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县消防站可研报告_第1页
九龙县消防站可研报告_第2页
九龙县消防站可研报告_第3页
九龙县消防站可研报告_第4页
九龙县消防站可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311项目概况312项目研究范围、目的及主要编制依据3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41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515项目实施进度516可研报告主要结论与建议6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721项目建设背景722项目提出及必要性8第三章项目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分析1131项目选址1132项目所在区域自然条件1233基础设施条件1734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其他条件1935场址及建设条件综合评述19第四章建设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的确定2241项目需求分析2242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2243主体工程建设内容23第五章建设方案2551设计依据及布局原则2552项目建设总体规划方案2653建筑结构设计33第六章公用工程及节能措施3561公用工程设计3562节能减排设计39621节能原则39622节能设计依据39623节能措施40624结论44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4571项目建设期间劳动安全4572项目运营期间安全卫生4973消防50第八章环境保护5281分析依据及执行标准528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5283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5684环境评价结论57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5891项目组织机构5892工程质量管理5993财务管理6094进度管理6195合同管理6196协调管理6297安全建设管理62第十章招投标方案63101招标范围63102招标组织形式63103招标方式63104招投标要求64105招标备案64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65111项目总体时间进度65112建设工期安排66113项目实施进度横道图67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9121投资估算依据及说明69122项目投资估算范围70123项目投资估算70124资金来源70第十三章项目风险的预测及防范73131项目建设期风险分析及对策73132项目运营期间风险分析及对策77第十四章社会效益评价78141项目与所在地的互适性78142项目社会效益分析79143社会评价结论79第十五章主要结论与建议81151结论81152建议81附录83附图83附件83第一章项目概况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九龙县消防站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地点九龙县呷尔镇呷尔村(东至伍须公路,南至刘金花家住房,西至伍须河,北至森林草原扑火队)无新征土地。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114项目业主九龙县公安消防大队12项目研究范围、目的及主要编制依据121研究范围我公司受九龙县公安消防大队委托,对九龙县消防站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提交可研报告,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公用工程与节能减排、环境评价、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结论与建议等。122研究目的在对项目现状及建设背景的调查研究和社会效益评价基础上,对本项目的建设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及实施可能性提出综合性论证报告,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并完成本项目的建设。123主要编制依据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龙龙县城市总体规划;4、九龙县城市消防专项规划;5、控制性详细规划;6、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7、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181);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0、委托方提供的资料;11、其他相关资料。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31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估算为56988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47256万元;(消防大楼建筑工程费44057万元;训练塔建筑工程费1525万元;总平图工程费用167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018万元;基本预备费2714万元。132资金来源资金来源争取国家补助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自筹资金。1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41主要技术指标142建设内容及规模15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实施进度从2011年5月到2012年4月,时间为12个月,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2011年5月,成立九龙县消防站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完成项目可研报告,报批立项等;3、2011年6月,完成方案设计及审批等工作;4、2011年7月,完成施工图设计及审查,并指定承包商;序号用地性质用地面积()比例()1规划总用地2278192城市道路用地0003规划净用地面积2278191004建筑用地7759134065道路及硬地8656837996绿化用地6366027957其中容积率113绿地率028建筑密度034编号名称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层数1消防站741103146885层2训练塔3481139244层合计()775913286125、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项目进行实施阶段,完成主体施工、水电安装等工程;(12月2月为九龙县冰冻期,不施工)6、2012年4月,工程竣工验收。