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超声波检验作业指导书 (2)_第1页
火力发电厂超声波检验作业指导书 (2)_第2页
火力发电厂超声波检验作业指导书 (2)_第3页
火力发电厂超声波检验作业指导书 (2)_第4页
火力发电厂超声波检验作业指导书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火力发电厂超声波检验作业指导书2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金属监督无损检验作业指导书公司名中国华电厂名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部门金属组检验方法超声波2011年9月1日建立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1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电力行业制作、安装和检修设备时铁素体类钢制承压管道单面焊接双面成型的中厚壁管、中小径薄壁管和奥氏体中小径薄壁管焊接接头的手工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检验。规定了管道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波检测方法及检测结果的等级评定。A中厚壁管外径108MM、14MM壁厚160MM。B中小径薄壁管32MM外径159MM、4MM壁厚14MM。C奥氏体中小径薄壁管32MM外径159MM、4MM壁厚8MM。12本作业指导书不适用于铸钢、壁厚8MM奥氏体不锈钢等粗晶材料的焊接接头、内外径之比小于80的中厚壁管纵向焊接接头超声波检测,也不适用于奥氏体和珠光体的异种钢焊接接头。2编制依据21JB/T47301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22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3DL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24DL6472004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25DL/T4382009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26DL/T869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27DL/T7522010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28DL/T8202002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3检测人员31凡从事超声波检测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电力行业电力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管理委员会所辖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专业培训,并经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考试合格,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该项工作。32检测人员应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且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一年检查一次。4检测准备41技术准备411接受委托单进行登记留存,明确委托检测的具体要求,落实检测人员(满足3的要求)。412查阅有关技术资料,明确检测依据和执行标准。413查明受检工件的材质、规格、结构、受检部位以及焊接接头的坡口型式,焊接方式和工艺,热处理状况等。检查受检部位的表面状况,并联系落实其表面处理(见47)。414选择合适的探伤仪和探头,绘制距离波幅曲线,确定相应的探伤灵敏度和工艺要求等。42超声波探伤仪421使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仪器工作频率范围为0510MHZ。