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_第1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_第2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_第3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_第4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规定如下6消防车道601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0M。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0M或总长度大于220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602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其短边长度大于240M时,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603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0M。604在穿过建筑物或进入建筑物内院的消防车道两侧,不应设置影响消防车通行或人员安全疏散的设施。605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606工厂、仓库区内应设置消防车道。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甲、乙、丙类厂房或占地面积大于1500M2的乙、丙类仓库,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607可燃材料露天堆场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可燃气体储罐区,应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储量大于表607规定的堆场、储罐区,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2占地面积大于30000M2的可燃材料堆场,应设置与环形消防车道相连的中间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间距不宜大于1500M。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区内的环形消防车道之间宜设置连通的消防车道。3消防车道与材料堆场堆垛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50M。4中间消防车道与环形消防车道交接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半径的要求。表607堆场、储罐区的储量名称棉、麻、毛、化纤T稻草、麦秸、芦苇T木材M3甲、乙、丙类液体储罐M3液化石油气储罐M3可燃气体储罐M3储量100050005000150050030000608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609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消防车道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6010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0M120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0M180M。消防车道路面、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6011消防车道不宜与铁路正线平交。如必须平交,应设置备用车道,且两车道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一列火车的长度。消防车转弯半径第一种说法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为9M,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M,一些特种车辆的转弯半径为1620M。所以,消防车道转弯半径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9M3M6M第二种说法最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61201)P263中写的是“最大转弯直径24米;最小转弯直径10米”,那么消防车转弯半径就是5M12米。第三种说法消防车道本身的宽度按照规范要求不小于4米,为了便于消防车辆通行,尽头式车道应设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小于12米12米,如果是环形车道,则应按道路设计转弯半径,转弯处的半径是12米,计算一下,如果道路宽度是4米,转弯处是直角,则直角顶部到弯道弧顶处大约是106米左右。第四种说法一、关于消防车道1、高层建筑四周应设置环形的消防车道,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当设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条长边设置消防车道,高层住宅可沿一条长边布置消防车道。2、尽头式的消防车道,其回车场地一般小于1515M。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M,消防车道的内则转弯半径可利用(14M道宽)的方法进行校核。3、消防车道与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M。4、消防车道应合理布置水泵接合器、室外消火栓的位置,避免消防车供水与登高作业相冲突。二、关于登高立面1、高层的塔式建筑可留1/4周边作为消防登高立面,其他高层建筑至少应留有一长边,消防登高立面应有楼梯间或住户的室内阳台、主窗。2、若登高面一侧的裙房,其建筑高度不大于5M,且进深不大于4M仍可作为消防登高面。