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持式电动工具与可移动式电动工具在起动测试上有什么区别一、在GB388312005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中第10章规定了起动的测试要求,其中有三条101工具应能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正常电压下起动。通过工具以等于085倍额定电压下空载运行10次来检验。调节器,如有,则按正常使用方式整定。在所有情况下,工具应能安全、正常运行。102离心开关和其他自动起动开关,如有的话,应运行可靠,触头不应颤动。装有离心式开关或其他自动起动开关的工具还要以等于11倍额定电压下运行10次。想邻两次起动之间的时间间隔要足够长,以防过度发热。在所有情况下,工具应能安全、正常运行。103正常起动条件下,过载保护器应不动作。通过101和102的试验来检验。二、在GB1396011992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中的第9章规定了起动的测试要求91工具应能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正常电压下起动。离心开关和其他自动起动开关必须运行可靠,并无触头振颤。通过工具以等于085倍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下限的电压连续起动3次来检验其是否符合要求,调节器(如果有的话),应整定在正常使用的位置上。装有离心开关或其它自动起动开关的工具,还要以等于106倍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上限的电压连续起动3次。在所有的情况下,工具应正确地工作。按照45条,试验应在232下进行。92在正常起动的情况下,过载保护器不应动作。通过91条的试验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可见主要的区别是起动次数不同。手持式电动工具为10次,而可移动式电动工具为3次。三、不过在GB1396012008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中所能查到的资料中都是变成了和手持式工具一样的10次。如下所述10起动101工具应能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正常电压下起动。通过工具以等于085倍额定电压下空载运行10次来检验。调节器,如有,则按正常使用方式整定。在所有情况下,工具应能安全、正常运行。工具还要以等于11倍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上限连续起动10次。连续起动的间隔应足够长以防过热。在所有情况下,工具应能操作,装在工具内过载保护装置应不动作。离心开关和其他自动起动开关,如有,应运行可靠,触头不应颤动。这标准从3次变到10次是怎么想的我个人认为,第一版不是印错了就是制定标准的人根本没有考虑到工具的性能。如果一个工具开关3次就出现问题,这样的工具还能卖吗现在虽说电压质量有所提高,可是在农村有些地方,电压不稳,还是相当普遍的。就算是在城市里,那电压不稳的现象,也是经常出现,如果一台工具在电压稍微不稳定的时候,就起动3次就出现问题,那简直不可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布施健康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南和五年级期末数学试卷
- 乐清乐成一中数学试卷
- 南宁重点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共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二)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莆田中考1检数学试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电子商务)互联网数据库-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巴中水电工小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法律)票据法-保险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己亥杂诗课件
- GB/T 30134-2025冷库管理规范
- 基于Fitch支持性照顾需求理论的儿童肺移植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模式的构建
- 2025年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知识测试卷:心理咨询心理学理论体系试题
- 急诊患者安全管理
- 2025标准劳动合同范本专业版(合同样本)
- 危急值报告制度培训考核试题
- 《临床医学概论》-第二版课件
- 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全科医疗组)
- 2025-2030全球无纸化病案管理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涉密项目保密风险评估及防控措施
-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