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来源及预防措施_第1页
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来源及预防措施_第2页
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来源及预防措施_第3页
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来源及预防措施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来源及预防措施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来源及预防措施杨美香云南省维西县妇幼保健院,云南维西6746002011年4月第1卷第8期摘要】静脉输液过程,GFF溶性微粒较常见,现对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来源及预防措施进行简要总结和分析【关键词】静脉输液不溶性微粒污染来源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0616201108146一OL近年来,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污染较为严重,造成静脉炎,过敏反应,热原反应等,现进行分析并制定预防措施1不溶性微粒的来源途径11橡胶粉针剂的胶塞配液前仔细观察液体的澄清度,统一用912号针抽加配液维西县妇幼保健院通过将300例进行输液的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粉针玻璃瓶橡胶塞为一组,直接抽吸加安瓿针为一组,直接输药液为组,配液操作都在一般的治疗室进行对输液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其结果显示,加安瓿水针剂和直接输药液无一例发现有不溶性的微粒,而加橡胶塞粉针剂中300例中就有240例有大小不等,数目不同的微粒浮于液体上,占80,这证明不溶性微粒来源于各种橡胶粉针剂的胶塞12配液闻及病房空气污染对不溶性微粒污染也有一定的原因,虽治疗室每天消毒,但使用后会很快被污染,加之操作者的工作衣,帽,鞋,口罩又不消毒,人员流动大等,造成治疗室空气不洁净,另外,病房中尘埃,细菌,微生物含量就更高,输液时可随排气管进入液体造成污染13护理操作因素规范操作是减少输液微粒污染预防输液反应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护士在配药过程中无菌观念不强,操作不当是引起输液微粒污染,发生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12不溶性微粒的预防措施21治疗室必须严格消毒每天用紫外线照射12次,严格控制非工作人员入内,配液前洗手,污染后再洗手护士在为患者行静脉穿刺后,应用消毒液洗手后方能为第二者穿刺,为减少细菌微生物的污染重复穿刺要更换针头,否则会直接把针头斜面滞留的微粒引入静脉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检查护士应自觉遵守无菌操作规程22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的合理使用尽量减少对瓶塞的穿刺次数,针头不宜过粗,一般选用89号为宜,另外减少联合用药来减少注射器反复多次使用,减少细菌,尘埃,微生物的污染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及注射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前仔细检查有无漏气,生产批号,有无弯钩2提倡在加药前抽取适量液体冲洗注射器,在输液排气时,尽量多排出液体,便于冲洗注射器及输液器内的微粒3一次性输液器及注射器做到一人一针,一药一针,杜绝重复使用针头不宜过粗,一般采用89号为宜,以减少橡皮屑的脱落,应146十曩暮药斜詈CHINAMEDICINEANDPHARMACY使用尖端成封闭圆锥形,在针头旁侧开方形针孔的针头,可一定程度上避免刺穿胶塞时带人微粒23改进加药进针习惯即将垂直进针改为斜角进针,斜刺较直刺显着减少橡胶微粒的产生,采用小型针头注射器配药产生的不溶性微粒明显少于大型号针的注射器直刺时容易对橡胶塞造成切割,使橡胶微粒增加,而斜角进针可减少橡胶微粒的产生24安瓿针剂的操作方法使用安瓿针剂时,禁止用钳镊直接敲开应使用两次消毒法即折断安瓿前后各消毒一次,这样虽然能有效减少污染,但在大量的L临床输液操作时则很难做到目前大多数用25ML安瓿都有蓝点标示掰开点,消毒后可直接掰开,遇到掰不开或是1O20ML安瓿,可用锯片锯割一周,用酒精棉球消毒2次掰开为宜,尽量减少玻璃屑污染25加强病房的管理保持病房清洁整齐,空气流通,每天定时消毒进行细菌监测,减少不溶性微粒污染,同时也减少交叉感染RZT3总结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途径较多,关键在于护理人员在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时怎样预防,通过日常工作肉眼观察,橡胶屑来源于胶塞粉针剂的瓶塞,质量越差的橡胶塞,橡胶屑颗粒越大越多穿刺针越小颗粒越少越小无菌技术操作越严越小心,污染就越小,输液反应就越少其他来源途径也同样造成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污染,只是肉眼看不到而已但不管是橡胶屑,细菌,尘埃,微生物等,对人体危害都十分严重,只是微粒越多越大,危害程度就越大所以护理人员即使再忙也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尽量使用细小针头总之,护理人员是静脉注射液的直接操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有过硬的无菌技术操作观念,熟练的无菌技术操作,尽量减少不溶性微粒的污染,确保人体的健康网【参考文献】1】周书萍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啊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