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天沟风景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方案(可编辑)_第1页
龙天沟风景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方案(可编辑)_第2页
龙天沟风景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方案(可编辑)_第3页
龙天沟风景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方案(可编辑)_第4页
龙天沟风景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方案(可编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天沟风景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方案1规划区的范围、技术步骤及规划原则211规划区范围212技术步骤213规划依据314规划原则42区域概况521地理位置522自然概况623社会经济概况73龙天沟风景区旅游资源分析及评价731资源类型732旅游资源评价84龙天沟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1241旅游发展优势1242旅游开发劣势1243旅游发展机遇1344旅游发展的挑战135龙天沟风景区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与规划重点1451指导思想1452规划亮点与重点146龙天沟风景区旅游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1561发展目标1562旅游发展战略167龙天沟风景区功能分区及布局规划1771旅游区划1772旅游区主题定位与形象设计1873各区开发布局规划198龙天沟风景区旅游主题定位与总体形象策划3581主题定位3582形象策划理念基础3583整体形象定位3584旅游景区景观形象策划3585社会文化景观形象3686旅游企业形象策划3787视觉识别策划3788其他感觉形象3989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39810宣传口号409龙天沟景区市场开发与旅游市场营销规划4091龙天沟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分析4092龙天沟景区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4293龙天沟景区客源市场预测4394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对策4495龙天沟景区市场营销策略4510旅游环境容量估算49101旅游环境容量的涵义49102山岳类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综合实现的定量评价模型49103龙天沟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综合实现的定量评价模型50104龙天沟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各分量定量评价50105龙天沟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综合实现52106龙天沟风景区日饱和旅游环境容量、日超饱和旅游环境容量、年适宜旅游环境容量的计算5311旅游发展专项规划53111旅游交通规划53112龙天沟景区宾馆餐饮业规划55113旅游商品开发规划55114植被抚育与绿化规划57115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58116电力规划60117电讯工程规划60118旅游安全规划61119旅游人才资源培养规划6112投入产出估算62121建设时序规划621222005年2010年投入估算62123五年内产出估算63124经济效益分析64125社会效益分析64126生态效益分析6413规划的实施与保障64131引入先进旅游经营理念,建立先进的旅游管理体制和环境管理体制64132培养旅游管理人才65133加大景区的旅游促销投入65134建立景区规划实施监督机制651规划区的范围、技术步骤及规划原则11规划区范围龙天沟风景区位于遂平县槐树乡境内,距离遂平县城35公里。景区以龙天沟为中心,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6公里,面积约为20平方公里。龙天沟风景区处于遂平县、西平县、舞阳县三县交界处,与岈山风景区相距15公里,交通便利。12技术步骤规划组2005年5月初接受委托,并对景区进行了实地调查,确定了规划的技术路线及步骤如图11所示。13规划依据131法律依据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替GB/T17775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河南省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河南省旅游管理条例。