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_第1页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_第2页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_第3页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_第4页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篇一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一、多发伤的概念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复合伤两个以上的致伤因子引起的创伤称复合伤,如原子弹爆炸产生物理、化学、高温、放射等因子所引起的创伤是一个典型的复合伤。多处伤是指同一解剖部位或脏器的两处以上的创伤,联合伤联合伤从狭义上讲是指胸腹联合伤,从广义上讲联合伤亦称多发伤。二、多发伤临床特点1应激反应严重由于神经内分泌反应,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动力循环、高血糖、负氮平衡状态,内环境严重紊乱。2休克发生率高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尤其是胸腹联合伤。3早期发生严重低氧血症合并严重胸外伤者常见。4感染发生率高创伤应激激发SIRS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机体易感性增高伤口污染严重,肠道细菌移位,以及侵入性导管的使用,感染发生率高。易产生耐药菌和真菌的感染。5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衰竭的脏器数越多,死亡率越高。三、多发伤的急救措施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关键是气道开放,心肺复苏,包扎止血,抗休克,骨折固定及安全地运送到医院。2生命支持在急诊抢救室对多发伤伤员进行生命支持,首先对伤员进行迅速全面的粗略检查,迅速判断伤员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注意伤员是否有呼吸道梗阻、休克、大出血等致命征象。心搏呼吸骤停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神志昏迷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观察记录神志,瞳孔、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3多发伤的再估计与进一步处理在伤员的致命征象窒息、休克及大出血得到初步控制后,就必须进行进一步检查与处理,重点查明腹膜后脏器损伤,继发颅内、胸内腹内出血等。当伤员生命体征稳定或基本稳定后,应进一步处理各系统脏器的损伤。四、多发伤的护理观察要点颅脑损伤为主的护理观察要点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使用冰帽、冰袋、冰毯以降低大脑耗氧量,注意有无中枢性高热或去大脑强直、抽搐、躁动不安等症状。必要时,使用镇静剂,并加床栏保护,防止意外坠落。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变化及对光反射,头痛呕吐情况,观察肢体运动与感觉的变化,给予生命体征监测及格拉斯哥评分并及时记录在重病护理单上。观察伤员的昏迷程度、精神状态,注意防止脑疝情况发生。注意观察有无口、耳、鼻腔溢血溢液,并观察性质、颜色、量,及时记录,切忌用棉球、纱布进行堵塞,防止返流,造成颅内感染。准确及时应用激素、抗生素及脱水剂,也可应用白蛋白、血浆提高胶体渗透压,减轻颅内高压。2胸部创伤为主的护理观察要点由于胸部受挤压,可发生创伤性窒息,应紧急排除呼吸道血块、分泌物或异物,建立人工气道,保证供氧。出血性休克的抢救,应迅速建立二条静脉通路或深静脉穿刺行CVP监测、血流动力学、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监测,指导输液,纠正休克。对有张力性气胸、血气胸情况及时做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解除心肺受压,并观察引流液性状、颜色、量,如置管后一次引出10001500ML以上的血量或每小时血性引流液超过200ML连续3小时有剖胸探查指征,紧急做好术前准备。有连枷胸、反常呼吸严重时伴有低氧血症者,对活动的胸壁进行肋骨牵引固定术,或加压固定包扎,以减少反常呼吸,并及早采用气管插管,使用机械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并行血气监测与血氧饱和度监测。如遇胸部开放性损伤,伤口与外界交通,应立即封闭伤口,使开放性伤变为闭合性伤,置胸腔闭式引流,再清创较大缺损者须先行气管插管,修复缺损,遇有心脏挫伤及心功能不全者及严重肺挫伤者,最好用SWANGANZ导管进行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3腹部外伤为主的护理观察要点吸氧,开通二路静脉通道,给予生命体征、心电、CVP、SPO2监测。判断休克程度,一看,看面色、粘膜、皮肤颜色及紫绀程度,二摸,摸脉搏,摸肢体温度,三测压,测血压,进行血压监测,采用床边B超、床边摄片,减少搬动。应密切注意腹部体征。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反跳痛,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情况,如在B超或腹穿得以证实有腹内出血或空腔脏器穿孔者,应及时行剖腹探查术,切不可为等待诊断明确而贻误手术时机。给予留置导尿,观察每小时尿量、颜色及性状,记录每小时出入量,判断循环血量及血容量补充情况。尽快补充血容量,为手术创造条件。4合并四肢骨盆、脊柱损伤的护理要点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有腹膜后血肿伴休克者抗休克。