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6年电大开放教育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_第1页
最新2016年电大开放教育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_第2页
最新2016年电大开放教育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_第3页
最新2016年电大开放教育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_第4页
最新2016年电大开放教育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第一章第三章)1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指标单位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全年粮食产量万吨462514525845711430674694748401全部工业增加值亿元395704260745935536126281576190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8940495933102398116694136515182321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261936898432025511870073886041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说明百度搜索“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就可以找到各年的数据答1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机构单位增加值的核算方法有生产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总产出机构单位中间投入收入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核算方法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总产出该产业部门中间消耗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该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该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该产业部门营业盈余答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全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从生产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国内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也就各部门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从收入分配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由生产要素的收入构成的,也就各部门生产要素收入即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相加之和。从使用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的最终产品是被用于同期全社会的最终使用,积累和消费。答3、时期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48401/462511/510010091、国内生产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182321/894041/5100115312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包括哪些内容答主要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各地区最终消费及构成,投入产出表和消耗系数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从内容上看,包括生产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国民储蓄投资及资本形成金融资产和负债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劳务国际投资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内容3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列举近两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答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CAICBX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1生产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总产品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即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2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的收入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即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3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角度来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去向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三部分内容。即增加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进口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无论是从生产、收入分配和支出的哪一个角度核算,理论上结果都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计算结果会出现某些差异,这种差异称之为统计误差,而一定限度内的统计误差是允许出现的。目前,根据资料的来源情况,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中多采用收入法,但其三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相互验证。二、计算分析题(写出计算公式及过程)1、某企业2003年各项生产活动支出的全部劳动报酬32亿元,提取的全部固定资产折旧4亿元,向政府交纳的全部生产税净额8亿元,企业全部营业盈余21亿元。要求计算企业2003年增加值。