3、消防登高立面不宜设置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三、关于登高车的操作场地1、登高场地可结合消防车道布置,与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M,应在其登高面一侧整边布置8M宽的登高场地。2、上述布置确有困难时,可在其登高面范围内确定一块或若干块消防登高场地。登高场地面积不应小于15M8M(长宽),其最外一点至建筑登高面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5。3、设有坡道的登高场地,其坡道不应大于15。4、利用市政道路作为消防登高场地,其绿化、架空线路、电车网架等设施不得影响消防车的停靠和作业。第五种说法31消防车道311多层住宅的居住区、小区内宜设消防车道,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M。312高层住宅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0M,转弯半径不应小于12M。当设环形车道确有困难时,高层商住楼、一类高层住宅应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二类高层住宅可沿建筑的一个长边布置消防车道。313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地。注多层住宅回车场地不宜小于12M12M;二类高层住宅回车场地不宜小于15M15M;一类高层住宅及高层商住楼回车场地不宜小于18M18M。314联体的住宅群,当一个方向沿街的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设有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净宽不得小于12M(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M。315消防车道可结合绿化一并设计,但路基应能承受消防车的荷载,路面应确保消防车的通行。32高层住宅应设置消防登高面321高层塔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长度不应小于住宅的1/4周边长度。322高层单元式、通廊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长度不应小于住宅的一个长边长度。323消防登高面应靠近住宅的阳台、窗或公用楼梯;商住楼应在此范围内设有直通楼梯间的出口。324消防登高面一侧不应设置不可开启的窗栅,不宜设计大面积的玻璃幕墙。325消防登高面一侧不宜布置裙房,当布置裙房时,其进深不应大于4M,高度不应影响消防车的登高施救。326消防登高面一侧可利用消防车道作为消防登高场地,车道两侧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与车道标高相同的夯实地面,车道内边距住宅外墙不宜小于5M,且不宜超过12M;当利用消防车道作为消防登高场地有困难时,消防登高面一侧也可结合消防车道设置不少于一块的夯实地面作为消防登高场地,其面积不应小于15M8M。327消防登高场地的纵向坡度应控制在8以内。328利用市政道路作为消防登高场地,其绿化、架空线路、电网架等设施不得影响消防车的停靠、操作。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高层建筑的灭火救援,除了建筑物必须具备较好的消防扑救面以外,还必须具备登高消防车进行操作的场地,确保消防队到达现场后能快速开展灭火救援工作。因此,应对高层建筑的消防扑救面和扑救场地的设置予以重视。1设置消防扑救场地的必要性如果对高层建筑的消防扑救面和扑救场地考虑不周,火灾时消防车无法靠近主体建筑实施救援,将给火灾扑救和抢救人员带来很大的难题。1984年1月4日,韩国釜山市一家旅馆发生火灾,由于大楼总平面布置不合理,周围都有裙房,街道又狭窄,交通拥挤,尽管消防队出动数十辆各种消防车,也无法靠近火场,只能进入狭窄的街道和旅馆大楼背面,进行人员抢救和灭火行动。云梯车虽说能伸至楼顶,但没有适当位置供它停靠,消防队员只得从楼顶放下救生绳和绳梯,让直升飞机发挥营救人员的作用。由此可见合理设置消防扑救面、消防扑救场地,对于火灾扑救具有重要作用。2扑救场地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高层建筑大量涌现。为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或仅仅考虑建筑使用功能,一些高层建筑消防扑救面设置不合理,没有设置消防扑救场地,或者扑救场地管理不善,导致消防车到达火场后,无法有效展开灭火救援工作。主要表现在21消防扑救面设置不合理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211一座高层建筑由较高的高层建筑和较低的高层建筑两部分组成,设计人员从建筑造型考虑,仅在较低的高层部分设置了扑救面,较高的高层没有考虑,由于较低的高层部分高度已大于24M,不再属于裙房,该设计没有违反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关于扑救面一侧不能设置裙房的规定。但该建筑的消防重点部位是在较高的高层部分,该部分一旦发生火灾,将无法得到有效的扑救。212一些单元式住宅的在一个单元三个边均设置消防扑救面,其他单元因商业网点的影响而未设置,其扑救面总长度虽然也满足规范要求,但由于各单元之间不连通,其他单元将超出登高消防车的保护范围,人员无法进入扑救面得到登高消防车的救援。在05年对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改以前,单元式住宅一般在十层及以上设置连廊,将两个单元的疏散楼梯连通起来。规范修改后,将连廊设置位置提高至十八层以上,按每层高度28米计算,其高度为504M以下的人员不能从本单元进入另一单元,如果扑救面设置不合理,一些单元的人员将无法得到登高消防车的救援。22未设置消防扑救场地221高层建筑本身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了消防扑救面,做到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在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00M、进深大于400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的规定。