注意有无脊髓损伤、休克情况及有无肢体截瘫情况。凡疑有脊柱、脊髓损伤者应减少不必要的搬动,翻身时保持颈、胸、腰一直线,防止扭曲。有截瘫者,做好截瘫护理,防止呼吸道、泌尿道、褥疮等三大并发症。四肢骨折及时牵引或固定,并注意伤肢血循环及肿胀情况,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抬高患肢,保持功能位,并多做伤肢按摩,以促进血循环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篇二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进展【关键词】严重多发伤急救护理随着社会进步,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多发性创伤也随之逐渐增多。本文介绍了严重多发伤的定义、伤情变化快,各部损伤互相影响,病死率高、伤势重,休克发生率高、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高、诊断困难,容易漏诊、多发伤处理上的矛盾等临床特点和急救原则,重点阐述了严重多发伤的初步观察、早期检查、伤情评估、急救复苏与护理。1严重多发伤11定义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引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损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其严重程度依据损伤创伤程度评分(ISS)值而定,凡ISS16分者定为严重多发伤1。12临床特点121伤情变化快,各部损伤互相影响,病死率高受伤部位越多,病死率越高。有报道,受伤2个、3个、4个、5个部位的病死率分别为49、60、68和71,ISS评分越高,病死率越高。122伤势重,休克发生率高据报道休克发生率为50,胸、腹联合伤为67,多发伤休克的另一特点是低血容量休克可能与心源性休克同时存在2。123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高多发伤早期低氧血症高达90,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也有部分伤员呼吸困难表现不明显,而以躁动不安为主,但认真观察均可发现低氧血症。124诊断困难,容易漏诊有报道387例多发伤早期误诊率为12。误漏诊多发生在骨关节、胸、腹及腹膜后等部位。其主要原因为明显外伤与隐蔽伤共存,大多数伤员不能诉说伤情,急诊医生缺乏全面检查诊断的经验,未严格按照抢救常规对各部位逐一检查,影像学技术不当。2急救原则确保院前与院内急诊病人的呼吸道畅通和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积极抗休克治疗和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护,是整个急救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对病情急、危、重、复杂的多发伤病人,在实施有效的医疗措施保证生命安全的基础上,要快速初步评定伤情、确定分类,组织专科抢救。3恰如其分的伤情评估31严重多发伤的初步观察接诊者首先应注意伤员的意识、面色、呼吸、血压、脉搏、体位、出血、伤肢姿态、大小便失禁以及衣服撕裂、血迹和呕吐物污染程度等情况。32多发伤伤情评估创伤严重度评分创伤病人的伤情复杂,为了快速做出伤情判断,同时避免大量创伤资料的遗漏和丢失,需要有统一标准。目前常用的有简明损伤评分(AIS)和ISS。一般以ISS16分者为轻伤,1625分者为重伤,25分为严重伤。创伤严重度评分法便于从复杂的各部分创伤中分辨出对创伤生命威胁最大的创伤,可以缩短创伤的急救时间还可用于判断伤员的预后,进行疗效比较,考核评价救治水平。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篇三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进展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进展【关键词】严重多发伤急救护理随着社会进步,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多发性创伤也随之逐渐增多。本文介绍了严重多发伤的定义、伤情变化快,各部损伤互相影响,病死率高、伤势重,休克发生率高、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高、诊断困难,容易漏诊、多发伤处理上的矛盾等临床特点和急救原则,重点阐述了严重多发伤的初步观察、早期检查、伤情评估、急救复苏与护理。1严重多发伤11定义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引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损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其严重程度依据损伤创伤程度评分(ISS)值而定,凡ISS16分者定为严重多发伤1。12临床特点121伤情变化快,各部损伤互相影响,病死率高受伤部位越多,病死率越高。有报道,受伤2个、3个、4个、5个部位的病死率分别为49、60、68和71,ISS评分越高,病死率越高。122伤势重,休克发生率高据报道休克发生率为50,胸、腹联合伤为67,多发伤休克的另一特点是低血容量休克可能与心源性休克同时存在2。123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高多发伤早期低氧血症高达90,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也有部分伤员呼吸困难表现不明显,而以躁动不安为主,但认真观察均可发现低氧血症。124诊断困难,容易漏诊有报道387例多发伤早期误诊率为12。误漏诊多发生在骨关节、胸、腹及腹膜后等部位。