16可研报告主要结论与建议本项目从建设背景出发,通过对所在地基础条件分析、建设方案评价、公用工程布置、节能减排措施、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社会评价等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本项目在以上方面均为可行。并且考虑到九龙县经济发展和当地群众人身、公共财产的安全,为保证九龙县地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具有其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21项目建设背景211项目建设的相关政策背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全党同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消防工作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是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保障消防安全,各级政府、各级领导责无旁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深切关怀是站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高度上,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和消防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精神,九龙县召开宣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会议。会议强调,要进一步认识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将消防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发展地位;积极推进“十二五”时期首都消防事业全面快速发展,从落实责任和健全机制入手。要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消防工作,针对农村消防工作薄弱的实际,开展立法调研,尽快出台有关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法规,制定符合农村实际要求的消防安全建设标准,加强农村消防水源、道路建设,解决农村消防基础薄弱的问题。九龙县“十二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规划中指出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大力推进城市消防站规划实施。消防站布局一般以接到出动指令后5分钟内消防队能够到达辖区边缘为原则;普通消防站辖区面积一般不应大于7平方公里。按照九龙县城市总体规划及消防站建设标准的有关要求和规定新建九龙县一级消防站,将进一步完善城市消防站规划建设体系。22项目提出及必要性221项目的提出近年来,九龙县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开发区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张,与此同时,导致火灾的因素也不断增多,发生火灾的几率不断增大,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任务也日趋繁重。目前九龙县的消防站承担全县繁重的灭火救援任务,这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灭火救灾和抢险救援的需要。该项目的实施对于优化九龙县消防网络部局,提高区域内及城乡消防应急救援能力,增强整个社会面上的安全防范能力,更好地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九龙县十二五规划和九龙县城市消防专项规划要求,需要重新选址新建城市一级消防站。222项目的必要性分析(一)本项目的建设是九龙县“十二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的要求,九龙县政府召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宣传贯彻大会时指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是指导“十二五”时期消防工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要切实将消防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发展地位,要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消防安全工作,今年年底前要在全县每个乡镇建立至少配备1辆消防车和相应消防人员的消防队伍。(2)本项目的建设是镇域总体规划的需要,是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设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负责组织有关主管部门实施。近年来,九龙县正进行大规模小城镇基础设施,适应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加强建设规模适当的消防站符合消防法、城市规划法等有关法律和政策的有关规定。(3)本项目的建设是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的需要随着党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的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呷尔镇及周边地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实业家来投资置业。