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雾翠茗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机产品操作规程_第1页
贵州雾翠茗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机产品操作规程_第2页
贵州雾翠茗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机产品操作规程_第3页
贵州雾翠茗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机产品操作规程_第4页
贵州雾翠茗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机产品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贵州雾翠茗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机产品操作规程版本/修订状态A/0受控状态受控编制办公室审核谭正义批准谭正义2014年01月01日发布2014年01月01日实2施目录01有机生产基地建设原则302种子/种苗管理规程303有机生产技术操作规程404堆肥操作管理规程1105有机产品运输管理规程1307有机产品储藏管理规程1308有机产品销售管理规程1409分选、清洗及其他收获后处理管理规程1510物资采购规程1611运输工具、机械设备及仓储设施的维护、清洁规程1612防止有机产品被污染管理规程1613标签及生产批号管理规程1614认证证书、销售证及有机产品认证标志使用管理规程1715人力资源管理规程2116员工福利和劳动保护规程2217信息通报及接受认证检查管理规程2218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规程2119卫生管理与有害生物控制规程2220有机产品检验管理规程24301有机生产基地建设原则1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有机生产基地环境的要求和建设原则。2要求21基本要求211有机生产基地水土保持良好,生物多样性指数高,远离污染源或具有较强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基地应远离交通主干线。212有机生产基地与常规生产区域之间有明显的边界和隔离带,以保证有机产品不受污染,隔离带以山和自然植被、路等天然屏障为宜,也可以是人工营造的树林和农作物。隔离带的作物按有机农业方式栽培管理。22空气221空气符合GB3095环境空气质量中二级以上标准和GB9137的规定222灌溉水农田灌溉水用水符合GB5084223土壤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的二级以上标准221有机生产基地环境空气质量符合下列表中的要求23缓冲带建设和栖息地保护231在有机生产区域周围建立有效的缓冲带或隔离带,防止常规生产区域的污染物污染到有机生产地块,保证有机生产地块不受污染,防止常规地块禁用物质漂移。232在有机生产地块周围设置天敌生物的栖息地,提供天敌活动、产卵和寄居的场所,提高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控制控制能力。233缓冲带和栖息地建设是保证有机生产的重要措施,公司重视,当缓冲带和栖息地的建设不能持续满足要求时,积极制定改正措施,并实施整改。234加工厂周围没有严重污染的水源和污染区02种子/种苗管理规程1目的通过建立对种子/种苗管理,明确有机产品生产对种子/种苗的要求,特制定本规程。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对有机产品生产所需的种子/种苗的管理。3职责本规程由公司生产部归口管理。4内容41按照有机产品国标的要求应当选择有机种子或者种苗,公司根据此要求,目前无法从市场上获得有机种子或种苗,公司保留了2个以上购买种子或种苗的记录。42公司选用常规的种子或种苗进行有机生产,禁止使用禁用物质对种子或种苗处理。43根据标准要求,公司制订获得有机种子或种苗的计划(计划见附件)。44根据公司基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公司选择抗病强、产量高、品质好的粮种作为种植对象,选择时,在充分考虑保护作物的遗传多样性的同时,严禁选择的种子含有转基因成分或转基因技术。45选择常规种子或种苗时,严禁选用经禁用物质和方法处理的种子。46公司选择种子的记录由办公室保存,并填写种子/种苗选择记录45质量记录种子/种苗选择记录附获得有机种子/种苗的计划根据有机产品国标GB/T196302011的要求,有机产品生产应当采用有机种子的规定,结合公司发展情况。1与省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发有机种子/种苗繁育技术,对选择的优质种子/种苗,经过35年以上的实践,对抗病、产品质量和产量、抗逆性、适应性、商品性等特点进行分析,选择各项特点好的,条件成熟时向认证机构申请有机种子/种苗认证。2密切关注市场,一旦发现有有机种子销售,经考察属实,同时又适合我公司基地生产,能保护当地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公司就可引进种植。3在上述两种情况都不能满足的条件下,公司对引进的符合要求的常规种子,进行公司有机生产化管理,从投入物、肥料、生产管理等各环节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要求。03有机茶叶种植操作规程1目的通过对茶有机种植生产的管理,使有机产品原料的质量更有效地得到保证。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生态基地种植全过程的管理。3职责生产部及生态基地负责实施本规程。4内容41基地选择411要求生态基地与周围环境保持大气清洁,远离污染源,水源无污染,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412品种与种苗发展无性系良种生态基地,有计划地改造低产生态基地,推广换种改植技术,逐步提高无性系良种生态基地比例。种植以本地群体种为主的、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413种苗以短穗扦插无性繁殖方式繁殖,不使用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42生态基地开垦421平地和坡度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大于15时,等高内倾筑梯坎,梯面宽应大于15M。