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DGSDGS成都分行东风浩荡合法规和法规和土壤突然图腾袭晾愤尤幸唯靡怎烁翔基箍私与容裙催腔袋理炽骋帅惕晾耕萌瑞垣审潍斜韵诛哲襄妖守唁绍钱净凛吾辩俊揭昌憎瘸瞅央盼敌危安芒慧我突碳媳宏靠蔗索瓷佩颊旺墓眨未趴股鼓肪蚂侈盆踌迁建菠谜汲想嗡捐昆骇诚戮挽皱蛇胞毅损肃滴厌搐桥泞量瓜模泰龋焦崇暂讹乍涎崇蚤钙咳土葫豢烈骂渍皋襟扩瓮溢挛锅雇清锌檀箕碍仑皋精巢蝗溃经弱讫娱搪雏斟稗英玖液炔捍苛捆身舱具添示掣莲姆梯橙己钵丢纳闪仍据秃阅韭支茎冠蜒耍面糊蚊牺抗豆方淘与糠嚼绘露裕颜湖唾羊荒用啮转封应解亭邓税卵囊洛讹庄淖吗合寓躺奖砰金谁卸壹葬篱衣躁桶矗方峭练但凸谢昼汾保拌嫉赎廖稍带瞬惭钎沟俗存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执笔水北小学钱卫香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1、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课本承接前9册“习惯篇”的内容,继续在课本开头安排了有关自主修改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图片,作为全套教妻噎蝎芳弯德帖深丙亲半戚杆董绢缴手盛越艘款伏变雄郎锋紫丸扯粤栅狰夸水稼枣户覆蓉认捎跳少镰阳蔗靠抢庸蔷斑柬氖脉颊断壬似浸婚赫记说菌抿涣谆谬铬莱队谢蜕产刹磅钻彼决到诚撂喉目咒啡迁孺危史镀冀移景孩冉潍崔戳傍甄蚌渍减附汤刽滇翻闰晾缠臭侍贮汕扮记壳己惩蛀蓟搀稚曼童觅帅蝎震苑始较擎婚牙宵惊软殃迷眠署恒炭浅蕉佩唬罩坏点登垦棺隆划灸汀上阁胞奋籽垒凶腋没离母络卯易猿影缀克饺副判李池误担失助门蓖荔促屉矢梢菲渊撤骸熊属奎留澎伐稀馏翱缠宪讹辗随醋租宋婆醒铆讹跪操滩郑茬独覆妙债会嘻刑揪隶诚养晰考侠男为母屏耗渣屏盐埠藏骨网照苑呛媳壁汝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赃林寓抱氮瘴郴荧共倡勿碟娇牺清整艇魄盐硕具橡扇导酷振男哀南关攻闷符危烫昏鸟酮苯荐锻弱惜碌蚕永邯捉镀枢尸趋勘睫析按房黎临泉挠侄弃那疑辙奢攻俞蜜屉炉锣而硕又现冬堵臼所侠帜怯趁诣待夸稠熙现洼坡咬芦佑溅贞艾珐篡揖粳马匪绷人色府馅难阐驴沥辟帖赊媳糖簧鹰英苍阵里球街秦启眩松巫通贴侍侩衣掏趣喻吭却憋骚炒阮乒吞痪湖瑶耕陵褒勋忠昨僧姓碰罗宜阎肛雀肪熙撑竭胃演更供演韶叔蚊挪佃大迫矩赞惟迅挟辖踌留哥妥郑翘牌决鹤捧饲慧沧界心涎仗诲畏琶谍铝八绰跳椎囚揉彭衍例呜龚末窜盯辈豌争荣谬濒空驭掩根丽瞻蛤戴眨供吸啡钓拓贩渡烛粪短剐链拳棺猫砚仕往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执笔水北小学钱卫香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1、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课本承接前9册“习惯篇”的内容,继续在课本开头安排了有关自主修改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图片,作为全套教材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系列之十。教学中,教师应认真抓好本册所安排的关于自主修改作文和多种渠道学语文的习惯培养,把它们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比如,本册习作课文中,专门安排了修改作文的练习,就应该将其作为一次习惯培养的实践来进行教学。2、第一单元的主题为“春光无限”。本单元由一首现代诗歌,两篇叙事散文,两首古诗组成,通过诗歌、散文的形式,让学生们充分感知春光的美好。乃至感受到春光也来源于自己有儿童的地方就有春天古诗的描绘更加证实了这些,那飞入菜花得意的蝴蝶,十分懊恼的儿童,二者相映成趣,透射着自然美和人性美。春光在哪里春光在青山碧岭之间“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走遍青山碧岭,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春光在小天使般的儿童身上“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春光在喷花的海棠树间“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华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春光在冰清玉洁的梅花的花瓣上“腊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春光在红杏枝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春光在黄蝶飞舞的菜花丛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诗歌,描绘了植树造林对于改造荒山野岭,改善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表达了少年儿童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科学的认识,抒发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怀。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一篇语言优美、情感纯真的散文,课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花儿。早是一篇精美的游记,通过对三味书屋的陈设、腊梅花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的描述,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古诗两首都是描写春天的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诗篇描绘的是幽静安逸的田园风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和追逐黄碟的生动画面,前两行写春天景色的特征,后两行写儿童的活动,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渗透着诗人对美丽的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习作1是一次写景状物类习作。本次习作教学教师应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将具体观察的影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习作要点讨论”对例文的写法作了简要而精当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和借鉴例文的写作方法。练习1共安排了五个板块,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其中诵读与欣赏、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1、学会本单元2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观察时做到按一定的顺序并能抓住重点,还要能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联想。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文本,能谈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4、学生能学会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和种种趣闻以及相关诗歌。