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XX电镀厂位于XXXX,是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主要从事五金电镀加工。生产过程中有使用及储存剧毒化学品氰化钠、氰化钾,为剧毒化学品的使用企业。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应当对以上剧毒品的使用、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XXXX公司受广州市XX电镀厂的委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及广东省剧毒化学品管理办法(粤安监管2003242号)等的有关要求,对该厂剧毒化学品的储存状况和管理状况进行了安全现状评价。本安全评价报告,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常用的评价方法对广州市XX电镀厂剧毒化学品的储存等方面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找出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管理上的不足,使XX电镀厂了解本企业储存剧毒化学品的安全现状及受控程度,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损失,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努力实现生产过程本质安全化的目标;同时为地方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备案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本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依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编制而成。目录1概述411安全评价目的、依据、评价范围及评价工作程序412安全评价报告摘要92被评价单位概况1021被评价单位简介1022储存场所周边情况与库区总平面布置1123剧毒化学品储存情况1224购买、领用剧毒化学品的情况简述1325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1426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培训情况1427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53危险、有害因素识别1531本项目剧毒化学品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532库房安全设施设备符合性识别2033储运和装卸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2034重大危险源辨识224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2441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2442评价方法的选择245定性、定量评价和分析2751安全检查表SCL评价275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446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467整改情况复查4771被评价单位存在的问题4772整改情况复查478安全评价结论4881评价对象安全状况的综述4882安全评价结论509附件501概述11安全评价目的、依据、评价范围及评价工作程序111安全评价目的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防范事故发生,确保职工健康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对企业进行安全现状评价。本报告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常用的评价方法对XX电镀厂进行安全评价。目的主要是查找出该厂剧毒品储存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安全管理上的不足,使该厂了解本企业的安全现状及受控程度,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损失,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努力实现本质安全的目标;同时为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宏观管理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112安全评价依据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和国人民共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8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73号);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6)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7)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8)关于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管二字200345号);9)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0)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的通知(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11)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第35号);12)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令第6号1990);13)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2号);14)广东省剧毒化学品管理办法(粤安监管2003242号);15)广东省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规定(广东省经贸委文件200380号)16)关于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备案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安监2007274号)17)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卫生部、原劳动部和总工会等颁发)规范、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4)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5)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化学工业部,1991化劳字第247号);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7)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8)剧毒化学品目录(国家安监局等8部门公告2003第2号);9)高毒物品目录(2003年版)卫法监发2003142号;10)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11)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志GB1369092;12)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13)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1999);14)职业性接触毒物程度分级(GB504485);1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16)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17)安全标志(GB28941996);18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有关资料1)安全现状评价委托书;2)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3)其他有关资料。