解答分配法(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32482165(亿元)2已知某地区2001年以下统计资料(1)总产出15000亿元;(2)最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库存增加24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4)出口1200亿元;(5)进口106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7)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8)生产税610亿元;(9)生产补贴15亿元;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解答(1)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值总投资净出口出口进口8110(2010243)(12001060)10287(亿元)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1028715000中间消耗中间消耗4713(亿元)营业盈余GDP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1028714805240(61015)2972(亿元)(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国内生产总值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总产出15000减中间消耗4713劳动者报酬5240生产税净额595生产税610减补贴15固定资产折旧1480营业盈余2972总消费8110居民消费5600公共消费2510总投资2037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库存增加24贵重物品净获得3净出口140出口1200进口1060国内生产总值10287国内生产总值102873已知如下我国实际最终消费统计数据资料单位亿元年度最终消费额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200054600932499822402200158927437460822047200262798542304927942200367442551382726862200475439762875340792要求(1)计算各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2)计算各年度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并做出分析。(3)计算各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并做出分析。解(1)GDP最终消费额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年度最终消费额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20005460093249982240289340961136420015892743746082204798592959838020026279854230492794210789765823922003200467442575439751382762875326862407921215114142394255552984234416(2)计算结果见表格。由计算结果可知,我国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逐年呈现下降趋势(2000年除外),表明消费的相对地位有所下降。(3)计算结果见表格。由计算结果可知,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逐渐提高,表明投资的地位有提高的趋势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第四章第六章)一、简答题1、简述收入分配过程的基本内容及其核算的账户组成。答收入分配是一个由众多收支组成的过程,这一过程被分为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两个阶段。收入初次分配阶段自增加值的分配开始,产生各种与生产有关的分配流量,包括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财产收入,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原始收入,这些内容被编制成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收入再分配以收入初次分配结果为基础,主要记录各种由经常性转移形成的分配流量,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以及调整后可支配收人,这些构成了收入再分配账户和实物收入分配账户的内容。2、结合收入初次分配的各个流量,解释收入分配账户中“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之间的关系。答收入形成分配是直接与生产相联系的收入分配,分配的起点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记录的是那些直接与生产过程相联系的分配流量,包括交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支付给政府的生产税,以及各机构部门作为生产单位所占有的营业盈余。因此,收入形成账户从功能上说反映的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要素构成,由此反映了劳动者、政府和机构单位本身二者之间的最初分配关系,对整个分配格局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原始收入分配是收入形成分配的继续,其初始流量就是由收入形成账户转来的营业盈余(或混合收入)。记录的内容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各部门作为收入接受者从收入形成账户支付中所获取的生产性收入;二是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流量。通过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3、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完成以下要求填写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表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单位元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447854128420786948564116825714727612289147421解释并计算相关指标(1)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2)消费率(3)恩格尔系数解按表上数据计算(1)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核算期内居民平均每人直接购买消费性货物和服务所花费的支出。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4478541284207869485641168257147276122891474211226455(元)(2)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额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率。消费率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12264553)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恩格尔系数人均食品支出/人均消费性支出447854/12264553652二、计算分析题(写出计算公司及过程)1、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68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256亿元,上缴生产税85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6亿元,支付银行利息等财产收入42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38亿元,用于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支出7亿元,支援灾区捐款3亿元,上缴所得税43亿元。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原始收入总额和可支配总收入,并编制有关的收入分配帐户。