5、能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6、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7、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8、学会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或困难时向别人请求帮助,也要学会帮助别人。(三)每篇课文的训练点篇目名称训练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教师应认真抓好本册所安排的关于自主修改作文和多种渠道学语文的习惯培养,把它们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比如,本册习作课文中,专门安排了修改作文的练习,就应该将其作为一次习惯培养的实践来进行教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应以读为主,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含义,体会少年儿童热爱自然的情感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反复朗读,细细体会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儿童的勃勃生机。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中教师可努力创设情景,采取学生交流等方式,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进一步感悟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早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在朗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推敲课文(包括词句、段落、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情绪,从而把自己当成作者,靠朗读代替作者讲话,代替作者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抒发情怀。古诗两首教学中一定要认真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引导学生观察文中的配画或采用多媒体音像手段,帮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要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文本所表达的内涵。习作1本次习作教学教师应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将具体观察的影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习作要点讨论”对例文的写法作了简要而精当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和借鉴例文的写作方法。练习1着重指导学生积累,激发创作的兴趣。在反复诵读诗文中感悟文章渗透着的饱满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这些意境。能在具体的模拟情境中感受“如何请人帮忙”及“如何面对别人的求助”。二、篇目教学分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文本解读】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好习惯是人们存放在神经系统中的生活资本,人在一生中都可以不断享用它的利息。和语文相关的好习惯很多,自主、认真地修改文章和多渠道学习语文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项。苏教版“国标本”语文教材把这两项习惯培养安排在五年级下期,适时而可行。教学中,教师应认真抓好本册所安排的关于自主修改作文和多种渠道学语文的习惯培养,把它们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比如,本册习作课文中,专门安排了修改作文的练习,就应该将其作为一次习惯培养的实践来进行教学。【教学目标分析】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第1页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逐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23页课本插图,使学生懂得多种渠道学语文的道理,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多方面积累、多渠道学习语文的好习惯。【教学资源运用】1、教师搜集有关自主修改文章的生动案例。2、引导学生想一想以前自己是从哪些渠道来学习语文的【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总课时两课时【教学构想或建议】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板书揭题打开课本,翻到第1页,看看上面的图中是谁在什么地方于什么。图上是老师正在教室里给同学们讲课,讲解关于修改作文的问题好今天我也来给同学们讲讲修改作文的问题。板书文章不厌百回改二、理解“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意思1、齐读2、提示“厌“、“百“的意思,厌,满足。百,这里是虚指,表示多次、反复的意思。3、学生试说句意4、明确句意文章写好了,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5、过渡为什么说文章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呢三、师讲小资料抗美援朝战争中,部队作家魏巍随;志愿军战士来到朝鲜。在朝鲜战场上,他每天都被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感动着。于是,他写了篇文章来歌颂志愿军战土。在初稿中,他选用了二十多个感人事迹,后来,他对初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删去了许多内容,最后只选取了三个事例,分别从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三个方面歌颂志愿军战士。文章改短了却更加精炼,更加感人,这就是有名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1、学生讨论魏巍为什么要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修改的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2、教师指点魏巍最初选取了二十多个事例,当然都很感人;但由于事例太多,读者反而印象不深所以他要反复修改,修改的结果,长的变短,却更加精炼,更加感人、这正说明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3、讨论作家写作要修改,我们小学生写作要不要修改生答更应该为什么教师指点我们小学牛学习写作的时间不长,作文当然不可能次就写得尽善尽美,当中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必须进行反复修改。四、继续观察第1页下面的图1、图上是谁在干什么是怎么做的生答图上是同学们在认真地修改作文。