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_第1页
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_第2页
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_第3页
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_第4页
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门类。因神经系统对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具有调节作用,而其他系统和器官病变对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具有干扰调节作用。所以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时可影响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全身各种疾病同样可产生神经系统功能和器质性改变。因此神经科学与其它临床学科联系紧密,互相渗透,尤其是近期发展的MRI、CT、神经生化、神经免疫、神经遗传学等新技术,大大地促进了神经科学的发展。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本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和危重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手段,学会神经病学中定位和定性诊断的思维方法。熟练掌握各种先进的检查。紧紧地联系临床实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讲课与示教,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及教学内容】了解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范围,它在临床各科中的地位。第二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目的要求】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教学内容】第一节意识障碍1意识障碍的解剖学基础。2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鉴别诊断。第二节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1失语症的临床特点及表现。2失用症的临床特点及表现。3失认症的临床特点及表现。第三节智能障碍和遗忘综合征1智能障碍。2遗忘综合征。第四节视觉障碍1视觉传导经路及血液供应。2视力障碍和视野缺损。第五节眼球运动障碍1眼肌麻痹的表现与分类。2瞳孔调节障碍。3眼球震颤。第六节面肌瘫痪。1解剖学基础。2分型及临床表现。第七节听觉障碍与眩晕1听觉障碍的解剖学基础与临床表现。2眩晕的分类与临床表现。第八节延髓麻痹1延髓麻痹的解剖学基础。2分型及临床表现。第九节晕厥与癫痫发作1晕厥的分类、临床特点。2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与鉴别。第十节躯体感觉障碍1感觉障碍的有关解剖学基础、生理。2感觉障碍的临床分类及表现。3分型及临床表现。第十一节瘫痪1瘫痪的解剖学基础。2瘫痪的分类、特点、定位。第十二节肌萎缩1肌萎缩的分类及临床特征。第十三节步态异常1步态异常的分类及临床特征。第十四节不自主运动1不自主运动的有关解剖、生理基础。2临床分类及表现。第十五节共济失调1共济失调的解剖学基础。2共济失调的分类、临床特点。第三章神经病学的临床方法【目的要求】L、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采集和临床常规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2、掌握昏迷患者的检查方法,明确其病因。3、了解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的检查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病史采集1病史采集的步骤,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2现病史采集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症状,如头痛、抽搐、瘫痪、感觉障碍、视力障碍等3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的收集、询问。第二节神经系统检查1、一般检查意识状态、精神状态、脑膜刺激征、头颈部、躯干四肢的检查。2、脑神经检查12对脑神经的检查。3、运动系统检查肌营养、肌张力、肌力、不自主运动、共济运动、姿势步态。4、感觉系统检查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5、反射检查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6、自主神经功能检查一般观察、内脏括约肌、自主神经反射。第三节昏迷患者的检查L、一般检查T、P、R、BP、气味、皮肤粘膜。2、神经系统检查瞳孔变化、眼球位置、眼底、肢体瘫痪、姿势反射、脑膜刺激症、脑神经及脑干功能。第四节失语症、失用症和失认症的检查1失语症检查口语表达、听理解、阅读、书写等。2失用症、失认症的检查运动性、观念性、结构性失用,视觉、听觉、触觉失认等。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方法【目的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辅助诊断方法,如脑脊液检查、头颅CT、MRI、DSA等检查方法。2了解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意义以及脑神经、肌活组织检查的意义,对基因诊断有一定的认识。3掌握脑脊液常规检查、生化检查结果的意义。【教学内容】1脑脊液检查、穿刺的部位、常规生化检查结果正常值,特殊检查及异常的意义。2神经影像学检查头颅脊柱平片、血管造影、CT、MRI检查的适应症及临床应用。3、神经电生理检查、脑电图正常、异常标准及临床应用。脑诱发电位、肌电图、TCD、SPECT检查的适应症、临床意义。4、脑神经和肌肉活组织检查的临床应用、基因诊断技术。