113评价范围与内容本评价报告对广州市XX电镀厂拥有的剧毒品储存项目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储存安全要求(以下简称“安全要求”)逐项进行评价。即(1)该厂剧毒品储存项目是否符合当地政府的城市和经济发展规划;(2)储存场所、设施、建筑物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和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号(1990)等规定,建(构)筑物是否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合格;(3)储存条件、储存方式与储存数量是否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等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是否进行核查登记;库存危险化学品是否标注中文名称、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4)该厂是否在作业场所设置标牌和图示,对作业场所的平面布局以及安全责任、操作规范、作业危险性、应急措施等事项进行告知;(5)该厂是否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通讯、监控、报警等安全设施、设备和装置,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6)是否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并进行定期检测、评估,对相关场所、设施及其温度、压力、浓度等主要技术参数实行监控;(7)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生产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经过危险化学品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取得上岗资格;(8)是否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贯彻执行;(9)有否有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储存安全要求逐项进行评估评价;(10)是否有健全的劳动防护用品采购、配备、使用、报废等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根据储存、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化学品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主要潜在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该厂在生产过程用到的酸、碱等以及库区外道路运输不属于评价范围。114评价程序(1)前期准备工作1)根据该单位的委托,索取相关的证照文书等复印件;2)与该单位签定安全评价合同;3)组建安全评价组,了解该单位的基本情况,收集有关资料。(2)现场检查和评价1)查验委托单位提供资料文件的真实性;2)根据现场实际,辨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基本原因;3)针对危险、有害因素及现场情况,对现场设施、装置、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进行评价;4)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和建议;5)针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问题提出的对策措施并进行复查,确认整改后已符合要求。(3)编制安全评价报告书阶段主要是汇总第二阶段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从安全和健康的角度提出评价结论与建议,完成该单位安全评价报告书的编制。12安全评价报告摘要委托单位广州市XX电镀厂注册地址广州市XXXXX委托单位负责人XX电话XXXX传真XXXXX委托单位联系人XX电话XXXXX邮箱受评价剧毒化学品名称危险性类别危险货物编号氰化钠第61类毒害品GB61001,UN1689氰化钾第61类毒害品GB61001,UN1680安全评价结论基本符合安全要求安全评价机构XX国家资质证号评价报告书编号安全评价组组长报告完成时间2被评价单位概况21被评价单位简介广州市XX电镀厂是一家进行五金电镀加工的集体所有制企业,该厂经广州市XXX登记注册,注册号为XXXX,注册地址为XXX,企业类型为集体。经营者为萧伟昌。现有员工60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2人,安全管理人员4人。该厂其他相关资料详见表21企业基本情况表。表21企业基本情况表企业名称广州市XXX电镀厂注册地址广州市XX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企业网址电子信箱企业类型集体经济经济性质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私有制隶属关系登记机关XXXX经营者主管负责人职工人数60技术管理人数2安全管理人数4注册资本40万元固定资产93万元上年销售额471万元剧毒化学品使用和储存能力品种年使用量(KG)储存能力(KG)品种年使用量(KG)储存能力(KG)氰化钠80003000氰化钾6002000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年月日企业盖章年月日22储存场所周边情况与库区总平面布置221周边情况广州市XXX电镀厂位于广州市XXX,该厂围墙外南面(正面)30M外为广东地质商住楼,北面围墙外8M为公路,公路边为皮鞋厂,西面围墙15M为北郊公路局,东面围墙外6M处为工业区厂房。广州市XX电镀厂周边500M范围内无重要公共建筑物和重要水源,地处工业区,厂区周边人口密度较小,无密集人员活动。222库区总平面布置剧毒品库区总面积为120M2,剧毒品仓库面积为10M2,距离仓库东面8M为电房;南面20M为生产车间北门、西面分别与原料仓和门卫室相邻。详情见附件平面图。23剧毒化学品储存情况231剧毒化学品仓库广州市XX电镀厂的剧毒品仓库设置在办公楼内,西面为门卫室,东面为电房,南面距生产车间约20米,北面与原料仓相邻。剧毒品库房长25米,宽4米,建筑面积115平方米,四壁采用砖混结构,顶部采用混凝土结构。库房设置了双门双锁。库房内设置有防爆排气扇,安装了防盗报警器。库房外设置1只8的推车式干粉灭火器、防毒药箱及药品。氰化物使用铁桶包装,其中氰化钠和氰化钾为50装铁桶,铁桶外均有剧毒品标签。232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品种、规格该厂剧毒品仓库储存的为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钠为GB61类61001的剧毒品,其本身不燃,为白色固体块状、颗粒、片状或粉末,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地发出剧毒气体氰化氢;氰化钾为GB61类61001的剧毒品,其本身不燃,为白色易潮解的颗粒、粉末或熔块。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暴露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后缓慢分解生成剧毒的氰化氢气体,其溶液呈碱性能腐蚀皮肤。233储存设施及储存能力该厂剧毒品仓库设计存量为5吨,实际储存量不足2吨。年使用氰化钠约为8吨,氰化钾约为06吨。234氰化钠、氰化钾储运及电镀工艺流程简介危险化学品专用汽车剧毒品仓库坯件抛光除油清洗电镀烘干清洗脱挂具包装24购买、领用剧毒化学品的情况简述241剧毒化学品的采购该厂首先根据库存能力和电镀使用量,凭广州市公安部门开具的购买凭证向广东XX有限公司购买剧毒品,广州市XX总公司承担剧毒化学品的配送(运输)及包装物的回收和销毁工作。广东XX公司持有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XXX)。氰化钠、氰化钾的每次购买量分别为1000、100,剧毒化学品总量约为1100。其剧毒化学品的运输是由广州市XX公司用专车运送至广州市XX电镀厂。剧毒品装卸入库由配送方专业人员进行。