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原材料检测标准编制审核批准日期目录索引1沥青2软化油3粉料4胎基5面膜6隔离膜7改性剂,树脂8包装物(纸心、包装袋、桶)沥青1采样11液体沥青常规检验样品取样量1L。111从槽车、罐车中取样当车上设有取样阀或顶盖时,则可从取样阀或顶盖处取样。从取样阀取样至少应先放掉4L沥青后取样;从顶盖处取样时,由中部取样;从出料阀取样时,应在出料约二分之一时取样。112从桶中取样按表11规定随机取样的要求取出样品后充分混合,从充分混合后的样品中取1L液体沥青样品。桶数12561516404198选取件数1357912碎块状固体沥青取样量应15KG。散装的碎块固体沥青,在散装车上均匀分布取20次以上,总样量不少于25KG,再用干净的适当的工具打至粉末状,混合充分后,从中取出不少于15KG供检验用。2技术指标质量指标名称项目10号70号90号110号备注针入度25,100G,5S/1/10MM102560808010090110延度25,/CM1510010090软化点/95425540533851密度15或25/KG/M2101510351010103010101030101010303检测31仪器及材料电炉,软化点仪,电子天平(0001G),延度模具,恒温水浴,温度计,针入度计,标准针,容量瓶(250ML),针入度试样皿,玻璃板,刀,延度仪(启动时应无明显波动),甘油或刚煮沸的蒸馏水,隔离剂(以重量计,由两份甘油和一份滑石粉调制而成)32延度321准备取适量的沥青置于烧杯中(保证取的样足够检测用),放在电炉上加热(电炉上面要垫上石棉网),小心加热装样品沥青的烧杯,并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加热,直到样品变得流动。小心搅拌以免气泡进入样品中。加热至倾倒的时间不超过2H,其加热温度不超过预计沥青软化点的110。322制作试件将模具组装在玻璃板上,将隔离剂涂于玻璃板表面及侧模的内表面,以防沥青沾在模具上。板上的模具要水平放好,以便模具的底部能够充分与板接触。在充分搅拌之后,把样品倒入模具中,在组装模具时要小心,不要弄乱了配件。在倒样时使试样呈细流状,自模的一端至另一端往返倒入,使试样略高出模具,将试件在空气中冷却30MIN,然后放在规定温度的水浴中保持30MIN取出(25),用热的直刀将高出模具的沥青刮出,使试样与模具齐平。将玻璃板、模具和试件一起放入水浴中,并在试验温度下保持90MIN,然后从板上取下试件,拆掉侧模,立即进行拉伸试验。323试验将模具两端的孔分别套在实验仪器的柱上,启动延度仪,直到试件拉伸断裂。测量试件从拉伸到断裂所经过的距离,以CM表示。试验时,试件距水面和水底的距离不小于25CM,并且要使温度保持在规定温度的1范围内。如果沥青浮于水面或沉入槽底时,则试验不正常。应使用乙醇或氯化钠调整水的密度,使沥青材料既不浮于水面又不沉入槽底。正常的试验应将试样拉成锥形,直至在断裂时实际的横断面积接近于零。324结果计算若三个试件测定值在其平均值的5内,取平行测定三个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若三个试件测定值不在其平均值的5以内,但其中两个较高值在平均值的5之内,则弃去最底测定值,取两个较高值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上述情况外则重新测定。33软化点331准备取适量的沥青置于烧杯中(保证取的样足够检测用),放在电炉上加热(电炉上面要垫上石棉网),小心加热装样品沥青的烧杯,并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加热,直到样品变得流动。小心搅拌以免气泡进入样品中。加热至倾倒的时间不超过2H,其加热温度不超过预计沥青软化点的110。332制作试件在平整的玻璃板上涂一层隔离剂,将软化点模具(黄铜环)放在玻璃板上,向每个环中倒入略过量的沥青试样制成试件。试件在室温下至少冷却30MIN。从开始倒试样时起至完成实验的试件不得超过240MIN。当试样冷却后,用稍加热的刀干净地刮去多余的沥青,使得每一个圆片饱满且和环的顶部齐平。333测试向软化点仪的浴槽注入新煮沸的蒸馏水,将钢球定位器与黄铜环装上,放上钢球,并将其置入支架,插上温度计(分度值为05的全浸试温度计),启动软化点仪。从浴槽底部加热使温度以恒定的速率5/MIN上升,3MIN后,升温速度应在5/MIN05/MIN,若温度上升速率超过此限定范围,则试验失败。