第五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目的要求】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和程序,强调定位、定性诊断。【教学内容】1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的准则,定位诊断应注意的问题,不同部位病损的临床特点。2神经系统疾病病因学分类,定性诊断应注意的问题。第六章周围神经疾病【目的要求】了解周围神经病的解剖、生理与概念。【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1、周围神经病的应用解剖与生理。2、变性与再生。3、神经炎、神经痛、神经病等名称的概念。第二节脑神经疾病一、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目的要求】掌握面神经炎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教学内容】1、病因为面神经管内及茎乳孔处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可能与受凉或感觉有关,也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2、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呈单侧或双侧面神经周围性麻痹的症状和体征。3、诊断与继发性面神经麻痹、中枢性面瘫相鉴别。4、治疗急性期短程皮质类固醇、理疗、针灸等治疗。恢复期作面肌按摩。第三节脊神经疾病【目的要求】1、了解周围性神经病的常见病因和共同临床表现。2、掌握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GUILLAINBARRE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教学内容】1阐明周围性神经病的常见病因和共同的临床表现。2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和病因。3重点讲述急性炎症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UILLAINBARRESYNDROME)。(1)病因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2)临床表现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四肢周围性瘫痪,可有双侧面瘫或和球麻痹,腓肠肌按痛,可有末梢型感觉障碍,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一般预后良好。(1)诊断和鉴别诊断本病应与急性脊髓炎、脊髓灰质炎、周期性麻痹鉴别。(2)治疗免疫球蛋白、血浆交换疗法、肾上腺皮质激素、大剂量B族维生素、延髓麻痹和呼吸肌麻痹治疗,有效地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发生。第七章脊髓疾病第一节概述【目的要求】1了解脊髓的应用解剖和生理。2了解脊髓与脊柱的关系。3掌握脊髓病的定位诊断。【教学内容】L、阐述脊髓在长度上的脊段性结构和横断面的内部结构。2、说明脊髓长度短于脊柱,脊髓节段和锥体的关系。3、脊髓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性障碍、感觉障碍、反射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4、脊髓损害的表现及常见病因前角、后角、前连合、脊髓小脑束、后索和锥体束及常见病因。5、简述脊髓主要节段横贯性损害的临床表现高颈部位、颈膨大、胸段、腰膨大、园锥、马尾。第二节急性脊髓炎【目的要求】1、了解脊髓炎和脊髓病的含义。了解脊髓炎的临床分类。2、主要阐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教学内容】1病因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病因不明,可能由病毒造成,也可能是脱髓鞘性病。简述其有关病理改变。2临床表现重点讲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包括急性(休克)期、恢复期及脑脊液的改变。3、诊断根据病史和体征等诊断,须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病,脊髓压迫症,急性硬脊膜外脓肿等进行鉴别。4、治疗和护理急性期可短程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并处理排尿障碍和呼吸肌麻痹。防治各种并发症尿路和呼吸道感染、褥疮。康复期的理疗、体育等治疗。第三节脊髓压迫症【目的要求】掌握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教学内容】1、病因各种脊髓肿瘤、炎症性疾病、锥体疾病等。2、临床表现神经根损害、传导束型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反射改变、可有脊髓损害变化。3、诊断与鉴别诊断。1判断是否脊髓压迫症。2判断脊髓压迫节段。3判断髓内或髓外压迫。4判断脊髓压迫的原则。4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对症治疗。第八章脑血管疾病第一节概述【目的要求】1了解脑血液供应和主要血管闭塞后的症状。2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教学内容】1脑血液供应和主要血管闭塞后的症状颈内动脉、大脑前、中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等。2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第二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目的要求】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教学内容】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和发病机理强调微栓塞学说。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特点,颈内和椎动脉系某一局部功能障碍;症状突然消失,缓解不超过24小时,可刻板地反复发作等。3诊断和鉴别诊断与癫痫、偏头痛、昏厥、眩晕等鉴别。4防治病因治疗、血小板聚集抑制药等。第三、四、五节脑梗死【目的要求】了解脑梗死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教学内容】1病因及发病原理强调本病的血管壁、血流动力和血液成分等三大要素。