242剧毒化学品的领用使用剧毒品的电镀车间开具领料单并经主管领导签字批准后,两位仓管员与使用主管人员及领料员一起至仓库,先关闭仓库内的报警器,仓管员用各自的钥匙同时开启铁门上的锁,开启侧窗的通气排风扇,通风30秒后,仓管员、主管人员、领料人员一起进入仓库。领料人员配戴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橡胶手套、皮围裙等,根据领料单上的量进行取料,仓管人氰化钠氰化钾员核对领料数量,准确无误后,立即进行登账记录,并由领料人在账本上签字。领取的剧毒化学品直接投放到生产线上,仓管员跟踪车间用料,保证领出的剧毒化学品全部投入到电镀槽中。厂指定专门人员进行领料,不是指定的专门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剧毒化学品仓库。25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广州市XX电镀厂供水是由白云区供水部门供给,用电由白云区市政供电所提供,配电房位于公司办公楼东面,电房内有配电柜一套。广州市XX电镀厂的办公楼和仓库等建筑物没有防雷检测报告和防雷合格证。26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培训情况该厂建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核心,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等分工合作的安全管理层次,通过安全责任制规定了各级人员在安全工作中应负的责任,使安全工作贯彻于工作的全过程和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既便于监督、考核,又使安全责任、目标确定,杜绝互相推委、无人负责现象的出现。已确定一名主要管理人员XX为剧毒品仓库的安全负责人,全面负责该部分的安全管理工作。广州市XX电镀厂厂长XX同志持有主要负责人资格证,XX持有主要负责人资格证,XX持有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其他从业人员经有关部门和本单位培训后上岗。27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广州市XX电镀厂已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剧毒物品安全管理制度、剧毒物品储存安全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标准、发放、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防火制度、废弃物品排放、处置管理制度、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电镀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制定了广州市XX电镀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广州市XX电镀厂此次申请储存安全备案的危险化学品范围是氰化钠、氰化钾。本章主要对广州市XX电镀厂储存氰化钠、氰化钾的仓储安全设施设备和装卸过程等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31本项目剧毒化学品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广州市XX电镀厂使用和储存的剧毒化学品有两种,分别是氰化钠、氰化钾。剧毒化学品具体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见下表以下各表中数据主要引自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311氰化钠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英文名SODIUMCYANIDE别名山萘钠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分子式NACN标识危规编号61001UN编号1689CAS号143339分子量4902外观与性状白色或灰色粉末状结晶,有微弱的氰化氢气味。熔点5637相对密度(水1)160临界温度沸点1496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汽压KPA013817最大爆炸压力(MPA)无意义最小引燃能量MJ无资料理化性质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液氨、乙醇、乙醚、苯。燃烧性不燃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稳定性稳定燃爆炸极限无意义禁忌物酸类、强氧化剂、水。燃烧分解产物氰化氢、氧化氮。聚合危害不聚合危险特性不燃。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发出微量氰化氢气体。爆特性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健康危害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非骤然死者临床分为4期前驱期有粘膜刺激、呼吸加快加深、乏力、头痛,口服有舌尖、口腔发麻等;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等;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长期接触小量氰化物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眼及上呼吸道刺激。可引起皮疹。急性中毒LC50(MG/M3)LD50(MG/KG)64(大鼠经口)毒性浓度(MG/M3)最高容许03短时间接触时间加权平均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急救措施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接触防护其它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包装方法塑料袋、多层牛皮纸袋外中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木板箱。储运事项容器必须密封,宜专仓专储,并保持干燥。远离火种、热源。切忌与酸类混储混运。应严格执行剧毒品“五双”管理制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中途不得停留。312氰化钾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英文名POTASSIUMCYANIDE别名山萘钾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分子式KCN标识危规编号61001UN编号1680CAS号151508分子量6511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或粉末,易潮解。熔点6345相对密度(水1)152临界温度沸点无资料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汽压KPA无资料最大爆炸压力(MPA)无意义最小引燃能量MJ无意义理化性质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微溶于甲醇、氢氧化钠水溶液。燃烧性不燃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稳定性稳定爆炸极限无意义禁忌物酸类、强氧化剂、水。燃烧分解产物氰化氢、氧化氮。聚合危害不聚合燃爆特性危险特性不燃。受高热反应或与酸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物气体。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遇酸或露置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分解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水溶液为碱性腐蚀液体。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健康危害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非骤死者临床分为4期前驱期有粘膜刺激、呼吸加快加深、乏力、头痛,口服有舌尖、口腔发麻等;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等;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长期接触小量氰化物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眼及上呼吸道刺激。