随着农村经济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非传统消防安全问题和火灾因素大量增加,农村消防力量、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的消防管理机制已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和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防安全需求农村火灾形势十分严峻。农村火灾各项指标均占同期全国火灾总数的60以上。“致富千日功火烧当日穷“。农村火灾多发不仅给农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而且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能够扭转九龙县呷尔及周边地区火灾严峻的局面,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4)本项目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机制,可以更有效、更直接地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安全的基础,提高基层防范火灾的能力,避免和减少火灾事故对公共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顺应了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如果因为消防基础设施薄弱而频繁发生重特大火灾,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就谈不上“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相反,只会引起“民累、民苦、民怨”。消防安全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不但是九龙县消防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适时的。由项目建设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得出,新建九龙县消防站建设项目已具备了相应的政策依据和有力的群众基础,很有建设的必要。第三章项目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分析31项目选址311项目选址基本原则1、消防站应选择在责任区的适中位置。2、消防站应设置在交通方便,利于消防车迅速出动的地点。3、消防站边界距小学校、医院、幼儿园、托儿所、影剧院、集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和场所,不应小于50米。在旧城区执行上述规定确有困难时,其距离可适当减小。4、在生产、贮存易燃易爆物品和有害气体的地区,消防站应设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或侧风方向,其边界距液化石油气罐区、煤气站、氧气站等单位不宜小于200米。5、符合国家、地区和城乡规划要求;6、满足对原材料、能源、水和人力的供应;7、节约项目用地,尽力降低建设投资,节约运费,减少成本,以便达到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益的要求;8、安全原则,防火、防地质灾害;9、有利于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312项目选址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批准的城市、建制镇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各专项规划。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4、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5、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4240号)313项目选址结果本着节约利用土地,坚持以人为本,预防地质灾害的原则,结合九龙县十二五规划和九龙县城市消防专项规划,经过综合考虑九龙县实际情况,项目拟选在九龙县呷尔镇呷尔村(东至伍须公路,南至刘金花家住房,西至伍须河,北至森林草原扑火队)无新征土地。32项目所在区域自然条件321项目所在区域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九龙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贡嘎山西南,处在雅安、凉山、甘孜三市州的结合部,九龙地处攀西平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形成高山,极高山、山地、河谷四大地貌,地势北高南低,高差悬殊,地形复杂,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呈典型立体气候,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全县幅员面积6770平方公里,辖17乡1镇,总人口52万人,2008年GDP达到4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873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4963元。从地理、自然、经济和社会全方位概括,具有以下五个之“最”。是中国西部自然特征最为明显的县份之一;是中国西部民俗文化最为独特的县份之一;是中国西部生态资源最为富集的县份之一;是中国西部生态系统保存最为完好的县份之一;是中国藏区地理环境、战略地位最为突出的县份之一。呷尔镇原城关乡,1985年改名。北界汤古乡,南邻乃渠乡,东连斜卡乡,西与三岩龙、八窝龙乡接壤,面积659平方公里。辖呷尔、华丘、扎日、洛莫四个行政村,13个村民小组,团结上街、团结下街两个居民委员会,24个村民小组。2000年有人口2897户,9314人,其中藏族4559人,占4895,汉族3978人,占4271,彝族733人,占787,其他民族44人,占047,农业人口占全镇人口总数的5082。呷尔镇山峦重叠,西北高,东南低,东有立次山,由北向南延伸。该镇属山地暖温带、山地凉温带、山地寒温带、高山亚寒带、高山寒带气候,年平均气温88,年降水量890毫米,无霜期184天,有耕地5404亩,林地375万余亩,草地555万余亩。主产玉米、洋芋、麦类。主要灾害有春旱、低温、绵雨、旱、晚霜冻、雪灾、洪水、泥石流等。出产虫草、麝香、贝母、羌活、大黄等中药材,亦盛产松茸。在立乃村有寺庙一座,藏名“热悟拉空”(意为山里之庙),汉名野人庙,相传拿嘎灯巴降初活佛建庙时,得野人相助,故名野人庙。每逢节假日,四方群众前往朝拜、游览。截止1971年县境内没有1条公路,物资运输全靠马驮人背。1997年建立了九龙县汽车站。1985年全县有干线两条,通车里程162公里,支线6条,通车里程857公里;到2002年,全县公路里程达439公里,并全面启动了通县油路工程。