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单元图形的变化折一折,做一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情感与态度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教学重点认识对称现象。教学难点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学用具剪纸艺术作品,绘画颜料,白纸,剪刀等。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组织活动,揭示课题1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认真观察。(1)教师取一张白纸、对折。(2)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如图1)在图案中,添加彩色(或其他比较明显的颜色)颜色。(3)把白纸沿原来的折痕对折,并用力按一按,使这个图案印到白纸的另一边上。整个过程,要让全体学生看得清清楚楚,然后把它贴在黑板上。说说这图案有什么特点(沿中线(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是一样的。)这是图形,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二、认识对称图形1展示民间剪纸艺术。(出示课本上剪纸图)2学生动手操作。(1)各人取出一张纸,对折,并画上图案(参照课文)。(2)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3)告诉学生,这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3认识对称轴。(1)告诉学生,刚才对折时出现的折痕,是这幅图的对称轴。对称有什么功能呢(2)把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3)让学生自己试一试。4猜一猜,剪一剪。(课本27页的下半页部分)三、课堂活动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在这样交流中,能进一步感受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2练一练第12和3题。五、作业设计1给对称图形打“”。2找一找哪些字是对称的。68HM责文育教学反思玩一玩,做一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图形或平移或旋转的运动问题。过程与方法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情感与态度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认识平移或旋转现象。教学难点,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教具准备课件、圆形、正方形硬纸板、三角形、火柴棍、竹蜻蜓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小朋友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棋类商店看看,知道这是什么棋吗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活动一玩一玩,华容道1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师华容道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发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启发,制作了这个游戏棋。了解故事。华容道的玩法介绍。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谁来演示(板书左右、上下)(1)分组活动。(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2练一练超级小司机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前进、后退)3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升国旗、缆车你还知道哪些4小结玩一玩的台式,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前进、后退,真有数学的眼光。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1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2自己选择图形,制作。3反馈。转一转,发现了什么4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5对比小结。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一样吗用手势做一做。活动三、做一做,竹蜻蜓1介绍竹蜻蜓。演示玩法。2放飞竹蜻蜓。观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样飞的。3介绍书上的竹蜻蜓,回家做竹蜻蜓。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习,在完整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发现玩中的数学,玩中的乐趣,玩中的美。教学反思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数松果(5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体会口诀的优越性。2过程与方法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出示下面各题,指名口算,并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33322222444477二、学习新知。1创创设数松果情境,导入新课。2提出问题,探究新知。(1)看着主题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松果)(2)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可以怎样数呢1,2,3,4,1个1个地数。55,105,155,205,连续加5算出得数。5,10,15,20,5个5个地数。(3)大家的数法真多,你喜欢哪一种数法为什么(4)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生答师板书15525103515452055256530753585409545(5)你知道这些算式表示的意义吗(6)刚才我们根据松果的排数,写出了这些乘法算式。看着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算式和得数都有一定的规律。)(7)你能记住这些算式吗动脑筋想想,然后4人小组商量一下,看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学生讨论。)(8)利用口诀顺口、方便。1个5是5,为了记起来顺口,编成口诀是“一五得五”。你们能编出下面的口诀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先看图数一数有几个5,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能编几句就编几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编制口诀,组织汇报,教师将相应的口诀卡片贴在黑板上。三、巩固练习。(1)教师和学生对口令记口诀。(2)任意两小组“开火车”背口诀。(3)同桌一人说口诀,另一人口答相对应的两道乘法算式。(4)自由读口诀,比一比,谁能最先背出口诀。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进步在实际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问题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投影仪出示主题图)2星期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招待客人,烧菜、做饭,小明也过来帮着做家务活,你们看小明在做什么呢3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做家务(摆筷子)”这一情境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做家务)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1看图说一说。(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摆碗筷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说,再汇报。)