可引起皮疹、皮肤溃疡。急性中毒LC50(MG/M3)LD50(MG/KG)5(大鼠经口)毒性浓度(MG/M3)最高容许03短时间接触时间加权平均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急救措施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隔离式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接触防护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彻底清洗。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包装方法塑料袋、多层牛皮纸袋外中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木板箱。储运事项容器必须密封,宜专仓专储,并保持干燥。远离火种、热源。切忌与酸类混储混运。应与食用化学品、易燃或可燃物等分开存放。应严格执行剧毒品“五双”管理制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中途不得停留。313小结序号物质名称性状危规号UN号主要危害职业危害等级1氰化钠白色或灰色粉末状结晶610011689中毒级(极度危害)2氰化钾白色结晶或粉末610011680中毒级(极度危害)314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中毒,是指人体在有毒化学品的作用下发生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是各种毒性作用后果的综合表现。毒物是指以较小剂量作用于生物体,能使生物体的生理功能或机体正常结构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改变、甚至死亡的物质。毒性物质的毒性与物质的溶解度、挥发性和化学结构等有关,对人体侵入的途径主要有吸入、食入、皮肤吸收三种。根据该厂生产工艺流程和上述原料的特性可知,在生产过程中,上述氰化物是溶解后投入电镀槽中,而该厂的电镀槽是敞开式的,虽然该厂在生产车间内安装了通风设施,车间内作业的人员也配戴相应的防护用具,但在生产车间内仍存在一定浓度的由于生产而产生的酸雾,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氰化物的废水。那么,在生产车间内作业人员如果没有采取足够的个人防护措施或违章作业,吸入这些有毒气体或接触到有毒的废液,轻则对人的眼睛和上呼吸道产生刺激症状,重则产生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死亡。在储存过程中,该厂设置了氰化物专用储存仓库,并储存于密封的容器中,仓库安装了通风装置。因此,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由此引起中毒的可能性较小。32库房安全设施设备符合性识别该厂剧毒品存放在一间独立小库房内(10M2),进入剧毒品仓库需打开两道门,实行双人双锁控制。库房内安装了排风机和防盗报警器。氰化钠、氰化钾隔离储存。库房外已设置警示标志,建筑物消防验收合格。33储运和装卸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广州市XX电镀厂剧毒品储存过程包括专用汽车运输到仓库,仓库保管,生产车间领用等环节。若其中某一环节发生疏忽,极易导致事故发生,如(1)各个环节安全责任制不明确或执行制度不严、措施不力、操作不当、禁忌物料混放等都可能造成事故,引起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的发生。(2)托运必须验证有资质的单位,做到定人、定车、定运输线路、定休息地点等安全运输制度。如违反规定,则可能在运输中发生社会灾害性事故。(3)若忽视职工的培训教育,不按规定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对所储存的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缺乏足够了解,可造成违章操作而发生事故。(4)若储存品种超出备案(许可)范围,对该产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性缺乏了解,也易导致事故。(5)若储存品种超出限制量或储存品种抵触、灭火方法措施不同的产品存放同一库房,也易导致事故。(6)若将危险化学品发货给未经许可的单位或个人,造成危险化学品流入社会,对公众安全构成威胁。(7)若不按规定、标准、配备劳动防护用品或从业人员不正确使用,极易造成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侵入人体,导致职业伤害或造成伤亡事故。331危险化学品库房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如果库房建筑物不符合存放条件,未将禁忌物品采取有效隔开,墙体耐火等级不符合要求,防晒、防潮措施不到位,均可能造成存放的危险化学品发生意外事故。(2)剧毒化学品的储存如果违反储存原则,露天存放,不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与易发生反应的禁忌物品同放一室,未设专人管理,未严格实行“五双”制度,也可能导致事故。(3)存放剧毒化学品(氰化钠、氰化钾)的库房如果通风不良,室内湿度过大,可能导致存放的剧毒品与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接触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对装卸人员、仓库管理人员、领用人员造成致命伤害。(4)电气照明设备的非带电金属外壳,由于漏电、静电感应等原因,如果没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措施,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出电击和触电伤害事故。(5)非防爆型设备、仪表、照明、电气线路、开关、通风设备故障产生的火花;电气设备绝缘不良、防爆电气线路、接线盒安装不符合要求,发生短路、起负荷,接触电阻过大等产生的电气火花等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332库区内运输及汽车装卸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剧毒品专用车辆和外来车辆进入库区时,若出现车坏,制动失灵、驾驶员操作不当、来往人员不小心等情况,则有可能发生人员伤亡,建筑物损坏等事故。(2)如果未使用具备运输资质单位的专用车辆进行剧毒品运输,押运人员对所运物料危险性不清楚,装卸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将导致人员中毒伤害。(3)装卸过程中如果未按规程操作,致使包装物破损,将会造成装卸人员中毒。(4)剧毒品的安全标签如果因装卸过程造成破损、丢失,可能导致装卸人员误装、混装或未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极易造成人员伤害和爆炸等更为剧烈的反应。(5)装卸过程中仓库管理人员如果不及时记录或严格现场管理,将造成库存数量混乱,导致错帐、漏帐,甚至引发剧毒品流失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34重大危险源辨识按照安全生产法和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纳入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危险物质可以是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和判别方法(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Q1/Q1Q2/Q2QN/QN1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以下将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因该厂未使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锅炉等,本报告对此不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1)物质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所列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物质,该厂所使用的剧毒化学品氰化钠、氰化钾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物质,因此,该厂剧毒品使用及储存场所不构成重大危险源。