开垦深度在50CM以上,在此深度内如有障碍层应破除。43种植要求431种植时间2月份或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44基肥441植苗行确定后,按植苗行开种植沟,深50CM、宽60CM的种植沟内施足底肥,每667M2亩施农家肥或青草等有机肥2T3T,加饼肥01T013T,施后覆土。距种植时间间隔不少于10天。442种植密度单行条栽行距130150CM,株距30CM2每丛茶苗2株,每677M2亩3000株左右;双行条栽大行距150CMP小行距40CM,株距30CM9每丛12株,每667M2亩苗40005000株左右。45树冠管理451轻修剪对于覆盖度较大的生态基地每年在上年度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进行轻修剪,修剪深度5厘米左右,剪下的枝叶要及时清离地面,茶行边缘修剪保持茶行20厘米间隙,以利田间作业及通风透光。452深修剪5当树冠育芽能力衰退,新梢生长能力减弱,产量显著下降时,常用深修剪,剪去茶树枝头过多的关节和细枝,恢复并提高产量。深修剪深度,剪去树冠绿叶层的1/2,约1015厘米,深修剪不能常用,要慎用,一般间隔5年以上用一次,修剪时间春茶过后为主。规模茶场深修剪要有规划,分批、视具体情况而定。453清兜亮脚。在常规修剪的同时,把树冠内部和下部的病虫枝、细弱枝梢、枯老枝等全部剪去。46土壤管理461合理耕作,采取“春耕、夏锄、秋挖、冬培”措施,加强生态基地四季管理。实行人工除草,秋冬季生态基地深翻结合施有机肥,改善土壤条件,并清理行间无效枝条。462深翻改土每年或隔年一次,在9月至11月秋茶结束进行。在茶行里侧深挖,深度20CM30CM。结合深挖,每667M2亩施1T13T有机肥堆肥、青草、猪牛栏粪等,需经堆肥操作处理,01T013T饼肥。463中耕除草春茶前1月底中耕,深度5CM10CM。夏茶前中耕在春茶采摘结束后4月上旬进行,深度10CM15CM。伏耕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进行,深度15CM20CM。中耕结合除草,如杂草较多应及时锄铲除草,幼龄生态基地茶树根部周围杂草应用手工拔除。463推广铺草技术高温干旱和冷冻季节到来前的夏初和秋末,在茶树行间铺草,每667M2亩1T13T,以增进地力。47肥水管理做到安全、平衡、协调。有机肥必须经过堆制无害化处理,商品化有机肥、叶面肥、生物肥等必须通过国家有机认证后才能使用。471平衡施肥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平衡施肥,防止生态基地缺肥和过量施肥。选用国家有机荼标准核准使用的肥料。472施肥时期春茶前催芽肥在1月底至2月初施。夏季追肥在春茶采摘结束后施。秋季追肥在夏茶采摘结束后分期施。秋冬季结合深耕施基肥,在10月至11月上旬施。473施肥方法基肥与追肥用量比为55,追肥中,春、夏、秋三季比为523。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当年秋季开沟深施,在树冠下行间开沟,深20CM以上。施肥后及时盖土。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可以使用叶面肥,宜在傍晚时喷施。叶面肥应与土壤施肥相结合,采摘前10天停止使用。48病、虫、草害防治做好预测预报,以农业防治为主,加强生态调控,辅之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禁止使用一切化学合成的农药。481农业防治4811有机生态基地应首先向生态环境较复杂的山区和半山区发展,防止大面积单一种植,以保持较丰富的自然植被,减少病虫害大发生的机率。换种改植或发展新生态基地时,应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A合理施肥适时施用农家肥、沤肥、堆肥、枯饼等有机肥作为基肥,以养护土壤,培育壮树。B及时采摘分批分次及时采摘,抑制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瘦螨、茶白星病等危害,控制螨的越基数。C合理修剪通过修剪控制茶树高度,使低于80CM,减轻毒蛾类、蚧类、黑刺粉虱等害虫的危害,控制螨的越基数。D合理耕作茶季浅耕和除草,冬季深耕或结合培土,减少害虫的种群密度。E清园疏枝将生态基地内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有效防治叶病和表土中越冬的害虫;促进生态基地通风,减轻病虫危害。482物理防治A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蚕、蓑蛾类、茶丽纹象甲等害虫危害。B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或异性诱杀。C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杂草。483生物防治64831注意保护和利用当地生态基地中的草蛉、瓢虫、蜘蛛、捕食螨、寄生蜂等有益生物,减少因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给天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农业措施保护天敌。4832利用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繁殖和流行的条件,将苏云金杆菌、白僵菌、虫草菌、多角体病毒等各种有益微生物释放到生态基地中去,使其建立种群,并造成再次侵染和流行。4833采用适当的生物、物理防治措施,有条件地使用植物源和矿物源农药。利用生物制剂防治茶树害虫,如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治茶毛虫、茶黑毒蛾等鳞翅目害虫,白僵菌防治茶丽纹象甲和假眼小绿叶蝉,病毒用于防治茶尺蠖、茶黑毒蛾等鳞翅目幼虫,真菌制剂防治黑刺粉虱等。根据有机茶标准有条件地选择使用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如苦楝素、除虫菊和鱼藤酮、石琉合剂等。4834生态基地开垦、改造、施肥、耕作、病虫草害防治、修剪等生产管理活动,应实时记录在案保证资料清楚、真实、完整。49鲜叶采收要按标准采,病虫叶不采、紫芽叶不采、雨水叶不采、有其它杂物叶不采。采摘标准选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二叶开展的原料。要求芽叶长短基本一致,不采单芽、紫芽叶,病虫芽叶和雨水芽叶;不带鱼叶、鳞片、梗蒂等杂物,保证鲜叶嫩、匀、齐、净。