(2)请同学们看看小明是怎样摆筷子的呢你们能帮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2摆一摆,数一数。(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9次)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2)学生自己动手摆,边摆边说。(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帮助,请个别同学示范。)(3)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怎样数的(4)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数1,2,3,4,18根;有的学生两根两根跳着数2,4,6,8,18根。)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闭着眼睛说,小组内说,个别说。3填一填。(用小黑板出示这个表格)几双筷子123456789几根筷子24(1)观察思考。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2)试一试。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3)你填的数是几为什么填这个数说说你的算法。4试一试。(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2),那么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同桌交流、汇报。老师板书122。)2双筷子呢(2个2)2个2是4,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又是怎样的呢(交流、汇报。老师板书224。)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2)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了5的乘法口诀。想一想,5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编的呢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乘法口诀吗(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3)交流订正。让个别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其他小组同学补充,根据学生的回答按顺序写出乘法口诀。(4)学生齐读乘法口诀。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2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同桌讨论“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学生口述发现的规律,老师用彩色粉笔圈注。)5读一读、记一记。1按顺序齐背。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3教师指表格中任一组信息,学生说口诀。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1游戏(对口令)。两道乘法算式与一句口诀对。如,23,32,对口诀二三得六。2圈一圈。观察这些圈起来的数,你发现了什么没有圈起来的数呢3比一比,看看谁最棒每一个同学先独立完成第15页第3题。4综合拓展题(15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四、课堂总结。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间活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巩固5的乘法口诀,能够用5、2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比较算式与数或算式与算式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过程与方法结合“课间活动”的具体情境,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活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巩固5的乘法口诀,能够用5、2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比较算式与数或算式与算式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1绘声绘色地讲童话故事。2出示主题图。比赛前,先带领学生复习的乘法口诀。二、摘桃比赛。1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大毛和二毛到台前比赛。其余学生在书上写得数,跟同桌分别从两边算起,进行比赛。2每位同学与同桌交换“登山位置”,再比赛一次。三、介绍乘法口诀。让学生谈谈比赛的体会。师介绍“乘法口决”是我们的祖先传下来的,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读起来很顺口,使乘法算得又对又快。学生自由读教材第35页”的内容,相互交流体会。学生由此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从中领略到数字的美,同时进行民族自尊、自强的教育。四、巩固练习。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34题。1第1题。(1)读懂题目要求,看懂两幅图的图意。(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3)集体交流与订正答案。2第3题。(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学生口头解答或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3)交流。3第题。(1)读懂题意。(2)独立思考。(3)小组内讨论。(4)统一认识。五、小结学生在小组内谈体会和收获。六、作业。第35页第2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需要几个轮子(3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体会记忆的策略,培养数感。情感与态度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教学重点巩固3的乘法口诀,能够用3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比较算式与数或算式与算式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坐过三轮车吗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三轮车与车轮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3的乘法口诀”好吗2板书3的乘法口诀。3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3辆呢9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二、直观操作,解决问题。1画一画、说一说。(1)你们能在这张草稿纸上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一个方格表示一辆三轮车,在一个方格里,你准备画几个小圆圈代表它的轮子呢请同学们来画一画。(学生画图,教师巡视)(2)同学们,同桌能互相说一说“2辆车有几个轮子吗3辆车呢9辆车呢”2填一填,议一议。(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每个同学都动笔把“填一填”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学生动手填,教师加强巡视。)(2)“需要几个轮子”的答案,都可以从这张表格中找到。究竟需要几个轮子,取决于有几辆三轮车。(3)小组讨论一下,从这张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4)小结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增加;每多1辆三轮车就要增加3个轮子。三、利用表格,编制口诀。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利用“表格”,独立完成口诀编制。(1)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课本,互相检查,再读一读,看口诀编得顺不顺口。(2)展示一位学生所编的乘法口诀,让大家再读一读。2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所以要把3的乘法口诀记牢。