解答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680256(856)345(亿元)原始收入总额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净额345(3842)341(亿元)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收入总额经常转移收入净额341(07343)288(亿元)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收入分配帐户如下(单位亿元)收入形成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劳动报酬256生产税净额79总营业盈余345总增加值680合计680合计680原始收入分配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财产收入42原始收入总额341总营业盈余345财产收入38合计383合计383收入再分配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经常转移支出53所得税43社会福利7捐款3可支配总收入288原始收入总额341合计341合计3412、假设某一核算期某国各机构部门与国外未发生资本转移,在该核算期内,各机构部门所发生的全部资本转移项目如下政府部门共征得赠予税89亿元,同时政府部门对其他机构部门拨付的固定资产款项和实物合计562亿元;此外金融机构在核算期末的资本转移收入为368亿元,资本转移支出为375亿元;企业部门在核算期末的资本转移支出共计455亿元;住户部门未发生任何资本转移收入与支出。请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企业部门的资本转移收入及净额。解答根据题目中的资料可知,政府部门的资本转移收入为89亿元,资本转移支出为562亿元。则根据资本转移项目的平衡关系有,各部门的资本转移收入总和等于资本转移支出总和。即89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368562455375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56245537589368935(亿元)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净额935455480(亿元)3、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入6800亿元,当期消费支出4950亿元,实物投资支出800亿元,银行存款860亿元,购买股票和债券350亿元,向保险机构缴280亿元。计算(1)居民储蓄额(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4)编制居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并简要说明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的联系。解答(1)居民储蓄额可支配收入总消费680049501850(亿元)(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非金融投资185008001050(亿元)(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存款股票保险)净金融投资额(860350280)1050440(亿元)(4)账户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账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最终消费支出4950可支配总收入6800总储蓄1850合计6800合计6800居民部门资本账户单位亿元资产变化负债和净值变化资本形成800总储蓄1850净贷出()/净借入()1050合计1850合计1850金融账户单位亿元资产变化负债变化银行存款860股票和债务350保险280负债440净金融投资额1050合计1490合计1490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的联系在于金融账户解释了资本账户记录的在非金融投资中的资金余缺,反映了净贷出的去向或净借入的来源。4、设有如下资料(单位亿元)有形资产4000,非金融无形资产400,金融资产320,对外金融负债360。计算国民资产负债总额。解答利用第六章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的资产平衡关系中的“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净值”计算。在国民经济(全国合计)中,净值即国民资产负债总额。计算为国民资产负债总额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对外金融负债(有形资产非金融无形资产)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净额40004003203604360(亿元)期中测验下面是我国20002004年国民经济统计数据,试按题目的要求进行计算和分析。单位亿元年份国民总收入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底总人口数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万人200020012002200320048825409572791035536116603213658431462821541181611731709212076814493534875005298026127417238723904734237464597525309296281515888063750700548181395721299046331530360748388857437206540865968362403671567694273160791888476792381100985126743127627128453129227129988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根据给出的统计数据,计算各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并说明国内生产总值是由哪些生产成果组成。2根据给出的统计数据,计算各年度的国外净要素收入并作出分析。3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有何不同。5简述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和国外净要素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6结合我国近年经济建设的情况,计算2000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并分析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及各产业增加值结构的变化及特点。解答年份国民生产总值年底总人口数(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国外净要素收入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200088254012674389468112141705901645023342001957279127627973148158697624915850134120021035536128453105172316187818761535043432003116603212922711725196487907331465233322004136584312998813687592916105299152530318(1)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2)20002004年国外净要素收入均为负值,说明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即我国公民在国外获得的要素收入小于外国公民在我国获得的要素收入(计算式国外净要素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即收入值生产值)(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结果见上表。(4)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之处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国民原则,而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土原则。比如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要记入美国的GNP中,但不记入美国的GDP中,而记入日本的GDP中。因此,若某国的GNP超过了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超过了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十国外净要素收入GDP本国国民在外国国土上的产出外国国民在本国国土上的产出GNP(5)国民总收入GDP折旧(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企业转移支出)国外要素净收入国民生产总收总值GDP(6)2000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368759/8825401/41109331933从表中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逐渐减小,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逐渐增大,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基本持平。