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概述111项目背景与编制依据1111项目背景1112编制依据112研究过程213主要结论与建议2第二章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821区域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8211区域经济社会现状8212信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422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34221信丰县综合交通运输网现状34222交通运输发展规划4023站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5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功能定位831建设的必要性832项目功能分析40321项目功能定位40322项目服务范围40第四章需求预测与规模预测4241需求预测42411客运量及适站量预测42412货运量及适站量预测45413养护量及适站量预测5042规模预测57421客运量对站场建设规模的需求57422货运量对站场建设规模的需求60423养护量对站场建设规模的需求62第五章站址位置及建设规模6351站址选择影响因素分析6352站址描述63521站址位置63522建站条件6453建设规模65第六章总平面布置及配套设施6761总平面布置及配套工程方案比选67612方案比选68613总平面布局7162土建工程7163配套工程72631设备安装工程方案72632站场内(室外)各项配套工程和附属工程方案72633主要设备配套7264技术经济指标73第七章实施方案7471建设工期7472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74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681投资估算7682资金筹措77第九章财务评价与经济社会影响分析7891财务评价78911评价依据78912评价参数78913成本分析79914收入分析81915财务分析结果83916敏感性分析8392经济社会影响分析83第十章问题与建议84第一章概述11项目背景与编制依据111项目背景近年来,江西省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但是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综合管理服务总体水平与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期盼仍有较大差距,迫切需要在全省建立集农村客运、货运、运政、路政、公路建设与养护为一体并具有健全的综合服务功能的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根据省交通运输厅赣交规划字2011139号文关于在全省开展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全省各市都在积极开展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试点建设工作,信丰县总共规划了4个服务站,分别是安西、正平、大桥、铁石口,现已建站安西站,2013年计划建设正平站,其余2个站预计在2015年前完成。信丰县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规划表表11站名辐射乡镇安西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大塘埠镇、安西镇、虎山乡正平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正平镇、小河镇、嘉定镇、西牛镇、大阿镇、油山镇大桥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大桥镇、新田镇、古陂镇铁石口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铁石口镇、小江镇、万隆乡、崇仙乡四个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覆盖了信丰全部13个乡镇。因此,受信丰县交通运输局的委托,在参考江西省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规划建设指南、江西省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以及信丰县正平镇总体规划(20092030)等相关规划和研究中间成果的基础上,我院对信丰县正平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进行了工程可行性研究。112编制依据本报告以江西省已经编制完成的有关规划、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和文件为依据,其中包括(1)赣交规划字2011139号文关于在全省开展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2)江西省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规划建设指南;(3)江西省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4)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5)汽车货运站(场)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4021999);(6)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2009);(7)信丰县正平镇总体规划(20092030);(8)其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12研究过程项目组在接到项目任务后,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调查,收集相关资料,根据综合服务站工可编制办法认真讨论制定了工作大纲,配备相关的经验丰富的咨询人员开展报告编制工作。项目组在对信丰县正平镇以及辐射乡镇的社会经济、交通状况、客运市场发展分析基础上,就建设必要性、站址选择、工程方案等重要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多次认真地研讨,利用科学的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形成最终研究结论,保证了整个报告的顺利完成。13主要结论与建议1、建设的必要性(1)促进项目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和城镇一体化发展的需要(2)改善农村居民出行条件,强化农村客运组织管理的需要(3)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需要(4)完善物流服务网络的需要2、适站量预测适站量是指进入综合服务场站进行站务作业的工作量,是确定其建设规模的依据,正平综合服务站预测年限内客货运及养护量如下正平综合服务客运作业量预测结果(单位万人)表12区域2013年2018年2023年综合服务站148217319正平综合服务站货运作业量预测结果(单位万吨)表13区域2013年2018年2023年综合服务站105122141养护作业量预测结果(单位公里)表14区域2013年2018年2023年养护作业量7118249563、站址选择本项目服务站站址位于省道S325360722(金竹坳分水坳)桩号K177689处南侧,站址用地面积为953亩。