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有什么好办法四、加强练习,熟练口诀。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2完成“练一练”的第4题,同桌进行“过河”比赛。五、总结收获,体验成功。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谁愿意来说一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小熊请客(4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活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4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吗那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片吧2课件出示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那一天,我想请大家吃果子串。可是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你们能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帮帮忙我想给每桌小朋友串9串果子,每串请串4颗。二、探究新知。1小熊想把4个红果串成一串,那么2串有多少个红果呢3串、4串9串分别有多少个呢你能用所学的方法列式解答,并编出乘法算式吗(1)独立思考,填写表格。红果有几串123456789红果有几个(2)小组交流填表结果和自己的思路。(3)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2板书算式和口诀。3帮助了小熊,你感到开心吗4请仔细观察你们串的果子,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5你们会看着果子提问了吗能不能把问题解决了请四人小组试一试6请2个四人小组来汇报活动成果。7谁来评一评,他俩说得怎么样如果你们四人小组说得跟他们一样棒,请你送给自己一些掌声你们小组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小朋友你帮助了别人,你感觉怎么样8你有信心把个表格填对吗给你3分钟时间。填好的小朋友,请你想一想,你是怎样知道答案的(用数的,用加法,用乘法。)9你们都很棒看到这个表格,你能猜到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什么吗(板书4的乘法口诀)有没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编出4的乘法口诀请打开书20页动手试一试。14一四得四24二四得八34三四十二44四四十六45四五二十46四六二十四47四七二十八48四八三十二49四九三十六10小熊也把口诀写出来了,你们写的跟它一样吗请你大声读出来。11谁来说说,编这些口诀时,你是怎样想的12请你把4的口诀读给同桌听,看谁能最快把乘法口诀背出来。13谁记得这些乘法口诀然后抽2至3人背一背。14小朋友,你们观察这些口诀,相邻两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联系相邻两个口诀之间相差4。15你打算怎样记住这些口诀(让学生讨论并汇报)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记忆口诀。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一试。背好了请同桌互背;师生对口令;小组选代表比赛对口令,看谁说得又对又快。2说一说。请你想一想,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3“练一练”第1题。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4“练一练”第4题。此题也应先让学生弄懂图意,再独立填写算式,说说自己列算式的思路和算式的含义。5“走迷宫”先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小组合作找出规律,按规律走出迷宫。四、巩固练习,深化应用。1看图,想一想,填空。一辆汽车有个轮子,乘法算式_或_。口诀_二辆汽车有个轮子,乘法算式_或_。口诀_三辆汽车有个轮子,乘法算式_或_。口诀_四辆汽车有个轮子,乘法算式_或_。口诀_2实际应用有4条船,每条船只能坐4人,有15名学生能坐下吗(人)五、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回家路上(2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活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灵活运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难点运用口诀解决数学问题,熟练掌握口诀。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展现信息。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动物学校去看一看(出示主题图)。真巧,正好赶上小动物们放学。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蹦蹦跳跳地往家走。1仔细看图,你能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2自己在下面练习说一说。3同桌互相说一说。4指名说。二、利用信息提出问题。1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小组合作写出所提的问题看哪一小组提的问题最多,同时找一组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所提问题。船上有几只小动物4416(只)河里有多少条鱼3412(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鸟5315(只)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2612(朵)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339(只)3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会解答吗三、运用信息解决问题。1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看哪个小组解决的问题最多。2你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3有没有不会解决的问题4同桌合作,你问我答。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1基本应用。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13题。(第2题组织学生交流时,让学生讲清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算式。)2拓展应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室,你能否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请你喜欢的同学帮你解答问题。(引导学生应用口诀解决现实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也便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口诀,自觉地记忆口诀。)五、走出课堂,感受数学的价值。1在我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在商店中你留心看就会发现很多的乘法问题。2出示一箱酸奶,谁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3下课后,请同学们走出教室,到我们的教学楼内找一找、到操场上找一找;放学后,我们走出校园到大街上找一找、到商场中找一找你一定会有许多欣喜地发现。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练习三(复习25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通过15的乘法口诀和15乘法口诀以内两个数相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能发现其中积相同的部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3创设情境,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竞争能力。教学重点巩固乘法运算。教学难点发现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能发现其中积相同的部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课堂类型练习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25的乘法口诀。