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输液性静脉炎的防治_第1页
浅析输液性静脉炎的防治_第2页
浅析输液性静脉炎的防治_第3页
浅析输液性静脉炎的防治_第4页
浅析输液性静脉炎的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输液性静脉炎的防治摘要静脉炎是输液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静脉炎的发生不但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也影响了护理质量。临床上做好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十分重要。本文对我院2003年8月至2009年8月发生的因输液致静脉炎的24例患者做一分析,现报告如下。关键词静脉炎输液治疗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33岁,输液时间在511天,其中级15例,级6例,级3例。经过治疗后,均无明显后遗症,效果良好。12判断标准级穿刺点疼痛红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级穿刺点疼痛红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级穿刺点疼痛红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1。13治疗措施131物理疗法冷热敷及红外线理疗照射。患者发生静脉炎部位用50左右湿毛巾热敷,以手腕内侧试温,不烫手为宜,湿热敷510MIN,或者用红外线理疗仪照射。132药物治疗150硫酸镁湿敷2患处皮肤表面,并加薄膜固定,23次/天,连用3天,再将聚维酮碘3涂擦患处,56次/天。2牛黄解毒片34片研碎加75乙醇调成糊状均匀涂于发生静脉炎皮肤的部位及周围,厚度约12MM,然后用无菌纱布敷贴胶布固定,更换12次,可以抗炎抗菌,解毒消肿4。3伤湿去痛膏贴于患处,但要避开静脉针刺部位,更换1次/612H,注意皮肤破溃及胶布过敏者慎用。4正红花油涂于病变局部皮肤,轻轻按摩片刻,或用纱布棉浸油敷于患处5MIN,46次/天,1周为一疗程5。2典型病例例1,患者男,18岁,经专科检查确诊,诊断为化脓性中耳炎。给予生理盐水250ML,青霉素640万U,静滴,2G/天,滴速为60滴/MIN。4天后改用生理盐水250ML,头孢曲松钠20G,静滴,2/天。第5天治疗时一次穿刺未成功。第6天患者左手出现穿刺点疼痛红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例2,患者男,33岁,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5葡萄糖250ML,阿奇霉素05G,静滴,滴速为40滴/MIN。30MIN后患者自行将滴速调整为68滴/MIN,直至液体输完,主诉并无不良反应。第2天患者手背出现穿刺点疼痛红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例3,患者男,20岁,因咽痛、咳嗽来机关门诊就诊。给予生理盐水250ML,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18G,利巴韦林注射液05G,静滴,1G/天。治疗第3天患者手背出现穿刺点疼痛红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3讨论输液性静脉炎是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以预防为主,必须积极消除及减少引起静脉炎的各种因素。其发生的相关因素较多,主要是输液时间长,静脉血管收缩,操作时没有合理使用和保护血管输入药物的刺激性、速度操作处置时无菌观念不强。在预防的措施当中,主要有1熟练操作技术。合理使用和保护血管,避免多次穿刺,选择弹性好的血管,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2掌握配药时间。规定现用现配,防止药物结晶沉淀而致静脉炎6。3严格无菌技术。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如果患者患了静脉炎,则必须进行妥善的护理及治疗。我们临床护理工作者在工作中应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合理使用和保护好血管,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参考文献】1肖煜东,许丽华静点药物性静脉炎和疼痛发病机制的探讨及防治方法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27177182董叶丽甘油硫酸镁乳剂治疗外用静脉炎的临床观察护理学杂志,2001,16116473曹岚,唐春炫,罗庚求局部封闭加硫酸镁湿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05,201139404司马欣元输液致静脉炎的防治和护理进展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8A48495刘建平,田源静脉留置针封管方式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4,191532336李立心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新方法的实验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24静脉炎概述由于血管内壁的刺激,造成血管壁发炎。编辑本段静脉炎的临床表现病人主诉注射部位有烧痛、紧绷发胀,随着注射部位的血管会产生索状的红线,触诊有时会有发硬、发热的感觉。输液流速可能不变、减慢、或停止,其取决于血栓形成与否,与造成阻塞的状况。编辑本段静脉炎的病理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高渗葡萄糖溶液或因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还有长期静脉曲张引起的血淤滞等,而导致静脉血管内膜损害,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条柱,往往伴有全身反应,但多不严重。编辑本段造成静脉炎的危险因子包括1、导管针的材质、长度与管径大小2、操作技术不良3、不适当的穿刺部位4、导管针留置的时间太长5、固定方法不当6、输液的浓度的酸、碱性太强,或不兼容造成沉淀。7、病患本身的病理生理状况,如年龄或疾病造成血管壁脆弱,发炎。编辑本段静脉炎的分类1、机械性静脉炎1)不正当的固定方法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的滑动。