国民经济核算作业3(第七章第十章)一、简答题1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账户的主要联系与差别。答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账户的主要联系为()二者关于国外和对外交易的定义、范围、核算原则的规定具有一致性。()在核算层次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与国外账户中货物与劳务对外账户、原始收入和经常转移对外账户基本对应,资本和金融项目与对外积累账户中资本账户、金融账户也是基本对应的。2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统计原则。答(1)复式记账原则。就是说每一笔国际经济交往,都应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和贷方同时反映,但所借贷的科目不一定相同。贷方项目主要包括货物贸易出口、服务贸易收入、接受的无偿援助或捐赠、对外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等;借方项目主要有货物贸易进口、服务贸易支出、对外提供的无偿援助或捐赠、对外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等。(2)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计价原则。例如,加工贸易原材料进口按照进口实际价格记录,加工后成品出口按照出口商品的市场价格计算,不一定完全等于加工货物出口的收汇额。(3)以所有权转移为标准的记录时间原则。一般来说,货物和金融资产的交易,当他们不再是原来所有者帐上的资产而成为新所有者帐上的资产时,就应加以记录。(4)所有的记账一般要折合为同一种货币。记账货币可以是本国货币,也可以是其他国家的货币。(5)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每个项目的贷方减去借方,就是相应项目的差额。当贷方大于借方时,表明该项目是顺差,反之则是逆差。3人口核算包括哪些内容劳动力核算包括哪些内容答人口核算包括三部分内容(1)人口总量统计。包括常住人口统计和现有人口统计。(2)人口变动统计。包括人口自然变动统计和人口机械(迁移)变动统计。(3)人口构成统计。包括人口的性别与年龄构成;人口的经济构成;人口地区构成统计;人口的社会构成。劳动力核算包括以下内容(1)社会劳动力资源和构成数量统计;(2)社会劳动者数量和构成统计;(3)社会劳动力变动统计。二、计算分析题(写出计算公式及过程)1以下是某地区国民经济统计原始资料总产出100万元;中间消耗60万元;出口额10万元,其中货物7万元,服务3万元;进口额5万元,其中货物3万元,服务2万元;居民最终消费26万元,政府最终消费6万元;资本形成3万元;从国外得到原始收入8万元,付给国外原始收入7万元;从国外得到经常转移收入3万元,付给国外经常转移2万元。要求(1)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编制货物和服务帐户;(2)计算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和国民总储蓄,并编制国民可支配收入适用帐户;(3)计算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收支差额,编制货物服务部分国际收支平衡表,并根据结果对国际收支情况作简要分析。解1解(1)货物和服务账户单位万元来源使用总产出100中间消耗60进口5最终使用45最终消费32资本形成3出口10合计105合计105(2)使用来源最终消费32可支配总收入42居民26政府6总储蓄10合计42合计42(3)经常项目下项目差额贷方借方经常项目1货物与服务5105出口7310进口325简要分析货物服务贸易顺差5,说明出口能力较强。(1)生产法GDP总产出中间消耗1006040(2)国民总收入GDP来自国外的原始收入付给国外的原始收入408741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收入付给国外的经常转移413242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总储蓄总储蓄4226610(3)货物与服务差额出口进口10552某国有如下资料(1)劳动报酬20000亿元,生产税21000亿元,所得税6000亿元,生产补贴16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2800亿元,营业盈余9260亿元,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60亿元。(2)国民可支配收入50000亿元,总消费36000亿元,总投资11000亿元,进口1380亿元,出口1440亿元,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净额30亿元。要求(1)用两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净收入等指标;(2)计算总储蓄、净金融投资指标。解1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36000110001440138047060亿元收入法。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20000128002100016000926047060亿元国民总收入GDP来自国外要素净收入470606047000亿元国民净收入国民总收入固定资产折旧470001280034200(亿元)2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支出500003600014000亿元净金融投资指标总储蓄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净额总投资1400030110002970亿元3已知某地区某时期的下列资料(单位亿元)(1)期内总产出8553,中间消耗3775,最终消耗3858,总资本形成889(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905,固定资本消耗589),产品中出口1124,进口1093。(2)期内劳动报酬支出2583,来自国外劳动报酬净收入10,生产税净额601。其中,对国外支付产品税5,另对国外财产收入净支付16。(3)来自国外经常转移净收入1,资本转移净额3。(4)期内对国外负债1632,其中,长期资本往来1500,短期资本往来132;金融资产净购买1630,其中,长期资本往来1530,短期资本往来100。根据以上资料(1)计算下列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储蓄、国外净资本流入(2)编制国民经济流量账户体系。解1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855337754778亿元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总营业盈余国民财产收入国民财产支出258310601501615944747亿元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净收入来自外国经常转移收入净额415814159储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支出47483858890亿元国外净资本流入对国外负债金融资产净购买163216302亿元(2)编制国民经济流量账户体系。(单位亿元)货物和服务账户使用来源总产出进口85531093中间消耗最终产品使用最终消费总成本形成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净额固定资本消耗库存增加出口377558713858889905316589161124总供给9646总需求9646生产账户使用来源中间消耗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本消耗国内生产净值377547785894189总产出8553生产支出总额8553生产总额8553收入形成账户使用来源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2583601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本消耗4778589总营业盈余/混合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净营业盈余/混合净收内生产净值4189收入形成使用总额4778收入形成来源总额4778国民经济核算作业4一、单项选择题1在国民经济核算历史上,英国经济学家(B)主要领导了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和统计制度制定工作。