1口算。2把口诀补充完整。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提供数学信息。(1)老师星期天去超市,观察了一些商品的价格,请同学们看。(老师边往黑板上贴图片,边让学生说出图片上商品的名称和价钱。)(2)这样贴,好不好为什么那应该怎么办呢谁能帮帮我(把它们整理整理,归归类。)(3)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对贴在黑板上的图片进行整理。2提出数学问题。(1)看着黑板,同学们能提乘法问题吗(2)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二、游戏。(采用比赛形式)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检查。集体交流、反馈。评一评哪个小组完成最好,并给这个小组一颗星星。请小朋友说说怎样读表内乘法。对口令,同桌相互提问。卡片抢答。(完成练习一第题)三、数学活动。出示卡片,用“开火车”的形式,说出乘法口诀。找朋友,用数学语言描述题中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汇报成果。(完成第题)四、游戏。谁能说说青蛙的形状。播放歌曲数数歌片断。独立填写第题。小组相互检查。集体交流反馈。(完成练习一第题)五、找座位。“找新家”活动,将算式写在卡片后,让学生扮演小动物上台“找新家”。对号入座。悄悄的坐上,然后说明原因。六、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学反思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教学重点复习本阶段所学的知识的技能。教学难点对本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课堂类型复习课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大家学会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看看你都学会了什么。好吗二、解释运用,建立模型1你学到了什么(出示44页主图)师;今天,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去果园游玩,找找看果园里有没有我们学过的知识,好吗让学生观察图,明确图意师;来到果园里,你们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3排果树,每排有8棵。生2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那么,你们能根据这幅图,提出哪些问题呢请小朋友们小组讨论一下,提完后想一想,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生小组讨论。反馈。2我的成长足迹。师在这段时间里,小朋友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吗如果是,你愿意和大家说一说,在数学方面,你觉得最骄傲的自豪的事吗(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也可以将自己最满意的作业、作品展示给大家看。)三、解释运用,巩固练习1乘车游戏。(练一练第1题)师;今天,老师准备带着大家乘车去森林公园游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一张车票,小朋友们要找对车才能去游玩。师车票老师都藏在课本的第一题中,找到的小朋友就可以开始了,我们比一比,看谁先上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2运木头师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厉害都很快地上车了。我们的目的地森林公园到了。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一头大象和一头小象。生2师既然大家观察得这么仔细,老师就要提一个问题了,你知道“大象一次运几根木头吗”生大象一次运10根木头,因为2510(根)3可爱的昆虫。(练一练第2题)师接着我们一起去昆虫园看看有什么可爱的昆虫好吗师我们来到了昆虫园,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4只蝴蝶。生师真棒大家也能学着老师这样提问题吗(能)(生小组讨论,后反馈)四、小结师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老师很满意,大家不但在课上找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而且还将自己最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说给其他小朋友听,真不错。五、作业完成书本知识。教学反思巩固应用教学目标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教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轻松地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对本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统一的复习。教学难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轻松地解决问题。课堂类型复习课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师今天是小冰的生日,我们一起去看看他是怎样过生日的好吗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商店购物。(练一练第4题)师小冰生日这天,他请了好多的小朋友来做客。这不,一大清早,他就和妈妈和来到商店购物了,我们一起去瞧瞧,商店里有什么呢生1我看到商店里有苹果汁、有饼干、有生日蛋糕、有汽水和面包。生2师两位同学都观察得很认真。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我有12元钱,可以买几饼汽水呢生可以买6饼。因为1226(饼)师那买3饼苹果汁够吗生够。因为1234(元)1243(瓶)或3412(元)4312(元)。师除了这些外,12元钱我还能买哪些食品呢买多少请大家小组交流一下,看看哪一组买的食品样式又多,数量又多(小组讨论,后反馈)2排座位。(练一练第5题)师小冰和妈妈接受了小朋友们的提议,他们很快买完东西回家了,我们再到小冰的家去看看,接着发生了什么事,好吗师妈妈和小冰回家后不久,客人们就到了,于是他们准备给客人排位子。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图,看看他们是怎样安排的师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第一幅图,他们是怎样排的生有两绛张桌子,每张坐4个小朋友。师那第二幅图呢生把2张桌子并成一张桌子,就坐6个小朋友。师从1张桌子并成1张大桌子,人数有什么变化生;增加了2人。师老师现在就要提个高难度的问题。如果把3张桌子并起来能坐几个人呢4张呢5张呢请小组之间讨论这个问题,然后再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生互动活动,后反馈)3智力测验。按规律写数。师他们玩的第一个游戏是按规律写数。先请同学们观察数的规律,可以小组讨论。然后试一试,填写一填。(学生讨论,后反馈)机灵狗探险。师他们玩的第二个游戏是机灵狗探险。也请小朋友观察图中画了什么,说了什么。然后试一试。走一走。(学生讨论,后反馈)三、小结师今天,我们看了小冰过生日,小朋友们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四、作业复习本单元的知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试卷测评)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试卷讲评)期中复习计划一、复习各单元知识点,对知识进行归类总结。第一单元100以内连加连减口算、列竖式计算方法。第二单元1人民币的分类。2元、角、分之间的进率。3购物方法。4人民币加减法。第三单元1乘法的意义。2乘法各部分的名称。3用乘法解决问题时数数的方法。4用乘法解决问题。第四单元1轴对称图形。2平移和旋转。第五单元125的乘法口诀。2乘法口诀编制。3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计划课时2课时二、试卷测评及讲评(2份试卷)计划课时4课时第六单元测量教室有多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会用尺子中的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所得长度不同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情感与态度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难点在活动中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我们上学时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习,你知道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吗我们应该怎样测量我们教室的长度呢学生可能会说看一看有几把尺子长。