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说明书水壶壳体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院(系)名称工学院机械系专业名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012年5月10日摘要本次设计了一套水壶壳体落料、拉深、胀形的模具。经过查阅资料,首先要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经过工艺分析和对比,采用落料、拉深胀形,通过冲裁力、顶件力、卸料力等计算,确定压力机的型号。再分析对冲压件加工的模具适用类型选择所需设计的模具。得出将设计的模具类型后将模具的各工作零部件设计过程表达出来。在文档中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了冲压模具的发展状况,说明了冲压模具的重要性与本次设计的意义,接着是对冲压件的工艺分析,完成了水壶壳体工艺方案的确定。第二部分,对零件排样图的设计,完成了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再进行冲裁工艺力的计算和冲裁模工作部分的设计计算,对选择冲压设备提供依据。最后对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和标准件的选择,为本次设计模具的绘制和模具的成形提供依据,以及为装配图各尺寸提供依据。通过前面的设计方案画出模具各零件图和装配图。本次设计阐述了冲压倒装复合模的结构设计及工作过程。本模具性能可靠,运行平稳,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关键词水壶壳体、落料,冲孔,模具,模具间隙THEMOLDINGPROCESSANDMOLDDESIGNOFKETTLESHELLABSTRACTTHEDESIGNOFASETOFBLANKING,PUNCHINGMOLDOFKETTLESHELLTHROUGHACCESSTOINFORMATION,THEFIRSTPARTSTOTHEPROCESSANALYSIS,THROUGHPROCESSANALYSISANDCOMPARISON,THEUSEOFBLANKING,PUNCHINGPROCESS,THROUGHTHEBLANKINGFORCE,THETOPPIECE,ANDINTERMSOFDISCHARGEPOWERTODETERMINETHEMODELPRESSFURTHERANALYSISOFTHESTAMPINGDIESFORPROCESSINGTHEAPPLICATIONTOSELECTTHEDESIREDTYPEOFMOLDDESIGNTHEMOLDWILLBEDESIGNEDTODRAWUPONTHETYPEOFMOLDPARTSOFTHEWORKEXPRESSEDINTHEDESIGNPROCESSINTHEFIRSTPARTOFTHEDOCUMENTMAINLYDESCRIBESTHEDEVELOPMENTOFSTAMPINGDIE,STAMPINGDIEILLUSTRATETHEIMPORTANCEANDSIGNIFICANCEOFTHISDESIGN,ANDTHENSTAMPINGPARTSOFTHEPROCESSANALYSIS,COMPLETEDAPROCESSTOIDENTIFYPROGRAMSTHESECONDPARTOFTHENESTINGPARTSOFTHEDESIGNPLANSTOCOMPLETETHECALCULATIONOFTHEUTILIZATIONOFTHEMATERIALFURTHEREDGEBLANKINGPROCESSOFCALCULATIONANDDIEDESIGNANDCALCULATIONOFTHEWORKOFSOMEOFTHESTAMPINGEQUIPMENTTOPROVIDEABASISTOCHOOSEFINALLY,THEMAINCOMPONENTSOFSTANDARDDESIGNANDTHECHOICEOFDESIGNBASEDMAPPINGTOOLANDPROVIDEABASISFORFORMINGMOLD,ASWELLASTHEASSEMBLYDRAWINGTOPROVIDETHEBASISOFTHESIZETHROUGHTHEDRAWINFRONTOFMOLDDESIGNANDASSEMBLYOFTHEPARTSDIAGRAMFIGTHEDESIGNOFTHEFLIPSTAMPINGTHESTRUCTUREOFCOMPOUNDMOLDDESIGNANDWORKINGPROCESSRELIABLEPERFORMANCEOFTHEMOLD,SMOOTHRUNNING,IMPROVEDPRODUCTQUALITYANDPRODUCTIONEFFICIENCY,REDUCELABORINTENSITYANDPRODUCTIONCOSTSKEYWORDSKETTLESHELL,BLANKING,PUNCHING,MOLD,MOLDGAP目录前言11设计原始数据32零件及冲压工艺性分析421结构与尺寸422精度423材料424批量43确定冲裁工艺方案531拉伸方法及比较532胀形方法的选择533工序组合方案及比较54主要工艺参数计算741毛坯展开尺寸计算742确定排样方案和计算材料利用率85各工序工艺、冲压力及零部件的设计计算951落料工艺、冲压力及零部件的设计计算9511落料工艺计算9512落料冲压力的计算9513落料模主要零部件设计计算1052拉深工艺计算及零部件设计13521拉深工艺计算13522拉深工艺方案的确定14523拉深力及工作部分尺寸、零部件设计计算1553胀形模工艺计算及零部件设计20531胀形工艺分析20532胀形模工艺计算20533胀形模零部件装配设计2154冲侧孔模工艺设计21541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216绘制模具总图237绘制模具非标准件零件图25结束语30致谢32参考文献33前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在过去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比较低;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不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等,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模具依赖进口。导柱式冲裁模的导向比导板模的准确可靠,并能保证冲裁间隙的均匀,冲裁的工件精度较高、模具使用寿命长,而且在冲床上安装使用方便,因此导柱式冲裁模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冲模,适合大批量生产。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在全球化经济竞争的市场的环境下,为生产符合“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等要求服务的模具产品,研究、开发、改进模具生产设备与模具设计方式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毕业设计是在修完所有课程内容之后,我们走上社会之前一次综合性设计。本次设计课题是水壶壳体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对以前所学课程的一个总结。在指导教师周密安排和精心指导下,这次毕业设计从确定设计课题、拟定设计方案、设计过程到毕业答辩都按照毕业设计工作计划进行。第一,充分调研,确定应用型毕业设计课题。选好毕业设计题目是实现毕业设计目标、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我们的毕业设计的课题取自企业生产实际。这个课题能较全面地应用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或者将来工作所需的专业技术,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既能够解决企业急需解决的生产技术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难度不是很大,符合我们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设计能力,工作量恰当,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但是该课题是真题真做,虽然难度不是很大,但要使设计图纸能真接用于生产,去造出零件,装配成机器,并能满足使用要求,也是不容易的。第二,反复论证,确定产品设计方案。明确课题的性质、意义、设计内容、设计要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完成时间,并确定好正确合理的设计方案是完成设计任务的保证,指导教师、企业技术员让我们参与设计方案的讨论,使我们对课题设计方案心中有数。