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备课】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可编辑)_第1页
【四维备课】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可编辑)_第2页
【四维备课】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可编辑)_第3页
【四维备课】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可编辑)_第4页
【四维备课】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可编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教案备选例题例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A亚硫酸钠与盐酸反应OB碳酸钙跟稀硝酸反应C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OD硫酸氢钠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解析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应注意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应该用化学式表示的气体、沉淀、水、弱酸、弱碱、氧化物、单质等是否写对,应该删掉的离子是否删去是否配平,电子转移是否合理。据此检查各选项,B、C、D正确。A错,因为亚硫酸钠是可溶性盐,必须拆开写。答案A例2在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B、C、D、解析由题意知,往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后,使溶液呈碱性,故、不能与其大量共存,A、C、D不正确。答案B例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3CUS2NO3SOB6KOH5KCLOC2KOHOD2KCL解析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必须抓住它的特征,看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则为氧化还原反应。反之,则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本题选项中,D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未变化。答案D例4高铁酸钠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已知它的氧化性强于,在反应中被还原为,将它溶入浑浊的泥水中,既能起杀菌消毒作用,又能使泥沙沉降,试回答制取高铁酸钠的反应方程式为16NAOH6NACL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氧化产物是_转移电子数_。解析上述反应虽然比较复杂,但只要我们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各个概念,即可顺利解答。反应物中,中CL元素的价态是0价,而在生成物NACL中CL元素的价态是1价化合价降低,因此,是氧化剂中的FE元素由3价升高到6价,是被氧化以后的产物,即氧化产物。答案6复习学案备选习题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溶液中滴入NACL溶液AGCLB少量通入溶液中OC向溶液中加入溶液D向溶液中加入溶液答案AD解析B项,少量通入溶液中生成难溶的C项,应拆写成离子形式。2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答案D解析酸性环境下A中生成,B中生成O,C中生成。3有下列反应FECUCAOOOZN2HCL2KCLCAO2CO1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2反应中,氧化剂是_,还原剂是_3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4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5写出一个符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答案1FEO4ZN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反应中得电子被还原,是氧化剂,FE失电子被氧化,是还原剂。4在2MG2MGO的化学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_价,降低了_价氧原子得到电子的总数为_,则镁原子失去电子的总数为_,1MOLMG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答案22442MOL解析在该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为2价,化合价降低了2氧原子得电子数是2,得电子总数是224镁原子失电子数是2,失电子总数是224。复习练案备选习题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HCLOBCAOOCFECUDO答案C解析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只要看反应前后元素有无化合价的变化即可。本题只有C中铁和铜的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只有C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C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做氧化剂D某元素从化合物变为单质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答案A解析本题可以灵活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结合实例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宏观特征是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但不一定是所有元素化合价均有升降。如3CO2FE,碳元素没有化合价变化,故A正确。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可能是不同种元素,也可以是同种元素。如2NAOHNACLNACLOO,故B不正确。作为非金属在反应中一般作为氧化剂,但也有失电子的可能,如,故C不正确。从化合物变为单质分两种情况一是从高价态化合物变为单质,如FE,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另一种是从低价态化合物变为单质,如,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故D不正确。3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的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O2HI2HI2HCLNOOANOBNOCNODNO答案A解析1先确定好每个反应中的还原剂与还原产物2再利用规律还原性为还原剂强于还原产物,有HI,HI,NO,即得答案。4如图241所示,向火棉胶袋半透膜内注入淀粉和食盐溶液,用线系紧密封,使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刚好高出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过一段时间后用碘酒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提示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可以透过。A细玻璃管内液面上升B细玻璃管内液面不变C蒸馏水遇碘酒变蓝D蒸馏水遇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答案AD解析半透膜袋里的浓度大,因而水进入的比出来的多,细玻璃管液面上升,A正确。食盐中的氯离子通过半透膜进入蒸馏水中,遇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而淀粉属于高分子,达到了胶体微粒的直径范围,不能透过半透膜,因此,加入碘酒不变蓝。5相等物质的量的分别发生下述反应有催化剂存在时,受热分解得到氧气若不使用催化剂,加热至470左右,得到高氯酸钾和KCL。