但在此扑救面一侧设有相邻建筑,其间距仅为规范规定的最小防火间距4M(设有防火墙等措施)或6M,在此狭小的空间显然不便于登高车展开作业。222高层建筑设置了消防扑救面,在此扑救面一侧为绿化场地,绿化场地上设置消防车道,由于规范中并未规定消防车道离建筑物的最远距离,因此消防车道甚至出现远离高层建筑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虽然没有违反规范要求,但往往难以满足实际灭火救援的需要。由于建筑物没有考虑专门的扑救场地,一般消防车道也兼作消防扑救场地,停放消防车辆实施灭火。这对于普通的消防车来说能够满足要求,但由于登高消防车对场地要求较高,消防车道一般难以满足要求,主要表现在2221消防车道是消防车辆行驶的道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00M,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大距离没有规定。而登高消防车具有一定的工作范围,并且只有在离建筑物适当的距离才能达到其最大工作高度,如果消防车道离建筑物较远,将超出登高消防车工作范围,无法开展灭火救援。222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00M,考虑的是消防车的行驶,登高消防车的支撑臂展开后将远大于400M,道路两侧绿化带必须满足消防车支撑臂的支撑条件,而且一旦登高消防车在此停放,其他车辆将难以通行。可见普通的消防车道难以满足登高消防车的操作要求,消防车道兼作时消防扑救场地时,必须满足消防扑救场地的要求。23消防扑救场地管理不善消防车道和扑救场地被其他车辆等占用,导致火灾发生时消防车辆无法进入设计时的预定场地展开灭火救援。09年3月18日,位于青岛港澳大厦裙房平台上的一处临时建筑发生火灾,12辆消防车参与救火,但进入大楼院内的道路两旁停满了车,只有一辆消防车驶进大楼院内,其他消防车只能停在远离火场的公路上。由于着火地点并不在大楼内部,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大的财产损失。这次火灾暴露出消防车道和消防扑救场地被占用的现状,而且占用消防车道和消防扑救场地的车辆在消防车到达后很难进行疏散。经调研,这种情况在繁华的高层建筑群里普遍存在。3举高消防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工作性能31主要技术参数表一为举高消防车的主要技术参数。表一举高消防车主要技术参数另外,一些城市配备了特殊的大型消防车,如北京配备的90M登高平台车长16M,总重达48T,最大工作高度达90M;杭州配备了一辆世界最高的举高消防车,车长163M,车重602T,最大工作高度达到101M。32工作性能从表一可以看出,举高消防车的工作性能具有以下特点321消防车停放位置离建筑物的最远距离(最大工作半径)表一所列的举高消防车的最大工作半径在12M至196M之间,意味着消防扑救场地超出此距离就会超出举高车的工作范围。312消防车在达到最高作业高度时离建筑物的距离举高消防车在达到最高作业高度时的作业幅度会明显减小,例如锦重CDZ50在达到最大作业高度时作业幅度为65M,锦重CDZ32在达到最大作业高度时作业幅度为84M。对于云梯消防车在达到最高作业高度时离建筑物的距离可以根据消防车的技术参数进行计算,图一为云梯消防车在最大作业高度时的示意图,以CT28云梯车为例计算如下LABA364/2182MB282/TG7569M回转台高度按2M计LAB182696878M图一云梯消防车在最大作业高度时的示意图根据计算得出距离消防扑救面878M范围内不得有任何建筑和妨碍登高的架空物。878M时根据CT28云梯车为例得出的结论,如果建筑高度为50M时,则登高车操作时所需要的距离约为15M。313消防车道和扑救场地的承载能力表一所列最重的举高消防车的总质量为333T,徐工SG170水罐消防车容积17M3,装载总质量32T,目前这两种类型的消防车在大中城市配备较多,所以消防车道和扑救场地的承载能力应当至少达到333T。314转弯半径表一所示,消防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一般不应小于12M。315支腿跨距表一所列举高消防车支腿的横向跨距约为6M,意味着当消防车停放在消防车道时,需占用6M宽的道路。4消防扑救场地的设置要求为了确保在高层建筑火灾发生时,消防车能够顺利到达作业场地,利用消防扑救面实施灭火救援,设置消防扑救场地应当满足以下要求41合理设置消防车道通往扑救场地的消防车道必须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根据举高消防车主要技术参数,对于目前配备较多的53M登高车来说,消防车道的转弯半径(内径)应当不小于12M;消防车道与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M,以防止高空坠落物造成伤害。42合理设置消防登高面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设置消防登高面,同时针对规范没有涉及的以下几个方面应当予以考虑421一座高层建筑由较高的高层建筑和较低的高层建筑(相当于裙房,但比裙房稍高时)两部分组成时,不能仅在较低的高层部分设置了扑救面,较高的高层必须设置,扑救面的设置应当根据火灾危险性及登高车的灭火救援特点,优先考虑较高的高层建筑。422对于消防扑救面的设置,应当确保整个楼层的人员均能够进入扑救面区域,以得到救援,避免出现一些单元式住宅仅在其中一个单元设置消防扑救面,而其他单元未设置,导致其他单元超出登高消防车的保护范围。423作为消防扑救面的墙面上必须有窗或者阳台,整个墙体上无窗或阳台的情况下不得作为扑救面。扑救面的设置还应当考虑屋顶疏散平台及避难层的位置,确保登高车对屋顶疏散平台及避难层内的人员进行及时救援。43消防扑救场地的设置431消防扑救场地的大小消防扑救面一侧应设置室外消防扑救场地,其长度宜与消防扑救面等长,宽度从建筑物外墙突出物边缘起算时不宜小于15M。根据举高消防车的技术参数和工作性能,以大中城市配备较多的高度为50M左右的举高消防车为例,为保证该类型的消防车正常操作,离建筑物15M的范围应为消防扑救场地。对于高度较低的高层建筑,扑救场地的宽度也可计算确定,如建筑高度为28M时,扑救场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