站址位于省道S325线南侧,通过S325线往东方向可到G105国道、G45赣粤高速及西牛镇、信丰县城,通过县道往北可至辐射乡镇大阿镇、油山镇,通过S325线及县道可至辐射乡镇小河镇,通过信丰县交通网络可实现对外的交通量转换,所在区域交通使便利,利于车辆进出组织,便于客流集散,具备服务站所需的交通条件。站址在规划正平镇镇区内,利用规划的行政管理用地,用地可行,客运资源丰富。根据信丰县正平镇总体规划(20092030),以省道S325线为主要干线公路,本项目站址处于S325线旁,建成后将大大提高货物运输便捷性,促进正平镇的经济发展。4、功能定位(1)功能定位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是集农村客运、货运、运政、路政、公路建设与养护为一体并具有健全的综合管理服务功能的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用地面积953亩,总建筑面积3196平方米。(2)服务对象建成之后的综合服务站主要提供客运、货运、运政及路政养护管理与服务,服务范围为正平镇、小河镇、嘉定镇、西牛镇、大阿镇及油山镇。客运主要以中短途为主,另外还可辐射至信丰县境内乡镇、信丰县城及周边县市地区。货运服务主要是对综合服务站覆盖范围内的区域提供货物的集散、中转、仓储、配送等服务。服务站内设置管理办公室,明确了职责权限,对服务范围内的乡镇实行区域的运政和路政管理,并对管辖内的农村公路提供日常养护服务。5、建设方案(1)客运部分建设规模根据综合服务站的客运量预测结果,未来特征年2018年、2023年该综合服务站的预测年发送旅客量分别为217万人、319万人,因此在预测末年综合服务站设计日发送旅客能力取874人次/日,日发送班次87班。场地设施主要数据汇总比较表表15取值(M2)项目综合服务站规划建设指南推荐值或最小值理论计算值实际设计值站前广场8001200175500停车场1600250022401600综合服务楼客运部分主要数据汇总比较表表16综合服务站规划建设指南要求推荐值或最小值(M2)理论计算值(M2)实际设计值(M2)候车厅100140220综合服务处4010040取值项目453751、售票厅2、货物托运处3、公共服务处17540服务用房3034461518231、站务员室2、司机休息室151623旅客厕所505675(2)货运部分建设规模根据综合服务站的货运量预测结果,未来特征年2018年、2023年该综合服务站的预测年发送货运量分别为122万吨、141万吨。根据汽车货运站(场)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4021999),综合服务站货运站部分等级为四级。综合服务楼货运部分主要数据汇总比较表表17综合服务站规划建设指南推荐值或最小值(M2)理论计算值(M2)实际设计值(M2)服务站货运部分3054013624货运站房生产调度及联合办公室仓储库2016440(3)养护部分建设规模由于目前没有通行的相关规范对养护站建设规模进行规定及计算,故本次综合服务站养护部分的建设规模主要参照江西省现存的养护站规模及江西省乡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规划指南(试行)进行设计。综合服务站养护部分主要数据汇总比较表表18综合服务站规划建设指南推荐值或最小值(M2)理论计算值(M2)实际设计值(M2)管理用房1503011、运政办公用房2041取值项目取值项目20412039204320402、路政办公用房3、站务管理办公用房4、养护管理办公室5、资料室6、会议室5097车辆检验、检修80145养护设备仓库120110养护材料堆场90013001045(4)总体布局根据综合服务站的建设标准和功能要求,服务站主要分为综合服务区、车辆作业区、养护生产区和附属生活区。综合大楼为主体功能分布区,建筑内分布着客运站候车区、售票处、调度室以及各管理部门办公室等功能场所;车辆作业区包括客运生产、货运生产、停车场车辆检修等;养护生产区主要包括材料堆场、设备仓库等;附属生活区包括职工宿舍和职工食堂。图11推荐方案(方案一)平面布局图6、实施方案站址所在地块尚未进行开发,基本上无拆迁,为工程开工建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工可、设计等前期工作完成及资金落实后便可直接施工建设,综合以上两点,本建设项目工期定为15个月,拟于2013年10月开工,至2014年12月底完工。具体安排如下所未(1)2013年10月2013年11月完成设计、监理、施工招标投标,施工图设计,开工前三通一平准备工作;(2)2013年12月2014年1月完成基础、底层楼面工程施工,工期2个月;(3)2014年2月2014年5月完成土建工程施工,工期4个月;(4)2014年6月2014年7月完成安装工程施工,工期2个月;(5)2014年8月2014年9月完成室内外装修工程施工,工期2个月;(6)2014年10月2014年11月完成站前广场,停车场、发车区等砼地面施工及场外给排水、绿化工程施工,工期2个月;(7)2014年12月,完成安装工程、设备调试、土建工程自检整修工作,工期1个月。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为6783704万元。8、财务评价与敏感性分析(1)财务评价本项目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财务状况见表19。资金财务评价指标表19评价指标评价结果净现值(万元)221内部收益率76静态133投资回收期(年)(含建设期)动态194(2)敏感性分析由于项目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为判断项目承受风险能力,针对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两项变化较大因素做敏感性分析,结果见表110。资金敏感性分析表表110风险/指标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万元)收益不变、费用上升10553968收益下降10,费用不变576990收益下降10,费用上升102962178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利经济因素的情况下,财务净现值仍小于零,收益率也不小于基准折现率,证明此项目的抗风险能力较差,但从正常财务角度分析,本项目仍是可行的。9、问题与建设(1)建设资金方面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是一项耗资较大,回收期长的公用基础设施项目。综合服务站项目能否如期建设,资金是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建议建设单位尽早落实建设资金,确保工程尽快建成投入使用。(2)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建议有关部门抓紧站场附近的市政设施建设,力争本综合服务站建设与正平镇的市政设施建设同步完成,以利于加速本工程建设进程和今后的营运需要。