呷尔镇出外公路有营(康定营官)九(九龙)公路北通康定,距康定县城252公里,与省州公路联网;九(九龙)江(冕宁江口)公路距冕宁县城205公里,与成昆铁路衔接,至成昆铁路泸沽站241公里,打开了交通闭塞局面,改善了交通运输,并于1999年开通移动电话。322项目所在区域气候条件九龙县地形地貌复杂,由北部洪坝山至南部雅砻江边洋桥沟口,海拔相对高差4570M,受高原气流和季风影响,气候垂直差异明显,超越纬度气候带规律,呈现多种气候类型。热量资源受垂直气候体系的制约,随海拔高度的升降而演变,地区分布极为复杂,年平均气温以山地垂直气候带为主体,最热月出现在7、8月,平均气温233,最冷月出现在1月,月均温37,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谷地的5月和8月,最大值为40,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高山地区129179,气温日差较大。高原山区日照强烈,白昼气温高,夜间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气温急剧下降,昼夜温差悬殊。温差最大值达278,一般冬半年大于夏半年。半高山地区因日照差大,灾害性天气频发,成为地质灾害集中分布的地带。年均降水量9026MM,78月均降水量分别为2758MM和1741MM。从1998年至今,除了2000年的降水稍微偏低外,其余年份降水普遍偏高(表12)。汛期为510月,最大日降水量1566MM,最大小时降水量35MM(200110012000),最大10分钟降水量229MM,最长连续降水日数52天(2003050920030709)。在2003年6、7月降水分别为3411MM和2217MM,两月超常降水量达49;连续降水达52天(51979),连续降水量达5479MM,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607;其中暴雨8次(年均175次),为50年来未有的集中暴雨连续长降雨过程(52年建站以来),且暴雨集中在6月的6次前期降雨过程,暴雨强度达154MM/H。323项目所在区域的水文条件全县大体分为高山原和高山峡谷两大地貌区,境内主要山脉为大雪山,山岭均为大雪山支脉,高山占总面积的65,海拔40005000米,主要分布在中、南部;极高山在北部,占总面积的34,海拔5000米以上,终年冰雪覆盖。全境按东北部、中部、西部分为三个次级山系。其主山脊是大渡河和雅砻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县境内全长59公里。九龙县水资源极为丰富,县内主要河流年流量合计1556亿立方米(除雅砻江),水能可开发装机容量1579万千瓦。其中九龙河开发潜力较大,全长128公里,由北向南至文家坪注入雅砻江,落差2500米,最高流量200立方米/秒,理论蕴藏发电量1039万千瓦。踏卡河自北而南,在乌拉溪偏桥流入九龙河,全长73公里,铁厂河、湾坝河、三岩龙河、洪坝河均属常年性河流,河床纵跌比降大,具有发展电力的良好前景。雅砻江自北而南流经上团、八窝龙、三岩龙三乡后,绕经木里县复转向北从子耳、魁多、烟袋、朵洛、小金等乡流过,流长86公里。324自然资源丰富1、旅游资源九龙自然风光集原始森林、终年雪山、高山草甸、高原湖泊为一体,其中,牛鼻子洞、老人峰、石林、神女挤奶峰、溶洞、温泉、十二姊妹峰等六大景点,组成了极具特色的旅游胜地;贡嘎山侧的小卡子云海、古老的野人寺、神秘的猎塔湖、奇妙的青蛙王国、坐落在玉皇天宫下的托奶山、雄奇险峻的雅砻江大峡谷及浓郁的藏、汉,彝民族风情无不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往返。2、林业资源全县有林地面积2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5,森林覆盖率达3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现有木材蓄积量3100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落叶松、华山松、油松、云南松、铁杉、高山栎、桦木等。在高山栎和高山栎与松树的混交林中,野生真菌品种多。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曾一度为九龙县的财政收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从1998年9月1日起,全县正式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作出应有贡献。3、矿产资源金、银、铜、铅锌等金属矿藏和硅、大理石、水晶等非金属矿种20余种,尤以铜矿、铅锌矿和硅矿富集。4、农牧业优势绿色资源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牦牛世界之最”的九龙牦牛,以其体型硕大、肉质鲜美、产肉率高、遗传性能好等特点驰名中外;素有“九龙贡椒”之称的九龙花椒,以其色鲜味香闻名遐迩,供不应求;核桃、蚕茧、烟叶等农产品更是质高品优,亟待开发。九龙是野生动植物的王国、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有瓦灰山,洪坝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林地面积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54;有大熊猫、小熊猫、白唇鹿等近百种珍稀动物,珍稀鸟类几十种;有虫草、贝母、灵芝、天麻。雪莲等360余种名贵野生中药材;有松茸、牛肝菌等几十种野生菌类资源。33基础设施条件1、水文条件九龙境内大小河流、溪沟分布状如叶脉,多不胜数。大雪山以东湾坝区内诸河属大渡河水系;大雪山以西,包括呷尔、大河边、三垭区内河流属雅砻江水系。(见下图31)工程区位于伍须河级阶地,伍须河为九龙河一级支流。九龙河发源于瓦灰山南麓,自北向南,纵贯全境,长128KM,流域面积3116KM2。汇集踏卡河、热枯河、尼乃渠、铁厂河、伍须沟、子杠坪沟等流水,于吊命绳处注入雅砻江九龙河由源头至河口,纵比降大,水流湍急,年均流量79M3/S,可利用落差1880M,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039万KW。九龙水能资源的特点是河流落差大,装机容量高,单位造价低,经济效益好。2、交通运输评估区截止1971年县境内没有1条公路,物资运输全靠马驮人背。1997年建立了九龙县汽车站。1985年全县有干线两条,通车里程162公里,支线6条,通车里程857公里;到2002年,全县公路里程达439公里,并全面启动了通县油路工程。3、邮政电信九龙县邮电局成立于1951年,到1998年有邮政局(所)四个,代办点一个,服务人口4865人,每个点的平均服务面积达13540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9732人,现有邮路三条,邮运里程单程194公里,其中汽车邮路90公里,摩托车邮路30公里,农村投递路线五条412公里。1998年,电信局成立,开设了邮政长话、农村电话等业务。开通了县城至康定、县城至大里伍光缆通讯建设,电话普及率达12部/百人。