下列关于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相同C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不同D生成KCL的物质的量相同答案D解析反应和中均有化合价的变化,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中的CL元素由5价降低到1价,中的部分CL元素也由5价降低到1价,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都是CL元素,B正确中的氧元素由2价升高到0价,中部分CL元素由5价升高到7价,发生氧化反应的分别是氧元素和氯元素,C正确根据氯元素守恒,中中的氯元素全部转移到KCL中,而中只有部分生成了KCL,显然,中得到的KCL较多,D错误。6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2的是AOBCDO答案AD解析在A选项中,氧化剂是,而还原剂是KI,且全部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2在B选项中,化学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在C选项中,氧化剂是,而还原剂是,且全部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关系为21在D选项中,氧化剂是,而还原剂是HCL,这是一个部分被氧化的化学反应,其中只有一半的HCL被氧化,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2。7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BCKIDNO答案C解析氧化剂在反应中是得到电子的物质,故题中正确的选项中物质的变化应是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变化。A中的MN由4价降为2价,D中的N由5价降为2价,、被还原,B中AL的价态反应前后无变化,无电子转移。C中的I由1价升高为5价,KI被氧化,作还原剂。8在一定条件下,氯酸钾与碘按下式反应,由此可推断下列相应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还原性C氧化性D氧化性答案C解析据置换反应的概念首先断定所给反应是一个置换反应,由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反应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据“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规律推知,B正确,但C是错误的。再结合不能将氧化成的事实,推知D正确。9根据反应式可判断离子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B、C、D、答案B解析首先确定各反应的还原剂为,为和还原产物为,为。其次是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推出还原性,最后综合给出离子还原性强弱顺序为。10指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ZNOHCLHCLO3FEONO。答案1氧化剂,还原剂ZN。2氧化剂,还原剂。3氧化剂,还原剂FE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叫做氧化剂而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叫做还原剂。1中,ZN由0价升高到2价,做还原剂,中的H由1价降为0价,做氧化剂2中,中部分CL由0价升高到1价,另一部分CL由0价降低到1价,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3中,FE由0价升高到3价,做还原剂,中的N元素由5价降为2价,做氧化剂。11在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使之充分反应后,有下列情况1若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所含溶质是_。2若反应后过滤,向所得固体物质加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溶液中一定有_,可能有_。3若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_。答案、解析因为Z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CU和AG的前面,所以ZN和、都能反应,且ZN一般是先和反应因为AG排在CU的后面,即使ZN先把中的铜置换出来,置换出来的CU还要和进一步反应。1中锌有剩余,说明、均反应完,则溶液中所含溶质是2中ZN已完全反应,生成物中一定有,而和可能反应完,也可能有剩余3向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有,即没有完全反应,则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本章测评案备选题目1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A氧化物酸性氧化物B含氧酸酸C碱性氧化物碱D酸式盐盐答案A解析A项,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都属于氧化物B项,从元素的组成角度来分类,酸可以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C项碱性氧化物不是碱D项,酸式盐属于盐的一种。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B液态氯化氢不导电,故氯化氢是非电解质C液态氯化钠能导电D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答案C解析电解质指的是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的定义是在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氯化钠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故氯化钠是电解质,所以A项错误,C项正确B项HCL溶于水能导电,故氯化氢是电解质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的前提是化合物,而铜是单质,故D项错误。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有尘埃的空气、豆浆和墨水都是胶体C利用静置观察法可区别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D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与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答案A解析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包括分散质和分散剂,不是微粒,故A错。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解析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关键要看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5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稀硫酸溶液时,有气体生成的是、答案C解析A中和、不能共存,生成沉淀B中和会生成沉淀而不能共存D中离子间能共存,但加入硫酸时,不产生气体。6下列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还原反应的是ACBCOCD答案B解析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表现为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B正确。7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含铁2G。这2G铁在人体中不是以单质金属的形式存在的,而是以和的形式存在。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二价铁离子的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有利于铁的吸收。1人体中经常进行的转化,A中做_剂,B中做_剂。