看看有几本书长。看看有多少个脚印长。师同学们想到的方法可真多呀二、自主探究1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测量工具,量一量,填一填。完成教材49页表格。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一下各小组测量过程及结果。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正确、切实可行就给予肯定。2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师你觉得测量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使测量的结果比较准确呢师生总结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呢到底是不是只有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才有可能相同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作业设计测量自己卧室的长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桌有多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与态度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难点能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时间2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问题情境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测量的相关问题。课件出示教材51页第一幅图。师为什么同样长度的课桌,这两个同学测量的结果却不相同呢学生思考,汇报。二、自主探究1认识刻度尺。师现在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都拿出尺子,认真观察一下,然后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直尺上有小格,有数字0、123还有CM等。师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有多长呢直尺上从0到1的这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你还能再直尺上找到哪段1厘米的长度呢启发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如直尺上从3到4这段长度就是1厘米等。师请同学们找出几种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品。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的长度等。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2厘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直尺上找出2厘米的长度,然后用手比一比。学生观察直尺,交流。如直尺上从0到2的长度是2厘米,从3到5的长度是2厘米。2用厘米测量。师请仔细观察图中铅笔的长是多少它们这样测量对吗说一说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注意什么、课件出示教材51页第三幅图。生交流汇报。3量一量、画一画。师同学们,我们通过直尺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厘米,请大家用直尺测量教材第51页最下面的线段,量一量它有多长。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师你能不能借助直尺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呢注意线段有两个端点哦。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展示画图结果,可以与同桌比比看画的是否正确。三、总结提升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了1厘米大约有一个手指那么宽,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要用“厘米”做单位,还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板书设计第二课时练习设计教材第52页1估一估,量一量。先估计,再测量。2画一条长8厘米。3说一说各是几厘米。4思考怎样用下面的“断尺子”画出一条长6厘米的线教学反思1米有多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情感与态度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难点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课件、米尺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看看长颈鹿和小乌龟子在游乐园的门口遇到了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教材53页情境图。生观察汇报。二、自主探究1认一认,想一想。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我们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现在请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给同桌看。学生找出1厘米的长度,展示给同桌看。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100段这样的1厘米接起来就是1米。看(出示米尺),这就是米尺,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注意看,自己数一数是不是有100厘米。学生自己数,明确1米就是100厘米。我们可以写成1米100厘米。测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我们用“厘米”作单位。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作单位,“米”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2比一比,说一说。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长。对于学生的多种回答,只要合理都要给予鼓励。学生用米尺进行测量,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交流,演示自己伸开手臂比划1米长。3小组合作,用尺子量一量。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测量,从教室的一头到另一头大约有多长教室里的黑板大约有多长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测量教室的长、黑板的长。4巩固练习。师“厘米”和“米”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结合实际情况完成下面的填空。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最下面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室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自己是通过怎样对比确定填写什么单位的。三、总结提升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长度单位米,知道了课桌的长度大约有1米,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要用“厘米”做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要记住1米100厘米。还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练习设计教材54、55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练习四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估计测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巧技能。