(3)政策保障方面政府在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制定有利于站场建设、运营、管理、税收等优惠政策,以利于站场在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下运营,使其建设、运营、管理进入良性循环。4、环境保护方面综合服务站建成投入使用后管理部门需要注意对站场周边交通环境的治理,对容易形成人流、车流交织的地段要注意疏导,避免出现拥挤混乱、安全隐患等交通问题;另外还要加强对车站进出车辆的管理,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包括汽车鸣笛等噪声、排放气体控制等。第二章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21区域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211区域经济社会现状项目地处信丰县正平镇,根据服务站类型及功能确定项目间接辐射区为信丰县,直接辐射区为正平镇、小河镇、嘉定镇、西牛镇、大阿镇及油山镇。1、信丰县(1)基本概况全县辖13个镇、3个乡嘉定镇、大塘埠镇、古陂镇、大桥镇、新田镇、正平镇、小江镇、铁石口镇、大阿镇、油山镇、小河镇、西牛镇、正平镇、虎山乡、崇仙乡、万隆乡,共有28个居委会、259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嘉定镇市政路,距南昌495千米,距赣州78千米,距广州376千米。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南岭山脉的大庾岭、九连山余脉分别从县境西南绵延,周围群山环绕,中部地势低平,桃江河由南流经北境。信丰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潮湿天气,年均日气温192,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并且信丰县盛产脐橙,而且有煤、石灰石,麦饭石、稀土、钨等矿产资源。京九铁路、赣粤高速公路、105国道,信池、信雄、信寻三条省道过境,距赣州机场50千米。(2)人口面积及城市建设全县总人口75万余人,其中非农人口26万,总面积2878平方公里。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精神文明花团锦簇。信丰县城区规模迅速扩大,高楼林立,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是“江西省卫生县城”。有线电视和调频广播联接城乡千家万户,跻身“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京九铁路和105国道构成交通大动脉;京九光缆纵贯全境,形成以程控交换、光纤传输为主的现代化通讯网;华中大电网供给充足电力;县自来水厂日产水4万吨。(3)地理气候境内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南岭山脉的大庾岭、九连山余脉分别从县境西南绵延,四周群山环绕,中部地势低平,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日照充足,降雨较多,年均日气温192,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4)自然资源地表资源丰富,全县活立木蓄积量470万立方米,矿藏资源丰富,初步探明有煤炭、稀土、石灰石、麦饭石、钨、花岗岩、陶土等45种,其中煤炭储量和稀土品位居赣南之首,麦饭石堪称江南一枝独秀。农副土特产品众多,脐橙、烤烟、草菇、红瓜子、麦饭。(5)农业资源信丰县有耕地47万亩,其中水田388万亩;山地302万亩,主产粮食、烟、果、菇、瓜、菜、甜玉米、茶叶及猪、牛、家禽等;先后被列为10多个国家级农业基地,是“中国脐橙之乡”、“中国草菇之乡”。(6)工业概况全县初步形成了建材、针织制衣、电子、食品加工、制药等五大主导产业。开发出“绿源”牌中纤板、“赣石”牌麦饭石酒、麦饭石矿泉水、“圣塔”牌水泥、“红基”牌水泥、千喜片、陈香胃片、“天缘”萝卜脆等颇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其中“绿源”牌中纤板获“江西省名牌产品”;“圣塔”牌水泥获“国家免检产品”;“信丰脐橙”注明商标已被通过,获得“绿卡”。全县有三级工业企业1000多家。(7)公路交通发展现状信丰县公路网布局方案为干线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二个层次。干线公路是由高速公路、国省公路和主要县道和部分新建公路组成;农村公路网由部分县道、乡道、专道、村道组成。全县交通便利,北京至珠海的105国道穿过县境5个乡镇,境内全长65公里,北上可至赣州、南昌、阜阳、商丘、北京,南下可至广州、珠海。有省养公路6条,共30552公里,县乡公路33条,共145235公里。桃江流经县内853公里,上溯龙南,下达章贡区信安、信雄、信池3条省道穿过县内9个乡镇,总长90余公里。县乡公路均实现油(砼)路化。赣粤高速公路贯穿县境60余公里。县城汽车站每天都有大、中客车发往赣州、广州、深圳、珠海、南海、中山、揭阳等大中城市。全县有货车约1000辆,可承运整车、零担货物至全国各地。该县共有16个乡镇,均已开通了客运班线,方便了村民出行,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好处。但是农村的客运市场还比较混乱,需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加强管理。(8)社会经济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市场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处于高位运行;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表表21国民生产总值人口人均(亿元)(万人)(元/人)2004304652466420053894675815200643656876350200750657057182200860787238407200968874192872010840275911076项目年份信丰县国民生产总值发展直方图010203040506070809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年份国民生产总值(亿元)信丰县人口发展直方图5860626466687072747678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年份人口(万人)图21信丰县国民生产总值发展直方图图22信丰县人口发展直方图图23信丰县人均GDP发展直方图2、正平镇信丰县人均GDP发展直方图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年份人均GDP元正平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西部,距县城15千米,面积166K,人口54万人。辖正平居委会,正平、坝上、中坝、九渡、芫庙、梨坑、石坳、黄田、联合、深坑、庙下、共和、仙济岩、正坳、晒禾、新黄、潭口、藤岭、球狮畲族、咀头等2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正平圩。