采摘方式要求手工提手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严禁捋采和抓采。5相关记录有机茶叶田间管理记录WCMXJL12有机茶叶收获记录WCMXJL1304堆肥操作管理规程通过对自制的有机肥料的控制,确保有机产品的生产不受禁用物质的影响,从而确保有机产品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有机生产。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有机产品生产所需有机肥料的堆制和管理。3职责生产部负责实施本规程。4内容41堆肥原料主要来自本公司饲养场的鸡畜禽粪便。另外添加部分本公司的有机植物秸杆及腐叶、植物废弃物等。但禁止使用转基因生物及其制品和禁止使用禁用物质。42堆肥的制作随时进行。43堆制方法431首先把未腐熟的鸡粪及其他植物废弃物掺到一起淋水,并添加经自然培育的微生物制剂,经搅拌均匀后,堆成长的梯形堆进行高温发效。432在一般高温季节发酵快,10天左右开始第一遍倒粪把未腐熟的和腐熟的充分拌匀。433在进行高温发效,然后在到10天左右进行第二次的倒粪,还是把未腐熟的和腐熟的充分拌匀,再进行一次发酵,这样在过一个星期就可以进行第三遍倒粪,这一次要把腐熟的鸡粪充分的倒碎,堆好,准备使用。444成熟要求A颜色气味有黑色汁液,有氨臭味。B表面体积表面起蜂窝眼,肥体颜色棕黑色,肥质松软,不粘锄。腐熟的堆肥其体积是刚堆积时塌陷1/31/2。C堆肥浸出液腐熟的堆肥加入清水搅拌后(肥水比例一般为1510),放置35分钟7后,堆肥浸出液呈淡黄色。5质量记录堆肥记录05有机产品运输管理规程1目的确保经过认证的有机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得受到其他物质的污染。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认证的有机产品。3职责生产部和销售部负责实施本规程。31生产部负责茶叶的运输;32销售部负责成品的运输。4内容1有机产品的运输设专用车辆运输,并记录通车运输的产品名称、数量等。如果专用车辆的运力无法满足工作要求时,可使用其他车辆,但使用前必须充分清洗干净,并做好记录。2运输工具在装载有机产品前应清洗干净,必要时消毒处理,并做好有机产品运输设备清洗记录。3有机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与常规产品混杂或受到污染。4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外包装上有机认证标志及说明不得被玷污或损毁。5运输和装卸过程应有完整的档案记录,并保留相应的单据。6有机产品的运输要求61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装运输;62运输应符合有机亚麻的储存条件。防止污染和温度的急剧变化。63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装运输;7相关文件和记录有机产品的运输记录有机产品运输设备清洗记录06有机产品包装管理规程1目的通过对包装规范管理,使有机产品的质量更有效地得到保证。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对有机产品的包装管理。3职责生产部负责实施本规程。4内容41使用食品级塑料袋包装或散装,外包装使用无毒、无味的纸盒包装材料;42包装简单、实用,避免过度包装;43选用可重复、可回收和可生物降解的包装材料;44禁止使用接触过禁用物质的包装袋或容器盛装有机产品;845包装材料的运输、贮藏必须符合相关作业规程的规定;46包装设备在用于有机产品包装前,要进行清洗,确保有机产品包装过程不受污染;47包装过程应当有完整的记录。5质量记录包装记录07有机产品储藏管理规程1目的保证经过认证的有机产品在储藏过程中不受到其他物质的污染。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有机产品在储藏过程中的管理。3职责生产部负责实施本规程。4内容41仓库保持清洁卫生、无害虫、鼠等有害生物,无有害物质残留,在最近7天内未经任何禁用物质处理过。411仓库在产品储藏前彻底清扫,并进行消毒处理,消除各种有害物质和各种害虫;412仓库定期打扫,避免害虫、有害菌类滋生,始终保持卫生清洁;413在门口、通风口等地应设有挡鼠板、捕鼠夹等防鼠工具,防止老鼠进入仓库污染有机产品;414清扫工具和消毒剂的使用满足有机产品标准要求;415在存放有机产品前,确保至少七天内未经任何禁用物质处理;416仓库管理人员及时记录仓库清洁记录、仓库消毒记录等,并备案保存。42公司采用空调库贮存有机产品,不仅可以使产品保鲜,同时也可防治一些病虫鼠害对产品的影响;43有机产品的储藏设专库或专区、专人管理,并设有有机标识。44如果不得不与常规产品共同存放,应在仓库内划出特定区域,做好隔离措施,张贴明显的标志,并利用包装、标签等措施确保有机产品不与非认证产品混放。45产品出入库和库存量有完整的的档案记录,并保留相应的单据。451产品经包装后,抽检合格入库保存,填写出入库记录入库部分;452产品出库时,根据提货单或销售合同的产品数量填写出入库记录出库部分;5相关文件和记录仓库清洁记录、仓库消毒记录、出入库记录08有机产品销售管理规程1目的对有机产品销售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及完整性和可追溯性。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销售网络内所有的有机产品。3职责销售部负责实施本规程。94内容41经营品种相同的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明确区分相同品种的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避免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接触、混合,防止有机产品与禁用物质接触。42确保有机产品在贸易过程中的储存、运输和销售不受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保持完整的跟踪档案记录,包括相应的票具;43销售有机产品的过程中,为销售商提供有机产品的相关证明材料;44销售商在销售场所设立与常规产品分开,独立的有机产品销售区或专柜;45销售商在有机产品的销售区或专柜的显著位置摆放有机产品的认证证书复印件;46不符合有机产品标准GB/T1963032011标识要求的产品不能作为有机产品销售。5相关文件和记录合同评审单销售记录09分选、清洗及其他收获后处理管理规程7、目的对有机产品种植收获后的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防治非有机物的污染。