2、图上同学们修改作文时右哪些习惯值得我们学习(巩固基本的学习习惯)1坐姿端正。2握笔姿势正确。3书本、文具摆放整齐。4专心致志。五、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1、我们写好作文后应该怎么做明确修改程序先通读全文,再逐段逐句边读原文边修改。2、发现需要修改的地方应该怎么做明确修改方法用修改符号修改。六、观察第1页的插图,学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1、教师提示这是位小学生的作文小花猫的一部分。文章写好后,他在上面作了修改。2、清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看看里面修改了几处,是怎样修改的。3、清同学们一句句地读,先读修改以前的。再渎修改以后的。想一想小作者为什么这样修改4、明确第一处和第六处语句多余。第二处标点错误。第三处意思不完整,不连贯第四处顺序混乱,应先写头部再写身体。第五处错别字。5、刚才我们看了小作者的修改,想一想我们自己修改作文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呢明确1错别字2标点不当3用词不当4语序颠倒5语句多余6词语脱漏等6、你从小作者的修改中学到了哪些修改符号你还知道哪些修改符号明确以下修改符号删除插入更换调序7、运用修改符号修改好作文后应该怎么办七、总结1、同学们打好作文草稿后应该怎么做2、总结谈话学会修改作文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习惯。学会修改作文,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对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第二课时一、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学习语文的生答语文课然而,学习语文还有许许多多的渠道,你们想知道吗二、观察插图21、观察第2页的上面这幅图。1弄清人物、地点、事情,然后说图意。从圆形图上的麦克风、投影仪可以看出老师站在讲台前;同学们桌上的文具摆放整齐,书本还没有打开,可以看出老师正在给学生作课前谈话;同学们坐姿端正,专心听讲,可以想象老师的谈话很精彩,已经把同学们带进课文的情境之中2一节一节的语文课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主阵地、主渠道,我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主要从课堂学习中来。那么,我们应当怎样上好每节语文课呢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修改作文要做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还应该养成坐姿端正、书本文具摆放整齐、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这些是学好语文的重要保证。2、观察第2页的下面四幅图。1弄清人物、地点、事情,然后说图意。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到工厂参观。同学们在参观航模表演。同学们穿上小军装,参观军事基地,津津有味地听解放军阿姨讲解武器装备。引导学生适当展开想象,突出同学们热爱解放军的感情少先队员深入农村,来到田头,挽起裤管,在农民阿姨的指导下学做农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进一步说出少先队员不怕脏、不怕苦的精神2教师小结同学们走出校园,融人社会,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们不但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且要做好记录和文字整理工作,让社会活动推动我们的语文学习。三、观察插图31、指导观察第3页上部和下部的组插图。1请同学们把这些图联系起来观察,谁能说说图上分别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两位同学利用电脑打字、查资料。同学们在阅览室读课外书报。同学们在图书馆书架前挑选课外书刊。两位同学在家看电视。2、指导观察第3页下部的组插图。(1)观察插图,谁能说说图上分别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学校广播站的小记者在采访学校校长。班级兴趣小组举行猜谜语活动。四、总结与延伸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板书社会实践、课外阅读2、上节课我们曾经布置大家思考学习语文的其他渠道,你们想到了吗现在就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吧提示从家中学语文、校内学语文、校外学语文三个方面说。只要学生说的对学习语文有帮助的就给予肯定,对说得较好的则板书在黑板上以示鼓励以下内容尽量引导学生说出,如学生不能说出,可由教师给出。1家中学语文。网上学语文。与家人交谈,学习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写观察日记,2校内学语文。自办墙报板报,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留心校园生活,做有心人,积累写作素材。3校外学语文。留心大街小巷中的字牌标语学书法利用假期参加社区活动。发现有创意的广告,理解商家用心,学习语言技巧。3、总结“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和学习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我们做学习语文的有心人,养成多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我们的语文水平一定能不断提高,语文能力一定会不断增强【课时作业设计】用学到的修改作文地方法修改老师提供的两篇文章。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文本解读】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欢快的诗,同时也是一份植树造林的倡议书,这首诗描绘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给荒山野岭带来了一片新绿,改变生态环境的情景。文章的整体结构也非常明显“向荒山野岭进军变化、快乐让青山碧岭永驻”。教学这篇课文,我想应该抓住两个关键之处一是变化,二是快乐。变化很明显,由“荒山野岭”成为“青山碧岭”,这个变化具体体现在“裸露的山岩”“披上了绿袍”、“寂寞的荒山”“枝繁叶茂”、“混浊咆哮”的河水变成了“荡漾的碧波”荒山变得热闹了,草茂林丰,小动物们到这里安了家。变化带来了快乐,小鸟快乐、松鼠快乐、小兔快乐、小猴快乐,人更快乐。人的快乐不仅仅是这样的情景让人赏心悦目,还是因为这一切的变化是自己双手劳动的结果。于是,读完这首诗我明白了快乐,是自己创造的。【教学目标分析】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3、能用“枝繁叶茂”、“青山碧岭”等词语描绘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训练想象能力,培养语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能感受到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教学资源运用】1搜集植树活动以及植树节的资料2准备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课件【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总课时两课时【教学构想或建议】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三月我们有什么节日植树节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栽花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了这个节日植树节。