132文本依据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河南省旅游产业“十五”发展规划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驻马店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遂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33相关资料本规划参阅的相关资料有遂平县志、遂平县统计年鉴、遂平县龙天沟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岈山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图11遂平县龙天沟景区总体规划技术路线框图14规划原则141依托资源原则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和依托,没有资源基础盲目进行旅游开发,只能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龙天沟地处山区,植被保护良好,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山、水、洞组合良好,并且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依据这些资源,因地制宜进行旅游开发是调整遂平县产业结构、造福当地农民的一个重要举措。142突出特色原则旅游开发必须强调个性,要有特色,特色是旅游产品的灵魂,是旅游产品的生命力体现。没有特色就难以形成强大的旅游吸引力,没有特色就不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吸引游客。多一份特色,在市场上就多一份竞争力。特别是在遂平县境内,旅游资源类似,产品开发重复,要想在本区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以奇制胜”。所以在进行旅游开发时一定要重创造,重新奇,出高招,突出特色。143市场导向原则旅游业是一个产业,开发旅游产品时,必须考虑到投入产出比,注重实际效益。因此旅游开发时,要充分考虑当前游客的旅游需求和旅游偏好,以市场为导向,把旅游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情况作为开发决策的基础。同时还要根据旅游市场发展趋势,预测未来旅游市场的发展情况,作出长远的旅游规划决策,以实现遂平县以及龙天沟景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全面丰收。144适度超前原则旅游规划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旅游发展目标而谋划的行动部署,它既要强调近期的可操作性,又要强调中期的超前性和远期的前瞻性。另外,不仅要适合当代人的需求,与当代人的理念、心灵的沟通,也要预测今后人们的需求变化。在项目建设上,不但不能简单地恢复过去,而要更多的突破传统。一些重要景观的建设要有个性强调特色,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还要考虑到旅游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因此规划还要有一定的弹性,留有余地。145产品多元原则旅游产品今后的发展趋势应逐步从自然观光旅游产品转向度假类、休闲类、参与类等的旅游产品。追求旅游产品的多元化是满足市场需求,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针对龙天沟风景区,可以开发山寨文化旅游、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探险旅游等类型的旅游产品。146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是旅游区在残酷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在。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回归自然旅游是目前旅游业的一大趋势,因此要从长远利益出发,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把保护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视为战略性问题加以对待。龙天沟风景区中有相当大的范围属于原始次生林,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小,在对景区开发时,要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好景区的生态环境,实现景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区域概况21地理位置遂平县行政上隶属于驻马店市,地处北纬32度59分至33度18分、东经113度37分至114度10分之间,东接汝南、上蔡,南靠确山、驿城区,西邻舞阳、泌阳,北连西平等县。地势西高东低,中东部为大幅平原。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纵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龙天沟风景区位于遂平县西北部的槐树乡境内,与省级风景名胜区岈山风景区相隔仅15公里,南北呼应,属于岈山风景区一个重要的补充部分。22自然概况221地质地貌槐树乡西部、南部为低山区,占总面积的40,中部东部系平原,由西向东,逐渐平坦,占总面积的60。龙天沟在地质构造单元上属于河南地台的组成部分,山脉属伏牛山系的东部余脉,该山系在中生代和新生代两个时期,因为受到燕山活动侵入和喜马拉雅运动影响而形成,绝对年龄为4亿年左右。龙天沟景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山地占70以上。风景区内山势奇特,地貌突出,风景资源类型众多、齐全,由花岗岩以地表植被形成的景观奇特秀丽、壮观,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旅游观赏价值。