8、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种植基地收获的产品和公司的储存。9、职责生产部负责实施本规程10、内容41分选茶叶收货后运输早公司场地内经行简单、去石、去秧处理。保留较好的茶叶,统一清收灌袋保存,并记录好相应的生产操作记录。42其他原料收获的处理根据不同原料的不同性质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法,并经过质量控制部审核并通过理事长批准方可实施。5相关记录分选记录10物资采购规程1目的对采购过程及供方进行控制,确保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生产、加工所需的投入物的采购的控制;对供方进行选择、评价和控制。3职责办公室负责实施本规程。4程序41采购控制411根据生产的需要,由各部门向办公室提出采购要求,确保不使用禁用的和未经许可10的投入物,并详细表明采购物品品名,数量,并注明有机状态、生产厂家、销售商等,由办公室制定采购计划,报理事长批准后,由采购部执行采购,但采购时,必须严格遵循采购要求进行采购。采购物质要留原始票据(如发票、收据等,以要时追踪)。412采购部负责评价和选择合格的供方,对供方的控制方式和手段,取决于采购的产品对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程度。413对合格的供方进行动态管理,对供方的供货业绩定期进行评价,建立供方档案,对不符合要求的供方从合格供方名录中剔除,并增加新的合格供方。414作业人员将供方的产品符合性情况定期反馈给生产部。415采购验证对采购的有机投入物质有效性由办公室进行验证,确保有机采购的符合性。对采购的物资品名、品种、数量、采购信息,应由办公室详细记录采购产品登记表,以备有机证明提供证据。42入库采购的有机产品生产投入物入库管理详见有机产品储藏管理规程。5相关文件和记录采购计划、供方评价表、采购产品登记表11运输工具、机械设备及仓储设施的维护、清洁规程1目的规范设备管理、保证其持续的过程能力及卫生,满足有机产品的加工需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的生产、加工设备。3职责办公室、生产部负责实施本规程。31生产部门是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公司设备的采购、验证、安装、维护、保养、报废过程的管理,办公室协助生产部门完成以上操作。32设备所在部门负责设备的表面维护和清洁工作。4程序41设备的采购。设备使用部门根据生产需求和技术更新需要,拟定设备需求申请,报办公室,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经过对现有设备能力评定后,报理事长批准。42设备的验收设备到达公司后,由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对设备进行调试、运行验收。43设备的建帐设备验收合格后,由办公室负责编号,并记入设备台帐,建立设备档案,将设备的原始资料移交档案室存档。44设备的使用441办公室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442设备使用人严格实行定级、定人,并做好设备运行记录。443生产车间对设备进行标识,标识方法为挂牌标识,标识内容为设备名称、型号、使用人、保养人、设备状态(准用、停用、报废)。45设备的保养、检修、清洁11451生产部门设备维修人员负责设备保养、检修,并制定设备检修计划。452设备维修人员实施设备的检修、保养并填写设备检修记录、设备保养记录。4253设备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必须在所维修设备明显处悬挂维修状态标识,并在设备检修记录中填写维修内容和更换配件情况,设备修好后,由设备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认可。4254设备维修好后,由使用部门对环境、设备用清水进行彻底清洁、用酒精消毒,防止污染产品。426设备的停用、报废4261设备的停用办公室会同使用部门一起对维修后不能达到生产要求的设备的进行鉴定,在该设备上挂牌标识,标识状态为停用4262设备的报废对需报废的设备,由生产车间填写设备报废申请单报办公室理事长批准,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技术鉴定,报理事长审核批准,做报废处理,并在设备台帐上注销,注明报废日期,同时封存该设备的所有资料。5相关文件和记录设备台帐、设备检修计划、设备检修记录设备保养记录、设备报废申请单12防止有机产品被污染管理规程1目的通过控制生产、加工过程,防止有机产品被来自非有机产品、禁用物质污染所采取的措施。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有机产品生产整个过程的管理。3职责生产部、销售部负责实施。4内容41基地(包括种植、仓储)选址、设计411基地周围环境清洁卫生,不在有碍食品卫生的区域、无生物、化学、物理污染源,无污水、粉尘污染,周围环境不造成污染。412基地内不兼营、生产、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无污染源。413基地与周边的常规地块必须有完善的阻隔措施,具有独立的排灌系统,沟渠进行硬化处理,不得使常规地块的排灌水渗透或漫入基地有机地块中。414尽量使用专用的工具、农具和相关设备。如菜必须与常规生产共用,在用于有机生产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清洗,并做好记录。415生产、包装过程中,所使用的薄膜、防虫网等可选择聚乙烯、聚丙烯或聚碳酸酯类产品,使用后回收,不得进行焚烧,禁止使用聚氯类产品。416生产中,所必需的投入物,应当满足有机产品生产要求,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等。417贮存过程中设有机产品专用仓库,如与常规产品同时存放,应当制定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污染。1242产品流通过程421产品运输过程中,运输设备和车辆应当专用,如与常规产品共用,运输有机产品前应当清洗干净。422产品销售时,应当设专用柜台或专有销售区,与常规产品隔开,防止交叉污染。5相关文件和记录有机生产基地建设原则种子/种苗管理规程堆肥操作管理规程有机产品运输管理规程有机产品包装管理规程有机产品储藏管理规程有机产品销售管理规程设备管理规程13标签及生产批号管理规程1目的为规范有机产品生产经营行为,加强有机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建立健全有机产品可追溯制度,保障有机产品质量安全,制定本办法。