AJ米德BR斯通C范克利夫DS库兹涅茨2下列经济量中,属于流量的是(D)A固定资产数B存款数C人口数D销售数3MPS核算体系中的生产活动(A)A只局限于物质生产部门B只局限于非物质生产部门C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D以上都对4下列经济单位中,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D)A在国内旅游的外国旅客B在国外定居的华人居民户C在我国境外的中资企业D在我国境内的外资企业5下列单位中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D)。A自来水厂B机床厂C建筑公司D医院6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所采取的现形市场价格,由于各种价格包含的因素不同,存在以下关系(D)。A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购买者价格B购买者价格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C生产者价格基本价格购买者价格D购买者价格生产者价格基本价格7下列不计入服务产出的是(D)A政府为住户提供免费服务B非盈利机构为住户提供免费服务C医院为病人提供了医疗服务D住户整理家务8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B)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格。A生产单位B常住单位C企业事业行政单位D经济组织9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计算总产出和中间消耗的价格标准是(A)。A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中间消耗按购买者价格计算B总产出按购买者价格计算,中间消耗按生产者价格计算C两者都按生产者价格计算D两者都按购买者价格计算10已知第J部门总投入为100亿元,其中消耗第I部门产品价值20亿元,则直接消耗系数为(A)A02B5C120D无法确定11不能为资产所有者带来财产收入的是(B)。A贷款B地下资产C债券D机器设备的租借12收入初次分配是对(A)的分配。A增加值B总产值C国民收入D经常转移收支13某大学一名大学生将所得的1000元奖学金捐赠给希望工程,则该项活动属于(A)A经常转移B资本转移C初次分配D实物转移14在国民经济各机构部门中,通常属于投资资金不足的主要部门是(B)A居民部门B企业部门C金融部门D政府部门15进行资产负债核算时应采用(A)估价。A现形市场价格B固定价格C同类资产平均价格D以上都可以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包括在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核算中的有以下内容(ACDE)A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B森林、矿藏等价值C报纸、书刊等的投递业务D建筑业活动及房屋经营活动E政府部门活动及其服务2投入产出表第象限的宾栏包括(ABCE)A最终消费B固定资产形成C净出口D生产税净额E库存增加3个人消费支出包括下述内容(BCD)A缴纳个人所得税B非耐用消费品支出C耐用消费品支出D文化服务费用支出E购置房产4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与企业资产负债核算的关系是(CDE)。A二者除了范围外,完全一致B前者是后者的简单汇总C前者以后者为基础D在基本存量概念上二者基本概念一致E国民资产负债核算有不同于企业资产负债核算的特点5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项目一般包括(ABCE)A货币贸易B服务贸易C经常转移D资本往来E收益6直接影响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降的因素有(AC)A人口出生率B人口性别构成C人口死亡率D人口净长安迁率E人口年龄构成7最终需求的物价指数包括(BCDE)A投入产出物价指数B库存物价指数C居民消费物价指数D政府最终消费物价指数E进出口物价指数三、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市场价格中的基本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解,国民经济核算是以现期市场价格作为计价原则的,市场价格的主要价格形式有要素价格、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是要素价格;而基本价格是根据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确定的价格形式。2、在当期粮食产量中,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属于最终产品。解,最终产品从整个国民经济着眼,既本期的生产的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有没有被进一步加工,可供社会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最终产品不是按完成程度而是按它的使用去向区分。因此,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虽然是本期生产的但并没有脱离生产过程,属于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消耗而非最终产品。3、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第象限。解,第象限主要反映的是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包括消费、投资、出口的结构和最终产品的产业部门结构。而第I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4、居民购买住房和支付房屋租金均属于居民消费支出。解,房屋租金的支付属于居民消费支出,而居民购买住房支出则属于投资。5、劳动者从企业获取货币工资和住户用存款购买债券都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解,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即交易的两个组成部分都是金融性的,都涉及现有金融资产所有权的转移、金融资产或负债的产生和消失。所以住户用存款购买债券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而劳动者从企业获取货币工资则属于其他货币性交易,即交易只有一个方面是金融性的,另一方面却是非金融性的。6、在一国资产负债综合账户中,国民经济非金融资产为15000亿元,金融资产14000亿元,国外部门净值为3200亿元,则该国拥有的国民资产为18200亿元。解,因为一国国民财产该国非金融资产对外金融投资净额,而本题中“国外部门净值为3200亿元”,表示该国向国外贷出资金3200亿元,则国民财产15000320018200亿元。四、计算题1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总产出3000亿元,中间消耗132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800亿元,上缴生产税150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50亿元,支付无形资产使用费等财产收入142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138亿元,支付职工社会保险金17亿元,为灾区及希望工程捐款8亿元,上缴现期所得税450亿元。资本转移收入净额5亿元,固定资本形成330亿元,库存增加20亿元。1根据所给资料编制非金融企业部门生产帐户、收入形成账户、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收入再分配账户、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资本帐户并计算各帐户平衡项。