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150B50备案号478232016DB46海南省地方标准DB46/T3352015鞍带石斑鱼池塘人工育苗技术规程20151008发布20160101实施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6/T3352015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符书源、刘金叶、杨守国、郑飞、董杨。DB46/T33520151鞍带石斑鱼池塘人工育苗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LANCEOLATUS)的术语和定义、养殖及育苗场址选择和构建、受精卵孵化、饵料生物培养、苗种培育、病害防治等技术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海南本地鞍带石斑鱼池塘人工育苗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规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仔鱼从受精卵出膜后到卵黄囊消失直至开口摄食这段时期称为仔鱼。32稚鱼从仔鱼的腹、背鳍棘开始收缩到鳞片开始长出至全身披鳞结束,这段时期称为稚鱼。33幼鱼从稚鱼腹鳍棘长度重新超过第二背鳍棘、鳍棘光滑无刺,除生殖腺尚未发育成熟外,其形态、习性与成鱼一致这段时期称为幼鱼。4场址选择及构建DB46/T3352015241场址选择养殖场应选择远离污染源、通讯与交通方便、电力充足、能取得清洁海水,并有淡水水源的地方。42养殖环境及水源水质水源水质符合GB11607的要求。养殖用水经200网目过滤袋过滤,水质符合NY5052的要求。水温2630,盐度3035,PH8085,氨氮02MG/L,亚硝酸盐01MG/L。43育苗设施要求431孵化桶和孵化袋要求表1、孵化桶及孵化箱要求设施面积与规格增氧系统孵化桶0510M充气增氧系统孵化袋4M3M12M充气增氧系统孵化桶钢化纤维材料制作专门用于水产苗种孵化的制品。孵化袋聚乙烯材料制品,在孵化贷四周设置浮子,在上方搭建遮阴网,放于孵化池塘中备用。432育苗池塘要求表2、育苗池塘要求设施面积()塘深(M)增氧系统池底标准高位池6672000225充气增氧系统和增氧机增氧系统铺设10CM细砂,排水方便5受精卵孵化51受精卵质量要求无携带神经坏死病毒,受精卵饱满,受精率大于95。52受精卵运输孵化前处理521运输受精卵一般选择70CM40CM的尼龙袋采用充氧24低温运输,控制在10H内运至育苗孵化场。522平衡DB46/T33520153先将运输袋放入装有海水孵化桶或孵化袋中15MIN进行温度平衡。523消毒用051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受精卵3MIN5MIN,放入圆形塑料盆中顺时针轻微搅动除去坏卵,用60目以上的筛绢网捞取受精卵放入孵化桶或孵化袋内孵化。53孵化桶孵化孵化桶孵化密度为50150万粒/M3,采用中间底部充气,仔鱼未孵出前应大量充气,孵出后微充气,孵化过程中保证溶解氧大于5MG/L,孵化桶规格见表2。待仔鱼开口前,仔鱼眼睛开始变黑时停气,尽快用水桶带水将仔鱼缓缓放入育苗池中。54孵化袋孵化孵化袋中加满用厚棉过滤袋过滤的新鲜海水,每立方水体放置1个散气石进行充气,孵化密度为520万粒/M3。待仔鱼开口前,仔鱼眼睛开始长色素变黑时,即可打开孵化袋一角,让仔鱼缓缓游入育苗池中。6饵料生物培养61轮虫培养611培养池培养池大小和数量视生产规模而定,有效水深约10M15M。池底要平坦,底质以沙质黏土或沙质土壤为好,培养池进排水方便。612清池排干池水,清除池底淤泥,进行曝晒3D以上,若遇阴天则可使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每亩用量漂白粉(有效氯30)20KG40KG或生石灰200KG250KG。613进水清池后1D2D便可进水。海水需用80目筛绢过滤。进水可分次进行,首次进水深3040CM,以后逐渐加水到15M。614施肥以每亩泼洒60KG发酵过的的鸡粪作为肥料。615接种施肥后5D水色呈褐绿色时便可开始接轮虫种,接种密度为3000个/L左右。在轮虫池塘培养过程中,应根据池塘水色情况,适当补充发酵过鸡粪,促进池内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616收获一般轮虫接种后一个星期,轮虫培养密度达到20000个/L时便可以采用长10M、周长1M的200目筛绢网袋采集。