2002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7364万元。4、商贸全县有商业零售网点5个,从业人员80人,2002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558万元。34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其他条件1、区域原材料供应九龙县县的建材全从成都运进,仅有部分建筑装饰材料取自当地,可以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2、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的社会环境九龙县是一个以藏、汉、彝为主体,回、苗、白、瑶、羌、土家族等十二个少数民族聚居县,藏、汉、彝三个主体民族几乎各占三分之一。长期以来各民族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既有藏区特有风貌,又有彝区独有原始与古朴。项目所在地区及周边社会稳定,治安状况良好,居民和谐生活,可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3、政策法律条件四川省具有完备的建设、施工等相关工程项目管理规定及规范,为九龙县消防站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和必要的政策支持。35场址及建设条件综合评述按照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规定及本建设工程占地区域地质环境特征,及评估区不良地质作用影响范围。评估范围确定为西南以伍须河为界,东北至一级斜坡,两侧延伸至建设区域影响范围。介于东经10129431012949,北纬290052290058;因此本次评估面积为001KM2(见九龙县消防站项目建设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图)。依据九龙县消防站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评述,并结合建设工程的基本特征,工程建设用地范围内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的区域。本区内无现状地质灾害或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采取简单的工程措施即可进行相关工程建设。1、防治措施地质灾害的防治应本着“以防为主,避让与防治相结合”的原则,掌握时机,及早治理;其目的是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把灾害的损失降低至最低水平,保证拟建项目的安全。地质灾害防治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阻止地质灾害作用与受害对象相遇,即绕避;二是致灾地质作用的防治;三是要减少诱发和产生新的地质灾害。工程防治措施应根据地质灾害种类、危险性及对拟建工程的危害程度综合考虑,并结合综合评估分区进行。评估区以地质灾害危险性小为主,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的地段较少,因此建设用地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为中等发育。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议采取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根据本次评估调查结合工程特性建议如下建议在基础施工时选取有效的支挡措施对西北侧挡墙进行支护,防止建筑施工对周边建筑以及施工人员造成危害。基础施工时,因基坑冲洪积卵石土层易垮塌,开挖时建议按107511的临时坡比放坡或进行及时有效的支护。综上所述,九龙县消防站建设用地位于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小,适宜建设。第四章建设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的确定41项目需求分析随着九龙县旅游、矿山和水电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逐渐增多,加之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的频繁发生,九龙现有消防站不符合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要求,难以满足日益繁重的消防安全保卫任务,按照九龙县十二五规划和九龙县城市消防专项规划要求,需要重新选址新建城市一级消防站。42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根据本项目委托方所提供用地大小、建设规模及概况等相关资料,并严格参考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181)和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以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规定,确定本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如下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27819,其中消防站建筑面积为314688,训练塔建筑面积为13924,新建道路及硬地面积为86568,绿化面积为63660,建筑用地面积为77591。具体指标详见下表规划用地构成表41建筑物构成一览表4243主体工程建设内容1、消防站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主体工程新建一幢五层消防站,占地面积74110,总建筑面积314688,其中一层建筑面积74110,二层建筑面积序号用地性质用地面积()比例()1规划总用地2278192城市道路用地0003规划净用地面积2278191004建筑用地7759134065道路及硬地8656837996绿化用地6366027957其中容积率113绿地率028建筑密度034序号用地性质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层数1消防塔7411031468852训练塔3481139244合计(平方米)7759132862172070,三层建筑面积72070,四层建筑面积53620,五层建筑面积36292。其中设有被装营具房、消防器材房、充气泵房、训练器材室、值班接警室、雅间、食品库、厨房、餐厅、消防车库、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学习室、储蓄室、心理室、娱乐室、教育室、电子阅览室、音控会议室等多功能用房。