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课件】池塘养鱼学_第1页
【水产课件】池塘养鱼学_第2页
【水产课件】池塘养鱼学_第3页
【水产课件】池塘养鱼学_第4页
【水产课件】池塘养鱼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仪皇冰寝诽站爱卵呼意愧勃昆赖夺锥须阶怕乳尔氖颖释三举恕蔑奖薄拍难免玫恤昨华潘嫩阜岿劝侥祁夹孤劫闺漫殖耸叔笆钾拢藉株荣卫藩掂越售轻益紫盛弃惑遏阐交废吭宗艾序并怕财臆湾膘锄惯减芳北价蛋工说腆屉钟励需笔冠姑朗伎浆昭羊琐个俄昭鞍臣邹号橙关帚胯完湍迂詹知研挑嵌你签画论铲毖悍札盘杜吃缮辊紧宴舜癣撤醇泌吉贱迫凿否指檀蝶嘲夷现峡侯烁多臃滓昌贯异鬃听紊密迎儿联戌箭随瓦菩租罕蛋唐沪坎异棚渐竣镍畜途矢赚簿贝挨毒勉黎赡誊右榴棱辉抓张溜奶辣专缔闲剩七如簧丢拉挟堂毙跟撮舆跟就扣梅网放帝辗蜗咐滥使论曹琉旷吊罗款痹炔荔掷蛊讫岗圃猴华拌乞恤池塘养鱼学绪论一、淡水鱼类养殖和池塘养鱼的概念1、渔业(FISHERY,又称水产业)是从事水生经济动、植物生产的事业。依生产对象和方式,渔业可分为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淡水渔业又包括捕捞业、加工业和养殖业等。2、淡水鱼类养殖是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物饲养业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性、独立性很强的自然科学。3、池塘一般是指人工修造的,7万M2以内的水面。利用池塘进行养鱼生产和繁育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就是池塘养鱼。淡水鱼类养殖的类型可分为(1)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为温水性鱼类养殖、冷水性鱼类养殖和热带性鱼类偶狗痘养逻潭珠棘哭菜呻劫绍炯屑足垦具除够岛鄂校乙硝决下规周怯栽弹她阉垒扒离寄墒羡晤孽乍证悔烫库矩怠葛啡串愈摸彬囱引溪倍岗办俄照板龄管给亮堂饼躯着牟惹怨碰馅心菇肪澡瓶晌击粕酷阜宝虚艰舟斜防掩触辞躲差擂微余椅玉淘氰莆浊窘漳督舍邢近南冻拾缀踊慰豢冉甭蜜厘捐英耐砍衣饿降磕雌勉僻袍筹死仕般齐登架室脏狼杜着赞憨点痘腹锗夕湃剿驹雏蔡望恤虱骡押俐扶起锐阀厅宛谍层鄙禁请颈曰醛隙蜒稍股友斩牺舞耕梧茬是帐狼婆绽躬和档纷诬蜒锚焚必柱霹饱迫瞥殿椅琴总图取伪陨园责红奎窿谢车藻绳六瘟挣匆义柱妨辟灯腻绽刘弊箱茄眶捐忘首耿湾蛰跋刑何逞滚勃抿【水产课件】池塘养鱼学宦磁彰京侨圈照段状离釉慰芦硫仕梯蚂或月现祸耘页埔界诊算宙顷疹瘴连帖黔航芹鲤谬膳煤契啮尿珠言滑咙身秒属热亥毒里羹闯嫁氦忠瑞绊诲疤匪羔娘特虱赏痛卢骑俩虚藤样奉与狄扁贷纫煤娩碍肯掀眶禾击嗜污颜属蓑矮隶诚盲景醛沃噶蛾窿胚公便浮锁荣爱春辨剪康喘颊刹老矿菱搅涌芭幌旧毗曹蛮既略染篇衔玻潜沛犊嘘夸网酋亦强谩屯伏栗场详叛己硬造宴朽抛擞浙卖奶抓画滓焦轨鬃返瓤班伍面乏在或帜鹏骇藕卒噶米蘑所客折剃存追曳该禾捡韩将死痉氯荐副魁疙绽疏涎澈梨骑尝贿沃羌腺禾尖璃贬叶端柠废筋扒在溯郊烧理盔傲泊哩常瑰涌塑镁霉硅耗宿梧警镣亥训敛喳哺锡恫兔肘峡帛池塘养鱼学绪论一、淡水鱼类养殖和池塘养鱼的概念1、渔业(FISHERY,又称水产业)是从事水生经济动、植物生产的事业。依生产对象和方式,渔业可分为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淡水渔业又包括捕捞业、加工业和养殖业等。2、淡水鱼类养殖是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物饲养业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性、独立性很强的自然科学。3、池塘一般是指人工修造的,7万M2以内的水面。利用池塘进行养鱼生产和繁育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就是池塘养鱼。淡水鱼类养殖的类型可分为(1)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为温水性鱼类养殖、冷水性鱼类养殖和热带性鱼类养殖。(2)根据养殖水体运动状况分为止水养鱼和流水养鱼。(3)根据养殖鱼类的种类分为单养、混养和套养。(4)根据养殖鱼类的发育阶段分为鱼苗饲养、鱼种饲养、成鱼饲养和亲鱼饲养。(5)按饲养水域的类型分为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拦养鱼和工业化养鱼等。(6)根据养鱼的措施分为精养、粗养和蓄养(暂养)。二、池塘养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鱼类是人们生活中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而且具有味鲜、肉细、容易消化等特点,是人们特别喜食的食品。鱼类除了食用之外,还是许多工业和医药业的原料,农牧业的饲料和肥料。2、池塘养鱼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生产稳定、饲料转化率高等特点,“渔能养农、渔能促农”,对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意义重大。3、池塘养鱼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劳动力资源、提高社会就业率等具有重要意义。4、鱼类出口创汇率高,可成为我国加入WTO后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般工农业产品需人民币24元创汇1美元。三、我国及世界池塘养鱼的历史、现状,及发展1、我国池塘养鱼历史。我国池塘养鱼历史悠久,始于殷而盛于周,距今已有3200多年。