第三,虚心求教,仔细认真地进行毕业设计。我们学生虽然有基础理论知识,但设计能力较差,为了使我们很快地进入工作状态,指导教师耐心向我们介绍机械产品设计方法、一般步骤和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在设计中能主动请教指导老师,培养综合运用机械制图、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工艺等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明确必须有高度责任心、严肃认真的工作习惯,才能做好设计工作,减少工作失误,避免给企业生产造成损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大胆创新。第四,完善设计,准备毕业设计答辩在此次设计中,主要用到所学的冲压模设计,以及机械设计等方面的知识。着重说明了冲压模的一般设计流程,即冲压成型的工艺分析、压力机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校核、模具的结构设计、模具设计的相关计算、模具总体尺寸的确定与结构草图的绘制、模具结构总装图和零件图的绘制等。其中模具结构的设计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主要包括冲压方式的选择、间隙的确定、凸凹模的设计,以及固定板、模座、橡胶、弹簧、模座等零部件的选择和设计。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使我更加了解模具设计的含义,以及懂得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和怎样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为我以后从事模具职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且水平有限,时间仓促。设计过程中难免有错误和欠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何伟辉2012年5月10日1设计原始数据零件材料1CR13MO,退火态;料厚T3MM;精度IT12;大批量生产;冲压件零件图如图1所示24020620120301R458图1零件图2零件及冲压工艺性分析21结构与尺寸该水壶壳体零件形状简单,结构基本对称,一边上端有20MM圆孔,壶体上端尺寸为240MM,总高度为301MM,距离上端120MM处倾斜至下端并与下端通过R45MM圆角过渡连接,拉伸深度较深,但整体尺寸适宜冲裁加工。22精度该零件无尺寸精度要求,也无其他特殊尺寸要求,可采取IT13IT14加工精度,利用普通冲裁方式可以达到零件图样要求。23材料1CR13MO淬透性好,它具有较高的硬度,韧性,较好的耐腐性,热强性和冷变形性能,减震性也很好。退回状态下的抗剪强度为320380MPA,适宜冲裁加工。根据以上分析,该零件个工艺性较好,适合冲裁加工。24批量该零件属于大批量生产,在冲压加工下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成本低,适合冲裁。结论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可以冲裁加工。3确定冲裁工艺方案首先根据零件形状确定冲压工序类型和选择工序顺序。冲压该零件需要的基本工序有剪切(或落料)、冲圆孔、拉深和胀形。其中弯曲和胀形决定了零件的总体形状和尺寸,因此选择合理的拉深和胀形方法很重要。31拉深方法及比较第一种方法为一次拉深成形,其优点是用一副模具成形,可以提高生产率,减少所需设备和操作人员。缺点是毛坯的整个面积几乎都参与激烈的拉深变形,零件表面擦伤严重,零件形状与尺寸都不精确,拉深处起皱严重,甚至会拉裂,这些缺陷将随拉深深度的增加而愈加明显。第二种方法为多次拉深成形,这种方法显然比第一种方法拉深变形的激烈程度缓和的多,但增加了模具、设备和操作人员,且需计算拉伸系数,计算量较大。结合水壶壳体零件尺寸,该冲裁件高301MM且底部直径较大,深度较大,一次拉深成形难度较大,不适宜一次拉深成形,所以采用多次拉深成形。32胀形方法的选择第一种方法采用刚性模具胀形,其优点是可以通过控制模具凸模的模瓣数目来控制工件的精度,但这种模具胀形方法很难得到精度较高的正确旋转体,变形的均匀程度差,模具结构复杂。第二种方法采用柔性模胀形,其原理是利用橡胶、液体、气体或钢丸等代替刚性凸模。