采收时使用一个15KW水泵抽水至网袋内过滤收集。DB46/T3352015462桡足类的培养621清池清池参照612执行,清池后晒塘数日。622进水消毒用80目筛绢过滤进海水深20CM泼洒50G/M3漂白粉浓度进行消毒,消毒1天后使用80目筛绢网过滤进海水。623施肥每亩泼洒60KG浸沤的鱼汁和50KG发酵的鸡粪,鸡粪置于编织袋中戳破放于池塘浸沤,让鸡粪于袋内缓缓发酵后使肥分持续不断地渗入池塘中。624接种施肥7天后开始接种剑水蚤,接种量约为500个/L。625培育在桡足类培养过程中,根据水色变化追施肥,促进饵料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保证桡足类的正常生长。626收集一般接种后经过10天的培育就可连续采集桡足类。用80目或100目两种筛绢网袋进行收集。采收时使用一个15KW水泵抽水至网袋内过滤收集。7苗种培育71培育水质要求鞍带石斑鱼受精卵孵化及仔稚幼鱼培育对育苗水体水质的要求详见表3。表3鞍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水质要求项目溶解氧(MG/L)PH盐度氨氮(MG/L)亚硝酸(MG/L)水温()透明度(CM)光照强度(LUX)受精卵孵化580853035005002526325010015003000仔鱼培育58085303501000526322530500015000稚鱼培育58085283501200826332535500010000幼鱼培育475852535020012635305030005000DB46/T3352015572培育前准备721进水、过滤高位池放卵前7天进行排水、平整、曝晒3天,然后进海水至30CM。进水时,用150目的10米长直径2530CM的圆形筛绢网过滤袋过滤。722消毒用15KG/亩25KG/亩的漂白粉浓度消毒24小时以上,之后进水至18M深。723施肥培养生物饵料加入有机肥、肥水膏、EM菌等,连续培育23天,保证池水透明度达30CM,水色呈绿褐色,控制浮游动物的密度为20005000个/L。73饵料与投喂仔鱼开口前一天(见附录A3D仔鱼)即可开始投放轮虫,从3D仔鱼至9D仔鱼期根据水体中轮虫的密度增减投喂量,保持育苗水体中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的密度达到200300个/L,每天投喂一次;从第10D仔鱼18D仔鱼开始投喂桡足类,保持育苗水体中桡足类饵料的密度达到100500个/L,每天投喂一次;从18D仔鱼后投喂大丰年虫,保持育苗水体中桡足类饵料的密度达到510个/L,每天投喂一次,时间持续到稚鱼全长达25CM以上,起捕时止。74培育水质调控仔鱼、稚鱼培育阶段通过添加肥水膏和微生物制剂,保持育苗水色淡绿色、水体透明度在30CM以内,稚鱼后期控制随着鱼苗的生长逐渐增加水体透明度,控制在50CM以上;3D仔鱼前与稚鱼培育阶段可用增氧机增氧,其他阶段采用底部散气石充氧;育苗期12D仔鱼内尽量不换水,可适当添加新水,12D仔鱼后控制换水量在5以内,随着苗种的增长加大换水量至10。75日常管理检查苗种的分布、个体形态与大小、活力状态等,并定时测量仔鱼的全长,对其进行压片,观察其消化道内饵料生物的种类,根据其摄食情况投喂相应的生物饵料。8病害防治81防治原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82预防821气泡病预防育苗前期注意育苗池溶氧过饱和及鱼苗的气泡病,可适当控制溶氧量和充气方式,通过改变育苗水体的藻色和光照强度来加以预防。822弧菌病预防在苗种培育后期定期泼洒碘制剂消毒水体或蛭弧菌等微生物制剂,预防弧菌病发生。DB46/T33520156823打转病预防在苗种培育中,当鱼苗出现“打转”现象时,可采用改良水质及疏散减少密度方法处理。824青苔浒苔等预防在育苗过程中通过大量施用肥水膏、微生物制剂等来培育微型绿藻,通过调浓水色和增加水位的方式预防浒苔的大量繁殖。825生产工具消毒生产工具要用200MG/L高锰酸钾溶液消毒,不能交换使用,避免交叉感染。9收获鱼苗全长达25CM后,稚鱼后期,即可开始拉网起捕。先排水至水深08M左右,起捕时使用布网(40目)一次性抓完,操作时动作轻柔,小心将鱼苗捕起,运到水泥池进行规格筛分、暂养或出售。附录A鞍带石斑鱼苗种生长发育阶段的时期及其主要形态特征。鞍带石斑鱼苗种生长发育阶段的时期及其主要形态特征发育阶段培育时间全长MM水温鞍带石斑鱼苗种生长发育阶段的时期及其主要形态特征卵黄囊期仔鱼初孵仔鱼178311头部和卵黄囊前部呈微褐色,其余部位无色透明。