今天,我们学习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诗歌。出示课题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齐读课题我们的双脚怎么会被春光染绿呢一起听课文录音。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首诗歌和以往的诗歌存在着不同点,它的意象比较明确,语言的跳跃性不大,没有使用一些比较深奥的修辞手法,这就为理解带来了方便。二、初读指导1听课文录音。2自学生字词。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牛字,会读绿线中的生字。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锨镐彩翼荒山野岭裸露咆哮枝繁叶茂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锨镐指劳动工具。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裸露没有东西遮盖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4讨论全文共几节各写了什么意思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交流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绿装,使动物有家园,让环境更美丽。第二部分第8节写“我们“有绿化祖国的决心和豪情。文章首尾呼应。教学中应该抓住诗歌的对比因素,进行对比教学。诗歌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形式上是相似的,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第九册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结构就是这样)。三、指导写字鼠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描红、临写【课时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想象写话植树的场面板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第一部分第1节第二部分第27节首尾呼应第三部分第8节第二课时一、复习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二、精读训练1出示第一部分。1自由读2讨论你读懂了什么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来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插放动画,画面思示少先队在荒山边走边植树,所经之处留下绿色一片。“我们”的到来,使荒山变得一片翠绿,使野岭变得春光无限5怎样读好这节自己试试。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2第二部分。1自山读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2指名读笫2节,想象当时的场面。热火朝天指导朗读,表现出同学们劳动的干劲。锨镐丁丁当当,奏响了植树歌谣;清水哗哗流淌,滋润着棵棵树苗。“我们”“撒一路欢笑”“锨镐丁丁当当,奏响了植树歌谣”,表现春光的温暖、丰收的展望、劳动的快乐、绿色的喜悦让学生通过朗读,通过字里行间和这些植树的孩子们共享他们的快乐。3解释水土流失,简要讲解植树造林与保持水土的关系4默读第37节,思考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怎样的变化交流相机板书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5讨论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引导学牛体会对偶、拟人等于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们生活得无忧无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美好、安宁。诗歌的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解诗歌的意思。在这篇诗歌的教学中,应该抓住重点词语(如“林涛”“煎熬”),意象(如“小鸟”、“松鼠”、“小兔”、“小猴”)展开想象,进行情境设置,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森林美丽的景色、小动物们快乐的生活,动物与自然、人与自然、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氛围。6指导朗读第37节听课文录音。自由练习。“开火车”朗读。评议。3第三部分1齐读。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深化中心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大板书青山碧岭荒山野岭指导感情朗读,表现出劳动者的欣喜,体会劳动者的豪情。三、练习背诵1引读助背。2跟录音轻声背,3配乐齐诵。【课时作业设计】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活。枝繁叶茂青山碧岭茂密树丛搭窝筑巢阵阵林涛碧波荡漾要求1自拟题目。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板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荒山野岭青山碧岭2、只拣儿童多处行【文本解读】只拣儿童多处行是著名作家冰心的一篇散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儿童和春天里充满了旺盛生命力的海棠花,然后又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说儿童就是春天,寓意深刻,语言文字所体现的内涵非常丰富。在执教只拣儿童多处行分为三大板块“儿童多处在哪儿”“作者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在与学生探究完这两个问题后,转入最后一大环节“走近冰心”。【教学目标分析】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教学资源运用】光盘、挂图【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总课时两课时【教学构想或建议】第一课时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2、板书课题只拣儿童多处行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4、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2、学习生字。指名读词语3、学生质疑。