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第1课时课题秒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五册P5961课时目标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时钟、口算卡片等板书设计教师学生课前复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刚才,象我们进行倒计时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二、新授(一)认识钟面上的秒1、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3、体验1秒钟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2、自主探索,反馈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4、(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1、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三)练习体验1分钟2、1分钟能做什么呢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5、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2、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学生反馈。1、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三、巩固练习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四、作业1、做练习十四1补充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小明跑100米要用19()。2、跑步比赛3、活动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如练习十四第3题)教后反思第2课时课题时间的计算教学内容P62例1、例2课时目标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板书设计教师学生课前复备一、猜谜游戏引入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2时()分(1)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4)教师小结。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3、教学例2(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2)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3)反馈A、6060120分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2、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分2分()秒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学生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3)讨论回答,试着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B、453015,是15分钟。4、小结(略)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三、巩固练习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1、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题,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2、填空(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3、竞赛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教后反思第3课时课题时、分、秒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练习十四相关题目。课时目标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准备板书设计教师学生课前复备一、课堂练习。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1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2第3题,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收集类似的信息。3第4、5题,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4第6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5第7题,事先让学生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节目,想办法把它们二、补充题目。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3、你会提问题让同学们算经过的时间吗开始和结束的时刻都记录下来。1、1分()秒4时()分9分9秒36分2时5分()秒150秒2分400分4时10分1时教后反思第4课时课题填一填说一说教学内容P67及相关练习课时目标1、使学生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时钟模型、课件。板书设计教师学生课前复备一、制作作息时间表1、说一说什么时候上早仔自习,什么时候出早操,什么时候上第一节课像这样比较固定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就可成为作息时间。2、出示课程表的结构4、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比较,看看别人的作息时间表中有哪些比自己合理的地方。(如是不是自己睡觉太晚了,起床太晚了,是不是有很多时间白白浪费了等等)你们都会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了,但严格地遵守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更为重要。希望你们能督促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时间。二、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回忆自己每天要做哪些固定的事情,一般在什么时候做3、仿照课程表的设计思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作息时间表。5、学生进一步休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表1、统计小组成员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统计完成某些共同事件所需的时间。小结一寸光阴一寸金,请你们生活中要合理地安排学习、锻炼、娱乐、休息的时间。三、巩固练习。列出统计表后,对表中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如有的同学用的时间少很少,而有的同学花很长时间,原因是什么请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介绍一下经验。2、统计每位同学的睡眠时间。并说一说计算睡眠时间的方法。根据统计结果看看谁的睡眠时间最长,谁的最短,大家的睡眠时间是否够。请大家课后想办法去查一查。3、统计同学们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看电视、看书的时间。练习十四第8、9、10题。教后反思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形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学习单元教学重点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掌握验算方法。单元教学难点1、连续进位加法2、连续退位减法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教学目标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教学重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具、学具准备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课前复备一、情境引入二、探究新知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基础训练口算师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呢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二、学习新课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师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板书课题2、教学例1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3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组际交流对小组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结果集体交流,促进学生自我思考并达成共识、得出结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三、巩固应用四、全课总结的方法。提问师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82313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个1根捆成1捆,也就是1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再加整捆小棒,3捆加2捆再加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指着图问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教师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4、做一做1、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2、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3、练习四,第一题,连一连4、地球仪85元,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回顾,说出收获。独立完成练习,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对自己表现给出评价。课题名称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2让学生经历自主独立的探索过程,初步培养对问题深入思考的意识3理解并掌握笔算减法的法则教学重点正确进行笔算退位减法计算教学难点弄清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50根小棒(5捆),计数器(2人1个)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课前复备一、情境引入铺垫孕伏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乘车去参观上海世博会的情景吗那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口算下面个题。,说说是怎样计算的。