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检验所质量手册_第1页
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检验所质量手册_第2页
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检验所质量手册_第3页
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检验所质量手册_第4页
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检验所质量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页共2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概述颁布日期200903101、历史沿革及现状全所共设9个工作机构,即所办公室、质保室、业务一室、业务二室、建材实验室、食品检验分析室、化学分析室、物理实验室、仪器分析室。本所有自建质检大楼一座,建筑面积2645平方米。全所固定资产近400余万元。拥有各类检验检测设备233台(套),设备总值300余万元。本所于1990年在全省地市级质检机构中第一个通过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和资格认可审查。随后在1995年、2001年和2006年分别通过计量认证和资格认可的复审。已具备对机械、电器、食品、化工、建材、轻工、纺织、农副及石油等九大类产品共计500余项产(商)品实施监督检验的能力,检测水平和能力居全省地市级质检所首位。2007年以来,每年完成各类检验平均达到3500批次以上。2、其他多年来,我所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本所的精神文明建设,1995年以来,先后十余次获得国家、省、市、区政府和主管部门授予各类荣誉称号。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0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页共3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概述颁布日期200903101995年,被国家局授予“全国质量监督工作先进单位”;1999年我所党支部被中共宝鸡市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支部”;1999年我所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文明示范点”;2001年被中共陕西省委授予全省“三五普法”依法治省先进集体;2003年被评为全市质量监督系统“先进集体”;2005年被市局评为全市质量监督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2008年12月被中共宝鸡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1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页共2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公正性声明颁布日期2009031011公正性声明1本所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认真履行相关法律、法规所赋予的职责,以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要求的方式从事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活动,并能满足顾客的需要。2本所认真完成政府质量行政部门下达的为实施相关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和规章提供技术保障的各项任务,并接受政府质量行政部门的管理和监督。3本所具有独立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职能,其检验检测的能力和工作质量不受任何内外部的不正当的行政、经济、商务或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干预。4本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法进行公正检验,出具公正检验报告。5所有检验人员不得从事任何可能降低其能力、公正性、诚实性、独立判断力或影响其职业道德的活动,不得私自参与任何有损其公正性的活动。6对用户提供的技术资料、样品及检验结果保密,未经用户许可或政府授权,不得向媒体或其他个人公布检验结果。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1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2页共2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公正性声明颁布日期200903107为所有用户的检验工作提供同样质量的服务。8本所严格执行国家的价格政策,按标准收费。上述声明,本所员工要严格遵守认真执行,并请社会各界予以支持、帮助和监督,如发现本所工作人员违反上述声明,欢迎举报。举报电话09178608060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2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页共1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质量方针与目标颁布日期2009031021质量方针坚持“科学、公正、廉洁、高效”,坚持“检验质量是质检所的生命”的原则,严格管理、强化服务、争创一流。22质量目标A以准确可靠的数据、竭诚的服务、公正的行为,创建合格实验室。B检验报告的一般差错率控制在5以下,事故率降到零,申诉率降到05以下,报告时效延误率控制在3以内。报告的一般差错率是反映一个时间段内,每千份报告返回修改的份数,一般以年度考核。报告的事故率是指一个时间段内发出报告中,因本所工作质量对本所或委托方及其他连带方造成经济、信誉损失的份数占全部报告份数的比率,一般以年度考核。报告的申诉率是指一段时间内,每千份发出报告中委托对报告以书面形式提出异议的份数,一般以年度考核。报告时效延误率是指一段时间内,每千份报告中超过本所规定时间的报告份数。C不断完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拓展检验能力,争取到2015年使本所通过国家实验室资质评审。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3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页共1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颁布日期2009031031主题内容本所的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的第A版是依据国家认监委实验室资质认证评审准则的要求,结合我所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实际,为确保我所工作质量而编写的。本手册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也符合我所的实际情况,是我所一切质量活动必须遵守的纲领性文件。32适用范围本质量手册适用于本所全体人员和全部工作。