信雄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仙济岩,岩窟为明代成化年间建。正平是烟草传统主产区,生产优质烤烟、晒烟,总面积达6000亩,总产达1200担;同时有脐橙8000亩,总产量7500吨;小辣椒10000亩,总产1000吨。是信丰小辣椒的主要集散地;半夏6000亩,总产4500吨。另外,正平还盛产草菇、土鸡、家具、银杏及银杏神茶等名优特产品。正平镇地处县西部,与广东省南雄市接壤,是个边境贸易繁荣、经济活跃的大镇。总面积162平方公里,辖2个居委会,20个村委会,30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6万人;2010年工农业总产值37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21元。荣获全县招商引资一等奖、新农村建设二等奖、乡镇主要工作目标管理综合考评三等奖;获2010年度实施民生工程、和谐平安建设工作、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工作、新农村建设新户型推广工作、新农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全县妇女工作等先进单位;获赣州市“十一五”老年体育工作先进乡镇、县老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总人口53万多人,党员1040人。五年来,正平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战略和工作目标,坚持发展为主题、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追赶进位、跨越争先,在党的建设、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和谐创建上实现了新跨越。通过各界的共同努力,正平镇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增强;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产业建设发展势头强劲;和谐创建开创出良好社会环境。全镇呈现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一个美丽、和谐、富饶的新正平正在展现。2010年该镇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全镇农业发展后劲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在完善老烟区村和潭口千亩烟草基地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烟区建设,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正坳晒禾千亩烟草基地,辐射带动周边11个行政村的烟叶生产;政府投入扶持资金提高到8万元,比2009年增加了2万元;奖补资金达25万元,比2009年增加5万元;2010年全镇烟叶生产面积达3600亩,烟叶收购量达6658万斤,收购总量跃居全县第一名;脐橙产业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精品果园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2010年全镇脐橙产量420万斤,共和千亩果业基地正进入开发建设之中。此外半夏、小辣椒等经济作物也做到了稳中有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向基地化、产业化、特色化迈进。3、小河镇小河镇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乡镇,辖仁和、长陵、小河、志和、新芫、土庄、五村、五星、联群、大江、光荣、罗坑、河口、塘背、旗塘、兰坳、十村17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189个自然村,197个村民小组。区域面积105平方公里,总户数9638户,总人口40584人。内设机构5个,行政编制28人,实有人数30人,事业编制33人,实有人数22人。2010年,该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三送”活动,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产业兴镇、工业兴镇、项目兴镇、教育兴镇”工作思路,农业农村工作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有新突破、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各项主要工作均衡有效顺利发展;全镇实现工农业产值11200万元;本级政府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18元。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及项目建设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工作二等奖、促进县工业经济发展先进乡镇、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全镇6个省扶点完成了主干道的浇捣,共完成通组主干道硬化3476米,公共便道硬化3652米,通户便道硬化1836米;拆除“空心房”18300平方米;种植绿化树约2100棵,绿化工作全部完成;改水118户,改厕103户,改水、改厕和改栏率达到95;新建沼气32座,53户农民安装了太阳能热水设备,各建设点其它建设项目都已完善实施;在旗塘村建设了一个有6个村点、186户农户的“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区,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运行良好。修通了罗坑至铁石口镇公路,实现了从小河铁石口143公里道路全程硬化,使小河的出境道路增至4条;五星村等村建设了6条总长121公里的通组公路;总投资615万元的大江渡改桥工程建设以及协助河口渡改桥工程、投资300多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工程和投资140余万元的长陵烟水工程正在实施;旗塘村篮球场建设项目即将完工,投资25万元的文化站正在建设中。引进3个落户和续建工业项目,一是新引建投资300万美元的赣州永盈时装有限公司,已在县工业园区落户;二是投资1500万美元江西龙津实业有限公司今年增资100万美元完成了辣椒深加工生产线的研发和建设,开发和脐橙皮、辣椒酱、脐橙原汁等新产品;三是投资5000万人民币的信丰建安混凝土有限公司今年新投资3000万元,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投入生产。农业产业化成效彰显,着力推进全镇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科技兴镇战略,加大了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实行了早、晚稻推广杂交优良品种;全镇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58343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8674亩,粮食总产量达13976吨。