139178159147112126729278325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通过观察、分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取向,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二、探究新知三、巩固应用四、全课总结提问说说怎样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探究新知1教学例1多媒体出示例1学生理解题意,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1、板书6554,这道题怎样算出示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2、理解算理。引导同学分组摆学具。1用计数器拨一拨(演示课件)追问比一比,这两种方法有什么是相同的2用竖式计算2教学“试一试”6548学生独立完成。抽查计算过程并反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全班交流计算过程)(板书竖式)引导学生明确不管退位还是不退位都可以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获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三、完成做一做。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小组学习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生154160501010111生265501515411生365461615011独立完成练习,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对自己表现给出评价。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例65481765402525817课题名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目标1、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2、掌握竖式计算的规范书写。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对学生进行绿化环境的教育。教学重点1、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课前复备一、情境引入二、探究新知一、课前准备教师出示两位数加的算式卡片,让学生抢答。二、创设问题情境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的内容。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现在小朋友们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3、出示问题列式4、请一个同学板演,其余同学自己在练习上写出算式。5、订正算式。6、看看这两个加数都是什么数7、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几百几十的加法。(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现在我们再动动脑,想一想应该怎样计算。2、提出要求(1)先独立计算。(2)计算完成后同桌交流。3、组织学生汇报。用竖式计算。百位、十位和个位分别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算起。4、同学们能想到两种那么好的方法来计算,而且还提醒我们竖式应该怎样计算。我们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每个数位上的竖对齐,如果满了十就向前一位进一。5、但是老师还是有个疑问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呢让学生回答因为十位上的8513,向百位进,让学生抢答。通过复习,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取向,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生1上午和下午一共卖了多少个“海宝”生2下午和上午多卖了多少个“海宝”小组学习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组际交流对小组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结果集体交流,促进学生自我思考并达成共识、得出结论。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自主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口算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独立完成练习,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三、巩固应用四、全课总结了1,百位上就是应该是3519竖式计算时进的1要写上,算的时候不要漏掉了。同学们很棒,那么你能提醒一下小伙伴们,我们在计算中哪些地方要特别小心吗。6、尝试独立计算550380三、教学效果测评1、完成教材“做一做”五、拓展性学习想一想最小三位数加上最小四位数和是多少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说说图意。(2)根据图上问题列式计算。(3)根据变化的数据进行计算。说说计算过程,及注意事项。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对自己表现给出评价。课题名称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2、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教学重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课前复备一、情境引入二、探究新知三、巩固应用四、全课总结一、设置情境、揭示内容师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把两箱物品加起来)师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加法的复习,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转的东西最多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师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二、课本第6页,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两个计算的结果。师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稿纸计算算得准确呢三、独立完成第16页第4题。集体汇报订正。四、学习效果测评230530450460360270470240170230560150470260820140五、共同分析算理。说说计算过程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通过观察、分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取向,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师生合作筛选问题,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能力。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组际交流对小组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结果集体交流,促进学生自我思考并达成共识、得出结论。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自主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独立完成练习,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对自己表现给出评价。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名称加减法的估算第10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在具体情境中充分认识估算在生活中的意义。通过探究合作,熟练掌握三位数加减法估算的方法。2、通过估算与精确计算的比较,加强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在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3、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尝试,能主动地发现创造,以及自主、自信、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用整百数、整十数进行加减法的估算。教学难点会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估算,能表达估算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课前复备(一)、复习导入,新课铺垫1猜一猜让同学们猜一猜影院有多少个座位。影院实际座位是441帮助学生复习近似数一、情境引入二、探究新知元。刚才我们猜的过程就是估计,那我们用版式如何表达呢299300299290如果我们用估计来的数进行计算我们就把它叫做估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板书加减法估算2找邻居。(1)找出下列各数在哪两个相邻的整十数之间。274381612446。追问274更接近哪个(2)找出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百数。327213482194二、情境引入、感受估算1情境引入。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去看电影,请同学们观察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并根据你发现的信息说一道完整的应用题。2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3老师带来一个问题估算一下这两六年级学生同时看电影能坐下吗(一)教学加法估算。1小组交流。引导学生得用复习中的数学知识,寻找自己的解决办法。试着用算式的形式来表达。2全班汇报。小组学习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组际交流对小组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结果集体交流,促进学生自我思考并达成共识、得出结论。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自主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若有困难,可给学生先举例如下比274小的整十数是270,比274大的整十数是280,274在270和280之间。学生能答出270讨论交流,探究新知复习中的数学知识,寻找自己的解决办法。试着用算式的三、巩固应用请想到办法的同学交流汇报,说出自己的想法。给学生介绍“”叫做“约等号”连接近似数。一起读,教写法。“低着头,尾巴翘。”伸出手跟老师数空。上边同学的说法也可写成221220,239230220230450把两数看小。同学们真棒,想到这么多种方法。还有别的方法么到底哪种才是最好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来实际计算一下看。看哪一种最接近准确值。同学们会发现只有把两数都看成较接近的整十数时估算出的结果才最接近准确结果。那其它的方法是错的吗3总结方法。在三位数加减法估算时一般把计算的数都看作较接近的整十数,这样估算的结果与准确结果更接近。可以表示为221239460(元)4巩固练习。(1)填空在估算263312时,一般先把263看作(),把312看作(),再用()加()等于()。(2)估算形式来表达。说出自己的想法。把221看作220,把239看作240再用220240460。发现只有把两数都看成较接近的整十数时估算出的结果才最接近准确结果。那其它的方法是错的吗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对自己表现给出评价。独立完成练习,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四、全课总结165638指名完成,侧重学困生。过程中给学生讲解个位上是5的三位数如何取近似值。