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结题总报告项目名称北京奥运会对我国基层村落农民体育的影响及其效应研究项目类别青年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课题组人员名单课题组成员王健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郭敏刚博士生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曾庆旋硕士生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黄爱峰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杨小明讲师上海大学体育学院李海金讲师华中师大三农研究中心目录1前言111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112国内外研究现状213研究的步骤和框架及创新点3131研究步骤和框架3132创新点414相关概念的诠释4141人文奥运、平民奥运、北京奥运会的“平民化”4142村落体育、农民体育及村落农民体育72研究对象与方法921研究对象922研究方法9221文献资料法9222田野调查法9223问卷调查法9224比较分析法10225案例分析法10226专家访谈法10227数理统计法103结果与分析1131被调查村落农民的基本情况1132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认知情况1233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情况13331不同性别与年龄结构的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14332不同文化程度与家庭人均年收入的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1634北京奥运会前、后我国村落农民体育的变化17341北京奥运会前、后村落农民的体育价值观比较18342北京奥运会前、后村落农民的体育消费情况比较19343北京奥运会前、后村落农民体育活动的内容比较21344北京奥运会前、后村落农民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比较22345北京奥运会前、后村落农民的体育管理工作情况比较2435北京奥运会对村落农民体育作用的“后奥运效应”分析25351北京奥运会对村落农民体育的正效应25352北京奥运会对村落农民体育的负效应3036北京奥运会对村落农民体育影响的作用机制3337影响北京奥运会对村落农民体育作用的主要因素354结论与建议3741结论3742建议39421弘扬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充分激发我国村落农民广泛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39422降低媒体宣传重心,明势、顺势、借势、造势、运势宣传北京奥运会的无形遗产,使北京奥运会能够为村落农民体育的发展产生持久的、正面的后续效应40423借北京奥运会之余热,大力发展村落农民体育,削弱北京奥运会对村落农民体育的负面效应40424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习俗,强化北京奥运会对不同地域村落农民体育发展的促进效应41425借北京奥运与全球化之“双轮”,加速奥林匹克文化与村落农民体育文化的交融,促进北京奥运会与村落农民体育的相融互动41426采取多种途径与方式,扩大北京奥运会在我国基层村落的辐射面和影响力425结束语436参考文献44附件一调查问卷48附件二本课题已发表阶段性成果一览表521前言11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2008北京奥运会虽已落下帷幕,但北京奥运会的余热却并未完全冷却。诚然,北京奥运会是向世界展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伟大建设成就的最佳窗口,也是向世界展现中国人民聪慧、勤奋、友善、热爱和平的最佳机会。然而,一届成功的奥运会或者“历史上最好的奥运会”的最终的评判权不应仅仅建立在世界各国政府或者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的评论上,而是应该将最终话语权交给最广大的普通民众,让他们去做最终的“裁判员”。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其中“人文奥运”的理念意味深长,它即包含着奥运会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因而,北京奥运会无论是在奥运体育场馆及相关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和建造上,还是在尊重各个国家(民族)信仰、风俗、礼仪、饮食习惯上,北京奥运会都需要殚精竭虑地为每位奥运参与者提供最贴心的人文关怀。同时,“人文奥运”的理念也意味着北京奥运会需以“平民化的视野”把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精神、文化及奥林匹克运动带向广大中国民众,带入中国的千家万户。如果将北京奥运会这种“平民化”的理念反向延伸,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奥运会的最终评判应包含来自最基层广大民众的声音。毋庸置疑,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同时,北京奥运会也应为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中国是一个拥有9亿农业人口的大国,当“奥运风暴”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风起云涌时,当各式各样的奥运宣传广告点缀着城市街头时,当琳琅满目的奥运商品在城市中热销时,当奥运圣火照亮一座座城市夜空时,如果我们不注重在基层农村也掀起“奥运风暴”,那么孕育了中国四分之三人口的农村大地将成为被奥运遗忘的“角落”,基层农民群体也将成为“奥运热潮”无法波及的群体,基层农民体育也往往难以惠及北京奥运所带来的效益。无疑,这违背了将奥运的最终评判权交给普罗大众的逻辑,更是从根本上有悖于“人文奥运”的理念。因而,北京奥运会要实现“人文奥运”的理念,要成为一届“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就必须听取更广泛的来自农民的声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处理好两方面的问题,即北京奥运会如何得到广大农民的认知和认可的问题。一方面,在基层农村村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信息传递方式相对落后、农民文化素质相对低下的现实状况下,农民群体是否知道北京奥运会,了解多少北京奥运会如何将宣传的重心下移到基层村落,如何为广大农民所认识另一方面,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基层村落体育农民是否有影响,其影响效果如何效应如何这两个问题也是本课题研究核心所在。