空间的使用功能、几何特征和可燃物的性质选择火灾探测器的类型与安装位置;(3)确定报警控制器的型式与系统结构设计;(4)消防指挥中心选址,主机与监控电脑相连接,以实现消防监控自动化,但消防监控的具体模式,应征得消防主管部门的同意。(5)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本工程防火等级为二级,由消防控制中心统一控制。(6)该宾馆的消防进线管道均穿钢管,管孔直径不应小于80MM。42消防系统设计421系统设计要求1、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执行。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触发装置。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备,应选用经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单位检验合格的产品。422系统的形式及设备布置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选用下列三种基本形式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2、区域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个报警区域宜设置一台区域报警控制器,系统中区域报警控制器不应超过三台;当用一台区域报警控制器警戒数个楼层时,应在每层各楼梯口明显部位装设识别楼层的灯光显示装置区域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5M,靠近其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区域报警控制器宜设在有人值班的房间或场所。3、集中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系统中应设有一台集中报警控制器和二台以上区域报警控制器集中报警控制器需从后面检修时,其后面板距墙不应小于1M;当其一侧靠墙安装时,另一侧距墙不应小于1M;集中报警控制器的正面操作距离,当设备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控制盘距墙不应小于3M;集中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专用房间或消防值班室内;4、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系统中应至少设置一台集中报警控制器和必要的消防控制设备;设在消防控制室以外的集中报警控制器,均应将火灾报警信号和消防联动控制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423消防控制室设置要求1、消防控制室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2、消防控制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应在入口处设置明显的标志。3、消防控制室内应有显示被保护建筑的重点部位、疏散通道及消防设备所在位置的平面图或模拟图等。4、消防控制室的送、回风管,在其穿墙处应设防火阀。5、消防控制室内严禁与其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道穿过。消防控制设备根据需要可由下列部分或全部控制装置组成集中报警控制器;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控制装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泡沫、干粉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卤代烷、二氧化碳等管网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的控制装置;通风空调、防烟排烟设备及电动防火阀的控制装置;电梯的控制装置;火灾事故广播设备的控制装置;消防通讯设备等。6、消防控制设备的布置要求1)盘前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2)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控制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3)盘后维修距离不应小于1M;4)控制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控制盘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424火灾探测器数量的确定1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按(表421)确定。表421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2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应按下式计算式中N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只,N取整数S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M2A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2K修正系数,重点保护建筑取0709,非重点保护建筑取10。3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4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5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6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则每个被隔开的部分应至少安装一只探测器。7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跪不应小于05M。8当房屋顶部有热屏障时,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顶棚的距离,应符合(表422)的规定。表422感烟探测器下面距顶棚(或屋顶)的距离9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如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10在电梯井、升降机井设置探测器时,其位置宜在井道上方的机房顶棚上。11探测器数量的确定例如办公室面积为1008平方米,则N1008/600824取N3,经计算不符合设计要求,因此需要增加探测器数量,当N7时符合设计要求,为了均匀性取N12。425探测器的布置探测器的布置及安装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保护的效果,一般探测器应沿顶棚吸顶安装,并且在安装时应注意(1)探测器05M内不允许有遮挡物。(2)探测器距墙(梁)的距离应小于或等于05M或大于、等于安装间距的一半;(3)安装间距的定义及确定、计算法;、经验法因为对于一般典型探测器的布置为均匀布置,在实际工程中总结,A,B计算法如下横向间距A该房间的尺度/(横向安装间距个数1);纵向间距B该房间(该探测区域)的宽度/(纵向安装间距个数1)只要探测器的最远半径R小于该种探测器的保护半径即可。(4)、在宽度小于2AB3M的走道顶棚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4)安装于天棚上的探测器边缘与下列设施边缘水平间距应满足A与照明灯具的水平净距离不应小于02M;B感温探测器距高温光源灯具的净距离不应小于05M;C距电风扇的净距不应小于15M;D距不突出的扬声器距离不应小于01M;E与各种自动灭火喷淋头净距不应小于03M;F与防火门、防火卷帘的间距,一般在1M左右的适当位置。426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1报警区域内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30M。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15M处,且应有明显的标志。427系统供电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有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应采用消防电源、直流备用电源宜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专用蓄电池。当直流备用电源彩消防系统集中设置的蓄电池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应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并能保证在消防系统处于最大负载状态下不影响报警控制器的正常工作。3)消防联动控制装置的直流操作电源电压,应采用24V。43联动控制系统设计431联动控制系统设备的设置场所1、排烟防火阀用于排烟系统的管道上和排风机的吸入口,排烟防火阀用于防烟防火要求的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管上;2、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配电室、排烟机房等其他与消防联动控制有关的且经常有人值班的机房应设置电话分机或插孔,设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防栓按钮等处,应设置电话插孔,特级保护对象的避难层应每隔20M设置一个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或电话插孔;3、在大型建筑内,一般设置火灾事故广播,火灾发生时应能保证能在消防控制室内将火灾疏散层的扬声器和公共广播扩音器强行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状态。