2“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做_剂,具有_性。3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细小的还原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的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1还原氧化2还原还原解析1中转化为,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以作还原剂而转化为,化合价降低,所以作氧化剂。2维生素C能将转化为,使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维生素C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8现有下列四组物质A、CU、BAL、CU、FEC、HCL、ODCUO、ZNO、CAO1A组B组C组D组分类标准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CUO2若1表中的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的物质,其化学式为。小红同学认为该物质的化学式中含有,因此属于碱。小红同学的观点对吗为什么_。答案1A组非金属单质B组C组酸D组2不正确。因为在一定条件下能电离出和两种阴离子,所以它不属于碱,而属于碱式盐。解析根据物质的特点和性质即可判断出1在一定条件下能电离出和两种阴离子,所以它不属于碱,而属于碱式盐。9有五瓶损坏标签的试剂,分别盛有溶液、稀硝酸、盐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钾溶液,为了确定各瓶中是什么试剂,将它们任意编号为A、B、C、D、E,用小试管各盛少量多次进行两两混合反应,反应现象为A与B、A与E产生沉淀,B与D、B与E产生沉淀,C与E、D与E产生气体,而C与D无反应现象。由此,可判定各试剂瓶中所盛试剂为A_、B_、C_、D_、E_。另外,请写出下面要求的离子方程式1A与E_。2B与E_。3C与E_。答案盐酸O解析根据题意,E与A、B分别产生沉淀,与C、D分别产生气体,可推断E为溶液,A、B可能为和中的一种,可判断C、D必为稀硝酸和盐酸中的一种,而B与D能产生沉淀,可确定B为溶液,D为盐酸,因此A为溶液,C为稀硝酸。10对于下列AD涉及O的反应,用代号填写空白ACAOOBCOGCOCODO4HF说明C和OG在高温下的反应用于工业制备水煤气。氟气是一种非金属单质。O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_。O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_。3上述反应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是_。4上述反应中,水仅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_。答案1B2C3A4D解析A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反应中O仅体现氧化性C反应中O既体现了氧化性,又体现了还原性D反应中O仅体现还原性。其他课本、教参中的优秀题目1鲁科版必修1写出1、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写出3、4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至少两个。溶液与KCL溶液的反应2金属铜与溶液的反应OFECU。答案AGCL2CU2AG3NAOHHCLNACLO2NAOHOFECUFECU2鲁科版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是从元素化合价是否有变化的角度对化学反应分类的结果。对于这个新的化学反应类型你有哪些认识结合你的认识,完成下面的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B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在反应中一定做氧化剂C氧化剂氧化其他物质时,本身被还原D还原剂在反应中本身被还原2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HCLBCO3下列变化中,加入还原剂可以实现的是AGBCUOCUCFEODNO4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答案1A、C2B、C3A、B4C解析1物质包含的元素如果处于中间价态,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例如氯化亚铁具有氧化性,在与锌的反应中做氧化剂,但在与氯水的反应中做还原剂,B错误还原剂在反应中应该被氧化,D错误。2A、D中都是物质被还原的过程,B、C都是物质被氧化的过程,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3A、B中都是物质被还原的过程,需加还原剂才能实现,C、D中都是物质被氧化的过程,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4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3鲁科版必修1实验证明,以下六种物质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NO、O、和。1这六种物质中,是反应物,是生成物。2反应物中,氧化剂是,被还原的元素是。答案、NO、ON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和常见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分析。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具有还原性,所以应做反应物由于水若做反应物,生成物中就没有H元素,这样原子不守恒,所以水做生成物。4鲁科版必修1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所有的细胞都需要钙元素。正常人体血液含为MOL。现抽取某人血样10ML,稀释后用草酸铵溶液处理,使完全转变为草酸钙沉淀过滤,洗涤,将得到的沉淀用稀硫酸溶解可得到草酸,并用20MLMOL溶液与溶解得到的草酸恰好完全反应。求此人血液中的浓度,并判断其血液含钙量是否正常。提示O答案25正常解析20L505MOL2MOL25MOLC25此人血钙含量在正常范围内。5鲁科版必修1我们已经知道了许许多多的物质,如氯化钠、氧化镁、硫酸铜、碳酸钙、金属钠、氯气、氢气、氧气、硫酸、金属铜、硫单质、液氮、二氧化硫、硫酸钙、氯化铁、硝酸钾、二氧化氮、氨气、二氧化硅、碘化钾等。1请从多个角度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你的分类标准。2制作物质分类的示意图,再举出一些你知道的各类别的具体物质。答案1从物质的性质和组成形式上分金属金属钠、金属铜非金属氯气、氢气、氧气、硫单质、液溴氧化物氧化镁、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硅氢化物氨气酸硫酸盐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钙、硫酸钙、氯化铁、硝酸钾、碘化钾。2其他分类方法单质金属钠、金属铜、氯气、氢气、氧气、硫单质、液溴电解质氧化镁、硫酸、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钙、硫酸钙、氯化铁、硝酸钾、碘化钾非电解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硅、氨气。6苏教版必修1科学家在研究化学物质时,常常对物质进行分类,以便对同类物质的组成和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下列各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属同一类,请将其挑选出来,并说明理由。1MGNO2NAOH蔗糖KCL3ALFEMGHG水银4CSIS硫黄答案1NO化合物或MG固体2蔗糖有机化合物,非电解质3HG液态,金属活动性在H之后化合物氢化物,碱性物质或固体解析1按物质组成分NO是化合物,其他都是单质按常温下的状态分MG是固体,其他都是气体。2按物质组成分蔗糖是有机化合物,其他都是无机化合物。3按常温下的状态分HG常温下是液态,其他常温下为固态按金属活动性分HG的金属活动性在H之后,其他都在H之前。4按物质组成分是化合物,其他都是单质。5按物质组成分是氢化物,其他都是氧化物。7苏教版必修1现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溶液、溶液、溶液、溶液,请设计实验方案予以区别。