222气候气象龙天沟属于北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15,光照2208小时,无霜期224天,年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此地既具有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的特征,又具有大陆气候的一些特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光明媚,夏季雨量充沛,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晴燥,年风向变化秋冬以北风为主,春夏南风占优势,平均风速34米/秒。由于龙天沟地处山区,有特殊的山地小气候,风向日变化不定,后半夜至早晨多北风,午后风速加大,西风和南风强劲。223水文水利槐树乡境内的河流大多发源于龙天沟境内,因为河短坡陡,汇流时间短,洪水来势猛,进入平原地区后,坡缓槽窄,水位抬高,不仅平原地区滞水无法排出,且倒流漫溢,每遇汛期容易发生水灾。龙天沟内尚无修建水库。龙天沟景区水源为山泉、地表水和地下水三部分,水质洁净,矿物质含量丰富,无污染,属于优质的天然矿泉水,地面水环境质量达到GHZBL标准。224森林植被龙天沟风景区为北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地带,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气候温和,是与温带森林的生长,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并且景区内植被保护完好,林木旺盛,树种繁多,且有板栗、猕猴桃、野葡萄、山核桃、棠梨、山楂等野果特产。225野生动物景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主要有獾、狐狸、刺猬、野猪、野兔、蛇类、野鸡、画眉、斑鸠、松鼠、猫头鹰、山雀、啄木鸟、蟒蛇等。据当地居民反映,有的蟒蛇长达7米,直径10公分,重达20多公斤。23社会经济概况231历史与文化龙天沟风景区所在的遂平县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尧舜时代这里就有人居住。秦朝统一中国后,将此地改称吴房县,公元817年,唐王派李朔讨伐吴元济,李朔夜袭蔡州擒吴元济,为中国战争历史上奇袭战例之一,吴房县令不战而降,因而得名遂平。龙天沟有美丽的小白龙传说,也有战国时期、隋末唐初、西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建国后50年代初期等不同时期的真实的历史和故事流传下来,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232人口与农业景区总面积20平方公里,下辖10个自然村,分属于李兴楼村委,总人口1960人左右。耕地面积2800亩,农业总产值800万元,当地群众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畜牧业以养牛、养羊为主,属于典型的山区、老区贫困村。233矿产与工业景区内地层主要是震旦系石英岩,局部地区保留有寒武系灰岩,页岩、火成岩出露相当普遍,沉积岩中主要有铁、磷、锰等矿藏。但是由于矿藏品位较低,开采价值不大。李兴楼村委曾办过水泥厂、石子厂、木器加工厂,都因种种原因早已停产。3龙天沟风景区旅游资源分析及评价31资源类型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以及河南省旅游资源普查结果,龙天沟风景区旅游资源单体共计47个。旅游资源的八大类型齐全,在这八大类型中,地文景观类共23个单体水域风光类共9个单体生物景观类共5个单体天象与气候景观类单体2个古迹类6个单体建筑类1个单体人文活动类单体6个,旅游产品丰富。具体如表31所示表31龙天沟风景区旅游资源类型表资源类型资源名称地文景观A龙天山、九龙山、二龙山、飞石山、猫头山、蜘蛛山、金顶山、凤凰山、龙天沟、蛟龙沟、五里沟、寨沟、将军峰、八仙石、飞天石、虎口崖、打豹崖、黑石崖、千面崖、神仙洞、白龙洞、娘娘洞、会师洞水域风光B青龙潭、黑龙潭、九龙潭、仙女潭、龙口瀑布、龙天瀑布群、龙尾瀑布、千层崖瀑布、瓮城瀑布生物景观C原始次生林侧柏、火松、黄连树、落羽松、鬼柳树、紫檀、银杏、悬铃木,果树板栗、猕猴桃、野葡萄、山核桃、棠梨、八月炸、山楂,中药材黑参、全虫、何首乌、桔梗、柴胡、二花、金蝴蝶、马蹬草、野生动物、蝴蝶栖息地天象与气候景观D冰挂冰柱、冰棰、黑石崖四季画卷遗址遗迹E龙天寨、点将台、旗杆窝、刘秀大堂、刘秀坑、李先念纪念堂建筑与设施F秦王寺旅游商品G山野菜等人文活动H小白龙传说、吴子胥传说、窦建德传说、跑马岭传说、抗日前辈活动刘少奇、李先念、黄霖、栗再山、王震、皮定钧、范文澜、刘子厚、钟殿奎32旅游资源评价321旅游资源等级评价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普查,将这些旅游资源进行等级划分,共评出四级旅游资源1个,三级旅游资源9个。表32优良级旅游资源等级评价表等级类型数量个名称四级1猎户主人公原型钟殿奎三级7黑石崖四季画卷、八仙石、打豹崖、黑石崖、千面崖、瓮城瀑布、五里沟原始次生林322旅游资源地位性评价表33旅游资源地位性评价表旅游资源地位猎户主人公原型钟殿奎全国闻名,老少皆知龙天寨山寨文化景观,中原独特龙天瀑布群多级瀑布、深潭、洞穴、奇石、奇树相连,省内罕见千层崖冰挂百米冰凌、中原罕见五里沟原始次生林林深叶茂、物种丰富,中原生态宝地323资源综合分析3231地质地貌,鬼斧神工龙天沟地处山区,景区内山势奇特,地貌突出,风景资源类型齐全,由花岗岩及地表植被形成的景观奇特秀丽、壮观,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旅游观赏价值。景区内分布有龙天山、九龙山、二龙山、飞石山、猫头山、蜘蛛山、金顶山、凤凰山等。其中龙天山海拔553米,峰高路险,隋代名将窦建德在山顶所建的龙天寨至今仍存在九龙山似九条龙欲腾空而起,相互缠绕嬉戏二龙山因两座山峰酷似两条蛟龙而命名为二龙山飞石山山顶无崖无峰,数不清的巨石或立或卧如天外飞来之石,具有鬼斧神工之妙猫头山远看酷似猫头,栩栩如生。龙天沟景区内山沟密布,各具特色。龙天沟谷深峰险,林密树茂,野趣浓郁,沟内景点众多,散布其间蛟龙沟水流激荡,似蛟龙入海,怪石林立,洞穴比比皆是五里沟溪流涓涓,四季不断,沟内原始次生林发育良好,各种野果遍布其间,野生动物为景区增添了许多的生机和活力。