2)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3)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由于关节活动造成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2、化学性静脉炎药物稀释不足、输液酸、碱度过高、溶质的浓度过高、留置针材质的差异性皆是造成化学性静脉炎的原因。3、细菌性静脉炎通常与消毒方法不正确、穿刺技术不良、输液套管无菌状态的破坏、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有关。编辑本段静脉炎护理措施1、发生静脉炎,如属一般留置针应拔除,更换穿刺部位,发炎部位可给予热敷,症状应在3天内改善,若无改善迹象应通知医师评估是否细菌感染。2、若PICC(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央导管)发生静脉炎,可先热敷,若属于机械或化学性静脉炎,症状应可缓解,若症状持续,并无改善迹象,才需拔除。3、若进行湿热敷、可利用湿热毛巾进行热敷,每次20分钟,一天4次。4、若疑是细菌性静脉炎,需通知医生进行导管针与血液培养,抽血培养需从其它静脉及导管内各抽取一支进行血液培养,以作为诊断的依据。5、若有脓液,应培养脓性液体,需利用无菌棉棒进行;取样前,避免消毒皮肤以免影响细菌的培养。6、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进行修复。7、若疑似化学反应,需记录。应依据静脉输液协会制订的记录方式进行记录,以达到护理人员判断标准的一致性。8、避免再度穿刺已发炎的血管,发炎血管须等到症状完全复原,恢复弹性方可使用。编辑本段静脉炎报告分级(美国静脉输液协会1998年制订的静脉炎报告分级)静脉炎0无临床症状1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2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静脉条纹形成。3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静脉条纹形成,可触及索状物。浸润0无临床症状1皮肤苍白,水肿范围小于英寸(25CM),皮温降低,有或无疼痛。2皮肤苍白,水肿范围1英寸(25CM)6英寸(15CM),皮温降低,有或无疼痛。3皮肤苍白,呈透明状,水肿范围大于6英寸(15CM),皮温降低,轻度致中度疼痛可能有麻木感。4皮肤苍白,呈透明状,皮肤紧绷并褪色,有液体渗出;皮肤青肿,水肿范围大于6英寸(15CM),压迫水肿部位后组织呈凹陷状;循环系统功能下降,中度致重度疼痛。任何剂量的血制品、刺激性或腐蚀性液体的渗漏都属该级。输液污染病不少人士一旦生病就要求输液。一般都认为输液治疗手段直接、见效快,却不知由于技术的原因会不可避免的在输液时,把一些输液污染源带入人体,从而导致输液的急性反应,或是造成输液引起的潜在危害。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及护理20070920093409评论收藏本文打印关闭字体大中小视力保护色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济南,250012)静脉化疗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但由于化疗药物刺激作用,常易造成静脉炎。判定静脉炎的标准是,沿静脉走向出现多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采用静脉注射细胞毒性药物者发生渗漏性损伤的可能性为465。1发病机制引起本病的相关因素主要为药物的化学及物理因素、血管因素、解剖及个体因素、操作技术影响等。其发病机制为化疗多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刺激性强。刺激性化疗药物发生渗漏则引起静脉炎。无刺激性化疗药,如氨甲蝶呤渗出可干扰叶酸代谢,影响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2预防及护理措施21选择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较粗,便于穿刺和观察的部位,避免多次穿刺。因为粗直静脉横径粗、血流快、缩短了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时间,避免了静脉炎的发生。22联合用药时应先了解药物刺激性的大小。原则上应先静脉滴注或推注刺激性小的药物,再推注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果几种药物的刺激性均较大,间隔时间应长一些,一般不少于20MIN,中间用生理盐水静滴。如果静滴或推注一种药物后,局部出现发红、斑丘疹、有阻力,应更换穿刺部位,否则极易出现静脉炎或局部坏死。23用生理盐水作引针,确定针头在血管内,且输液通畅后输入化疗药物,在输液或推注过程中,密切观察局部有无肿胀、疼痛等异常反应,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并按上述方法处理,可有效减轻或预防静脉炎发生。24在输液过程中,持续热敷穿刺肢体,特别是湿热敷。热疗改善了血液循环,加快静脉回流,增强组织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有助于血管壁创伤的修复,增强局部组织的抗炎能力。25输液完毕用生理盐水冲管,拔除后抬高肢体,可避免直接拔针时针头所残余的药物对局部血管、针眼、皮下组织的刺激,使静脉回流增快。26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业务技能,掌握化疗药物的特点,在应用过程中细心观察局部反应,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以减轻或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3处理方法一旦发现化疗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用药,拔针后压迫针眼处23MIN,抬高患肢,作好局部处理。31局部外敷311冷敷、冰敷化疗药物发生渗漏时,尽量选用冰敷或冷敷。此法尤适于化疗药及一些非缩血管药外漏,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水肿或药物扩散,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炎性反应。有报道渗漏经处理并冰敷24H可作一般热敷。