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4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页共2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引用文献术语定义颁布日期2009031041引用文献、术语定义411引用文献国家总局令86号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认实函2006141号实验室资质评审准则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GB/T1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通用要求GB/T190112003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时请使用现行有效版本。412术语定义本手册中使用的术语大多都包含在GB/T1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和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通用要求GB/T190002008中,其他术语或缩略语说明如下4121部门指本所从事管理、监督和检验工作的室等,也可简称为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4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2页共2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引用文献术语定义颁布日期20090310室。本所目前有9个部门,其中4个业务管理、监督部门,5个检验室,即9个工作室。4122工作室按本所从事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部门。4123杠改法指一般对于文字和数字的修改时采用的方法,即用一条细线将被修改的部分划去,修改前的内容应能清晰可见,在其附近适当的位置,填写变更后的内容,加盖修改人印章或由修改人签字,如条件允许还应注明修改原因。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5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页共15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组织颁布日期2009031051法律地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始建于一九八一年十二月,是宝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设置的法定检验机构,其职责是负责宝鸡市辖区内各类生产(流通)企业产品质量的定期、监督检验;并执行国家、省市质量行政部门下达监督抽查、统检任务;承担产品验(换)证检验等工作,为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提供技术保障,并承办有关产品质量监督相关的技术工作,自觉接受政府质量管理部门的管理和监督。52总则为保证本所管理体系的正常高效运转,对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各要素进行控制,必须建立组织结构并明确各组织单位的责权范围及相互关系。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5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2页共15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组织颁布日期2009031053组织机构本所组织机构框图所长质量负责人总工程师技术委员会主任副所长技术负责人副所长业务负责人所办公室业务一室业务二室食品检验室化工检验室物理检验室建材检验室仪器分析室质量保证室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5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3页共15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组织颁布日期2009031054机构基本情况实验室名称XXXXXXXXXXXXXXXXXXXXXX主管部门宝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设置或授权建立机构的文件编号法人代表安晓明法人代表任命文件名称及编号宝质监党200726号授权部门名称及授权证书号2006270002Z2006(陕)质检验字001地址宝鸡市红旗路胜利桥北邮编721000联系人电话传真电子信箱邮政编码安晓明8608060721000机构负责人职务姓名文化程度技术职称正职所长安晓明大学副职副所长杨恩岐大专工程师副职副所长刘跃利大学助理工程师副职总工程师高均科大学高级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副所长杨恩岐大专工程师质量负责人所长安晓明人力资源职工总数技术人员数高级职称人数中级职称人数各类人员数4331216占职工总数()724637设备资源设备总台(套)数设备固定资产总值设备资产237400(万元)300(万元)设施资源办公检验用面积恒温检验室面积非恒温检验室面积非检验室用房面积2646M2240M21400M21000M2工作量20072008年累计出具检验报告份数7000份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5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4页共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组织颁布日期2009031055部门职责权限及人员岗位职责551办公室职责A负责组织制订本所工作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B负责组织全所年、季度工作计划及年度工作总结的编写和监督实施;C协助所领导配备适宜的人力资源;D负责各种文件的收发、文印、传递、整理、归档、保管工作;E负责专业技术人员职务的评聘工作;F负责全所的财务和固定资产管理;G负责质量管理运行所需的财经资源配备;H负责检验收费管理和成本核算;I负责全所车辆调度和管理工作;J协助所长搞好行政管理工作K负责全所的水、电、暧、电话的管理工作;L负责全所人事、劳资、监察工作。M负责全所安全保卫工作。N负责检验人员上岗资格考核及发证工作;O负责全所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维护和管理工作552业务一室职责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5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5页共15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组织颁布日期20090310A负责全所检验业务归口管理,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B负责编制检验业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C负责检验样品的管理,确认样品的原始状态,并签发“业务流转卡”;D负责客户的接待,落实对客户的承诺;E负责受理客户的投诉,组织对投诉的受理和反馈F负责检验报告和检验记录的签发、盖章、存档管理工作;G负责检验业务工作的汇总和总结;H负责指导和协助客户填写委托检验协议书;I负责组织对检验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J参与检验业务重大质量、设备事故的分析;K负责样品的清退和处理工作,并保存相关记录;L在质量负责人领导下,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M协助技术负责人对新增检验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立项评审的组织实施;N负责检测分包工作的考察和评价,报技术负责人审批;O负责审核、管理各类产品的检验细则和各类质量记录表格;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5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6页共15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组织颁布日期20090310P负责能力验证和比对试验的组织实施工作;Q协助质量负责人进行投诉的处理工作,参与检验业务重大质量、设备事故的分析;I负责样品的接收、标识、建帐、流转、贮存、发放;S负责样品库的防火、防潮、防盗、防鼠等安全工作,确保样品保存环境满足贮存要求。