整个景区树林茂盛,遮天蔽日,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阳春山花烂漫鸟语花香,盛夏绿树成荫流水潺潺,金秋满山红遍层林尽染,隆冬白雪皑皑洁白如玉,一年四季如变幻的画卷令人流连忘返。龙天沟景区内洞穴、奇石、深潭与瀑布众多,组合良好。龙天沟内有八仙石、飞天石、虎口崖、打豹崖、黑石崖、千面崖、神仙洞、白龙洞、娘娘洞、会师洞、青龙潭、黑龙潭、九龙潭、仙女潭、龙口瀑布、龙天瀑布、龙尾瀑布、千层崖瀑布、瓮城瀑布等。景区内怪石林立、洞穴比比皆是、瀑布深潭遍布景区,形成了一个山、水、洞组合良好的景区。3232生态景观,类型多样龙天沟景区内植被保护完好,林木旺盛,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树种繁多,有侧柏、火松、黄连树、落羽松、鬼柳树及珍稀树种如紫檀、银杏、悬铃木等,还有板栗、猕猴桃、野葡萄、山核桃、棠梨、八月炸、山楂等野果树,还有很多中药材,如黑参、全虫、何首乌、桔梗、柴胡、二花、马蹬草、金蝴蝶等。每到十月中旬气温下降,气压上升,漫山遍野的红枫树、黄山栾,一场风霜一层色,霜叶红于二月花。而针叶树在萧瑟秋风中显露出的郁郁青色,更增添了该区域层林尽染的无双芳华。景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也相当丰富,主要有獾、狐狸、刺猬、野猪、野兔、蛇类、野鸡、画眉、斑鸠、松鼠、猫头鹰、山雀、啄木鸟、蟒蛇等。良好的植被、保护完好的生态环境是开展生态旅游的良好资源基础。3233历史人文,源远流长遂平县4000多年的历史,在龙天沟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活动遗迹以及美丽的神话传说,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景区吸引游客的核心旅游资源。据传龙天沟原名蛟龙沟,因为蛟龙在此沟内盘踞作怪,非旱则涝,祸害百姓,后被东海龙王的三太子小白龙发现,遂后违天规下凡降伏蛟龙,至此以后,此地风调雨顺,使一方百姓脱离苦海,小白龙以私下凡间触犯天条,被贬在龙天沟白龙洞内,后因观音菩萨相救,随唐僧西天取经。为感谢小白龙,当地百姓把蛟龙沟改名为龙天沟。龙天沟险峻的山峰、陡峭的峡谷,成为历代军事家的必争之地。战国时期的吴国大将吴子胥保娘娘途经龙天沟,以险要山势堵挡追兵隋末唐初,窦建德大将军曾在此屯兵修筑龙天寨,曾与李世民在此激战,后被李世民战败,兵退母猪峡一带,自刎于此,被葬此处,将军墓现在保存完好。他当年在龙天寨点将之处的点将台、树大旗的旗杆窝石古迹仍存在后汉光武帝刘秀入住洛阳前曾在此击败王莽残兵,刘秀观此地地势险要,风景迷人,遂在此居住三月有余,留下很多传说与遗迹,如刘秀大堂、刘秀坑等明末起义军刘扁头刘洪起及其妹妹在此操练过兵马,留下了跑马岭传说抗日战争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李先念、黄霖、栗再山、王震、皮定钧、范文澜、刘子厚等曾在龙天沟及李兴楼居住和战斗过,此地曾作为新四军五师军需用品的后方基地。龙天山主峰将军峰,因为李先念在此指挥战斗三天三夜,被群众取名为将军峰。著名作家吴伯箫所著猎户一文中打豹英雄董坤的原型人物钟殿奎至今仍居住在龙天沟内,这位老人以前曾因只身打豹为民除害而受上级表彰,而今他又主动承担起保护景区内的野生动植物的重任,被誉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神。龙天沟美丽的小白龙传说,战国时期、隋末唐初、西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建国后50年代初期等不同时期的真实的历史和故事,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3234物候气象,雄奇壮观龙天沟的右下方的千层崖,属于典型的震旦系石英岩和页岩,由于山体运动和局部的拖、拽、挤压而形成,整个压面层层叠叠,成背斜状,在地质上称作九龙山小背斜。左右两翼之间的距离约为200米,属于典型的独特的地质景观。每当隆冬来临,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冰挂、冰柱,冰挂最长达到200余米,冰柱直径在10公分以上,形成奇特的冰挂、冰棰景观,游客穿梭其间,无不被这大自然景观所陶醉。黑石崖崖高100多米,长200多米,该崖陡峭险峻气势宏伟,整个崖面呈黑褐色,故名黑石崖。在层层岩石中间生长着许许多多奇花异草和古藤,春季杜鹃鲜艳盛开,夏季藤蔓爬满整个崖壁,崖下瀑布欢腾,秋季红叶点点,缀满山崖,冬季寒梅迎风傲雪,宛如一幅巨大的画卷,四季不断地变换,迎接游人的观赏。324资源组合评价龙天沟风景区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多沿龙天沟、五里沟、寨沟等山谷以及山脊分布,集中分布于龙天沟、五里沟、寨沟、以及将军峰等处。景点成串珠状分布于山谷或山脊,这种空间组合便于旅游路线的组织和旅游业的开发。龙天沟风景区旅游资源在资源类型组合上同样具有优势。本景区有秀美的山体、幽深的山谷、丰富的水体、各种类型的洞穴、奇石、四季多变的自然风光、美丽的神话传说、真实的历史事迹、丰富的人文遗迹等,共同促使本景区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另外,与本区域内其他旅游景区从功能上互相补充,从旅游资源类型上也互相补充,共享资源和市场,形成合力,共同发展,优势明显。325开发环境评价龙天沟风景区位于遂平县槐树乡境内,距离遂平县城35公里。景区处于遂平县、西平县、舞阳县三县交界处,与岈山风景区相隔15公里,交通便利。城市居民可以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前来游玩。如果开展休闲度假旅游,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较好。另外当地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前期已经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改造,当地群众对旅游开发持积极的态度,景区内的家庭宾馆已经初具规模,吸引了大量游人在此食宿。