软模胀形时材料的变形比较均匀,容易保证零件的精度,便于成型复杂的空心零件,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但该零件经过多次拉深工序,伴随有冷作硬化现象,故在胀形前应该进行退火,已恢复金属的塑形。由于水壶壳体零件精度要求不高,为了保证零件形状,减少变形和便于成形,应采用柔性模胀形,胀形凸模采用聚氨酯橡胶。33工序组合方案及比较根据冲压该零件需要的基本工序和拉深胀形方法的选择,可以作出下列各种组合方案(1)先落料,再冲孔、拉深和胀形。采用单工序模生产(2)落料拉深冲孔胀形,采用单工序模生产(3)落料拉深胀形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1)模具结构简单,制造周期短,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冲孔后拉伸不能保证孔的位置精度,且冲孔后拉深容易使孔周围产生应力集中,发生变形难以满足零件形状和位置要求。方案(2)拉深后冲孔,冲孔模复杂,且产生的应力集中使胀形时发生零件变形尺寸和形状不精确,操作难度较大,生产效率低。方案(3)拉深胀形后冲孔,可以保证孔的位置精度,且减少了拉深胀形时的应力集中,保证了拉深胀形时零件的完整性,使得拉深胀形时零件精度高,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但最后冲孔模结构较复杂,整个生产需要四套单工序模,延长了制造周期。综上所述,该零件使用时需要承受一定温度,应减少其应力集中,同时为了保证其出水口的位置精度,减少大批量生产时零件的修整时间,应采用方案(3)进行生产。4主要工艺参数计算41毛坯展开尺寸计算(1)胀形区毛坯尺寸计算胀形后零件的最大直径DMAXD12RD1206MM,R45MM所以DMAX206452296MM胀形系数KDMAX/D0D0为坯料原始直径即拉深后直径240MM所以K296/240123胀形系数与坯料伸长率关系为2301K胀形变形区母线长度L301120181MM胀形区坯料长度(即胀形高度)LL10304BB为切边余量,一般取1020MM,系数0304是考虑到切向伸长会引起高度缩减所加的余量。所以L181104023(1020)19765(1020)MM取B12MM,L210MM即拉深后胀形前胀形区所需拉伸高度为210MM,拉深后零件总高度为210120330MM2毛坯直径计算拉深后零件形状如图41所示图41拉深后零件图该件H330MM,H/D330/2401375,查相关设计确定修边余量为H85MM,所以拉深高度H330853385MM。所有尺寸均视为中性层尺寸,根据拉深件计算表面积相等简化计算得坯料直径D6185MM,取D620MMDH45382402042确定排样方案和计算材料利用率(1)确定排样方案,根据零件形状选用合理的排样方案,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该零件毛坯形状为圆形,直径尺寸较大,为便于送料,采用单排方案。排样图如图42所示图42排样图搭边值A和A1有查表得A25MM,A122MM(2)确定板料规格和卸料方式根据条料的宽度尺寸选择合适的板料规格,使剩余的边料越小越好,该零件直径用料为620MM,以选择3MM625MMN(长度)为宜。由于该零件尺寸较大,为了考虑冲制该零件的数量采用横模下料为宜,以降低零件的材料费用。(3)计算材料利用率一个步距内材料的利用率为NA/BH100A冲裁件面积(31031021020)/6256222077271007735各工序工艺、冲压力及零部件的设计计算51落料工艺、冲压力及零部件的设计计算511落料工艺计算落料工艺计算主要为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落料时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设计原则是以凹模为设计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设计时采用最小合理间隙值ZMIN。1CR13含C量01,为软刚,根据材料厚度3MM查表取ZMAX0270MM,ZMIN0210MM落料时落料凹模尺寸为DD(DMAXX)D0按IT12级去620MM的偏差为063MM,即063MM,根据厚度及工件公差查的磨损系数X为05,DMAX62006362063MM该零件形状简单,刃口尺寸偏差按IT6取值0033MM,0020MM。