2临床表现重点阐述脑血栓形成的典型临床表现及主要临床类型。介绍CT和MRI在临床诊断上意义。3诊断和鉴别诊断与脑肿瘤、硬膜下血肿等疾病的鉴别。4治疗溶栓治疗、抗凝治疗、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脑保护治疗、手术治疗。5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的概念、诊断、治疗。第六节脑出血【目的要求】1掌握脑出血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2掌握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的鉴别诊断。【教学内容】1阐明脑出血的病因、强调高血压的作用。2发病原因、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微动脉瘤。3病理脑实质内出血和好发部位。4临床表现(1)脑出血的典型临床表现。(2)主要脑出血部位的特征临床表现(内囊基底核区、桥脑、小脑、脑叶、脑室)。5诊断和鉴别诊断阐明与脑肿瘤、外伤性颅内血肿等鉴别。阐明出血性中风的临床鉴别。6治疗降颅压、调整血压、安静、手术、护理等。第七节蛛网膜下腔出血【目的要求】掌握本病的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复发。【教学内容】1、病因动脉硬化、颅内先天性动脉瘤、脑血管畸形。2、发病原理动脉易破裂性、出血和血管痉挛。3、病理强调动脉瘤的好发部位。4、临床表现强调发病情况、脑膜刺激征、血性脑脊液、罕见局限性脑损害体征、DSA临床意义。5、诊断和鉴别诊断与脑膜炎鉴别。6、治疗安静、脱水剂、抗纤溶剂、止血剂、手术和预防复发。第十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第一节多发性硬化【目的要求】掌握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教学内容】1脱髓鞘疾病的病理标准。2多发性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与方法,与视神经脊髓炎的关系。第十一章运动障碍疾病第二节帕金森病【目的要求】1了解锥体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病变时出现的症状。2掌握震颤麻痹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教学内容】1、概述纹状体苍白球系统是锥体外系统的主要组成成份。病变时肌张力改变与不自主运动。2、肌张力增高而运动减少综合征一震颤麻痹。(1)原发性震颤麻痹和继发性震颤麻痹。(2)病理重点介绍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缺乏的生化病理。(3)临床表现肌强直、震颤及运动徐缓三大主征及本病的特殊姿态。(4)诊断必须与各种原因引起的PARKINSON综合征鉴别。(5)治疗药物治疗(抗胆碱能药物、多巴胺能受体激动的、金刚烷胺、左旋多巴类药物等),手术治疗。第十三章癫痫【目的要求】L了解癫痫的病因和分类2了解癫痫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3掌握癫痫的防治要点与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教学内容】1病因原发性癫痫与继发性癫痫。2临床表现介绍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发作的临床表现,并说明应注意可能存在的原发病的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确诊癫痫的依据、脑电图的诊断价值与癔病、晕厥、偏头痛等的鉴别,疑为继发性癫痫者应寻找病因。4防治注意预防癫痫的因素,控制反复发作的药物治疗原则,病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与抢救。第十四章头痛第二节偏头痛【目的要求】熟悉偏头痛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防治原则。【教学内容】1病因未明。2临床表现详述典型偏头痛的发作过程与癫痫、高血压性头痛、五官疾病引起的头痛等相鉴别。3治疗与预防偏头痛发作时药物治疗血管收缩剂、预防发作抗5羟色胺、抗组胺、B肾上腺素能阻滞药物。第十九章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第二节重症肌无力【目的要求】1、了解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与自身免疫有关。2、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教学内容】1、病因介绍本病发病原理与运动神经末梢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减少有关。而后者与相应抗体免疫反应有关。2、临床表现结合本病病肌特别是眼外肌易疲劳性的特征,介绍各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说明何谓危象,介绍危象的类别和原因。3、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包括疲劳试验在内的临床表现,必要时进行药物试验与肌电检查。须注意有无胸腺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病、肌无力综合征相鉴别。4、治疗介绍抗胆碱脂酶、肾上腺皮质激素、胸腺手术、危象等处理。第二十章肌肉疾病第二节周期性麻痹【目的要求】1、了解周期性麻痹的病因及发病机理。2、掌握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教学内容】1、病因和发病原理说明钾、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肌肉细胞动作电位异常。2、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急速全身无力,常有某种诱因,临床常见低血钾型,另有高血钾和正常血钾型。3断与鉴别诊断发作过程、血钾改变。注意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引起低钾的全身疾病、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癔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