卵黄囊靠前端有一大的圆形油球,消化管细长管状,向下弯曲,且处于封闭状态,脊索细长弯曲,背部和尾部有透明的鳍褶,刚孵化的仔鱼常头部斜向上悬浮于水体表层,尾部偶有颤动,可作蝌蚪状向上游动。1D仔鱼278311身体变得细长,头部进一步增大,眼窝变大,消化道弯曲处和尾部中段出现少量黑色素,口窝形成,脊索略变粗,背、腹及尾部的鳍褶显著加宽,无色透明。油球后移至卵黄囊的中后部且明显变小,消化道开口与外界相通。置于烧杯中观察,仔鱼通体透明,悬浮于水体中上层,头朝下,作垂直运动,或偶尔朝烧杯底部垂直游动并用吻端撞击杯底,在水中仔鱼开始感应到水流,运动能力开始有所加强。2D仔鱼3033151头部、消化道及尾部中段黑色素增多,全长增加,卵黄囊和油球已消耗大部分,口裂形成,下颌略长于上颌,下颌微微上翘,上下颌可做张合动作。胸鳍原基明显,置于烧杯中观察,大部分仔鱼能够平游,多数仔鱼以吻部反复碰撞烧杯底部,此时仔鱼开始摄食。后期仔鱼3D仔鱼304311卵黄囊消失,油球仅见残迹。3个黑点继续变大加深,吻端突出,鳃盖形成,鳃盖骨的骨骼分界明显,消化道变短、变粗,膀胱增大。4D仔307321油球完全消失,胸鳍原基和尾鳍弹丝明显,腹部下方开始覆盖DB46/T33520157鱼大量的黑色素同上方的黑点连成一片,在育苗池中仔鱼开始集群,游泳能力进一步增强。6D仔鱼3623151背部和腹部鳍褶变窄,腹鳍棘和背鳍棘原基开始出现。至第8天,一对腹鳍棘、第二背鳍棘和一对腹鳍显著增长。此时仔鱼集群活动,喜欢沿塘边或角落处围绕冲气头摄食。9D仔鱼500311第一背鳍棘原基出现,尾鳍鳍条明显增多,鱼体变长。10D仔鱼5713151第一背鳍棘长出但较短,同时第三背鳍棘原基出现。12D仔鱼658311第三及第四背鳍棘长出,其他的背鳍棘原基也出现,此时尾鳍进一步发育,尾椎开始向上弯曲。臀鳍鳍条出现。14D仔鱼762311背鳍长出3根鳍棘,臀鳍也出现一根鳍棘,胸鳍和尾鳍进一步发育,鳍条变得更加明显。背鳍下端出现细小的鳍条。此时第二背鳍棘的绝对长度和相对长度开始超越鳍棘。鳃盖骨分化明显,上颌骨内口中可见有短而尖的透明牙齿。18D仔鱼1166311第一背鳍的鳍棘已出现6根,除第一鳍棘外其他4根都无法鱼第二背鳍相比,其长度依次递减。而第二背鳍和臀鳍已基本形成,鳍膜和尾鳍分离明显。主鳃盖骨上靠近胸鳍下方的小棘长度增加为另外2小棘的45倍。稚鱼2230D稚鱼170230233151从第22D起,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的绝对长度开始变小,至第29D时达到最小值。此逐步收缩的过程通常在育苗生产中称为收刺。同时鳍棘上的小刺数量急剧减少并逐步收回。眼眶周围主鳃盖骨上的3小棘也逐渐收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广州市花都区区级公立医院招聘考试真题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汇编
- 大连普湾经济区财政金融局2025年度部门决算
- 2025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假期返校安全教育
- 医院礼仪培训什么课件
- 2025面试自我介绍范文大全6篇
- 景区咨询员仪容仪表培训
- 2025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与管理
- 过敏性休克的处理及护理
- 2025年高考云南卷历史高考真题(无答案)
- 中医茶饮培训课件模板
- 2025至2030中国实木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第四版(2025)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解读
- 山东省2024年艺术类专科批美术与设计类第1次志愿投档情况表(公布)
-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工作作风方面和问题和不足(宗旨意识和群众感情淡漠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调查研究不经常、不深入)15篇
- 立式水轮机组轴线调整及导轴承的间隙分配ppt课件
- 华星全站仪使用说明书-
- 专项审计报告模板(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用)
- 成都市所有的药房.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