2指出部门资本账户中资金余缺的具体数字并进行分析。(3)计算该非金融企业部门储蓄率和投资率。解(1)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1680亿元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1680800(15050)780(亿元)原始收入总额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净额780(138142)776(亿元)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收入总额经常转移收入净额776(0178450)301(亿元)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收入分配账户如下(单位亿元)收入形成账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劳动报酬800生产税净额100总营业盈余780总增加值1680合计1680合计1680原始收入分配账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财产收入142总营业盈余780原始收入总额776财产收入138合计918合计918收入再分配账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经常转移支出475所得税450社会福利17捐款8可支配总收入301原始收入总额776合计776合计776(2)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库存增加33020350亿元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资本形成总额净金融投资净金融投资301535044亿元即资金短缺44亿元,需向金融市场筹集资金。使用来源资本形成总额350总储蓄301固定资本330资本转移净额5库存增加20净金融投资44合计306合计306(3)储蓄率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301/301100投资率资本形成总额/可支配总收入350/3011162、某企业1999年有关资本形成统计资料如下(1)可支配总收入801万元;(2)固定资产消耗5301万元;(3)缴纳资本税446万元;(4)接受捐赠819万元;(5)其他资本出让40万元;(6)用于购买生产设备资金8145万元;(7)年初库存32万元;(8)年末库存176万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当期资本形成总额,并编制资本账户。解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增加贵重物品净获得8451763208001万元资本账户单位万元使用来源资本形成总额8001总储蓄801固定资本形成总额8145固定资本消耗5301库存增加144净储蓄2709贵重物品净获得0应收资本转移819固定资本消耗5301应付资本转移846土地及其他非生产资产净购买0净贷出净借入()18合计13284合计13284由于企业没有最终消费,则可支配收入全部形成储蓄,即储蓄总额可支配总额收入801万元五、根据本课程所学知识,结合工作情况或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小论文,题目自拟根据本课程所学知识,结合工作情况或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小论文浅谈GDP与人均收入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GROSSDOMESTICPRODUCTS的缩写,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常住单位是指在中国大陆的经济领土范围内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持续经营一年以上的单位,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以及中国领土台湾省内的单位。从生产活动和范围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它表示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生产成果是支持人民生活和各种消费、各种投资,或者说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它非常重要。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的总和。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支出法也称使用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计量与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跟踪和吸收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的新成果,以力求保持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步与接轨。2008年世界各国GDP总量排名,中国已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4016亿美元,美国和日本分别为142646亿美元、49238亿美元。虽然就GDP与日本GDP总量仅相差5222亿美元,但日本人口仅为中国人口的969,日本人均GDP为3853643美元,而中国人均GDP为333882亿美元,人均GDP与日本相差1154倍,所以目前中国人均GDP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以后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21日公布的初步核算数据,2009年中国GDP为335,353亿元,以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7,按照2009年人民币兑美元年平均汇率中间价6831计算,约为49,09281亿美元。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我们的人均GDP居于世界100位以后,GDP逐渐演化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真正进步的最重要的指标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划时代的事情。首先,它表示中国实力稳步增强;第二,中国几十年来所进行的探索和奋斗是卓有成效的;第三,路子和方向是正确无疑的;第四,只要完善这些经验和方法继续顽强努力下去,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我们现在的人均收入还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差距确实巨大。如何提高在GDP增长的同时提高人均收入。除了各种要素外,还要更有效的控制人口数量,我们人均收入低,源于我们“人均实力”低。只有提高我们的“人均实力”,才有可能逐步提高我们的人均收入。“人均实力”,取决于人口中的个体素质的均衡。如果中国人中大多数人的综合素质都接近于现代化标准,那么中国的人均实力肯定不是现在这个低水平。比如高中(中等职业)文化水平;电脑运用水平;文明守法水平;现代生产技术适应能力;吸收现代专业知识的基础知识平台;现代社会环境养成的较完善的个人意识等等。我国的现状是,一半的人口是在闭塞落后的环境下成长起来;高中(职业)文化素养尚不普及;大量的劳动力在不具备现代生产技术能力的前提下强行与现代生产接轨等等。整个人口素质参差不齐,次多良少。“人均实力”,取决于人口的合理组合(有机组合)。人口也是具有市场化高低之分。市场化分工程度越高,人口实力的量化达到程度越高;市场化分工程度越低,人口实力的量化程度就越低。我国的人口素质较低,所以人口市场化水平太低,主要表现为倾向单一市场化或低端市场,所以人口实力倾向于低端市场、单一市场;还没有形成流向合理分布的格局,以致中高端市场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实力。“人均实力”,取决于社会能够多大程度的释放个人的能量。如果一个社会不论出于什么目的进行限制,必然会限制社会中人的能量释放。限制多,能量释放受阻就越多;限制少,能量释放受阻就少。我们的国家,要充分认识到“人均实力”是人均收入的首要因素,没有“人均实力”的上升,就不会有人均收入的上升。