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5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7页共15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组织颁布日期20090310553质量保证室职责A在质量负责人的领导下,确保本所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B协助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负责本所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管理和归档;C协助质量负责人完成完成内审工作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D负责组织实验室资质认定的评审准备工作;E负责收集、整理提供各类科技、检测技术信息,负责本所图书、资料、标准资料等的管理工作;F协助质量负责人处理用户投诉工作,参与重大检验质量事故、设备事故的处理分析;G熟悉本所各部门仪器设备的配备使用情况,并负责本所仪器设备计量检定目录的制定并组织实施;H负责本所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I组织审核仪器设备的购置申请和新购设备的验收,并负责设备档案的立卷工作;J根据本所业务范围、专业要求、部门要求及时征订收集各类技术标准资料。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5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7页共15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组织颁布日期20090310554业务二室职责A认真贯彻执行抽样标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抽样工作质量;B严格执行产品抽样制度;C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徇私情,保证抽样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D负责样品入库交接工作。E对样品的“公正性”和样品贮存运输安全负责。555检验室职责A贯彻执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和本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B按时完成各项检验任务,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出具检验报告;C负责本室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的管理;D负责维护和保养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确保在受控状态下和有效期内使用;E负责本室环境及卫生的管理,保证试验室符合检验技术要求,做到清洁、卫生、整齐。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保证各项工作有序、高效;F对检验过程中(从样品接收到样品退还业务一室)的样品负责;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5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9页共15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组织颁布日期20090310G组织本部门人员开展质检技术和新增检验项目研究,制定和修订操作规程、检验细则、校准规程等;H协助业务管理部门做好检验业务工作分析总结;I负责本检验室所用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比较、贮存、保管及使用,定期标出标准溶液,防止其失准。556所长职责A全面负责本所各项工作,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B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制定本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批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C审批管理评审计划,组织主持管理评审工作;D负责批准本所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配置所需资源;E任命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聘任专业技术人员和部门负责人,任命关键岗位人员,指定关键管理岗位的代理人;F组织制定和审批经费的预决算,审批重大日常支出;G负责组织审批新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设备的购置计划;H负责组织对全体人员的考核奖惩;I负责本所的行政管理工作。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5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0页共15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组织颁布日期20090310557副所长职责A协助所长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B负责检验业务的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C参与制订本所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D参与新项目研发和技术引进工作;E参与组织人力资源配置和对全体人员的考核;F负责检验技术交流、技术培训的组织落实,组织研究检测技术方法;G负责组织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工作;H完成所长交办的其他工作。558总工职责A解决本所及检验项目开发中复杂、重要和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B负责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检定、使用工作。C参与一般行政事务,业务工作,工作计划,奖惩、工作总结等日常工作的研究、决策。