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_第1页
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_第2页
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_第3页
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_第4页
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刘秀光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灵感之源泉经济学家争论不休之领域导言宏观经济学考察的是一幅“巨型图”,是对整个经济变量运行的研究,包括分析国民产出、就业和价格水平、货币的供求以及财政和货币政策、失业和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宏观经济学以两大核心命题为主要线索产出、就业和价格的短期波动,即商业周期;产出和生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即经济增长。保罗萨缪尔森说,宏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政策灵感之源泉,又是经济学家争论不休的领域。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凯恩斯18836194641883年6月5日出生于剑桥市,19025的失业率,1400万人;而英国有256法国157408德国CP50150C、投资支出I、政府支出G、净出口XM。具体说明总支出的四个部分12消费支出C是指居民用于消费品的支出。消费品包括小汽车这类耐用消费品;食物这类非耐用消费品;医疗、理发这类劳务。CIG(XM)。收入法或成本法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产生的收入流量角度核算GDP的,即计算全部收入的总和。要素的提供者获得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将各生产环节的增加值相加,同时扣除从其他厂商购进的原料和劳务的价值。这样,所有厂商增加值(对原材料和半成品加工后增加的价值)的总和必然等于全部收入的总和,因为厂商的增加值是以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形式支付给要素提供者的。假定,在棉花的增加值成本为零1000万中,400万为工资,利润和租金各300万。假定在棉纱增加值1000万中,工资、利润、租金各占400、300、300万。将各项相加400400工资300300利润300300租金CIG(XM)CST在等式的左边,是GDP在最终产品上的总支出,构成产品流量。等式右边,是生产过程中的收入总和,构成收入流量。即C是个人消费;S为个人和厂商总储蓄之和,为私人储蓄;T为政府的净税收,即总税收减去转移支付。二投资与储蓄的恒等式两部门经济模型重点假定是封闭经济,家庭和企业两个部门。总供求相等为均衡国民产出。从供给方面看,国民产出等于消费加上储蓄,即YCS从需求方面看,国民产出等于消费加上投资,即YCI由于CIYCS,总供求均衡公式NIAE,可写成CICS。公式表明产品流量方面,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除了用于消费之外,剩余的用于投资。在收入流量方面,在收入中没有用于消费的就是储蓄。等式的两边消去C,可得IS公式的含义是,只要储蓄等于投资,在两部门条件下,最终产品市场上的总供求就必然相等。该关系说明,国民收入的漏出量和国民收入的注入量相等,是总供求均衡的基本条件。三部门经济模型在两部门的基础上加上政府,就构成三部门经济。政府的税收用T表示,政府的总支出用G表示。当TG时,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当TG时,称预算盈余;当TG时,称预算赤字。政府支出G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政府用于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另一部分是转移支付,成为家庭的收入。这样,从支出方面看,国民产出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的总和。公式YCIG从收入方面看,国民产出仍是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总和。除消费和储蓄外,还要纳税。对于居民,又得到政府的转移支付。这样,国民产出等于消费、储蓄和政府净税收的总和。公式YCST。由于CIGYCST,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式为CIGCST等式两边消去C,同时将G移至等式右边IS(TG)左边是投资,右边是私人储蓄S和政府储蓄(TG)之和。四部门经济模型加上国外部门,构成四部门经济。国民产出的构成从支出角度,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公式YCIGXM从收入角度,国民产出等于消费、私人储蓄和政府净税收,公式YCST由于CIG(XM)YCST所以,四部门经济恒等式CIG(XM)CST将等式两边的C消去,并将G移至等式右边,得到IXMSTG等式左边为投资总额即国内投资对外净投资,右边为储蓄总额即私人储蓄政府储蓄。本章结束语在四部门经济模型中,国民产出流量是最重要的经济总量,正是国民产出的循环将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三个市场和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四大部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经济的有机体。因此,国民产出的决定是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宏观经济学就是在三大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