各层功能分布见下表43序号功能分布建筑面积()一层被装营具房、消防器材房、充气泵房、训练器材室、值班接警室、雅间、食品库、厨房、餐厅、消防车库74110二层休息室、办公室、淋浴室、盥洗间72070三层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学习室、储蓄室、心理室、娱乐室、教育室、电子阅览室、音控会议室72070四层厨房、客厅、休息室53620五层厨房、客厅、休息室362922、训练塔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主体工程新建一幢四层训练塔,占地面积3481,总建筑面积13924,其中各楼层建筑面积均为3481。其中设有库房、休息室功能用房。各层功能分布见下表44序号功能分布建筑面积()一层库房、休息室3481二层库房、休息室3481三层库房、休息室3481四层库房、休息室34813、附属工程建设规模及内容规划净用地面积227819,其中建筑用地77591,道路及硬地86568,绿化工程63660。第五章建设方案51设计依据及布局原则511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建筑采光设计规范(GB/T500332001);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3);10、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1、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GNJ181);12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1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512布局原则1、消防站是城镇的重要公共设施。为了使消防站的设置适应迅速扑救火灾的需要,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着合理、经济的原则。2、城镇消防站的布局,应以消防队尽快到达火场,即从接警起五分钟内到达责任区最远点为一般原则。3、消防站应根据责任区类别和扑救火灾的需要,确定站级,配备消防车(艇)、通讯设备和其它技术装备。52项目建设总体规划方案521总平面设计1、消防站应设在便于车辆迅速出动的地点,其边界距医院、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影剧院、集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和场所不应小于50米。2、消防站车库正门,距城镇规划道路红线不宜小于10米,门前地面应用混凝土或沥青等材料铺筑,并向道路边线做12的坡度。3、消防站内应设置车库、值勤宿舍、训练塔、油库以及其它必要的建、构筑物,并合理布局。4、消防站内应设置训练场地,其面积应符合表51的规定。表51车辆数辆辆辆面积(平方米)150020002500注、训练场地内宜设置长度为100米的跑道。、在有条件的地区,应设置能够进行全套基本功训练的宽度不小于15米、长度宜为150米的训练场地。、在执行表51的规定确有困难时,其面积可适当减小,但不得小于1000平方米。并应根据需要在若干此类消防站的适中地点设置宽度不小于15米、长度宜为150米训练场地的消防站。522房间设计1、消防站车库应布置在建筑物正面一层便于车辆迅速出动的部位。车库的基本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车库内消防车外缘之间的净距不小于20米;、消防车外缘至边墙、柱子表面的距离不小于10米;、消防车外缘至后墙表面的距离不小于25米;、消防车外缘至前门垛的距离不小于10米;、车库的净高地面至顶板突出部分不小于车高加06米。2、消防车库应设置修理间和检修坑,其位置不宜靠近通讯室。超过三辆消防车的车库,应设置一个有前后门的隔间,并在其车位下面设置上述检修坑。23辆的消防站车库应设一个备用车位。3、消防车库每个车位都应设有独立的大门并宜设自动开启装置,门的宽度应不小于车宽加10米,高度应不小于车高加03米。靠近通讯室的车库大门上,应设置一个供人通行的小门。4、通讯室应设在靠近车库出口的一侧,通讯室与车库之间的墙上应设有传递窗。5、蓄电池室应与通讯室、车库毗连。其出入口处宜设有套间或门斗,门均应向外开。蓄电池室应设有酸类或碱类的贮存间。6、队长办公室兼值勤宿舍应布置在建筑物一层并宜与通讯室相邻。指导员办公室,可布置在建筑物二层值勤宿舍宜与队长合用。7、战斗员值勤宿舍应每班一个房间,宜布置在建筑物一层并靠近车库,如必须布置在车库后侧时,应在车库与宿舍之间设置20米宽的走廊。战斗员值勤宿舍布置在二层时,必须设置直通车库直径宜为78厘米的滑杆,杆的数量宜按一个值勤战斗班设一根,在滑杆的底部应设置直径不小于08米的弹性垫,楼板上入孔直径宜为0910米,其周围应设置防护设施。8、消防站应设个人用固定衣柜,其位置,尺寸可按其使用情况决定。9、在寒冷和多雨地区,可设置训练室,其使用面积不宜小于50平方米。10、消防站应设置器材库,并宜布置在车库附近。11、消防站应设置家属探亲用房,并宜布置在不影响执勤备战和业务训练的部位。12、消防站应设置晾水带架可附设在训练塔上。在寒冷或多雨地区,应设置烘干室,并应与清洗室布置在一起。13、在采暖地区的消防站应设置锅炉房。消防站应根据需要设置燃料贮存间。14、消防站应设置的房间及其面积定额,应符合表52的规定。表52消防站房间使用面积定额车辆数序号面积(平方米)房间名称辆辆辆备注1车库按车型确定2通讯室3干部办公室兼值勤宿舍每人4司务长室兼值勤宿舍5战斗员值勤宿舍每人包括每人物品贮藏面积6教室兼阅览室、会议室7警卫、传达室8卫生室9图书室10厨房人以下按,每增加人增加包括贮藏面积11餐室每人12烧水房13家属探亲用房14蓄电池室15修理间包括零件贮藏面积16清洗室17烘干室18器材库19被服库20枪支贮存室21杂具间22油库3浴室、更衣室24盥洗室、厕所每人不小于注消防站建筑内的走道、楼梯的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5米。523消防站消防车辆配置依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消防站配置的消防车辆品种及数量,应符合下表规定注表中标准型普通消防站带“”车种,车辆总数为4辆时选一辆;特勤消防站,车辆总数为7辆时,在带“”号的车种中选一辆;524建筑构造1、消防站的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如为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其消防车库顶板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小时。2、车库门口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08米的非燃烧体雨棚。3、车库平开大门应装置定门器。车库大门上方如不设亮窗时,应在门扇上安装采光玻璃。4、车库内的墙面宜设有高度不小于12米的水泥墙裙。