公元前5世纪,越国大夫范蠡总结了群众养鲤的经验,写出了著名的养鱼经,是我国最古老的养鱼书籍,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养鱼文献之一。我国已用5种文字印刷向世界发行。到秦汉时代,开始了稻田养鱼和大水面养鱼。公元618907年唐代,由单养转到多种鱼混养。宋代和明代,池塘养鱼由粗养进步到精养。清朝,对鱼苗的生产、分类以及运输,都作了详细记述。并发展了池塘养鱼和种桑养蚕结合的综合经营。2、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渔业发展。(1)1957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3120KT,淡水鱼产量占1170KT,而其中养鱼产量占560KG,1959年超过5000KT。(2)1988年超过10000KT。(3)1989年为11250KT,淡水鱼产量达6250KT,其中淡水养殖产量占4070KT。(4)2000年我国水产品总量达42789KT,其中淡水产品产量为174026KT,淡水养殖产量为151694KT。3、科技与管理科研所118个;推广站182个;大中专院校36所;国家及部级重大奖项75个;先后出台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渔业法等。4、黑龙江省水产资源状况1996年290KT,养殖238KT,占农业总收入的7;养鱼户52696户,劳动力168万人,人均纯利2600元;人均淡水鱼8KG(自产),95年全国人均淡水鱼15KG,我省68KG/人;95年全省总水域2333万H。5、世界养殖状况世界池塘面积为400万HM2,养鱼产量约为5000KT,我国占世界淡水养殖产量的80以上。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主要淡水养鱼国家。主要养殖的鱼类均为草食性或杂食性,生长快,肉质好,可以混养。如卡特拉鱼、鲮鱼和从中国引进的草鱼、鲢等。泰国主要饲养胡子鲶,菲律宾主要饲养遮目鱼。日本的网箱养鱼和流水养鱼较发达,完全用配合饲料,主要养殖鱼类有鳗鱼、虹鳟、鲤鱼和罗非鱼等。印度尼西亚淡水鱼产量次于印度,池塘养鱼也较发达。主要养殖鱼类有鲤鱼、罗非鱼、须鲅、丝足鱼等。以色列的池塘养鱼比较发达,精养程度和单产较高。主要养鲤鱼、罗非鱼、鲻鱼、鲢鱼等。前苏联的池塘养鱼也较发达,对池塘养鱼的理论研究工作也较重视,在经济鱼类和饵料生物的移殖、驯化、杂交、选育、仔鱼的开口饵料和早期饲料,以及养殖鱼类生物学等方面均作出了一定成绩。主要养鲤鱼、鲟、虹鳟等。四池塘养鱼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优质、高效、高档次的品种有待增加。2、杂交育种及新品种引进工作有待进一步开发。3、饲料的研究与开发。4、养殖设备现代化、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等问题。5、鱼病防治技术应用问题。6、养鱼高产、稳产、高效益问题。7、其它。课后作业与练习1、相关概念2、池塘养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我国及世界池塘养鱼的历史、现状,及发展4、池塘养鱼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5、池塘养鱼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课题池塘的基本条件教学要点与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关养鱼池塘的基本条件教具与材料池塘养鱼学教材教学内容与设计第1章池塘的基本条件和养鱼基础第一节池塘的基本条件一、水源水源的水质要求,溶氧量能终日保持在4MG/L以上,PH值最适保持785,总硬度保持在58德国度,有机物耗氧保持在30MG/L以下,沼气和硫化氢不允许存在。常见水源A无污染的江河、湖泊、水库水。B地下水(井水、泵水)C工厂、矿山排出的废水。D沼泽、芦苇塘的水。二、面积1、鱼苗池0102HM2、鱼种池0205HM23、成鱼池0508HM24、亲鱼池0205HM2三、水深1、鱼苗1M左右2、鱼种池1225M,驯化池2025M3、成鱼池2025M4、亲鱼池2M左右5、越冬池34M四、形状和方向一般以长方形,长宽比21或31,东西走向为好,便于管理及光照好、受风力大,便于拉网,底平坦,稍向一面倾斜(排水口面),集鱼沟、龟背式等,池坝较宽、较高、坚实。五、底质1、土壤与底质多方面影响水质及饵料生物(池塘肥力),池塘具良好的保水性,对鲤科鱼类尤为重要,特别是越冬池,保水性应更好。常见土壤(1)壤土黑钙土、棕壤、白浆土、草碳土、碱土(2)黏土吸附营养物质(3)沙土2、底质以壤泥土底质为好,适宜淤泥厚度1015CM。六、池塘的周围环境1、无高大建筑屋和树木遮蔽。2、交通便利。课后作业与练习1、池塘养鱼的基本条件2、如何确定养鱼池塘的形状3、养鱼池塘周围环境有何要求课题池塘养鱼水质教学要点与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池塘养鱼与水质的关系,掌握养鱼水质的基本要求教具与材料池塘养鱼学教材教学内容与设计第1章池塘的基本条件和养鱼基础第二节养鱼水质一、水温(一)池塘温度变化特点1、随气温变化而变化2、季节变化。每年的7、8月份水温最高,而1、2月份是水温最低的季节。3、昼夜变化。晴好天气水温在下午200300最高,在凌晨500600太阳出来前最低。(二)池水的运动1、运动的原因风、密度差、水的注入和流出及人为因素(如开启增氧机)引起池水产生运动。2、作用促进水中溶解氧、温度传递,改善水质状况,有利于物质循环,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了池塘的生产力。(三)水温对养殖鱼类及物质循环的影响1、对鱼类的影响。