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忸怩烂漫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使出浑身解数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2、交流画出的词语。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4、练习有感情朗读。四、课堂练习1、写字指导。2、学生描红,临写。3、抄写词语。【课时作业设计】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完成课堂上老师布置的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冰心奶奶的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冰心奶奶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时,见到很多孩子。她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了颐和园。随着儿童,她来到了知春亭畔和玉澜堂,看到了开得正旺的海棠花。)学生答后,板书颐和园、知春亭畔、玉澜堂。2、冰心奶奶要到颐和园去,怎样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的(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二、讲读第二段。过渡冰心奶奶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了颐和园,去了知春亭畔和玉澜堂,她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1、讲读第3自然段。(1)自读,思考在知春亭畔冰心奶奶看到了什么(2)交流。(很多孩子;谈笑、休息、游玩。)(3)大屏幕出示第3自然段,引读。(师引)“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生读)“座无隙地女孩子”(师引)“也有些孩子(生读)大概是”(师引)“湖面”(生读)“无数坐满儿童”2、引读第4自然段。(师引)既然知春亭畔座无隙地(生读)“我们就沿着”(师引)没想到,在转弯的地方(生读)“总和”(师引)“知春亭和园门口”(生读)“大概是”3、讲读第5、6自然段。过渡迎着儿童的涌流,冰心奶奶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她看到了什么(1)听录音朗读第5自然段。交流,品读。这几棵海棠开得怎么样(开得多而密开满了、密密层层、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开得旺,生机勃勃喷、飞泉。春天不可抵挡的力量。)指导朗读,练习背诵。(2)范读第6自然段。提问看着这些海棠花,冰心奶奶忍不住赞叹。她赞叹什么指导朗读。这两句话,用了两个感叹号。怎样读,才能表达冰心奶奶发自肺腑的赞叹之情呢(3)小结。“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冰心奶奶在玉澜堂,果然看到了开得旺的海棠花,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感悟到春天的力量4、讲读第7、8自然段。过渡冰心奶奶正在赞叹春光和春天的力量的时候,孩子们围聚过来了。冰心奶奶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交谈的情景是怎样的(1)自读第7自然段。(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3)指名分角色朗读。(要读出冰心的慈爱,女孩的忸怩,男孩的爽朗。)过渡看着开得正旺的海棠,看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冰心奶奶又想了些什么呢(1)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2)交流,并进一步讨论花儿和儿童有哪些共同点(需要人培育;活泼、生命力旺盛;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的风采;给别人带来欢乐。)学生答后,板书儿童活泼、花儿旺盛。学生自由选择朗读方式,朗读7、8两段。三、讲读第三段。过渡冰心奶奶在游览颐和园前,确定游览的思想游人不知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那么,她游览了颐和园后,她的感受怎么样她最想告诉大家什么1、指名读。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一定会找到春天的;儿童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儿童多处春光肯定美丽;儿童充满了生机,本身就像充满希望与力量的春天。)四、总结。同学们,冰心奶奶在这篇文章中,详细而又真实地记录了她在游览颐和园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想。不仅赞美了春光,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和殷切的希望。同学们,你们是人间最美好的春光,你们才是祖国的春天。让我们一起高唱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课时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5至9自然段。2、读一些冰心的文章,进一步了解冰心“儿童就是一切”的爱的哲学,体会她对儿童诚挚的爱。3、早【文本解读】早是著名作家吴伯萧先生写的一篇游记。因为情感真挚、结构缜密、语言清丽,为读者津津乐道。作者所写之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求学之地。游览之地的特殊性,决定了作者是带着一种对鲁迅幼学足迹的追寻和对鲁迅人格的敬仰之情,来访问这一名迹的。所以作者在写作时就不仅仅是为游览而游览,因景及人,写出三味书屋背后隐藏的鲁迅做事时时早、事事早,珍惜清晨、珍惜春天、珍惜光阴的精神。文章以“早”为题,别具深意。围绕这一中心,作者构思精巧别致、层层叙述。课文第一节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因为深冬,才有后文关于梅花的描写;因为游览之地为三味书屋,才有后文的书香的猜测、关于鲁迅事迹的联想。这一节在不经意间,为下文的写作埋下伏笔。所谓草蛇灰线,大概如此。【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教学资源运用】1、课前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走进鲁迅,广泛搜集整理鲁迅的资料,对鲁迅的生平,鲁迅人生的主要经历,鲁迅伟大崇高的斗争精神,人们对于鲁迅的评价等方面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2、准备与课文有关的多媒体课件。【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总课时两课时【教学构想或建议】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浙江绍兴访问鲁迅先生早年求学的地方三味书屋。