DP所以DD(6206306305)620315MM0303凸模尺寸DDDZMIN620315021620105PP0202512落料冲压力的计算(1)计算冲裁力PKLT1362033502657382N26574KN式中P冲裁力,NL冲裁周边长度,MMLD620材料抗剪强度,MPA查表为320380MPA,取350MPAK系数,通常取13(2)计算卸料力、推件力卸料力PKP004265741063KNX推件力PNKP30452657435875KNTT式中N卡在下模洞口内的工件数,NH/T10/3,取N3H凹模孔口高度K卸料系数,查表得K003004XXK推件系数,查表得K045TT(3)计算冲压力总和P总PPP2657410633587563512KNXT(4)压力机的选择选择压力为6500KN工作行程为30MM的压力机513落料模主要零部件设计计算5131凹模的设计计算(1)凹模孔口形式,见图51图51凹模孔口形式凹模孔口高度T510MMH1015MM该落料件厚T3MM,取H10MM(2)凹模外形结构的设计一般圆形刃口凹模外形结构也为圆形3凹模外形尺寸的计算凹模厚度HA859MM,取凹模厚度为90MM总P31032651凹模周界尺寸,即凹模壁厚C(152)HA,所以C2HA180MM5132固定板的设计计算(1)凹模固定板的设计凹模固定板的厚度与凹模一致,取90MM(2)凸模固定板的设计凸模固定板的外形尺寸与凹模固定板或卸料版尺寸相同,但本例采用的是橡胶直接卸料,故凸模固定板的外形尺寸可以小些。凸模固定板的厚度H06208H060890,取H70MMTAT5133卸料版的设计计算(1)卸料板类型选择一般常用的卸料板有固定卸料板和弹性卸料板两种。固定卸料板装于下模,具有卸料力大、工作可靠、模具安装方便等优点;但是冲裁时卸料板压不住材料,冲出的工件平整度差。固定卸料板与凸模的间隙一般为0206MM,冲裁厚度大于15MM。弹性卸料板除了在冲裁后卸料外,还可以在冲裁前压住材料,使冲制的工件平整度好,一般冲制厚度小于15MM或材料较软的工件。本例中的材料虽然大于15MM,但由于用单个毛坯,如果采用固定卸料板会给送料、定位增加难度,所以采用弹性卸料板。弹性卸料板与凸模的双边间隙一般为0102MM,或采用H9/F8等间隙配合。为了可靠卸料,弹性卸料板应高出凸模0205MM。(2)卸料板的尺寸外形。弹性卸料板的外形一般与同方向上的固定板的外形一致;固定板卸料一般与凹模外形一致。厚度。查冷冲模设计指导得H40MM。X成形孔。基本与凹模刃口的形状相同。5134定位零件的设计计算本设计中定位零件采用定位销和定位螺钉定位,其尺寸大小根据模具大小选择合适的标准件。5135弹性元件设计计算此冲模中弹性元件主要为聚氨酯橡胶,橡胶的压缩量一般不能超过橡胶自由高度的30,否则橡胶会过早失去弹性。橡胶的自由高度H自H/025030100120MM,取100MM橡胶直径PAP,P为与橡胶压缩量有关的单位压力,查冷冲模设计指导X得P152MPA。所以AP/P106310/1527010MM,橡胶直径X332D298MM,取D300MM。/4A14/075136凸模的设计计算(1)凸模的结构设计凸模的刃口形式。圆形凸模,可以采用加工成台阶式结构或直接不分段结构。凸模的固定形式。凸模根据冲制零件的形状、尺寸、加工方法的不同而有多种固定形式。该模具以台肩与固定板固定,凸模与凸模固定板的配合部分采用过渡配合(H7/M6或H7/N6)。(2)凸模长度计算LHH自Y701002168MMTT式中L涂抹的长度,MMH凸模固定板厚度H自卸料橡胶自由高度TTY为了可靠卸料,在橡胶高度上所加的量,取2MM5137其它零件的设计和计算(1)模座的设计模座的长度比凹模长度大300MM,宽度可与凹模的宽度相同或稍小些模座厚度HSHX115HA90135MM,取120MM。HS上模座厚度HX下模座厚度2模柄设计模柄的作用是将上模与压力机的滑块相连接。在安装模具时应注意模柄直径与压力机模柄孔直径要一致。模柄的形式采用压入式模柄结构,此模柄与上模座连接,采用过渡配合,模柄尺寸大小根据模具大小查标准模柄。(3)垫板设计该模具在压力机安装时加垫板,垫板厚度取40MM。5138落料模闭合高度的计算模具闭合高度H模HSHXHALTH1120120901681497MM52拉深工艺计算及零部件设计521拉深工艺计算(1)确定修边余量由以上毛坯直径计算时确定得修边余量H85MM,毛坯直径D620MM(2)确定拉深次数确定毛坯相对高度T/D3/62000048,工件相对高度H/D3385/240141查相关设计资料得N3,故初步确定需3次拉深。(3)计算各拉深直径查表得各次极限拉深系数为M055M078M08,初步计算各次拉深直径为123DMD055620341MM1DMD078341266MM2DMD082662128MM32通过计算,第3次拉深直径已小于工件直径,需调整各次拉深系数,最后取M058M08M083,计算得12DMD058620360MM1DMD08360288MM2DMD083288240MM32(4)凸模与凹模圆角确定首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RA取8T,即8324MM。