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估测的技能技巧。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生米和厘米。师一般情况下,“厘米”用来表示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距离,“米”用来表示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距离。你能举出例子吗生举例,师评价。课件出示教材53页情境图。二、自主探究师看下面的物体,比1米长的画“”,比1米短的画“”。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第4题。学生判断,说理由。教师讲解当选择合适的单位时,就应该这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熟悉的事物作比较,进行判断区分,才能选出合适的。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的同学,解决问题时说得有理有据,真棒希望今后大家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运用我们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在的实际问题。练习设计教材5657页教学反思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分物游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的活动,体会在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着重理解“平均分”,为学习除法打下基础。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与态度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教学难点发现、经历多种分法的操作过程。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准备挂图、每人20个圆片或者小棒。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谈话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摘桃子,俩人合作摘了8个桃子,回来后,开始分桃子。2板书课题二、问题探究1同学们帮他们想一想,8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吃几个好呢(猴哥哥吃几个猴弟弟吃几个)2磁性黑板并贴上8个桃子图片。师听汇报后根据学生说的板书3评价同学们的分法都有道理,日常生活中我们分东西时常会碰到分得一样多和不一样多的事物。刚才分的这几种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公平呢板书同样多4请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指导。5出示“小猫分鱼”,要求分得同样多,6出示小狗分骨头,老师相机指导,平均分分的同样多三、体验感悟1角师问一个奥运会标志须要几个圆环。这些圆环可以拼几个五环。2师出示8本本子奖给近阶段表现好的同学4位,第二次9本本子奖给上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同学(4名)请全班同学帮老师想想平均每人可以分几本还剩几本针对(2)题,问剩下的1本还能不能再分四、实践应用1试一试第5题,飞走了一半后,还剩几只一半是什么意思。一共有几只,这里的一半是几只,还剩的一半是几只。2下课后,请同学们细心观察,找一找生活中平均分的事物,和你的家人,朋友说一说五、小结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板书设计分桃子一样多、同样多、平均分18个桃子分给2个猴子,每个猴子分(4)个桃子2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3每只小狗分到(6)根骨头教学反思分苹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分苹果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意义。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情感与态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教学重点进一步领会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准备挂图、20个圆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谈话淘气家里来客人啦,妈妈拿出了一些苹果招待客人,要淘气把苹果分一分2板书二、问题探究1出示12个苹果图片和4个盘子图片贴在磁力板上。2问看到了什么,能帮淘气分一分吗3老师收走盘子,问现在没有盘子了,还可以怎样把这些苹果平均分呢A老师巡视,指导。B老师边听汇报边板书12个苹果,每个盘放()个,需要个盘子。三、体验感悟尝试第1题你还发现了什么基本练习试一试第2题,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四、实践应用第4题1出示做操图2还可以怎样排五、小结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板书设计分苹果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6个盘子教学反思分糖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教学重点体会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准备黄豆一杯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一、参加生日聚会,唤起“主角”的意识。一上课,我就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然后,我很神秘的告诉他们“今天呀,是老师的生日”接着说“我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参加我的生日PARTY,好不好”等他们稍微安静,我就为难地说“可是老师今天太忙了,你们能不能帮帮老师老师想摆六桌,你们能不能帮我把这些好吃的东西(同时在电视上出现这些小吃的数量柑桔42个、果冻34个、花生95颗、糖果100颗、板栗49个、饼干72块)都平均分成6份”出示课题“分食品”。接着,我让他们小组自由选择想帮老师分的东西,小组长到讲台前领取要分的物品。二、问题探究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如何将手中的物品平均分成6份,然后请一个小朋友来分,小组长做好记录,看哪一组分得又好,又快。学生开始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分一分。分完后,进行全班交流2全班交流让各个小组长汇报小组分的情况,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分。要鼓励学生分法的多样化,并评价哪个小组做的较好。三、体验感悟讲述大家都留意到了每张桌子上都摆了黄豆,是不是有点奇怪吧我们老家有个习俗是要在生日那天吃黄豆。所以我为大家准备了黄豆。在吃黄豆之前,我拿黄豆来跟大家玩个游戏,好吗玩游戏之前,跟学生讲清楚游戏规则小组内派个小朋友抓一把黄豆,然后拿这一把黄豆来分,如果能平均分成2份,得2分;如果还能分成3份,再得3分;如果还能平均分成4份,再得4分;一直分下去,能分成几份,就再得几分;看哪一组得分最高。学生开始活动。完成后将他们的分数打在准备好的表格里,在电视机里呈现出来。都做完后,让学生根据打出来的分数,判断哪一组获胜,然后给获胜组奖励。四、实践应用五、小结讲述在老师的生日PARTY上,玩的开心吗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是怎样学到的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板书设计分糖果第一组姓名姓名姓名姓名姓名1次2次3次4次教学反思分香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称。过程与方法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情感与态度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的具体过程。