全镇种植烟叶面积3500亩,实施科技种烟,培育推广优良品种;投资140多万元在长陵村实施了烟水配套工程,带动了旗塘、仁和等村建设集中连片烟叶基地4个,全年收购烟叶66万斤,总产值达780万元,实现利税105万元;推广小辣椒种植面积6000亩,实现产值900万元,组建了江南小辣椒专业合作社,为辣椒大户和经纪人举办了4期培训班,参加人数达300人次;以琼瑶果业基地为龙头,积极开展了“标准果园基地”建设,频振式灭虫灯、黄板诱杀等技术,滴灌技术400亩,提高了果业管理水平。加大教育投入,净化、美化校区及周边环境,镇中、小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志和中学被县评为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综合评估先进单位,2010年度中考列全县农村中学第一名,顺利通过了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检查验收工作;村村通广播电视达1565户,其中无线广播电视815户,建设农村体育健身场所7处,农家书屋6个;积极推进“光明微笑”工程,治愈白内障病人151人,唇腭裂病人7例;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合人数达36932人,参合率达92,新发展6300户;积极开展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按时、准确地完成了人口普查登记、编码、汇总工作。4、嘉定镇嘉定镇于1939年以宋嘉定三年(1210年)所建的嘉定桥得名。2001年6月,由原嘉定镇、同益乡、龙舌乡合并为嘉定镇。嘉定镇是信丰县城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嘉定镇是“赣南第一大镇”。总面积2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6199亩,山地33万亩。总人口198万人,总户数5万多户。辖10个社区居委会,38个村委会,693个村民小组。嘉定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105国道、赣粤高速公路、京九铁路纵贯南北,信(丰)(南)雄公路、信(丰)寻(乌)公路、信(丰)池(江)公路横亘东西,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处于赣州一小时经济圈和南昌、广州、深圳四小时经济圈。全镇完成了村组电网改造,实现了城乡电网价格一体化,形成了以程控交换、光纤传输、宽带互联网站的现代化通讯信息网络。县城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人口达18万,形成了旺盛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被评为“江西省卫生县城”、“江西省文明县城”。嘉定镇是“江西百强乡镇”。2010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435亿元,财政总收入77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958元,人均增收414元。2005年度被江西省委省政府评为江西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嘉定镇是“赣南产业强镇”。农业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农副产品众多,已形成脐橙、蔬菜、烟叶、生猪、水产等五大农业主导产业。2006年,全镇果业面积达46万亩、烟叶面积2200亩、商品蔬菜面积12万亩、生猪45万头、家禽30万羽、水产品800吨。工业支柱产业不断壮大,依托萝卜和稀土、石灰石等多种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厂、矿产品精深加工、针织制衣等工业支柱产业,特别是在县城北郊规划的万亩工业园区,属省级工业园区、江西省30个重点工业区之一旅游产业独特,镇内佛教胜地南山公园、毛泽东旧居、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和“江南第一宋塔”、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圣寺塔等名胜古迹,有以美丽自然风光著称的休闲娱乐胜地花园湾等,有新赣南八景之一的“百里脐橙带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起点上,嘉定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对接长珠闽,推进工业化,服务新信丰,当好排头兵”发展战略,走“工业强镇,产业富镇,商贸活镇,生态建镇”发展道路,促进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把嘉定建设成为全省综合实力强镇。嘉定镇以嘉定桥命名,解放前夕属嘉定镇。1949年冬属乡级镇,归嘉定区管辖。1952年5月从嘉定区划出,成立区级镇,辖县城五条街外,将水东乡一个村,水北乡四个组,同益乡的生伯佛村第一组,劝善村第一、三组从嘉定区划出由嘉定镇管辖。1954年6月,改为乡级镇,属嘉定区。1956年5月,全县撤区并乡以后,保留乡级镇的建设。1959年9月,划入桃江公社;1960年6月从桃江公社分出,成立城关公社,保留嘉定镇名称,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辖城镇以及花园,同益,水东,水北,胜利,土墙背,施家岭下7个农村生立大队。1962年5月撤销城关公社,保留嘉定镇(公社一级)。1966年9月,改名红卫镇。1975年恢复嘉定镇。1987年将同益乡的水东、长生、花园、同益、水北5村划归嘉定镇管辖。1997年,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44万,辖人民街、解放街、胜利街、水东街4个居委会和水东、水北、同益、花园、长生5个行政村。2001年,撤销同益乡、龙舌乡,划归嘉定镇。2009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800203万元,增长186,其中工业总产值4994648万元,增长271,农业总产值2805555万元,增长59,实现财政收入725547万元,增长18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83元,比上年增加313元。2009年荣获全县乡镇综合考评工作第二名。全镇呈现出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9年,新农村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和“五新一好,整体推进”的工作要求,在完善柏树芫新农村建设点的同时,纵深推进胜利土墙背十里连线成片的新农村建设,着力抓好十里村等13个省扶点和山塘村等4个县扶点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荣获县委、县政府表彰的2009年全县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塑造新风貌工作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坚持普惠制,建设新村庄。