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急救与预防护理_第1页
产后出血的原因、急救与预防护理_第2页
产后出血的原因、急救与预防护理_第3页
产后出血的原因、急救与预防护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后出血的原因、急救与预防护理作者王亮丽单位030006,山西水利职工医院。【关键词】产后出血;急救;预防护理产后出血仍然是目前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及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之一。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是降低孕妇产妇病死率的关键。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经阴道流出血量超过500ML,多发生在产后2H,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我院2005年10月2007后12月收治52例产后出血产妇,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急救护理与预防。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产后出血病人52例,年龄20岁38岁,平均29岁;分娩方式剖宫产13例,臀牵引3例,顺产39例;出血量500ML1000ML120例,1001ML1600ML19例,大于1700ML13例。12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滞留,其次为生殖道血肿、子宫破裂或子宫内翻、胎盘植入及凝血机制障碍。其中宫缩乏力占产后出血的90,引起宫缩乏力的危险因素有产程延长、胎盘和胎膜残留、羊膜炎、催产、先兆子痫及子痫、多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吸入性麻醉及前次产后宫缩乏力史等。13临床特点本资料显示,流动人口发病率高,52例产后出血的病例中,20例为流动人口,未按规定进行产前检查,外来人口的孕产妇,是一群生活在城市中特殊群体,经济条件较差,自我保健意识低。而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与孕产妇的保健水平存在一定相关关系,孕产妇接受的保健水平越低,产后出血不良结局危险越高。2急救护理21产后出血的处理产后出血来势凶猛,护理人员一定要保持镇定,迅速协助医生一边抢救一边查明原因,及时、有效地止血,做好检查;帮助产妇保持正确的体位,休克时采取中凹卧位为宜,即抬高头胸20,有利呼吸,抬高下肢30,有利于静脉回流,增加排血量;同时注意保暖,加盖被子。22有效补充血容量尽快尽早静脉穿刺,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输液、输血有效补充血容量。做好交叉配血及相关的术前准备,视病情正常掌握输液速度,快速输液的同时,要注意产妇的自觉症状,以免输液过快而发生急性肺水肿。严密观察产妇的意识、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及宫缩情况,精确测量出血量,详细做好特别护理单。23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地吸氧因失血过多,流经肺的血量减少,吸氧可加大肺泡及血液氧合作用,使机体缺氧得以改善,采用双导管,流量为4L/MIN6L/MIN,吸氧过程应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如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恢复顺畅。24积极协助医生迅速止血若为宫缩乏力,加强宫缩是治疗宫缩乏力最有效的止血方法;有节律地按摩子宫,同时注射宫缩剂,遵医嘱可用缩宫素20U葡萄糖500ML静脉输注,还可用米索前列醇口服或直肠给药。若为胎盘因素,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软产道裂伤要及时准确地修补缝合伤口,至于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产后出血主要针对原发病治疗。3预防通过对52例产后出血病人护理,防治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可大大降低其发病率。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工作,孕早期开始产前检查监护,不宜妊娠者及时在早孕时终止妊娠。对具有较高产后出血危险的产妇做及早处理的准备工作。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妇情况,注意水分及营养的补充。第二产程指导产妇适时及正确使用腹压,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者,应安排较高业务水平的医生在场守候。对已有宫缩乏力者,当胎肩娩出后,即肌肉注射催产素10U,并继以静脉输注缩宫素,以增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正确处理第三产程,准确收集测量产后出血量。胎盘娩出后,产妇留产房观察2H,因产后出血约80发生在产后2H内,故应重点监护,密切观察一般情况、阴道流血和宫缩情况,但不能忽视12H以后的出血情况,应向产妇交代注意事项,医护人员定期巡视,发生问题及早处理。失血较多尚未有休克征象者,应及早补充血容量,其效果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