由式R0708R得NA1NAR0708R,确定各次拉深和凹模的圆角半径并化整,分别为NT1NTR24MMR20MMR16MM1A2A3AR17MMR12MMR9MM即工件底部圆角半径1T2T3T(5)计算各次拉深工件的高度由式HN1/4D/DD172R057R/D得2NN2NH11/4(620620/3603601721705717/360)185MMH21/4620620/2882881721205712/288267MM2H31/4620620/24024017290579/240344MM计算拉深件高度的目的是为了设计再拉深模时确定压边圈的高度,再拉深模压边圈的高度应大于前道工序件的高度,所以在计算拉深件工序时不必很精确,可取较大整数值。522拉深工艺方案的确定拉深工艺方案为落料首次拉深2次拉深3次拉深切边见图52图52拉深工序图523拉深力及工作部分尺寸、零部件设计计算5231首次拉深拉深力及工作部分尺寸零部件设计计算(1)拉深力计算拉深所需的压力PP拉P压总P拉DTK31436036000751526KNBP压AP/4(620360)4800KN2所以PP拉PN总式中P拉拉深力,NP压压边力,NK修正系数,一般取0508,T/D与M值小时,K取大值拉伸件材料的抗拉强度,MPA,查得1CR13540MPA,取600MPABBA有效压面积,MM2P单位压边力,查得取P4MPA(2)初选压力机压力机的公称压力P0(1618)P总取P018232641868KN故初选压力机的公称压力为5000KN(3)凸、凹模间隙的计算拉伸间隙是指单边间隙,即Z(DADT)/2。间隙过小会增加摩擦力,是拉深件容易拉裂,且易擦伤制件表面,降低模具寿命。间隙过大则对坯料的校直作用小,影响制件的尺寸精度。因此,确定间隙的原则是,既要考虑板料厚度的公差,又要考虑圆筒形件的增厚现象,根据拉深时是否采用压边圈和制件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合理确定。此件拉深采用压边装置,经工艺计算取间隙为Z105T315MM(4)凸、凹模圆角半径的计算经以上计算得,一次拉深时凹模圆角半径R24MM,凸模圆角半径R17MM1A1T(5)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此工件要求的是外形尺寸,设计凸、凹模时应以凹模尺寸以基准进行计算,即凹模尺寸DA(075)35775MM04/750式中,D拉深件的基本尺寸,MM拉深件尺寸公差(6)其它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压边圈的设计压边圈的外形尺寸与凹模外形尺寸相同,压边圈材料与凸、凹模一致,热处理强度略低于凸、凹模的硬度。取HY60MM压边装置的设计该拉深模选在单动压力机上进行拉深加工,所以必须借助弹性元件在受压时所产生的压力提供压边力。故选用具有通用性的弹性压边装置作为弹性元件,这样可避免每副模具都设计一套专用的弹性压边装置。模具只需配备压边圈和顶杆并采用倒装结构。(7)拉深模闭合高度的计算拉深模的闭合高度是指滑块在下止点位置时,上模座上平面与下模座下平面之间的距离,即HHSHAGHAHYHTGHXST120100100120706020253593598MM,取H600MM式中,HA上模座厚度,MMHX下模座厚度,MMHAG凹模固定板厚度,MMHA凹模厚度,MMHY压边圈厚度,MMHTG凸模固定板厚度,MMS安全距离,MM,一般取2025MMT拉深件厚度,MM52322次拉深拉深力及工作部分尺寸零部件设计计算(1)计算拉深力压边力拉深力PDNTK3142883600081302KNB压边力P压APD12D22P/43141/44360228821465KN总压力P总14(PP压)14(13021465)2028KN故压力机的总压力为2028KN以上各式中,T工件厚度K修正系数,一般取0508,取K08拉深件材料的抗拉强度,MPA,取600MPABA有效压面积,MM2P单位压边力,查冷冲模设计手册得P4MPA(2)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拉深模的间隙第2次拉深模的间隙取单边间隙Z11T11333MM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和公差由于工件要求内形尺寸,故以凸模为设计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凸模工作部分尺寸DTD0504/360050573602854/5700143凹模工作部分尺寸DADT2Z4/03602852333668851430式中,D拉深件基本尺寸拉深件尺寸公差,基本尺寸360MM,按IT12查得057MMZ单边间隙(3)确定凸模通气孔通气孔直径一般可在38MM之间选取,选取的原则一般视凸模尺寸而定。