全方位落实普惠制政策,扎实开展“三清三改一拆一分一绿”工作。根据各建设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地理环境,高质量地完成了17个建设点的规划,做到人与自然和谐,注重功能、绿化、造型“三统一”,生态、景观、风格“三协调”,着力打造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乡风文明的新村庄。一年来,镇财政投入280万元共修建村组水泥公路139公里,拆除猪牛栏及杂房、空心房336773平方米,改水718户,改厕670户,种植绿化树16万株。建立新机制,发展新产业。一年来,我镇始终坚持“产业富民强镇”发展战略,切实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我镇实际,不断完善政策、科技、资金等激励机制,大力发展果业、烟叶、蔬菜、水产、生猪五大产业。在制定产业规模、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大对发展新产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抓好一村一品产业建设,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协会”,“协会基地”等种养模式,引进信实公司在桐木建立了年出栏20000头的生猪养殖小区。强化了果业、烟叶、生猪、蔬菜、水产等流通协会的建设,并着重抓好龙舌的水产养殖;桐木的螺旋藻养殖基地;庄高等村的五万亩加工甜橙产业带;柏树、洞高、月岭、上坑等村的烟叶生产;县城周边村的蔬菜产业;十里村的半夏产业。2009年共完成果业开发4500亩,烟叶收购30万斤,生猪出栏61万头,存栏191万头。荣获2009年度全县果业开发工作第一名,在2009年全县脐橙质量评比中获得“一金一银一优质”奖项。加强技能培训,培育新农民。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依托镇农民知识化工程培训基地和38个村级培训站,积极组织农民参加县、镇各种技能培训,举办农民实用技能培训班6次,培训农民工5013余人次,2312人在县工业园就业。镇农技经站、果茶站、水技站等职能部门适时做好种植、病虫害防治及销售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阅览室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技、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致富的技能和本领。重视科普教育,塑造新风貌。大力开展塑造新风貌活动,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医疗、综治、计生等“五进”农村社区活动,开展创“讲文明信用农户”和文明家庭、卫生清洁户评选活动,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电影”三下乡活动,倡导崇尚科学,反对封建活动,倡导计划生育新风与新农村建设同行活动,取得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双丰收。加大“好班子”建设力度,村级组织堡垒作用得到加强。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题,开展“三比三看三结合”活动,继续按照“五个好”为目标要求,开展创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示范村活动,70以上的村党支部达到了“五好班子”标准,85以上的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双强”书记。继续推进“三培两带”、“双富十带头”活动,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决策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以党内和谐促社会和谐,进一步建立和规范农村公共事务民主管理制度,使新农村建设真正建立在党组织领导下农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建设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健全长效机制,加大考评力度。镇里抽调4名科级领导和20名干部专职抓新农村建设,实行领导包片抓点,干部包村抓点,村干部包组抓点的责任制,各建设点成立了由村民推行的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和青年积极分子组成的理事会,做到建设资金由理事会管理、建设合同由理事会签订、工程进度由理事会督促、建设质量由理事会监管。确保了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和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全年召开了8次全镇范围内的新农村建设调度会,对全镇17个新农村建设点进行了集中考评。对完成任务好的予以重奖,对工作滞后,进展缓慢的按年初相关文件精神予以处罚,农民生活环境有了改善,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加快“工业强镇”建设步伐,按照“项目立镇、工业强镇”和“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抽调精兵强将,专职抓招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改善招商引资的硬环境,为外商投资兴业打造了良好的创业平台。同时,不断完善、充实了嘉定招商网,充分利用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工作人员定点招商,春节前后组织召开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工作人员、外来投资企业座谈会,强化了跟踪服务,为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工作打造了良好的软环境,以诚招商、以商招商取得良好的成效。坚持“项目联上、资金联股、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切实做好地企联合共同发展的文章;丰富创新了招商方式,深入开展了组团招商、以商招商,参加了8次招商引资推介会和恳谈会,增强了招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年共引进了信安实业有限公司、友尼宝农业开发、上海嘉恒石化等项目3个。签约外资达到8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13万美元;签约内资14亿元,实际利用内资4000万元。荣获2009年度全县招商引资二等奖,信安实业有限公司荣获2009年度全县招商引资大项目奖。5、西牛镇西牛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丘陵,沿溪为河谷平地,最高点鸡笼寨,主峰海拔5202米,最低点西牛村老营塘,海拔146米,西牛圩为乡政府驻地,位于县城北部12公里的山岗上。