本文的研究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揭示北京奥运会对基层村落农民体育的影响及其“全民化”、“平民化”效应。第二,有利于对农村和农民体育问题的研究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使农村体育研究工作的重心下沉,形成以人为本的“平民化”研究视野,促进我国农村体育的各项工作真正扎根于农村基层。第三,有利于了解北京奥运会与基层村落农民体育之间的互动关系。第四,该课题提供的材料、数据和结论,可以为今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宣传工作提供借鉴。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不可否认,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疑为我国体育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多种视角和有益的素材。从当前相关的研究现状来看,有关奥林匹克的研究,竞技体育的研究,北京奥运与城市群众体育、社区体育的研究等研究成果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然而,以一种“平民化”的视野,将基层村落农民体育与北京奥运会相结合的相关研究成果却极其鲜见。很显然,这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一个拥有9亿农业人口的国家举办的事实不相称,也与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相悖。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农民体育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农民体育的研究也受到体育学界的重视而渐入高潮,但目前这部分研究又集中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对接,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对接的相关性研究上,而从奥运会或从奥林匹克运动的角度探讨基层村落农民体育发展的研究可谓屈指可数,甚至可以说是几近空白。因而,将北京奥运会与农民体育,尤其是基层村落农民体育结合起来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文献检索表明,将北京奥运会与农民体育结合起来的相关研究可谓寥寥无几,主要有如下三文庞庆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中国农村体育发展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自治州的农民体育实证研究中,通过对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自治州农民体育现状的实证调查,认为“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日期的临近,农民的体育热情高涨,体育意识增强,农村的各项体育活动及比赛明显增多,且组织形式多样,赛事内容丰富,特别是带有浓烈土家族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广泛的参与”。董静的北京奥运会对农村体育发展影响的研究认为,“此次奥运会将带动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推动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发展。农村体育在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鼓舞下,也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广大农民创造一种在劳动中求快乐的健康生活方式。”骆秉权在北京市农村体育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中提到,“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报纸、杂志、期刊等宣传媒体,在北京市广大农村范围内大力宣传全民健身计划,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积极引导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调动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上述三文对本课题的研究无疑能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但是,综合来看,已有的相关研究也表现出了以下特点和不足(1)将北京奥运会与农民体育尤其是基层村落农民体育进行的并联研究尚属少见;(2)理论研究的深度及广度不够,如已有的研究仅从最基本的认知关系上将北京奥运会带入农民体育的研究,而并没有通过全方位的视角去探讨北京奥运会与农民体育的相互作用;(3)调查对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上述几篇文章来看,其调查的地域范围极其有限,而且调查对象也只涉及到“自治州”、“县”这一层面,而没有深入到最基层的“村落”这个层面。很显然,从调查对象来看,已有的调查尚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13研究的步骤和框架及创新点131研究步骤和框架研究步骤首先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做出较为清晰、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然后,策划调查方案,咨询相关专家及学者的意见,选取科学、合理的调查指标制定调查问卷并进行实证调查。再通过全面分析调查结果并结合田野调查,深层次地解析和探讨北京奥运会与基层村落农民体育的互动关系,北京奥运会给我国基层村落农民体育带来的影响及效应。最后,根据我国国情及实际,从政策参考和实践应用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本文的基本框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对北京奥运会的“平民化”问题进行全新解析,对村落农民体育相关概念和涵义进行梳理和界定(主要涉及“人文奥运”理念、“平民奥运”、“农民体育”、“村落农民体育”等)。(2)从现状角度,调查和了解基层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认知及评价,真实反映北京奥运会和奥林匹克精神、文化及运动在我国基层村落中的传播及现存状态。(3)从时、空角度,分析和探讨北京奥运会前、后我国村落农民体育的变化及我国不同地区基层村落农民体育发展的差异,通过时间上的纵向对比和地域上的横向对比,分析和探讨“北京奥运效应”对我国基层村落农民体育的影响。