312中药湿敷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之中药制成膏涂抹,对各种药物渗漏引起的水肿、瘀血、疼痛疗效确切。可采用大黄、芒硝各250G研碎后用陈醋调成糊状,涂于无菌纱布,外敷于静脉炎处,治疗静脉炎效果较好。也可用桃仁、生山栀研细加生理盐水调成糊状外敷。另外还有六神丸研磨加适量蜂蜜调成糊状,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有独特疗效的报道。313药物外敷某些药物外敷可直接经皮肤吸收至皮下,具有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抗氧化、碱化、解除局部炎症等作用。有报道,硫酸镁、碳酸氢钠用于化疗药外渗后湿敷效果好。碳酸氢钠、呋喃西林、复方儿茶酊、75乙醇纱布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较好。另外,尚可应用硫代硫酸钠、维生素C、氢化可的松等。32局部封闭化疗药外渗引起静脉炎采用封闭注射可阻止药物与组织细胞相结合,阻断局部恶性传导。常和0251普鲁卡因、透明质酸酶、酚妥拉明局部封闭。张红伟等报道利多卡因小剂量静脉输入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可减轻静脉化疗时的疼痛。张玉英也报道,28例化疗药物引起静脉炎早期停药后,从原静脉通道滴入5碳酸氢钠或用维生素C、透明质酸酶、地塞米松局部环状封闭,外涂氢化可的松软膏并冰敷,临床效果好。消炎镇痛膏外敷治疗药物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关键词】消炎镇痛膏;静脉炎药物输液性静脉炎是指由于静脉输液引起的浅表静脉局部炎症,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科对200605200905在我科住院并发生静脉炎的66例患者,采用消炎镇痛膏外贴患处,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6例患者中男37例,女29例,年龄4581岁,平均695岁。均采用RITTENBERG判断标准,轻微静脉炎23例,中度静脉炎21例,显著静脉炎15例,严重静脉炎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2组性别、年龄、病种、静脉炎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于静脉输液毕进行治疗。对照组常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浸湿无菌纱布45层湿敷患处,2H/次,3次/D,连用2D。观察组采用消炎镇痛膏广州卫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4CM6CM外贴患处,2H/次,2次/D,连用2D。122评价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局部组织无红肿,疼痛消失为显效;局部组织红肿减退,疼痛减轻为有效;治疗3D,局部组织红肿、疼痛无好转为无效。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12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2结果2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12组疗效比较(略)与对照组比较,P0053讨论药物输液性静脉炎是临床常见的药源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临床防治急需规范方案和有效措施。据国外资料报道,住院病人接受静脉穿刺给药者中,发生输液性血栓性静脉炎者高达2542,其中有1/3可能因此导致新的并发症,增加更多药物治疗,造成病人住院时间延长。近几十年来,对静脉炎的定义有了一系列的描述,但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最早的定义是英国医疗研究协会在1957年提出的,他们把外周血管输液性静脉炎描述成红、肿、血管红斑,其后又有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定义,但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描述。目前还没有诊断标准被证明是很有效或可以重复采用的,最早的诊断标准是1957年英国医疗研究协会提出的,在随后二十几年中,各种分级诊断标准相继问世,现在目前临床上比较普遍采用的是RITTENBERG标准。分级标准最重要的局限性在于不是所有的静脉炎都会形成上述现象,有时可能不会出现表中所述的症状。因此许多研究者在描述静脉炎时都基于以下两种或以上症状疼痛、触痛、红肿、血管纹等1。文献报道冰敷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冰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减少药物外渗致组织水肿,从而减轻疼痛。很多报道使用50的硫酸镁纱布湿敷可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原因可能是50硫酸镁能扩张局部血管,加快血液流速,缩短药物在血管局部的停留时间,从而减轻对血管壁的刺激2,使用50的硫酸镁纱布湿敷治疗静脉炎已经在临床上广为应用。消炎镇痛膏中含薄荷脑、樟脑、冰片、麝香、盐酸苯海拉明等药物。方中薄荷辛凉,有清热、凉血及抑菌作用;冰片能抑制炎性介质释放麝香芳香开窍,有解毒散结作用盐酸苯海拉明抗过敏。诸药合用,改善机体微循环,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抗炎消肿、快速止痛的功效,且使用方便,对皮肤无刺激。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6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消炎止痛膏外贴治疗静脉炎疗效确切,且操作简单,经济实用。但在使用中须注意如有皮肤破损者及孕妇不宜应用。【参考文献】1姚远兵,王玲,金桂兰输液性静脉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05,11112552张春燕,顾健输液静脉炎的诱发因素及其防治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8(5)365中医药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临床研究进展关键词输液性静脉炎静脉炎输液性静脉炎是静脉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其症状表现为静脉周围红肿,沿静脉走行发红,触痛明显,血管变硬,甚至阻塞,呈条索样改变。