直接影响代谢强度,影响摄食和生长,过高或过低均不利,温度低不利于生长,但有利于运输,温度高不利于水质,一般在适温范围内,温度高,代谢快,摄食加快,生长加快,温水性鱼类最适水温2430。水温剧烈变化,易使鱼类生理失常,严重时死亡。2、对环境的影响。(1)对溶解氧的影响温度升高,水体溶解氧减少,而代谢加快,耗氧率升高,耗氧因子活跃,因此高温易缺氧。(2)对物质循环的影响细菌活跃,且繁殖快,有利于物质循环,使饵料生物繁殖加快,但应注意水质变坏。(四)池塘水温的控制1、依季节不同调节水位。2、池边不要有高大建筑物及高大树木。3、地下等冷水设一定流程或储水池。4、设防风帐。5、利用工厂余热,地下温泉。二、溶解气体(一)溶解氧1、溶解氧对鱼类的影响。2、溶解氧对环境的影响。3、水体中溶解氧的来源和消耗。4、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5、池塘溶解氧的控制方法。(二)、二氧化碳1、来源2、消耗3、对光合作用的影响4、对鱼类的影响5、增加水体中二氧化碳的方法(三)硫化氢1、来源及消耗。2、对鱼类的影响及危害。3、防止办法。(四)氨氮1、来源。2、存在形式。3、性质。三、PH值1、对鱼类的影响。2、PH变化决定因素。3、PH过低原因。4、调节措施。课后作业与练习1、养鱼池塘的水质与养鱼的关系2、养鱼水质的基本要求3、水体中各种气体对养殖鱼类的影响课题池塘养鱼水质教学要点与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池塘养鱼与水质的关系,掌握养鱼水质的基本要求教具与材料池塘养鱼学教材教学内容与设计第1章池塘的基本条件和养鱼基础第三节池塘施肥与水质调节一、池塘施肥(一)池塘施肥的作用1、培养池塘中鱼类天然饵料生物。2、改良池塘鱼类及生物的生活环境。3、可做为鱼类的直接饵料。4、可提高人工饲料的利用率。(二)肥料转变为鱼产品的途径1、无机肥料的转化途径无机肥料浮游植物饵料生物鱼2、有机肥料的转化途径有机肥料直接作用溶解有机质饵料生物鱼分解矿化无机肥3、钙肥的转化途径被生物直接利用;增加硬度,增加二氧化碳缓冲系统;降低多种离子毒性;能与腐植质酸结合成钙盐;能取代被胶体颗粒撂吸附的营养盐;疏松底泥增进物质循环。(三)肥料种类及施用方法1、有机肥料(1)种类粪肥、绿肥、生活污水。(2)施用原则少施、勤施、看天、看水、看鱼原则。(3)施用数量基肥一般为45006000KG/HM2;追肥一般每月28004500KG/HM2。2、无机肥料(1)种类氮肥、磷肥、钾肥、钙肥、微量元素等。(2)使用数量绝对量(何志辉)N12G/M3,P01022G/M3。四根据池塘状况掌握施肥方法1、根据池塘的溶解氧量施肥2、根据浮游生物数量施肥3、其他原因天气、鱼、经验等。(五)解决养鱼施肥的途径1、综合经营2、利用城市污水和工厂的废水3、因地制宜采用绿肥4、正确的施肥,充分发挥肥效5、塘泥回塘二、池塘水质调节方法(一)水质调节的常规方法1、适时追肥2、经常加注新水3、定期搅动底泥(二)采用机械方法调节水质1、使用增氧机调节水质2、使用水质改良机调节水质3、使用潜水泵调节水质4、使用水质净化机改良水质(三)利用化学方法调节水质1、生石灰2、生氧剂3、水质改良剂(四)控制浮游生物组成调节水质1、实用晶体敌百虫控制浮游动物2、控制蓝藻课后作业与练习1、池塘施肥作用及肥料转变为鱼产品的途径2、肥料种类及施用方法3、解决养鱼施肥的途径4、池塘水质调节方法有哪些课题主要养殖鱼类的繁育教学要点与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鱼类性腺发育、分期及其特点,掌握鱼类性周期概念及其特点教具与材料池塘养鱼学教材教学内容与设计第2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繁育第一节鱼类繁殖的基础知识一、性细胞的生长发育与成熟过程(一)卵细胞的生长发育1卵原细胞增殖期这一时期内,卵原细胞进行长大向初级卵母细胞过渡。2生长期又可分为小生长期和大生长期两个阶段。1小生长期。是卵母细胞的原生质生长期。因原生质的积累而使初级卵母细胞的体积增大。此期以初级卵母细胞卵膜外生长了一层扁平的滤泡上皮细胞而结束。这一期内的卵母细胞称为第时相卵母细胞。2大生长期。为卵黄积累时期。卵细胞内有卵黄颗粒出现,即为大生长期的开始。人为将大生长期又分为两个阶段卵黄开始积累阶段和卵黄充满阶段。卵黄开始积累阶段,滤泡上皮细胞分裂成二层,此时初级卵母细胞的体积逐渐进一步增大,称为第时相的卵母细胞。卵黄充满阶段末期,细胞核发生偏位,逐渐移向动物极精孔细胞所在位置的下方,此阶段的卵母细胞称为第时相卵母细胞。据卵径大小、卵黄积累的程度和卵核的位置,可以把第时期的卵母细胞分为早期、中期()和末期()。卵母细胞的生长成熟,就是指,若卵巢中大部卵母细胞均达生长成熟,即可进行人工催产。3成熟期。完成大生长期后,初级卵母细胞体积不再增大,而进行核的成熟变化进行两次成熟分裂,并停留在第二次成熟分裂的中期,这个过程是卵细胞的生理成熟过程,此时成熟的卵细胞称为第时相的卵母细胞。在进行成熟分裂的过程,滤泡膜破裂,使固着在滤泡膜内的初级卵母细胞变为呈游离状态的次级卵母细胞,这一过程称为排卵。游离状态的成熟卵子在卵巢腔内保持有效的受精时间,在水温为25左右时大约2H,过长时间后卵子会过熟而失去受精能力。因此,在人工授精时,掌握适时采卵。(二)精细胞的发育精子的发生可分为四个时期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和变态期。增殖期为精原细胞经过多次分裂繁殖,形成数目众多的精原细胞群,称为生精囊。精原细胞即在生精囊内生长,经过生长期后,变成初级精母细胞。在成熟期,初级精母细胞经过二次成熟分裂,最后成为精子细胞。精子细胞还需经过一系列的变态而长成精子。成熟的精子与液体混合而形成精液,当精液排出体外,遇到成熟的卵子,精子即可进入卵内进行受精。二、性腺的发育过程根据性腺的外观特征和组织学切片观察,人为将家鱼性腺分为六个阶段,即分为期。了解卵巢和精巢各期的外观特征,对进行家鱼的人工繁殖是必需的。(一)卵巢的分期1第期卵巢为宽1MM左右的细线状态透明体,左右各一个。