答案呈蓝色的为氯化铜溶液取蓝色溶液分别加入另外三份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钡将氢氧化钡溶液加入到剩余的两种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的是硫酸剩余的是硝酸。解析首先根据铜离子呈蓝色判断出氯化铜溶液再利用氯化铜溶液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蓝色沉淀检验出氢氧化钡最后利用氢氧化钡去检验硫酸和硝酸。8苏教版必修1实验室有两瓶溶液,都已失去标签,已知其中一瓶是硫酸溶液,另一瓶是蔗糖溶液。同学们设计了下列方案对溶液进行鉴别A用PH试纸分别测定两溶液的PH,PH7的是硫酸溶液,PH7的是蔗糖溶液。B取样,分别向两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硫酸溶液,不产生沉淀的是蔗糖溶液。C取样,分别向两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铜片,产生气体的是硫酸溶液,不产生气体的是蔗糖溶液。D取样,分别进行导电性实验,能导电的是硫酸溶液,不能导电的是蔗糖溶液。E分别取极少量溶液尝一尝,有甜味的是蔗糖溶液,有酸味的是硫酸溶液。1上述实验方案及结论正确的是_填序号。2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方案鉴别硫酸溶液和蔗糖溶液。答案1A、B、D2取样,分别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是硫酸溶液,不产生气体的是蔗糖溶液。解析A是利用溶液的酸碱性检验B是利用检验C中铜片与硫酸溶液不反应D是利用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检验。9苏教版必修1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16HCL浓O1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2当有010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氯气的体积为标准状况,发生反应的的质量为。答案HCL2112L316G解析中的MN元素由7价变为2价,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做氧化剂盐酸中CL元素由1价变为0价,化合价升高,表现出还原性,盐酸做还原剂该反应方程式转移,所以当01MOL电子转移时产生05MOL,即112L,消耗01MOL,即316G。一、判断溶液中离子是否大量共存的基本方法学案版全解判断离子之间是否大量共存,实质上是判断离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能反应的不能大量共存,不能反应的能大量共存。因此,离子是否大量共存型题是离子反应型题的变式题。不过在离子是否大量共存型题中往往还设置了一些隐含条件或附加条件,使解题的难度有所增加,对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要求高了。离子大量共存的命题,题目的表现形式一般为选择题,设问的方式有“能大量共存”式和“不能大量共存”式,知识的组合多样、灵活。1离子间若发生下列反应之一,就不能大量共存。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与、,与、等。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与、,与等。3生成难电离物质,如与弱酸根离子如、等不共存,与弱碱阳离子如、等不共存。说明常见的难电离的物质O弱酸COOH、S、HCLO等弱碱、等。2注意附加的隐含条件。1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如、等。2强酸性溶液中,不存在与起反应的离子。3强碱性溶液中,不存在与起反应的离子。4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较强的酸性和碱性环境中都不能大量共存。例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同一溶液里大量存在的是、解析A、B、D三项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答案C点拨所对应的盐一般都是易溶且易电离的,既能与反应,又能与反应。判断离子是否大量共存时要注意这两点。二、守恒法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学案版全解任何化学反应过程中都存在着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所谓“守恒法”解题就是以某种守恒作为依据,寻找物质或元素间的等量关系来解题的基本思路。其特点是可以避开某些繁琐的中间过程,避免书写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1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就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反应前后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保持不变在配制或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2电荷守恒1对于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化合物、混合物、溶液等,电荷的代数和为0,即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相等。如在含有、四种离子的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2CC。2在离子方程式中,方程式左右两边电荷总数相等。如在离子方程式O中,左侧电荷总数为422,右侧电荷总数也为2,两侧电荷总数相等。3电子守恒化学反应中氧化剂所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所失电子总数。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2在电解过程中阴极得电子总数阳极失电子总数4化合价守恒化合物中1元素的正负化合价总数的绝对值相等2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例2已知O变化过程中,有02MOL参加反应时,共转移04MOL电子。1反应中氧化剂为_中的X_3参加反应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解析由题意02MOL参加反应时,共转移04MOL电子,即1MOL参加反应转移2MOL电子。因为MN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R元素化合价升高。,只有X2时成立。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2N5NN52又根据元素守恒或电荷守恒推出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O02MOL064MOL答案223064MOL三、氧化还原反应易错点大全学案版全解1不能正确理解同一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导致出错例3在氧化还原反应6HCLO中,当生成05MOL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51B31C13D15错因分析错选B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反应过程中每个得到6个电子被还原为,而每2个HCL失去2个电子被氧化为。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关系可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从而错选B。正确解法该反应的机理为中CL得到5个电子转化为被还原,同样的HCL中的CL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被氧化,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为,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氧化剂得电子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数之比,即51。答案A2忽视物质性质导致氧化还原反应产物判断错误例4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过量的F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