仪器至少在示波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422探伤仪应具有80DB以上连续可调衰减器(或增益控制器)。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413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424探伤仪其余指标应符合JB/T10061的规定。43探头431探头性能必须按JB/T10062进行测定。432探头晶片的有效面积一般不应超过500MM2,且任一边长不应大于25MM。433探头接触面应与管壁对中,吻合良好。单斜探头声束水平偏离角2,将探头置于标准试块上探测棱边,当反射波幅最大时,探头中心线与被测棱边的夹角应在902的范围内。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或多峰。434探头K值的选择原则应满足使声束扫查整个焊缝截面的要求,即K(ABL0)/T式中A上焊缝半宽;B下焊缝半宽(当单面焊时,可不计);L0探头前沿长度;T工件厚度。435探头的工作面与工件表面应紧密接触,必要时进行修磨,修磨后的探头应重新测量前沿距离及K值。436当检测纵缝时,应根据工件曲率和厚度选择K值,并考虑几何临界角的限制,确保声束扫查到整个焊接接头。44超声检测系统性能测试441仪器和探头的系统性能应按JB/T9214和JB/T10062的规定进行测试。442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应10DB。443仪器和探头组合的始脉冲占宽应尽可能小,对于频率为5MHZ的探头,其占宽不得大于10MM,对于频率为25MHZ的探头,其占宽不得大于15MM。444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6DB,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30DB。445仪器和探头的系统性能应按表445规定的时间校准。表445探头及系统性能检查周期校准项目校准周期仪器的水平线性及垂直线性仪器开始使用时使用中每隔三个月探头的全面性能首次使用时斜探头K值,前沿距离L0,主声束偏离每次使用时系统灵敏度余量,分辨力首次使用前仪器修理后每隔一个月446时基线比例,灵敏度复核应按表446规定进行。表446仪器和探头系统的复核复核项目复核时机及要求时基线比例灵敏度每次检测前校准后的探头,耦合剂和仪器调节旋纽发生变化时开路电压波动或者检测者怀疑灵敏度有变化时连续工作4H以上时工作结束时时基线比例修正如果距离波幅曲线上任意一点在扫描线上的偏移超过扫描读数的10,则扫描量程应予以修正,并在检测记录中加以标明距离波幅曲线的复核校验应不少于3点。如曲线上任何一点幅度下降2DB,则应对上次以来所有的检测结果进行复检;如果幅度上升2DB,则应对所有的记录信号进行重新评定注校准、复核和线性检验时,任何影响仪器线性控制器(如抑制和滤波开关等)都应放在“关”的位置或处于最低水平上。45试块451试块应采用与被检工件相同或声学性能相近似的材料制成。且不得有大于2MM平底孔当量直径的缺陷。452试块的制造要求应符合JB/T10063和JB/T7913的规定。453采用的标准试块为CSKA,CSKA,GB1134589附录B的RB系列对比试块,DL/T8202002附录G的DL1型专用试块。454用于检测环缝的对比试块,其曲半径应为被检工件曲半径的0915倍。455检测曲面焊缝时应用对比试块。当探伤面曲半径RW2/4时(W为探头接触面宽度,环缝检测为探头宽度,纵缝检测为探头长度),应采用与被检面曲半径相同的对比试块,反射体的布置可参照对比试块确定,试块宽度应满足B2(S/DE)要求。式中B试块宽度;波长;S声程;DE声源有效直径。46耦合剂461耦合剂应具有良好的润湿能力和透声性能,适宜的流动性,且无毒,无腐蚀性,易清洗。宜用甲基纤维素的糊状物或甘油为基本成分的耦合剂。不宜用油类。462在试块上调节仪器和检测工件应采用相同的耦合剂。47对工件探测面的要求471检测面和探测范围的确定应保证超声波束扫查到整条焊缝的整个体积。472检测区域的宽度应是焊缝宽度再加焊缝两侧各03倍母材厚度的一段区域,这个区域最小为10MM,最大20MM。473焊接接头的表面质量及外形尺寸应经检查合格。焊接接头两侧表面应清除飞溅,锈蚀,氧化皮及油垢,表面应打磨平整光滑,打磨宽度至少为探头移动区范围。采用一次反射法或串列式扫查探测时,探头移动区宽度应125P即25TK,采用直射法探测时,探头移动区宽度应075P即15TK。