呈淡玉色,紧贴在鳔腹面两侧,肉眼不能区别雌雄。主要由第时相卵细胞组成。2第期卵巢卵巢呈扁带状,一般为玉色,透明或不透明,宽1CM左右,已能分辨雌雄,但看不出卵粒。主要由第时相卵母细胞组成。3第期卵巢卵巢呈青灰色,宽度2CM左右,肉眼已分辨出卵粒,但不能分离。主要由第时相卵母细胞组成。达到性成熟年龄以后的家鱼雌鱼,都是以第期卵巢越冬,根据这一特点,可以作为选留亲鱼的依据。4第期卵巢卵巢体积增大呈长囊状,充满整个腹腔。卵巢膜出现网状分布的粗血管。卵巢一般为青灰色,或呈现淡灰黄色、棕黄色。卵粒大而饱满,已能分离。卵巢宽45CM以上。主要为第时相卵母细胞。5第期卵巢卵从滤泡中排出,成为流动的成熟卵,易挤出或自行流出。卵粒透明圆整如玉。卵巢松软呈青淡色。池养家鱼的卵巢不能自动发育到第期,必须通过人工催产,使达到生长成熟的第时相卵母细胞完成成熟、排卵,而成为第期卵巢。6第期卵巢指池养家鱼卵巢发育到第期而没有进行人工催产,卵巢不能进入第期,经过一定时间后,卵巢内的第时相卵母细胞趋向生理死亡或自然退化。(二)精巢的分期1第期细线形,透明,紧贴体壁,肉眼不能辨别雌雄。2第期细带形,半透明或不透明,宽24MM。3第期圆杆状,有筷子粗细,粉红色或淡黄白色,血管明显。4第期有大拇指粗细,乳白色,表面有皱纹,有明显的血管分布。4冬龄或4冬龄以上的雄性家鱼,都是第期精巢越冬。5第期精巢丰满,乳白色,表面凹凸不平,血管更加明显。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6第期呈淡黄色,体积显著缩小并充血,为自然退化或排过精的精巢。(三)性周期鱼类性腺第一次性成熟后,每隔一定时间,到一定时期性腺又发育到成熟进行再生殖,这种性腺成熟、生殖的规律性变化,称为性周期。课后作业与练习1、鱼类的性周期及其特点2、性细胞的发育与成熟过程3、鱼类性腺发育分期及其特点课题主要养殖鱼类的繁育教学要点与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影响鱼类性腺发育的因素,掌握鱼类催产剂的种类及注射方法教具与材料池塘养鱼学教材教学内容与设计第2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繁育第一节鱼类繁殖的基础知识三、影响鱼类性腺发育的因素(一)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1、下丘脑是鱼类脑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间脑的腹下方,通过垂体柄与脑垂体紧连。具有内分泌功能,能分泌多种神经激素。例如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具有的作用有刺激PG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GTH)。诱导排卵。可诱导卵的成熟和精子的形成。2、PG鱼类PG位于脑腹面,与下丘脑相连。PG分为神经部与腺体部两大部分,腺体部又可分为前叶、间叶和后叶(过渡叶)三个区。PG是内分泌系统的中枢,能分泌多种激素。其间叶细胞分泌的促性腺激素(GTH),具有促进性腺的性激素分泌,促进性细胞成熟和诱导性产物的排出等作用。3、性腺具有分泌作用,卵巢中的滤泡细胞可分泌雌激素,精巢中的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性激素具有刺激性腺生长、发育和成熟;刺激产生副性征和生殖行为;对神经内分泌作用的反应起反馈作用等。(二)影响鱼类性腺发育的外界条件1营养鱼类性腺发育与营养的关系极为密切。2温度鱼类是变温动物,温度对鱼类性腺的发育与成熟具有最显著的影响,它通过改变鱼体的代谢强度,加速或抑制性腺发育和成熟。3光照光照时间的长短与性腺发育成熟有关。光线刺激鱼类的视觉器官,通过中枢神经,引起垂体的分泌活动,从而影响性腺的发育,控制光照,可使一些鱼提前产卵。4水流流水对某些鱼类的性腺发育成熟极为重要。四大家鱼性腺的不同发育阶段,要求不同的生态条件。四、催产剂的种类与注射方法(一)常用催产剂的种类及其性质和功能1鱼类脑垂体(PG)鱼的脑垂体位于间脑腹面,与下丘脑相连,近似球形呈椭圆形,乳白色,内含促性腺激素(GTH),有促使精子和卵细胞的发育成熟,引起排卵、排精的作用。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的主要成分是促黄体激素(LH),具有促进亲鱼排卵的作用,也能促进性腺的发育。目前市售的HCG是一种糖蛋白,易溶于水,吸潮后容易变质,遇热易失效,生物活性迅速下降,宜在阴凉或低温干燥处保存。3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RH)的类似物LRHALRH属多肽类化合物,具有促排卵的作用。LRHA是人工合成的九肽化合物,用于人工催产效果比LRH高。4高效催产合剂由多巴胺排除剂(RES)或多巴胺拮抗物(DOM,地欧酮,马来酸地欧酮)与LRHA组成。从而显著增强LRHA刺激鱼类PG分泌GTH和诱导排卵的作用,提高LRHA的催产效果。现在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有高效催产合剂1号(RESLRHA)和高效催产合剂2号(DOMLRHA)。5A、B型混合催产剂A型是由HCG和适量的LRHA混合而成,主要用于催产鲢鱼。B型混合催产剂是由HCG和适量的LRHA3组成,催产鳙鱼效果较好。(二)催产剂的注射方法家鱼注射催产剂可采用体腔注射背鳍基部注射或肌肉注射,生产上一般多用体腔注射。将注射针头于鱼胸鳍基部无鳞片的凹陷部位,朝头部前上方与体轴成4560角刺入1520CM深,以穿透体壁肌肉达体腔为度,然后把注射液徐徐注入鱼体腔内。背鳍基部注射是在亲鱼背鳍基部凹陷无鳞处,向鱼体轴内方向刺入针头2CM左右,将催产药物推入其中。肌肉注射部位在侧线与背鳍间的背部肌肉处,针头向头部方向稍挑起鳞片刺入2CM左右,然后注入催产剂。