当两个试环的钢球刚触及下支撑板时,分别记录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取两个温度的平均值作为沥青的软化点。如果两个温度的差值超过1,则重新检测。334结果计算取两个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并报告浴槽中所使用的加热介质。若软化点在80以上,应换用甘油作为介质重新检测。34针入度341准备取适量的沥青置于烧杯中(保证取的样足够检测用),放在电炉上加热(电炉上面要垫上石棉网),小心加热装样品沥青的烧杯,并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加热,直到样品变得流动。小心搅拌以免气泡进入样品中。加热至倾倒的时间不超过2H,其加热温度不超过预计沥青软化点的110。调节针入度的水平,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他外来物,无明显摩擦。用甲苯或其他合适的溶剂清洗针,用干净的布将其擦干,把针插入针连杆中固紧。342制作试件将内径为55MM,内部深度为35MM的试样皿涂上一层隔离剂,向其注入加热后的沥青,室温冷却6090MIN后在25的水浴中恒温2H。343测试将试样皿放到针入度仪的基盘上(试样皿取出后要马上检测,不能超过三分钟否则实验失败),垫上纸片,使标准针刚好与试样皿中的沥青试样平面相接触,调节好实验时间为5S,试验开始按下测量按纽,记录读数。注意每次测定换一根干净的针或用甲苯或其他溶剂擦干净,再用干净布擦干344结果计算同一试样重复测定至少3次,每个测定点之间及测定点与试样皿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取三次测定针入度的平均值,取整数作为其针入度值。三次测定的针入度相差不应大于下列数值针入度04950149150249250350最大差值24610若差值超过以上表数值,试验失败,应当重做。35密度方法1351准备工作先将洁净的250ML容量瓶烘干至恒重,在测定环境下的室温冷却1H,测出其重量,记为M1。352测环境温度下水的密度1向容量瓶中加入环境温度下的水至刻度线,称出其重量,记为M2。则环境温度下水的密度1(M2M1)G/250ML。353称环境温度下的沥青试样质量M3先将沥青切成条形以便放入容量瓶,在电子天平上测出其质量,记为M3。354排水法测定沥青的体积V先倒掉一部分容量瓶中的水,放入切好的条形沥青,并再用测定环境温度下的水加入至刻度,沥青表面不允许有气泡,称出其质量记为M。根据MM1M31(250V)得沥青体积V250(MM1M3)/1355算出沥青密度沥青M3/VM31/2501MM1M3注意应标明环境下的温度。方法2356准备工作先将洁净的250ML容量瓶烘干至恒重,在测定环境下的室温冷却1H,测出其重量,记为M1。357测环境温度下水的密度水向容量瓶中加入环境温度下的水至刻度线,称出其重量,记为M2。则环境温度下水的密度水(M2M1)G/250ML。358称环境温度下的沥青试样质量M3先将重约35克的沥青严密排气地压成块状,在电子天平上测出其质量,记为M3。359把一个约1L的容器(使用1L烧杯即可)盛约800ML的水,一同放入电子天平,称其质量,记录为M4。3510将事先称好的沥青用一根可以忽略质量的绳子系主,用手拿住绳子,把沥青浸入烧杯中(完全浸入,但是不能接触到杯壁或杯底),在天平上称其质量,记为M5,则此时沥青受到水的浮力F(M5M4)G。3511根据阿基米德浮力公式F水GV,则沥青排出的水的体积VF/水G,沥青M3/VM3/F/水G(M3水)/(M5M4)注意应标明环境下的温度。4判定方法各项检测结果若达到相应技术指标范围内则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另外,因沥青指标范围大,且材料不稳定,最终投入生产前应做验证实验,并以验证结果为主,判断其是否合格。软化油及溶剂1采样常规检验样品取样量1L。11从槽车、罐车中取样当车上设有取样阀或顶盖时,则可从取样阀或顶盖处取样。从取样阀取样至少应先放掉4L后取样;从顶盖处取样时,由中部取样;从出料阀取样时,应在出料约二分之一时取样。12从桶中取样按表11规定随机取样的要求取出样品后充分混合,从充分混合后的样品中取1L样品。桶数12561516404198选取件数135792技术指标闪点(开口)不低于涂4杯粘度水份不大于比重项目品名SG/CM2(25)AD8痕迹AD12痕迹痕迹痕迹痕迹3检测31仪器及材料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试验器,打火机,煤气罐,甲苯,比重计,量筒,组装的水份测定器。