4龙天沟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41旅游发展优势411旅游区位独特龙天沟风景区位于遂平县西北部的槐树乡境内,距离县城35公里,交通比较便利,与省级风景名胜区岈山风景区相隔仅15公里,南北呼应,属于岈山风景区一个重要的补充部分,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412生态环境良好龙天沟风景区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景观山水相依,生态环境洁净,空气清新,景区内植被覆盖率高,环境污染小,为当前回归自然、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413部分基础设施初具规模近几年来,县乡各级政府非常重视龙天沟的开发建设情况,目前部分基础设施已经初具规模,农家宾馆、农家饭庄、游路设施、通讯设施等都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414领导重视,群众支持领导的重视,是旅游开发的先决条件之一。遂平县、槐树乡非常重视龙天沟的旅游开发,专门招商引资成立了“河南遂平龙天沟风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并把龙天沟的旅游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提出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为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支持。景区内的群众对于旅游开发也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为龙天沟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领导的重视,群众的支持,无疑是龙天沟风景区旅游开发的重要前提条件。42旅游开发劣势421水资源利用难度大景区内的水资源也是比较丰富的,但是由于河道没有很好的改造,且没有一定的蓄水设施,大量水资源白白流走,致使景区内的水资源不足。如不对河道进行改造,将给景区的开发带来很大的困难。422人文旅游资源开发难度大龙天沟风景区内虽然有丰富传说、故事,历史悠久的人文资源也比较多,但是,对这些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就需要重建,投资大,困难多。423缺乏旅游专业人才,欠缺对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龙天沟风景区目前旅游人才缺乏,旅游教育还未起步,居民文化素质有待提高,旅游知识的普及不够。43旅游发展机遇431旅游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大产业旅游业被誉为“朝阳产业”、“无烟工业”,目前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大产业,超过石油、汽车、钢铁、军火工业,已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主要支柱产业。国际研究表明,旅游是消费者选择中仅次于教育和住房的第三大消费项目,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432遂平县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旅游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支柱产业之一河南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其作为拉动消费的重要措施之一。遂平县也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这些都成为龙天沟风景区旅游开发的难得的机遇。433回归自然、生态旅游倍受重视回归自然、生态旅游是目前国内外旅游的一大趋势,保护自然、利用自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国家已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长远利益来考虑。同时,河南省在“十五”旅游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在全省建设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设想。而龙天沟的生态环境良好,无疑是恰逢大好时机。44旅游发展的挑战441旅游区内村庄较多,旅游管理受到挑战在旅游区的管理范围内有五个自然村,这对于风景区的管理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442同类产品的竞争龙天沟风景区的资源性质适合于发展生态休闲度假游,这将面临着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仅在驻马店市内,同类旅游产品就有遂平的风鸣谷、西平的棠溪峡、确山的金顶山和老乐山、泌阳的白云山等以生态休闲度假为主景区。因此,同类产品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443环境威胁龙天沟风景区属于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一部分,拥有大片森林和原始的生态环境。这些自然生态环境是景区的背景色和支持系统,起着衬托和渲染的重要作用,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是人类活动介入自然生态环境,容易造成旅游区原有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扰动和破坏。