教学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算式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吗出示智慧老人画面以及挂图谁能把这幅图意说给大家听2板书二、问题探究1通过看图,同学们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把12个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同学用小棒代表香蕉分一分2谈话把12根香蕉分成2份,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法的运算符号是读作除以(把12分成2份怎样列式为什么等于6如果把12平均分3份能用除法表示吗)3讲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三、体验感悟出示18根小棒图片,让学生自己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组织学生汇报,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四、实践应用完成练习二1,2,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五、小结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教学反思练习五教学目标1能在活动中正确体会理解除法的含义。2提高在实际情境中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3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能在活动中正确体会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提高在实际情境中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分一分、填一填第12题。1学生独立动手圈一圈,填一填。2分组讨论。3集体交流、汇报。第345题1学生集体读题,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2学生独立完成。3分组讨论。4集体交流、汇报为什么这样列式,是怎么分的二、知识应用数学故事学生根据书中三幅图的意思,编数学故事。先让学生说一说故事的情节,在解决除法问题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三、小组活动看算式编故事1让学生看算式,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编故事。进一步沟通学生的生活经验与除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除法问题。2组内交流;3集体汇报。四、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五、板书设计练习五1可以给(2)件上衣钉上扣子。1052(件)小熊开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体会除法运算与生活世纪的密切关系,学会用2到5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感受用乘法解决除法的简便性过程与方法体会乘法,除法的互逆关系,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与态度提高在实际情境中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教学重点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教学难点拓展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认识和运用的空间教学准备课件、教具。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师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生鞭炮的声音。师对了,爱睡觉的小熊今天起的特别早,原来阿小熊开的店今天开张了,它的好朋友小猴和小虎也来为他的新店开张来祝贺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想。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电脑出示课件主题,板书小熊开店小熊请我们进去了,我们来看看小型的店里有些什么东西那位小朋友跟大家说说电脑出示课本主题图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你都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二、问题探究小猴想买4辆坦克送给它的表姐、表哥、好朋友和它自己,可是小猴总也算不出他要付多少钱。这下可把小熊给难住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小熊吗1算一算买4辆坦克要多少钱1独立思考2独立列式3交流汇报4汇报4520(元)或5420220元可以买多少辆坦克1独立思考2独立列式3交流汇报4汇报20543深入探讨205还可以怎样计算呢独立思考,个人汇报小猴,小狗都买到了坦克,他们可高兴了,你们高兴吗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在4520/45中你发现了什么三、体验感悟1老师的问题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要靠靠大家,我有12元钱,如果要买铅笔盒,可以买多少个买皮球呢1)独立思考,列式计算2)学生反馈3)将答案写到书上4)解决“买什么东西,正好用完24元”引导学生说自己的想法2学生的问题互动活动小组内提问、解答,说说所用的口诀四、实践应用1试一试(提醒大家边想口诀边计算)1)独立尝试2)交流,说说所用的口诀2练一连1)小鸟回家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2)蚂蚁搬家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说说所用的口诀3)动物搬家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比比看,那个队做得快五、小结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快乐的动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能动手操作找出“倍”的数量关系。过程与方法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使学生掌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理解“倍”的含义,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难点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准备课件、教具。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谈话引入,老师想带大家去参加一个快乐的动物聚会,好不好(板书课题,播放课件)二、问题探究2师同学们,参加聚会的都有哪些小动物呀数数看,它们各有多少只(学生说完,教师点击课件,出示猴子,鸭子,松鼠,小鸡的图像,然后出示只数3628)师如果老师想用磁扣代替小猴和小鸭的只数,(边说边贴动物图像)谁能告诉老师,我应该怎样贴呢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VB实现问题题库及答案
- 如何使用Photoshop进行照片效果处理试题及答案
- 未来市场策略中的创新元素试题及答案
- 文学角色与叙述结构试题及答案
- 文学分析中的定量与定性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逻辑考试考察形式概述试题及答案
- 性别与权力在文学中的关系探讨试题及答案
- 知道2025年Ms Office考试试题及答案的要点
- 文学与地方文化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法律原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2025年电子工程师工作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营业执照共用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北京朝阳区高三二模高考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4年陕西省略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数学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 2024年江西各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届山东省潍坊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 GINA+2024哮喘防治指南修订解读
- 篦冷机岗位试题及答案
- 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