D负责制订人员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E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周期检定、计量;督促检验室及有关部门完成仪器设备校准工作和“期间核查”工作,并及时对检定、校准和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5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1页共15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组织颁布日期20090310核查状况做好记录;F负责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和有关设备的自校工作;G负责制定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标准器具的期间核查计划并组织实施;559技术委员会职责A负责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工作;B负责新增仪器设备购置的评审论证;C负责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D组织对仪器设备的降级、报废的技术鉴定工作;E负责对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进行布局设计及管理;G协助质量负责人对仪器设备事故进行分析和处理;H参与本所技术性文件、技术性工作、职工技术晋升,技术培训,年终技术考核评比等工作。5510技术负责人职责A负责本所的技术工作;B负责组织处理检验和技术改造中的重大技术问题;C负责组织新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设备购置计划的论证立项工作;D负责审批检验方法、检验细则等技术文件;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5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2页共15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组织颁布日期20090310E负责证书、检验报告格式的确认,批准技术性记录格式;F批准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等监控计划,对其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G负责分包协议的审批;H负责全所设备的购置和报废管理审批;I负责检验设备周期检定计划的审批。5511质量负责人职责A负责本所质量工作,组织编制、修订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B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负责编制内部审核计划,委派内审员,组织内审工作;C负责组织对不合格项的控制,并对纠正措施执行情况跟踪验证;D组织处理检验工作中的投诉和申诉,负责解释检验报告中的内容意见和信息;E组织调查处理检验工作质量、设备事故;F参与管理评审,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和评审报告并组织实施;G负责管理性质量记录格式的批准;H负责对检测人员是否执行相应的检测标准或技术规范进行检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5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3页共15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组织颁布日期20090310测实施监督;I负责对检验工作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J有权对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检验结果进行复检,或要求有关人员进行重新检验,5512部门负责人职责。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的工作责任人,其岗位职责等同本部门职责。检验部门负责人又是本部门的技术负责人,对本部门的技术工作负责。5513内审员职责A接受质量负责人的委派,实施内部审核;B负责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C负责对纠正措施进行审核和跟踪验证;D负责编制审核报告;E负责抱怨、投诉的登记、收集工作;5514检验人员职责A在授权上岗范围内开展检验工作,并对其工作质量负责;B做好检测的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出具检验报告;C负责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并做好仪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5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4页共15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组织颁布日期20090310器使用记录和环境条件的监控记录;D负责本专业检验细则及相关技术文件的编制;E负责本专业检测技术的开发工作,负责对见习人员的培训和检测指导工作;F有权拒绝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外界干扰;G对用户的技术资料、商业机密负有保密责任。5515检验报告批准人职责。A检验报告批准人须具备资格并经考核合格和授权;B负责授权领域内分工部门的检验报告的最终审核、批准工作;C有权对有疑义的报告提出复检,拒绝在不符合要求的检验报告上签名;D对检验报告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负责;E负责分工范围内检验报告质量的考核工作。5516检验报告审核人职责A检验报告审核人由检验室主任或由其指定的符合要求的人员担任;B对检验报告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负责,对检验报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5517检验报告主检人职责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5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5页共15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组织颁布日期20090310A负责承担指定产品类别主要项目的检测工作;B负责指定检测部分项目的检验人员;C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应向检验员及时提出并要求予以纠正;D对检验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检测内容的完整性负责。5518抽样人员职责A抽样人员由熟悉抽样方案、掌握抽样技术方法、遵守抽样纪律的人员担任;B掌握产(商)品的生产、贮存、使用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与抽样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及抽样纪律;C真实、完整、准确地填写抽样记录;D抽样人员对抽样程序的正确性、抽样过程的真实性和样品贮存运输安全负责;E负责样品的交接工作。56支持性文件本所全部程序文件。