因此,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推进旅游开发如何通过旅游开发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我们开发旅游业所要面对的重要威胁和挑战。444当地村民开发过程中的随意性私搭乱建,将会影响到旅游景区的开发质量,对整个旅游区的视觉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5龙天沟风景区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与规划重点51指导思想龙天沟风景区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为把生态旅游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凭借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以秀丽的自然生态景观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基础,以旅游经济效益为核心,以“观光休闲,生态旅游”旅游为主题,以休闲观光为突破口,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为基本原则,将有形的自然资源和无形的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增强景区的参与性、休闲性、可观赏性和知识性,实施强有力的区域联合策略,对龙天沟风景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期建设,滚动发展,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建设,使本旅游区的发展最终能够借助于岈山风景区AAAA级之势,成为以生态旅游、观光度假为主要功能的AAAA知名旅游景区。52规划亮点与重点根据龙天沟风景区的资源特点和整个区域的旅游业发展现状,考虑到旅游发展的差异性,结合旅游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本区规划亮点是“山寨文化”。发展重点是龙天寨的建设和风景区水系的改造与建设。6龙天沟风景区旅游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61发展目标611总体目标考虑到龙天沟风景区的资源特点与发展现状,近期内规划的发展目标为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以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为特色的的国家AA级风景区。规划在AA级的基础上用5到8年的时间建成国家AAA级风景区,最终应该借助于岈山AAAA级风景区之优势,努力打造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612经济目标本区旅游业发展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使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不断提高。力争到2010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71万人,旅游年综合收入超过1065万元。613形象目标在全省范围内树立山寨文化旅游和龙天沟生态旅游两个品牌,形成环境优美、特色突出、服务设施齐全、旅游产品丰富、服务质量上乘,集休闲观光、绿色度假、游乐健身为一体的风景区形象。614社会目标发挥旅游对经济的拉动功能,带动龙天沟风景区相关村镇的经济发展,使居民的社会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使本地区劳动力就业水平和社会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使本地区的文化、教育、社会风尚等精神文明建设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615环境目标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使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林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等。在社会环境方面,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使本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大幅度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思想道德观念、社会风尚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为当地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旅游文化氛围。62旅游发展战略621科学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得到升华的理念、一种已上升到哲学高度的当代伦理观。