(4)从对策角度,以我国基层村落经济发展现状为现实基础,以我国基层村落农民体育发展现状为根据,以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奥林匹克精神为思想基源,提出扩大北京奥运会在广大基层农村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北京奥运会促进基层村落农民体育发展的具体对策及建议。132创新点研究创新之一,研究视角上的创新基层村落农民体育的研究是农民体育研究的重要构件,也是农民体育研究易被忽视的环节。从基层村落农民体育这个较为细腻的角度,去探讨北京奥运与农民体育之间的关系,能更为真实地反映出北京奥运会给农民体育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同时也能鲜活地表现北京奥运会“全民化”、“平民化”的效应。研究创新之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笔者将问卷调查与田野调查相结合进行研究,避免了因将农村体育笼统地视为一个整体对象,而导致出现研究流于一般化问卷调查而深入不够的现象。研究创新之三,研究内容上的创新(1)将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延伸至基层村落农民的层面,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有效地扩大了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研究范畴;(2)将北京奥运会与农民体育结合起来研究,并将研究的对象定格在基层村落农民的层面,将生动地描绘北京奥运会与我国农民体育的互动过程,真实地反映北京奥运会对我国农民体育、群众体育的推动作用和影响。14相关概念的诠释141人文奥运、平民奥运、北京奥运会的“平民化”要弄清北京奥运会所提出的“人文奥运”理念,可先从解读“人文”二字入手。人文是一个多义词,迄今为止,关于人文的界定,众说纷纭,各见其殊。为此,笔者通过梳理了国内外对“人文”进行诠释的文献资料后,整理出较具代表性的内涵有在西方,人文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主流思潮,它反对维护封建统治的宗教神学体系,提倡学术研究、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在我国辞海中,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彭永捷在其撰写的人文奥运一书中将人文界定为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1。从上述对人文的界定中,我们不难看出,人文曾是一种社会潮流,一种普遍的人类文化,并随着人们视野的拓展,思考不断深化,人文所蕴藏的涵义也逐渐被解读为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且其核心是注重人的人类文化。正因为人们对人文认识和理解的不断深入,才使得“人文奥运”的内涵也随之不断升华、丰富。“人文奥运”最基本的内涵至少囊括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民的奥运,老百姓(平民)的奥运。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拥有13亿人口的中华大地上传播奥林匹克精神,让全民关注奥运,参与奥运,奉献奥运,并形成一股和谐的、积极上进的促进各族人民参与北京奥运的体育人文力量,就突显了北京奥运“以民为本”的平民化理念,人文奥运所蕴含的这种以民为本、全民奥运、全民健身及“我知晓,我参与,我锻炼,我健康”的内涵,不仅是对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生动拓展与弘扬,也是对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一种全新解读。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生命力在于世界人民的广泛参与,在于奥林匹克精神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普及程度。可以说,没有大众的广泛参与,也就没有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与传播,进而会导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终将走向消亡,走向没落。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一个拥有超过9亿农村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举办,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取得了一次史无前例的伟大胜利,一次历史性的飞跃,这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北京奥运会让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多农村人口的国家能够身临其境地接触奥运、参与奥运和享受奥运,这无疑是实现奥林匹克人文关怀这一伟大理念的最好实践体现,也充分说明了北京奥运会是一届平民奥运会。二是文化传播和展现的奥运。北京奥运会不仅成为中国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窗口和大舞台,也成为向世界人民展现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文化和技艺,让世界更好地理解、感悟和融入中国的有效路径。中国北京在申办奥运会时曾给世界作出庄严的承诺“世界给我16天,我还世界五千年”。这不仅是中国对世界响亮的宣言,也是中国盛情的邀约。如今,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行,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文化展览和文艺表演活动汇聚北京。奥运期间,首都博物馆推出的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调集了全国26省区市55家博物馆的169件镇馆之宝,按历史先后顺序分为“曙光初照”、“礼乐安邦”、“盛事华章”、“古典终结”四个部分,以文物珍宝勾勒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可见,北京奥运会作为一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体育盛会和文化盛会无疑是中国向全人类传播和1彭永捷人文奥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1287展现中国文化的最好机会,也是中国献给世界最宏大、最壮观、最华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盛宴。三是文化交融的奥运。2008北京奥运会,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与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文化一次亲密的接触和亲切的握手,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伟大的交流和宏伟的融合。