普通消防站品种消防站类别标准型普通消防站小型普通消防站特勤消防站水罐消防车111水罐或泵浦消防车111水罐或泡沫、干粉、消防车11举高消防车11抢先救援消防车11排烟消防车1照明消防车1器材消防车或供水消防车15、通讯室内的地面、墙壁、顶棚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不易积聚灰尘。通讯室与车库之间的墙和传递窗,应采取隔音措施。525建筑设备及其它设施1、采暖地区的消防站应采用集中式采暖。消防车库的室内温度不应低于10。2、非采暖地区的消防车库,应根据需要采取防冻措施。3、消防站内应设置训练用的消火栓或容积不小于20立方米的蓄水池。4、消防车库内应设置供消防车上水的专用设施和洗刷车辆的排水设施。5、值勤宿舍、车库、通讯室、教室、餐室及其通往车库的通道,应设事故照明。6、消防站内必须设有警铃,并应在车库大门一侧安装车辆出动的警灯和警铃。526训练塔1、消防站内应设置训练塔,其正面应设有长度不小于35米的跑道。2、训练塔应符合下列要求、训练塔宜设在靠近训练场尽端的部位;、训练塔层数应不少于四层,高层建筑物较多的城市,层数可适当增加;3、训练塔正面的窗口每层不少于两个,窗间墙的宽度为10米;4、训练塔窗口的尺寸为12米18米,窗口距离塔边不得小于065米,窗台宽为04米突出塔壁5厘米,每层窗台距该层地面的高度为08米,层高为35米,并应设有净宽不小于07米的内楼梯;5、在训练塔每层内侧应设置不小于15米宽的平台,顶层应设置楼板;6、训练塔宜设置室外消防梯。消防梯应通至塔顶,并宜离地面3米高处设起,宽度不宜小于50厘米。527装饰装修消防站建筑装修、采暖通风空调和给排水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站外装修应符合九龙县城市规划的要求,并宜采用体现消防站特点和不易老化的中档或普通装修材料。消防站的内装修应适应消防人员生活和业务训练的需要,并宜采用明快和容易清洗的中档或普通装修材料。2、位于采暖地区的消防站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采暖设施,并应积极使用城市热网或集中锅炉房供暖。炎热地区消防站的业务用房、干部战士执勤宿舍、餐厅和通信室、体能训练室等可设降温设施。3、消防站应设置给排水系统。消防站的供电负荷等级不宜低于二级,并应设置配电室、宿舍、车库、通信室、体能训练室、会议室、图书阅览室、餐厅及公共通道等,应设事故照明。53建筑结构设计1、工程概况建筑层数消防站5层、训练塔4层;民用建筑分类低层公共建筑;建筑类别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5G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328612平方米;其中(消防站314688平方米,训练塔13924平方米);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级二级;2、自然条件(1)风荷载基本风压WO025KN/M2;雪荷载;025KN/M2;(2)地震基本烈度7度;(3)使用荷载(KN/)1)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住宅20设备用房(按产品实际数据取值)操作荷载302)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上人屋面20不上人屋面05(3)基础工程的防水等级二级3、结构安全(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2)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屋面板,板的厚度应满足结构受力和楼、屋面刚度要求。(3)地基与基础在满足建筑要求的同时,力求经济合理。基础拟用独立基础,查明地基持力层深度、厚度、性质和承载力等情况后,对基础作相应处理和设计。第六章公用工程及节能措施61公用工程设计611给排水工程1、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3);(6)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7)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181);(8)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9)、其他国家现行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和标准2、设计范围本次设计包括该新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建筑室内消防系统;其他室外给水、排水、消防系统。3、给水部分(1)给水系统1)水源本项目用水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项目所需用水采用压水井供水。2)管网压水井高位供水装置的吸水管上串联有单向阀和放水阀门,出水管与吸水管上端连接,其端部安装有单向阀和放水阀门,在出水管端部的单向阀上连接有近供水管,远供水管和高供水管,每个供水管上还分别串联有截止阀,压水井吸水活塞的下面为锥形。4)室内消防给水设备该项目建筑物内消防给水设备应设有消火栓、水泵接合器。4、排水部分(1)本工程室内生活污水排至室外经化粪池进入污水管道。(2)设计中建议立管采用UPVC螺旋消音管及配件或者混凝土管,具体按照建筑排水用聚乙烯螺旋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排放的水质应该符合污水排放标准。5、雨水系统本工程设独立的雨水系统,雨水有组织排至底层雨水沟,最后汇集再排入本项目用地规划左侧的沟渠,空调冷凝水就近排入阳台排水或设专用冷凝水管。6、消防用水本建筑设消火栓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用水量20L/S,室外消防用水量25L/S,由室区内的室外消防系统保证。室内消火栓管系统利用室外的消防环状管网和消防水池,从室外接入两根DN100进水管,要求入口压力不小于045MPA,在建筑物一层顶和顶层连成环状,从环状管网上引出4根消防立管,确保2支水枪同时到达室内任一地点,箱内配有口径65MM消火栓一个,水龙带长25M,水枪口径19MM及25MM小口径消防卷盘,消防报警按钮。每个消火栓箱内放置两具MF/ABC3(4KG)型灭火器。7、管道材料(1)生活冷热水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冷水管压力等级为125MPA;热水管压力等级为20MPA,室外给水立管采用内筋嵌入式衬塑钢管,卡环连接。(2)生活排水管、雨水管及空调冷凝水排水管采用PVCU塑料管。(3)消防给水管道采用热浸锌钢管,实验压力20MP。612供电通讯工程1、设计依据(1)民用电器设计规范(JGJ/T1692);(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04);(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2、设计范围及内容低压配电系统配电设备、配电管线安装;电力,照明系统、动力配电及管线敷设、照明装置及照明线路的安装与敷设;防雷接地系统强弱电系统接地,装置及管线的预留、预埋;综合布线信息及通信基本设施路径、规划及其与土建配合协调。