其具体行为准则应表现为公平观、和谐观和发展观,这三观也反映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即追求人类本身的公平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龙天沟风景区的旅游业发展应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622市场导向战略由于旅游业已经进入买方市场时代,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导向,面向旅游者,响应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只有如此,才能够增强龙天沟风景区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623信息化经营战略为了在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竞争中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更为迅速地对各个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的经营策略进行及时反应,从而赢得竞争,龙天沟风景区的旅游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电讯网随时掌握各种信息变化,制定应对策略。624借势发展战略龙天沟风景区所在的遂平县是河南省重点发展的14个旅游名县之一,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其中喳岈山风景区是国家4A级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西游记的拍摄外景地之一,景区发展良好,客源市场成熟,所以龙天沟风景区可与其合作,实现各方面的优势互补,提高区域个体和区域整体的综合竞争力,形成资源共享、客源共享、联合发展的局面。625跨越式持续增长战略为了实现龙天沟风景区开发的战略目标,旅游发展必须打破常规,走跨越式发展之路。在第一个阶段20062010年,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旅游产品的培育,实现旅游经济的起飞与快速增长在第二个阶段20102015年,通过旅游产品结构和经营方向的调整,使旅游经济进入稳定、持续增长期。626社区参与战略龙天沟风景区内共包含了5个自然村,为了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旅游开发积极性,为了当地居民得到更多的旅游开发实惠,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龙天沟风景区的旅游发展必须立足社区,从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方式和旅游经营体制的战略选择上,鼓励和支持社区参与,充分保障社区旅游开发与经营的合法权益。7龙天沟风景区功能分区及布局规划71旅游区划龙天沟山奇水秀、飞瀑流泉、林木茂盛,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说。根据龙天沟风景区资源分布状况、资源特色、功能差异和开发价值,将整个景区划分为引景区、龙天寨山寨风情区、秦王寺原始森林生态游览区、寨沟奇石怪洞探险区。711引景区龙天沟风景区引景区以万庄生态路口为东部边界,以生态路为主轴,包括郭里庄、李兴楼、香王庄在内的区域。区内有雄伟壮观的龙天沟主山门、宽阔的引景公路,有整洁朴素的农家宾馆,有花果飘香的果园、植物园,是引导游人进入各区的承启部分,使游人置身其中犹如领略一首优美的田园诗,车移景换,渐入佳境。在万庄生态路口修建主山门,大门呈“天”字型,龙形图案踞于其上,大门左前方立金钱豹塑像。大门的外形不仅使龙天沟名字更形象化,而且寓意西游记中的白龙曾盘踞于此等待唐僧师徒,既提醒人们这里曾经有过令人敬仰的打豹英雄,又暗示龙天沟里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把游人带入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神秘世界。通往各景区的道路两侧种植木芙蓉、垂柳等植物,杨柳依依、繁花如云,簇拥着游人一步步移近山明水秀的龙天沟主景区。在通往龙天寨山寨风情区、秦王寺原始森林生态游览区、寨沟奇石怪洞探险区三个分景区的交叉路口,设置大型宣传牌,牌上绘制各景区效果图或平面图,向游人介绍景区风光。712龙天寨山寨风情区龙天寨山寨风情区以龙天瀑布、龙天寨为景区核心,以龙天沟为轴线,包括打豹崖、八仙石、白龙洞、龙眼泉、天梯等景点。景区内飞瀑流泉、谷深峰险、林密树茂、野趣浓郁,这里不仅是打豹英雄钟殿魁生活过的地方,历史上更有众多绿林英雄曾在此揭竿而起、占山为王。至今龙天沟内还保留着旧山寨遗址,神秘粗犷的山寨文化与清幽秀丽的山水相结合,形成了龙天寨山寨风情区独特的民俗风情。713秦王寺原始森林生态游览区秦王寺原始森林生态游览区包括猫头山、秦王寺、金顶山、二龙山等景点,五里沟和凉天沟横贯景区。区内猫头山、金山岭等山头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是一片林木茂盛的原始森林。密林中多涓涓细流,长年不断。沟内野生植物众多,有山葡萄、弥猴桃、山樱桃、山核桃、山枣、山柿、拳菜、板栗、棠李、绵枣、油桐、木灵芝等,憩栖着猫头鹰、刺猬、松鼠、野猪、狐狸、蟒蛇、黄蛇等多种野生动物,为景区增添了许多生机和活力。714寨沟奇石怪洞探险区寨沟内有天石八卦阵、千面崖、神仙洞、空心石等景点。沟内多奇石怪洞、怪石林立、群峰竞险。奇石有的如蛟龙出海、有的如神龟望月、有的如雄狮咆哮,形神兼备,不一而足奇洞神秘空阔、冬暖夏凉。奇石与怪洞的结合给寨沟增添了无尽的神秘色彩,令游客浮想联翩,进入神奇的梦幻世界。72旅游区主题定位与形象设计721引景区主题定位引景,带领游人渐入佳境形象设计柳暗花明,果林飘香,农舍人家宣传口号龙天沟步步有新景,农家饭餐餐有惊喜活动策划从事农事活动,采摘农产品,吃农家饭,体验民俗风情。722龙天寨山寨风情区主题定位中原小九寨形象设计飞瀑流泉的绿林山寨,打豹英雄的家,孕育美丽神话传说的地方宣传口号卧虎藏龙英雄地,飞瀑流泉龙天沟游龙天沟人间仙境,步入奇幻神话世界好山好水引来真英雄,真英雄须游龙天沟到龙天寨,做绿林好汉活动策划排演英雄聚义、比武招亲、抢亲、寨主取亲等山寨文化节目举办山寨美食节,让游客感受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气设置跑马表演、射箭表演等节目,也可让游客参与骑马、射箭等娱乐活动。