中医药防治静脉炎有良好的疗效,我们现将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治疗方药11运用单味中药治疗静脉炎李艳等用红花醇红花100G浸于75乙醇500ML中外敷治疗该病,每次4H,每天2次,2天为1个疗程。结果145例静脉炎患儿中,红肿型71例,治愈60例,好转11例,硬结型48例,治愈40例,好转8例,坏死型20例,治愈3例,好转11例,无效6例,闭锁型6例,治愈0例,好转4例,无效2例。结果显示红花醇治疗静脉炎有效,特别对红肿型、硬结型有效率达100,对于坏死型与闭锁型疗效较差,且与病损程度及范围有关,但总体疗效仍令人满意。张红雨等用金果榄浸酒,取金果榄酒纱布敷于病变部位,治疗30例输液后静脉炎患者,2D内治愈5例,35D内治愈20例,3例湿敷4D后症状减轻。4D内治愈率达九成,全部有效。还有报道用芦荟、土豆、芒硝、墨旱莲、生甘草粉等防治输液性静脉炎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运用单味中药防治静脉炎,优势在于经济简便,利于推广。12运用传统经方治疗如意金黄散出自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功能清热解毒、理气活血、消肿止痛,专治痈疽、发背、疔疱、丹毒等病。杨秋敏报道用如意金黄散治疗因化疗所致静脉炎患者26例13周内痊愈9例,好转17例。李双林等人用金黄散醋调或者与凡士林调为膏剂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285例,治愈252例,显效2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79。擅长清热解毒消肿的三黄散黄芩、黄柏、黄连,也是治疗静脉炎常用的方药。陈德火等用加味三黄汤,大黄、黄芩、黄连、姜黄、白芷各250G,天花粉500G,冰片50G,共研细面,蜂蜜或茶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120例,7D为1个疗程,治愈105例,好转12例,有效率983,优于对照组硫酸镁组。而袁小红等人报道用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各20G,紫花地丁15G,紫背天葵10G水煎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30例,结果痊愈及显效者2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33。尚有以四妙勇安汤、七厘散等治疗静脉炎取得较好效果的报道。13中成药外用治疗静脉炎黎敏等人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静脉炎患者40例,痊愈33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有效率97150。杨焕莉等报道将牛黄解毒片100片去糖衣后加入乙醇1000ML,浸泡36H以上,静置得牛黄乙醇湿敷液1000ML治疗36例化疗引起的静脉炎,6天内痊愈33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100。韩莉用外敷湿润烫伤膏治疗静脉留置引起的静脉炎患者39例,2次/日,连用5天,结果显效3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有效率974,与对照组硫酸镁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灵活应用中成药治疗静脉炎,优点在于随处可购,来源方便。14自拟经验方治疗王秀明等用消肿膏治疗静脉炎53例,治愈33例,总有效率981。消肿膏系由血竭、红花、三七、乳香、没药、延胡索、黄柏、赤石脂、冰片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收敛止痛、消肿散结之功效。刘晓彩等人用化脉酊金果榄500G,生水蛭250G,重楼50G,红花150G,冰片25G,氮酮10ML治疗由化疗药物引起的输液性静脉炎120例,分为红肿型、硬结型、坏死型、闭锁型4组,总有效率867,除闭锁型外其余各型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硫酸镁组50。何永红等用化瘀膏防治静脉炎结果理想。在治疗组75例患者中痊愈71例,有效4例有效率100而硫酸镁湿敷的对照组中痊愈57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有效率867,在预防实验组中150例仅有2例发生I度静脉炎,静脉炎发生率113,对照组发生0度静脉炎112例,静脉炎发生率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了化瘀膏在防治静脉炎的良好效果。化瘀膏中的芙蓉花、红花、金银花、薄荷配方后主要功用为解毒消肿,活血通筋,散瘀止痛。15运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近年来中西药结合治疗静脉炎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胡敏芝等报道用云南白药加地塞米松外敷治疗PICC所致静脉炎,结果显效17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何丽娟等将红花5G及50硫酸镁10ML混合静置1015MIN后,去除红花,保留浸出液,如意金黄散10G置入浸出液中搅拌成糊状备用。静脉炎直接用上述糊状药物外敷,组织渗漏用2利多卡因5ML加地塞米松35MG局部封闭后,应用上述糊状药物外敷治疗51例长春瑞冰引起的静脉炎,结果显效37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12,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实践证明,中西药结合,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途径。16静滴中药注射液静滴中药注射液预防因化疗所致的静脉炎也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朱其勇选择以周围静脉化疗为主的恶性肿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0例,予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在每天化疗药滴完后立即执行。每周期化疗结束后,治疗组110例全部未出现静脉炎。对照组90例仅予以止吐、支持治疗,结果出现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