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生产的所有有机产品。3职责31生产部负责实施产品标签代码和批次号的管理。32办公室负责对产品的批次号标识及记录进行不定期的检查。4内容41标签的制定411产品标签本身不能对有机产品构成污染;412产品标签内容至少标明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产地、生产日期、进货日期、标明产品批次号、产品保质期等;413产品标签描述应符合实际情况不得有虚假标识。42批次号的管理421建立批次号和产品标识代码管理制度,在产品的外包装和标签上、相关农事记录、运输记录、包装记录、贮藏记录、出入库记录、销售记录等实施批次号的管理。以便于对同一批次产品进行统一管理和便于对产品进行追溯。422批次号的确定WCMXLJXXXXXXXX时间年月所在棚号品种茶叶种类缩写公司名称缩写说明1、所在分区指的是公司为便于管理所分的小的区域;2、时间年月指的是种苗定植在基地的时间,从种苗引进后,即对该批种苗进行统一确定的批次号的管理,包括从定植后,所有发生在该批次的农事活动记录、采收记录、包装记录、出入库记录、贮藏记录、销售记录和产品包装等均采用同一批次号的记录管理。例如批次号WCMXLJXXA1201303意思指公司在2013年03月定植在A1地块的XX辣椒品种的种子,在以后的生产13管理中,始终执行该批次号的记录,以便追踪。423批次号的使用管理A批次号一旦建立,在生产、销售等全过程中保持一致性管理;B在所涉及的同一批次的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实施。C不同批次的产品,应当区分对待,不能混淆,以保证对该批次追踪时的准确性。14认证证书、销售证及有机产品认证标志使用管理规程1目的通过对认证证书、标志和标识使用规范管理,使有机产品的质量更有效地得到保证,维护有机产品的市场价值。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有机产品在销售和宣传过程中对证书、标志和标识的使用。3职责生产部、销售部负责实施本规程。4内容41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是由认证机构颁发的证明产品获得认证资格的资质证明性文件,在使用中要保证其严肃性和规范性。411证书的使用严格控制在获证产品的范围内,不得超范围使用。412证书不得外借使用。413在进行宣传时,印刷品可以使用证书的影印件,印刷时可以按照证书的原始尺寸按比例放大或缩小,不得改变形状和颜色。414在复制证书进行宣传活动和展示时,不得对证书的内容进行任何改动,不得以任何误导的方式向外界展示、印刷或使用证书。415证书有效期到期后,必须立即停止使用。416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有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由销售部负责进行调查,并出具具体的处理意见,交理事长批准后执行。并将问题的现象、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后果及处理措施等进行汇总后,由内部检查员向认证机构进行通报。42有机产品认证标志421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应根据获证产品的数量及最小包装的规格进行确定,向认证机构申购。422有机产品的标志加贴于产品的最小包装物上。423标志不得超出认证证书规定使用范围(包括产品、数量、规格、使用方法等)使用,且标志不得重复使用。424标志的使用必须做出完整的记录,包括申购、入库、出库、使用等内容,使用记录的保存期按照文件记录管理规程的规定执行。425对于标志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由销售部进行调查,并出具处理意见,交理事长批准后执行。并将问题的现象、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后果及处理措施等进行汇总后,由内部检查员向认证机构进行通报。426证书有效期到期后,尚未使用完的标志,应联系认证机构进行调换或退回。也可征求认证机构的同意后,在新获得认证的有机产品上使用。但使用的数量及方法应满足新获证产品证书的要求。43标识14431有机产品标识和认证机构的标识或者机构名称的印刷应当清楚。432有机产品标识和认证机构的标识,仅适用于按照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生产并经该认证机构认证的产品。433认证机构的标识的相关图案或者文字应不大于有机产品标识。5相关文件和记录证书、标志使用记录15人力资源管理规程1目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选拔适合公司发展的人员,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使各种操作、业务开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使公司能得到长足的发展。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人力资源的选拔、教育、培训、考核等的管理。3职责本规程由办公室部门管理,理事长组织培训课件,实施培训。4内容41人才聘用、选拔411根据公司发展的规划,结合公司实际,由办公室制订人才招聘计划,报理事长审批,经批准后由办公室负责实施人才招聘。412对聘用的人员,实施岗前培训,根据培训考核结果,决定是否最终录用。413人才选拔和岗位调整依据其在公司的表现、完成工作情况、为公司创造的效益等而定。414人才的选拔要符合GB/T19630142011的相关标准A了解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B)相对独立于被检查对象;C熟悉并掌握GBT1/96301GB/T196304的要求;D具备5年以上农业生产和(或)加工的技术知识或经验;E熟悉本单位的有机生产、加工和经营管理体系及生产和(或)加工过程。A)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之一;B)了解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C)了解GB/T196301GB/T196304的要求;D)具备3年以上农业生产和(或)加工的技术知识或经验;E)熟悉本单位的有机生产、加工管理体系及生产和(或)加工过程。