723秦王寺原始森林生态游览区主题定位原始森林,珍禽异兽的栖息地形象设计清泉潺潺穿林过,林木茂密满山坡,春夏山花烂熳,秋季枫叶胜火,冬季玉树琼枝宣传口号秦王沟神秘的原始森林秦王沟万千珍禽异兽的家五里秦王沟,万千奇异兽游秦王沟,赏珍禽异兽活动策划开展珍惜动植物知识科普活动,通过导游讲解、图片展、讲座等方式,向游客介绍各种野生动植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等。可在原始森林附近的空地上适当开展涉猎家养野猪活动。724寨沟奇石怪洞探幽区主题定位奇石怪洞探幽形象设计怪石嶙峋,乱石成阵,怪洞深邃,寒气袭人宣传口号风吹寨沟乱石啸,奇洞只邀勇者到怪石三千邀君来,勇闯寨沟八卦阵闯得天石八卦阵,笑傲五湖亦等闲73各区开发布局规划731引景区7311开发思路引景区包括景区大门、公路以及郭里庄、李兴楼、香王庄等村庄范围在内的区域。游客进入龙天沟景区,首先看到的就是引景区的风景,这个景区的设计直接关系着留给游客第一印象。气势宏伟、富含寓意的景区大门使游客一走近龙天沟就眼前一亮,并捕捉到景区的人文内涵引景公路与周围村庄结合,形成景区大门与主景点的承接之作,设计应优美舒缓。引景公路两侧柳树成荫、果林茂密,使游人行车在弯曲的道路上心情舒畅,不知不觉渐入佳境。7312规划布局景点一总景区大门景区大门规划建于万庄生态路口,呈“天”字型,双层门檐,顶部门檐为盘龙图案。大门右立金钱豹塑像。大门的外形不仅使龙天沟名字更形象化,而且寓意传说西游记中的白龙曾盘踞于此等待唐僧师徒,既提醒人们这里曾经有过令人敬仰的打豹英雄,又暗示龙天沟里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把游人带入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神秘世界。目前因总大门距离寨沟、龙天沟、秦王寺三个主景区较远,规划近期建设为示意性大门。随着景区的发展、游人数量的增加,远期把它作为景区正门,并在此售票,区内设置电瓶车、牛车等交通工具。景点二引景公路规划引景公路使用生态路,加快建设,公路总宽8米,双向两车道,两边各有15米宽人行道。公路两侧种植木芙蓉、垂柳等植物,株距不宜过近,以方便游客看到周围村庄的田园和农家院舍。丁字路口设置大型宣传牌,牌上绘制各景区效果图或平面图,向游人介绍景区风光,以吸引游客。景点三环路观光游憩带沿公路开辟环路观光游憩带,按照旅游观光的要求沿公路分片开辟经济果木园、农家作物园。经济果木园种植桃、李、杏、梨、桔等经济树种。春夏之际,桃花、梨花、杏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一片花的海洋秋季农作物相继成熟,果树挂满了枝头,苹果红艳,桔子金黄,风儿吹过送来阵阵果香,游客自己可随意采摘果实,体验农家乐趣。农家作物园分时种植油菜、瓜果等农作物,游人既可观赏,又可以到园中采摘、购买时令新鲜瓜果。因近期规划大门为示意性建筑,大部分游人在此只是路过或短暂停留,所以以下设施都为远期规划。设施一服务中心规划在主山门前方南侧附近,建设服务中心,为景区内的游客提供票务、导游、旅游用品、区内游览车等服务,同时也是景区的配给中心。设施二旅游商品交易市场在山门外规划建设一个旅游商品交易市场,作为旅游商品、土特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的交易中心。设施三生态停车场规划在大门处建设生态停车场,场地用植草砖铺地,辅以树冠较大的树木遮荫。车位分为大巴、中巴、轿车三类。停车场内分区、划线均按交通部门的有关标准设计。停车场应配备车位锁、橡胶减速垄、车位停止器、防撞护角等停车安全设施。设施四生态厕所在停车场北边靠近山体的地方建设生态厕所,厕所内使用集便器,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定期清理,做到厕所内无异味、无秽物。设施五电瓶车停车场在生态停车场边建设电瓶车停车场。游客在生态停车场下车后,可乘电瓶车前往各个分景区。设施六白龙飞天雕塑在生态路正中地段建一丁字路口,路口处设大型转盘,转盘里建设一白龙飞天雕塑,高15米,象征龙天沟风景区“龙”“天”二字。丁字路向北通往寨沟。设施七农家宾馆近期规划不在万庄、张庄、袁庄设置农家宾馆,远期规划20052015在这三个村庄原有的农家住宅基础上改造为农家宾馆,农家宾馆设计为能同时入住200人。陈设俭朴整洁,体现返朴归真的风格。可采用整洁的印花布窗帘、床单、背罩,张贴门神、灶神、毛主席像等充满民俗风味的画像,窗上贴上剪纸窗花,门楣上贴剪纸门花。宽敞的民家小院里种植蔬菜和花卉,使农家宾馆色彩鲜活,充满生机。宾馆中推出特色农家饭,例如山野菜、土鸡面、地锅馒头、农家新鲜蔬菜水果等。住在农家宾馆中,游客既可享受田园生活,又可亲身体验农事活动,亲自种植各种农作物,了解农业知识。果实成熟季节可举办采摘节活动,使游客品尝、观赏新鲜蔬菜水果,感受丰收的喜悦。设施八李先念故居遂平县槐树乡龙天沟景区内,袁庄自然村中间有三间坐东向西的茅草房,这座经历了六十余年风雨的茅草房,曾经有过不寻常的历史,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五师师长李先念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一九四四年八月二十日,新四军五师按照党中央毛主席进军中原,绾毂中原的战略指示,进驻龙天沟,并以此为根据地抗击日寇,新四军河南游击兵团司令部就设在袁庄村袁松林家里。李先念曾在这里给河南游击兵团制订的“奇兵突袭、闪电灭之”的战略战术,并在袁庄南河坡里代表五师党委举行了三军会师欢迎大会,宣告了八路军、新四军南北阻隔时代已结束,中央绾毂中原的战略决策胜利成功。故居原有堂屋三间,东厢房三间,西厢房三间,设有司令部、电台和警卫人员。“七五八”期间罕见的暴风雨使得九间故居仅有东居尚存。规划进行保护性恢复原有故居,并依照原样建堂屋三间,东厢房三间,西厢房三间,陈设旧式电话、发报机等,院落部局和陈设尽量恢复原貌,展现抗日期间领袖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堂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