个位上是1234的数都看成较小的整十数,个位上是56789的数都看成较大的整十数,所以165要看作170说说这节课能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名称加减法估算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在具体情境中充分认识估算在生活中的意义。通过探究合作,熟练掌握三位数加减法估算的方法。2、通过估算与精确计算的比较,加强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在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3、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尝试,能主动地发现创造,以及自主、自信、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用整百数、整十数进行加减法的估算。教学难点会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估算,能表达估算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课前复备一、情境引入二、探究新知三、巩1情境引入。师昨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去看电影,学会了加法估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减法估算。教学减法估算。1教学减法估算估算小明家养鸭的收入和养鸡的收入相差多少元学生自己完成过程,交流汇报。2练习635246有了刚才165638的经验,这次估算没有难度,汇报时多让学困生说估算过程。训练拓展,巩固估算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通过观察、分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取向。学生自己完成过程,交流汇报。小组交流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学生可能会有下边做法上边路208596810(米)下边路550442990(米)208210442440固应用四、全课总结完成课后练习1,2题。1出示丫丫家到红红家路线图,让学生观察有几条路走。(2条)那么丫丫想去红红家做客,该走哪条路比较近呢估计一下。同学们分组完成,完成后全班交流。2老师想购买一套桌椅,价格如下写字台478元,转椅259元,帮老师估计一下老师带800元钱够买一套桌椅么课堂小结这节我们一起学习了加减法估算,同学们打开课本15页内容,看还有什么问题么生活中用得到估算的地儿很多,比如我们班上有70多名同学,你还能说出590600210600810550440990801990答走上边那条路比较近。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对自己表现给出评价。板书设计加减法的估算635246880(元)课后反思课题名称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2、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教学重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课前复备一、情境引入二、探究新知一、设置情境、揭示内容师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把两箱物品加起来)师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加法的复习,请打开课本19页,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转的东西最多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师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二、课本第17页,直接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通过观察、分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取向。小组学习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组际交流对小组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结果集体交流,促进学生自我思考并达成共识、得出结论。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自主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三、巩固应用四、全课总结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师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呢三、从北京到沈阳,坐动车比坐飞机大约便宜多少钱问在这道题目中便宜多少钱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四、算买两种商品够吗讨论怎么想五、小猫钓鱼游戏鱼上有算式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六完成课本18页第9题,说说算理。七、536、915、351、850、464、208、649、873、729、127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1000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独立完成练习,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对自己表现给出评价。课后反思课题名称本单元复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弄清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课前复备一、复习引入入二、练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1、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正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用数学来进行复习。二、巩固练习、发散思维。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通过观察、分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取向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组际交流得出结论A整理出本单元有这些内容笔算加法、笔算减法。B用数学、加减法的验算。C还知道笔算加法又分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笔算减法又分连续退位减和被减数十位是0的连续退位。D还知道“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E知道了加减法的验算。习巩固师谁能分别编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连续退位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师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减法呢笔算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师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呢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计算时看清加号还是减号。)师以上几个同学对大家提的醒确实非常重要,大家能记清楚吗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笔算加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都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同的是加法是满十进一,减法是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学生计算,然后课件演示,集体订正)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对自己表现给出评价。板书设计课题名称本单元复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弄清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课前复备一、情境引入三、巩固应用四、全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1、师昨天我们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交流,我们学到了什么今天我们接着复习。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考考你,做老师发给你的练习题第一题,做对一道,就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笔算加法、减法题各4道)师得到8面小旗的请举手,真不愧是这节课的计算小冠军。第二题啄木鸟诊所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的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通过观察、分析,产生学习新知的心理取向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课件演示,集体订正(反馈)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独立完成练习,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并对自己表现给出评价。学生独立列式计算330180510(只)师你还能提出什么课总结又快又好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二、应用拓展,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书架上层有126车,中层157车,下层95车,你能提出问题吗(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2、课件出示用79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330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80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问题吗学生独立列式计算330510840(只)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三单元测量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课时7课时第1课时课题认识长度单位毫米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课时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2、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板书设计1厘米10毫米教师学生课前复备一、引言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师你是怎么想的四、揭示课题板出毫米的认识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出七、巩固发展。估计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数学书的宽数学书的厚(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三、动手测量实际长度1、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2、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八、全课小结。一做。