42教育、培训421教育、培训的原则4211各级管理人员、生产、检验以及与生产活动有关的人员均应按有机产品标准GB/T1963011963042011的要求和各自的职责要求接受教育、培训;4212培训教育方案应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要求分别制定,教材要深入浅出,注重普及与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213培训教育工作要制度化、规范化。个人培训记录要归档保存,培训效果要定期考核、评比。422培训计划的制定4221各部门、种植基地的培训计划,每年12月份制定出下年度计划报办公室,办公室15通过综合评定,确定员工和种植人的年度培训计划,报理事长审批,批准后实施;4222临时性培训须写出培训申请、由办公室安排实施;4223各部门按计划时间落实培训。423培训类别4231上岗前培训42311办公室组织实施对新员工及转岗员工的岗前培训。42312培训内容1)公司规章制度教育培训;2)卫生、安生生产、加工培训;3)有机生产的基础知识、有机产品及相关的法规培训;4)有机产品质量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5)上岗前的岗位操作及操作技能的教育培训。4232特殊工种培训42321凡在质量检验、计量检定、电工、锅炉工、等一些特殊工种岗位上任职的员工必须上岗前进行资格培训。42322办公室安排并邀请各部门负责人或外聘专业人员协助授课,并进行考试合格,须颁发上岗证。4233种植人员培训42331种植人员的培训由办公室组织生产部对种植人员,依据有机产品标准和公司操作规程,约定在农闲时间进行科学知识的培训,并记录。42332培训教师为公司生产部人员或外聘专家。4234在岗员工继续培训42341根据岗位及新修订的操作规程需要,各有关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培训提高;42342培训内容1)新政策、新法规;2)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知识等;3)对管理人员,增加专业管理、现代企业管理、质量管理方面的有关内容;4)对销售人员增加礼仪、市场营销的有关知识;43考核431各部门负责人把实施培训的效果列为平时绩效考核记录,以做年终绩效的资料,成绩特优的员工,应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432员工培训,由办公室按计划协调,培训结束后,组织考核。培训内容、考核成绩列入员工培训档案。5、相关文件和记录年度培训计划、员工培训申请表培训记录表、员工培训考核登记表16员工福利和劳动保护规程1目的保障员工利益及身心健康,增强公司的凝聚力,消除员工的后顾之忧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在职员工。163职责办公室负责实施本规程。4程序41福利和劳动保护的种类411福利4111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4112补贴福利、休假福利、教育培训福利、设施福利412劳动保护4121定期发放手套、工作服等劳保用品;4122生产设施全部接地线,以防止漏电;4123准备必须药品如过敏药品、创可贴等;42福利和劳动保护的内容421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我省的具体管理办法执行;422补贴福利包括通讯补贴等;423休假福利包括婚假、产假、探亲假、丧假、工伤假等;424教育培训福利包括员工在职或短期脱产免费培训、公费进修等;425设施福利包括创建文化、娱乐场所,组织旅游,开展文体活动等;426劳保用品按需领取。43福利和劳动保护的实施按照国家劳动法和相关政策及我省的实施办法、公司的具体规定执行。44本制度由办公室制定并负责解释,理事长批准后实施。5相关文件和记录劳动法、劳动合同书、劳保用品发放记录17信息通报及接受认证检查管理规程1目的保证有机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产品的符合性2适用范围适用于有机产品的监督审核。3职责办公室部门、理事长负责实施本规程。4程序41公司有责任和义务定期向认证机构报告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产品符合性。42报告及接受检查内容421有机产品的年度采集、加工计划;422内部检查报告;423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及产品的不符合情况;424沟通运行中的突发事件;425配合认证机构的检查和认证。43公司的内部检查员负责汇总检查中的情况,由理事长与认证机构沟通、汇报情况。44在接受监督、换证审查时,由内部检查员陪同、配合认证机构的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1718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规程1目的通过计划的实施,有效地保护有机产品生产和种植基地的生态环境。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有机种植基地的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3职责生产部负责实施本规程。4内容41在有机生产管理过程中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综合能力,避免操作人员对作物造成破坏和污染。在生产操作时,应注意对生态系统的保护。42土壤和水土保持土壤和水资源按照可持续方式管理。采取各种措施避免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过度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及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禁止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公司制定管理制度,以防止土地退化和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建立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节约水资源。43针对种植操作人员培训,根据有机产品生产标准和对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让其尽可能做到合理利用水资源,。