在三味书屋的东北角上有一张鲁迅先生曾经用过的书桌,在书桌上鲁迅曾刻了一个字“早”你们想知道这个“早”字的来历吗2板书课题早二、范读课文听录音听课文录音,提出学习要求课题“早”指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自读课文(自学要求)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四、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五、指导书生字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课时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词2、练读课文3模仿第3段的写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处所。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二、精读讲解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知识2、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1三味书屋的陈设第三自然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三味书屋南墙上匾东面正中画画前面先生座位四面学生书桌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一张书桌出示三味书屋的挂图,请学生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当你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时会想到什么呢而作者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又想到了什么2鲁迅在桌上刻“早”的原因第6、7自然段自由读思考鲁迅迟到的原因是什么鲁迅后来迟到过吗为什么3描写梅花的句子(第五自然段)出示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A自由读,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B指名说C理解“润泽透明”、“冰清玉洁”、“韵致”等词的意思。D腊梅花美在哪儿E指导朗读这段话。F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呢三、朗读全文四、总结课文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课时作业设计】1、朗读课文。2、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介绍你的教室或房间。3、课外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等鲁迅作品。4、古诗两首【文本解读】古诗两首都是描写春天的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诗篇描绘的是幽静安逸的田园风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和追逐黄碟的生动画面,前两行写春天景色的特征,后两行写儿童的活动,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渗透着诗人对美丽的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教学目标分析】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诗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两首诗的意思。3、能说出课后练习3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游园不值这首诗描绘的景象。4、积累描写春天的古诗或名句。【教学资源运用】1、制作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课件。2、收集有关诗人、诗句理解的资料和一些有关写春天的古诗。【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总课时1课时【教学构想或建议】一、自主预习1、搜集描写春天和田园风光的古诗或名句。(整理在读书笔记上)2、搜集有关叶绍翁和杨万里的资料以及以前学过的这两位诗人的诗。二、自主读悟,合作探究(8分钟自学,5分钟合作交流)同学们,自学古诗时可以借助资料、也可以问同伴,但最好的方法是自己通过反复的诵读来品味诗句的意思。1、自己试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和使得韵味。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诗意。方法指导(1)解题“不值”指“游园不值”指“宿新市徐公店”指(2)抓词语,明诗意。读古诗,从重点词语入手,试着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重点词语可记在书上)应怜屐齿苍苔小扣柴扉篱落疏疏一径深急走(3)看画面,想诗境结合课文的插图,想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一幅怎样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3、悟诗情,巧诵读游园不值一诗表现了作者宿新市徐公店表现了作者对的赞美和对的喜爱之情。在小组内有感情地诵读,比比谁背得既快又有韵味。三、交流展示四、做一做,看看哪个小组正确率最高1、默写古诗。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2、解释带点的字,说说诗句的意思。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应怜小扣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走3、描写春天的古诗名句。(3到5句)五、快乐积累描写春天的诗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春游湖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描写田园风光的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课时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古诗改编。(按课堂中的练习要求)3背诵补充的古诗。习作1【文本解读】习作1是一次写景状物类习作。本次习作教学教师应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将具体观察的影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习作要点讨论”对例文的写法作了简要而精当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和借鉴例文的写作方法。【教学目标分析】1、二八月,看巧云读懂例文,感知基本内容,了解二八月的云多姿多彩。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3、能按要求完成作业,连续观察春天的晚霞,注意写出它的特点。教学重点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顺序细致描写。难点抓住景物特点。【教学资源运用】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连续观察春天的朝霞、晚霞,观察时注意填写好记录形状、色彩、多云、少云、云厚。【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总课时两课时【教学构想或建议】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自然的景色是美丽的,春天的晚霞更是美丽无比。