切切实实地改善个人的能量和人的组合能量得到充分发挥的环境,只有这样,我国的人均实力才能得到最快的提升,进而最快速的提升人均收入,最终实现人均国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整体国力更是达到无与伦比的地步。2已知某地区2002年以下统计资料(1)总产出28000亿元;(2)最终消费1400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11800亿元,公共消费220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5600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5040亿元,库存增加360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200亿元;(4)出口2400亿元;(5)进口200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2800亿元;(7)劳动者报酬8400亿元;(8)生产税840亿元;(9)生产补贴140亿元。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帐户。解(1)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14005600(24002000)20000(亿元)中间消耗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28000200008000(亿元)营业盈余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2000084002800(840140)8100(亿元)(2)国内生产总值账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总产出28000减中间消耗8000劳动者报酬8400固定资本消耗2800生产税净额700营业盈余8100总消费14000居民消费11800公共消费2200总投资5600固定资本形成总额5040库存增加360贵重物品净获得200净出口400出口2400减进口2000国内生产总值20000国内生产总值200003已知某部门有关资产变化以及负债和净值变化的资料如下该部门可支配收入960亿元,固定资本形成总额980亿元,存货增加370亿元,总储蓄960亿元,资本转移收入45亿元,资本转移支出9亿元,其他非金融资产形成获得减处置0,假设不存在统计误差。要求(1)计算该部门的资本形成总额、资本转移收入净额和资金余缺;(2)编制该部门的资本帐户(3)计算该部门的储蓄率和投资率,并判断该部门属于企业部门还是住户部门。(10分)解(1)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增加贵重物品净获得98037001350(亿元)资本转移净收入资本转移收入资本转移支出45936(亿元)总储蓄资本转移净收入资本形成总额其他非金融资产净获得减处置统计误差资金余缺960(459)135000资金余缺资金余缺354(亿元)(2)该部门的资本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资本形成总额1350固定资本形成总额980存货增加370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0统计误差0资金余缺354总储蓄960资本转移净额36资本转移收入45资本转移支出9合计996合计996(3)储蓄率总储率/可支配总收入960/960100投资率非金融投资总额/可支配总收入1350/9601406总储蓄等于可支配总收入,该部门属于企业部门。国民经济核算选择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A)ASNABMPSC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D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2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C)。A一次产业分类B二次产业分类C三次产业分类D四次产业分类3由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和生产税净额确定的价格是(C)。A要素价格B基本价格C生产者价格D购买者价格4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B)。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5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B)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A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B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C资金流量核算D国际收支核算6常住单位是指(C)。A在一个国家地理领土内的经济单位B在一个国家经济领土内的经济单位C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D在一国地理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7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D)A交通运输业B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科学研究事业D畜牧业8SNA采用的是(A)。A全面生产概念B限制性生产概念C物质生产概念D宏观生产概念9以下表述正确的是(D)。A一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机构单位B一个基层单位能包含多个机构单位C一个机构单位不可以包含任何基层单位D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10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固定资本消耗作为(D)处理。A货物和服务交易B分配交易C金融交易D内部交易1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指标是(A)。A国内生产总值B社会总产值C国民生产总值D国民收入1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主要是揭示(B)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A机构单位B机构部门C基层单位D产业部门1、生产核算的核心是(C)A财政收入B居民生活水平C国内生产总值D国民总收入2、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采用的是(A)A、产业部门分类B、机构部门分类C、职能部门分类D、以上皆不是3、产业部门分类的依据是(D)A、投入生产要素的同一性B、生产活动的周期C、中间产品的消耗情况D、主产品的同质性4、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B)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5、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A中间消耗B劳动报酬C生产税D营业盈余6、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C)A、最终消费B、资本形成总额C、营业盈余D、货物与服务净出口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国民产出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B总投资和净投资的差就是GDP与GNP的差额C如果两个邻居互相为对方扫雪,并且分别向对方支付费用,会增加GDPD某建筑去年已经完成,今年的销售金额应加入今年的GDP8、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A)A农民自己食用的粮食;B被食品加工企业当期生产消耗的粮食;C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D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9、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A)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