历史经验表明,奥运会是全世界超种族、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甚至超越政治制度的,它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对话、交流、沟通的巨大的现实平台1。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也认为2008年奥运会将不仅仅是一场高质量的体育盛会,还将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舞台2。不言而喻,北京奥运会也是世界文化相融互动的大舞台,它让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华文化在交融中求得共生,在互动中携手共进。尽管北京奥运会是以奥林匹克文化为核心的世界性赛事,但在北京奥运会的筹办之初,中国元素就深深地融进到了北京奥运会的始末。从会徽中国印到祥云火炬,从篆书的体育图标到吉祥物福娃,从天坛、太庙到金镶玉奖牌,这一切无不是中国元素的体现。诚如北京奥组委奥运文化活动处处长王平久所言“说实话,我们并没有刻意强调过中国元素,但北京奥运会筹备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其实都没有离开中国元素,甚至可说是无孔不入3。”正因为有了这些中国元素的点缀,才使得中国最美、最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闪烁出来,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让全球人能够理解和读懂中国,让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文化得以在交融中实现双赢。四是以人为本的奥运。北京奥运会处处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为探究北京奥运的文化遗产,我国成立了专门的人文奥运研究中心。该中心主任冯惠玲认为,人文奥运含义丰富,可解释性和操作性强,涉及面广,影响更为久远。人文奥运不仅是一个立意高远的文化理念,还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发展战略。在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中,人文奥运是灵魂。人文奥运是北京乃至中国向世界提出的具有独特价值的创新理念,它以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为底蕴,展示了北京乃至中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掘4。著名人文学者、北京人文奥运研究基地执行主任金元浦教授也认为,人文奥运是奥运会三大口号的核心和灵魂。它依托于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展示了北京对世界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掘与发展。人文精神的主旨,就是对于生命本身的关怀。作为一届人文奥运,2008年奥运会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1金元浦,意娜人文奥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12雨悦文化的奥林匹克世界给我16天我还世界五千年EB/OL人民网,HTTP/WWWCHINACOMCN/CULTURECOMCN/CULTURE/TXT/200808/18/CONTENT_16262155HTM200808183陈林,王平久谈北京奥运中的中国元素N光明日报,200808074张永恒著奥运中国中外名人解读北京奥运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2126她将不仅仅是百姓的奥运、生活的奥运,而且还应是以民为本的奥运1。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上任两年来力推奥运“瘦身”计划,就充分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奥运理念,其目的就在于革除日益膨胀的奥运会给主办国带来的沉重负担,赢得当地百姓对奥运会的支持和好感。一次大型运动会圣火熄灭后,如果组织者、参赛者和媒体评价甚高,而当地老百姓不高兴、不满意,就应该慎言“成功”和“圆满”2。足见,北京奥运会举办的成功与否其最关键的发言权理应出于普通老百姓之口。因此,北京奥运会必须处处体现以人文本,否则将有违于北京奥运会所提出的“人文奥运”理念。所谓“平民奥运”,就是指将奥运会的重心下移,以扩大奥运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广泛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文化及奥林匹克运动,让奥林匹克精神、文化及奥林匹克运动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为一届真正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奥运会。北京奥运会的“平民化”是北京奥运会提倡的“人文奥运”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其与“人文奥运”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这突出地体现在“人”字上。北京奥运会的“平民化”所指的“人”是普罗大众。“人文奥运”所指的“人”也理应涵盖来自基层的农民。“人文奥运”理念突出“以人为本”,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它侧重的是精神上的关照和爱护,彰显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尊重和怜悯,是对人性的关爱、卫护和发扬。北京奥运会的“平民化”归根结底就是将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平民奥运”,让所有普通老百姓包括来自农村基层的村落农民也能够参与奥运、感悟奥运、享受奥运,这一点正恰如其分地体现在“人文奥运”理念的核心内涵之中,也与“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先生提出的重在参与的理念不谋而合。北京奥运会要实现“人文奥运”理念,要办成“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就必须倾听最广泛的来自基层农民的声音,走“平民奥运”之路。可见,北京奥运会不仅应是一届“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还应是一届“平民奥运”。142村落体育、农民体育及村落农民体育1421村落体育村落体育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却是一个新兴名词。