(2)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进行辨识查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可知氰化钠、氰化钾均为剧毒品。在仓库存放的临界量为1KG,而该厂日常储存的氰化钠为500KG、氰化钾为75KG,所以需按重大危险源进行管理。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该厂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4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41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单元的划分在对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的目的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系统分成若干有限定范围和需要评价的单元,以利于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评价报告对评价单元的划分主要以使用功能为主,又兼顾功能分区或装置区的相对独立性。结合该厂的实际情况,评价小组对评价单元进行如下划分序号评价单元主要内容1前置条件单元企业营业执照;房地产权证书;消防部门验收意见2通用条件单元地理位置、储存设施、防爆电气设备、避雷设施、防静电等3建筑类别、防火间距单元动力设备、电气设备、起重设备、运输设备、其他危险性较大的设备4储存操作单元5储存物品爆炸及标志单元6从业人员单元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作业人员7安全管理单元安全管理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监管电话等42评价方法的选择安全评价方法是对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按其特点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根据广州市XX电镀厂的实际情况,为了客观全面地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危害程度,本次安全现状评价过程中选择安全检查表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从不同角度对该厂在储存剧毒化学品过程中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价。所使用的评价方法简介如下421安全检查表法(SCL)安全检查表法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有基础、最简单、被广泛应用的系统危险性评价方法。目前,安全检查表法在我国普遍用于查找系统中各种潜在的隐患,该法按事先根据标准编制的检查表逐项对评价对象进行检查,评定系统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检查表法适用于各类系统的评议、验收、运行、管理和事故调查的安全检查,属于定性评价方法。本次安全现状评价采用的安全检查表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结合该厂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该检查表按证照文书、安全管理组织、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要求、剧毒品储存五个小单元进行逐项检查。42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对于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采用格雷厄姆金尼法(也称LEC法)进行评价。根据此方法,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包括(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2)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3)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用公式表示为DLEC式中D为作业条件的危险性;L为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为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根据现场检查的情况,分别给L、E、C赋予不同的分值,然后再根据三者的乘积确定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以下为L、E、C取值表及危险性分值表表一、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分值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分值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会被预料到05可以设想,但高度不可能6相当可能02极不可能3不经常,但可能1完全意外,极少可能01实际上不可能表二、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分值(E)分值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分值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10连续暴露于潜在的危险环境2每月一次暴露6逐日在工作时间内暴露1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的危险环境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表三、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结果的分值(C)分值可能结果分值可能结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7严重,严重伤害40灾难,数人死亡3重大,致残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1引人注目,需要救护表四、危险性分值(D)分值危险程度分值危险程度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2070可能危险,需要注意160320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本次评价,对剧毒品仓库单元使用LEC法进行评价。5定性、定量评价和分析51安全检查表SCL评价本次评价参照广东省剧毒化学品管理办法和其他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剧毒品使用单位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对广州市XX电镀厂剧毒品的储存进行评价。511储存场所各库房的实际情况表51库房的耐火级别及实际储存物品类别储存物品危规号仓间面积(M2)耐火等级最高限制量(吨)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分类年吞吐量(吨)氰化钠610013不燃8氰化钾6100110二级2不燃06512储存备案前置条件检查项目检查内容适用法规、标准检查事实记录结论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申请备案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应有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条(七)款有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4401111302999合格2储存危险化学品仓库建筑场所、设施是否有房产权证或租赁协议、安全协议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7条、第1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41条有土地使用证明。