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6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页共5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体系颁布日期2009031061管理体系611总则实验室为了建立并有效实施管理体系,明确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并对体系文件的管理提出总要求。61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质量管理体系及体系文件的控制。613职责6131所长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批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发布质量方针和目标。6132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体系的持续改进。6133质量保证室在质量负责人领导下,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6134质量监督员和内审员分别在质量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对质量体系的监督、审核工作。614质量体系的建立本所应按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与其承担的检验工作的类型、范围的工作量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各要素均应文件化。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等文件应按文件控制的要求提供给有关人员使用。在质量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6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2页共5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体系颁布日期20090310手册中应明确规定达到良好工作水平和提供优质检测服务的方针、目标并做出承诺。通过培训,应使本所有关人员理解并贯彻执行。应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以及内审和管理评审的结论,及时完善、修订质量手册,使其保持现行有效。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图见BZJCA022200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质量职能分配表(表611)。质量体系要素对照表(见附件3表612)检验工作流程(见附件4图614)支持性文件BZJCA022200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BZJCA023200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修改程序BZJCA0312009人员培训考核上岗管理程序62文件控制621总则本所对已建立并保持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在检测工作中均能得到和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62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发放、修改和管理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6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3页共5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体系颁布日期20090310各个环节,包括外来文件的控制。623职责6231所长负责质量手册的批准。623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技术性文件及记录的编制和批准。6233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及审核,批准管理性质量记录格式。6234检验室主任负责本部门技术性文件的审核。6235质量保证室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624要求6241文件编制A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应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B其他文件的编制应与质量手册相协调,不得与质量手册的要求相抵触;C文件的文字表达应简明、准确、易懂,所有的符号、代号应符合有关规范,编制格式应统一。6241文件编号质量体系文件以文件编号、版次、页码和生效时间作为唯一性标识,文件编号按文件代号、文件顺序号、年代号顺序组成,页码由顺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6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4页共5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体系颁布日期20090310序页码号和总页码号构成,文件批准实施的时间为生效时间。6242文件审批A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由质量负责人审核,所长批准;B作业指导书、技术记录格式由各检验室主任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C质量记录格式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D管理性质量记录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质量负责人批准。6243文件发放A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均应做到及时发放到位,保证有关人员使用现行有效文件;B文件发放应建立发放记录,并注明受控状态;C作废文件要及时从所有使用场所收回,因特殊需要保留的任何已作废文件,都要进行醒目标记,防止误用。6244文件修改订遇下列情况之一时,文件应予以修改订A文件不适应质量管理体系运行;B文件与国家有关法规要求或评审准则等不相适应;C本所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发生变化时;D其他需要修改的情况。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6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5页共5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管理体系颁布日期200903106245文件修改订的申请、编制、审核和批准与该文件原编制、审核、批准程序和部门相同。6246文件修改订后,应将修改后的文件,按规定发放范围及时发放到位。对于非受控文本,不作修改订。6247文件评审质量体系文件应定期对其有效性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修改。