囿于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有关农村、农民体育的研究缺少一种“眼光向下”的平民化视野,导致村落体育研究成为我国农村和农民体育研究的“盲点”。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与新农1卢岩人文奥运彰显人文关怀贯穿北京奥运会每个细节J半月谈,2007(5)232刘剑运动会不可忽视便民N潇湘晨报,20031018村建设的挺进,越来越多的体育学人将目光转向了农村基层村落体育。要研究村落体育,厘清其概念是其关键。笔者通过整体文献资料,从中筛选了两个较具权威性的界定。第一,虞重干教授认为,村落体育是指在村落环境中开展的以村落农民为主体,以健康、休闲、娱乐为目的的非生产性的身体锻炼活动,它是农村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1。第二,罗湘林博士认为“村落体育”即在农村村落环境下,以村落农民为主体,以自在的或混含着娱乐消闲、健体等目的,所进行的非生产性的身体运动的统称2。比较上述两个概念比较发现,他们对村落体育的界定基本一致,大体涵盖了五个方面的内容活动范围在村落环境下;活动主体为村落农民;活动目的为健康、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形式为身体活动;活动性质的非生产性。1422农民体育梳理有关农民体育的研究发现,鲜少有人对农民体育的概念加以界定。大量以农村、农民体育为研究对象的文献中,出现诸如农村体育、乡镇体育、农民体育、农村群众体育、农村社会体育、农村居民体育等多种称谓,有的甚至将农民体育与农村体育混为一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学者已经进行了尝试性分析,如曾理认为,农民体育是指农民,包括其中男、女、老、幼及伤病残者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养生、医疗、游戏为手段,达到健美、健康、康复、娱乐和休闲为目的的体育活动3。王晓玲认为,农民体育是指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养生、医疗、游戏为手段,达到健美、健康、康复、娱乐和休闲为目的的体育活动4。上述观点对本课题的研究无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1423村落农民体育本研究认为,村落农民体育是在农村村落开展的一种文化活动,是以村落农民为主要参加对象,以健身性活动和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农民健康、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村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群众性体育活动。本文就北京奥运会对村落农民体育的影响及其效应研究主要侧重于村落农民的体育意识、态度、价值观等方面。1虞重干,郭修金农村体育的根基村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7)132罗湘林对一个村落体育的考察与分析J体育科学,2006,26(4)86953曾理,徐玖平对中国农民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274王晓玲我国农民体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4)30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我国基层村落农民体育的影响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依据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将我国经济区域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并从这三大地带中,随机抽取了广东、浙江、湖北、河南、陕西、广西等6省的基层村落农民为调查对象。他们分别代表了我国东、中和西部地带,因而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我国的整体情况。调研中访谈了6省部分县、乡(镇)、村的相关负责人118人,并以湖北省挖沟村和港河村为个案,随机抽取了600位村落农民(男性农民为312人,女性农民为288人)进行了典型调研。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数据库、万维网数据库、百度、GOOGLE等网络信息资源和GALE、DIALOG、SCIENCEONLINE等外文数据库及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与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等资源平台,检索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为本课题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支持。222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是研究者获得当地人的允许和合作,直接进入当地人的生活之中,观察访谈,取得有关当地文化事象的第一手材料的过程。为获取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笔者对东、中、西部部分省份的一些村落农民体育发展较好的典型村落进行了走访调查,以为挖掘出一些对我国村落农民体育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建议与对策提供帮助。223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自行编制了半封闭式北京奥运会对我国基层村落农民体育的影响及效应研究调查问卷,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实地调查工作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按随机抽样原则,从广东、浙江、湖北、河南、广西、陕西6省的(乡)镇中随机抽取18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共1620位农村居民,采用现场发放和回收、邮寄和约定时间回收等方式,共发放1620份,回收1602份,有效问卷1508份(其中广东、浙江卷共498份,湖北、河南卷共507份,广西、陕西卷共50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1,另外,还专门针对问卷中影响北京奥运会对村落农民体育作用的制约因素这一问题对所调查的6省中各县、乡(镇)、村分管或主管领导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18份,回收118份,其中有效问卷11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二是采用个案典型调研的方式,针对挖沟村和港河村在北京奥运会申办前、后村民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消费行为等变化的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和入户面对面问卷访问的方式,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6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58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2。