48其它准备481工作现场的脚手架,电源照明,安全设施等均应满足超声波检测工作的要求。482准备好记录本,记号笔,焊缝标位图等。483探伤前应测量工件焊接接头每侧的母材厚度。484有延迟裂纹倾向的焊缝,应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超声波检测。5中厚壁管焊接接头的检测51对比试块511校准时基线应采用GB1134589附录B的RB系列对比试块。512现场检验时,为检验灵敏度和时基线性,可采用DL/T8202002附录A所示的SD试块。513焊接接头根部未焊透的对比测定采用DL/T8202002附录B所示的SD月牙槽对比试块,该试块就用被检管材制作。52检验等级521检验等级分为A、B、C三级,应按照工件的材质、结构、焊接方法、使用条件及承受载荷的不同,合理地选用检验级别。检验等级应按产品技术条件和有关规定选择或经订约双方协商选定。522检验等级的检验范围A级检验采用一种角度的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单侧进行检验,只对允许扫查到的焊缝截面进行探测。一般不要求进行横向缺陷的检验。母材厚度大于50MM时,不得采用A级检验。B级检验原则上采用一种角度的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双侧进行检验,对整个焊缝截面进行探测。对检测中出现异常现象,或有检验要求的焊缝两侧斜探头扫查经过的母材部分要用直探头检查。条件允许(外径大于250MM)时,应在焊缝两侧进行横向缺陷检验的斜平行扫查。C级检验至少要采用两种角度探头在焊缝两侧进行在焊缝的单面双侧进行检验。同时要将对接焊缝余高磨平,进行两个扫查方向和两种探头角度横向缺陷检验的平行扫查。焊缝两侧斜探头扫查经过的母材部分要用直探头进行扫查。焊缝母材厚度大于等于60MM的C级检验,可B级检验有要求时,应增加串列式扫查或纵横波串列式扫查,串列式扫查方法参见GB1134589附录C,纵横波串列式扫查方法见DL/T8202002附录C。53探头的选择531频率。探头频率一般在25MHZ范围内选择,推荐选用225MHZ探头。532角度。斜探头的折射角应依据管壁厚度、焊缝坡口型式及预期探测的主要缺陷种类来选择。对不同管壁厚度焊接接头推荐使用的探头角度和数量见表532。表532检验面及推荐使用折射角管壁厚度检验面检验方法使用探头的折射角ABACB1425MM单面单侧单面双侧单面双侧和焊缝表面直射法及一次反射法702550MM70或6050100MM无A级直射法45或60;45和60,45和70并用100160MM无A级45和60,45和70并用A无法进行单面双侧扫查时,可采用两种以上折射角的探头在焊缝一侧进行探测。B探测焊缝根部缺陷时,不宜使用折射角为60左右的探头。533探头的晶片尺寸选择要保证系统灵敏度。A斜探头的晶片尺寸原则上如表533(1)所示,但用于串列式扫查探头的晶片尺寸不受表533(1)限制。表533(1)斜探头的频率和晶片尺寸频率晶片尺寸(MM)2MHZ(25MHZ)101020205MHZ(4MHZ)10101414B直探头的晶片尺寸作为圆形晶片其有效直径原则上如表533(2)所示表533(2)直探头的频率和晶片有效直径频率晶片有效直径(MM)2MHZ(25MHZ)20,25,305MHZ(4MHZ)10,2054母材的检测541焊缝两侧的母材,检验前应测量管壁厚度,至少每隔90测量一点,并做好记录,以便检测时参考。542采用B级、C级检测时,斜探头扫查声束通过的母材区域应用直探头检测,以检测是否有影响斜探头检测结果的分层或其它种类的缺陷存在。该项检测仅作记录,不属于对母材的验收检测。检测的要点如下A方法接触式脉冲反射法,采用频率为25MHZ的直探头,晶片直径1025MMB灵敏度将无缺陷处第二次底波调节为荧光屏满刻度的100C记录凡缺陷信号幅度超过荧光屏满刻度的20的部位,应在工件表面作出标记,并予以记录。55仪器调整551时基线刻度可按比例调节为代表脉冲回波的水平距离、深度或声程。扫描比例应根据工件厚度和选用探头角度来确定,最大检验范围调至时基线满刻度60以上。当厚度小于20MM时,宜采用水平法或声程法;当厚度大于20MM时,宜采用深度法。552检验面曲率半径R大于W2/4时,应在标准试块或平面对比试块上,进行时基线比例扫描调节。553检验面曲率半径R小于W2/4时,应在与检验面曲率相同或相近对比试块上,进行时基线比例扫描调节。试块的宽度应满足下式B2(S/DE)式中B试块宽度,MM波长,MMS声程,MMDE声源有效直径,MM。56距离波幅曲线的绘制561距离波幅曲线应以所用探伤仪和探头在GB1134589附录B的RB系列对比试块上实测的数据绘制,其绘制方法见DL/T8202002附录D。