625支持性文件BZJCA022200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BZJCA023200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修改程序BZJCA0252009记录控制程序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7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页共2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检测分包颁布日期2009031071检测分包711总则实验室在开展检验工作时,部分项目使用的仪器设备价格昂贵,使用频次低需要分包,为对检验分包进行有效管理,保证分包的数据准确可靠,制定此文件对分包方进行评价和选择。712适用范围分包项目仅限于某些仪器设备使用频次低,而且价格昂贵的特种项目。713职责7131检验室负责对分包方的选择和分包试验的执行,总工协调对分包方进行评价考查对检测工作质量负技术责任。7132质量负责人负责对分包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和检测能力考查、对检测工作质量负责。7133技术负责人负责对分包方的审批,对分包项目比例和分包单位的检验工作质量领导责任。714对分包方的选择和评价7141检验分包工作应对分包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人员素质和质量管理等能力进行评价,优先选择已通过计量认证或获得实验室资质认可的实验室。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7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2页共2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检测分包颁布日期200903107142检验室根据需要分包项目的技术要求提供分包方的名单和建议,总工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分包方的技术能力进行调查和评价。7143总工根据对分包方调查和评价结果,列出合格分包方名单,商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发分包协议书。7144分包的通知和记录7145当检验项目需要分包时,应将分包的安排以书面形式通知客户,且须得到客户的书面意见回执。7146由分包方完成的检验项目应归档保存相关的记录,并在出具的检验报告中注明。7147由客户或法定管理机构指定的分包方,按客户或管理机构的要求分包,且在合同协议书中注明。715分包方质量的控制7151业务一室应保存分包方的评审记录和各种资质证明材料,如遇变更应及时更换7152业务一室应根据需要,在年度内审时对分包方进行审核。7153如分包方的资质发生重大变化设备状况、人员、环境、质量体系、资质,应随时重新进行评审,确定是否符合分包的要求。716支持性文件BZJCA0132009分包实验室的管理程序BZJCA0332009要求标书合同的评审程序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8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页共2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颁布日期2009031081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811总则为了确保检测的数据准确可靠,应对检测质量有影响的相关服务和供应品进行有效控制。81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检测有影响的供应品和服务的选择、购买、验收、存储、使用等过程的控制。813职责8131检验室负责本室服务和供应品需求的申请及对其使用的评价和反馈。8132总工负责编制采购计划,负责对供应商的评价,负责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验收、存储、发放。814采购服务和供应品要求本所建立并保持采购服务和供应品的管理程序,建立并保持试剂和消耗材料的购买、验收和存储程序,以保证所采购的设备、试剂、消耗材料满足相应的试验规程要求。81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验证采购服务和供应品必须经过外观等标签检查,索取供应方的检验合格证明、资质认可证明材料,必要时进行质量检验,能够证明满足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8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2页共2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颁布日期20090310标准规范要求之后方可投入使用。保存服务和供应品供方的记录,保存主要供应品的合格证明资料和验证记录。816采购物资审批影响实验室输出质量的重要物品的采购文件中,应包含对所购服务和物品的描述性资料,这些采购文件在实施前,由技术负责人审查和所长批准。817供应商的评价本所对影响检测质量的关键消耗品、供应品和支持服务的供应商进行评价,并保存评价后经批准的“合格供方清单”,以供采购部门使用。818支持性文件BZJCA0302009检验用物资采购供应控制程序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9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页共2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合同评审颁布日期200903109146合同评审911总则对客户要求、检测合同协议进行评审,以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和满足客户需求。912适用范围适用于我所对所有客户检测合同协议的评审以及与客户的沟通。913职责9131业务一室负责识别和受理客户的需求与期望,并组织进行评审,负责与客户沟通。9132检验室负责现场检测的评审,协调业务室进行评审工作。9133业务一室负责检测客户的相关评审事宜。914要求9141对客户检测合同的评审应包括检测方法、实验室分包事项等能力并考虑财务、法律和时间安排等方面的影响,合同评审应形成文件。9142对检测能力范围内日常检测项目,可以简化的方式,由业务一室进行评审,填写委托协议书,双方签字确认。9143对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检测业务,由业务一室组织检验室评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9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2页共2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合同评审颁布日期20090310审。必要时可以向客户证实本所具备了必要的物力、人力和信息资源,证实本所人员的技术能力以及能力验证结果或其它技术业绩。9144客户要求检测与合同(协议)之间有差异时,要与客户及时沟通,在检验工作前得到解决。对合同(协议)的任何偏离要立即通知客户,双方协商修改合同(协议),必要时重新进行评审,并妥善保存与客户沟通的或重新评审的记录。915评审记录应保存评审的记录包括重大变化的记录,并保存合同(协议)执行期间就客户的要求或工作结果与客户进行讨论的有关记录。916支持性文件BZJCA0092009新增检验项目评审及实施程序BZJCA0132009分包实验室管理程序BZJCA0332009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10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页共2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申诉和投诉颁布日期20090310101申诉和投诉1011总则申诉和投诉是处理相关方对实验检测和标准结论的异议的权力,也是提高和改进检验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收集、分析客户对本实验室工作满意和不满意的信息,保证相关方的申诉和投诉得到公正、及时处理。