224比较分析法首先,从空间角度将不同地域的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认知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然后,从层次角度将不同性别、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的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相关态度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从时间角度将北京奥运会前后村落农民体育的变化进行了纵向比较。225案例分析法以湖北省挖沟村和港河村为案例,比较分析了北京奥运会成功申办前后挖沟村和港河村村落农民在体育价值观、体育消费行为、体育活动内容等方面的变化及差异。226专家访谈法走访了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社会科学部以及湖北省部分高校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或基地,对20多名有关专家和负责人进行了访谈。227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3结果与分析31被调查村落农民的基本情况在被调查的村落农民中(挖沟村和港河村除外),从性别比例看,男性占525,女性占475;年龄比例中,1835岁的居多,约占299,其次是3645岁者,约占调查总人数的253,最少的是60岁以上的,只占103;从文化程度来看,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最多,约占395,其次是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约占242,最少的是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约占36,这一结果说明,目前我国农村基层村落农民所受的教育程度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从经济收入来看,家庭人均年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最少,约占23,1000元以上3000元的人数最多,约占424。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基层村落经济基础薄弱的现实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观。表1被调查村落农民的基本情况人数百分比()男792525性别女71647518岁以下1821211835岁4512993645岁3822534660岁338224年龄结构60岁以上155103小学文化以下365242小学文化597395初中文化328218高中或中专文化164109文化程度大专及大专文化以上54361000元以下4683101000元3000元6394243000元以上5000元2641755000元以上8000元10268家庭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上352332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认知情况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应用知识或信息加工的过程,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其包括了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1。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认知情况可以反映出其对北京奥运会的关注和了解程度,而某一地区内的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关注和了解程度越高,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北京奥运会对该地区的村落农民体育的影响越大。本研究以“北京奥运会的相关知识”为内容开展了调查,以提问的形式考察了我国不同区域内的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认知程度首先,就“北京奥运会召开时间”这一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东部回答正确率为773,中部为643,西部为523。村落农民在回答正确率上呈现出“东高西低,梯度差异显著(T检验,P60岁3981607556342970598021461062033993405129表5不同文化程度调查对象对北京奥运会态度比较SX文化程度申办北京奥运会推行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观赏北京奥运赛事中国奥运军团战绩小学以下3008105372280760629218473073203536706362小学3547806559313980633120743068713779806894初中3896606877336490671523634065163898706799高中或中专3971107124358590661724174062453902106621大专及以上4101406875367600630425702054423997606934表6不同家庭人均年收入调查对象对北京奥运会态度比较SX家庭人均年收入申办北京奥运会推行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观赏北京奥运赛事中国奥运军团战绩8000元4027805748282870672423766068473995205473表7部分人口学变量上调查对象对北京奥运会态度的相关性分析性别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申办北京奥运会推行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观赏北京奥运赛事中国奥运军团战绩性别10032009700240101019702740076年龄结构1010300520068018302570083文化程度104170329024402610145家庭人均年收入10364021601050069注P005媒体对奥运会的宣传2420386224134P005农民的文化程度3731462301538P005农民的闲暇时间1311097855212P005地域文化776532990669P005注系数即平均选择系数单项选择人次/单项平均值,单项平均值总选择人数/项目总数4结论与建议41结论结论一尽管北京奥运会已完美落幕,但北京奥运会宣传重心的下移程度还尚显不够,一些农村基层村落成为北京奥运宣传的“死角”,基层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以及奥林匹克文化知之甚少。