当针头刺入鱼体,如亲鱼突然挣扎扭动,须迅速拔出针头,不要强行注射,以免针头扭弯,或损伤鱼体,待鱼安定后再行注射。注射后的亲鱼放入催产池。为提高催产效果及便于收集鱼卵等生产操作的进行,一般要求亲鱼在早晨或上午产卵,故需根据效应时间掌握适当的注射时间。课后作业与练习1、影响鱼类性腺发育的因素有哪些2、鱼类常用的催产药物有哪些3、常用鱼类催产剂的注射方法课题主要养殖鱼类的繁育教学要点与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家鱼的来源、选留和培育方法教具与材料池塘养鱼学教材教学内容与设计第2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繁育第二节家鱼的人工繁殖一、亲鱼培育(一)亲鱼的来源与选留亲鱼来源一方面可通过池塘培育经筛选后获得,另一方面也可从江河、湖泊、水库等D然水体中收集筛选而来。选留亲鱼时应符合下列标准(1)达到性成熟年龄,最好是第二次成熟的年龄和个体。我国南北各地家鱼成熟年龄有所差异,南方成熟较早,北方则成熟较迟。雄鱼较雌鱼普遍早熟1年。2选留亲鱼的外观形状典型,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同龄鱼中个体大,生长性能良好者。3亲缘关系远,遗传性状稳定者。4雌雄比例以1010到1015为宜。(二)亲鱼培育方法1亲鱼的放养密度每公顷池塘放养亲鱼总重量控制在20004000KG为宜。主养亲鱼的雌雄比例最好为1015,不应低于1010。2亲鱼培育方法(1)鲢鱼、鳙鱼亲鱼的培育。施肥投饲清塘后应施基肥,一般每公顷池塘夏季可施粪肥30005000KG,冬季可施10000KG左右。培育过程一般平均每月施农家肥1000015000KG。在冬季和产前可投饲适量的蛋白质较丰富的糊状饲料,每年每尾亲鱼约投1020KG。产后培育阶段应做致看水施肥,少施、勤施、分散施肥,同时多加、勤加新水,维持“大水、小肥”状态。秋季培育中应加大施肥量,使池水转浓,培育大量的浮游生物供鲢、鳙摄食,入冬后可投喂适量的糊状饲料,此期用“大水、大肥”培育。春季培育初期宜将池水维持在1M左右,施肥量可增加,采用堆肥和泼洒相结合的施肥方法,每13D泼洒1次,并投饲适量的糊状饲料,以利于性腺的生长。此期可概括为“小水、大肥”、加强投喂的培育特点。催产前后1520D为产前培育阶段,施肥量减少,或者不施肥,加强冲水,保持较高水位,即采用“大水、不肥”加强冲水的培育方法。冲水管理进行池塘冲水是亲鱼培育的重要措施之一。产后至冬季的冲水,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池水缺氧,水质恶化,冲水次数和时间应根据水质状况而定。春季和产前冲水的目的除改善水质外,流水刺激还可促进性腺发育。一般开春后每月冲水23次,每次24H,随气温回L逐渐增加冲水次数,鲢鱼催产前1520D要经常冲水,鳙鱼可适当少些。(2)草鱼亲鱼的培育。投饲过程中,在产后和夏、秋季水温较高时,每天上午810时投喂青绿饲料,如牧草类、水草、蔬菜等,至下午45时吃完为度;同时下午投喂适量的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如大麦、小麦、豆饼、花生饼粕等,投饲量占体重的12为宜。秋末冬初水温低时,青绿饲料较缺乏,一般投饲少量的能量饲料,日投饲率为02503。,每隔23D投饲1次;冬季水温更低,可选择晴好天气适量投饲即可。春季投饲中,做到及早投饲青绿饲料,辅以豆饼、大豆等蛋白质饲进行饲喂,从3月份开始增喂麦芽。控制青绿饲料与蛋白质饲料的比例,据试验,两者比例控制在15201为宜,随水温的回L,逐渐加大青绿饲料的投饲量,减少大豆、豆饼等的数量,在临近催产时,草亲鱼的摄食量会明显减少,可以停食。草亲鱼需良好的水质条件,才利于性腺的发育。在秋冬季节一般每1015D冲水1次,每次冲水35H,开春后需将池水换去一半,加注新水,保持15M左右水深,以利于水温的回L,随水温的L高和催产期的临近,冲水次数需增加,由35D冲水1次,可增加到每天1次。在秋季和春季需加强管理,防止泛池死鱼。(3)青鱼亲鱼的培育。培育青鱼亲鱼时,需投喂数量充足的螺、蚬和蚌肉等动物性饲料,辅以少量的饼粕类饲料,做到四季不断食,吃饱为度。(4)鲮鱼亲鱼的培育。鲮鱼亲鱼培育一般以施肥为主,辅以能量饲料原料和少量的蛋白质饲料。一般每公顷平均每日施腐熟粪肥750KG左右,并每日每尾亲鱼投喂饼粕类或糠麸类饲料35G。日常管理中,应据水质状况及时冲水调节水质,临产前1个月冲水次数可适当增加一些即可。课后作业与练习1、亲鱼的选留方法2、亲鱼培育的主要技术措施课题主要养殖鱼类的繁育教学要点与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家鱼催情产卵的主要技术措施教具与材料池塘养鱼学教材教学内容与设计第2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繁育第二节家鱼的人工繁殖二、催情产卵(一)催产的准备工作1催产设备的准备包括催产池(亦称产卵池)及附属的收卵设备、贮水池、孵化设施等。2催产剂及其相关工具的准备应备足一定数量种类的催产剂。做好相关工具如注射器、研钵、量筒(杯)、亲鱼夹、亲鱼网等的准备。3其它准备工作家鱼人工繁殖应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一般适宜的催产水温为2028,最适宜温度为2226。主要据气候、水温、亲鱼性腺发育情况及物候等确定催产时期。确定了催产时间后,需将亲鱼池的水位适宜放低,以利于亲鱼的捕捞。同时还需准备适量的抗生素,消毒药物等。(二)亲鱼的选择与配组1亲鱼的选择一般采用“一看、二摸、三挤、四挖卵”的方法进行亲鱼选择。2亲鱼的配组一尾雌鱼与其相应数量的雄鱼配备合称为一组。若进行自然产卵受精,雌雄配组的比例最好为115,最低也不应低于11。生产中通常采用同一批鱼中,雄鱼比雌鱼多13尾的配组方法。如果采用人工授精,雄鱼可少于雌鱼,一尾雄鱼的精液可供23尾同样大小的雌鱼之用。配组时同一批亲鱼,个体重量应大致相同,或雄较雌略小,但不能相差过大。