该曲线族由评定线,定量线和判废线组成。评定线与定量线之间(包括评定线)为区,定量线与判废线之间(包括定量线)为区,判废线及以上区域为区。562不同检验等级、管壁厚度的距离波幅曲线各线灵敏度见表562。(当设计技术规定采用其它标准时,应按相应标准选择试块和确定灵敏度。下同)。表562距离波幅曲线的灵敏度检验级别ABC管壁厚度14MM50MM14MM160MM14MM160MM判废线RL3403404DB3402DB定量线SL34010DB34010DB3408DB评定线EL34016DB34016DB34014DB563探测横向缺陷时,应将各线灵敏度均提高6DB。564检验面曲率半径R小于W2/4时,距离波幅曲线的绘制应在551条规定的对比试块进行。565由于工件的表面耦合损失,内外曲率及材质衰减的影响,应对探伤灵敏度进行综合补偿(补偿的测量方法见DL/T8202002附录E)。补偿量(补)必须计入距离波幅曲线。若在一个跨距声程内最大传输损失在2DB内,可不进行综合补偿。566距离波幅曲线可绘制在坐标纸上,也可直接绘制在荧光屏刻度板上。但在整个检验范围内,曲线应处于荧光屏满刻度20以上,否则,应采用分段绘制的方法。567扫查灵敏度不低于最大声程处的评定线灵敏度。探伤中过程应注意对探伤灵敏度进行校对。57扫查方式571为检测纵向缺陷,一般采用斜探头垂直于焊缝中心线放在检验面上,沿焊接接头进行矩形移动扫查。探头前后移动的范围应保证扫查到全部焊缝截面,扫查时相邻两次探头移动间隔应保证至少有10的重叠。在保证探头垂直焊缝中心线作前后移动的同时,还应作1015的左右转动。572为检测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横向缺陷应进行平行和斜平行扫查。检测时,可在焊缝两侧边缘使探头与焊缝中心线成1020作斜平行扫查,焊缝余高磨平时,可将探头放在焊缝及热影响区上作两个方向的平行扫查。573B级检验时,当管外径大于250MM时,可在焊缝两侧边缘使探头与焊缝中心线呈1020作斜平行扫查。574C级检验时,可将探头放在焊缝上及其两侧边缘作平行扫查,当管壁厚度超过60MM时,应采用两种角度探头(45和60并用或45和70并用)进行两个方向的平行扫查,也可用两个45探头进行串列式平行扫查。575为确定缺陷位置,方向和形状,观察缺陷动态波形,区分缺陷信号或伪缺陷信号,可采用前后,左右,转角,环绕等四种探头移动扫查的基本方法。58焊接接头的检测581环向对接接头A采用572条的扫查方式进行检验。B环缝检测时,对比试块的曲率半径应为检测面半径的0915倍。582纵向对接接头A采用572条的扫查方式进行检验。B对比试块曲率半径与检测面曲率半径之差应小于10。C根据工件的曲率和厚度选择探头K值,并考虑几何临界角的限制。条件允许时,声束在曲底面的入射角不应超过70。D探头接触面修磨后,用曲率试块实际测定探头入射点和折射角。E当检测面曲率半径R大于W2/4且采用平面对比试块调节仪器时,应注意到荧光屏指示的缺陷深度或水平距离与缺陷实际的径向埋藏深度或水平距离弧长的差异,必要时应进行修正(参照GB11345相关章节)。59反射回波分析对波幅超过评定线(EL线)的反射回波或可疑的回波,均应根据探头的位置、方向、反射波的位置胶焊接接头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为缺陷。判定为缺陷的,应在工件检测处表面做出标记。510缺陷的定量5101对所有反射波幅在定量线或超过定量线的缺陷,均应确定其位置,最大反射波幅和缺陷指示长度。5102缺陷最大反射波幅的测定A按57的扫查方式移动探头至显现缺陷最大反射波幅的位置,测出最大最大反射波幅度并与距离波幅曲线比较,确定其所在区域,波幅测定的允许误差为2DB。B缺陷最大反射波幅与定量线SL的DB差值记为SL()DB。5103缺陷指示长度的确定A当缺陷反射波只有一个高点,且位于区时,用降低6DB相对灵敏度法测其指示长度。B当缺陷反射波峰值起伏变化,有多个高点时,且端点反射波高位于区时,用端点6DB法测其指示长度。C当缺陷反射波峰位于区时,如认为有必要记录时,将探头左右移动,使波幅降到评定线,以此测定缺陷指示长度。5104缺陷指示长度小于10MM时,以5MM计。5105相邻两缺陷各向间距小于8MM时,应作一条缺陷处理,以两条缺陷之和作为其指示长度(不考虑间距)。511缺陷的定位5111缺陷位置以显示缺陷最大发射信号时的位置表示。根据探头的相应位置和发射信号在示波屏上的位置,来确定缺陷沿焊接方向的位置。5112缺陷深度和水平距离的确定水平定位法当仪器按水平1N调节时基线比例时,应采用水平定位法确定缺陷的位置。