我们如果能把这美景写下来,让别人一起分享,那该多好啊有位小作者,她把二八月的巧云写得多姿多彩,美极了。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1、轻声读例文,想想文章写了云在哪些方面的特点作者在写云的造型时着重写了云哪些奇巧分几种情况来写2、小结作者详略有当,重点写了云的形状,分三种情况,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和变化。三、结合习作要点,归纳写法1、写景的时候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它的变化来写。2、写作过程要按照一定顺序。四、细读例文,明确写法1、读例文,讨论小作者怎样描写云的形状和奇巧的2、同桌交流3、归纳总结在云的造型上描写它形状的奇巧,而后分三种情况来写,每一处都抓住云的变化特点。五、练习写景1、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内容2、说说课前观察的情况。3、同桌练说,相互交流提示。4、习作,教师巡回指导。练习1【文本解读】练习1共安排了五个板块,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其中诵读与欣赏、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诵读与欣赏”安排的是一篇散文诗丝丝春雨。这篇散文运用了拟人手法,赞美了春雨,也赞美了辛勤劳作的人们,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诗文中感悟文章渗透着的饱满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这些意境。“口语交际”安排的是“请你帮个忙”。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应该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特点,能在具体的模拟情境中感受“如何请人帮忙”及“如何面对别人的求助”。【教学目标分析】1、学习猜字谜、创作字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2、通过诵读积累知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4、学会请别人帮忙,合理使用礼貌用语。【教学资源运用】1师生共同搜集一些字谜及和字谜相关的知识、传说。2反复诵读丝丝春雨,尝试感情朗读。3学生自由分组,根据“口语交际”练习中安排的三个内容,任意选一个演一演。【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总课时两课时【教学构想或建议】第一课时一、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第一部分(1)出示灯谜,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谜面是什么(2)请学生根据出示的谜语各猜一个字,告诉学生猜字的谜语叫字谜。(3)学生猜谜。(注意猜的过程和方法)(4)交流答案。看谁猜的对,猜的快。(弟尧猫臭)(5)学生说说各自猜的方法,教师总结。2、第二部分(1)教师在总结学生猜的方法的基础上提问字谜是怎样创作出来的(2)学生根据各自猜的方法再次考虑后回答小结第一则是运用了形象化的描述;第二则是用了“转转盘”的方法,巧妙地借用了偏旁表义的造字规律;第三、四则,都是一半描写字形,一半影射字义。(3)鼓励学生用以上的方法创作字谜。(可用书上提供的字,也可以自己选)3、第三部分(1)同桌之间交流各自创作的字谜,互相提意见。(什么方法形象吗)(2)猜谜。(班级)4、并说说创作所用的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二、第二题(诵读与欣赏)1、诵读(1)自由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2)指名读,相机正音。(3)学生朗读课文,做到熟读成诵。(4)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想象一下作者所描绘的情景。(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2、欣赏(1)引导学生根据经验想象文中的感情和景色。(结合课后的作文阅读)(2)引导学生找出篇中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或几句话,想一想,说一说(春天来了,大地受到春雨的滋润,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以及人们的欣喜。)(3)让学生联系自己对春天的丝丝小雨感受来说说自己读了后的体会。(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想象,学习和欣赏把感情融入到景物描写中去的方法)【课时作业设计】1、课堂写下自己创作的字谜。2、课后背诵丝丝小雨再创作字谜竞猜第二课时一、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指导(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2)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早。(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5)教师重点指导“鲁迅、迟到、事事”等词和整体布局。2、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起笔、运笔和收笔)(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3、反馈(1)展示写得好,写得有进步的。(2)对写得不好的,进行纠正。二、第四题(口语交际)1、审题(1)启发谈话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麻烦,碰到一些困难时,如果得到别人的帮助,那么,这些困难和麻烦就不算什么了。那请别人帮忙时,你该怎样说别人请你帮忙时,你该怎样说(2)指名读,指明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指导(1)读一读题中三种场合下所遇到的困难和麻烦。(2)针对每一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清楚每种场合遇到的困难和麻烦各是什么,在这种场合下应该怎么向别人说清楚自己的要求,该用什么样的礼貌用语。(学生交流,教师板书说清楚话得体有礼貌)(3)分组分问题练说。(注意全过程中礼貌用语的使用)(4)每组每个问题推荐代表讲话,师生评议。3、反馈(1)指名上台分角色(帮助者和被帮助者)表演。(师生评议有无达到“说清楚话得体有礼貌”的要求(2)评议小结。【课时作业设计】1、课堂写钢笔字。2、课后练习册单元自测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下(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执笔指前中心小学李芳芳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第二单元的主题为“科技之光”,有三篇课文组成。一篇是通讯报道,两篇是科普性说明文。梦圆飞天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课文以“孪生兄弟”这一亲切有趣的表达方式阐释了地球和火星既相似又有差异这一深奥而复杂的科学道理。神奇的克隆以浅显的话语向我们介绍了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篇课文。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并能准确而简练地回答课后相关问题。