32闪点与燃点321准备工作试样的水分大于01时,必须脱水。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并冷却的食盐、硫酸钠或无水氯化钙进行。闪点低于100的试样脱水时不必加热,其他试样允许加热至5080时用脱水剂脱水。脱水后取上层澄清部分供试验使用。内坩埚用溶剂油洗涤后,加热,除去遗留的溶剂油。试样注入内坩埚时,对于闪点在210和210以下的试样,液面距离坩埚口部12MM(既内坩埚的上刻度线处);对于闪点在210以上的试样,液面距离口部边缘为18MM。试样向内坩埚注入时,不应溅出,而且液面以上的坩埚不应沾有试样。将装好的试样坩埚平稳地放置在铁环中,再将温度计垂直地固定在温度计夹上,并使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内坩埚中央,与坩埚底和试样液面距离大致相等。测定装置应放在避风和较暗的地方并用防护屏围着,使闪点现象能够看得清楚。322测试闪点加热坩埚,使试样逐渐升高温度,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60时,调整加热速度,使试样温度达到闪点前40时能控制升温为5/MIN左右。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温度前10时,将点火器的火焰放到距离试样液面1014MM处,并在该处水平面上顺着坩埚内径作弧线移动,从坩埚一边移至另一边所经过的时间为23S。试样温度每升高2应重新点火试验。点火器的火焰长度,应预先调整为34MM。试样液面上方最初出现蓝色火焰时,立即从温度计读出温度作为闪点的测定结果,同时记录测定环境下的大气压。燃点闪点测出以后,继续对外坩埚进行加热,使试样温度升温速度为每分钟5左右。试样温度达到预计燃点温度前10时,按1上述闪点所述用点火器的火眼进行点火试验。试样接触火焰后立即着火并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此时立即从温度计读出温度作为燃点的测定结果,同时记录测定环境下的大气压。33比重331准备比重是指一物质量与同体积同温度纯水质量的比值表示,一般比重是指20时的比重,用R2020表示,也可用某一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4水的质量的比值,用R420表示。比重计上部细管中有刻度标签,表示比重读数,下部球形内部装有汞和铅块。用干净干燥的250ML量筒取适量的试样,试样液面距离量筒口5CM左右,放至201的环境下使试样的温度在20。332测试将比重计洗净擦干,缓缓放入盛有待测液体样品的适当量筒中,勿使其触碰容器四周及底部,保持样品温度在20,待其静置后,再轻轻按下少许,然后待其自然上升,静置至无气泡冒出后,从水平位置观察与液面相交处的刻度,即为比重。34水份含量341原理在式样中加入有机溶剂(甲苯),采用共沸蒸馏法,将试样中的水分分离。按分离出水分的容量,计算式样中水分含量。342准备工作甲苯用前加水饱和,振摇数分钟,分去水层,蒸馏,弃去最初蒸馏液,收集澄清透明的蒸馏液备用。水分测定器使用前必须用重铬酸钾硫酸洗涤液充分洗涤,除净油污,烘干。343测定取一定体积V1的样品加入水分测定器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相同体积的甲苯蒸馏液,振摇混合,组装连接好接受器和冷凝管,在冷凝管上口塞少量脱脂棉以减少大气中水分凝结。接通电源,缓慢蒸馏(每秒钟从冷凝管滴下约2滴)。当大部分的水分已蒸出时,加快蒸馏速度(每秒钟从冷凝管滴下约4滴),直至冷凝管壁无水滴,从冷凝管上口加入甲苯,将冷凝管内壁附着的水滴洗入接受器。继续蒸馏至接受器中的水面保持30MIN不变,关闭电源,冷却至室温。读取接收器中水的毫升数V2,精确至005ML。注须防止温度过高,避免蒸气在冷凝管上端,水分难以回收。344计算结果水分含量以体积百分比表示,即含水体积与试样体积比的百分数表示。V(V2/V1)100V2含水体积,ML;V1试样体积,ML;V水分含量,。4判定各项检测结果若达到相应技术指标范围内则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粉料1采样11、按GB/T6678规定总体单元数大于500时,采取单元数为3N(N为总体单元数),如遇小数点,则进为整数。