A直射波探伤发现缺陷时的定位计算LFNFDFNF/K式中LF缺陷在工件中距探头入射点的水平距离(可推算出缺陷距焊缝中心线的距离);DF缺陷至探测面的深度;F缺陷波前沿所对应的刻度值。B一次反射波探伤发现缺陷时的定位计算LFNFDF2TNF/K深度定位法当仪器按深度1N调节扫描速度时,应采用深度定位法来确定缺陷的位置。A直射波探伤发现缺陷时的定位计算DFNFLFKNFB一次反射波探伤发现缺陷时的定位计算DF2TNFLFKNF512缺陷等级评定根据缺陷的性质、幅度、指示长度分为四级5121最大反射波幅度达到SL线或区的缺陷,根据缺陷指示长度按表5121的规定予以评级。表5121单个缺陷的等级分类检验级别评定级别管壁厚度ABC14MM50MM14MM160MM14MM160MM2T/3,最小12MMT/3,最小10MM最大30MMT/3,最小10MM最大20MM3T/4,最小12MM2T/3,最小12MM最大50MMT/2,最小10MM最大30MMT,最小20MM3T/4,最小16MM最大75MM2T/3,最小12MM最大50MM超过级者注T为坡口加工侧管壁厚度,焊接接头两侧管壁厚度不等时,T取薄壁管厚度,T单位为MM。5122对焊缝允许存在一定尺寸根部未焊透,根据其反射波幅及指示长度按表5122的规定予以评级。表5112根部未焊透等级分类评定等级对比灵敏度缺陷指示长度(MM)15焊缝周长的10154DB焊缝周长的20超过级者注1当缺陷反射波幅用SD型试块调节对比灵敏度15MM深月牙槽的反射波幅时,以缺陷反射波幅评定。注2当缺陷反射波幅用SD型试块调节对比灵敏度15MM深月牙槽的反射波幅时,以缺陷指示长度评定。5123性质为裂纹、未熔合、根部未焊透(不允许存在未焊透的焊缝)评定为级。5124反射波幅度位于RL线或区的缺陷评定为级。5125最大反波幅度不超过EL线,和反射波幅度位于区的非裂、未熔合、根部未焊透性质的缺陷,评定为级。5126当设计技术要求规定的验收标准为其它标准时,应按相应标准执行等级评定。6中小径薄壁管焊接接头检测61采用DL/T8202002附录G所示的DL1型专用试块,测定探头参数、系统组合性能及校准时基线性。62检验面打磨宽度应满足表62所示表62打磨宽度管子厚度4MM6MM6MM14MM打磨宽度50MM100MM63若所检管件的焊缝余高过高、过宽或有不清晰回波信号产生的地方,应进行修磨,使之满足检验的要求。64用于检验的仪器在运行中不得出现任何种类的临界值和阻塞情况,宜采用数字式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65所选择的探头应保证能扫查到焊接接头1/4以上壁厚范围。651探头频率为5MHZ。652斜探头的折射角应根据管壁厚度来选择,不同管壁厚度焊接接头推荐使用的探头角度见表652。表652推荐使用的探头折射角管壁厚度探头折射角4MM8MM73708MM14MM7063653在保证晶片面积不大于64MM2的前提下推荐探头晶片尺寸选用6MM6MM、8MM8MM、7MM9MM。654管壁厚度小于或等于6MM时探头前沿应小于或等于5MM,管壁厚度大于6MM时可适当增大。655始脉冲占宽。使用的探头探伤仪应有良好的匹配性能,在扫查灵敏度的条件下,探头的始脉冲宽度应可能小,一般小于或等于25MM(相当钢中深度)。656探头分辨力应大于或等于20DB。657探头与检验面应紧密接触,间隙不应大于05MM。若不能满足,应行修磨,修磨的要求和方法见DL/T8202002附录H。66对管子外径大于89MM,或有该项检验要求的焊接接头,按照541条规定。67宜采用甲基纤维素的糊状物或甘油为基本的耦合剂,不宜采用油类作为耦合剂。68仪器调整681在DL1型专用试块上测定探头的前沿、折射角、始脉冲占宽和探头的分辨力,测量方法见DL/T8202002附录I。682在DL1型专用试块上调节时基线,调节方法见DL/T8202002附录J。683DAC曲线应以所用探伤仪和探头在DL1型专用试块上实测的数据测绘。A被检验管子厚度6MM时,DAC测绘如图683所示将H5MM的1MM通孔的回波高调节到垂直刻度的80,画一条直线(用于直射波检验),然后降4DB再画一条直线(用于一次反射波检验)。图683DAC曲线示意图B被检验管子厚度6MM时,按DL/T8202002附录D方法画1MM通孔的DAC曲线。69扫查按57条要求进行,但可不做1015角左右摆动。610扫查灵敏度为DAC曲线增益10DB。611缺陷6111扫查中判断为缺陷的部位均应在焊接接头表面做出标记,并要确定其具体位置,最大反射波幅和指示长度。6112按511规定测定位置参数。6113缺陷最大反射波幅的测定按5102条方式测定缺陷最大反射波幅,并与DAC曲线比较,其DB差值记为DAC()DB。6114缺陷指示长度L的测定A按照5103A的方法。