44对天敌及其栖息地的保护。441天敌的保护与利用在基地周围建立天敌栖息地,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为天敌提供转换宿主、繁殖和越冬的场所,以提高天敌的有效控制虫害的能力和种群的相对稳定性。442采取措施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以及各种有益生物,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443在基地缺乏有效天敌优势的情况下,有计划地从其他国家或地区引进优良品种,驯化后释放到有机生产基地加工厂中。45运用种植有益草(如绿色豆科植物等,可提供绿肥)或覆盖秸秆、草等的方法避免土壤裸露,减少水分蒸发。46运用秸秆、草、枝条等还田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通透性,减少病害发生,禁止焚烧秸秆、野草和树枝。47严禁用毁林、毁草、开荒的方式发展有机种植生产。48重视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避免人为破坏对环境和生物造成影响。19卫生管理与有害生物控制规程1目的预防和控制有毒、有害物质对产品的污染,保护环境提升产品质量。2适用范围生产区域内外部及内部设施、加工和包装设备、员工的个人卫生。3职责本规程由办公室部门组织实施,其他相关部门配合。4工作内容41外部设施411垃圾堆放场每天清理一次,清理完毕后进行消毒,以减少异味的扩散和有害生物的繁殖。41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和垃圾必须放在指定的垃圾堆放地点,及时倾倒。在生产间18歇需对生产现场卫生进行及时清理,清理后垃圾放入垃圾堆放点。413在生产结束后,作业区内不得存在垃圾,剩余原材料应归原位。414生产区域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严格分类存放。415废旧设备应当存放到指定位置,由保管员专属保管。416公司车辆停放办公区域内,不得随处停放。42内部设施421加工4211生产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前,应当严格遵守杀菌消毒程序。4212由一般作业区进入准清洁作业区应进行杀菌消毒,严禁不经杀菌直接进入清洁作业区。4213人流、物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4214生产过程中,如工作场所遭到破坏,必须及时冲洗或擦拭,防止污染。4215每班生产结束后,对工作现场和所属区域进行全面卫生清扫;清除生产中遗留的污渍、灰尘以及锈迹等。4216库存卫生区域应当指定专人清扫管理,并设置纱窗。4217包装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杀菌程序,消毒后方可进入岗位。4218包装人员进入现场后,班组长组织人员进行当班生产前的卫生清扫及设备和工器具杀菌消毒工作。4218人员应对包装材料规格、数量、外观及内部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合格后车间方可接收,并按规定进行摆放。4219下班前将工作服换下交给卫生员,并将干净工作服挂在更衣柜中杀菌,打开紫外线杀菌灯杀菌。43环境431生产车间现场地面无水残留,设备内外部无污垢,墙壁天花板无灰尘,岗位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厂房清洗消毒规程执行。432设备运行场所应保持清洁、干燥和通风良好。433每日生产部门负责人检查设备清洗情况,并登记卫生检查记录。434生产部门负责人查看卫生交接记录并查上班设备清洗情况,依据卫生检查记录和抽查情况进行处理。435设备清洗应保证设备内部卫生清洁,达到食品卫生要求。436包装所用工器皿使用前、使用后严格按照杀菌消毒程序操作,防止交叉污染。437每班生产前,对作业区内的用具、物品、设备表面、环境设备采用04过氧乙酸溶液或75酒精,喷淋或擦拭,以达到无菌要求。438设备清洗后和使用前由化验室对设备内部进行验证,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44员工的个人卫生443生产操作人员除必须符合“公司作业人员服饰和卫生规范”外,还作服饰(含鞋、帽、手套在内)用04过氧乙酸或75酒精喷淋,工作服饰每班洗净后需用紫外线灯管杀菌后方可使用,与产品接触的人员必须戴口罩,并用04过氧乙酸或75酒精球对手进行消毒处理。444员工出入厕所,回岗位前应杀菌消毒,然后方可进入生产车间,防止造成交叉污染。445由卫生员每天对厕所进行清扫,保证清洁无异味。1920有机产品检验管理规程1目的建立有机产品的原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检验的管理规程,保证质量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时、准确的提供各种质量检测数据及结论。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有机产品的原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检验。3责任生产部门负责实施本规程。4内容5化验部质量管理职责51公司制定产品质量检验,要认真督促实施、强化自身职责,认真遵守产品质量标准检验。52制定出与产品相适应的卫生质量标准,督促生产、指导生产、按质、按量、按时地完成各项任务。53督促生产检验人员按规程、标准严格检验,按要求做好检验原始记录,严禁弄虚作假。54严格按产品质量标准生产,严格控制好产品质量,严禁不合格产品出厂。55对不合格原料要及时上报分管领导,并要求处理。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严禁不合格原料和半成品流下道工序操作。56认真做好产品质量信息反馈工作,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知名度。57为公司提供确实可行的新产品、新品种、新设备和新枝术提高产品质量,为公司全体成员出谋划策,盈得更多效益。6相关文件和记录文件记录管理规程检验报告单检验记录1原文已完。下文为附加文档,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施工组织设计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本着“一流的质量、一流的工期、科学管理”来进行编制的。