此工序通气孔直径选8MM。(4)2次拉深模结构的确定拉深模具是在单动压力机上拉深。由于是再次拉深,压边圈采用圆筒形,因此工件的毛坯会十分顺利的定位,把筒形件毛坯套在压边圈上,因再次拉深的压边力一般不大,故采用两根限位柱的压边力等于所计算的值。模具仍采用倒装结构,出件采用推杆推出。(5)2次拉深其它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压边圈的设计压边圈的外形尺寸与凹模外形尺寸相同,压边圈材料与凸、凹模一致,热处理强度略低于凸、凹模的硬度。取HY60MM压边装置的设计该拉深模选在单动压力机上进行拉深加工,所以必须借助弹性元件在受压时所产生的压力提供压边力。故选用具有通用性的弹性压边装置作为弹性元件,这样可避免每副模具都设计一套专用的弹性压边装置。模具只需配备压边圈和顶杆并采用倒装结构。52333次拉深拉深力及工作部分尺寸零部件设计计算(1)计算拉深力压边力拉深力PDNTK3142403600081085KNB压边力P压APD22D32P/43141/4428822402756KN总压力P总14(PP压)14(1085756)1161KN故压力机的总压力为1161KN以上各式中,T工件厚度K修正系数,一般取0508,取K08拉伸件材料的抗拉强度,MPA,取600MPABA有效压面积,MM2P单位压边力,查冷冲模设计手册得P4MPA(2)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拉深模的间隙第3次拉深模的间隙取单边间隙Z11T11333MM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和公差由于工件要求内形尺寸,故以凸模为设计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凸模工作部分尺寸DTD0504/28805052288264/520013凹模工作部分尺寸DADT2Z4/02882623329486130式中,D拉深件基本尺寸拉深件尺寸公差,基本尺寸288MM,按IT12查得052MMZ单边间隙(3)确定凸模通气孔通气孔直径一般可在38MM之间选取,选取的原则一般视凸模尺寸而定。此工序通气孔直径选8MM。(4)3次拉深模结构的确定拉深模具是在单动压力机上拉深。由于是3次拉深,压边圈采用圆筒形,因此工件的毛坯会十分顺利的定位,把筒形件毛坯套在压边圈上,因再次拉深的压边力一般不大,故采用两根限位柱的压边力等于所计算的值。模具仍采用倒装结构,出件采用推杆推出。(5)2次拉深其它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压边圈的设计压边圈的外形尺寸与凹模外形尺寸相同,压边圈材料与凸、凹模一致,热处理强度略低于凸、凹模的硬度。取HY60MM53胀形模工艺计算及零部件设计531胀形工艺分析胀形属于伸长类成形。胀形过程中不会产生失稳起皱现象,且在胀形充分时制件表面很光滑,这是由于材料硬化的结果。对空心毛坯的胀形,如果毛坯的长度不是很长,胀形时其长度就会缩短,这说明胀形区以外的材料向胀形区补充,使胀形区的径向拉伸变形得到缓解,而使切向的拉伸变形为最主要的变形,胀形胀破就是切向拉应力过大引起的。为了不胀破,需限制切向最大拉应变不超过材料的许用伸长率。由此产品图可知,该制件侧壁是由空心毛坯胀形而成,对壁厚变化没有要求,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故满足胀形工序加工的要求。532胀形模工艺计算(1)毛坯尺寸计算由以上计算得毛坯尺寸如图53图53胀形毛坯图该件胀形系数K123(2)胀形力的计算计算单位胀形力单位胀形力分两种情况计算两端不固定,允许毛坯轴向自由收缩时,P为P2T/DMAXB两端固定时,毛坯轴向不能自由收缩时,P为P2(T/DMAXT/2R)B上式所用到的P的计算公式均为软模胀形空心毛坯制件时的单位压力的计算公式。P2T/DMAX23600/2961216MPAB计算胀形力PAP31429633012163730KN式中,P胀形力A胀形面积,MM2P单位胀形力,MPA533胀形模零部件装配设计胀形模采用聚氨酯橡胶进行硬模胀形,为了使制件在胀形后便于取出,将凹模分为两部分,上下模单边间隙取02MM。侧壁受橡胶的挤压胀形,当模具闭合时被橡胶压紧,然后胀形。