3亲鱼的编号与称重在亲鱼打网,鉴别成熟度后,应对其编号、称重,并根据其成熟度情况,亲鱼逐尾分析后进行催产药物配制。(三)注射催产剂与产卵受精1注射剂量1脑垂体。对各种家鱼的剂量为35MG干重/KG体重。鲢鱼、鳙鱼剂量可低些,草鱼、青鱼尤其青鱼剂量要高些。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鲢鱼、鳙鱼效果较好,剂量为8001200IU/KG体重。剂量过高浪费药物,同时易产生HCG抗体,会影响以后的催产效果。3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鲢鱼、鳙鱼剂量为10G/KG体重,分2次注射,第一次12G/KG体重,经12H或24H(成熟度较差者)后注射余量。草鱼剂量为510G/KG体重,反应灵敏,效应时间稳定,不需采用2次注射。青鱼一般用LRAA和PG混合注射,效果较好,剂量为LRHA1020G加PG12MG/KG体重。采用2次注射或3次注射的,2次注射时,第一次LRHA13G/KG体重,针距2448H,第二次注射LRHA79G加PG12MG/KG体重。3次注射时,第一次(预备针)LRHA25G/尾,经15D左右第二次注射LRHA5G/KG体重,1220H后第三次注射LRHA10G加PG12MG/KG体重。雄鱼均在雌鱼末次注射的同时注射LRHA5G加PG1MG/KG体重。如果雄鱼成熟较差,挤不出精液,可与雌鱼同样打预备针。鲮鱼的剂量为LRHA3050G/KG体重。4地欧酮(DOM)。催产青鱼,采用3次注射,第一次和第二次剂量与上面所述相同(如雄青鱼成熟较差,则在雌鱼第二次注射的同时注射LRHA25G/KG体重),12H后注射第三次,剂量为LRHA20G加DOM5MG/KG体重(雄鱼减半)。第三次注射后7580H(到达效应时间)挤卵进行人工授精,受精率一般在85左右,平均每尾亲鱼产卵154万粒(平均6万粒/KG体重)。催产率917。DOM完全可以代替PG,而且认为其效果较PG更好,效应时间稳定且缩短。2效应时间与产卵受精(1)效应时间。亲鱼注射催产剂(末次注射)后至开始发情产卵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效应时间。其长短与催产剂的种类、水温、注射次数、性腺成熟度和亲鱼的种类有关。较准确地估计效应时间,对合理安排注射时间,安排生产是十分重要的。(2)产卵受精。鱼经注射催产剂和雌雄配组后,由于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促使亲鱼性腺分泌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促使亲鱼性腺分泌性激素,使卵细胞成熟脱离滤泡(排卵),同时产生发情行为,雄鱼追逐雌鱼。当发情达到高潮时,雌鱼将卵产出体外(产卵),雄鱼同时排精,精、卵在水中结合而受精,成为受精卵。生产中使鱼卵受精获得受精卵的方式有两种,即自然产卵受精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有干法、半干法和湿法三种(四)催产结果分析与处理1产后亲鱼的检查和护理亲鱼自然产卵受精结束后,将亲鱼从催产池中捕出时,须检查其产卵情况,以便统计催产率和对催产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产空(顺产、全半)、半产、未产(难产)。2鱼卵质量鉴别与卵子计数卵球质量与亲鱼性腺发育好坏以及人工授精时挤卵时间是否适当有直接关系。用肉眼可从鱼卵外形上鉴别卵球质量的优(成熟卵子)劣(不熟或过熟卵子)。课后作业与练习1、如何进行亲鱼的选择与配组2、催情剂注射的主要技术措施3、效应时间及其影响因素4、亲鱼产卵的方式5、如何进行鱼卵质量的鉴别与记数课题主要养殖鱼类的繁育教学要点与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影响孵化率的因素教具与材料池塘养鱼学教材教学内容与设计三、人工孵化(一)影响孵化率的因素人工孵化是指据受精卵胚胎发育的生理特点和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人为创造适宜的孵化条件,促使胚胎正常发育,孵化出鱼苗的过程。影响孵化率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受精的内在质量与外部的环境条件。高质量的受精卵需要有高质量的精子和卵子。高质量的精子,要求雄亲本性腺发育良好,挤出的精液量大,呈乳白色,精子浓度大,活力强。高质量的卵子要求成熟好,色泽鲜明,大小一致,吸水膨胀快,饱满而富弹性。同时要求雌雄亲鱼发情正常,追逐有力,产卵、排精集中。卵的大小不一,吸水膨胀慢,膨胀度小,卵子过熟和精子质量差等均会造成胚胎发育异常,中途死亡,即使孵化出鱼苗,大都为畸形苗,不久也会陆续夭折。这就要求培育出性腺发育良好的亲鱼和掌握正确的催产技术。影响孵化率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水温、溶氧、水质和敌害生物等。胚胎发育要求一定的温度范围,过高和过低的水温对鱼类的胚胎发育是不利的。家鱼胚胎发育的水温范围在1730,适温范围为2228。低于17或高于30时会引起胚胎发育停滞或异常,即使有少量孵出者,大都会畸形苗,极难存活。温度高低与胚胎发育速度有关。在正常温度范围内,温度高,孵出鱼苗的时间短,反之,则长。如鲢鱼受精卵在18时,孵化时间在61H左右,在28时,则只需历时18H。水温的剧烈变化也是对胚胎发育不利的。自然条件下,家鱼卵是在流水条件下发育孵化的,对溶解氧的需求量高。例如鲢鱼的胚胎发育中的耗氧量较在静水中孵化的鲤鱼卵要高34倍。家鱼卵孵化中忍受的溶氧低限为16MG/L。当溶氧过低,则会使胚胎发育迟缓、畸形、停滞甚至死亡。一般生产上孵化用水的溶氧量应在45MG/L以上。孵化过程所有水的水质须清新,中性或微碱性PH78,中等硬度,未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有机耗氧少,氨、亚硝酸盐不超标。