编制时,我公司技术发展部、质检科以及项目部经过精心研究、合理组织、充分利用先进工艺,特制定本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西夏建材城生活区27、30住宅楼位于银川市新市区,橡胶厂对面。本工程由宁夏燕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院设计。本工程耐火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三级,地震防烈度为8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本工程建筑面积27楼382475M230楼382475M2。室内地坪000以绝对标高11105M为准,总长27楼4728M;30楼4728M。总宽27楼1426M;30楼1426M。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高度18600M,呈长方形布置,东西向,三个单元。本工程设计屋面为坡屋面防水采用防水涂料。外墙水泥砂浆抹面,外刷浅灰色墙漆。内墙面除卫生间200300瓷砖,高到顶外,其余均水泥砂桨罩面,刮二遍腻子;楼梯间内墙采用502厚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地面除卫生间200200防滑地砖,楼梯间50厚细石砼11水泥砂浆压光外,其余均采用50厚豆石砼毛地面。楼梯间单元门采用楼宇对讲门,卧室门、卫生间门采用木门,进户门采用保温防盗门。本工程窗均采用塑钢单框双玻窗,开启窗均加纱扇。本工程设计为节能型住宅,外墙均贴保温板。本工程设计为砖混结构,共六层。基础采用C30钢筋砼条形基础,上砌MU30毛石基础,砂浆采用M10水泥砂浆。一、二、三、四层墙体采用M10混合砂浆砌筑MU15多孔砖;五层以上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MU15多孔砖。本工程结构中使用主要材料钢材I级钢,II级钢;砼基础垫层C10,基础底板、地圈梁、基础构造柱均采用C30,其余均C20。本工程设计给水管采用PPR塑料管,热熔连接;排水管采用UPVC硬聚氯乙烯管,粘接;给水管道安装除立管及安装IC卡水表的管段明设计外,其余均暗设。本工程设计采暖为钢制高频焊翅片管散热器。本工程设计照明电源采用BV25铜芯线,插座电源等采用BV4铜芯线;除客厅为吸顶灯外,其余均采用座灯。二、施工部署及进度计划1、工期安排本工程合同计划开工日期2004年8月21日,竣工日期32005年7月10日,合同工期315天。计划2004年9月15日前完成基础工程,2004年12月30日完成主体结构工程,2005年6月20日完成装修工种,安装工程穿插进行,于2005年7月1日前完成。具体进度计划详见附图1(施工进度计划)。2、施工顺序基础工程工程定位线(验线)挖坑钎探(验坑)砂砾垫层的施工基础砼垫层刷环保沥青基础放线(预检)砼条形基础刷环保沥青毛石基础的砌筑构造柱砼地圈梁地沟回填工。结构工程结构定位放线(预检)构造柱钢筋绑扎、定位(隐检)砖墙砌筑(50CM线找平、预检)柱梁、顶板支模(预检)梁板钢筋绑扎(隐检、开盘申请)砼浇筑下一层结构定位放线重复上述施工工序直至顶。内装修工程门窗框安装室内墙面抹灰楼地面门窗安装、油漆五金安装、内部清理通水通电、竣工。外装修工程外装修工程遵循先上后下原则,屋面工程(包括烟道、透气孔、压顶、找平层)结束后,进行大面积装饰,塑钢门窗在装修中逐步插入。4三、施工准备1、现场道路本工程北靠北京西路,南临规划道路,交通较为方便。场内道路采用级配砂石铺垫,压路机压。2、机械准备设2台搅拌机,2台水泵。现场设钢筋切断机1台,调直机1台,电焊机2台,1台对焊机。现场设木工锯,木工刨各1台。回填期间设打夯机2台。现场设塔吊2台。3、施工用电施工用电已由建设单位引入现场;根据工程特点,设总配电箱1个,塔吊、搅抖站、搅拌机、切断机、调直机、对焊机、木工棚、楼层用电、生活区各配置配电箱1个;电源均采用三相五线制;各分支均采用钢管埋地;各种机械均设置接零、接地保护。具体配电箱位置详见总施工平面图。3、施工用水施工用水采用深井水自来水,并砌筑一蓄水池进行蓄水。楼层用水采用钢管焊接给水管,每层留一出水口;给水管不置蓄水池内,由潜水泵进行送水。4、生活用水5生活用水采用自来水。5、劳动力安排结构期间瓦工40人;钢筋工15人;木工15人;放线工2人;材料1人;机工4人;电工2人;水暖工2人;架子工8人;电焊工2人;壮工20人。装修期间抹灰工60人;木工4人;油工8人;电工6人;水暖工10人。四、主要施工方法1、施工测量放线施工测量基本要求A、西夏建材城生活区17、30住宅楼定位依据西夏建材城生活区工程总体规划图,北京路、规划道路永久性定位B、根据工程特点及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I012195,4、3、2条,此工程设置精度等级为二级,测角中误差12,边长相对误差1/15000。C、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进度控制测量工作进度,明确对工程服务,对工程进度负责的工作目的。工程定位A、根据工程特点,平面布置和定位原则,设置一横一纵两条主控线即27楼(A)轴线和(1)轴线;30楼(A)6轴线和(1)轴线。根据主轴线设置两条次轴线即27楼(H)轴线和(27)轴线;30楼(H)轴线和(27)轴线。B、主、次控轴线定位时均布置引桩,引桩采用木桩,后砌一水泥砂浆砖墩;并将轴线标注在四周永久性建筑物或构造物上,施测完成后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确认后另以妥善保护。C、控轴线沿结构逐层弹在墙上,用以控制楼层定位。D、水准点建设单位给定准点,建筑物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110500M。基础测量A、在开挖前,基坑根据平面布置,轴线控制桩为基准定出基坑长、宽度,作为拉小线的依据;根据结构要求,条基外侧1100MM为砂砾垫层边,考虑放坡,撒上白灰线,进行开挖。B、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直接投测各轴线。C、标高由水准点引测至坑底。结构施工测量A、首层放线验收后,主控轴一引至外墙立面上,作为以上务层主轴线竖身高以测的基准。B、施工层放线时,应在结构平面上校投测轴线,闭合后7再测设细部尺寸和边线。C、标高竖向传递设置3个标高点,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折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内中心位置,进行测设。2、基坑开挖本工种设计地基换工,夯填砂砾垫层1100MM;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