合格3危险化学品必须贮存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中,经销部门自管仓库贮存危险化学品及贮存数量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危险化学品贮存仓库(应有效)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有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区分局防火科验收合格意见。合格4储存单位建筑物是否经公安消防主管部门的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合格意见书(应有效)或其他有效证明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有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区分局防火科验收合格意见。合格本节对该厂储存备案的前置条件进行分析、评价,该厂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土地使用证明均符合要求,储存项目经公安消防部门验收合格。储存备案前置条件符合要求。513库区安全通用条件检查项目检查内容适用法规、标准检查事实记录结论1大型仓库(库房或货场总面积大于9000M2)、中型仓库(库房或货场总面积在550M29000M2之间)应选址在远离市区和居民区的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方向和河流下游的地域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第611条无此项/2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内应设库区和生活区,两区之间应有高2M以上的实体围墙,围墙与库区内建筑的距离不宜小于5M,并应满足围墙两侧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要求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第611条无此项/3库区的围墙与库区内建筑的距离不宜小于5米。并应满足两侧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412条无此项/4占地面积大于1500M2的乙、丙类仓库,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可燃材料露天堆场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可燃气体储罐区,应设置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07条规定的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消防车道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606、607、609条无此项/5仓库的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八章的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八章仓库的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配备符合规定。合格6仓库的消防设施、器材有专人管理。消防器材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周围不准放物品和杂物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第631条消防器材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周围未放物品和杂物。合格7危险化学品仓库应设有消防报警装置,有供对外报警、联络的通讯设备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第631条仓库设有报警装置,有供对外报警、联络的通讯设备。合格8仓库应设置醒目的防火标志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第四十六条未设防火标志。不合格9仓库的电气设备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十一章的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十一章仓库的电气设备符合规定。合格10在有毒性危害的作业环境中,应设计必要的淋洗器、洗眼器等卫生防护设施,其服务半径小于15M。并根据作业特点和防护要求,配置事故柜、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第414条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不足,未配置淋洗器、洗眼器等卫生防护设施。不合格11库区与周围居住区、工矿企业、交通线等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石油库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相关规定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第407条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第一节无此项/12储存单位建设项目应当符合当地政府的城市和经济发展规划。储存单位(装置、设施)与周边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备案管理办法第八、九条建设项目符合当地政府的城市和经济发展规划。仓库与周边场所、区域的距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合格本节对库区安全通用条件进行分析、评价,库区的消防设施、消防器材配备、与周边的安全距离均符合安全要求,但对防火警示标志、接触有毒品后的淋洗等防护设施配备不足。514建筑类别、防火间距安全条件检查项目检查内容适用法规、标准检查事实记录结论1库房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通道和防火间距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三章仓库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通道和防火间距符合规定。合格2甲、乙类仓库不应设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37条仓库设在地上。合格3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建筑屋架应根据所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和危险等级,采用木结构、钢结构、或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砌砖墙、石墙、混凝土墙及钢筋混凝土墙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第612条仓库为砌砖墙。合格4毒害品仓库应远离居民区和水源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条件(GB179161999)第321条仓库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合格5库房门应为铁质或木质外包铁皮,采用外开式。设置高侧窗(剧毒物品仓库的窗户应设铁护栏)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第612条仓库门为铁质,无窗户。合格6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一座仓库的占地面积小于等于300M2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仓库内每个防火分区通向疏散走道、楼梯或室外的出口不宜少于2个,当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M2时,可设置1个。通向疏散走道或楼梯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82条剧毒品仓库面积为10M2,设置1个安全出口。合格7甲、乙类仓库内严禁设置办公室、休息室等,并不应贴邻建造。在丙、丁类仓库内设置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库房隔开,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第3315条剧毒品仓库与办公室间用实体墙相隔。