总体物料的单元数小于500时,采样单元数的选取如下规定进行。总体物料袋数抽样袋数110全部11491150641265811382101141021251512615116152181171822161821725419255296202973432134439422395450234515122412、采样方法打开被采样袋袋口,用长柄不锈钢勺在袋的中心附近取样,在每一采样袋中个取一等份混合后盛入广口瓶中,式样总量约2KG。再从式样中按四分法取样按标准进行检测。2技术指标项目名称105下挥发物含量筛余量胶粉1510(40目)滑石粉1005(400目)石粉1010(300目)轻钙粉1005(400目)木粉6010(100目)3检测31仪器称量瓶,烘箱,干燥器,标准筛,羊毛刷32填充料在105下挥发物含量的测定321准备工作把称量瓶在105110的干燥箱中烘干1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记为M1。322实验步骤称取约3G的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已恒重的称量瓶中,移入恒温干燥箱内,在105110干燥2H,后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记为M2,根据下式计算出挥发物的含量。WM13M2/3注M1室温下空称量瓶的重量,GM2干燥后样品与称量瓶的重量,GW挥发物的含量,323结果105下挥发物含量以重量百分号表示。33填充料的筛余物测定法331测试称取约10G试样(精确至001G),一次移入标准筛内,用水润湿后,一边振擂筛子,以便用自来水轻轻地冲洗至试样不再通过时,用毛刷在筛网上轻轻刷之,用水冲洗毛刷和筛子,直至冲洗水中不含试样为止,再用95乙醇冲洗标准筛,将筛子连同筛余物一并移入恒温干燥箱内,在100110下干燥1H,将筛余物移至已知质量为M1的表面皿中称量,记为M2(精确至0001G)。332结果计算以标准筛的型号和质量百分数表示筛余量W(M2M1)/10100W筛余量,;M1筛余物和表面皿重,G;M1试样重量,G。4判定各项检测结果若达到相应技术指标范围内则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胎基1采样11、每进货一次为一批计。12、采取随机抽样方法。13、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131、外观和尺寸偏差的判定根据GB2828的规定进行。一般检查水平为I,质量合格水平(AQL)定为65。按一次正常抽样方法进行。按下表抽样,对抽取样品逐卷按标准检验,确定合格品,若其中一项不合格,该样品为不合格,并按下表判定该批产品是否合格。卷数抽样数量合格判定数AC不合格判定数RC28201915201162530126505125190512911508121512801323132、对每卷所取样必须除去外面2M。2技术指标项目单位面积重量宽度厚度抗拉强度N/5CM延伸率供应商备注序号名称G/M2MMMM纵横纵/横11601020350300220010205204803220102035030042501020800760528010206聚脂胎32010207玻纤胎9010200653402503检测31外观检测检测内容外包装的严密性;卷物的严密性;纸芯有无变形;切口的平整性,;卷物表面是否有气泡或皱皮检测标准外包装包装完好,严密性好;卷物致密,切口平整(里进外出不能超出三公分);卷物表面没有气泡或皱皮。符合以上标准则为合格产品。32拉力与延伸321准备与条件标准条件温度232制样在试样上五个不同的有代表性的位置随机裁取横纵向拉力试件各五块,横向拉力试件即沿横向长度为125CM,纵向宽度为50CM;纵向拉力试件即沿纵向长度为125CM,横向宽度为50CM。322测试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调节拉力试验机的量程为1250N,测验速度为100MM/MIN,峰值保持开,自动返回开,长宽按照夹具间试件的长宽输入即均为50MM。将试件夹持在夹具中心,不得歪扭,夹具间距为50MM。启动拉力试验机,至试件拉断为止,记录最大拉力和断裂延伸率。试样如在离夹具夹持线10MM内断裂,或从夹具中滑落,试验结果无效,要重新检测。323结果计算分别计算横向和纵向5个试件拉力和断裂延伸率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胎基的横纵向拉力和断裂延伸率。