432联动控制系统设备的设置要求1、火灾应急广播的扬声器的设置规范规定扬声器的最远距离不宜超过25M一个,故在长为36M的走廊设置2个扬声器,其功率均为3W。2、其他消防联动系统设备的设置在电气房里设置一个电话分机,在走廊的两个楼梯口分别设置一个手动报警按钮,并且旁边各设置一个电话插孔,在卫生间和其他排烟口、送风管道处分别设置排烟防火阀和防烟防火阀。3、设置集中和控制报警系统的建筑,宜设置火灾警报装置,在报警区域内,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安装一个火灾报警装置,其安装位置,宜设在各楼层走廊靠近楼梯出口处。4、民用建筑内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公共场所,每个扬声器额定功率不小于3W,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应大于25M。433其他联动控制系统设备的设置要求一、消防专用电话设置原则A、为了适应消防通讯需要,消防专用电话应为独立的消防通讯网络系统;B、宜选用供电式电话总机或对讲通讯设备;C、消防控制室宜设置消防专用电话。二、电话插孔和电话分机的设置场所A、消防水泵房、主变配电室、通风排烟机房、电梯机房等;B、建筑中手动报警按钮处宜设置消防电话插孔。44消防系统接地(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专用接地板,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当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2)火灾报警系统设专用接地干线,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体;(3)导体的铜芯接地干线截面不得小于25。2M第5章网络系统设计51设计说明网络系统的设计只出敷管图,其设计从科学、经济、合理的角度出发,同时做到远近期结合并考虑扩充的可能性适当留有余量。52网络系统设计原则和要求宽带网进线由甲方与相关部门协商解决,本设计只预留进线管,进线管敷设至室外电信手孔。室外电信手孔由室外总图设计考虑,不包含在本设计范围内。53其他本设计仅作弱电初步管线预留,业主可根据最终使用功能作小量的管线调整。弱电设备选择由弱电供应商提供,弱电箱内设相应SPD保护。第6章防雷接地系统设计61建筑物防雷等级确定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应认真调查地质、地貌、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本建筑位于天津市,其建筑物长5344M,宽38M,高585M,当地平均雷暴日为293D/A。(一)本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应按下式确定NKNGAE式中N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次/A;K校正系数,在一般情况下取1,在下列情况下取相应值位于旷野孤立的建筑物取2;金属屋面的砖木结构建筑物取17;位于河边、湖边、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小处、地下水漏处、土山顶部、山谷风口处的建筑物,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取15;NG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KM2A);AE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KM2。(二)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应按下式确定NG002431DT式中TD年平均雷暴日,根据当地气象台、站资料确定,D/A。(三)建筑物等效面积AE应为其实际面积向外扩大后的面积。建筑物高度小于100米时,其每边的扩大宽度的等效面积应按下式计算确定20DH6201ALWHEAA式中D建筑物每边的扩大宽度,ML、W、H分别为建筑物的长宽高,M在本工程中L5344MW38MH519MK1TD293D/A年预计雷击次数NKNGAE01310其中建筑物的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NG01TD0129329300等效面积AE为H005省部级办公建筑和其他重要场所、人员密集场所。N025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三类001N005省部级办公建筑和其他重要场所、人员密集场所。005N025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62防雷措施依据注册电气工程师设计手册,第三类住宅防雷建筑物应有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当这些建筑物的防雷装置与其他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连接。防雷等电位连接是将分开的导电物体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电涌保护器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621防直击雷(1)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带(网)为接闪器。避雷带沿屋角、屋脊、屋檐和女儿墙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16M的网格。突出屋面的物体,在其四周做避雷带,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2)引下线不应小于两根,在建筑物的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接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5M。建筑物外廓易受雷击的几个角上的柱子钢筋宜被利用。(3)每跟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其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等接地装置共用,也可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不应小于2M。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4)利用混凝土柱或板墙内钢筋作为防雷自然引下线时,其上部(屋顶上)应与接闪器焊接,下部在室外地坪下081M处焊出1根12或40MM4MM的镀锌导体,作为连接板以供测量、接人工接地体和作等电位联结用,此导体伸向室外距外墙皮的距离宜不小于1M。当圆钢为16及以上时,应利用两根圆钢(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当圆钢为10及以下时,应利用4根圆钢(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622防雷电波侵入(1)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RSH不宜大于10。联合电阻R1。(2)进出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或单独直接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63接地及等电位联接将电力系统或电气装置的某一部分经接地线直接良好电气联结到接地体,称为接地。接地电阻是接地体的流散电阻与接地线和接地体本身的电阻之和。一般接地线的电阻很小,可以略去不计,因此可以认为接地体的流散电阻就是接地电阻。冲击接地电阻RSH小于10欧,工频接地电阻RE小于1欧。通常所称的接地电阻,都是指工频接地电阻。当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应按各系统中最小值要求设置。在结构完成后,必须通过测试点测试接地电阻,若达不到设计要求,应加接人工接地体。等电位保护及其做法参考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3D5013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和02D5012等电位联结安装。总等电位联结的作用在于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击的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并消除自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它应通过进线配电箱近旁的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与进线配电箱的PEPEN母排;进出入建筑物的金属水管及煤气管道等作等电位连接。1本建筑物按三类防雷考虑,沿屋角、屋脊、屋檐和屋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接闪网、接闪带。并采用10热镀锌圆钢明在整个屋顶组成20MX20M的网格。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或垂直面外,接闪器之间应互相连接2引下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