模具的外形尺寸和闭合高度较大,压力也较大,以模具尺寸为依据,最后确定选用压力机。54冲侧孔模工艺设计541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本冲孔为侧冲孔,冲孔难度大,为保证零件尺寸的精度,该冲孔放在胀形后进行,模具结构为侧开式,便于零件的放入和取出,凸模周界采用橡胶弹性体覆盖,以保证冲孔的精度,同时减少冲孔后毛刺的产生,凹模通过螺钉和垫圈加以固定。凸、凹模、楔块及定位座是该模具的关键零件。凸模5材料为W18CR4V,热处理硬度6063HRC。由于凸模厚度为3MM,低于定位座8的燕尾槽深度,这样压料器就不会压死凸模,凸模可在定位座燕尾槽内自由滑动,燕尾的尺寸按F7H8配合。凹模材料采用CRL2或CRWMN,热处理硬度5862HRC。凹模制作的关键是刃口带不能大于3MM,否则凹模腔内会因存废料太多而加大冲裁力,影响凸模和楔块的寿命。6绘制模具总图本设计零件加工工序有落料、1次拉深、2次拉深、3次拉深、胀形、冲测孔,其中绘制落料模、2次拉深模和胀形模各一幅,其模具总图如下图61落料模结构装配图图62拉深模结构装配图图63胀形模结构装配图7绘制模具非标准件零件图非标准件零件图主要是指凸模和凹模和其它零部件,其零件图如下图71落料凸模图72落料凹模图73落料凹模固定板图74落料凸模固定板图752次拉深凸模图762次拉深凹模图77胀形凹模结束语历经近两个月的毕业设计即将结束,本套模具的设计也终于完成了。在这次毕业设计中,通过参考,查阅各种有关模具方面的资料,请教各位老师有关模具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模具在实际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使我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对模具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模具在当今社会里运用的非常广泛,掌握模具设计方法对我以后的工作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方面来开展设计工作的。第一,根据工件的要求和尺寸绘制了零件的零件图。第二,对零件进行冲压工艺性能分析。第三,确定冲裁方案。第四,排样设计。第五,工艺计算,包括冲裁力和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等。第六,根据冲裁力选择冲压设备。第七,模具的结构方案设计,包括设计一些典型的零件盒附件,并绘制其零件图。第八,模具的工作过程介绍和绘制模具装配图。在设计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问题,也解决了许多问题。就是在这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将自己在模具方面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运用和再次提升,将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了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对模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护理
- 行政助理工作总结模版
- 银行票据面试题目及答案
- 医院护工面试题及答案
- 宣传消防面试题目及答案
- 国际仲裁机构文件公证与租赁管理协议
- 医疗机构基因测序仪租赁与专业检测服务合同
- 艺术培训中心全方位托管与品牌输出协议
- 工业级材料弯曲试验机租赁及数据分析服务协议
- 宠物抚养权争议解决与费用补偿合同
- 电子元件考题及参考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报名登记表(附填写说明)
- 中间产品储存期验证方案
- AQ1029-2019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2
- 加速寿命计算公式(可靠性)
- 2023年遂宁市船山区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管控清单
- 汽车吊安全管理规定
- 孩子青春期同性恋如何矫正
- 美容院邀约话术及美容院邀约客户话术及技巧
- 2锅炉水压试验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