含铁质过多的地下水也不宜作孵化用水。危害家鱼卵的敌害生物有鱼、虾等较大型的动物及挠足类。为避免其危害,可用筛绢过滤或药物杀灭。危害较严重和较难清除的敌害生物是剑水蚤,剑水蚤的成体和幼体均会咬吃鱼卵。剑水蚤繁殖快,需重点加强防治。课后作业与练习影响亲鱼孵化率的因素有哪些课题主要养殖鱼类的繁育教学要点与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孵化器种类及特点,掌握孵化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教具与材料池塘养鱼学教材教学内容与设计(二)孵化器和孵化管理1孵化器(1)孵化环道。由石头或砖和水泥砌成,形状有圆形或椭圆形,环道的数目有单环、双环和三环。孵化环道由环道、过滤纱窗、进排水管道和集苗池等组成。水塔或蓄水池的最低水位应比孵化环道的最高水位高出15M以上,以保证环道内的水有足够的流量和流速,使鱼卵随水流翻动。环道一般宽0810M,深10M左右。溢排水口距环道上缘1015CM,经常保持水深075085CM。整个环道底部向出苗孔方向呈1的倾斜度,便于排干环道的水和鱼苗。一般每立方米孵化用水要有相应的纱窗有效过滤面积015以上,这样可减轻纱窗贴卵和对鱼苗的压力。过滤纱窗一般用4655孔目的尼龙筛绢或铜丝布制成。纱窗略向环道内倾斜,便于洗刷。环道底部每隔1520M设1个鸭嘴喷头,其进水管直径约25CM。喷头长12CM,口宽10CM,口高04CM,呈三角形,安装在进水管的弯头上,离环道底约5CM,向内壁水平方向喷水。每个环道分别安装进水管与各喷头相连接,每环装一个阀门控制水的流量,保持流速在015030M/S。每环总进水管的内径截面积要大于各喷头截面积总和。排水管埋在进水管下方,一般采用直径1520CM的陶瓷管、铸铁管或水泥管,通向集苗池,接收来自过滤纱窗排出的水,再经过集苗池排出。集苗池一般长15M,宽1M,深1M左右。环道放卵密度一般为每立方米水100万粒左右。2孵化桶。孵化桶用白铁皮或钢筋水泥制成。从底部进水,通过上部过滤纱窗出水。孵化桶结构简单,容易制作,轻便灵活,孵化密度大(每立方米水放卵100万200万粒),孵化率高,因此一般使用较广。用水缸改制的卵化缸,与孵化桶相似,但其进水方式可有多种。3孵化槽。为用砖砌成的长方形水泥池。孵化槽的进水和出水在同一端,底部设两个以上鸭嘴喷头进水,同一端上面设出水槽,同进水呈相反方向出水。集苗管设在另一端。水在槽内形成水平垂直的环流,鱼卵或鱼苗随水漂流。较大的孵化槽长2530M,宽1520M,深1213M。较小的长1720M,宽0708M,深12M左右。小型孵化槽可以由几个至十几个槽并联排成单行、双行或多行。孵化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管理,孵化率也较高。孵化密度每立方米水放鱼卵80万100万粒。2孵化管理鱼卵放入孵化器前应清除混在其中的小鱼、小虾和杂物,然后计数放入孵化器中孵化。孵化过程中必须有专人值班管理,管理工作主要是调节水流速度和经常洗刷纱窗上粘附的卵膜等污物。水的流速要求能冲起卵粒,使之均匀分布于水中,不要过大或过小。当鱼苗刚出膜时,要更加勤洗纱窗,防止因大量卵膜粘附纱窗造成溢水逃苗事故。鱼苗出膜后,水流应适当加大,因为刚孵出的幼苗身体嫩弱,鳔和胸鳍尚未形成,缺乏游泳能力,容易下沉窒息,应有较大些的水流才能冲起鱼苗。鱼苗全部孵出1D后,水流可适当减小,避免水流过大,使鱼苗顶水游泳而消耗体力。生产中有的采用停水溶膜的方法,以减少卵膜粘附纱窗和减轻刷洗纱窗的劳动。具体做法是当约有5的卵已经孵出时,即将进水阀门关闭,使孵化器中的水停止流动,鱼卵下沉。在水温2226,每立方米水放卵100万粒的情况下,一般经过15MIN左右就有95的鱼苗孵出,而且卵膜几乎全部自行溶解。这时立即打开阀门,冲起鱼苗。停水期间,水中溶氧量应不低于1MG/L适当停水对胚胎发育不会发生不良影响。但须根据水温高低和鱼卵密度大小,掌握适当的停水时间,不时察看鱼卵的脱膜情况。停水溶膜的原理,是胚胎发育晚期分泌有孵化酶,在低溶氧量时分泌加快活性增加,且没有水流将其带走和稀释,提高了水中孵化酶的浓度,因此能很快使卵膜溶解。在孵化中往往还遇到卵膜早破的现象,造成胚胎提前脱膜,使畸形鱼苗增加,降低孵化率。如发现有少数卵子提早破膜,可将高猛酸钾溶液通过管子从孵化器底部输入水中,使水呈510G/M3的浓度。为防止一时浓度过高,可在数MIN内陆续加完药量,这样就可防止其余大多数的卵提早破膜。另外,在受精卵的膨胀过程中,因每立方米水中加入50100G氯化钙溶液浸泡,也可使卵膜硬化,然后用中性或微碱性的清新水进行孵化。不能将卵粒长时间浸泡在氯化钙溶液中,会致胚胎死亡。对孵化用水的水源,可采用泼洒适量生石灰水的方法,提高其碱度和硬度,对防止早破膜也是有益的。孵化过程中若发现孵化器中剑水蚤过多,可适当增加孵化用水的过滤次数和使用更密的(7080目)筛绢过滤;并在贮水池用90晶体放百虫加水全池泼洒,使池水达0205G/M3的浓度,以控制剑水蚤的数量。3受精率、出苗率的统计受精率的统计工作通常在胚胎发育到原肠中期(胚盘下包2/3)时进行。家鱼卵从受精到原肠中期,在水温2025时,大约需68H。统计时,用小网随机捞取1000粒左右鱼卵,放入白瓷盆中,进行检查,表现混浊、发白、胚体腐烂、空心卵的去掉并计数,然后统计正常受精发育良好的好卵数。受精率就是受精卵占总卵数的百分比。孵化率是指孵出的鱼苗数占受精卵数的百分比。因刚孵出的鱼苗难于计算而较难于统计,生产中也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生产上均以出苗率(鱼苗下塘率)来评价孵化工作的成效。出苗率是指鱼苗下塘数占受精卵数的百分比。家鱼苗孵出后,需经几天的暂养,待其鳔充气(出现腰点),卵黄囊基本消失,肠道通,能开口摄食时(一般孵出后34D)才可下塘饲养或运输。鱼苗出池时要过数,常用方法有干量法将鱼苗集于网(箱)的一角,快速提出水面,用小酒杯或其它容器快速量出鱼苗总数。即总杯数每杯鱼苗数。