3、供配电工作的基本要求(1)安全在电力的供应、分配及使用中,不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2)可靠应满足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连续性的要求。(3)优质应满足电力用户对电压质量和频率质量的要求。(4)经济应使供配电系统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尽可能的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消耗量。4、低压配电与线路敷设设计该项目配电线路应采用绝缘电线和电缆,宜穿金属导管或刚性塑料导管暗敷。建筑物顶棚内、墙体及顶棚的抹灰层和保温层及装饰面板内,严禁采用直敷布线。消防站内消防用电、疏散照明和作为紧急避震疏散场所的备用照明,其负荷等级不宜低于二级。变配电间及总配电装置严禁设置在公共场所。不应设在厕所、厨房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邻。配电箱应有可靠闭锁装置。室内照明和电源插座应分设不同支路。疏散照明、备用照明的回路上不应设置插座。所有插座均应采用安全型插座。5、防雷系统该项目根据本区域内地形条件和建筑物的特征作防雷,220V安装1组(2个)避雷器,380V安装2组(4个)避雷器;信息网络安全要有防雷保护措施(1线1个)。6、电话、计算机系统通信基础设施设计中按信息化,网络化要求,进行结构化布线设计。数据化和语音电脑按标准化设计。网络布线具体化,施工由专业公司负责。工作点,信息点插座采用墙上暗装。距地面03米。62节能减排设计621节能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严格执行节能技术规定,努力做到合理使用资源;2、在规划中引进生态环保设计理念,通过合理建筑布局及环境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利用太阳能减少非可循环利用能源的消耗;3、设计时,在保证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供水、供电线路,减少线路能耗损失;4、消防站内功能用房根据用地条件尽量合理布局,使其采光通风良好,以减少采光、暖通耗能。622节能设计依据1、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版)(国家发展改革委,2006年12月);2、四川省实施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2001年);3、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川府发200739号);4、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5、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623节能措施1、电气节能措施(1)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根据负荷容量,供电距离及分布,用电设备特点等因素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做到系统尽量简单可靠,操作方便。变配电所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缩短配电半径及减少线路损耗。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以适应由于季节性造成的负荷变化时能够灵活投切变压器,实现经济运行,减少由于轻载运行造成的不必要电能损耗。(2)减少线路损耗1)尽量选用电阻率较小的导线,如铜芯导线较佳,铝线次之。2)尽可能减少导线长度,在设计中线路应尽量走直线少走弯路,另外在低压配电中尽可能不走或少走回头路。变电所应尽可能地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供电半径。3)增大导线截面积,对于较长的线路,在满足载流量、热稳定、保护配合及电压降要求的前提下,在选定线截面时加大一级线截面。这样增加的线路费用,由于节约能耗而减少了年运行费用,综合考虑节能经济时还是合算的。(3)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1)减少用电设备无功损耗,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在设计中尽可能采用功率因数高的用电设备,如同步电动机等,电感性用电设备可选用有补偿电容器的用电设备(如配有电容补偿的荧光灯)等。2)用静电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电容器可产生超前无功电流抵消用电设备的滞后无功电流从而达到提高功率因数同时又减少整体无功电流。在具体工程设计中有采用分散就地补偿和高低压柜集中补偿等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照明的节能设计该项目的照明节能设计就是在保证不降低作业面视觉要求、不降低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减少照明系统中光能的损失,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光能,节能措施有以下几种(1)充分利用自然光,这是照明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设计中电气设计人员应多与建筑专业配合,做到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光,使之与室内人工照明有机地结合,从而大大节约人工照明电能。(2)照明设计规范规定了各种场所的照度标准、视觉要求、照明功率密度等。照度标准不可随意降低,也不宜随便提高,要有效地控制单位面积灯具安装功率,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一般房间(场所)应优先采用高效发光的荧光灯(如T5、T8管)及紧凑型荧光灯。(3)使用低能耗性能优的光源用电附件,如电子镇流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电子触发器以及电子变压器等,公共建筑场所内的荧光灯宜选用带有无功补偿的灯具,紧凑型荧光灯优先选用电子镇流器,气体放电灯宜采用电子触发器。(4)改进灯具控制方式,采用各种节能型开关或装置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电方法。根据照明使用特点可采取分区控制灯光或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3、建筑节能该项目建筑工程设计建造中,应依照国家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