属丘陵,康定公路从境东穿过。古时周围山岭树木繁茂,曾有犀牛出没,故名犀牛。建圩于明代,原名长岗圩,清乾隆年间改新牛圩。建国后简写为西牛圩。西牛乡后更名为西牛镇。该镇交通便利,105国道、京九铁路过境。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59元。镇人民政府驻西牛圩,距县城10公里。西牛镇地势西高东低,东北部和西北部群山环绕,中南部多为丘陵,土壤以红壤为主。最高峰天华山,主峰海拔7485米;最低点五羊村乌漾滩,海拔135米。西牛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940C,年降水量15007毫米,无霜期297天。西牛镇境内经济以农业为主,有耕地27841公顷。主种杂交水稻,年产稻谷24686吨,盛产烤烟、甘蔗、花生、大豆、西瓜、蔬菜、甜玉米等经济作物,是县烤烟、甘蔗主要产地之一。烟叶成为当地的“黄金叶”、“摇钱树”,1993年种植烟叶14万亩,产烟290万斤,为历年最高,至2005年,全镇建立优质烟叶基地3个,种植面积2540亩,产烟6045万斤,甘蔗种植始于1984年,初以水稻田种植为主,1996年后转向以荒山旱地种植。1991年,全镇甘蔗种植面积18万亩,交售工业蔗5778万吨,为历史顶峰期,2001年后,由于信丰糖厂破厂,甘蔗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03年全镇种植面积仅1800亩。有山地面积199713亩,以脐橙、沙田柚为主的果业有一定规模。2005年有果业面积6000亩,产量500万斤。2005年甜玉米种植面积2000亩,产量300万斤。养殖业实施“大户养猪、分户养牛”战略,通过招商引资建立年出栏30万头生猪养殖场2个,年出栏3000头行猪养殖场4个,同时从上海引进澳牛“南德温”黄牛品种改良基地一个。19862005年,新增灌溉面积5800亩。200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29亿元。西牛镇镇内有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1座,小(二)型15座,山塘2017座,有效灌溉面积270213公顷。石灰石资源丰富,储量达4亿吨,县白水泥厂属西牛镇集体企业,于1994年6月投产,年产白水泥36万吨,1998年后租赁给个私企业黄仁珠承包经营。有石灰窑20座,年产量4万吨,采石厂11家,食品企业有茶叶厂、板鸭厂等。2005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87亿元。西牛镇有中学3所,小学13所,教师468人,在校中小学生9020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983。有中心卫生院1所,普通卫生院2所,医护人员35人。有线电视收视户843户,程控电话3200门,实现村村通地面卫星电视和程控电话。西牛镇105国道、京九铁路、赣粤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信星、西黄水泥公路直达星村、黄泥,桃江穿过境内东部,水陆交通方便。西牛镇境内有圩市4个西牛圩,原为边陲小圩。90年代后圩镇建设步伐加快,大力实施硬化、绿化、亮化工程。新建西牛大道1条,安装路灯112盏,建花带1800平米,铺设彩砖3140平方米。新建休闲小广场1处,牛市1个。新增集市面积4公顷,农历二、五、八为圩日;黄泥圩,位于原黄泥乡人民政府驻地,2001年新建市场一个,农历一、四、七为圩日;星村圩,位于原星村乡人民政府驻地,2001年扩建圩道1条,农历一、四、七为圩日;牛颈圩,位于县境北部边陲105国道旁,农历为一、四、七为圩日。2005年,坚持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的原则,在牛颈烂郭罗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已列为国家级新农村建设点。2010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35亿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36元,计划生育率达85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过去一年的发展,为“十一五”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回顾“十一五”的艰辛历程,我们战胜了雨雪冰冻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困难和挑战,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过去的五年,是发生可喜变化的五年,是硕果累累的五年,是齐心聚力、共谋发展的五年。西牛镇经济发展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一是村庄整治水平提升。按照“镇村联动、联村联组”的要求,出台了“三分、七定、一奖惩”推进措施。五年来,共建成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点89个,均高标准通过上级验收,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二是社区建设协调推进。把村庄整治与新社区、新校园建设结合起来,先后完成了牛颈、石头塘、巩桥、曾屋联村联组推进的新型村落社区建设7个,打造红色、绿色、军民共建特色文化社区30个,其中巩桥杨家社区成为2009年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的参观点。新建综合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室32个,农家书屋16个,农村文化资源共享点15个。新建篮球场13个,健身场6个。三是圩镇面貌焕然一新。先后完成了圩镇总规修编,控规编制,市场西路修建性详规编制。完成了市场西路、石鼓前圩镇安置区建设,引农进镇达300多户。开工建设市场路、岭仔上和岭背龙住宅小区3个。拆除乱搭乱建72处,3600平方米。硬化非机动车道4900平方米,建设绿化带2160平方米,完成下水道改造1000米,铺设彩色地砖4000平方米,新建西牛圩交易大棚500平方米,新设交易摊位110个,完善休闲广场2640平方米,新建大型超市800平方米,圩镇新栽树木1600株,安装路灯70盏,添置垃圾车1部。圩镇绿化、美化、净化水平明显提升,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四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建设。蔬菜、烟叶、果业等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甜玉米、半夏、西瓜、生猪等传统特色产业稳步发展,食用菌、油茶等新兴产业前景广阔。建成年出栏千头以上生猪养殖基地6个,年出栏生猪2万头。引进华记、康丰、温氏、星龙等农业龙头企业6个。目前,全镇蔬菜面积20000亩,烟叶1300亩,果业28000亩,甜玉米6000亩,半夏12000亩。