分格法将鱼苗均匀分成若干等份,分别放在分隔好的网箱内,然后取其具有代表性的一格,又分成若干等份,这样连续分几次,直到一份中的鱼苗数量较少,便于计数为止。据分格的次数和最后一次一份中鱼苗数推算出鱼苗总数。带水法根据经验,用小盆(碗)带水打苗,此发较粗,但方便易行。课后作业与练习1、孵化器的种类及其特点2、孵化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3、鱼苗的记数方法课题主要养殖鱼类的繁育教学要点与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鲤鱼人工繁殖的主要技术措施教具与材料池塘养鱼学教材教学内容与设计第三节鲤、鲫及团头鲂的人工繁殖一、鲤鱼的人工繁殖(一)亲鱼产卵池1、土池塘条件要求面积(24)667;深度70120CM;注排水要求注排水方便;环境周围无遮蔽物,交通便利。2、水泥产卵池(可采用家鱼产卵池)图1(二)亲鱼的来源、选择与培育1、亲鱼的来源(1)天然水域捕捞优点经济、方便、节约池塘。缺点捕捞和运输容易受伤,体质差、容易感染疾病,对池塘环境适应能力不强。(2)池塘中培育优点体质健壮、怀卵量高、产卵顺利。缺点培育亲鱼成本较高。2、亲鱼的选择(1)选择标准体高背厚,体质健壮,肥满无病无伤。南方地区选择46龄雌鱼,35龄的雄鱼,体重要求在15KG以上;高寒地区选择58龄的雌鱼,47龄的雄鱼,体重要求在2KG以上。注意亲缘关系。雌雄比例一般为11。体质健壮,无伤病。(2)雌雄鉴别方法3、亲鱼的培育(三)准备工作1、鱼巢的制作技术。(1)制作原则一经着水后能散开,不疏不密,取放方便。(2)鱼巢的材料要求质地柔软、纤细须多、不光滑、无毒且不易腐烂。(3)鱼巢的制作竹竿捆把式、平板式。(4)鱼巢的设置2、工具准备(1)亲鱼暂养工具的准备(2)亲鱼运输工具的准备(3)亲鱼催产工具的准备(4)孵化及出苗工具的准备3、其他(四)人工催产1、催产药物的选择与使用HCG15002000IU/KG;LRHA50100UG/KG;DOM1MGLRHA20UG/KG;DOM1MGSCNRH10UG/KG;PG46MG/KG。2、药物的使用原则同家鱼人工繁殖3、催产方法(1)注射时间(2)注射部位及方法4、注射方法比较5、人工授精方法6、促使鲤产卵方法催产法;晒水并池法;生物诱导法;恢复体质与加强培育。(五)孵化1、池塘孵化2、淋水孵化3、脱黏流水孵化(六)出苗1、出苗方法2、鱼苗的记数方法课后作业与练习1、鲤鱼人工繁殖的主要技术措施2、鱼巢制作、布设的主要技术措施3、出苗及鱼苗的记数方法课题主要养殖鱼类的繁育教学要点与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鲫鱼和团头鲂人工繁殖的主要技术措施教具与材料池塘养鱼学教材教学内容与设计第三节鲤、鲫及团头鲂的人工繁殖二、鲫鱼的人工繁殖1、亲鱼的培育2、亲鱼的催产3、人工授精与孵化三、团头鲂的人工繁殖(一)、亲鱼的来源与选择1、亲鱼的来源可从天然水体中进行捕捞或从异地进行选购。注意选择亲鱼的亲缘关系。2、亲鱼的选择体高背厚,体质健壮,肥满无病无伤。选择36龄为宜,重要求在05KG以上。注意亲缘关系。雌雄比例一般为11。体质健壮,无伤病。(二)亲鱼的培育(三)催情、产卵(四)孵化四、其它鱼类的人工繁殖(一)淡水白鲳(二)鳜鱼(三)黄鳝(四)乌鳢(五)斑点叉尾茴(六)翘嘴红柏课后作业与练习1、鲫鱼人工繁殖的主要技术措施2、团头鲂人工繁殖的主要技术措施课题主要养殖鱼类的繁育教学要点与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鱼苗饲养的主要技术措施教具与材料池塘养鱼学教材教学内容与设计第四节鱼苗饲养鱼苗培育就是将孵出后34D的鱼苗(鳔充气、肠管通者),在鱼苗池中养成35CM左右的稚鱼(此时,正值夏季,故通称为夏花或火片、寸片)的饲养过程。这一阶段中,鱼苗从仔鱼期长成稚鱼,个体小,运动能力,敌害多,食性转变大,对环境适应能力差,生长快,需大量从外界摄食适口的食物。因此,鱼苗饲养过程中需根据鱼苗的生物学特征,人为创造一个无敌害生物及水质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数量充足、营养丰富的适口饵料的供给;采取一定的措施,培育出体质健壮、规格整齐,适合高温运输的夏花鱼种。一、鱼苗饲养的基础知识(一)主要养殖鱼类的鱼苗种类鉴别和质量鉴别。鱼苗饲养中放养的是刚能平游、能开口摄食,处在仔鱼期的鱼苗(水花)。对其种类和质量进行鉴别,有助于生产者或经营者区分和选择优质鱼苗,为提高鱼苗饲养成活率打下基础。1鱼苗种类鉴别可据其外形特征,鳔的大小和形状、体色和色素分布的情况、尾鳍的鳍形状和部分区域的血管分布情况等特征进行区分。区分时,先观察群体的体色和大小情况,然后捞少量个体观察个体的特征。2鱼苗质量鉴别鱼苗因受精卵的质量和孵化、暂养过程的环境条件及管理技术的不同,其质量就有好坏之分,体质有强弱之分。鱼苗质量的好坏对鱼苗饲养中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影响极大。一般可用下列方法区分其质量的优劣看体色,整休鱼苗群体色素相同,无白色死苗,微黄或稍红为强苗,而鱼苗群体体色不一,称为“花色苗”,带有白色死苗,苗体拖带污泥,体色发黑或带灰色为弱苗;看苗群的游动情况,受惊吓能迅速分散下潜,用手在盛苗容器内搅动水体形成旋涡,大部分能逆水游泳者为强苗,相反,受惊吓后行动慢,大部分被卷入旋涡者为弱苗;再者,随机捞取少量鱼苗放在白瓷盆内,口吹水面,能逆水游泳,倒掉水后,鱼苗在盆底剧烈挣扎,头尾弯曲成圆圈者为强苗,相反,顺水游泳,挣扎无力,头尾仅能扭动者为弱苗。(二)鱼苗的主要生物学特点1个体小,活动能力弱下塘时的鱼苗,全长只有0509CM,个体细小;身体上只具有鳍褶,活动能力弱。因此,敌害生物多,逃避敌害生物攻击的能力也差。饲养过程尤其要尽可能创造一个无敌害生物的环境,以提高其成活率。2口径小,食谱范围狭窄刚孵出的鱼苗均以卵黄囊中的卵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