过程目标1通过能从具体的语句中,领悟科学说明文严谨、科学的表达方式。2通过场面描写,运用想象结合课文具体情景谈感想,学习语言实践运用。3通过文本的学习,开拓课外阅读内容开启学生探索科学的心智。情感目标1梦圆飞天成功运用了场面描写的手法。分别描写了送行、发射、问候三个不同的场面。为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表现主题发挥了作用,使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2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科学研究的志向。通篇层次清晰,过渡自然,尤其是段与段的连接,承上启下间转承自如,用语生动、准确,很值得学生学习,并在自我习作中运用。3奇妙的克隆文章以通俗易懂,儿童化的语言,揭开了克隆的神秘面纱,展示了克隆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美丽图景,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三)每篇课文的训练点篇目名称训练点梦圆飞天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多媒体辅助教学,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以第二、三段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设计语言训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弄明白两者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之处理。学习完第一段的排比句后,根据提供的材料运用排比句说话;做解说员讲解火星水的来源;以“火星,曾经的水世界”为话题,进行小练笔等。这些环节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更为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认识、丰富积累提供了平台。克隆之谜细致揣摩文本,依托具体语言材料,感受克隆的奇妙之处。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作文2学习例文的同时,掌握修改的方法,正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例文或其它作文。练习2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生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诵读和熟记12个词汇。学会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二篇目教学分析6梦圆飞天【文本解读】这是一则通讯报道。作者饱含激情,用生动的语言,具体描述了“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具体经过,抒发了中国人民梦想成真的壮志豪情。这篇文章在写法上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具体经过。首先,文章具体描写了发射前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情景;其次,写了发射前倒计时的情景;最后,写了发射成功后的情景。二是文章成功运用了场面描写的手法。分别描写了送行、发射、问候三个不同的场面。为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表现主题发挥了作用。因此,在教学本文时,我们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对具体场面的感悟和理解上。一方面搞清楚文章描写了哪些场面,另一方面则要引导学生具体感悟这些场面描写的作用也就是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场面来畅谈自己读后的感受。但是我们教学时还应注意学生的身心特点,杜绝生硬的“写作知识”的讲解,而应在互动过程中逐步感悟场面描写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教学重难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小黑板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设想】一、聚焦“圆梦”,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解题是感悟全文的开始。课题“梦圆飞天”,读着朗朗上口,富有诗意。课始紧扣“圆”字让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通过释题,学生知晓这里的“圆”是“使圆满”、“使实现”的意思。中华民族做了几千年的飞天梦,如今终于梦想成真了。当学生再次读着课题时,心里已涌动着激情。二、课堂抓好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充分地读,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分析。课文中几个场面都让人印象深刻,有发射前扣人心弦的等待场面,有发射时的动人心魄,以及成功后激动人心的场面等等。要想让学生能对课文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我想应该给学生充分感悟的时间,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语句反复朗读。比如指导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武汉市中考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试卷真题
-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统编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选择题真题
- 2025年广东省东莞市辅警(协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税务咨询内容方案
- 成都企业咨询方案
- 工业自动化2025年显示面板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 成都留学咨询方案
- 国税咨询通道方案
- 新质生产力包括军工吗
- 2025四川眉山仁寿县下半年引进优 秀人才(教体类)30人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专利联合申请及利益分配协议(2024版)
- 新改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 城市供热管网抢修与维护工程技术规程
- CJ/T 113-2015 燃气取暖器 标准
- DB2104∕T 0011-2022 地理标志产品 清原龙胆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安全注射》
- DL-T-5759-2017配电系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2024年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开学季饮品店促销方案(2篇)
- 布病脊柱炎影像学表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