初步形成了星村片蔬菜、黄泥片半夏、西牛片烟叶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招商招工力度加大,主攻工业成效明显五年来,共引进登凯实业、南岗鞋业、圣塔二线、冠美化工、富登工艺品等工业项目6个,康丰、华记等农业项目6个,实际引进外资650万美元,内资56亿元。在引进企业的同时,更加注重为企业服务,一是专门成立为企业提供征地服务的征地工作组2个,五年来完成了工业园项目征地3000亩,道路用地600亩,拆迁96户12万平方米。二是成立了为企业提供招工服务的招工工作组,共为园区企业招工2786人,连续五年获得全县招工工作先进乡镇。三是成立了为企业提供代办项目申报、外汇登记、税务登记等手续的办证工作组。(三)强势推进项目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突出了项目储备,完成了圩镇道路建设和百兰红色旅游项目可研性报告。五年来,共争取上级项目49个,其中涉及基础设施项目42个,总投资达3亿元,吸纳或带动社会投资62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项目建设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重点工程建设取得突破。圩镇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乡镇中心文化站和计生服务所建设项目、双溪口大桥建设项目、壕基口水库除险加固、市场东路建设等五个重点项目于2010年基本完工。二是公路建设取得突破。五年来共筹资2800万元。先后完成了28条乡村公路硬化总里程达1156公里,新修沙石公路15公里。三是水利设施建设取得突破,五年来完成了25座山塘水库除险加固,水渠清淤69公里,浆砌水沟37公里,特别是结合“三送”活动,完成了鹅公头至柳树近6公里的中间渠道清淤,深受群众欢迎。6、大阿镇大阿镇位于县西北部,距县城13公里,总面积9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20307公顷,林地面积4000公顷。下辖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43个村民小组,有237个自然村,51个姓氏,全镇人口4568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63人)。境内地势平坦,呈西南略高之势,三面环山,峰峦起伏,最高峰谷山山峰海拔548米,峰上云塔草堪称信丰一绝,素有“谷山积翠”之称。西江河自西向东贯穿全镇,全长20公里。境内经济以农业著称,大阿享有中国草菇主产区、江南第一牛市、江南最大水半夏生产基地等诸多美誉。主要农作物有优质稻、半夏、甜玉米、荸荠、野山椒、泡菜、花生、大豆、红薯等。年产稻谷16991吨,半夏产值超亿元,耕肉牛年产交易量达3万多头。2010年,全镇农业经济总产值达365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60元。大阿镇土地肥沃,该镇35万亩耕地旱涝保收,特色农业十分发达;基础设施良好,建有日供水2000吨的自来水厂和大型集贸市场;文化底蕴深厚,科教兴镇氛围十分浓厚,教育发达,大阿小学“创新教学”被确定为省教育重点科研课题,在全省素质教育改革中大力推广。大阿是一片红色的热土,这里是李长伟、钱益民、彭寿生三位开国少将的故乡,是三年游击战争的主战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该镇在巩固县主导产业脐橙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半夏、食用菌、烟叶等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脐橙种植面积6686亩,半夏种植面积15万亩,食用菌200万袋,烟叶种植面积1000亩。积极推进新经济组织建设工作,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镇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组建半夏产业合作社2家,脐橙产业合作社6家,食用菌、耕肉牛、优质稻产业合作社各一家,新发展淼鑫脐橙专业合作社、绿野半夏专业合作社、绿源优质稻专业合作社、谷山脐橙专业合作社,各合作社,共引导吸收新社员257人。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水平和流通组织化程度有了新的提高。建立了禾西脐橙、芫峰、明星烟叶、西江食用菌、禾秋半夏等6个科技示范村,发展农业示范户5200户。重点抓了华丰半夏、西江月食用菌、金园脐橙、晶品脐橙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性建设。其中金园脐橙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钟秀英被中共赣州市委农工部、市妇联授予赣州市“十大致富女能手”荣誉称号,西江月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庆红被赣州市推荐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候选人。全镇共组织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培训15次,参训人员2650人次。耕肉牛协会销售商品牛35万头,实现产值9千多万元,缴纳税费200多万元,人均增收500元,联系带动养殖户3500多户,计划投资80多万新建的高标准耕肉牛市场正在施工中。深入推进村级公路建设,2010年全镇累计完成兴禾村36公里的村级公路建设,实现了100行政村通村水泥路硬化,同时完成了信池线圩镇段2公里路面硬化及配套设施改造项目。多方筹资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实施了投资300万元的走马龙末级渠系硬化工程和投资400万元的基本农田改造项目。争取到市公路局项目资金120余万元,对信池公路圩镇破损路段进行了全面的油路改造,该项目总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资产配置-洞察及研究
- 石棉禁用影响-洞察及研究
- 基因编辑技术与microRNA治疗的结合研究-洞察及研究
- 手拉手献爱心课件
- 有关新年策划方案
- 福建省漳州市2025-202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9月检测数学试卷(无答案)
- 2025届云南省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月考(八)物理试题(含答案)
- 手字族课件黄亢美
- 质量信息化建设-洞察及研究
- 水资源承载力动态监测-洞察及研究
- 杨根思的课件
- 普通诊所污水、污物、粪便处理方案及周边环境情况说明
- 防诈骗班会课件
- 老年照护芳香疗法应用规范
- 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一、二卷古诗词鉴赏
- 国企党务培训课件
- 法拉利课件介绍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电源管理IC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淀粉粘合剂行业现状调查与前景竞争对手分析报告
- 产能管理课件
- 探索宇宙奥秘:天文现象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