其主要原因为明显外伤与隐蔽伤共存,大多数伤员不能诉说伤情,急诊医生缺乏全面检查诊断的经验,未严格按照抢救常规对各部位逐一检查,影像学技术不当。2急救原则确保院前与院内急诊病人的呼吸道畅通和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积极抗休克治疗和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护,是整个急救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对病情急、危、重、复杂的多发伤病人,在实施有效的医疗措施保证生命安全的基础上,要快速初步评定伤情、确定分类,组织专科抢救。3恰如其分的伤情评估31严重多发伤的初步观察接诊者首先应注意伤员的意识、面色、呼吸、血压、脉搏、体位、出血、伤肢姿态、大小便失禁以及衣服撕裂、血迹和呕吐物污染程度等情况。32多发伤伤情评估创伤严重度评分创伤病人的伤情复杂,为了快速做出伤情判断,同时避免大量创伤资料的遗漏和丢失,需要有统一标准。目前常用的有简明损伤评分(AIS)和ISS。一般以ISS16分者为轻伤,1625分者为重伤,25分为严重伤。创伤严重度评分法便于从复杂的各部分创伤中分辨出对创伤生命威胁最大的创伤,可以缩短创伤的急救时间还可用于判断伤员的预后,进行疗效比较,考核评价救治水平。4急救复苏41立体救护、快速反应多发伤病人初期的现场急救十分重要。现场抢救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可能使重病人在伤后10MIN得到救治,尽快脱离事故现场,减少病人在现场停留时间,同时还应消除病人的精神创伤。42实施VIPCOIN程序,提出多发伤抢救程序VIP有学者认为应该强调控制出血和及时手术,以及术后送入ICU加强医疗及监护的重要性。有人发展为VIPCOIN程序V(VENTILATION)维持气道通畅、加强气道管理,I(INFUSION)输液抗休克,P(PULSE)维持正常泵血、心肺脑复苏,C(CONTROL)控制出血,O(OPERATION)救命手术、确定性手术,(INTENSIVEICAREUNIT)加强医疗,N(NURSE)护理。实施VIP程序对包括骨盆骨折在内的近万例危重多发伤进行院内急救,取得满意疗效。5急救护理措施51伤情评估与护理通过“一看、二问、三检查”判断严重程度。护理核心为ABCUA呼吸道护理,保证呼吸道通畅,准备吸引装置、气管插管盘、气管切开包于床旁,便于急用。B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变化,观察皮肤颜色,防止二氧化碳蓄积,低氧血症,有效给氧,确保PAO292。C循环系统护理,心电监护,严密观测心功能状态的同时,立即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目的是及时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和及时给予药物。U尿量监测,常规留置导尿,监测肾功能,了解抗休克的效果。52急救护理程序提出快速实施一给氧、二通道、三配血、四置管、五皮试、六包扎。即(1)给氧保持呼吸道畅通,充分给氧;(2)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快速扩容立即建立23条以上静脉通道,应选择上肢、颈内(外)静脉、锁骨下静脉为宜,用1618号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操作简单,穿刺速度快,容易固定,管径粗,输液方便;(3)配血在静脉穿刺成功后,应立即常规行血液标本采集,以便及时做交叉配血及生化、红细胞压积等化验检查;(4)置管抢救中一般均需留置导尿;(5)皮试青霉素及奴夫卡因过敏试验;(6)包扎对开放性骨折及出血采用加压包扎、夹板初步固定伤肢。53急救系列护理对多发伤病人实施急救系列护理即初步评估伤情ABCDE及实施急救护理措施VIGCF(A呼吸道,B呼吸动度、频率,C脉率、血压、末梢循环,D神经系统,E肢体活动、有无畸形;V保持呼吸畅通,I维持有效循环,G观察病情变化,C控制活动性出血,F密切配合医师进行诊断性操作),使多发伤病人的伤情得以迅速、准确地判断,及时解除威胁生命的症状,保证病人呼吸、循环的稳定。54心理护理在抢救中几乎100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迫切要求得到最佳治疗和护理。尤其对意识清醒的病人,心理护理应贯穿在整个急救护理中。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护,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而急救护理在救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急救成功的基石。严重多发伤早期急救护理【摘要】现代多发伤多是由于交通及工伤事故等多种原因起,多发伤发生率高,伤情既复杂又严重,死亡率高。严重多发伤早期急救一般主张按VICSO程序进行。即V(VENTILATION)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I(INJECTION)输液抗休克。C(CONTROLBLEEDING)控制活动性出血。S(SUPERVISE)多功能监护。O(OPERATION)手术1。而在抢救过程中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措施,能使抢救工作紧张而有序,行之有效。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与急救技术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根本保证。提高早期认识疾病的能力,为抢救治疗提供可靠依据。重视心理支持,可提高急救护理效应。【关键词】多发伤急救护理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有2个或2个以上脏器或解剖部位同时或相继遭受损伤,其中至少1处可能危及生命者2。多发伤多由于交通事故、高速冲撞、高处坠落、严重挤压等引起。现代多发伤发生率增加,伤情既复杂又严重,死亡率高。现收广州军区总医院急诊科EICU2002年11月26日2003年2月23日抢救多发伤病人44例,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4例中,男36例,女8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19岁,平均381岁。车祸伤35例,坠落伤2例,塌方砸伤2例,刀砍伤5例。受伤部位以四肢骨折、颅脑损伤、肝脾破裂、肺损伤、血气胸、五官损伤、泌尿系统损伤等为主。接诊时心跳、呼吸停止5例,处于濒死状态8例,其余大部分处于休克状态。2急救护理2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充分给氧迅速处理呼吸道阻塞,取出口腔内活动性假牙、碎牙、血块等异物,吸净呼吸道分泌物。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36L/MIN。本组12例行气管插管,其中6例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潮气量维持1015ML/KG,3例因伤势过重死亡,6例送ICU继续救治,治愈出院。22紧急控制出血创伤引起的活动性大出血,因在短时间内丧失大量血液,直接造成血容量锐减而发生休克甚至急死。伤处表面立即用敷料加压包扎并配合医师清创缝合止血,骨折用夹板固定。本组2例因颈外、颈内、股静脉等大静脉损伤破裂,发生明显大量出血。急诊护士当机立断,直接加压止血,同时给予快速输液,经紧急手术,均治愈出院。23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增加有效血容量是抢救创伤性休克的重要措施。根据休克程度建立23条静脉通道,宜选用大血管,可用1620G静脉留置针,以便快速输入大量液体,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其中一条静脉通道用输血器,为输血作准备。首先快速输入平衡液,并根据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随时调节滴速。如收缩压为6090MMHG者,争取在30MIN内输入平衡液1500ML,收缩压50MMHG者,应在30MIN内输入平衡液2000ML。晶体与胶体液之比为31,使其既恢复血容量,补充功能性细胞外液,又能达到合理稀释血液,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利于氧的输送。本组23例病人就诊时血压均50MMHG,经快速大量补充液体,16例血压明显回升,为手术和后继治疗创造了条件。5例重型腹腔内出血血压不能纠正者,直接送手术室手术。24监测生命体征用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电图、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留置导尿管,记每小时尿量。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抢救措施。25术前准备对有紧急手术指征的病人,及时做好采血、配血、备皮、剃头、药物试验等术前准备,通知手术室、麻醉科作好相应准备,护送病人进手术室,并与手术室护士作详细交接。3护理体会31规范急救流程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措施,使抢救工作紧张而有序,行之有效。EICU根据多发伤的特点,制订了规范化的预检、抢救程序。接诊护士按照ABCD程序,对伤情作出初步判断。即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节律、频率(A),循环状况、血压、脉搏(B),意识、瞳孔(C),四肢活动度(D)。及早发现伤情重点,采取紧急措施抢救生命。在EICU对任何创伤者都是按2人配合抢救,即甲护士负责呼吸道管理,开放气道,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做好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的用物准备,呼吸机各参数调整等;乙护士则负责循环系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给药。做好心电、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准确及时作好重病记录及负责各项检验标本采集,保证各种急救药品、物品供应;如病人要做检查则由值班的一线或二线医生和护士护送病人去相应科室作辅助检查,做好各科之间抢救协调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护理措施简明扼要,易于掌握,使抢救工作忙而不乱,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32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与急救技术是提高抢救效果的根本保证在早期抢救过程中,一切抢救护理措施按照规范化程序快速准确到位。首要的是解除呼吸道梗阻,迅速作好气管插管准备,备好呼吸机,熟悉呼吸机使用方法与故障排除,掌握气管内吸痰技巧,保证呼吸道通畅。休克复苏时,快速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并迅速扩充血容量,对稳定循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还必须掌握各种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熟记其正常值及异常信号。牢记抢救药物的使用剂量、药理作用及毒副作用。抢救药物、用物做到“四定”。EICU内抢救物品完好率保持100才能在抢救中临阵不慌,得心应手,提高抢救成功率。33严谨观察思维严重多发伤特点之一为闭合性损伤与开放性损伤、隐蔽性损伤与明显损伤同时存在。危而不显的隐蔽性损伤容易被忽视。该类伤情致残率、病死率虽高,却可通过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