33单位面积重量在试样上截取(100MM100MM)的试件5片,分别称量并计算出其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001G。按下式计算其单位面积重量,最终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GM106/AG单位面积质量,G/M2M试件质量平均值,GA试件面积,MM234厚度用测厚规在试件不同的部位采点测厚度,至少采点5个,取其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001MM各部位厚度值应在(平均值0003MM)的范围内,否则视为不均匀。4判定各项检测结果若达到相应技术指标范围内则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面膜1采样同胎基的采样方法。2技术指标外观平整,无褶皱,镀铝膜镀铝面的铝不掉落规格单位面积重量拉力纵横项目品名厚宽度MMMMG/M2N/5CMN/5CM最大拉力时延伸率断裂延伸率PE膜014965123130130600厚PE膜020980180200200500覆铝箔00189504513013030镀铝膜00259501713013025铝箔0159807013013020黑膜001496535271660PET镀铝膜0014965140140303检测31外观外观平整,无褶皱(可参考胎基的检测方法)。铝层附着力检测对于镀铝膜,须把膜两面在砂纸上沿同一方向(不可来回搓)轻搓三次,若发生掉铝现象则不合格;若无掉铝,则加大力度重新搓三次,掉铝面即为镀铝面,反之则非镀铝面。镀铝面的辨认1)镀铝面所镀铝经磨擦容易掉落,可把膜经磨擦判断;2)镀铝面若用手指反复触摸,32拉力与延伸与胎基相同的方法。33单位面积重量与胎基相同的方法。34厚度测定方法与胎基相同35颜色可把试样与化验室库存的样品标准色对比,判断其颜色的深浅是否合格。4判定各项检测结果若达到相应技术指标范围内则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隔离纸1采样同胎基的采样方法。2技术指标外观平整,无褶皱;表面隔离性能良好。3检测31外观外观平整,无褶皱;表面隔离性能良好(可参考胎基的检测方法)。32单位面积重量与胎基相同的方法33厚度测定方法和胎基相同34隔离性能将沥青或卷材粘在隔离面,放置半个小时后,轻轻剥离粘合面,可以稍用力,若沥青或卷材与隔离纸完全剥离则合格。用熔成细流状的出料涂在隔离面,待冷却后摸一下与离面黏结的一面看是否存在粘性,如果粘性和没接触隔离面的一面粘性一样则合格。4判定各项检测结果若达到相应技术指标则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晋卓越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5月质量检测卷(25-X-635C)语文(B)
- 物流配送中心合作协议
- 2025年某校小学数学教师个人总结模版
- 临床诊疗指南相关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 校园义卖活动策划与执行方案
- 油田消防考试题及答案
- 医院消防安全试题及答案
- 一建注册消防试题及答案
- 急诊科医生岗前培训
- 新疆消防笔试题目及答案
- 体育赛事组织的合理化建议与措施
- T-CCTAS 117-2024 桥梁转体支座
- 构建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套餐式”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 《文献阅读汇报》课件
- 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四次会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心得分享会
- 婴幼儿喂养的正确方法
- 重大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工地试验室安全培训内容
- 手卫生课件(完整版)
- 中国成人重症患者镇痛管理专家共识2023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