1012适用范围适用于来自客户申诉和投诉的受理、处理过程。1013职责10131内审员负责用户或其他方面抱怨和投诉的收集、登记。10132技术委员会负责调查客户的投诉,组织实施纠正、预防措施。10133质量负责人组织对投诉的处理工作。1014要求10141申诉和投诉的处理要求本所建立并保持申诉和投诉处理程序,以处理客户及其它方面对本所工作提出的申诉和投诉,本所应完整保存所有申诉和投诉及其调查、调整处理结果的记录。10142当申诉和投诉涉及本所工作质量原因造成的客户方损失与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10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2页共2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申诉与投诉颁布日期20090310其商谈,给予必要的赔偿。10143技术委员会应积极对客户投诉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及时上报质量负责人。当发现本所工作已给客户造成损失或产生不良影响时,应责成责任人建立纠正措施并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保存纠正措施及实施验证记录。1015支持性文件BZJCA0192009申诉和投诉的受理及处理程序BZJCA0042009检验工作程序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11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页共2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预防措施颁布日期20090310111预防措施1111总则对不符合技术运作质量管理或趋势风险分析等过程中潜在的原因进行确定和改进,确保质量体系运行可靠。1112适用范围适用于消除潜在不符合或其它潜在的不期望情况所采取的措施。1113职责A技术委员会负责识别、监督和落实预防措施;B各部门负责制定落实预防措施;C质量负责人负责预防措施审批。1114要求11141技术委员会及相关部门应及时收集、识别检验过程和管理体系中潜在的不符合信息,包括运作趋势和风险分析,以及能力验证结果在内的数据分析。必要时,需安排对相关领域进行审核。11142对潜在的不符合工作进行统计记录,督促责任部门制定预防措施和改进计划,报质量负责人,经审批后监督落实。如影响到质量体系时,应及时进行内审,以减少和杜绝类似不符合工作发生的可能性。11143对预防措施及实施应有记录,包括对产生原因采取的措施、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11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2页共2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预防措施颁布日期20090310预防措施、效果的评价意见等,以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性。1115支持性文件BZJCA0202009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程序BZJCA0352009预防措施控制程序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12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页共3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颁布日期20090310121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1211总则为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对检测工作中出现的不符合项进行识别和控制。121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不符合要求的检测工作的识别和控制。1213职责12131技术委员会负责对质量体系各个环节中所出现的不符合工作进行识别,跟踪不符合工作的处理结果。12132质量负责人组织对不符合工作做出处理,审核批准纠正措施。12133各部门负责对发生的不符合工作采取纠正措施并实施。1214要求12141不符合工作分类A严重不符合项经检查评定为体系运行中存在的系统性缺陷,或直接影响到报告质量不合格活动;B一般不符合项偶尔出现的个别或少量偏离文件规定程序的活动,或未产生影响的不合格报告质量。12142不符合项和产品的识别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12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2页共3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颁布日期20090310本所所有人员应努力识别质量管理体系运作或检测技术运作的各个环节的不符合项,如在客户投诉、质量控制、仪器检定、消耗材料的核查、对职工的考察评价、检验报告审批、管理评审、内审或外部审核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项。A检测室在开展检测工作过程中,应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实施,发现偏离应及时向质量负责人汇报;B技术委员会应协助质量负责人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监督,及时识别体系运行和技术运作中的不符合项;C检验报告的批准人应对报告的格式及其规范性进行把关;D内审员在受理客户投诉过程中发现不符合应及时上报,立即纠正;E检验室在技术运作或管理活动中发现的不符合要及时上报,立即纠正。12143不符合项和产品的评价和处理A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对发现的不符合项的严重性进行评价,鉴别为严重不符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B技术委员会负责对严重不符合项和不符合报告采取应急措施,如立即停止检测工作和扣发检验报告等措施,开具不符合通知,责令立即纠正或制订纠正措施,报所质量负责人批准实施;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12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3页共3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颁布日期20090310C技术委员会负责对产生不符合工作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负责对一般不符合项的可接受程度进行评定,有些不符合项可以组织相关部门现场关闭;有些不符合项可能重复发生或者涉及到程序文件不适应性,则由相关部门按BZJCA0062009信息反馈和纠正程序中规定实施纠正措施。12144不符合工作的控制技术委员会负责对纠正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验证,证实不符合工作的影响因素已消除,报请所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恢复工作。若采用纠正措施消除不了不符合工作的因素,则通知客户并取消工作。