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翻译--中国法律中的自首与坦白.doc_第1页
外文翻译--中国法律中的自首与坦白.doc_第2页
外文翻译--中国法律中的自首与坦白.doc_第3页
外文翻译--中国法律中的自首与坦白.doc_第4页
外文翻译--中国法律中的自首与坦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论文外文资料翻译题目:中国法律中的自首与坦白院系名称法学院专业班级:法学专业级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教师职称:起止日期:附件: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2.外文原文。指导教师评语:签名:年月日2附件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摘自:犯罪与刑罚,2004年第3期中国法律中的自首与坦白一个独特的特点,传统的中国法律是规定,由法规罪犯,他们自愿自首,并交代了,才发现谁做了充分归还有权减免处罚。违例者身体损害他们的受害者或冒犯了对国家本身所犯下叛国罪或逃逸跨越国界不能享有减免,但可以接受,减轻处罚情节。根据中华民国这一规定,被称为子寿,是继续在名称,但实质上改变,在物质的影响下,西方的法律,通过引进日本。一般来说,奖励为自首,并供述减少到仅仅减轻处罚情节的,但范围扩大到包括犯罪的,如杀人,而恢复原状是不可能的。当中国共产党人首次开始制定一项法律制度,在1930年的,所以他们也通过了林子守。但是,根据他们来说,这成为主要的工具,政治控制与社会和思想的改革。它仍是一个重要方面,共产主义的法律,即使到现在,虽然它的应用已不再有严格的法律意义。中国对自首者实行相对从宽处理原则,即对自首者原则上从宽处理,但在下也可以不予从宽处理。是否从宽处理,由法官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依法自由裁量。第七条第2款中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自首者得到从宽处理,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我国刑法中的具体体现。对自首者从宽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且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有利于分化瓦解犯罪分子,给犯了罪的人一个改过的机会,鼓励犯罪分子主动投案,促进其认罪伏法,使案件尽快侦破,减少社会危害性,达到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目的。自首的概念及成立条件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已经有明确规定即“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但有众多学者认为,还要具备第三个条件,就是接受审查和裁判。持此观点的众多学者散见于各种论著中的理由不外乎是“虽然自动投案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被司法机关通缉无处藏身而自首,有的是怕遭到被害人的报复或同伙的打击而自首,有的嫌疑人出于真诚悔罪,有的慑于法律的威严,有的为了争取宽大处理,有的潜逃在外生活无着落,有的是经亲友规劝而醒悟,等等。但是不同的投案动机并不影响自动投案的构成。犯罪嫌3疑人投案后,还必须如实交代犯罪行为,才足以证明其有悔罪表现,为司法机关追诉其所犯罪行提供客观依据,使追诉得以顺利进行。所以说,如实交代犯罪行为是自首成立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自首的本质特征。”当然,他们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如:“1997年刑法规定自首成立的条件有:()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1979年刑法在实践中所掌握的自首的成立条件有:()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接受审查和裁判。如果将犯罪分子翻供作为不予认定自首的条件,就等于从法律上又将“接受审查、裁判”重新列为自首成立的必备条件。正如前文所说,1997年刑法正是为了弥补1979年刑法的不足,避免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某些错误做法,才将自首的成立条件从三条改为二条。”同时,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虽然没有将接受审查和裁判作为自首的构成条件,但在该解释第一条中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客观上已经把接受审查和裁判作为自首成立的第三个条件。在执行该解释的实践中,还把罪犯对行为性质的辩解也认定为是不接受审查和裁判,为此,在2004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又发布了关于被告人对行为性质的辩解是否影响自首成立问题的批复批复内容是:“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告人对行为性质的辩解不影响自首的成立。”该批复对98年解释的不足进行了一定的完善。自首的类型划分,他们理论界有不同的认识。刑法理论界的传统观点根据97年刑法第67条的两款规定对自首做出了二元的划分,即将自首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该条第1款规定的“一般自首”,或者曰典型自首,即“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另一类为该条第2款规定的以自首论的“余罪”自首,即“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对第2款规定的自首类型,刑法理论界也称其为“准自首”。关于自首制度类型的二元划分,从形式上看似乎与中国刑法典关于自首制度的立法设置模式相一致,但在实质上却是根本不相容的。此种二分法虽然能够体现出对1997年刑法典第67条两款内容之不同性的关注,却根本未注意到问题的另一面:即自首制度并不仅仅存在于总则中,同时还存在于分则中;不仅仅存在适用一切犯罪的普遍性自首制度,还存在适用个别犯罪的特别自首4制度,因此前述认识是片面的。中国人,无论是在其传统的和现代法律系统,有重视招供或承认有罪刑事程序。根据系统的长波存在于中国,直到早期多年的20世纪,一个供词认为必须结束一宗刑事案件,形式的酷刑获准在以获得自白书形式指控罪犯以及作为证据的形式不愿意作证.在实践中,同时,根据各个共和党和共产主义,被告人目前常常受到各种压力,包括身体暴力和威胁,尤其是服务器上的制裁,如果他们不承认。正确认定自首的本质,对于科学地揭示自首制度的立法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自首本质的问题上,中国刑法学界存在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自首的本质是悔罪,悔罪是“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罪行的动机,投案和供述罪行是悔罪的表现。第二种观点认为,认定自首要先分析其归案形式。犯罪人犯罪后归案的形式不外乎两种:被动归案和自动归案。自动归案的本质在于,归案行为是犯罪人出于本意的行为。可见,自首的本质就在于:犯罪人犯罪后自己把自己交付国家追诉。第三种观点认为,自首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任何行为,就在于它具有犯罪人主动提请司法机关追诉其所犯罪行这一本质亦即自身的质的规定性,所以自首的本质就在于犯罪人主动提请司法机关追诉所犯罪行。他们认为,作为自首的本质,应当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它是自首本身的特质,并将自首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第二,它贯穿自首行为的始终,并普遍适用于自首的各种情形;第三,它能体现自首制度立法的精神实质。以此为基点来考察,他们认为,悔罪或悔改不能作为自首的本质。“悔罪”并不是自首所特有的属性,其他刑罚制度诸如缓刑、减刑、假释等制度无不以悔罪为要件;司法实践中,自首的动机是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并非全部出于悔罪,有的可能是潜逃困难、走投无路,有的是因为法律的威慑,有的是在亲朋好友的规劝之下勉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