B当缺陷反射波峰值起伏变化,有多个高点时,且端部反射波幅位于DAC线或以上时,则将缺陷两端反射波极大值之间探头的移动距离确定为缺陷的指示长度。6115缺陷指示长度L5MM记为点状缺陷。612缺陷评定根据缺陷类型、缺陷波幅的大小以及缺陷的指示长度,缺陷评定为允许存在和不允许存在两类。6121不允许存在缺陷A性质判定为裂纹、坡口未熔合、层间未熔合、未焊透及密集性缺陷者;B单个缺陷回波幅度DAC6DB者;C单个缺陷回波幅度DAC10DB且指示长度大于5MM者。6122允许存在缺陷单个缺陷回波幅度小于DAC6DB,且指示长度5MM者。7奥氏体中小径薄壁管焊接接头检测奥氏体中小径薄壁管焊接接头检测的要求执行中小径薄壁管焊接接头检测的要求,下面只指出特殊要求。71试块选用规格相同的同批号或声学性能相近的管子制作。72检验面打磨宽度不少于70MM。73所选择的探头应保证能扫查到焊接接头1/4以上壁厚范围。731探头频率为5MHZ。732斜探头的折射角应根据管壁厚度来选择,对不同管壁厚度焊接接头推荐使用的探头折射角为7370。733在保证晶片面积不大于36MM2的前提下推荐探头晶片尺寸选用6MM6MM或5MM。734探头前沿应小于或等于5MM。74仪器调整741在DL1型专用试块上测定探头的前、折射角、始脉冲占宽和探头的分辨力,测量方法见DL/T8202002附录I。折射角在短槽试块测定。742在短槽试块上调节时基线,将探头置于管子试块外表面上,分别用直射波和一次反射波探测内外表面的短槽,将其反射波调整到相应的位置,即完成扫描速度调整。743DAC曲线应以所用探伤仪和探头在短槽试块上实测的数据测绘。将探头置于管子短槽试块外表面,分别用直射波和一次反射波探测内外表面的短槽,调节衰减器使直射波回波声压达仪器屏幕的80。在此状态下找出一次反射波的最大回波,画两条直线即为DAC曲线。75扫查灵敏度为DAC曲线。76缺陷评定根据缺陷类型、缺陷波幅的大小以及缺陷的指示长度,缺陷评定为允许存在和不允许存在两类。761不允许存在缺陷A性质判定为裂纹、坡口未熔合、层间未熔合及密集性缺陷者;B单个缺陷回波幅度DAC4DB者;C单个缺陷回波幅度DAC且指示长度大于5MM者。762允许存在缺陷单个缺陷回波幅度小于DAC4DB,且指示长度5MM者。8返修复检返修部位及返修时所影响的部位均须复检。复检或扩探按原探伤条件进行。81对于焊接接头超声波检测中质量等级评定的超标缺陷,检测人员应在工件上作出可靠的识别标记并及时填发质量信息反馈单,并注明评定级别、缺陷当量尺寸及其部位等,送报有关单位责任人,按现定程序进行返工、处理。82返修部位及返修时所影响的部位均须复检。83复检或扩检均按原检测工艺进行。9记录与报告91检测人员应及时做好检测原始记录。检测原始记录至少包含以下内容检测依据(委托单编号),检测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出厂编号,检测主要参数,检测数据记录,评定记录,检测人员签字,检测日期,审核人员等。92每道焊缝的探伤号按委托的焊缝编号进行记录。93应记录每道焊缝超声波检测的回波幅度,缺陷指示长度及缺陷位置。94检测报告由UT级人员填写,由UT级或UT级人员审核。95检测报告按规定格式填写。10安全文明施工101所有参检人员和配合人员都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意识。102严格遵守和执行有关安全文明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10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监督和检查,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104所有现场人员都必须听从和接受安全工作人员的指导和监督检查。105对特殊场合(如锅筒、容器内)的检测施工,还必须制订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检测实施前,对参检、配合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106坚持安全文明、禁止野蛮言行。人人有权制止和上报安全违章、不文明施工的行为和现象。107自觉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各方面的工作,包括器材的回收整理,工件、场地的清扫等。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施工环境安全文明、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