合格8低中闪点的易燃液体、一级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类应储存于一级耐火建筑的库房里。毒害品、腐蚀性物品库房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易燃易爆性物品库房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三级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第612条剧毒品仓库围墙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合格9甲类仓库之间及其与其它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351的规定,与架空电力线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121条的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51条非甲类仓库。/10除乙类第6项物品外的乙类仓库,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250M,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300M,与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351中甲类仓库与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52条非乙类仓库。/11除另有规定者外,乙、丙、丁、戊类仓库之间及其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352的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52条仓库与周边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符合要求。合格12库区内不得搭建临时建筑和构筑物。因装卸作业确需搭建时,必须经单位防火负责人批准,装卸作业结束后立即拆除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第32条仓库周边无临时建筑物。合格13企业附属石油库与本企业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等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石油库设计规范第408条规定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第408条无此项/14库区内的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应符合石油库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相关规定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第503条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第3211条库区内建筑物防火距离符合规定。合格本节对建筑类别、防火间距安全条件进行分析、评价,适用项目均符合安全要求。515设备设施安全条件检查项目检查内容适用法规、标准检查事实记录结论1进入库区的所有机动车辆,必须安装防火罩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第27条进入库区的机动车辆安装防火罩。合格2库房内敷设的配电线路需穿金属管或非燃硬塑料管保护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第四十条库房内敷设的配电线路未采取保护措施。不合格3库区的每个库房应当在库房外单独安装开关箱。保管人员离库时,必须拉闸断电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第四十一条库房有独立电源开关箱。合格4库房内不准设置移动式照明灯具,不准使用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等电热器具和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第三十九、四十二条库房内无移动式照明灯具、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等电热器具和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合格5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应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无此项/6储存丙类物品的库房,不准使用碘钨灯和超过60瓦以上的白炽灯等高温照明灯具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第三十八条无此项/7除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戊类仓库外,其它仓库中供垂直运输物品的提升设施宜设置在仓库外,当必须设置在仓库内时,应设置在井壁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井筒内。室内外提升设施通向仓库入口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88条无此项/8仓库、筒仓的室外金属梯,当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45条的规定时可作为疏散楼梯,但筒仓室外楼梯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86条无此项/9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87条无此项/10建筑高度大于320M且设置电梯的高层仓库,每个防火分区内宜设置一台消防电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89条无此项/11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并注意设备的防护措施。通风管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通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等防火分隔物。如必须穿过时,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分隔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第541条、第543条、第544条库房安装有排风扇,但电线未采取防爆措施。不合格12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通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第542条排风系统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合格13对于易产生粉尘、蒸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管辖调整培训课件
- 知识产权管理培训内容课件
- 知识产权法律培训效果课件
- 知识产权法公司培训课件
- 知识产权援助培训会议课件
- 2025年土建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知识产权外审员培训课件
- 证券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2025年
- 2025年网络直播平台自律与内容监管机制创新研究
- 2025年眼科疾病治疗设备市场细分领域发展策略研究
- 农村处理矛盾纠纷课件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试题附答案
- 矿山基金管理办法
- 数控加工程序管理办法
- 肥料登记证授权合同范本
- 工业厂房租赁管理办法
- 辽宁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 肺癌免疫治疗病例分享
- 2025年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清华大学
- 2025云南师范大学辅导员考试题库
- 2025年国考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