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教后反思第2课时课题分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课时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1、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2、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课件板书设计1分米10厘米教师学生课前复备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板书1分米10厘米三、认识几分米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四、用分米量五、巩固发展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2、全班交流。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1、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2、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3、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4、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量绳子的长度(先估测,然后再测量)1、练习一的第三题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一条裤子长9分米(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六、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一张床长5分米()(3)小明高14分米()(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3、填空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教后反思第3课时课题千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课时目标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板书设计1千米1000米教师学生课前复备一、认识千米。2、出示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某路口6千米的含义,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从某路口到某路口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四、全课总结1、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3、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思考1、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2、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练习二第二题(2)补充题(略)教后反思第4课时课题千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四课时目标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体验1千米有多远教学准备板书设计教师学生课前复备一、复习1、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2、填空1千米()米1米()厘米1米()分米1分米()毫米二、学生实践(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2、汇报(1)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3、体验1000米有多远。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3)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教后反思第5课时课题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学内容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课时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准备板书设计教师学生课前复备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出示情景图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先选后说想法。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三、全课总结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教后反思第6课时课题吨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至第13的内容课时目标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1、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2、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教学准备板书设计1吨1000千克教师学生课前复备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猜一猜物体的质量2、讲故事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丽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猴等动物,。3、认识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4、小结(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2)1吨1000千克(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十一页,看第十一页的例6。(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3)汇报;5、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三、巩固、运用新知3、指导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四、全课总结1、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2、汇报1、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教后反思第7课时课题生活中的数学教学内容教材第一十四页的内容课时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教学准备板书设计教师学生课前复备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1、复习长度单位2、复习质量单位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你看到了什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1)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1)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2、各学习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三、全课总结教后反思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课时9课时第1课时课题万以内进位加法教学内容课时目标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教学重、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学准备板书设计98251239825123教师学生课前复备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巡视,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呢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二、学习新课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2、教学例1提问基础训练口算求与的和。全班齐练,做完后集体订正。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82313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个1根捆成1捆,也就是1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指着图问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3、列竖式计算。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想一想小棒应该怎样摆讲评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4、做一做1、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2、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3、练习四,第一题,连一连4、地球仪85元,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后反思第2课时课题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教学内容课时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2、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教学重、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学准备板书设计教师学生课前复备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二、学习新课1、估算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爬行类两栖类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1、列竖式计算5977856859892、口算60080090010010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业面试试题及答案
- 银行内部招聘面试题目及答案
- 烟花消防员测试题及答案
- 学校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抖音火花部门粉丝增长KPI目标合作协议
- 宿舍管理员工作绩效与激励合同
- 商业综合体项目普通合伙人权益分配与管理协议
- 变换工艺总结模版
- 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漩涡特性分析及消涡措施研究
- 基因测序数据存储与分析系统开发合同
- 建筑材料损耗率定额
-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李艳梅版
- 国企控股公司所属公司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办法(试行)
- 海地软件帮助
-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 浅析《山海经》的鬼神形象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课件全套
- 高三化学复习【有机合成与推断】课件
-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课件
-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 食堂每日巡检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