调查结果显示,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尚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对奥运精神、奥运理念的认识尚显不足。另外,北京奥运会影响力、辐射力在不同地域基层村落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可以从“三大区域”的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认知差异得到证实。结论二从性别来看,在“申办北京奥运会的态度”、“推行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态度”、“观赏北京奥运赛事的态度”及“中国奥运军团战绩的态度”4项指标上,男性村落农民得分平均数高于女性村落农民,且在“申办北京奥运会的态度”指标上表现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推行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态度”、“观赏北京奥运赛事的态度”两项指标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中国奥运军团战绩的态度”指标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总体而言,男性村落农民较女性村落农民对奥运会的态度更积极。这说明北京奥运会对男性村落农民的影响较之女性大。结论三从年龄结构来看,在“申办北京奥运会的态度”、“推行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态度”和“观赏北京奥运赛事的态度”3项指标的得分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18岁以下、1835岁、60岁以上、4660岁和3645岁,且在“申办北京奥运会的态度”上表现出无显著性意义,在“推行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态度”和“观赏北京奥运赛事的态度”2项指标上均表现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中国奥运军团战绩的态度”指标上未表现出显著性意义。总体而言,青少年关注北京奥运会最热情,青少年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最积极。3645岁的中年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最冷淡;60岁以上的老年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也非常积极。这与我国体育人口在年龄层次上呈现出鲜明的“两头大,中间小”的沙漏型结构不谋而合。这说明北京奥运会对青少年、老年农民群体的影响较之中年村落农民群体大。结论四从文化程度上看,“申办北京奥运会的态度”、“推行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态度”、“观赏北京奥运会赛事的态度”及“中国奥运军团战绩的态度”4项指标的得分顺序由高至低依次为大专及以上、高中或中专、初中、小学和小学以下,且在前3项指标上差异均表现出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第4项上也表现出显著性意义(P005)。总体而言,文化程度越高的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认知越明晰,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也就越积极。这说明了村落农民的文化程度愈高北京奥运会对其影响也就愈大。结论五从家庭人均年收入上看,在“申办北京奥运会的态度”和“中国奥运军团战绩的态度”2项指标上得分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1000元以下、10003000元、30015000元、50018000元和8000元以上。且在“申办北京奥运会的态度”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在“中国奥运军团战绩的态度”上未表现出有显著性差异。在“推行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态度”得分上由高到低排序依次30015000元、10003000元、50018000元、8000元以上和1000元以下,且表现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观赏北京奥运赛事的态度”上家庭人均年收入在30015000元的村民得分最高,其次是50018000元,1000元以下的得分最低,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史教育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b卷)
- 八里湾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原木可降解材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试题含答案详解【新】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水力装备表面纳米抗磨蚀材料及涂层制备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高频重点提升(共100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机械租赁服务方案
- 2025年药学硕士专业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水彩画基本知识课件
- 2025福建漳州闽投华阳发电有限公司招聘5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青岛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完整版)教师考试教育法律法规全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标准)水果代收协议书
- 2025外汇展业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
- 公务员入职礼仪培训课件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知识清单
- 排污许可审核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