1215支持性文件BZJCA0372009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BZJCA0202009内部质量体系管理程序BZJCA0242009检验工作程序BZJCA0062009信息反馈和纠正程序BZJCA0182009检验报告质量考核管理程序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13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页共3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改进颁布日期20090310131改进1311总则通过利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评审等活动获得的信息,结合对实现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服务质量的评价,持续改进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检验工作和服务质量,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1312职责13121所有与质量活动有关的管理、执行和验证人员都应致力于持续改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13122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检测服务持续改进的策划。13123各部门参与策划并实施与其相关的改进和预防措施。13124质量负责人负责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审核、批准。13125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通过应用数据分析、统计的方法对相关的服务质量、过程质量等信息,系统分析管理体系及其运作中需要改进的机会,并对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有效性的跟踪、验证。13126最高管理者负责重大改进措施的批准。1313改进的信息来源13131日常检验工作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包括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13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2页共3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改进颁布日期20090310的贯彻过程、日常监督、审核结果、客户申诉和投诉、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等。13132通过应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对相关的服务质量、过程质量包括检测工作质量统计及其风险分析、技术能力适应市场需求、资源配置状况、客户满意程度调查、实验室间比对试验或能力验证的结果等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寻找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运作中需要改进的机会。1314改进的策划、实施13141日常活动过程中发现不符合的改进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关程序执行。13142通过应用数据分析方法发现需要改进的A由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根据有关数据负责组织改进策划。涉及对现有过程的更改及资源需求变化,在策划时应考虑1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2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和确定改进方案;3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结果。B对于存在的不符合,可采用统计技术或试验等方法分析不符合产生的主要原因,选择并制定最佳消除和防止不符合再次发生的纠正措施,措施要与问题的严重程度和风险大小相适应,具体按有关程序执行。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13章质量手册第3页共3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改进颁布日期20090310C对于识别出的潜在不符合,应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的不符合原因,防止不符合发生,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具体按有关程序执行。13143由改进、纠正、预防措施引起的文件更改,按BZJCA022200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执行。1315改进的跟踪、验证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对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1316技术委员会负责收集和保存纠正、预防、改进措施的记录。1317支持文件BZJCA0372009不符合检测工作程序BZJCA0062009信息反馈和纠正程序BZJCA0352009预防措施控制程序BZJCA0202009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程序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14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1页共2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纠正措施颁布日期20090310141纠正措施1411总则在确认了不符合工作、偏离质量体系或技术运作中的方针政策和程序要求情况发生时,应制订并实施纠正措施,防止不符合再次发生。1412适用范围适用于消除各种不符合工作所采取和实施的措施及对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验证。1413职责14131内审员会负责纠正措施的通知,技术委员会负责监督实施和跟踪验证。14132责任部门负责纠正措施的制定、组织实施。14133质量负责人负责纠正措施的审批。1414要求14141出现不符合后,首先要分析确定问题产生的根源,尤其是调查分析问题产生的潜在原因。如在满足客户要求方面、样品及其规格、检测处理方法、人员技能、试剂耗材、设备等方面查找分析潜在的原因。14142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制定切实有效、经济合理的纠正措施,采取纠正活动,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合格问题,防止其再次发生。纠正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14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第2页共2页第A版第0次修订主题纠正措施颁布日期20090310措施必须形成文字材料,且与问题严重程度和风险大小相适应。14143纠正措施须报质量负责人审批,经其确认措施能消除不符合问题,且措施可行时批准执行。14144技术委员会负责对纠正措施进行监控,以保证纠正措施对解决出现的问题是有效的。14145对于纠正措施的原因分析、纠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